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宋代 / 周邦彦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琐窗寒·寒食》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古诗翻译
柳荫深处传出乌鸦的啼鸣,我掀起小帘,站在朱门之内,身穿单衫凝神伫立。半亩大的庭院里开满了桐花,静静地笼罩着庭院,阴雨阵阵更使人愁思万端。雨滴洒落在空落落的台阶上,竟彻夜未停。何时故友相逢与我在西窗下剪烛,谈心。今夜的孤零恰如往昔夜宿楚江之畔,江风吹得灯火昏暗,说不尽少年羁旅的无限凄惨艰难。
如今我已年老,时有垂暮之感。春游嬉戏的地方,旅舍酒店烟火不举,正巧是全城禁火过寒食节。酒楼上呼唤美酒的兴致一扫而光,姑且把这段豪情都交付酒徒料理。回想起故乡园中的桃李,必是迎春怒放,那如同美人嘴唇酒窝般的花朵,不知今天是否还挂在树枝?待到我归乡之时,一定还会有残存的花儿,等待着我与宾客举杯痛饮,一洗烦襟。
古诗解释
剪烛西窗语:借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语,抒发怀乡之情。
百五:指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
旗亭:指酒楼。
高阳俦侣:西汉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
靥(yè):脸上的酒窝。
古诗赏析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暗柳啼鸦”写景,是大勾勒手法。“暗”字有两重意思,一则表明时令,暮春时节,柳丝已由嫩黄转为深绿;二则表明时间,黄昏之际,暮雨将至,远看柳树自然是昏暗一片。此时此刻,鸦、鹊之类的鸟儿自然急飞归巢,还要伴随惊叫之声。接下来,便写人以及人所处的环境。“单衣伫立”,从《西洲曲》中来。《西洲曲》里说“单衫杏子红”,又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是写女子痴情守望情郎归来。这《西洲曲》一样的痴情小女儿,在为谁伫立呢?“小帘朱户”,正与“痴小人家女”相配,秀而明媚。雨来了,种有桐树的半亩小院,便都在烟雨迷蒙之中了。“静锁”二字,将整个画面定格下来,好一副春日暮雨图。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夜将残了,雨犹自下个不停。春愁在雨夜滋生,忽然便想起从前也是这样的雨夜,故人相伴西窗之下,剪灯夜话。“故人剪烛西窗语”,自是从唐人李商隐的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忽又觉得此情此境,竟与少年漂泊途中所遇到过的江风打灯的雨夜,何其相似。江在南方,故云“楚江”。“瞑宿”,即是夜宿。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上片都说从前,过片由“少年”转到“迟暮”,便说到如今了。当下身在何时、何地呢?“店舍无烟”,点明时令是在寒食节。“禁城”,指京城,即汴京。“百五”是唐宋人习惯说法,指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禁火三日,是当时习俗。“旗亭”,即卖酒之市楼。“高阳俦侣”,是说酒友。“高阳”,用的是“高阳酒徒”郦食(yì)其(jī)的典故。高阳,古地名,在今河南杞县西。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引兵过陈留,郦食其前往谒见,通报人说有个儒生来求见,刘邦说,我正忙着夺天下,没有时间见什么儒生。通报人对郦食其说了,郦食其瞠目按剑对通报人说:“去,再去向沛公通报,说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什么儒生!”于是郦食其便闯了进去。此处的“付与高阳俦侣”,是说找几个酒友一起喝酒,借酒浇愁。
想东园、桃李经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想东园、桃李经春”,是用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三“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的语典。“小唇秀靥”,形容意中人的娇小清秀。“今在否”,是疑问语气,无非是说物是人非。“到归时”,是自计归期。“携樽俎”,是带上酒具。“残英”,即是残花。残英所待之“客”,不是别人,正是词人自己。此“客”字,自“笑问客从何处来”化出。旧日东园,桃李一般的意中人早已不在了。所能知道的,是归去之日,唯有残花相待。虽是残英,然而毕竟曾是旧日桃李。篇末三句,慰藉而复酸辛。
古诗作者介绍
周邦彦 :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
周邦彦的名句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周邦彦《六丑·落花》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周邦彦《兰陵王·柳》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周邦彦《六丑·落花》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琐窗寒·寒食》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的古诗
西河·大石金陵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苏幕遮·燎沉香
瑞龙吟·大石春景
六丑·落花
应天长·条风布暖
尉迟杯·离恨
竹城
春雨
蝶恋花·早行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少年游·并刀如水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琐窗寒·暗柳啼鸦
花犯·小石梅花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兰陵王·柳
鹤冲天·梅雨霁
蝶恋花
定风波(商调美情)
万里春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菩萨蛮·梅雪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万里春·千红万翠
解语花·上元
解语花·风销焰蜡
竹城
琐窗寒·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