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唐代 / 刘长卿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树一作:独戍)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古诗翻译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江面没有风浪也没有烟霭迷离;我这楚地客子的相思,就像江流浩渺无际。
夕阳斜照着汉口,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背山的孤城响彻号角,一声声透出凄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古诗解释
夏口:唐鄂州治,今属湖北武汉,在汉水入江处。汉水自沔阳以下称夏水,故汉水长江汇合处称夏口。
鹦鹉洲:在长江中,正对黄鹤矶。唐以后渐渐西移,今与汉阳陆地相接。
岳阳:今属湖南,滨临洞庭湖。
中丞:御史中丞的简称,唐常代行御史大夫职务。
汀洲:水中沙洲。指鹦鹉洲。
楚客:客居楚地之人。此为诗人自指,也暗指屈原。
渺然:遥远的样子。
汉口:即上夏口。这里指汉水入口处。
鸟:暗合鹦鹉。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北部,长江以南。
孤城:指汉阳城。
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树:一作“戍”。
贾谊上书:贾谊曾向汉文帝上《治安策》。
长沙谪去:指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谪去,一作“迁谪”。
古诗背景
该诗当是诗人在至德(唐肃宗年号,公元756年—公元758年)间任鄂州转运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作者自夏口乘船出发,夕阳西下时便抵达鹦鹉洲,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寄给远在洞庭湖畔的元中丞。
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遭贬后触景感怀之作。诗中对被贬于岳阳的源中丞,表示怀念和同情,也是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
首联写诗人为身边景物所触动,而想到贬于洞庭湖畔岳阳城友人,通过写江上浪烟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中间两联写诗人由夏口至鹦鹉洲一路的所见所闻。尾联为劝慰元中丞语,忧愤之语倾泻而出,以同情友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境遇作结,也是作者自己人生遭际的写照。全诗语言圆熟,意境开阔,结构紧密,是艺术上较成熟的作品。
首联写船到鹦鹉洲时所见江间水波不兴、烟霭一空的景象,并逗起诗人对远在洞庭瑚畔约源中丞的相思之情:鹦鹉洲所在的江面无风无浪又无云烟,我这个途经楚地的客子对你的相思渺然无边。上句是诗人灵想独辟出来约晶莹洁净的水界,也是诗人思念源中丞的一个绝美的环境。下句以正面抒情承之,直写勃然于心的相思之情比江水还要广阁。“益渺然”三字结合眼前景物,极为夸张地写出诗人的怀友之情与江水同趋合流的一种艺术妙境。行文亦作流水之势,一无挂碍。
颔联分写两地景物。上句写诗人回眸汉口所见的暮景,下句虚拟源中丞所在地——洞庭的浩渺水色。远眺汉口,夕阳西下,暮归的鸟儿斜着翅膀渡过江去;作者遥想洞庭湖,秋水浩森,鼓涨到远方,似与远不可测的天边连在一起。在构图上更切近画理:颔联是工对,但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富于远势的图景,夕阳飞鸟着一“斜”字,画龙点睛,那暮色中斜飞的江鸟,似乎牵引着诗人的愁思,顺着秋波,与洞庭相连,而一个“远”字更使那愁思由一点而荡溢为浩渺无际。一近景。一远景;一实写,一虚拟,创造了极富张力、饶有空间感的“形”。一个身在汀洲心驰洞庭的诗人形象隐约其间,他的心已由此地(鹦鹉洲)飞越到彼地(洞庭湖)了。笔力清爽,情思渺远。结构上,上下两句似无联系,但这种切割空间的手法正好造成诗人凝眸飞鸟、思接远方的艺术空白,诗人的相思之情充盈激荡于其中。
颈联转折到眼前见闻口诗人在自家的小船上,怀思久之,不知不觉时间由夕阳西下推移到夜色沉沉的晚间。从与汀洲隔江相对背靠龟山的汉阳城里传来令人寒栗的号角声;一棵孤树下临大江,诗人的行船泊在沉沉夜色中,融没在浩渺的江面上。这一联因感情由上文的激扬陡转为低抑,所以这里所写的景物亦呈现出孤独凄寒的特征。城曰“孤”,角日“寒”,树日“独”,都是诗人特定心境物化出典的另一种自然风貌。此次诗人被贬载痛南行的悲苦,置身异地的孤独情怀以及由号角传出的战乱气息,均借景物淡然映出口情景互藏其宅,是此联的妙处所在。
尾联自然而然地结出诗旨,用贾谊之典,含蓄地表示了对源中丞此贬的不平,而“古今怜”三字,更不仅表达了这事件是一种历史性的悲剧,而且隐含了自己曾遭贬南巴的同病相怜之感。
全诗是向友人遥寄相思和暗诉心中隐痛的,感情绵邀而凝重,语言整饰而流畅。特别是中间两联,落笔于景,而暗关乎情,情景融浃,相为珀芥,自是中国古典抒情诗的正道。
古诗作者介绍
刘长卿 :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
刘长卿的名句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刘长卿《新年作》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刘长卿《别严士元》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刘长卿《别严士元》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刘长卿《听弹琴》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刘长卿《新年作》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的古诗
温汤客舍送路少府使东京便应制举
清明后登城眺望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白鹭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送灵澈上人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
寻张逸人山居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别严士元
送蔡侍御赴上都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长沙过贾谊宅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新年作
寻洪尊师不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过湖南羊处士别业
秋杪江亭有作(一作秋杪干越亭)
送侯中丞流康州
早春
送柳使君赴袁州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王昭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