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代 / 龚自珍古诗原文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一作:人材)
古诗翻译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古诗解释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yīn),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古诗背景
龚自珍所处时代是封建主义腐朽没落的时代。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即是其中一首。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国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古诗作者介绍
龚自珍 :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
龚自珍的名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一作:人材)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夜坐二首》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龚自珍《病梅馆记》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浪淘沙·写梦》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 龚自珍《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一作:人材)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 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浪淘沙·写梦》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龚自珍的古诗
己亥杂诗·其五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投宋于庭翔凤
咏史
行路易
丑奴儿令
张诗舲前辈游西山归索赠三首 其三
浪淘沙 舟中夜起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十五
洞仙歌
鹊踏枝·漠漠春芜春不祝
百字令·投袁大琴南
己亥杂诗 其三○二
梦芙蓉 本意
己亥杂诗 其九十八
人月圆
己亥杂诗 其三○四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一
漫感
长相思
梦得“东海潮来月怒明”之句,醒,足成一诗 其一
汉朝儒生行
病梅馆记
已亥杂诗 120
梦中作四绝句(之二)
题红蕙花诗册尾 其一
百字令 锠腢大琴南
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