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问答 > 学习资料

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来源: 时间:2024-01-11 手机浏览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很重要的民俗节日,根据老传统,过完元宵节才算真正的过完年。所以元宵节这天合家团聚、同庆佳节,有着许多古老的传统活动和特色美食,且南北方有所不同,今天分享10种元宵节记得要吃的传统美食,吉祥寓意好,吃了能带来福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汤圆

在元宵节,南方地区要吃的食物就是汤圆,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与元宵不同,它是逐一手工作成的,馅料是软的,大多数是以甜为主,香甜软糯,轻轻一咬,甜滋滋的馅就流出来了,由于“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因此在元宵节吃汤圆,象征家庭团圆,吉祥。

2、元宵

南方吃汤圆,北方食元宵,因为这一天又叫上元节,称夜晚为宵,故元宵由此得名。虽然外形看起来跟汤圆相似,但制作手法和馅料都不同,汤圆是将糯米团包起馅料,而元宵则是把冻硬的馅料沾上水,放入糯米粉中滚成圆球状为止。做好的元宵食用方法很多,可以采用煮、炸、煎、蒸、烤等多种方法。

3、枣糕

在河南西部一带过元宵节吃枣糕,在人们的心里,其带有着步步高升、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最初是清朝的皇家糕点,后在民间流行,形成节日美食,它入口软绵,浓浓的红枣味,营养价值高,尤其爱美女性、中老年人别错过。

4、饺子

北方地区逢年过节都有喜欢吃饺子这种食物,特别是河南人,在元宵节这天还有“十五扁、十六圆”的说法,意思正月十五吃的是扁食(即饺子)。饺子美味的精髓在于馅料的无穷变化,还象征着金钱,正月十五吃饺子,不仅期望来年发财,还有贺岁之意,以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5、打油茶

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在元宵节会吃打油茶,这种茶亦称"吃豆茶",它与传统的泡茶不一样,而是提前炒好的面茶,主要是用油、糖和面粉制作而成,类似于咸粥,炒好的油茶粉熬成糊状,吃的时候加入爆米花、糍粑、炸花生等,热乎乎还香喷喷的,不但暖心还可以暖胃,寓意着来年的丰收与美满。

6、年糕

过元宵佳节吃年糕,是北方地区一种风俗习惯,因为年糕与“年高”谐音,所以有着“年年高”的美好寓意。年糕又叫粘糕,一般用粟米和红枣做成窝头样,上锅蒸制,又香又黏,通常新出锅时必须撒上白糖吃一个,软糯香甜!其余切片蒸或炸或煎着吃都可以。

7、面条

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等地在元宵节晚上会吃面条这样的家常食物。因为面条细细的比较长,且顺滑可口,正月十五吃面条寓意今后的生活如面条一样顺顺利利,健康长寿,让一整年都有好运气。有道是“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现在的面条的种类和口味多样化,可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8、生菜

广东人是非常讲究“好彩头”的,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会吃生菜,因为生菜寓意着“生财”,元宵节吃生菜寓意新的一年财源广进,生活更富有。尤其过年期间人们吃多了油腻食物,这时候吃一些爽口的生菜能起到很好的解腻作用。

9、麦饼

麦饼是浦江当地的传统小吃之一,一般在元宵节这天大家都会吃麦饼。浦江麦饼主要馅料是土豆泥,青菜,咸菜等,有荤有素,品种繁多。由于麦饼又大又圆,在元宵节这天吃麦饼不仅有渴望团圆的愿望,还表达着对亲人的思念,所以独具地方特色。

10、元宵茶

元宵茶有些地方也叫灯茶。这种“茶”并不是指我们日常冲泡的茶水,其实它很像古时的“元宵粥”。在面汤里加入各种食材,包括蔬菜、水果、瘦肉等,再调料煮成类似粥的东西,清淡营养,正好可以给过年时吃多了大鱼大肉作为解腻作用。

33.jpg

农历正月十五(2019年2月19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我国有个传统,每逢大型节日总会有很多的习俗和美食,根据各地的情况美食的种类也是数不胜数,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按中国传统民俗,这天人们除了看花灯、猜灯谜,还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寓意新年团圆甜蜜。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到了。元宵节是一个张灯结彩的日子,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元宵或者各种美食,祈愿未来更美好。元宵节是必吃元宵的,当然因为一些地区的差异,很多地方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以下小编推荐的这10种元宵节传统美食,你吃过哪几种?

1、 元宵和汤圆

北方人吃元宵,元宵是一种中国人依照习俗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春节烹制食用的食品。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承载着中华民族两千年的饮食文明,一年一度地给人们带来团圆美满之意。

在元宵节的时候,南方的人吃的是汤圆,台湾的民歌《卖汤圆》中有一句歌词是:"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天上月圆,碗里汤圆,意味着家庭团圆,阖家幸福。

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虽然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左汤圆,右元宵】

北方“滚”元宵

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繁琐得多: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此外,元宵可汤煮、蒸食、油炸。尤其是炸元宵,外面的糯米粉油炸后会蓬鼓鼓的,咬一口糯米特别黏,馅料会自行流出来,特别滑。

南方“包”汤圆

汤圆是包出来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然后放入事先做好的各种馅料,一般都是干果和水果加上植物油,例如花生,芝麻,核桃等等,最后把糯米皮包好,形成一个圆球就可以了。通常南方的汤圆只能煮食,有时候还会配上甜酒一起煮汤圆,味道鲜美,口感嫩滑。

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汤圆则更细软。

元宵最大特点就是甜,馅料种类相对少一些,主要是黑芝麻、五仁、豆沙等,再加些白糖。汤圆则不同,除了甜的,还有咸味的,既有包馅的,也有无馅实心的。

2、元宵茶

作为陕西人,家乡每到元宵都要喝上一杯元宵茶。所谓“元宵茶”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3、面灯

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然而还有一种习俗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点面灯。面灯也叫面盏、棉花灯,一种元宵节面食,传统岁时风俗。是用面粉做的各种形式的灯盏,用食用油作燃料,多用谷物秸杆缠上棉花做灯芯,故称棉花灯。

面灯多流行于北方地区,可以做成各种动物的形状, 常见的有狗、鸡、鱼、龙、猪等。不同的动物面灯要摆放在不同的地方。点亮的狗形面灯要放在家门口,让它保家护院;点亮的鸡形面灯放在鸡栅边,祝愿家鸡们不生病、多下蛋;鱼灯要放在水缸上,祝愿合家幸福、财源顺水来;猪灯被放在猪圈旁,祝愿家畜兴旺;龙灯要放在粮食囤上,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灾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面灯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

4、年糕

年糕又名粘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年糕一般都是用黏性较大的糯米或米粉制作的,有的做成鲤鱼的样子,预示着年年有余;有的做成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有的做成寿桃的样子,寓意健康长寿。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有些地方正月十五把年糕炒着吃或者烤着吃,也是庆祝节日的一种方式。

5、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6、糟羹

糟羹又叫山粉糊,是浙江台州传统的小吃,元宵节食品。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浙江台州,不过十五过十四,不吃元宵吃糟羹)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糟羹是越做越可口了,除了放蔬菜,还会放腊肉、牡蛎、香干、目鱼干、虾皮、冬笋、香菇等。刚出锅的糟羹色彩斑斓,爽心悦目。

7、饺子

饺子已经是民间耳熟能详的美食,元宵节当然少不了饺子的份儿。北方地区诸如春节、冬至等节气人们也会包上一锅饺子,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也别有一番滋味。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8、面条

古时的元宵节可不是一天,而是好几天。从正月十三就开始过啦。正月十三,是元宵节上灯的日子,家家张灯结彩,户户飘出元宵甜香。然后是正月十五“元宵”,正月十八“落灯”。“落灯”之后,年味才逐渐散去,年才彻底过完啦。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上灯圆子落灯面”!《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就是说,上灯节要吃圆子!落灯那天要吃面。在上灯的时候吃汤圆寓意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对咱们生意人则意味着:多多来“元宝”!在正月十八落灯的时候吃面条,则是希望家人健康长寿,生意场上“顺顺畅畅”之意思。所以,元宵节,吃汤圆,吃面条,都能吃出一年好兆头!

9、豆面团子

昆明人过元宵节喜欢吃豆面团子,主要由糯米粉、玉米淀粉和红豆沙制成。豆面团子的用料和老北京的传统小吃“驴打滚”基本一致,做法比驴打滚要简单一些,用糯米面团将豆沙馅包裹好蘸上熟豆面就OK了,在日本人和韩国人都很喜欢用豆面和糯米来做甜品的。

10、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用银策捞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炸三五沸取出。吃起来“其味脆美,不可言状”,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原来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油锤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其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仅广东一省,便有番属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真可谓唐宋食风今犹在。

正月十五吃元宵,可以说是全国在“年俗”中最为统一的饮食习俗,但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大国,许多地方的风俗不同,饮食习惯就不同,从而传统的东西都具有不同的寓意。但不管是哪一种喻意,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