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熊光(清朝中期大臣)简介_吴熊光的个人资料
吴熊光是清朝中期的大臣,早年乾隆想要升任他为军机大臣,被和珅阻挠,最终担任直隶布政使,知道和珅被诛后,才升任河南巡抚,升任湖广总督,成为封疆大吏,平定叛乱,加太子少保,晚年因英军出兵澳门,未能调兵,被责备,戍守伊犁,后召还,担任兵部主事,病逝于家中。
吴熊光
乾隆十五年(1750年)出生,字槐江,江苏常熟人,清朝大臣。
乾隆三十七年(1777年),登中正榜,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累迁刑部郎中,改御史。当罢直,大学士阿桂素倚之,请留直如故。阿桂屡奉使出剿匪、治河、阅海塘、谳狱,熊光辄从。累迁通政司参议。
高宗幸热河,夜宣军机大臣,未至,命召章京,熊光入对称旨,欲擢任军机大臣。和珅称熊光官五品,不符体制,因荐学士戴衢亨,官四品,在军机久,用熊光不如用衢亨,诏同加三品卿衔入直。居政府六阅月,和珅忌之,出为直隶布政使。
嘉庆四年(1799年),高宗崩,仁宗亲政,和珅伏诛。熊光言和珅管理各部日久,多变旧章以营私,大憝虽除,猾吏仍可因缘为奸,亟宜更正,上韪之。擢河南巡抚
嘉庆六年(1801年)擢湖广总督。
嘉庆七年(1802年),三省匪平,加太子少保。遣撤乡勇,以叛产变价给赏,诏嘉其撙节。
嘉庆九年(1804年)劾湖南巡抚高杞违例调补知县,杞坐降调。未几,侍郎初彭龄劾熊光受沔阳知州秦泰金,及两淮匣费,上诘彭龄,以得自高杞对。命巡抚全保按验无迹,彭龄、杞俱获谴。传谕熊光返躬自省,平心办事,戒勿躁妄。
嘉庆十年(1805年),调直隶。时两广总督那彦成与湖广总督百龄互讦,命偕侍郎托津赴湖北按之。百龄被讦,事有迹。方鞫治,未定谳,那彦成亦以倡抚洋盗逮京,调熊光两广总督。会直隶官吏勾通侵帑事发,历任总督藩司俱获谴。上以熊光任藩司无虚收,任总督无失察,特诏嘉之。
嘉庆十三年(1808年)八月英吉利兵船十三艘泊香山鸡颈洋,其酋率兵三百擅入澳门,占踞炮台,兵舰驶进黄埔。熊光以英人志在贸易,其兵费出於商税,惟封关足以制其死命;若轻率用兵,彼船炮胜我数倍,战必不敌,而东南沿海将受其害,意主持重。逾月始上闻,言已令停止开舱,俟退出澳门,方准贸易。上以熊光未即调兵,故示弱,严诏切责。洋舶迁延至十月始陆续去。下吏议,褫职,效力南河。百龄代其任,疏言熊光葸懦,上益怒,遣戍伊犁。逾年,召还,授兵部主事,引疾归。
道光八年(1828年),重与鹿鸣宴,加四品卿衔。
道光十三年(1833年),卒于家,年八十四。
主要作品
《伊江别录》、《春明补录》、《葑溪笔录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