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初级中学教育范例(3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3-17 手机浏览

初级中学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扶风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扶风县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扶风县五所初级中学:扶风初中、新店初中、城关初中、召公初中、召首初中。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查阅了近几年有关体育教学及其他相关资料。

2.访谈法。走访了8位相关学校的负责人,了解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等,为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逻辑分析法。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可以影响扶风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因素,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扶风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扶风县初级中学体育课组织形式特点。体育课程组织形式是体育课程安排的重要中心。是体育课程安排合理化与充实化的重要体现,当地学校的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大多是以班级为一体,以同质分组的形式,将体能和运动技能大致相同的一部份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小组。

2.扶风县初级中学教学场地现状。在调查的5所学校中大多数的器材数量是缺乏的,而且那些消耗品和固定的设施更是严重的缺乏,仅有1所学校的田径场地是符合国教的标准的,有1所中学的器材设备是在2万元以上,这很显然给体育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再加上场地的不足和限制,学生就很难良好的体育锻炼,体育素质就难以提高。

(二)扶风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特点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

1.教学特点的分析

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其实是与我们的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大同小异的,都要有教学的内容和要求:首先是要确立教学内容,然后在根据内容提出教学过程中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去很好的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这俩是在任何教学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而我们扶风县初级中学现状是大部分都忽略了这一点,首先是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无计划的安排进一步导致了学生的对体育内容和要求的忽视。只是让学生自由的活动,然而体育课程的安排形式也令人担忧。很多教师都是按照同质分组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虽然很有助于增强学生竞争的意识也能够很快的提高成绩和兴趣,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样会给那些本来就不喜欢体育和比较差的学生更带来自卑感,导致对体育的无兴趣甚至烦感,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应该综合地进行安排,不要太过极端化。

2.气候特点对扶风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扶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控制。冬季受制于极地大陆气团,天气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和炎热干燥天气交替出现;春、秋二季处在冬、夏季风调交替的过渡时期,升温迅速且多变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又多阴雨连绵,成为关中秋季连阴雨最多的地区。冬季寒冷干燥,身体就很难再较短的时间内预热,这样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并且有些运动的项目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其更为严重的是在寒冷的条件下会使心脏的负担过重,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加重,会很快的减弱同学们的抵抗力,整体素质和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很显然不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的目的。然而扶风的夏季是短促即热的,然而人在极热的条件下进行运动,排汗量会增加,血压容易升高,很容易中暑。由此看出气候对体育教学有着很大的制约性。

3.场地器材对扶风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场地器材在体育课中是一个最大的因素,根据我对扶风县初级中学场地的调查发现,有很多的学校虽说是基本的场地都有,但是区域太小、不达标,当面对大部分的学生时就很困难了,而且只有几个简单的场地,如进行立定跳远和铅球的时候很多的学校就只有一块场地,这样就很难达到教学的质量。第二就是器材,器材严重的制约着体育教学的进行,器材的缺乏严重影响教学的效率,一些学生们爱好的运动还无法进行。即使教师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运动由于受场地和器材的制约也无法进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扶风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研究,发现扶风县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三大方面的问题。1.各部分学校领导只着重的重视文化的教学学习,而忽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问题。2.受当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些户外的项目无法进行,再加上场地器材的制约,使得体育课程的安排不能和设置得到统一。3.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无计划的安排,忽视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导致对体育的无兴趣甚至烦感,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二)建议

1.体育课程自由化虽然可以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初中学生自制力差,不能很好的去自我监督与调节,所以需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规范体育教学大纲。2.以提高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经费投入,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师生可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室内体育场所,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来达到体育的目的。3.体育课程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当地的民族风情、气候特点等,进行合理的安排筹划。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初级中学教育范文

为什么要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很多家长不明白,其他老师也觉得不重要。其实,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

让学生参加美术绘画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创造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的完美人格。

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虽有各自特定的任务,但它们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是一个统一的、缺一不可的整体,它们从各方面共同保证着教育目标的实现。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情趣,它对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起推动和促进作用。

整个世界在孩子的眼里都是美丽的、奇异的。中学生天性就是好动、好奇、好问、好寻找奥秘。我们就可以通过绘画让他们来观察、来了解这个世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

我觉得作为一名中学美育教育教师,应该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来教学生,去探究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式。农村有农村的优势,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民间美术都是我们教学的好题材啊!下面我就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求教于方家。

一、给学生更广阔的绘画空间

中学生生活的空间太小,他们的自由支配时间太少,这是传统教育所造成的弊端。小鸟关在鸟笼里生活,虽然有吃、有玩、能跳跃、能鸣唱,但鸟笼并不是鸟的世界,大自然才是鸟的世界。他们如果只是关在鸟笼式的学校里天天临摹,是不行的。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我们应当多让学生与大自然接触,多面对真实生动的花草树木进行写生,这样便于儿童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常带学生去校园、村庄,田野写生,这是我们农村中小学的优势啊!让他们与社会有所接触,有所认识。了解社会,了解世界,通过各种方式,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为进一步创造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作各种教学手段提高中学生的绘画兴趣

我们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如有效地运用智力玩具、七巧板拼图、石子摆图、玩橡皮泥、撕纸拼图……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如给儿童尝试新的绘画材料,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心就不会产生兴趣。如有尝试用蜡笔,水粉,国画颜料,水彩,等。尝试不同的画法和效果,学生的绘画越来越活,创造性也随着不断地发挥。

三、把美术创作与手工劳作有机结合

把美术课堂变成学生的实验场,可多开展些工艺课(加强动手,增强创造力)如拼贴画,用非笔之“笔”画画。也就是用我们身边的任何材料――手指,头发,废布头,稻草,绳子,树叶等等。可以创作出奇妙的作品。这能拓展我们的教学思路,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四、合作学习,合作创作

合作学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妨也试试,做好合理安排合作学习方式。这里不是单纯的学生之间的合作,还有各科的合作,如在美术欣赏课可将美术与音乐与历史与思想政治,等科目合起来。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的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欣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游,洞幽发微的胜境。

初级中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广泛运用,根据近几年在农村中初级学多媒体教学的尝试,我发现多媒体教学对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改进、技术动作中重难点的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学效率与知识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农村初级体育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现根据近几年来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我谈谈多媒体在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农村初级中学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长期从事农村初级中学的体育教育教学,在体育新课标实施以后,认真钻研体育新课标、更新观念,并结合我校实际把多媒体运用在体育教学当中。同时通过同其他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交流、座谈等,发现多媒体在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广泛开展,其原因如下:

其一,大部分农村初级中学缺少多媒硬件设备,如:投影仪、展示台、电子白板、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我校有12个班,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电子白板,无法满足每位教师的需求;其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村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技巧等,多媒体教学可有可无,殊不知利用多媒体教学,使讲解更直观,更清晰,更具有吸引力,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三,农村体育教师对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很多农村体育教师平时很少学习信息技术,一些年轻的体育教师运用多媒体嫌麻烦,一些年龄较大的体育教师几乎不动电脑;其四,农村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有些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看做是“副课”、“小三门”,虽然有些地区把体育纳入初三会考,成绩占50分,但体育测试工作流于形式,体育成绩人人都能合格。

二、多媒体在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优越性

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既迅速又牢固。例如:在上武术少年拳时,课前我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李连杰、释小龙、刘晓晨等武术名家的表演,再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这时学生个个热血沸腾,跃跃欲试,都想成为武术表演家,然后教学,发现以前用两节课的教学内容,现在只有一节课就轻松地完成,并且学生的动作比较规范,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爱好需求,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平时易于出现的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上课时让学生观看,教师一起和学生分析比较、提出问题并解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上单杠骑撑前回环时,通过多媒体先把完整的骑撑前回环动作进行播放,再把教学重点“提臀远跨”、难点“前腿压杠的时机”动作反复慢放,让学生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得出骑撑前回环的技术要领,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再进行骑撑前回环技能练习,教师教起来就轻松多了。体育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有些难度大的技术动作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有效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

3.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在教师做示范时,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也很难用语言把这些技术动作阐述清楚,讲解难度很大,示范动作不尽如人意,但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一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大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例如:在教“原地侧向推铅球”时,其教学难点是最后的用力,教师很难把“蹬、转、撑、送、挺、推、拨”这一连贯动作要领讲解和示范清楚,可用课件中的“原地侧向推铅球”慢动作、停镜、重放等让学生反复地看,让学生看清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使学生更快、更全地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效率,缩短教学过程。

4.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教师专业上的不足。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并且需要反复做难点比较大的示范动作时,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让一个身高1.8米以上的篮球专项的教师教单杠“骑撑后回环”或技巧“头手倒立”等动作时,示范动作很难完成。另外,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技能在不断下降,在遇到一些技术难度大的示范动作时往往力不从心,甚至无法示范,但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教师做不了或做不好的示范动作清晰地展现给每一位同学,达到体育教育教学的要求。

5.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拓宽思维,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农村学生,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农村学生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所学到的体育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很有限。我所在的这所农村学校,少数学生家里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更谈不上有电脑,孩子获得的主要知识和信息基本来自于学校,农村初级中学更应该开足体育课,体育老师平时通过网络下载大量有价值的体育资料、图片、动画、视频并根据实际制作课件,利用体育课,甚至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通过这几年多媒体教学的尝试,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加深了我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拓宽了思维面,提高了学生的观赏能力,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审美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三、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要切合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重点放在解决教学难点问题上。教师要避免强拉硬扯、生搬硬套,切忌制作“华而不实”式的课件,表面上看对学生的直观感觉较好,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多媒体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体育课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来进行的,中学许多体育项目要在室外进行。

3.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适时、适量,分清主次,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