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混凝土加气块范例(3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2-20 手机浏览

混凝土加气块范文

济宁市隆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六月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和报告编制依据

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

济宁市隆基新型建材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

2、建设单位

济宁市隆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依据和必要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建筑业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高层和多层建筑已在全国各地大量出现。但目前建筑物所用的墙体材料大部分还是砖砌体,空心粘土砖占墙体材料总量约50%以上,每年为了生产建筑用砖,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而且长此下去,制砖的土源日益枯竭,生态平衡被破坏,耕地面积锐减,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危害极大。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人均耕地不足1.3亩,低于世界人均4.8亩的水平,山东省仅为0.6亩,已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界线。全国砖瓦企业十余万家,占地面积约500万亩,每年毁田7~8万亩,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迅速扭转毁田造砖的局面,已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

根据国家总体部署,我省17个市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禁实”,占全国提前实现“禁实”目标城市的48%,2002年7月1日起,我省“禁实”范围扩展到全部县城城区。到2002年底,我省有79个县(市、区)出台了“禁实”实施意见。据统计,2002年全省实心粘土砖产量比上年锐减26.49亿块标砖,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和应用比例分别达到墙体材料总量的59.96%和73.43%,成为建筑工程墙体材料的主角,领先于全国。

加气混凝土为轻质墙体材料,其重量为实心粘土砖的一半,比孔洞率50%的非承重空心砖轻20%,用加气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可明显减少建筑物自重,降低建筑物的综合造价。据有关资料介绍,当地基处理费占建筑总投资25%时,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与实心粘土砖相比,可降低地基处理费约14%。

加气混凝土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轻质、高强、耐久、防水、隔音、隔热等。是一种发展前途好的新型墙体材料。

济宁市隆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电厂的粉煤灰,等有利条件建造一条年产30万立方米粉煤灰(可同时生产砂产品)加气混凝土生产线,不但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报告编制依据

1、本公司与山东东岳机械集团签订的设计合同。

2、本公司提供的建厂条件及有关前期工作资料。

第二节主要编制原则

一、生产规模

年产30万立方米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生产工艺、生产制度几生产时间的调整可扩大生产能力到年产40万立方米。

二、生产线工艺技术与装备拟采用国内成熟且先进的加气混凝土专用设备和生产技术。

三、总图布置要充分兼顾生产设施、生活设施、交通运输、气象、环保、消防等因素,布置应紧凑合理,尽量减少征地面积。

四、在设计中应遵循国家和当地的有关规范和标准;计量单位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五、认真贯彻执行环保“三同时”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并搞好消防、节能工作。

第三节主要原材料来源及主要设备来源

一、主要原材料来源

本产品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

1、粉煤灰。

2、水泥。

3、石灰

4、石膏

二、主要设备来源

生产线主要设备如:搅拌机、切割机等采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国产设备。蒸压釜及锅炉采用国内专业生产厂制造的专用设备,以保证产品质量。

第二章加气混凝土发展的概况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质量轻、保温好、可加工和不燃烧等优点。可以制成不同规格的砌块、板材和保温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承重或围护填充结构,受到世界各国建筑业的普遍重视,已成为许多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的一种建筑材料。

一、加气混凝土的发展

加气混凝土最早出现于捷克。直到1923年,瑞典人J.A.Eriksson掌握了以铝粉为发气剂的生产技术并取得了专利权。此后,随着对工艺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工业化生产时机日益成熟,终于在1929年首先在瑞典建成了第一座加气混凝土厂。

从开始工业生产加气混凝土,至今不到80年的历史,加气混凝土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在瑞典形成了“Ytong”和“Siporex”两大专利及相应的一批工厂,而且在其他许多国家也相继引进生产技术或开发研究自己的生产技术,如德国的Hebel、荷兰的Qurox、波兰的Unipol、丹麦的Stema及中国的“地面翻转型”和“空中翻转分步式”切割机。二战前,加气混凝土仅在少数北欧国家推广应用,而现在,无论是严寒地带,还是赤道附近的炎热地带,加气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已遍及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不断的有新的加气混凝土生产工厂建成。

表11993年世界主要加气混凝土生产国产量统计单位:万m3

国家

前苏联

波兰

德国

日本

中国

产量

650

450

350

350

320

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北欧国家住房日趋饱和,因此近年来加气混凝土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衰落现象;而亚洲东部、东南亚、非洲则正在发展加气混凝土工业。1990年后,韩国先后兴建了8个工厂,香港兴建了1个工厂,印尼、泰国、非洲南部国家都正在建设加气混凝土工厂。

从产品品种来看,日本引进专利技术后,基本上以生产板材为主,并开发了板材的后加工设备,在板的表面加工各种花纹、图案。在这方面,日本目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引进专利技术后,产品多样化,既有混凝土砌块,也有混凝土配筋板材。

从工艺技术来看,德国已成为加气混凝土的技术中心。伊通技术已在23个国家建立了44条生产线,生产规模达1184万m3/a;求劳克斯技术已在6个国家建立了10条生产线,生产能力为355.5万m3/a;海勃尔技术在22个国家建立了51条生产线,生产能力约850万m3/a。

我国是生产和应用加气混凝土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31~1932年,上海就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并用它建造了当时国内最高的17~20层大楼5幢。

60年代,我国引进瑞典西波列克斯技术,在北京市建成加气混凝土生产线。1976年以后,由于墙改的需要,加气混凝土工业在全国发展迅速,到2002年,全国已有230余家企业生产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能力达到近1000万m3。近二年来更是突飞猛进,目前全国近已有500余家企业生产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m3。

我国加气混凝土产品以砌块为主,所有生产企业均生产砌块,只有少数工厂生产配筋板材、复合板、拼装大板等。

我国加气混凝土工业已有良好的基础,现在已有砌块产品的国家标准、应用技术规程、标准图集、施工须知、技术系列丛书等。

目前,我国加气混凝土产品已成熟,成为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中的较为理想的墙体材料。

二、加气混凝土优良的特点

1.重量轻

加气混凝土的体积密度一般为400~700kg/m3,相当于实心粘土砖的1/3,普通混凝土的1/5,也低于一般轻骨料混凝土及空心砌块,因而,采用加气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可以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可以节约建筑材料和工程费用,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保温性好

加气混凝土内部具有大量的气孔和微孔,因而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通常为0.09~0.22W/(m.k),仅为实心粘土砖的1/4~1/5,普通混凝土的1/5~1/10。不仅可以节约采暖及制冷的能源,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平面利用系数。

3.具有可加工性

加气混凝土不用粗骨料,可锯、刨、钻、钉,并可用适当的粘结材料进行粘结,给建筑施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生产效率高、生产能耗低

加气混凝土制品的能耗较低,其单位制品的生产仅为同体积粘土砖能耗的50%。

几种外墙材料的生产总能耗

墙体种类

墙厚

(cm)

每m2面生产能耗(kg标煤)

制品

水泥、石灰

钢筋

合计

加气混凝土

20

13.16

4.6

3.5

21.26

混凝土砌块

37

14.58

4.6

3.5

22.68

灰砂砖

37

23.33

4.03

0.57

27.93

陶粒混凝土

28

43.00

1.16

3.48

47.64

粘土砖

37

31.92

4.03

0.57

36.52

三、市场容量预测

我国加气混凝土工业近二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加气混凝土工厂遍及全国29个省、市。但是,加气混凝土现有年生产能力仅1000多万m3,折合成标准粘土砖为67亿块,只占1995年粘土砖产量的约0.75%。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使用新型墙体材料,限制和逐步缩小实心粘土砖的使用,因此,对加气混凝土等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和专家预测到2012年我国加气混凝土的年需求量约为1.2亿万m3。目前,全国已经投产或准备建设的生产线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过去国内一些工厂和单位也曾生产和应用过加气混凝土屋面板、墙板,由于当时生产控制、配套的钢筋防腐剂和钢筋网片的制作存在一些问题,施工技术也不完善,导致应用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工程发生一些质量问题。现在,钢筋防腐剂已研制成功,钢筋网片形式已经改进,生产质量明显提高,施工工艺有所改进,因此,在一些城市,加气混凝土板材已开始发展起来。尤其是利用板材,可以大大减少湿作业,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与经济性。同时,用加气混凝土板材作屋面板更有生命力,所以,加气混凝土板材市场非常广阔。

济宁市是山东省发展应用加气混凝土较早的城市,90年代初期原济宁电厂就开始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并在一些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如济宁的圣地大厦等。目前济宁市已经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禁止使用空心粘土砖也指日可待,而济宁市只有2家生产加气混凝土的工厂,目前产品销售形势较好,产品不但在济宁市场应用,而且还销往菏泽、沛县、丰县等地,部分砂加气混凝土还出口东南亚国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光明,已有多家企业提出了上马此项目的构想。所以,进行此生产线的建设易早不易晚,一定要抓住机会。

第三章建厂条件及原材料要求

一、生产场地选址与建设

鱼台县经济开发区。

二、原材料要求

生产所用原材料为粉煤灰(砂)、水泥、生石灰、石膏、铝粉(膏)等。

1.粉煤灰:应符合JC409-2001《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标准

SiO2≥40%

SO3≤2%

烧失量<12%

细度为0.08mm方孔筛筛余量<15%(达不到要求应进行磨细)

放射性应符合GB6763规定

砂:应符合JC/T622-1996《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标准

SiO2≥65%

K2O+Na2≤5%

含水率≤8%

含泥量≤8%

无树皮、草根等夹杂物

放射性应符合GB6763规定

球磨后细度为0.08mm方孔筛筛余量<15%

2.水泥:应符合GB175-1999标准的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3.生石灰:应符合JC/T621-1996《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生石灰》标准

有效CaO≥75%

MgO≤5%

SiO2≤5%

CO2≤5%

消解速度≤15min

消化温度≥60℃

细度为0.08mm方孔筛筛余量<15%

4.磷石膏:CaSO4·2H2O>70%

5.铝粉膏(水剂型):应符合JC/T407-2000《加气混凝土用铝粉膏》标准

固体分≥65%(GLS-65型)或≥70%(GLS-70型)

固体分中活性铝含量≥85%无团粒

细度为0.075mm筛筛余≤3.0%

发气率:

4min≥40-60

16min≥90%

30min≥99%

三、主要原材料来源及品质

粉煤灰(砂):运到厂区原材料堆场存放,质量指标应达到加气混凝土生产要求。

水泥:使用本地或附近生产厂的散装水泥,由罐车运至厂区后气力输送至水泥库备用,产品质量达到国家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

石灰:就近采购,产品质量达到加气混凝土的生产技术要求。

石膏:就近采购,产品质量达到加气混凝土的生产技术要求。

铝粉(膏):就近采购,产品质量达到加气混凝土的生产技术要求。

稳泡剂等添加剂:就近采购。

四、建厂条件

1.供电电源:由县电变压后接线至加气厂生产车间配电间,办公用电也由配电间接线。

2.给排水

(1).生产用水使用地下水或自来水,

水质要求:

水温:20~35℃

PH值=6.5~7.5

Cl-<30ppm

不溶物≤500mg/L

硫酸盐≤600mg/L

糖含量≤500mg/L

钙硬度(CaCO3)≤500mg/L

(2).锅炉用水直接从自来水管网引水或由地下水净化后使用,生活用水直接从自来水管网引水。

(3).排水:

生活废水经处理后,排至城县污水管网。

厂区及道路雨水可直接排放。

生产中的废水全部回收利用。

3.动力

本工程生产及生活用蒸汽均由本厂自建锅炉供应(如条件许可也可以直接从热力管道接入蒸气),根据使用要求向各用汽点供应。

生产线所需蒸汽为压力1.2Mpa,温度185℃的饱和蒸汽。

4.生活福利设施

根据生产及实际情况建设。

5.自然条件

根据本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规划和建筑设计。

第四章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技术方案

一、工艺方案

(一)产品纲领

1.生产能力

产品为粉煤灰(砂)-石灰-水泥加气混凝土砌块,产量为年产30万立方米。

2.产品规格

产品符合GB11968-2006规定的05~07级砌块要求或根据用户的要求制定。

表1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一般规格

长度(mm)

高度(mm)

宽度(mm)

600

200

250

300

60

120

180

240

(以60递增)

50

75

100

125

150

(以25递增)

(二)工艺方案主要特点

1.块石灰破碎经颚式破碎机一级破碎后再由球磨机粉磨成符合生产要求的灰。

2.料浆、粉料及配料用水的计量均采用电子计量秤,原材料配料过程及浇注由总控制室集中控制。

3.料浆浇注方式采用定点式浇注搅拌机进行浇注。

4.切割机采用国产翻转式分步切割机,生产效率高,产品外观尺寸精度高且成品率高。坯体切割后最大净尺寸为4.2×1.2×0.6m。

5.采用10条规格为φ2.0×33m,双端手动上开门形式的蒸压釜,可满足年产量30万立方米合格品的生产需要。

(三)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原材料储存及处理

(1).粉煤灰

从原料堆场运到制浆机,加水制成一定浓度的料浆,经渣浆泵泵入料浆储罐内备用。

(用砂时:生产用砂由装载机运送至进砂斗,经砂斗下的定量给料机构给料,经皮带输送机送进球磨机,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经球磨后制成一定细度和浓度的砂浆,经渣浆泵泵入料浆储罐内备用。)

(2).生石灰

块状生石灰运至厂区石灰堆棚内堆放,然后经颚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石灰库中存放。粉磨时,小块石灰由库底给料机定量送进磨机进行粉磨,磨细灰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斗式提升机,提升至粉灰储仓内储存备用。

(3).石膏

使用工业废料磷石膏,运入厂区石膏原料堆棚内堆放,使用时按一定比例加入制浆池。

(4).水泥

散装水泥由散装水泥罐车运入厂内,直接泵入水泥库内备用。

(5).铝粉(膏)

由外地购入桶装或袋装铝粉(膏),存放于铝粉库内。使用时由电动葫芦吊至配料楼二楼,然后由人工计量后投入铝粉搅拌机内搅拌成5%浓度的悬浮液备用。

(6).边角料、废料浆

浇注机底下的冲洗废水直接排放到废料制浆池内,切割下来的边角废料经打浆后制成一定浓度的废浆液,泵入废浆储存池内备用。

(7).配料、搅拌、浇注

料浆由浆泵直接泵入电子料浆计量秤内进行计量,当料浆重量达到配料要求时,自控系统关闭浆泵,废料浆的计量方法相同。计量好的料浆直接放入浇注搅拌机内搅拌(根据需要另加入一定量的计量水)。

石灰、水泥由各自储仓底部的单螺管给料机送入配料楼上的电子粉料计量秤内,经累积计量后由螺旋输送机送到浇注搅拌机内与浆料混合搅拌。

铝粉由人工计量,倒入铝粉搅拌机内制成悬浮液,每模配制一次。搅拌好的悬浮液直接放入浇注搅拌机内。

料浆在浇注前温度应达到工艺要求。浇注时,模具通过摆渡车运送就位至浇注搅拌机下等待浇注。

(8).切割、编组

坯体经静停初养达到切割强度后,由脱模吊具吊至切割机上,脱模后将坯体翻转900,分别完成水平切、横切等工序,完成对坯体的六面切割工作。

切割好的坯体经编组吊具进行码放,至釜前轨道编组后,等待进釜蒸养。

(9).蒸压及成品

编组好的坯体由卷扬机拉入蒸压釜内进行蒸压养护,蒸养全过程约12h,压力1.2MPa,温度185℃左右。

制品经蒸压养护后由卷扬机拉出釜,经人工装卸后,直接运到堆场存放或经包装后堆放。

(10).底板返回、组模涂油

成品装卸完成后,蒸养小车及底板经由出釜摆渡车运到回车线回至组模线,重新组模后进行清理涂油,进行循环利用。

(四)生产工段及工作制度

类别

生产工段

周别

班别

备注

生产车间

原材料处理工段

不连续周

2

配料浇注工段

不连续周

2

静停初养工段

不连续周

2

切割编组工段

不连续周

2

蒸养工段

连续周

3

成品出釜工段

不连续周

2

辅助生产车间

配电

连续周

3

配汽

连续周

3

空压机房

不连续周

2

机修

不连续周

2

化验室

不连续周

2

全年生产天数:300天,每班有效工作时间:10h

(五)劳动定员(见下表)

序号

工段及岗位名称

班次

班次

轮休替补

合计

1

2

3

1

原材料加工处理工段

10

上料工(驾驶装载机一人)

2

2

2

4

磨机工

2

2

2

4

辅助工

2

1

1

2

2

配料浇注工段

6

配料工

2

1

1

2

浇注控制工

2

1

1

2

涂油工

2

1

1

2

3

静停初养工段

6

静停管理工

2

1

1

2

浇注摆渡车

2

1

1

2

辅助工

2

1

1

2

4

切割编组工段

10

切割机控制

2

1

1

2

组模工

2

1

1

2

行车工

2

2

2

4

辅助工

2

1

1

2

5

蒸压养护工段

6

配汽工、空压机

3

2

2

2

6

6

成品出釜工段

10

出釜工

2

1

1

2

成品辅助工

2

3

3

6

7

生产辅助工段

7

跟班机修工

2

1

1

2

跟班电工

3

1

1

1

3

化验员

2

1

1

2

8

销售人员

4

4

9

厂部管理及后勤人员

1

8

8

10

总计

65

(六)主要工艺参数

1.原材料技术要求

同第三章

2.工艺参数

(1).基本配合比

粉煤灰(砂)∶石灰∶水泥∶石膏:废料=65∶18∶8∶3:6

铝粉占干物料总量的0.075%;

水料比:0.6~0.65。

注:具体参数还须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料浆搅拌浇注周期

加料浆、废料浆:1分钟;

加水泥、石灰料:1.5分钟;

加铝粉悬浮液:30~50秒;

搅拌至均匀:~3分钟;

浇注:1分钟;

搅拌浇注工作周期:6~7分钟;

浇注温度:35℃~38℃。

(3).坯体静停

静停时间:1.5~3h;

静停室温度:~40℃左右;

坯体静停后至切割强度:0.2~0.3MPa。

(4).坯体切割周期:~6分钟。

(5).蒸压制度

抽真空:0~-0.06MPa~0.5h

升压:-0.06~1.2MPa~2.0h

恒压:1.2MPa(温度193℃±)~7.5h

降压:1.2MPa~0~2h

合计:12h

单位制品耗汽量:180kg/m3。

(七)物料平衡表

年产30万m3砂加气混凝土制品厂物料平衡表(干体积密度620kg/m3)

物料名称

单位

每立方

米用量

每模

用量

小时用量

班用量

(10h)

日用量

年用量

(300天)

1

制成品

m3

1016

304800

2

合格品

m3

1000

300000

3

粉煤灰(砂)

t

0.4

1.21

10.28

102.8

205.6

61710

4

生石灰

t

0.108

0.326

2.77

27.7

55.4

16626

5

水泥

t

0.048

0.145

1.23

12.3

24.6

7380

6

石膏

t

0.018

0.054

0.459

4.59

9.18

2754

7

稳泡剂

kg

0.16

0.48

4.08

40.8

81.6

24480

9

铝粉膏

kg

0.46

1.39

11.8

118

236

70800

10

配料用水

t

0.4

1.21

10.28

102.8

205.6

61710

11

其他用水

t

50

15000

12

废机油等

kg

0.4

1.21

10.28

102.8

205.6

61710

13

蒸汽

t

0.18

0.54

4.6

46

138

41400

14

25

80

680

6800

13600

4080000

说明:

本表按每班有效工作时间10h计算,每7分钟浇注一模,每天可浇注168模,年工作天数300天计算,除蒸压釜工段为三班制生产外,其它工段每天均为两班制生产。

原料及成品的贮存

序号

物料名称

储存形式

1

粉煤灰(砂)

堆场

2

块状石灰

堆棚、料仓储存

3

石灰粉料

料仓储存

4

水泥

料仓储存

5

石膏

堆棚储存

6

铝粉(膏)

仓库存放

7

成品

堆场储存

(八)主要设备选型

1.磨机

根据石灰粉料在生产中的消耗量选取干料磨:

选用Φ1.5×5.7m磨机(干),产量为4~5t/h,生产一班产量可达40~50t,能满足生产要求。

生产砂加气混凝土时,根据砂在生产中的消耗量选取湿磨机规格为:

Φ2.2×7.5m湿式磨机,产量为~15t/小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2.浇注搅拌机

每模产品体积约为3.4m3,每次浇注料浆体积约2.1m3,选用有效容积3.6m3的浇注搅拌机,其容量已足够满足生产要求,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制品二班制生产,浇注搅拌机产量必须达到每小时8.5模,而该类型搅拌机能满足生产要求。

3.蒸气

根据生产实际用汽量为5.3t/小时,从电厂直接接管供气到生产线配气间后再分配。

4.切割机组

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制品,选用翻转式切割机,其切割周期为6分钟,二班制生产,每班有效工作时间10h,能满足年产30万立方米的生产要求。

5.蒸压釜

规格(m)

模具规格

(m)

每模制品

体积(m3)

每釜容纳

模数(个)

每釜容纳制品

体积(m3)

Φ2.0×26.5

4.2×1.2×0.6

3.024

12

36.288

年产30万m3加气混凝土选用10台Φ2.0×33m蒸压釜,每台釜12h周转一次,每天可出釜168模,能满足生产要求。

二、总图运输

(一)工艺设计依据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批文及土地实地测量红线图。

2.根据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认可的工艺方案。

6.根据总图设计的一般规范要求。

7.根据建设单位与设计人签定的委托设计合同。

(二)厂区概况

根据实际进行。

(三)总平面布置

拟建加气混凝土砌块厂的平面布置应按工艺要求及总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结合地形等特点,在满足生产及运输的条件下,尽量节约土地,力求布置紧凑,以便扩大堆场面积,提高场地利用系数。

在满足生产工艺、安全防火、卫生、采光等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划分厂区。各区既有明确分区,又保持一定联系,做到粉尘、污染、噪音远离行政生活区。

新建加气混凝土厂从总图布局上,主要分为原材料堆场及处理区,生产区和生活行政区。

新建加气混凝土厂厂区设一主出入口,用于成品运输及人员出入。

新建加气混凝土厂应设消防通道,厂区主要道路均宽6m。

具体见总平面布置图。

(四)厂区建筑物面积估算(具体见工艺设计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所列项目)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m2)

备注

1

主车间(切割车间)

588

单层排架

2

配料楼

216

框架

3

静停预养间

348

砖混

4

编组及出釜

2251

钢结构

5

石膏、块石灰堆棚及破碎间

105

砖混、简易钢结构

6

料浆储罐房

180

简易钢结构

7

磨机房(砂)

210

砖混

8

配电间及空压机房

33

砖混

9

配汽间

32

砖混

10

门卫

11

成品堆场

~8000

混凝土地面

12

釜坑

748

钢筋砼

13

辅房

90

钢结构

有关指标

总用地面积~30000m2

总建筑面积~4237m2

(五)厂区给水排水

1.给水

本项目方案采用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产用水直接从电厂接入使用,生活及消防用水从城市给水管网接管路引入厂内。

2.排水

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管道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生产污水全部循环利用,厂区雨水排入厂区雨水管道。

总体排水采用明沟与暗沟相结合的有组织的排水方式(给排水专业具体设计)。

(六)厂区供电、供热

1.供电由电厂接线至生产线配电间。生产线总装机容量约600KVA(砂9850KVA)。

2.供热

生产用汽和生活用汽均由电厂供汽,接管至生产线配汽间的分汽缸,再按需要分配使用。

(七)交通运输

名称

单位

年运量

运输工具

备注

成品

立方米

>300000

汽车

运出

粉煤灰(砂)

61710

汽车

运入

石灰

16626

汽车

运入

水泥

7380

汽车

运入

石膏

2754

汽车

运入

铝粉膏及废机油等

~158

汽车

运入

注:(1)使用磷石膏时按30%含水率计算。

(2)成品可按840kg/m3(约35%含水率)计算出年最大运输量。

(八)厂内道路及成品堆场面层结构

1.主要道路宽8m,为混凝土路面。

2.车间引道为6m宽混凝土路面。

3.成品堆场及原材料堆场为混凝土地面。

4.厂区应有围墙。

三、建筑结构

(一)建筑结构方案

建筑工程方案是根据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及工厂设施对建筑物的要求而定的。工厂建筑在本着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力求明快新颖,风格统一。结构选型和建筑构造上尽量做到因地制宜,技术先进。建筑材料选用上结合实际情况,应用新型建筑材料。

在结构选型上,采用标准化构件,减少结构类型,增加构件的通用性,在构件制作上工厂化生产与现场制作相结合,在建筑构造上简单、合理、技术可靠,以提高装配化程度,加快施工进度。

根据工艺专业和环境保护要求,本方案所有建筑对采光、通风、日照无特殊要求,只要能够满足规范规定则可。

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丁、戊类,抗震设防烈度以当地要求确定,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配料楼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车间单层厂房及出釜车间部分排架结构均采用钢结构,其他辅房及单项建筑采用砖混结构及简易钢结构(具体由建筑设计确定)。

(二)建筑物组成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结构形式

备注

1

主车间

单层排架

钢结构

2

配料楼

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

钢结构

3

静停预养间

砖混

4

编组间、出釜间

单层排架、钢结构

5

块石灰、磷石膏堆棚

简易钢结构

6

磨机房、破碎间

砖混

7

门卫

砖混

8

成品堆场

混凝土地面

9

料浆储房

简易钢结构

10

釜坑及其他设备基础

钢筋砼结构

四、给水排水

(一)给水系统

本项目方案采用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产用水由电厂直接接管,在本厂入口处设置水表计量。生活和消防用水均从自来水管网引入,引入总管管径DN80mm。

生活用水:

用水量:最高时Q时1=1.0t/h,Q日1=20t/d。

生产用水:根据工艺专业提出的设计要求,生产线主要用水点为:

制浆用水及地面冲洗用水;Q时2=12t/h

球磨机冷却用水;(循环使用)Q时2=1.5t/h

配料楼上浇注搅拌机、料浆计量秤、砂浆贮罐冲洗用水;Q日2=1t/d

配料楼上铝粉搅拌机制浆用水;Q时2=~0.3t/h

废浆池制浆用水;Q时2=~0.4t/h

真空泵冷却用水。(循环使用)

其它用水:Q日2=10t/d

消防用水量: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本工程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故建筑物内不设消防系统。室外设二个室外消火栓(地下式),消防用水量15l/s。

总用水量:Q日总=250t/d

(二)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厂区设置化粪池处置生活污水,处置后的水排入厂区污水管道。

生产废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浆、废水均汇入废浆池,制浆后使用。

雨水:设置雨水管收集后排入厂区雨水管道。

五、暖通动力工程

1.蒸汽动力系统:

本设计方案所用蒸汽由电厂接管供应饱和蒸汽,压力为1.3Mpa,温度195℃引入车间配汽间后,经分汽缸分配按需要分别送入每一条蒸压釜及其他用汽点。

根据工艺设计要求,生产车间用汽点及参数为:

(1)蒸压釜用汽4.6t/h1.2Mpa,

(2)预养室用汽0.3t/h0.3Mpa,

(3)浇注机用汽0.2t/h0.3Mpa,

(4)生活用汽0.2t/h0.3Mpa,

蒸压养护制度采用抽真空,升温、恒温、排汽四个过程。因此在配汽间设置真空泵,为了利于环境保护,蒸压釜排汽采用集中于排污口排汽,以减少排汽点。

配汽间至蒸压釜之间蒸汽管道及排汽管道均架空敷设,预养室排管散热器沿墙或沿蒸养车轨道敷设。

蒸汽动力系统均采用手动控制,总用汽量合计5.3t/h。

2.压缩空气系统

根据工艺专业提出的要求,本设计方案用气点为:

(1)生产线气动阀门用气,

(2)料仓(库)下料口助卸用气。

总用气量2.0m3/min,压力0.8Mpa,选用一台低噪音螺杆空气压缩机配储气罐。

六、电气与控制

1.配电设计

生产线设总配电间,从电厂直接接线,然后再分配到各用电点。根据工艺设备的具体布置,该生产线用电设备主要集中在配料楼部分及原材料处理工段。因此该生产线配电间设在配料楼底层旁,配电间具体位置见工艺平面图。具体以专业设计为准。

2.加气混凝土车间工艺设备生产过程控制设计

生产线上用电设备的控制是根据工艺设备要求进行的,主要采用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相结合的形式。

对工艺生产过程的物料输送及给料设备实现电气联锁。按逆物料输送方向开机,按顺物料输送方向停机。

石灰,水泥储仓设备进行料位上限位检测。浆料储罐设备进行料位上限位检测。

石灰,水泥,砂浆料(废浆)配料计量均采用电子计量秤进行计量。

配料楼给料(浆料、粉料)、计量、搅拌浇注由配料楼二层总控制室进行集中控制,球磨机、切割机等设备均由现场分散控制。

3.防雷接地

.该方案建筑物属于三类建筑物防雷,其防雷装置采用避雷带防雷。沿配料楼屋顶安装避雷带。

本建筑物设二处引下线,引下线与接地极连接。电源进户处做重复接地。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一、环境保护

1.本项目执行标准

(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类标准;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表3“二级”标准;

(3).《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表5“二级”标准。

二、生产车间环境保护措施

加气混凝土是以砂、水泥、生石灰、石膏为原料,经配料、浇注、切割、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原料输送、提升、磨细、计量、浇注、养护等工段。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是粉尘、噪声及少量污水。在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使之排放浓度达到国家要求标准。

粉尘主要产生在原材料处理和配料工段,生石灰在破碎、粉磨和输送过程中会散发粉尘,在工艺方案中尽量减少落差,并选用除尘设备,尽量控制粉尘的扩散。

配料工段产生的粉尘原料为石灰、水泥,按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二类区工业粉尘,执行表5"二级”标准。主要排尘点:A.破碎机给料口扬尘点,扬尘浓度为15g/m3;B.块状石灰库及石灰、水泥粉料仓顶部三处排尘点,扬尘浓度15g/m3。

除尘措施:对于A处排尘点,分别按点设置除尘器,采用吸罩管道收集除尘,所选用除尘器(MC48-Ⅱ),除尘效率均在n=99.7%,处理后排尘浓度为45mg/m3。对于B处排尘点,选用HYS-2(仓)除尘机组,除尘效率99.7%,处理后扬尘浓度为45mg/m3。

对地面产生的落尘,应及时冲洗,防止二次扬尘。

各扬尘点经过处理后,均可满足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二类区新建厂“二级”排放标准。

噪声主要是由蒸压釜、破碎机、球磨机产生的。主要噪声源:A、蒸压釜排气,高空排气噪声距声源20m处,噪声可达97dBA;B、破碎机、球磨机,距声源一米处,破碎机噪声为82dBA,球磨机为98dBA。

防治措施:对A点噪声源,加设喷注耗散型消声器,消声量不低于85dBA。对B点噪声源,在设计中将破碎机加设隔音罩;对球磨机房墙休采用吸音材料封隔。

经过上述措施处理,其相应车间外噪声可控制在50dBA以内,可满足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I”类标准要求。

主车间废水主要有少量冷却水和蒸汽冷凝水以及地面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490mg/L)和ph值(7.2~9.5)的污水。在生产过程中,料罐冲洗形成的废浆水,设计上采用全部利用的方案;蒸汽冷凝水设计上也全部回收利用。

三、职工安全卫生

1.安全

(1).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转,应制定各工序生产操作规程和防火规程。

(2).对设备旋转的外露部份应设安全防护罩。

(3).地坑、平台设置安全栏杆。

(4).设备均设检修起吊钩。

(5).电气设置接零保护和紧急事故开关。

四、工业卫生

改善劳动条件,尽量采用机械化生产。

采取措施抑制粉尘冒泄,使车间内空气含尘量小于10mg/m3。

设男女更衣室及卫生间。

配带防护用品、防尘面具。

五、环保设备投资及分析

环保设备(除尘)见设备表,水处理设备暂不考虑。

喷注耗散型消声器及蒸压釜排污罐随主机购进。

第六章节能降耗

一、加气混凝土的能耗指标及分析

1.生产能耗

参照有关原材料生产能耗指标计算,加气混凝土生产能耗一般在70Kg~90Kg标煤/m3,而普通实心粘土砖生产能耗一般在160Kg~175Kg标煤/千块,即110Kg~120Kg标煤/m3,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比相同产量的实心粘土砖,每年能节约能源折合标煤约9800t标煤/年。

2.建筑能耗

参照有关指标数据计算,砌筑每平方米墙面(24cm墙)所用粘土实心砖所含能耗在27Kg标煤/m2左右,而砌筑每平方米墙面(20cm加气砼)所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所含能耗仅为20Kg标煤/m2左右,仅这点20cm加气砼砌墙就比24cm粘土实心砖砌墙节约能源7Kg标煤/m2。

二、工艺设计降耗措施

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蒸汽管道及蒸压釜,采用玻璃棉套进行保温,蒸汽温度为194℃时,每米可减少热量损失400KCal/m.h,整个加气混凝土车间全年可减少热量损失6.0×108KCal/年。

三、本项目的节能效果及评价

加气混凝土每立方米生产能耗,与普通实心粘土砖相比,节能率在30%左右。

采用加气混凝土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比采用普通实心粘土砖降低了建造能耗,节能率在25%左右。

采用加气混凝土取代普通实心粘土砖作为维护结构,减少了采暖能耗,节能率大约在60%左右。

另外,在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工艺设计中,通过采取保温措施,每年可减少很多的热量损失,减少了能源的生产流失。

综上所述,加气混凝土与传统墙体材料粘土砖相比是一种很好的节能材料,平均可比节能率达38%左右。

第七章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总投资构成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序号

项目

金额

1

土地及临时用房(~40亩)

2

设备(参考设备表)

~2800

3

设备运输

60.00

4

土建、设备基础(不含配套设施)

480.00

5

设备安装、调试等(含辅材)

280.00

5

电、气、水、汽安装等(含630KV变压器一台)

350.00

6

办公费

50.00

7

设计及技术服务费(生产调试)

60.00

8

不可预见费

200.00

9

合计

~4280.00

说明:以上未计算土地购置费。

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1

生产规模(实际产量)

m3

300000

砌块

2

年工作日

300

3

全年原材料消耗

4

粉煤灰(砂)

t

61710

5

石灰

t

16626

6

水泥

t

7380

7

磷石膏(干)

t

2754

8

铝粉(膏)

t

71

9

其他(废机油等)

t

87

10

年耗电量

万度

408

11

年耗水量

m3

76710

12

年耗气量

41400

13

工厂总占地面积

m2

~30000

14

建筑面积

m2

~4237

不含配套设施

15

设备总重量

约720(砂780)

工艺设备

16

设备总装机容量

kw

约600(砂985)

17

年货物运输量

万吨

21.462

18

其中:运入

万吨

8.862

19

运出

万吨

12.6

20

总投资

万元

1570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120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2400

以销售价160元/m3计

22

年销售成本

万元

1725

以成本价115元/m3计

23

其中:可变成本

万元

24

固定成本

万元

25

年利税总额

万元

675

26

年折旧额

万元

~120

27

职工人数

67

28

全员劳动生产率

m3/人·年

2238

29

投资利税率

%

30

投资回收期

2.8

不含建设期

第八章对建设进度的建议

序号

台票内容

2012年

2012年

3

4

5

6

7

8

9

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审批、施工图设计

2

土建施工、设备订货

3

设备安装、人员培训

4

试生产、正式投产

第九章结论

一、本项目产品—-加气混凝土砌块是利废环保的建筑材料,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建材产品之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本项目建设地点在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济宁市鱼台县(山东腹地),目前济宁只有2家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相对而言产品供应量有限,一旦大面积使用,就会产生供应紧张。因此,在济宁市鱼台县建设一条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肯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三、本项目所选用的设备为国内加气混凝土生产线专用设备,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设备先进可靠,能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四、本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建设用地、原材料、水、电等均能保证。

五、本项目投产以后,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三废”经处理后能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混凝土加气块范文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建筑节能加气砼墙材经济价值

目前,建筑业是耗能大户,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能源的40%消耗于建造与使用过程,其中墙材和玻璃窗户的不节能是关键,因此,应大力开展建筑节能材料的研究。加气混凝土砌块目前属于新型墙体材料之一,其生产主要是利用工业废渣或其他废弃物,依靠循环经济理论、建筑节能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高新技术手段,生产质轻、节能、环保型建筑墙体材料,它具有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的特点,产品的经济效益是具有广阔的前景的。

一、我国建筑业能耗现状

1、我国建筑规模空前巨大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空前发展,现有建筑量多,并且发展速度很快,存在很大的耗能空间。据有关资料统计,至2002年全国已有建筑总面积388亿m2,其中城市131.8亿m2,现已超过420亿m2;建筑速度巨大,每年均以16亿-20亿m2速度增加,其中2001-2003年,分别为18.2亿m2、19.7亿m2、20.3亿m2。预计至2010年底,全国将达519亿m2,其中城市171亿m2;至2022年底686亿m2,其中城市261亿m2。

2、我国建筑用能效率低、浪费大

由于我国的建材更新技术落后,长期以来传统的实心粘土砖占据墙材市场的主要份额,造成现阶段建筑节能效果不佳的局面。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的建筑用能效率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与气候相近的国家比,如北美、西欧,单位建筑采暖能耗多2-3倍;外墙热量损失是加拿大和其他北半球国家的3-5倍;95%以上的已有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其主要原因是墙体和外窗的保温性差、建筑物门窗气密性差。据有关资料分析,在大部分高能耗建筑物中墙体和外窗的热损失占建筑物热损失总量的85%左右。我国在墙体和外窗的保温性、气密性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总体满足不了建筑节能的要求。

3、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节能建筑的意识不强

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节能建筑,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不少地方对此重视不够,在公众中还没有形成对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节能建筑的基本认识,还不了解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节能建筑会带来多方面的巨大效益。据统计,近年来在全国每年新建的16-20亿平方米建筑中,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建筑不到20%。

4、我国能源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户将自发采取采暖、空调来改善室内热环境。但煤炭、天然能源储存有限,人均占有能源有限,石油紧缺,电力紧张,到2002年夏季用电高峰用电4500万千瓦,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2003-2005年连续几年夏季用电高峰拉闸限电(2003年10个省市;2004年24个省市)。到2022年全国建筑需能源为7.54亿吨标准煤(不采取节能措施时要达10.89亿吨标准煤)。因此,对建筑节能的研究与产品的推广势在必行。

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经济价值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主要是用粉煤灰、煤矸石、矿渣、混凝土、石膏、水泥和铝粉等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为主要原料,经过搅拌、浇注、发泡、切割与高压蒸养制成,可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材及保温隔热材料。该产品具有保温、隔热、耐火、阻燃、吸音、隔声、轻便、组砌灵活、施工简单等特点,它无论在生产环节,还是在建造使用节能、资源节省、产业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1、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的经济效益

加气混凝土砌块研发的系列产品较多,为分析方便,现以A3.5B06的蒸压加气砼砌块项目为例(按年产20×104m3计算)。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和国家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相关政策规定,按照投入产出相对应的原则,该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1)产品成本(正常生产年份):该产品成本由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和销售费用组成,以年产20万立方米的加气砌块产品为例,产品单位可变成本由原材料费、辅助材料费、动力费和损耗费等组成,目前,通常情况下约为85-90元/立方米,年可变总成本为1800万元左右;产品不变成本:包括大修费、折旧及摊销、工资及福利、其他费用等,约为1200万元左右;销售费用按8%计。则产品年总成本约为3200万元左右。

(2)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增值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销售价格,参照目前湖南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并考虑产品自身的特点可定为190元/m3。当生产达到20万立方米加气砼砌块时,含税销售收入为3800万元,利税为600万元左右。根据国家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政策,掺粉煤灰、渣不小于30%的建材产品,五年免征增值税。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一般都符合这一标准,故前五年的年利润为600万元左右。

(3)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从产品的静态分析来看:生产20万立方米加气砼砌块前五年的年平均利润为600万元左右,投资利润率为20%左右,静态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为4-5年之间。从产品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来看,为5-6年之间。说明该产品的投资回收期不太长,投资利税率较大,生产开发该产品是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

(4)产品生产的风险分析:从产品的盈亏平衡点BFP(Q)来看:以产销量计算盈亏平衡点方法计算保本产量表明:生产20万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在成本构成与销价不变的情况下,只要生产能力到达设计能力的55%-60%,项目即可保本,高于此水平,项目将有不同程度的盈利,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敏感性因素分析来看: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销量、产品成本、产品销售价格等对产品生产利润的影响较大,当以上三个因素变化率在±10%时,生产加气砼砌块的利润的变化率分别在±40%、±50%、±60%左右变动。其中,产品销价最为敏感。目前,加气砼砌块产品销价为190元/m3,对照市场同类产品价格,该价位不高,市场接受不会有问题,风险不大。从生产成本、产销量来看,对产品的利润影响也较大,企业可以采取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提高产销量等手段,形成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给量,解决目前新型墙材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且市场风险不大,敏感性因素的影响也能控制,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生产项目。

2、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使用、建造的节能经济效益

(1)生产节能效益。以生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与生产20万立方米粘土红砖耗能比较,根据生产红砖能耗标准和湖南实际情况,生产每块标准砖需耗煤0.10kg,生产1立方米标准需耗煤71.3kg,则生产20万立方米粘土红砖需消耗14260吨标准煤;而生产20万立方米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需消耗蒸汽60000,全部利用电厂废气,用电311.04万度。用电转化成标煤:311.04×1.2290=382.27吨标准煤。两者比较,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可节省13877.73吨标准煤。

(2)使用过程节能效益。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和建筑实际工程情况,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需耗加气块0.15立方米,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可满足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的墙体砌筑,该墙体可满足建筑节能50%以上的要求。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居民开放空调的时间较长,据调查统计,居民空调耗电量每年为5-10千瓦时/平方米,平均为7.5千瓦时/平方米,13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使用空调需耗电1000万千瓦时,使用本项目墙体材料可节能50%,即500万千瓦时,相当于614.5吨标准煤。按房屋使用寿命50年计,总计可节能30723吨标煤。应加强消费者在选购建筑物时对其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认识,引导他们消费目前建造价虽然稍高,但使用能耗减少很多的使用新型建材的建筑产品,使消费者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最省。

(3)房屋建造节省造价效益。(以10000m2多层框架结构房屋经济比较分析为例)。第一,节约钢材造价。由于A3.5B06级的加气砼的绝干容重为575kg/m3,比一般的粘土砖要轻得多,使用在建筑产品中能减轻建筑结构荷载,相对多孔粘土砖和多孔混凝土砌块而言,多层建筑物每平米钢材含量至少节省5kg,则造价节省:10000m2×5kg/m2×4元/kg=200000元(采购价和加工安装费合计约为4000元/吨,目前钢材市场价格已超过这个价)。第二,节省保温造价。加气砼具有优良的自保温性能,是目前用于外墙唯一达到国家节能标准50%的墙材,不须另作保温层,而多孔粘土砖和多孔混凝土砌块必须单独作保温层。根据生产常规可知,多层房屋1m2建筑面积约有2m2的墙体面积,外墙大概占到1/3,则造价节省:(10000m2×2×1/3)×60元/m2=400000元(目前市场保温材料最低单价为60元/m2)。第三,降低墙体综合造价。目前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明确指出加气砼用于外墙、分户墙时厚度为200mm、150mm、100mm可达到房屋节能隔声标准.而多孔粘土砖和多孔混凝土砌块必须做到240mm,所以加气砼墙体既节省了砌块和砂浆用量,增大了使用面积,又减少了人工和机械费用。多层结构中,外墙、分户墙、内隔墙的面积比例一般为1:1:1,以目前湖南市场价格为基准,根据各种墙体经济比较,生产10000m2的建筑产品,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与采用多孔粘土砖或多孔混凝土砌块相比,其综合造价可节省近40万元。第四,增加造价部分。加气砼砌块粉刷时须作界面剂,墙、柱和墙体搭接位置贴钢丝网或耐碱玻纤布,这方面增加施工造价5元/m2,即10000m2增加造价50000元;结合以上4点分析,每10000多层框架房屋使用加气砼节省造价为90元/m2左右,因此,该产品的建造节能是较大的。

3、加气混凝土砌块循环经济效益

循环经济是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是充分利用工业废物、建筑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废品等为主要原料而进行生产的,其循环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对废物的循环利用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循环使用上。工业废弃物的利用可以减少对土地、农田的破坏。以年生产能力为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为例,可替代1.42亿块标砖,因此,本项目每年可节约粘土资源30.9万立方米,保护农田231亩(按挖土深度2m计算);同时减少了因废物堆放而对土地的占有和环境的污染,与生产粘土砖相比,每年可减少SO2气体排放量486.17吨,利用粉煤灰81428吨/年,利用废石膏5816吨/年,利用废汽60000吨/年,利用废水40000吨/年,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和因其堆放而浪费土地。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工艺流程是采用废水、废气、废渣余热综合利用的可闭式良性循环的工厂化模式,从整体上达到了节水、节电、节能、节材的经济效益。

4、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业链延伸的经济效益

混凝土加气块范文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且有施工简便、价格低等优点。在建筑工程填充墙中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建筑节能墙体材料,特别是框架结构填充墙。但由于此种材料自身的物理性能及施工因素的影响,墙体在施工后的一定时间内常出现一些裂缝,其主要出现在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的水平裂缝、柱边的垂直裂缝、沿砌体灰缝变化的阶梯状裂缝以及窗台角的斜裂缝等。多年来我在工作实践和观察分析中积累了一些有关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现在就拿来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探讨。

1.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态

1.1干缩裂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具有吸水率大的特点,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一般干缩率为0.3-0.5mm/m。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较快,如果将砌块放置28d能完成约50%的干缩变形。当砌块含水率不大于5%时,其干缩变形才趋于稳定。如果砌块干缩变形过大,则容易造成裂缝。当干缩变形带来的拉应力超过砌块之间的粘结强度时,裂缝就出现灰缝;当砌块之间的砂浆粘结强度高于砌块抗拉强度时,砌块就可能开裂。所以必须存放一定时间使其含水率降低、体积变形稳定,一般要求出釜后存放28d后才能进行施工,否则就很容易引起干缩裂缝。可以说,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缩是造成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这类变形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程度也比较严重。如墙体的垂直裂缝、阶梯形裂缝、窗台边斜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的垂直裂缝。

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率大,如果砂浆保水性能以及和易性不好,则水分很容易被砌块吸收造成砂浆失水,从而无法充分水化造成强度降低、灰缝不饱满,导致局部砌块受力不均衡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砌块开裂或者沿灰缝开裂。对于抹面砂浆,则容易引起墙体与抹面层的脱离,出现空鼓与龟裂现象。由于砌筑砂浆失水后造成强度偏低,导致砌体抗压强度降低,因此常常会产生斜裂缝,严重的会带来安全隐患。

同时,加气混凝土砌块是将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而成的,加工过程中易在表层形成一层松散层以及粉尘,如砌筑墙体前未进行清理或清理不彻底,就会在砂浆和砌块之间形成隔离层,影响砂浆与砌块之间的粘结力,对于抹面砂浆,则易造成粉刷层空鼓、开裂。

1.2温度裂缝

由于日照及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普通砂浆的线膨胀系数约为4×10mm/(m•℃),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线膨胀系数约为8×10mm/(m•℃),相差达到50倍左右,一旦环境温度变化,则在砌筑砂浆、抹灰砂浆以及砌块之间产生温度应力,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则造成砌块-灰缝之间、砌块-抹灰之间的开裂。墙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同样因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存在温度变形产生裂缝,如框架梁下沿砌块顶部的水平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的垂直裂缝、门窗洞边的角裂缝等。温度应力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上述所说的各种裂缝,往往是在温度应力变形和干燥收缩变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1.3设计构造引起的裂缝

从设计角度看:有以下原因都容易造成填充墙开裂:(1)围护结构在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2)框架柱和墙体的拉结筋设置间距过大,墙体与主体框架连接处构造措施不合理;(3)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4)墙面开槽、开洞安装管线、线盒及插座等,未提出细部处理要求;(5)墙面吊挂重物处,未作加固处理引起墙体变形开裂;(6)外墙大面积饰面层未设置分割缝;(7)对于不上人屋面,未设置保温隔热层减少屋面板上下温差等等。

2.加气混凝土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2.1从设计方面加强

目前防治加气砼填充墙裂缝的有效措施主要是从设计、施工两方面着手。首先必须从设计方面入手,设计是根本,只有完善的设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结构安全,更有效防止裂缝出现,从而保证建筑质量。

(1)当墙体长度超过层高2倍时,墙中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减少上部梁的变形挠度,对于墙高大于4m以上的墙,墙体半高处设置与柱相连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腰梁,可有效消除垂直裂缝。

(2)在墙体的转角处和交界处设置构造柱,在跨度大等于2m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以免门扇开启振动引起与门框接触部位的砌块墙体振裂。

(3)在窗洞下增设厚80-100mm,C20,内配2Ф8钢筋的混凝土带,2Ф8钢筋同框架柱相连接,以减少应力集中带来的开裂。无法保证时,混凝土带每端伸入墙体至少300mm。

(4)混凝土与加气块交界处,电气管线及开关盒四周,增设钢丝网片,置于粉刷层的糙面中。

(5)砌筑砂浆尽量选用与砌块的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相近的材料;粉刷砂浆中加入含有玻璃纤维的添加剂增加粉刷层的抗裂性。

(6)外墙采用SKK弹性涂料,该涂料可弥补1mm以下通常呈现网状的龟裂。

2.2从施工方面入手

(1)严把砌块进场质量关,砌块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检验报告,杜绝采用外观尺寸偏差太大、强度偏低等不合格产品进行施工,并应自然养护28d以上,使其体积变形趋于稳定后上墙施工。砌块进场应按规格强度分批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超过1.5m。

(2)砌筑墙体前,砌块应至少提前24h分次浇水湿润,但不能过湿,其吸水深度应控制在8mm~10mm。经验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含水率宜控制在10%~15%之间,以避免砌筑过程专用砂浆中水分被加气混凝土吸收。使之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清除砌块上的浮灰、残渣等。检查并修正、补齐框架拉结钢筋,拉结筋的的间距为400~600mm,预埋2Ф4~6直径的钢筋,长度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

(3)砌筑墙体时墙体每天的砌筑高度应根据砌块与砂浆的材质、墙体部位、气温、风压等条件来确定,一般每次砌筑高度不超过1.5m,日砌筑高度不超过2.4m。厨房卫生间等潮湿房间及底层外墙墙底应砌在高度不少于200的素混凝土基座上,以防霉脚难以抹灰。墙体砌筑及抹灰应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5,产品质量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2001)的要求。灰逢宜控制在8~12mm,水平及垂直灰逢饱满度不应低于80%。墙体的施工缝处必须砌成斜槎,斜槎长度应不小于高度的2/3,严格控制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墙体最上皮应在下部砌体变形稳定后,时间间隔7d以上,再斜砌或放置高弹性材料如泡沫交联聚乙烯等,再用防腐木楔嵌紧,空隙处一般可采用膨胀水泥砂浆(掺加水泥重量12%的UEA膨胀剂)嵌填。墙体与门、窗框的连接必须采用砖护角,混凝土包框或带连接件的预制混凝土块,不得直接在轻质墙上固定门窗框。不同批次的、规格差异较大的砌块不得混用。

3.结束语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保温节能环保新型墙体材料,如何避免它的缺点,有效防止裂缝产生,就必须坚持“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证”的原则,预防加气砼砌块墙体空鼓和裂缝发生,让加气混凝土砌块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J].建筑结构,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