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6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3-25 手机浏览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篇1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暴力事件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24-01

2014年5月23日下午6时50分左右,宜宾江安县五矿镇金锣村坝头组发生一起斗殴事件,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3名死者均为五矿镇中学学生。近几年,中学生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从深层次来看,中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学生逆反心理而引起的。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研究概述

逆反心理是以怨恨、恐惧或不安等心理状态为特征所表现出的态度,常表现出一种较强的情绪性,甚至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暴力倾向性[1]。我国许多学者研究认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又有社会发展的外在因素[2][3]。尽管从一些生理指标来看,中学生几乎达到了成人的水平,但这个群体普遍对社会的认知仍显不足,看问题容易产生偏激,难以调节或把控自己的情绪,这时非理性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相应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中学生也对社会或学校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常感到困惑和不解,极易受到同伴中的一些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的影响,这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出现[4]。

随着对逆反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者越来越倾向于由逆反心理引起的暴力事件的研究。中学生普遍具有叛逆、好奇、寻求刺激等心理,这些心理受到不良诱惑或者他人的怂恿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5]。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婚姻稳定程度

当前,我国家庭离婚率显示出逐年增高趋势,家庭婚姻状况不稳定,极易造成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进而表现出暴力倾向。一些学者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父母关系紧张、婚姻状况不稳定等因素与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6]。也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学生父母婚姻生活美满,家庭氛围良好,其子女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较低,也就是说父母婚姻生活越美满,其子女越不容易发生暴力行为。同时,父母婚姻状况的稳定与否,也对其子女的生理和心理能否健康成长影响很大[7]。

(二)家长管教方式

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学生父母的管教方式与其子女暴力行为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父母是其子女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如果父母对其子女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或者取极端的大棒管教方式,都容易导致子女性情暴躁、粗野蛮横,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增加其作为暴力事件实施者的潜在危险几率;如果父母对子女从小就用专断、独裁的管教方式,则会使子女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增加其在暴力事件中成为受害者的潜在危险几率。因而,放纵溺爱型或独裁专断型的家庭管教方式,都可能导致中学生暴力行为的发生[8]。

(三)学校教育与重视程度

当前,中学成为学生应试教育减负的重中之重。但是,效果仍然不很明显。因为,仍然是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学校领导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为了应付各种统考,校领导卡教师,教师又卡学生。学生一旦考不好,教师待遇就受影响,于是出现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周末没了,寒暑假几乎也没了,每天做作业到夜里十一点,甚至十二点成为常态化。在这种学习环境和学习压力下,中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

(四)网游与社会媒体

现在,网络游戏非常火爆,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约有2404余万人;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00余万。中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其会把虚拟世界的规则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增加了各种逆反和暴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社会大众传媒的暴力传播也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社会行为方式。一些研究显示,偏爱暴力娱乐的青少年比起那些很少看暴力片的青少年进攻性指数要高得多。在对因暴力而入狱的男性犯人调查发现,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在犯罪时有意识地模仿电视中的暴力犯罪手段。因此,大量的“媒体暴力”加重了中学生对暴力的麻木感与宽容度,削弱了其社会的是非辨别能力。

三、疏导和降低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事件发生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该给子女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培育子女自主能力,分享子女成功的经验与不足。正确疏导和降低子女逆反心理的危害,规避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学校与家庭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负有教育和监护的责任与义务,当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学校应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不能相互推脱责任。同时,学校定期利用家长会的机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实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

(三)优化媒体与网络环境

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追求票房和收视率,常常通过增加血腥的打斗场面和色情来吸观众眼球。由于中学生其分辨事物好坏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这样的影视作品对其负面影响较大。同时,网络已成为媒体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通道,一些网络媒体也会通过一些另类的、暴力的、的节目来吸引眼球,赚取利益。因而,国家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优化媒体与网络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的媒体与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曹钧,董爱民,张宁.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2):86-88

[2]赵正铭,周丽萍.论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教育的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208-211

[3]徐妍,张岗英.浅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应对措施[J].福建论坛,2007(8):93-95

[4]王巍,石国兴.青少年逆反心理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15(5):85-88

[5]李思.初中生心理暴力、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3

[6]FinkelhorD,OrmrodR.K,TurnerH.A.Lifetimeassessmentofpoly?鄄victimizationinanationalsampleofchildrenandyouth[J].ChildAbuse&Neglect,2009,33(7):403-411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篇2

关键词:广播风暴;网络;故障;检测;以太网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3-10724-02

1引言

广播风暴(BroadcastStorm)指过多的广播包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导致正常的数据包无法正常在网络中传送,通常指一个广播包引起了多个响应,而每个响应又引起了新的多个响应,就像滚雪球一样,把网络的所有带宽都消耗殆尽,拥塞会随之出现,从而降低网络的性能以至于使之陷入瘫痪。该现象通常是由于网络环路、故障网卡、病毒等引起的。

2广播风暴是怎样形成的

在网络中,帧的传输方式有单播帧(UnicastFrame)、多播帧(MulticastFrame)和广播帧(BroadcastFrame)之分。单播帧也称“点对点”通信。此时帧的接收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帧的目的MAC地址就是对方的MAC地址,网络设备(指交换机和路由器)根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将帧转发出去。多播帧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向多个人(但不是在场的所有人)说话,这样能够提高通话的效率。多播占网络中的比重并不多,主要应用于网络设备内部通信、网上视频会议、网上视频点播等。广播帧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在场的所有人说话,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话效率高,信息一下子就可以传递到全体。在广播帧中,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代表网络上所有主机网卡的MAC地址。

广播帧在网络中是必不可少的,如客户机通过DHCP自动获得IP地址的过程就是通过广播帧来实现的。而且,由于设备之间也需要相互通信,因此在网络中即使没有用户人为地发送广播帧,网络上也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广播帧。同单播和多播相比,广播几乎占用了子网内网络的所有带宽。网络中不能长时间出现大量的广播帧,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广播风暴”(每秒的广播帧数在1000以上)。拿开会打一个比方,在会场上只能有一个人发言,如果所有人都同时发言的话,会场上就会乱成一锅粥。广播风暴就是网络长时间被大量的广播数据包所占用,使正常的点对点通信无法正常进行,其外在表现为网络速度急速下降,轻则造成传送信息大大延时,重则造成网络设备从网络上断开,甚至造成整个网络的堵塞、瘫痪。

3导致广播风暴的因素

3.1网卡

如果网络机器的网卡损坏,常常会产生广播风暴。损坏的网卡,不停向交换机发送大量的数据包,产生了大量无用的数据包,产生了广播风暴。由于网卡物理损坏引起的广播风暴,故障比较难排除,由于损坏的网卡一般还能上网,我们一般借用Sniffer局域网管理软件,查看网络数据流量,来判断故障点的位置。出现广播风暴的原因有很多,一块故障网卡就可能长时间地在网络上发送广播包而导致广播风暴。

3.2网线

压线错误或双绞线的外皮破损,造成双绞线混线,导致网络时通时断。

3.3设备太多

据一些统计资料表明,网络上的设备数量在150~200台时,网络运行正常,且可以达到很高的利用率;当设备数量大于400台后,网络效率将急速下降,容易形成广播风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交换机的端口上广播包数及与其他信息包的比率来确定广播信息是否已对网络的通讯构成危害。

3.4网络设备原因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个误区,交换机是点对点转发,不会产生广播风暴。在我们购买网络设置时,购买的交换机,通常是智能型的Hub,却被奸商当作交换机来卖。这样,在网络稍微繁忙的时候,肯定会产生广播风暴了。

3.5网络环路

曾经在网络故障排除中,发现用户将一条双绞线的两端插在同一个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导致了网络性能急骤下降,打开网页都非常困难。这种故障,就是典型的网络环路。网络环路的产生,一般是由于一条物理网络线路的两端,同时接在了一台网络设备中。

3.6黑客

一些上网者,经常利用网络执法官、网络剪刀手等黑客软件,对网吧的内部网络进行攻击,由于这些软件的使用,网络也可能会引起广播风暴。

3.7病毒

一些比较流行的网络病毒,如Funlove、震荡波、RPC等,一旦有机器中毒后,会立即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网络病毒的快速复制传播,就会损耗大量的网络带宽,引起网络堵塞,导致广播风暴。

4典型案例分析

4.1案例一:网线错接导致不能开机

某学生宿舍,电脑不能启动。

故障前,另一同学因宿舍停电动了交换机的接线,首先检查宿舍的交换机线的连接,果然,错将一根网线的两个头都插入了交换机内,形成环路,产生广播风暴,导致网络错误,Windows开机前要加载网络,网络错误导致不能正常启动,而将网线从计算机拔出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为了避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将所有要接在交换机上的水晶头做了标记,写上了宿舍每个人的名字,这样也方便查看自己线头插的是否牢固。

类似的错误也可能发生在大型的机房内,如果在大型机房,一定要将交换机的柜子锁好,如果发生类似的错误,排查起来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4.2案例二:网线破损导致广播风暴

某单位的网络中心负责在全市各家分公司间信息的交换,各分公司都通过DDN专线经路由器用与主机连接。网络中心的以太网分为两个网段:192.168.1.x和192.1682.x,以下简称网段1和网段2。网段1中有用于处理备分公司信息的生产机及开发机各一台,另有二台与各分公司进行远程通信的路由器。另外还有一些用于开发和监控的计算机。网段2中有多台计算机,进行客一端的开发调试。开发机和一台计算机同时连在两个网段上。

某天,发现各分公司的网络传输时断时续,仔细观察故障现象,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通信问题造成的,因为无论是在网段1还是在网段2,计算机与生产机的连接都出现了时断时续的现象。而与生产机直接相连(不通过以太网)的主控台与主机的连接则没问题。从主控台上看,无论是内存占用还是CPU利用率等各方面都没有发现异常。而且生产机上的所有进程也都没有发现异常。看来问题出现在以太网上。既然两个网段与主机的连接都有问题,是不是两个网段都有问题呢?用TCP/IP协议中最基本的测试方法Ping命令测试,结果发现网段2中的各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都没有问题,而网段1中,不只是各台计算机与生产机之间Ping时断时通,而且其他各台计算机之间互Ping也是时断时通。问题肯定出在网段1上。网段1中各台计算机既然都是通过一台HUB连在一起的,那么HUB出问题的概率很大,所以首先要查一下HUB。经检查,HUB的工作状态正常,但是插在某个端口中的双绞线的指示灯状态却不正常;是闪烁的红灯。拔下此端口中的双绞线,网段1中各台计算机间的通信恢复正常。“顺藤摸瓜”沿着这条线排查下去,出问题的这条线连接的计算机正是接在网段1上的。会不会是这台计算机的问题呢?这台计算机设置好之后很久没有更改了,问题不应出在软件上。是网卡出了问题吗?用另一块好的网卡替换下计算机里原来的网卡,问题仍然存在,说明问题不是出在网卡上。拿来另一台计算机接在这根网线上,还是不能正常连上网络,看来问题很可能出在在网线上。把线两边原来的水晶头切下来重新做,出乎意料的是问题仍然存在。如此看来,问题只能是出在线中间了。笔者从一头顺着双绞线检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是线被一条机柜压住了。由于机柜很重,压的时间比较长,以至于把双绞线的外皮压破,造成双绞线混线。更换新的双绞线后故障解决。

由于以HUB连接的局域网采用CSMA/CD(即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所以当网线发生混线后,信号不能正常传输并产生错误信号,以至网段内充满错误信号,使得正常信号不能顺利传输,导致网络通信的时断时续。在以太网中,尤其是以HUB连接的共享以太网中,网络中任何一点产生的问题,都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的不正常以至瘫痪。网线虽然是连在HUB和单个计算机之间,但若是出了问题却可能影响整个网络。

4.3案例三:网络环路导致广播风暴

某局域网进行改造,网线全部重新走,原来整个网有70个点,全部是星型结构,现在增加了30多个用户,也就是说只要增加一个交换机就可以了。现在的网络结构是这样的:整个网全部采用的是星型拓扑结构,中心机房配备一台TCL的三层交换机,服务器主要提供FTP、文件服务、Web等多项服务。各楼层采用TCL的交换机,全部带有VLAN技术,各个终端通过百兆Avaya网线接入网络。

网络刚开始用的时候各方面还不错,可是最近有多个用户反映网络连接情况时通时断,网上邻居有时也不能互访。刚开始以为是信息量过大交换机的端口堵塞,把交换机、服务器重启了多遍,还是不行。又从软件着手,先从服务器上杀毒,然后把各个交换机关掉,对每台机器杀毒,可是故障仍然存在。在Ping网络中的部分服务器或计算机时,依旧丢包,网络时断时续。当我在杀毒并断开个别的交换机时,网络恢复了正常,而我再次插上去的时候,就再次断线。这时,断掉所有的交换机,然后一个个地插上,直到找到出问题的那个。经过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原来当时做这个网时,核心交换机和子交换机之间都留了两根级联线,平常都只插一个,另一个备用。而在这个交换机上两根都插上了,当交换机上的用户向另一个用户发送信息时,数据包就会沿着另一根备用的线,通过核心交换机循环地发送数据包。当信息量大的时候,就会浪费核心交换机的资源,造成网速下降直到断线。

此次故障主要是由于网络中有环路存在,造成每一帧都在网络中重复广播,引起了广播风暴。要消除这种网络循环连接带来的网络广播风暴可以使用STP协议,大家可以查阅思科等相关的书籍,在这就不多说了。另外,以后我们在做比较大型的网络时,一定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网络布线图、IP及MAC对应表等,并在网线上套数码管。这次故障经查证就是因为一个新来的同事粗心造成的。

4.4案例四:网络环路导致网络异常

某单位局域网内有多个用户反映网络连接情况时通时断,有时同一楼层的计算机都无法互相Ping通,故障用户分布在多个楼层,故障点不集中。对个别端口做互换测试,故障仍然存在。在故障计算机上进行测试,发现可以Ping通网络中的部分服务器或计算机,Ping核心交换机的IP地址常出现不通、丢包、时延大的现象。利用华为的网络软件对可管理的交换机做检查,没有明显的报错。

首先怀疑为核心交换机物理故障,观察交换机的指示灯状态以及各端口的状态,显示正常。对核心交换机清除缓存、关闭重启,并检查交换机的配置情况,没有改变。

经过以上的检查和测试,分析故障应该不在硬件部分,利用Sniffer抓包分析软件将网络中的数据包抓下来分析,发现有大量数据包来自同一个MAC地址,目的地址是根本不存在的IP,怀疑是类似于“冲击波杀手”一类会造成网络堵塞的蠕虫病毒。根据网络正常时建立的IP地址及MAC地址对应表查出该机属于某层的一台PC,初步确认故障点后将MAC地址对应的计算机从网络中断开并升级杀毒软件,然后重新接入网络,此时故障仍然存在。

为了确定具体故障点,仔细察看网络拓扑图,发现该单位将分属于两个不同VLAN的连线分别连接两个不同的Hub,当天为了使用方便,将两个Hub用级联的方式连接到了一起,将其连线断开后,故障彻底排除。

此次故障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网络中有环路存在,造成每一帧都在网络中重复广播,引起了广播风暴。要消除这种网络循环连接带来的网络广播风暴可以使用STP协议(生成树协议),以网络中一台交换机为节点生成一棵转发树,而树是没有环路的,这样所有的数据都只在这棵树所指示的路径上传输,就不会产生广播风暴,但由于SPT算法的开销非常大,所以交换机上都未启用该协议。

在故障发生时,应首先了解故障前网络的改动,建立完善的网络文档资料。包括网络布线图、IP及MAC对应表等,否则在确定MAC地址端口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现在有很多局域网工具软件都可以通过扫描获取网络中的计算机的这些信息。

5结束语

电脑的故障虽然多种多样,但并非无规律可循。随着理论知识和经验技术的积累,故障排除将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简单。严格的网络管理,是减少网络故障的重要手段;完善的技术档案,是排除故障的重要参考;有效的测试和监视工具则是预防、排除故障的有力助手。科学的方法和步骤使得我们排除故障更加快捷和准确。

参考文献:

[1]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

[2]王宝智.局域网设计与组网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3]时红娟.分析局域网速度变慢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篇3

【关键词】网络舆论暴力;群体感染;意见领袖;议程设置

什么是网络舆论暴力

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舆论也逐步出现。网络舆论曾经作为一种建设性力量,对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诸如网络的舆论监督。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开始,人们对于网络舆论抱着莫大的期望。然而,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后,网络舆论往往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以一种偏激的、暴力的形式出现。对于具体什么是网络舆论暴力,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也没有统一权威的概念被普遍认可。本文试分析网络舆论暴力的内涵、特性来让读者了解什么是网络舆论暴力。

网络舆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得以实现。其一,网民可以通过自己设置议题来引发网络舆论的形成。网民通过向网络上传消息,或者是发起议题来进行议程设置,其他网民则通过对该消息的回复、评论,或者对于议题的态度表态,形成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一种对于该事件的大体一致的意见逐步占领上风并形成主流意见,也就形成了网络舆论。而网络舆论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舆论,具有以下特点:

言语上的暴力性,态度偏激。网络舆论暴力,通常言语上具有暴力性。网络舆论暴力的实施在于网民对于事件的看法往往以道德为批判的准绳,持一种黑白分明的态度,而不是基于理性的分析与探讨。同时在意见的表达中,往往爆出粗口、脏话,表现出言辞激烈、过于偏激的特点。

对敌对意见的肆意攻击。网络舆论除了意见的偏激与言辞的激烈外,也表现出对于持敌对意见的网民语言上的肆意攻击与谩骂。网络作为一个意见交换的平台,理应具有公平性。在舆论暴力的实施中,网民则表现出对于敌对意见的打压,群起而攻之,以谩骂等方式对敌对意见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而不得不变为“沉默”或者是转移阵地。

对于当事人的言语侵犯甚至行为侵犯。网络舆论暴力,最核心的特点是对于事件的当事人进行言语上的攻击、威胁,甚至通过公布其隐私或者私人信息等,引发一些网民对当事人进行骚扰等行为上的侵犯,给当事人造成生活工作上的不便。也会对其本人以及相关亲朋好友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引发悲剧。

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

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促成因素也是多样化的。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导致网络舆论暴力形成的各类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网络舆论走向暴力之路的。

(一)网络媒介的特性与言语上的暴力性

网络媒介的特性是网络舆论暴力形成的物质基础。网络的虚拟性和网民的匿名性,使得网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在表达意见的同时,无须顾忌自己的身份、地位、名声等,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辞激烈的言论,也无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正是网络的这些特性使得网络舆论更易出现暴力倾向,这是网络所独有的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去抑制行为”,在互联网中,抑制行为可概括为与现实生活的对应行为相比更少受抑制的行为,它包含以对自我呈现和他人评价的担心“明显”减弱为特征的任何行为。互联网上存在两种典型的去抑制行为,其中之一就是纷争,表现为攻击与谩骂。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时,人们可以因为一个小小的不同意见而立刻恶语相向,不惜偏离所讨论的问题而用各种言语攻击对方。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循规蹈矩的老实人,进入网络后也可能会变得粗暴和富于攻击性。正是这种“去个性化”,让网络言论的过激与偏执变为可能。

(二)社会信任危机与偏激意见的表达

由于对于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的存在,网民对官方的信息和观点,往往持不信任的态度和抵触心理。“官二代”、“富二代”等某些相关的词语极易引起网民的热点关注和批判。对于某些不明朗、未公开的事件等也极其敏感。一旦消息触及网民的敏感点,就容易引起网民狂热参与其中。由于社会信任危机的普遍存在,网民对处于舆论风暴中的事件的考量往往依据伦理道德,依据一时感情冲动来进行判断,失去理性的思考与判断,偏激的意见由此产生。而偏激的意见则确定了网络舆论的暴力性走向。

(三)网络环境中的群体感染与网民的群体模仿

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型,与网民的盲目跟风、非理性的判断息息相关。正是网民的非理性判断与非理性的意见表达,使得网络舆论朝着暴力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本着理流的原则进行。网络讨论一般以跟帖、回复、评论的形式进行,意见按发表的先后时间顺序的原则,或者热度等原则进行排列。当网络舆论逐渐形成后,往往绝大部分的最新版面已经被一方的意见所占领。随后加入讨论的网民,同集合行为中的人群一样,容易受到群体感染。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到,感染类似于一种催眠作用,所有的情感和行动在群体中,都具有感染性。在现实环境中,现场亢奋的氛围使得群体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在网络环境中,群体感染则是由文字促成的,一致的意见在通过文字表达后形成了对于网民的一种群体暗示。网民在狂轰滥炸的一致化言论中容易先入为主,失去理性的自我判断,人云亦云,不由自主地加入暴力批判的队伍之中。

(四)主流媒体的失职与谣言的扩散

在网络舆论暴力中,恶意的谣言往往刺激了网民的神经,加剧了网络舆论的暴力化程度。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网民,则通过散布谣言来刺激网民,借以引爆舆论这条导火索。谣言的遏制在于权威信息的及时公开,而由于多方的原因,主流媒体却总是姗姗来迟或是缺席。由此,谣言四起,网络舆论也烽火连天,难以控制,从而走向暴力。

(五)意见领袖的误导与网民的盲目跟风

在网络舆论暴力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具体什么人充当意见领袖并不明朗,一般来说是获得网民信任的人,诸如网络的斑竹,或是某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是网民喜爱的某公众人物,不得而知。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着这样的意见领袖,他们对于网民意见的态度存在巨大影响力。意见领袖的误导,则使得网民在追随中,逐步偏离理性的轨道。

(六)议程设置的任意性与网站的炒作

网络舆论暴力由以上许多客观因素造成,而不受控制地走向暴力,当然也不排除存在某些个人或者某些网站的恶意炒作。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议程更多的是由网民自由设置。有些别有用心的网民,热衷于对某些事件的炒作。而作为把关人的网站,却因为利益的考虑,往往选择不作为,甚至是煽风点火,这无疑又催化了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

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解决之道探讨

对于网络媒介所出现的舆论暴力现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控制和防范。

(一)网络媒介相关立法的完善与实施

法律具备权威性和强大性,是控制网络舆论暴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网络舆论暴力往往是以侵犯当事人的隐私,甚至是骚扰当事人的生活为主要特点。无论是言语上的暴力,还是行为上的对于个人人身和隐私的侵害,都已经构成违法,政府应该加强对于个人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特别是要有针对网络媒介的立法,让网民意识到即使是在虚拟网络中的言行,只要侵害了个人隐私与生活,同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受到相应的惩罚。“人肉搜索”第一案最后的宣判结果可以说给了网民一些警醒。此案中的原告,被网民人肉搜索和骚扰的王菲,将大旗网、天涯网、北飞的候鸟三家网站至法院,索赔工资损失7.5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6万元及公证费用2050元,首次将“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推向司法领域,催生出“人肉搜索”中国第一案。最后两家网站被判侵权,王菲获赔精神抚慰金8000元。

此宣判结果一方面可以反映官方的态度,同时也是对于盲目参与道德讨伐的网民的一种警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底线。在进行道德批判的时候,网民应随时注意,否则一不小心就越界了。

(二)实施实名制或固定IP地址

许多网民认为在网络中是匿名的,没有人知道自己是谁。正是这种匿名心理使得“暴民”们肆无忌惮地对受害者进行辱骂和言语上的攻击。而事实上,这种“匿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匿名。这是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特性不太了解的情况下的一种误解。从技术角度看,网民是可以根据IP地址被追踪的,只是成本较高,在网民活动没有引起太大社会影响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并不会采取追踪行动。

基于这样一种误以为“匿名”的心理,网民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因此,让网民有可被“看到”、可被追踪的意识,是抑制网民放任言行的有效渠道。有两种方式,一是实施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是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在谈及新闻改革时所提出的,他建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他认为网络也应该严格受到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网络实名制能有效遏制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并使网友看到更有责任的言论,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息的准确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将更方便安全。第二种方式是固定IP地址。由于每一个上网者都拥有一个IP地址,对于网络管理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IP地址来追踪某一个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另一种缓解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技术方式,就是如果每个人在网上都有静态的IP地址,那么个人与IP地址之间固定的对应关系,让网络受众体会到,IP地址的固定让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再是匿名的,这会促使他们加强对自己言行的约束。

总之,这两种方式都能让每位网民意识到自己在网络中并不是隐形的,而是可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网民的肆意宣泄,从而抑制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

(三)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与个人自律

如果说完善相关立法和实名制的实施是一种抑制网络舆论暴力的被动方式,那么提高网络受众的媒介素养无疑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范方式。网络的监管不仅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监管,同时也要寄希望于网络受众的个人自律,让网络成为意见公平公开交流的“市场”,净化网风。由此看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网络的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网民作为受众,应能够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出批判意见,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网民作为传者,要具备制作和信息的能力,并且认识到信息后的社会影响,要自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强化自身的传媒职业精神。

作为网络受众,网民在接收到信息时,要具备抵御能力、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意识。信息甄别依赖于自身的知识背景和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操作技术。诸如,对于图片是否经过计算机合成处理,网民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辨别,或者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这需要网民进行相关的多方面的搜索来求证。具备这样的甄别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网民要认识到鉴别信息意义的重要性,许多网民往往就是被一些片面的甚至虚假的信息以及极端的观点所煽动,不是因为他们不具备鉴别的能力,而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信息筛选鉴别的意义以及必要性,无论真假都一味接受。所以增强网民进行信息鉴别的意识是有必要的。

同时,网民作为传播者,在信息和观点的时候,要具备职业道德。不因一己之私,甚至只是为了发泄,而不负责任的信息,或者发表极端的观点。

网友“渔翁”于2011年3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在自家电脑上敲下一段不到50个字的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近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超乎他想象的是,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这条消息不胫而走,直至演化为两天后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恐慌和抢盐风波。

作为一个传播者,他并没有核实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就贸然进行,并且没有考虑到该信息在非常时期所可能造成的后果。他违背了作为一个媒介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说:“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以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通过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或是无知之见。”喻国明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网民素养亟待提高,再提高。传者媒介素养的提高,能够使网民了解传播的实质和意义,知道话语权的重要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传播者。

(四)网站加强把关,注重信息的全面性

网站作为网络媒介的主要把关人之一,担负着对信息进行把关的职责。而许多网站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对于新闻来源的筛选。

信息既要注重真实性,同时也要注重全面性。全面性是指媒介要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而往往网站或因为私利(为提高点击率,吸引眼球)或因为疏忽,没有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忽视了信息的全面性。很多新闻往往只是一方的观点和信息,而没有提供空间让另外一方有说话的“余地”。正是这种一面之词,容易误导网民,让他们易于激动而导致偏激的言语和观点。因此网站把好关,无疑可为舆论暴力的产生设置一道有力的屏障。

结语

网络舆论暴力,无论是舆论事件的当事人,还是参与舆论暴力的网民,抑或是整个社会,其实都是受害者。当事人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甚至是侵犯,而参与舆论暴力的网民则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卷入本该远离生活的无关事件,参与一场不耻的批判与对他人的侵犯。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努力遏制这样的网络舆论暴力。

参考文献:

[1]邓晓霞,王舒怀.对“舆论暴力”说“不”[N].人民日报,2007-08-10(16).

[2]熊欣,李玲.反思舆论暴力的成因[J].青年记者,2008(5).

[3]汪晓霞.试析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的功能[J].传媒观察,2008(9).

[4]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5]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篇4

校园暴力除了传统的物理暴力之外,还包括网络暴力,后者对校园安全的负面影响甚至更为深广,本文试图从特征、动因与教育等三个关键方面来探讨一下我国青少年的网络暴力问题。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网络暴力”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西方世界,最常用的单词为“Cyberbullying”。美国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NationalCrimePreventionCouncil)认为,当互联网、手机或另外的设备被用来发送或张贴试图伤害或干扰另外个人的文件或图片时,这样的行为就可被视为网络暴力或欺凌。要构成网络暴力行为,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主观上对受害者的有意伤害,客观上对受害者的心理产生了持久的伤害;在频率上需要多次反复;施暴者与受伤害者之间权力上的不平衡性,即传统暴力行为中的弱者有可能利用网络媒体的匿名性特点成为网络暴力中的强势方;网络暴力大都发生在熟人之间,与由陌生人发起的网络争辩、网络戏弄以及网络病毒等行为不同。

网络暴力一般借助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聊天室或布告栏、手机短消息、由个人或公司创立的用来网络暴力信息的网站、因在线投票所创建的网页等媒介形式,另外还有像Wi-Fi、Spot和ThreeDegrees等新的传播技术也往往被网络暴力利用,但是前四种最为普遍。网络暴力行为往往表现为:发送残忍的、邪恶的和有时带有攻击性的信息;创建含有嘲笑他人的故事、漫画、图片和笑话的网站或网页;在网络里张贴同班同学的图片,并且要求其余同学来评价他们(或她们),而用的术语则往往是像“谁最胖、最大”之类带有贬低性的句子;闯入一个电子邮件帐户并向别人发送恶毒的或令人难堪的材料;给某人发送即时消息,诱骗别人泄露敏感的个人信息,然后把此信息告诉别人,等等。[1]当然还有更多其他的形式,例如经常给某人发送骚扰性的手机短消息也属于此类。

二、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的现状

时至今日,网络暴力已经肆虐国内外中小学校园,大量学生成为受害者,还有部分学生成为侵犯者。美国学者对83所中小学中12,437名10―1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27.3%的人曾经遭受过网络暴力的伤害,也有16.8%的人员曾经对别人实施过网络暴力。[2]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对网络暴力在中小学生中的存在情况还没有进行普遍研究,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人肉搜索”的层面。有学者从我国中部地区选择了1,438名高中学生,集中研究了导致网络欺凌的风险因素。数据显示:曾经有34.84%的学生参与过物理空间中的校园暴力,其中56.88%的人曾经被网络暴力欺凌过。同时,那些曾经有过传统暴力欺凌经历的而且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受害者,更有可能经受网络暴力的侵犯。[3]另外,香港青年协会访问了1,820名青少年,17.5%表示经历过网络欺凌。比如,侮辱、虐待、未经许可偷拍私人照片并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等。[4]

笔者对杭州4所中学549名从初一到高三的学生作了网络暴力的卷入调查,发现有29.1%的中学生遭受过网络暴力的侵犯,主要是“利用QQ或者MSN或者SKYPE等聊天工具发表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言论或图片”“骚扰性的手短消息或图片”“话骚扰”和“在网络里上传、转发丑陋的不道德的图片或者视频”等;从年龄阶段来看,受到侵犯最集中的是初一,占中学生比例的26.8%。这些受害者受到网络暴力骚扰之后有可能处于愤怒、悲伤、害怕和沮丧状态,只有少量的人认为那只是一个玩笑,或者觉得无所谓;与此同时,虽然大部分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没有表现出显著异常,不过也有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逃学的行为,最严重的就是走向自杀。

不管是中国内地,还是香港的研究数据均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网络暴力已经深深地侵犯了中国校园,30%左右的未成年学生卷入过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而且这些曾经侵犯过其他人的学生大多没有意识到羞辱、谩骂、取笑、散布谣言、泄露隐私等行为是一种网络暴力,由此也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三、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的成因

在中小学校园中出现如此频繁和大面积的网络暴力现象,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下列四个方面:

第一,网络的匿名性及其隐身性特征。在很多网络社区中,虽然网民是需要注册的,而且即使网民不需要注册,网民的ID还是固定的,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网民往往通过匿名形式发言,除了网络视频与网络文字之外无法看到其本人。这种隐身而且匿名的网络身份助长了网民的错觉,以为网络言论是不需要承担责任,也是无法追究责任的。这种错觉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网民言论的不受约束性,也促成了网络暴力的蔓延。

第二,网络言论的群体性效应。在网络社区中,网民之间联系的纽带一般是兴趣,他们之间往往是不熟悉的。这种陌生性会消解网民们的社会责任感,放纵他们的言论。与此同时,网络社区中网民的积聚往往是越来越多,尤其是通过意见领袖的转帖、跟进等形式的推动,网民数量以及发帖数量很有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一个数量不断膨胀的社区里,只要有几位网民情绪失控,把社区当作情绪发泄的场所,其它网民也会积极跟进,这样,群体效应会不断地被放大和升级。当然,这种群体效应也不是无限制的,如果没有更大推动力的话,过一段时间就会呈现下降趋势,直至完全消失。

第三,网络群体的娱乐化倾向。由于我国网民的年龄普遍比较小,大部分在三十岁之内,这些人热情奔放,喜欢开玩笑。根据我们的多次调查,大部分网民在谩骂别人的时候,往往认为是一种玩笑。正是在这种娱乐化群体需求的驱使下,网民们往往会把在网络社区中的语言暴力当作一种集体娱乐。这种集体娱乐的节庆般狂欢又进一步助长了网民的网络暴力倾向。大量研究也证实了这种分析,大部分中学生在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暴力的时候往往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网络欺凌,相反却把这些侮辱、取笑、谩骂等行为当作一种玩笑,至多是一种恶作剧而已。[5]

第四,网络管理与公司自律的缺位。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过滤技术以及管理手段的缺位,多数网站基本上无差别地允许各年龄段使用者访问、消费、生产以及传播各类信息。不仅青少年随时有可能卷入各种社交媒体的言语暴力之中,而且许多社区网站的游戏基于给参与者提供宽松的自由环境,也为游戏者摆脱传统伦理与法律的约束、为所欲为地肆意行动提供了便利,使他们处在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完全没有关系的虚拟错觉中,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暴力的传播。

四、中小学校园网络暴力的治理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危害校园安全的罪魁祸首,以往对校园暴力的认识是严重不足的,有的学校和老师甚至把中小学生之间的打闹、辱骂等暴力行为看作学生之间调皮捣蛋的行为。这些误解严重影响了对校园暴力(包括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

对网络暴力的整治要以教育为主,以法律法规的惩戒为辅,国家、学校、社会与家庭一起形成分工协作的防范机制,其中学校教育与家庭监护是根本,社会承担的是公民环境的熏陶,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基本保障与最后屏障。

具体来说,在应对学生之间网络暴力的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要注重媒介素养教育。编制如何鉴别和有效防范网络暴力的学生手册并进行广泛宣传是必要的,手册内容可以包括:(1)网络暴力的定义与特征,尤其需要强调网络暴力是利用互联网、手机、视频游戏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来传输和张贴文本或图片,从而有意伤害或攻击别人的行为;(2)青少年遭受网络暴力侵犯的主要形式:冒充其他人从而诱使青少年泄露个人信息,通过说谎的方式伤害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冒充其他人进行欺骗,在网络里未经本人同意张贴有侮辱色彩的照片等;(3)青少年卷入网络暴力的原因与危害,当然有上面所讲的多种因素,其中很重要的是青少年认为网络空间中的暴力仅仅是玩笑而已,而没有意识到危害;对于危害结果,一定要强调网络暴力更多的是对心灵的伤害,有别于身体暴力;(4)青少年规避网络暴力的途径与方法,例如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或老师,远离网络游戏空间等容易滋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场所。学校通过编制类似的宣传手册,还可以把它们编制成为校本教材,甚至推广为地区通用教材,或者融入相关的德育课程之中。

第二,家庭教育要及时介入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父母不仅是监护人,更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交往道德、上网责任和安全上网的方法。例如父母可以与十几岁的孩子谈论一些网络不合适行为可能引发的风险;发现孩子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或信用卡号码)告诉从未谋面的网友时,就告诫他们这样做的风险;作为父母,他们有义务关注他们的子女正在网络里做什么、在与哪些人交往;他们也需要经常访问他们孩子经常登录的网页或网站(尤其是那些社交网站),了解孩子们正面临着什么情况、需不需要帮助;把电脑放在一个可以监督的房间里,孩子的网络行为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要教授孩子网络暴力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知道卷入网络暴力的危害,轻则伤害自尊心,重则导致自卑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第三,大众媒介以及社会公益机构要主动承担起预防网络暴力的责任,提升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意识和能力,通过出版书报刊或制作专门的广播电视节目来普及媒介素养知识,增进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积极宣骱捅ǖ烙泄孛浇樗匮教育的各种活动,如培训班、大型调查、讲座信息等;各类公益机构要积极倡导防治网络暴力的理念,普及网络素养和媒介暴力方面的知识,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信息使用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评价的能力等。

第四,制定与实施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就包括网络暴力在内的校园暴力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欧美发达国家均有相对完善的法制措施。我国则比较笼统,往往把网络暴力混同在其他的未成年保护条例里面,对网络暴力的界定很不清晰;同时,网络暴力问题甚至还具有国际性特征,需要通过国际条约强化国际合作。欧盟颁布了多项合作协议,规定网络主机服务商和检索服务商应该对其主机和服务器上的违法和有害信息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建议对互联网信息建立评级制度,鼓励开发和利用过滤软件和评级系统,鼓励网民报告违法和有害网址。

参考文献:

[1]TettegahSY,BetoutD,TaylorKR.Cyber-bullyingandschoolsinanelectronicera[J].Advancesin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2006(8):17-28.

[2]SameerHinduja,JustinWPatchin.Summaryofourcyberbullyingresearchfrom2004-2010[EB/OL].(2011-07-25)[2017-03-18].http:///research.php.

[3]QingLi.Newbottlebutoldwine:Aresearchofcyberbullyinginschools[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3(4):1777-1800.

[4]Fung,AnnisLC.ThePhenomenonOfCyberbullying:ItsAetiologyAndIntervention[J].JournalOfYouthStudies.2010(13):31-42.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篇5

[关键词]网络暴力危害根源

2016年10月11日,随着“亚洲一姐”张帅在中网比赛中惨败出局,微博上对她的质疑和攻击喷涌而出。正是苦于网络上大量负面言论的影响,张帅删除了全部微博信息,并表示结束微博生涯。张帅在粉丝群中表示:“所有人都应该彼此尊重,但是在微博里,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有这个觉悟和素质。既然这样,那我退出游戏。我不想跟那些肮脏的人在一个空间里。”

这些令张帅心力交瘁的负面言论,被央视网球评论员称之为“网络暴力”。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暴力?笔者认为,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言行,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的暴力行径,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等形式对他人进行伤害、诋毁。这些在网上无端谩骂、猜忌甚至侮辱他人的做法,会严重影响当事人的精神状态,破坏当事人的生活秩序,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就目前的新闻事件而言,网络暴力大致可分为四种形式。以下笔者分别就这几种形式,来分析网络暴力的种种危害。

一、网络暴力带来的四种危害

1.道德绑架――谣言播种机和强制道歉术。

网络暴力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道德绑架。打开朋友圈、QQ空间或是微博,我们经常会在图文结尾看到“不转不是中国人”“不转发”等“诅咒帖”或是“绑架帖”。这种带有明显强迫性的帖子,往往夸大其词甚至成为谎言、谣言的播种机。

调查显示,类似的道德绑架现象在国外也层出不穷。毋庸讳言,道德绑架式的网络暴力,具有极强的散播性和传染力。当下微博上有一个特别火的账号,叫“锦鲤大王”。该微博通过宣扬“水逆”(即水星逆行会带来厄运)现象,蛊惑网友通过微博转发锦鲤图片来转运消灾。很多网友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大量予以转发,而该微博博主仅仅依靠上传锦鲤图片即获得413万粉丝量。

造成一些网民沉迷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中提出:少数派会因为惧怕排挤,而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多数派则相反。媒体也通常会关注和传播多数派的观点(所谓主流意见),轻视少数派。于是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这便是沉默的螺旋。[1]当初可能并没有什么人相信“水逆”说法,可是由于网民的大量转发,信息的多次洗脑,“迫使”很多原本不相信“水逆”的网民不得不相信它的存在,这是一种文化妄想症。

此外,还有不少道德绑架式的网络暴力,比如,要求被网络舆论所谴责的人公开认错。例如2015年陈赫离婚案,当时很多网友公开发表微博,给陈赫冠以“渣男”称号,并强令陈赫致歉。仔细翻看这些微博,不难看出其中的理性言论很少,网友们所谓的教育意义并未得以体现。

强制道歉带来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只是炒热了一个明星,其危害性更在于挫伤了其他无辜者。2016年9月,当红艺人王宝强在微博发表离婚声明。有很多网友搜出了其前妻马蓉以及马蓉出轨对象宋吹奈⒉,并在下方留下了大量攻击性言论。在该事件中,最无辜的受害者是马蓉的孩子。因为受到网友的迁怒,这些未成年儿童的生活可能会受到非同寻常的干扰。

2.舆论嘲讽――破坏力极强的人格歧视。

网络暴力,使得一些新媒体上的内容变得粗鄙不堪。例如芙蓉姐姐、罗玉凤等人,在网络曝光之前,她们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低调地“丑”着;可是在网络曝光之后,她们在太阳底下张扬地“丑”着。舆论嘲讽式的网络暴力从本质上看,其实是群体对个体、人数多的群体对人数少的群体的言论围剿,在网络上的表现即是一种人格歧视。

在罗玉凤“走红”事件中,其本人并没做出危害社会的事,而仅仅因为她的审美观和多数人不同就遭到了人身攻击。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舆论嘲讽式网络暴力带来的破坏力。

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与众不同的,都具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换而言之,按照某些网民的逻辑,每个人也都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如果这种舆论嘲讽得以盛行,今后必将有更多的人遭遇网络暴力的伤害。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里对群体做出如下论述: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有时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2]。换句话而言,群体对个体的肆意否定,其影响力强大到足以破坏这个社会的公序良俗。例如乘坐一辆出租车:车上的四位乘客认为可以不买单,而只有司机一人觉得应该买单,如果少数服从多数,则司机利益会受到损害,原有的社会秩序,即打车付钱的规矩会被打破。

3.虚假信息――“部分真实报道”的危害更具隐蔽性。

2016年9月16日晚乔任梁去世一事轰动微博。当晚某八卦微博账号还爆出了乔任梁吸毒、乔任梁SM死亡等虚假新闻来夺人眼球。一个人的去世可以被大张旗鼓地炒作,这就是一种严重的精神暴力。这样的案例在网络上屡见不鲜。

虚假信息更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叫做“部分真实报道”,即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场景看起来是真实的,但由于只展现了事物的一部分,往往使网民产生歧义,甚至挑起网民之间的争斗。例如2016年人民网报道了一则新闻:快递小哥好心扶老人,却被冤枉成肇事方。该微博下的热门评论中随即出现了“这种老人死了得了”等具有强烈攻击性的言辞。而在不久后又有爆料称,该老人患有中风,当时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才指认错了人。这才有网友站出来,谴责老人的子女没有尽到照顾责任。

虚假信息式的网络暴力层出不穷,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在于网络用户的匿名性。在网络世界,网络信息发送的时间、地点包括内容形式不计其数,增加了追溯信息源的难度。由此使得许多发送虚假信息的人难以被一一追责,为其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付出代价。在这样一个“法不责众”的语境里,网络成为了虚假信息泛滥的温床。

英国学者约翰・密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不必担心有人发表错误的意见,在拥有充分言论自由的社会里,正确的观念迟早能够在讨论中“击败”错误的观念,并在此过程中让自己得到证明、彰显和强化。[3]

或许大多数事件的真相会因时间的冲刷浮出水面,可是在正确和错误观念激荡的过程中,所带来的伤害是却是不容忽视的。“部分真实报道”产生的危害其实更具有隐蔽性。这意味着,在面临一些轰动的网络事件和报道时,网民需要的可能不是自居正义的狂妄,而是要学会在真相未明之前保持冷静。

4.侵犯隐私――人肉搜索经常伤及无辜者。

提到侵犯隐私,不得不提到的案例是十年前火爆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以及去年微博上引起非议的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视频事件。作为该事件中的一个个男女主角,在视频和照片爆出后,他们的隐私被大量外泄。以艳照门为例,难道那些一边骂着“伤风败俗”一边随手转发的网民也不应该被谴责吗?理性地看,类似事件中的照片视频不该被流传,并没有影响到公众的知情权。知情权和隐私权有严格的界线,正确划分知情权和隐私权后,会发现很多受到网民非议的主角,他们本身也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侵犯隐私式的网络暴力,往往还出现在人肉搜索中。有网友单纯地认为,依靠人肉搜索来搜索证据、锁定嫌犯,能大大提高办案效率,哪怕它偶尔会抓错,最起码它没放过坏人。其实这是一种偏执的思维方式。人肉搜索在国外被当作是一种非理性的搜索方式受到禁止,正是由于它所伤及的无辜者太多。

二、造成网络暴力盛行的原因

以上仅仅对网络暴力的形式及其危害做出了分析,目前而言,要完全消除网络暴力还任重道远。

首先,网络实名制曾一度被认为是预防网络暴力、抑制虚假信息产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它的作用被证明并非是万能的,甚至还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个人信息被大量外泄;其次,加强网站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的工程量巨大,虚假信息查处法办的成本较高;第三,道德常常是一种用来律己而不能用于律他的东西。如果仅仅是呼吁网民提高道德素质,期望以此减少网络暴力,估计最终很难奏效。

而造成网络暴力盛行的内在源头,恐怕是网民对网络暴力及其危害性还缺乏足够认识。网络暴力带给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危害令人痛心,我们翻看微博的时候不难发现,暴力言行不时在网络中发酵蔓延。有人打着爱国幌子对网民进行道德绑架;有人扒开别人的隐私,自称是为了维护公平;有人滥用私刑还受到一些人叫好。当一群人在实施暴力行为还自诩正义,笔者以为,这是非常可怕的。

人们许多时候渴望一种私刑。私刑带给人的快意恩仇、居高临下的让一些网民为之雀跃。同时,私刑带给网民极大的参与感。有的人在网络中自认为可以成为警察、法官,可以给别人定罪、判刑乃至行刑。

毋庸讳言,对和错的判断标准会因为私刑的存在不再掌握在法律手中,而是由私刑者自己判断,其惩戒程度也全靠私刑者自由发挥。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若按这样的逻辑行事,必将造成混乱不堪、人人自危的局面。所以网络暴力这种以暴制暴式的自我执法,与文明社会和法制社会倡导的制度格格不入,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虽然网络暴力暂时还无法得以根本消除,但它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中世纪的西方,有众多类似于“猎女巫”的行为,它的本质也是私刑。它通过放大一个人的错误,让她跪在所有人面前忏悔。而如今在网络上,这样的暴力行径也不鲜见。

网络能带给人们便捷,相信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它可以满足人们更多需求。可是网络暴力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注释:

[1][德]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沉默的螺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6页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篇6

iResearch艾瑞咨询整理Ipsos2012年1月的数据发现,澳大利亚87%的网民认为社交网站存在网络暴力,其次有36%的网民认为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存在网络暴力。其余存在网络暴力的平台有在线即时消息,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室等等。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社交网站网络暴力事件越来越多,包括有恐吓,诽谤,威胁他人,甚至宣扬暴力,发动骚乱。许多人通过社交媒体促成大规模集体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政见,其原因在于社交网站覆盖广,传播快,并且事件爆发后能够轻易逃避责任。针对伴随网络而来的犯罪,法律是一个重要的武器。网络虽是虚拟社会,但也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如有危害社会稳定及他人安全的行为,应当通过一些延伸到互联网行业的法律条例来遏止。

(来源:艾瑞网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