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唐代 / 王维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王维的《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斜阳一作:斜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至一作:立)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古诗翻译
夕阳的余晖洒向村庄,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村中老人惦念着放牧的孙儿,倚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
麦田里的野鸡鸣叫个不停,蚕儿开始吐丝作茧,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
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乐而忘归。
在这种时刻如此闲情逸致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古诗解释
渭川:一作“渭水”。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田家:农家。
墟落:村庄。斜阳:一作“斜光”。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
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hè):肩负的意思。至:一作“立”。
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古诗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后期,描绘的是渭水两岸的农村生活。
古诗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墟落:村庄。穷巷:深巷。这两句是说,村庄处处披满夕阳的余晖,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诗人痴情的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沒入深巷。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野老:村野老人。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这两句是说,老翁惦念着自家的孙儿,拄着拐杖在自家的柴门口等候。
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一幕,感染了诗人,他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雉雊:野鸡鸣叫。这两句是说,野鸡在麦田里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也已经很稀少了。
诗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田里的野鸡叫的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经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两句是说,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依依不舍。
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的小道上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这两句是说,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的吟起《式微》。
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
读完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古诗作者介绍
王维 :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王维的名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王维《终南别业》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维《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王维《画》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自唐代王维的《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少年行四首》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王维《酬张少府》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王维《临湖亭》
出自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王维《使至塞上》
出自唐代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馀一作余)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出自唐代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出自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的古诗
画相思
鹿柴
山居秋暝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鸟鸣涧
竹里馆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终南山
酬郭给事
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洛阳女儿行
送李判官赴东江
西施咏
使至塞上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终南别业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少年行四首
辛夷坞
杂诗三首·其二
晚春归思
辋川集·柳浪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
田园乐七首·其四
送张判官赴河西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