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中职会计论文范例(3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4-01-27 手机浏览

中职会计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会计教学,应用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方法性、业务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实用操作性强、专业性突出等特点。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一直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实务操作应用,这种应试教学方法,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理论轻实践,会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实际工作,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的意义

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将企业会计案例运用于会计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参与讨论,巩固学生所学会计理论,提高职业学校学生会计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等方面教育论文,具有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中职学校学生,应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以便他们一出校门就能上岗中国学术期刊网。虽然他们在学校能较好学习和掌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对于如何用会计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如何来处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各样复杂问题,则往往显得束手无策。会计案例教学法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引入到社会实践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会计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会计理论知识,真正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然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在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第一,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搜集和整理会计案例的相关摘要积极引导学生预先思考相关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控制在案例讨论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引导案例教学课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主要是阅读教材和参考文献,加深对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会计案例教学的组织是综合的,不做好充分的准备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鉴于学生有可能受阅历影响,长期以来习惯于被动的学习习惯,过度仰赖教师的资讯传递,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在实施案例教学前,教师要反复与学生交流案例教学的理念和用意,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行为与目标。不能认为案例教学以讨论为主,就觉得组织可以松散。(二)实施阶段

下面通过一个会计案例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某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王刚在审计电子公司截至12月31日应收票据项目时,通过审阅公司财务提供的应收票据备查簿,发现:(1)存有A公司开具的于11月20日已到期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300万元,电子公司不仅未按规定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并且于年度终了时按票面利率计提应收利息。(2)存有B公司开具的带息银行承兑汇票500万元,票面利率月息3‰,出票日期为7月20日,到期日为次年的2月20日。电子公司年终未按规定计提应收利息。注册会计师王刚面对电子公司的这些业务处理,他该作如何分析?

1、小组讨论

中职会计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学习兴趣专业理想快乐教学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这门课程学习的效果,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及兴趣、该专业的认可程度、该校的信任程度以及今后职业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如何教好这门课,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值得探讨。多年的会计专业教学,多年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的尝试,让我体验到有些方法对会计教学和会计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

一、上好第一堂课,唤醒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点燃学生从事本专业的理想

1.第一次与学生接触,就要使学生重视这门课。因此,在绪论部分,必须全面搜集课内外资料,包括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相关的图片,运用生动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讲述会计的产生、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使学生产生惊喜、新奇、实际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欲望。

2.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现状、学生毕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另一方面可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学生在校努力学习、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让新生明白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是不能适应社会工作的。

3.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树立将来要从事会计专业的理想。我在第一节课时,主要是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如我们身边成功的会计人士、尤其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及其肩负的神圣使命,说明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特别是会计行业诱人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树立将来要从事会计的专业理想。

4.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与动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出会计人员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指出会计从业人员要考取哪些证,从会计证到会计员、助理会计、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及总会计师、会计总监、注册会计师等,相当于为学生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与动力。

二、快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学习,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愉快而有趣

1.让每一堂课都从笑声开始。有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满面春风地走入课堂,看到的会是学生阳光灿烂的笑脸——老师心情好极了;常言“看脸色”,学生看到老师满面春风——心理受到暗示:脸笑了,心开了。一堂课就在欢声笑语中开始了,难点也成“易点”了。反之,教师心情阴沉地进入教室,在“心镜”的作用下,学生看到老师阴沉的脸,心想:老师不开心,我就得小心点,一节课就战战兢兢地开始了。

由此可见,教师的笑脸是开启欢乐课堂的钥匙。让每堂课都从笑声开始,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是在我们职业学校,在生涩的会计课上。

2.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往往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一个总是失败的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放弃努力了。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调整学习和作业的难度,让他做几道容易的习题,以树立其信心;上课时,针对学困生能回答的问题进行提问,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资质不聪明,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意志力等方面去寻因。平时多用激励和肯定的语言,让学生感觉自己被欣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中职会计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会计专业;班级文化;建设

一、会计专业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系统设计

“会计”是一项面向社会开放的经济服务活动,以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理念为目标的班级文化建设则不能仅仅放在“班级”这个空间当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可以模拟真实存在的“会计主体”――“企业”,以职业场景化的背景模拟企业的管理过程,帮助学生转换角色,培养职业素养和能力。班主任老师的主要任务引导构建这样一个环境,在过程中起指导和掌控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管理实现班级的管理,锻炼学生的能力。

1.引导转变角色

构建会计专业班级特色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学生要逐渐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勇于担当,敢于面对责任,要逐渐脱离对于家长的依赖,变得独立自主,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班主任也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管理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每一个人都对集体的兴衰荣辱负有责任,只有团结一致,才能保证集体的长盛不衰。

2.企业环境的情景创设

班级即是企业,教室即是公司或者厂房,考虑到中职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为中小企业,结合会计知识内容的关键点,会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可以将教室创设为一个小型加工制造企业,教室就是车间。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设立,不同小组为不同“生产线”。如此,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可视化的企业环境,同时也可以让专业课程中一些遥远、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更贴近,更容易理解。

3.企业氛围的立体打造

为了全面创设企业的环境,需要立体化打造出企业文化氛围。首先是“企业生产经营背景”的创设,“企业名称”、“企业精神、宗旨”的确立。在布置教室的时候,对“企业”的文化内容进行综合的布置和体现,同时对于专业知识中涉及到的一些场景或业务流程以图片、展板形式展示在教室四周。在企业氛围打造过程中,可以与会计专业课程《沙盘模拟企业经营-ERP》结合起来,可以利用课余或者晚自习的时间定期进行具体的企业运作模拟。

企业氛围立体打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进行制度的创建。结合班级组织管理,由各“生产线”全体员工组成“员工大会”;全体团员组成“员工支部委员会”。“员工支部委员会”推选“厂长”或者“总经理”经“员工大会”表决通过。由“厂长”或“总经理”牵头组织选拔成立“生产部、销售部、采购库管部、财务部”等具体负责班级学习、文化娱乐、清洁后勤、财务等各个方面的事务。同时由“员工支部委员会”推举成立“纪检部、宣传部”等部分负责相应事宜。此外,“员工大会”还必须讨论出“《员工守则》”,规范“员工”各方面行为操行。“企业制度的创建”实质上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创建,在这个过程中与传统“班级管理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要目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和掌控主要通过相应的组织机构实现。

二、会计专业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析

根据上述“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系统设计”思路,笔者曾在担任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2013级(2015届)会计专业特色班班主任时将具体内容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对学生毕业后的调查反馈,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在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由于始终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同时在班级“综合模拟企业管理”的制约下,学生逐渐养成了思考独立,行动自觉的作风特点,行成了能相互体谅,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根据过程记录,在整个特色班级管理过程的1年里,学生出勤情况极为良好,没有出现任何纠纷或者打架斗殴现象。同时,各类班级或者校级活动都由相“厂长”、“经理”牵头,由具体负责的“部门”实施,学生各司其职,效果良好。在该学年中,班级获得了校“运动会入场式优秀班级”、“动感操”评比一等奖、“艺术节优秀班级”等荣誉或者称号。

2.学生专业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班级环境“企业化”的情景创设和班级氛围的立体化打造,填补了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的空白,辅助了会计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的学习。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系统设计下,2013级会计专业特色班的专业学习成绩非常突出。该班级有15人代表学校参加了2015年重庆市中等职业学生技能大赛会计专业的比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3.学生综合素质扎实,职业前景良好

根据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面向中小企业和会计服务机构,培养从事出纳、会计核算及财经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最终评价学生的主体是企业。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系统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企业的管理要求和运作情况,逐步提高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达到了企业的用人要求。学生在单位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学生实习结束,绝大多数单位都选择了聘任学生为正式员工。根据2013级特色班学生的就业情况,笔者特意向部分学生的实习就业单位情况做了调查回访。

根据笔者回访统计,超过90%的企业对学生实习表现情况极为满意,并且愿意在学生实习结束后聘任学生为正式员工。学生在短期的就业实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砹私细叩淖酆纤刂矢在校期间的班级氛围和管理方式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