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3-25 手机浏览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篇1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培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专科层次人才的一门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诊法、辨证,中、西药对临床各主要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施治,是近年来的热门学科。各大型医院除了在临床上进行中医、西医专业的结合诊治,并且逐步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科室,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倾斜,使得中西医结合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西医结合专业缺乏相关的国家规划教材,如《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对于内科学的教育还在使用《中医内科学》和《内科学》两本教材进行讲授,这就对中医内科学的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中医内科学中将中医知识与西医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适应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殊要求?笔者根据所在中医内科学学科多年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经验,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进行总结。

1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以河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为例,中医内科学课程一般安排在五年制中第三年上半学期进行,此时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的医学基础课,包括西医类和中医类基础课,其中西医类课程有: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而中医类课程包括: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学习中医内科学之前,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所接触到的基础课里,西医类的课程的数量要大大超过中医类课程。而一些中医学的基础课和经典课,如《内经》各家学说一类的课程,是放在第三学年上半学期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同步进行,另外一些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由于学时的关系,仅仅作为选修课或者限选课供学生学习。

笔者曾经访问过许多中医类院校,发现上述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河南中医学院,在许多地方的中医类院校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医内科学之前,中医的基础相对西医而言较为薄弱。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接受了大量西医学的知识后,对于中医学的理论和观念理解不透彻,甚至出现厌烦情绪,加之网络上、媒体上对于中医的质疑和指责声不断,也加重了这一现象。所以,在进行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中医的理念和科学性,强调中医药的疗效和群众的支持度,树立学生对于中医的信心,改变不良观念。

2根据课时要求着重讲解

由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殊性和中医、西医课程并重的特点,大部分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内科学课程均存在压缩课时的现象。以河南中医学院为例: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设计为120个课时,而选用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共分为上下二部分,包括总论、个论共8章,收录了53个中医疾病,以平均每个疾病3个课时来计算,全部内容讲授完毕最少需要160个课时,这对于原先设计的120个课时来说属于杯水车薪。针对这一现状,绝大部分教师上课时均采用只讲授部分疾病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如瘿病、疟疾、阳痿、遗精等临床较少涉及的疾病的相关课程,一般采取放弃讲授的做法,但即使是少见的疾病,也属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执业医师考试的范畴,减少基础知识的教学,非常不利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未来临床工作的开展。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选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对:(1)压缩不必要的课时,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案中,一般设计有4—8个学时的病案讲解,而这种病案讲解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对此,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病案分析,一次8—12名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病案的分析,笔者选用一些临床病例,或以教师模拟病人,让学生模拟医生的形式,“病人”口述病情,佐以舌脉补充,让“医生”进行理法方药的分析,在课下进行门诊医疗活动的模拟,同时进行分组讨论和对比,对课上知识进行査漏补缺。这一方法一方面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临床诊疗工作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知,明白自身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或者选用换位教学法,就某个疾病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让学生课下充分准备,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听取汇报后提出问题并进行点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并积极思考,加强自主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锻炼。利用这些丰富的课下活动节约的课堂教学时间,笔者对重点疾病进行深入教学,对一些临床少见疾病也强调主要知识框架,让学生对这些疾病有最基础的认识。(2)改变传统观念,合理安排课时。传统课时的安排是结合疾病特点和教材篇幅来指定的,对于癌病、血症这一类疾病一般都安排6个课时来讲授,笔者认为毫无必要。以癌病为例,传统以脑瘤、肺癌、肝癌等分类方式进行讲解,而笔者一般将肺癌的相关内容总结到咳嗽—肺阴亏耗证中进行讲解,将肝癌相关内容总结到积聚的范畴里进行讲述,这种方式既符合临床疾病诊疗发展趋势,又减少了学生的负担。

3理论临床并重中西结合

不少教师在进行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的教授过程中,对于所谓的中西医结合,都进入了先讲授中医疾病,再讲授相关的西医疾病的概念和治疗这一误区。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治疗的结合,更应该是中西医理论的结合。以中医内科学的脾胃系统疾病——胃痛为例,笔者在讲授胃痛概念和历代沿革后,会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胃痛的别名叫心口疼?为什么直到《兰室秘藏》一书才首立“胃脘痛”一门,而在之前所述的胃脘痛一般都以心痛而名?比如“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让学生体会到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心脏与胃的位置过于接近,临床上许多认为自己是胃痛的病人,其实是心绞痛或者是心肌梗死发作导致,比如不典型性心绞痛,其疼痛范围可以从肚脐中一直到下嘴唇。讲述这些概念,教导学生在临床上见到一些年纪比较大、身体比较肥胖,或煮是有心脏病病史的“胃痛”病人,一定要注意心电图检査,排除心脏方面的疾病。在讲解胃痛的西医学相关疾病时,对于萎缩性胃炎的解释,笔者会强调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特点即胃固有腺体的萎缩,导致胃酸分泌不足,这与中医胃阴不足的理论和表现十分接近,同时胃阴不足的病人在全身会有阴虚的表现消瘦、乏力、阴虚内热伴有低烧,这些表现与西医学中的恶病质有一定联系,这又符合了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属于“胃癌前期状态”这一理论。这些中医理论知识与西医理论知识的结合,才是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向,只有理论得以结合,才能正确的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改变现在中西医结合仅仅是西医为主,配合吃中药的尴尬局面。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发展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模式也随着跟着变化,护理模式变成了一种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全面贯彻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护理模式的中心由以前以疾病为中心变成以患者为中心。这与中医中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观念是相统一的。急诊科是医院中抢救任务最繁重,也是危、急、重症最为集中的地方。所以,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我们应该把中西医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到急诊临床工作中,这样可以使护理措施更加完善和有效化,也能更加全面的去观察和了解病情,病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现将运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内涵

在医学中,笔者认为中西医在本质以及内涵上其实是一样的,而护理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也可以通过中西医的结合来进行对护理工作的优化。“天人合一”是中医医学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主要指的是中医重视人体内外的统一,并注重人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中医理念下的护理工作,根据病人的体制,年龄以及病发季节等的不同,会调整护理的方案。这种方式符合人体的健康需求,因为它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整体调整和个性化护理。而伴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和发展,西医在更多的医学领域被广泛的应用,西医护理主要是注重对病发症状的做针对性的有效护理。科学的发展对于西医医学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是西医中最重要的特点。西医作为一种有步骤的动态的护理程序,首先需要对护理的对象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也就是病人的病情,进行一套全面的护理方案,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达到医生护理效果的作用。而本文所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需要将中医的护理理论与西医的动态护理程序相互结合,形成一套更加完善,全面,动态化的护理过程。

2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具体措施

2.1中西医结合观察病情

在西医的就诊过程中,通过观察皮肤巩膜黄染及大便颜色来判断胆道梗阻的程度;通过对病人瞳孔的观察,能够判断出病人的颅脑损伤状况;通过对病人的呼吸进行检查,能够发现病人的呼吸系统是否正常;在中医护理中,注重整体,并通常是以四诊法对病人的身体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发病时间,不同的发病人群,不同的病因采取适合的护理方案。在病情观察的这一环节,在运用通常的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中医中脉象以及舌像的检查,就能够更加全面的对病情进行鉴定,不仅使得病情的鉴定更加准确,还对病情的发展等有一个全面的预测,做到防患未然。中西医结合观察病情,在发挥自身的各自长处的同时,还能够克服掉各自的短处,对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应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心理护理

由于急诊科的护理对象比较特殊,他们的特点大多是以重、急、危为主,情绪不稳定,易怒、沮丧、烦躁、更有甚者抑郁,恐惧。所以,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西医护理心理学观点与中医“七情”致病的学说,对病人精神状态的分析、观察及护理措施都有各自的针对性和各自特色。我们根据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不同的情志调节和心理护理,来使病人身心尽可能达到最佳的康复状态。如对慢性病患者,让其知道“七情”致病的道理,如“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等等,因此,心脏病患者应防止过分激动或者兴奋,肝病患者不应易怒,肺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等等,对患有不治之症的或者危重患者,不能告诉其真实的病情,以免让患者失望造成恐慌。总之,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人的心理变化与人体的气血,脏腑的阴阳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

2.3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使护理的方法和手段得以丰富,最常见的比如刮痧对于高热病人的降温作用非常明显等。而在西医护理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如一些新型的医学材料的应用,新型医疗器械的使用,以及器官移植术后的护理,这些方面的发展都是中医不能够涉及的。把中西医结合运用到治疗的过程中,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提高现在医疗效果。在抢救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除了采用西医抢救措施,还可以同时配合中医的针刺人中、涌泉、十宣等穴位。

3体会

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它既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发生医疗纠纷甚至暴力事件,同时也是抢救任务最繁重,集重症、急、危为一体的窗口科室,因此,急诊护理在整个急诊科室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不同的护理学科中的两个方向,不管是中医的护理,还是西医的护理理论,目的都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因为,在这种背景下,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是临床实践的需要,科技领先的西医如果能借助中医的优势,把辩证施护和护理程序相结合,将护理学知识和中医基础知识相结合,将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和西医护理技术操作相结合,那么医护人员的护理效果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篇3

关键词:名老中医;师承方式;中医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2-0266-03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政策的不断推出,全国中医药发展以北京为代表日益呈现出一番新气象。不少医学院校设立了中医药学院或中西医结合学系,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将一些医院作为部级或地市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并对各类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进行审批和认证,多数大型公立综合医院也逐渐强化了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一些医院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科,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专家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的下达,标志着各级政府部门把落实中医药政策提到常规议事日程。

1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业绩

正如在建国五十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上,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士奎教授所指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近些年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也的确朝着积极蓬勃的方向发展而去,前景乐观。主要可概括成如下四个方面。

1.1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成果显著科研方面,形成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临床方面,确立了“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和方法,逐渐形成中医学规范化、客观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为祖国传统医学的“挖掘抢救”式保留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研究经验,为中医乃至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方法及经验。

1.2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将中西医结合理论精华融会贯通,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观念,并编著成书,为相关学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理论;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首创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在各省市设立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这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科研及临床队伍的显著壮大。

1.3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学术组织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这一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产物,为世界首创。从临床到科研,再从科研回到临床,不断丰富中西医结合理论及经验。在学术组织方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是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随之成立的全国各地中西医结合学术及分支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交流及各学科的发展建设。

1.4中西医结合医学观念深入群众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观念深入各级医院及普通老百姓之中。在临床治疗上中医、西医优势互补,互相借鉴渗透,疗效显著,形成了广大的群众基础。这为中医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树立了良好形象,对明确疾病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并贡献了丰富的经验,为科研思路提供了新方向,使中西医结合观念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1-3]。

2当代中医类专业与西医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

西方医学以近现代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为基础,尤其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微观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辅以大量容易重复、精确定量的辅助检验、检查手段,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回顾中医药的教育,我国古代推崇官办学校教育和民间师承教育方式共存的医学教学体系,方式上以师承教育为主。晚清时期,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学遭到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传统医学在医疗系统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中医几经存废之争。在以同志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领导下,我国首创高等传统医学教学制度,为传统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湮灭的贡献。反观古印度医学、古巴比伦医学以及所谓“韩医”“汉方医学”等传统民族医学均退出正式公立医疗领域,唯有中医学凭借其博大的文化渊源、深厚完整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经验论著等卓越特点,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独树一帜。不过,我们应当正视的是: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与西医类专业学生相比,仍有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面临着几个问题。

2.1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及相关法规制度的不足随着医学院近年来不断扩招,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才过剩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格外突出。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的一项调查表明,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受到很大的影响。从96级起,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已从100%逐渐下降到79%。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中医七年制专业在不断扩大,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业难度也在随之加大[4]。长学制临床医学生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相比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较好,这些优势在就业中本应有很大优势,但毕业生就业形势况且如此严峻,医学本科生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国内中医院床位比西医院少,医院规模比西医院小,对中医医师的需求不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另外,中医学毕业生的专业特点限制了就业面,中医院聘用西医专业毕业生成为一个怪现象,即使中医专业毕业生成功就职于西医院,从事的也是中医之外的工作[5]。此类因素均加重了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2高等中医教育与就业单位需求部分脱节高等中医药教育制度还需改进。针对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满意度的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中医类毕业生所持证书最看重的是专业操作技能证书(占75.44%),79.84%的从业人员建议在校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活动应开始于大二或大三。而现实情况确是见习基地不足,带教教师人员短缺,实习期间的临床技能考核形式单一,尤其是在实习后期,又涉及找工作和考研问题,很多学生不能安心投入临床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临床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技能功底不扎实[6]。由此可见,在各项技能中,医疗类就业机构对临床能力最为看重,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思维及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而欠缺的部分恰恰是就业单位所需要脱节,中医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此外,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是一大问题所在,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学者认为,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明显,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学科重复设置专业,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之间专业雷同性强,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之间课程设置雷同[7]。

2.3医学专业类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完美主义”倾向及择业焦虑医学专业类学生本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福建省一项包括中医、西医类专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临床类毕业生的择业焦虑现状不容乐观。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不足、担忧就业前景、消极应对等因素均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8]。另一项针对中医专业的就业调查表明:就业焦虑总分及其子维度得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医骨伤学>针灸推拿学,且中医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分数相比其余3个专业程度较高。因此,提高医学类专业就业能力、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合理化专业设置以及针对医学类学生心理指导有利于消除医学生就业焦虑倾向,创造就业岗位[5]。

3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优越性

从当代中医类专业就业遇到的难题与困境中不难看出,提高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合理安排尤为关键,其中,名老中药专家师承制度不失为一种高效且成熟可行的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直接提出:“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9]。

首先,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通过对其个体临床经验,思考过程、学术思想、学术源流以及成才之路进行全面的传承研究方式,是对中华传统医学宝藏的抢救性发掘手段。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无疑是他们数十年(甚至包括其先辈在内的更长时间)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传承研究继而发展名老中药专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能更好地继承中医学传统精髓,也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诊疗水平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学术进展的需要[10]。

其次,祖国传统医学自古以来便是通过师徒相传、父子相传等一对一的传统的中医教学方式传承下来的。可以说,正是这种口口相传、谆谆教导的方式,保留下了许多祖国医学的精华,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治疗经验。这种教学方式从临床出发,将理论寓于临床之中,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中医理论的理解。将临床中的大量感性认识,升华成理论,有利于初学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前辈的用药特点,有利于前人经验的传承和研究。

第三,新中国成立国以来,通过西学中方式我国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大家、理论大家,活跃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界,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科研成果。西学中是对世界传统医学精华的开发发掘方法中的一大创举,尤其是对于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在学习了一定现代医学知识、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以后,再通过西学中的方式,接受传统中医学的熏陶,较初学者更容易理解中医理论,更容易在临床中发现现象、症状、证候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在科研中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名老中医师承制度行得通、成果显著。

第四,师承方式在现今医学生中有良好群众基础。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笔者就曾观察到,在该校国医堂门诊部出诊的名老中医专家身边,不乏自发前来跟诊的各年级中医专业学生。这显示出高等中医教育在读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师承制度的认可。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约66.67%)认为:大学教育与师带徒方式结合更适合中医人才培养。此外,不仅存在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之中,在西医学教育中也强调临床经验的重要性,提倡医学生多实践,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6]。由此可见,师承制度受到广大医学专业师生、从业人员的欢迎。

第五,科研是传承名老中药专家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一条捷径[11]。传统名医的成才之路漫长而艰辛,师承制度是传承宝贵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科研则是转化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的催化剂,有利于其推广和发扬光大,科研还能促进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提高和创新。一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文献分析表明,总览几十年的文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走过了从起步到繁荣,从独立研究到合作研究,从运用传统方法到尝试各种新方法的道路。1993年至今,关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论文数量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2]。

4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展望及思考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难看出,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现代化中医教育制度。该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中医药专业本科生教育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弥补中医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临床实践时间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能总体提高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符合广大中医药学者的实际需求。此外,师承制度作为传统中医药教育的主要方法,自“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及临床成果,有利于抢救挖掘一大批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宝贵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向借助于基础实验、循证推广等先进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研究发掘中医药瑰宝的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素材。作为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师承制度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于西医出身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在达到了西医主治医师级别,有了对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生、发展的较深认识以后,若有志于中西医结合事业,通过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便能对中医药对于疾病的显著疗效产生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的兴趣,激发出科学研究中医中药的热情,如此以往,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传承、创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士奎.建国50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304.

[2]马晓昌,陈士奎.建国50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暨199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工作会议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12):531.

[3]危北海.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展望[J].科技和产业,2002,2(5):28-30.

[4]吴荫梅.中医七年制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39-40.

[5]方楠.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倾向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2):63-64.

[6]余晓辉,漆慧,赵凤,等.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本科医学教育评价的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4-15.

[7]李雪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8]张艺玲.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统计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8.

[9]王永炎.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77-679.

[10]白桦,徐春波,顾晓静,等.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世界中医药,2012,7(2):96-98.

[11]杨宁,伊凡.科研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捷径[J].世界中医药,2009,4(1):3-4.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篇4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西医;临床;结合治疗;实践与探讨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从2003年5月到2013年9月在我医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54例非典型肺炎作为试验对象,具体的资料如表1所示,

表1一般资料表

从表1可以看出,54例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平均年龄37.07±17.01岁,其中普通病症30例,重症患者24例。采用标准化资料收集量表对患者进行病情整理,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记录,包括舌苔、舌质和舌像等,拍摄相机采用SONY阿尔法900在自然光线下拍摄,X线胸片采用移动式X摄像机进行拍摄。

1.2方法

为了对治疗进行更好的对比分析,将54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一组采用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中医辅助治疗。

西医的具体治疗方案包括:氧疗,使用鼻导管或者鼻塞、呼吸机给氧,重症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插管、切开处射流等方式保证患者呼吸顺畅;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重症患者,如高热、胸片病变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危症患者每天注射500毫克,一般患者每天在50-250毫克,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虽然尚未有明显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可以采用西药组合治疗方案,如可乐必拓静脉滴注+四环素,前者每日0.3克,后者每次0.5克,每日四次,如果患者有痰培养或者耐药性较强,可以选用万古霉素,患者血白细胞升高者,采用泰能静脉注射,每日0.5克,每日3次;免疫调节方面,一般采用丙种球蛋白每日5克,连用3天;护理方面,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临床中避免剧烈咳嗽,密切关注患者体温,超过38.5度要进行解热镇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中医方案跟根据病情,依据中医的三焦辨证理论,分为病患早期、中期、高峰期、后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治疗药物配置不同。在病患早期,即非典型肺炎发病5天内,湿热遏阻肺胃证患者要首先宣化湿热,药物包括滑石14克、竹叶10克、白寇5克、杏仁12克、蝉衣6克等,表寒里热挟湿症患者要首先辛凉解表,采用生石膏、薄荷、蝉衣、印花、芦根、生麻黄、炒杏仁等;病患中期,即发病5-10天内的,湿热蕴毒证患者,采用虎杖、滑石、法夏、僵蚕、苍术、姜黄、柴胡等;泻足少阳证患者,首先要清泄少阳,分消湿热,采用青蒿、法夏、生苡仁、赤茯苓、苍术、郁金、青黛等;邪伏膜原证患者,要湿达透达膜原湿浊,采用知母、厚朴、苹果、柴胡、滑石、槟榔、苍术、川连等;患者高峰期,即发病10-15天,临床气促喘憋者,应清热化湿,采用五虎汤、泻肺汤,药用炒杏仁、绿茶、川连、枝子、石菖蒲、桔梗、生石膏等,临床呕吐者,根据寒湿热情况,选用生姜、橘皮、竹茹、苏梗,临床大便秘结,选用生大黄、全瓜萎等;患者后期,即发病15天以后,治疗以扶正透邪、化湿活血为主,多采用太子参、白扁豆、山药、芦根、沙参等药物。

1.3统计方法

本文对统计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所有的数据资料采用X方检验;

2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改善效果如表2所示,患有非典型肺炎的患者常伴随、咳嗽、喘憋、头痛等症状,经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在缩短发热、改善症状方面比西医组好,但是差异不显著;但在头痛方面,与西医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显著的效果。

表2临床症状改善对比表(天,X±S)

注:与西医治疗组相比,*表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整体治疗效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西医临床治愈率(P<0.05);患者病情好转方面,两种治疗方式差别不大;死亡率方面,中西医结合死亡率要显著低于西医组死亡率(P<0.05)。

表3治疗效果对比表(例(%))

注:与西医治疗相比,*表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非典型肺炎,在医学上又被称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1],简称为SARS,是200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一种烈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该病曾一度成为了一项世界性医学难题[3],在2003年4月16日,引起该病的病原被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感染该病毒的患者通过空气传播,传染速度快,病情进展迅速,临床病情严重[4]。至今尚未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完善的治疗方案[5]。

非典型肺炎的治疗自出现以来引起世界各国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各国建立了大型卫生实验室,将冠状病毒作为研究的重点,但是因为传染迅速、病情发展速度快,较多的患者得不到有效、及时治疗,而由于现有的医疗技术限制[6-8],到目前为止西医治疗方面,尚未有快速、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病情进行治愈[9-10],同时西医激素治疗的副作用较为明显,过度使用其他抗生素带来的伴随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采用中医辅助治疗,从调节身体内平衡、增强免疫力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是目前治疗非典型肺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艾军等.小儿肺炎中医辨治理论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药,2011,12(02):7-9.

[2]陈景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阴亏耗型肺炎支原体感染102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3,22(33):15-17.

[3]柴立民等.从“肺络微型瘕”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J].广西中医药,2012,11(02):56-58.

[4]何晓蕴,侯一军,秦芳,等.重症SARS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者病后2年半肺功能变化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研究,2011,13(02):253-257.

[5]沈建忠,郭敏玲,李克成,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恢复期之中医辨证规律探讨[J].广西中医药,2008,31(1):9-11.

[6]边永君,齐文生,宋庆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85例SARS恢复期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9):65-66.

[7]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杂志,2003,44(11):865-871.

[8]薄敏敏.非典型肺炎的中医研究及治疗进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3):55-58.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1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肿瘤;恶性;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108-02

中医与西医两套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但也有其相似点。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西医以“辨病论治”为主导。由于“证”与“病”不同,治疗方法与手段也不同,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都是寻因下药,况且证中有病,病中有证,在临床中把“以病带证,寻其病症”的共性病机作为制定立法总则的依据,并根据疾病在个体中的差异作相应的调整。中西医最好的结合点是从实践入手而不是从理论入手,从理论上结合难度大。但无论如何,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确实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取得了相当的效果。笔者在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索过程中,对治疗现况有了一定了解,并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成果

1.1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

比较单纯中医和单统西医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两者相互支持,相互弥补,相互协调,巧妙结合,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改善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对放、化疗起减毒增效的效应;降低分期,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预防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1-2]。

1.2辨证施治是个体化治疗的集中体现

中医对癌症的治疗观点,也是其治疗其他疾病的基本观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它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部位出现了癌肿,不单是局部出现了问题,而是整个人体处于失调的状态,是内环境的变化在局部的反映。这种对疾病的认识方法比现代医学更客观、更全面。肿瘤的发生在于脏腑功能的紊乱,故中医药治疗不仅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运用中医药治疗,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了肿瘤发生的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祛病强身,抑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但是,单纯的整体治疗对癌肿局部的消除尚不够明显,因此,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两者结合有可能明显改善癌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中医学诊疗最具特色的就是辨证论治,这是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主要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中医学术的特点和精华所在,其应当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机、辨证候、辨病并辨治法方药等数种内容,既要全面地辨证识病,了解整体情况,也要抓住重点[3]。中医临床实践是最典型的个体化治疗,辨证施治是个体化治疗的集中体现。

2体会

2.1强调治疗的个体化

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是指同样的肿瘤,同样的病理分型,因为个体的差异如基因型KPS评分、性别和酶分泌的不同,对于同一种治疗方案,可产生不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不同的特殊个体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3]。例如,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亚洲与西方人群的疗效差别很大,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者疗效可达50%,而无突变者疗效仅为20%,亚洲人群的突变率高于西方人群,疗效也远远优于西方人群[4]。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个体特点,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的个体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则[5]。

2.2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

传统的肿瘤治疗仅是针对肿瘤本身,如采用局部手术或放疗的方法消除肿块,或是采用全身化疗或用有毒的中药以毒攻毒、清热解毒,以杀灭体内的癌细胞。遗憾的是这种传统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征服肿瘤中的被动局面。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肿瘤是“全身为虚,局部为实”的全身性疾病,肿瘤的发生在于脏腑功能的紊乱,现代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医的扶正固本法和西医的生物治疗法,才可以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癌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达到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目的。所以,要纠正过去“只治肿瘤”的陈旧观念,强调整体与局部配合的治疗。

2.3“未病先防”的指导思想

寻因下药是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普遍规律,但在治疗组方时必须注意疾病病理发展过程,兼顾用药,以求未病先防的治法。如手术、化疗、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了不少的毒副作用,其中所致脾虚证候最为常见。脾气虚的实质属于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及由此所致的营养代谢紊乱。治当健脾益气。然而脾虚则运化失司,湿从内生,脾虚夹湿的证候终会出现,所以治疗又当兼顾其“湿”,治当健脾渗湿。

2.4分阶段治疗和因果性治疗的重要性

以病带证,寻其共性病机,制定治疗策略时,对某些疾病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轮换用药。如溃疡性食管癌,失去手术机会又要防止其大出血而不能行放疗,尚须慎行化疗,我们可先单用中药调治,待其溃疡消失或缩小后再行化疗,后行放疗的轮换施治方法。

中医以“治病必求于本”为准则。治本必究其因。某一疾病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成为其“因”而导致的“果”,而这一“果”则又可成为“因”。因此“因”与“果”可以相互转化,形成一个循环,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注意这一问题。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也是肿瘤发展的结果。化疗和放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被抑制又潜在地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在化疗、放疗的同时给予扶正培本之中药,来减轻和消除放化疗所致的副作用,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讨论

中医与西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门医学,各自都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不能生搬硬套,也需要灵活运用,在掌握好各自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并逐步使其系统化与理论化。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对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学作了初步探讨。

3.1中西医学的相似之处

中西医学的某些论点有相似之处,如病因学方面,西医认为肿瘤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中医则归结为情志失调。肿瘤发病与放射线、污染及某些化学物质有关,中医归结为邪毒外袭。免疫功能低下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则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可以寻求共性病机,制定治疗立法公式,进行组方治疗验证,这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肿瘤患者在放化疗的同时可以“扶正培本+解毒散结”作为立法公式进行组方治疗,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也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3.2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自己的特点,如化、放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临床上可以“活血养血”为总则,给中药活血补血之品,西药铁制剂或血浆、鲜血,以激发骨髓的造血功能,达到预期目的。

3.3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学探索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法学应注意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分配方法,力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为主的思想。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灵魂,西医则以“细胞学说”为核心,我们可以从整体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整体,把中西医进行有机结合。如化疗药物在抗癌的同时也出现了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脾虚痰湿症状,或出现咽痛、口腔黏膜溃疡、白细胞下降等气阴两虚症状,这实质上是化疗药物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增殖细胞也产生抑制,因此从中医角度看,化疗药物也是一种祛邪伤正的药物,根据这个认识,我们对化疗患者很重视顾护“胃气”,“胃气一败则诸药妄投”。在化疗的同时采用中药调理脾胃,对预防化疗毒性反应取得良好效果,这提示我们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法学通过临床实践可逐步认识和掌握。

4展望

4.1加强中医疗法与基因组疗法关系的研究

癌基因、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相继应用于基因治疗和靶向治疗[6]。研究显示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及抑癌基因的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某些特定基因的调控失常,会产生特定的蛋白质调控失常,随之而来的人体生理功能失调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也是相对固定的,而那些相对固定的症候群体可以用中医证的概念进行分析。因此,我们有可能将肿瘤患者的证型规律(证的机制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另外,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而现代认为癌之本为基因调控的失常,因而,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机制必定与基因、蛋白质水平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药治疗肿瘤表现在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已有很大优势,这与现代生物治疗着眼于调理、抑制癌基因、促进免疫功能或通过刺激造血因子促进患者骨髓功能恢复以抑制肿瘤目的是吻合的。反过来,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中药进行分子水平的筛选,当发现某一中药成分能够改变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时,再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验证。

4.2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的标准目前急需统一制定

以往采用的是西医肿瘤瘤体变化的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而不能仅依肿物大小评价治疗肿瘤疗效。特别是中医药治疗往往是调节患者内在体质,作用是综合的、多因素的。因此,如何正确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是个重要问题,学者们希望能制定出一个客观、能说明问题的综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周宜强,王黎军.中医防治肿瘤的现状及肿瘤学科的发展思路[J].世界中医药,2007,2(5):261.

[2]张莹.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11):2226-2227.

[3]卢雯平,朴炳奎.中医的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J].癌症进展,2010,8(3):212.

[4]纪小龙.癌症的个体化治疗[J].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3):1833.

[5]李杰,林洪生,张培彤,等.中医个体化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病案分析[J].癌症进展,2010,8(3):219.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1篇6

中医国际化,教育是根本

中国历来倡导科教兴业,以学术教育为本。诚然,没有教育国际化作前提,中医国际化就如栽种了小苗却不灌溉浇水,中医的田园中无好农夫一般。在西方面临的反中医浪潮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

中医教育事业是开路及导航先锋。目前英国出现诸多图谋眼前小利不顾中医大业的“中医外卖店”不良现象,加上良莠不齐的行医资格,使本来已经缺乏西方法律保障及官方认可的中医进入更艰难,更坎坷的道路。

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历史证明它具有与时代知识同步的应和能力。医学??育网搜集整理辨证论治正是西方整体医学的新概念,其独一无二的在病症发展演变的辨证分析过程中施行诊治的思维方法穿越当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科学与艺术,是开发医学全球化的金钥匙。西方上层势力对中医当地发展的浪潮所持态度亦相当明朗,呼吁有识之士号召中医界不应只图眼前短利而断送中医长远的发展前途,中医教育界更应以中医国际化发展为己任,为其装备优秀的阵容。

中医教育观

中医一向在不断与当代思维相结合的过程中成长,派别对论也是中医教育的传统发展演变过程。中医教育近代出现了两观,即纯传统中医教育观和中西医结合教育观的争论。前者认为中医作为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经历了千年的临床实践与考验,是根本不能与西医相结合的;后者则认为中医不应只局限于中国文化及环境圈子里孤芳自赏,应以西医模式矫正中医,以西方的循证医学为主流进行研究实验。

本人认为,全球医学已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西医结合教育观实是对现实反映。提倡者缺乏实体内容,而反对者,虽大有中国民族文化优越感,但也不应固步自封。

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从中西医两个系统中找出一些有机结合部分,把重点放在临床上的结合,建立一套既保全中国医学传统优点,又可以让现在的医学界接受的理论系统。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种结合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而是有机的求同存异的结合。当然,理论的结合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机的演变出来,而临床上的结合将是现阶段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第一关,其中教育方针也应重于临床。

中医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教育对象的问题

中医教育国际化的首要问题是对谁施教的问题,是西方医学界还是医疗保健界还是替代医学界即要因人施教。这里我们要强调如何使中医走进外国正规医学教程里,即纳入西方的医学院教育体系里。

我认为要促进中医教育国际化,西医是施教的主要对象,我们应向有医资的西医进行专科培训,通过他们在西方主流医学体系的地位与影响来带动当地有权威的舆论,使中医更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此外,他们战斗在疾病的最前线,是迅速而广泛应用中医于西方临床中的生力军,他们安全,有效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于每日的诊疗过程,将是引进中医于西方主流医学体系的最积极有效的途径。

此外,本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当地有医学教育权力的大学,即医学院校(medicalschool)。目前,医学??育网搜集整理在英国中医教育只能进入卫生保健系,学生无资格行医,故此,不能有效将中医引进西方正规医学。

第二,中西医理论体系问题

即在不失中医精粹的前提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把中医理论体系传授给那些具有完全不同教育观和医学背景的西医这里也不单纯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学术交流相互演变的问题了。

第三,中药的合法应用问题

中药在西方国家合法使用,认证审批过程艰巨,要努力破此难关不但需要药业界,研究机构和政府的努力,而且还需要金融界的配合运作,划时代的全能领袖人物在中药界的出现已刻不容缓。

第四,中医师注册和继续教育的问题

中医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还要将合格中医师的注册及其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巩固中医队伍水平的手段,并不断与西方的医疗保健系统配合,为中医进入主流医学铺路架桥。

中医学现代化的最新进展,当是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另外,建立一个正规的中医管理注册机构也势在必行,以此将从业中医师的注册及其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巩固和发展中医队伍水平的手段,从而为中医早日进入主流医学铺路架桥。英国中医管理委员会(chinesemedicinecouncil,uk)即是以中医专家为主导的权威管理机构,旨在配合英国中医立法进程,保障行医安全,维护中医海外合法权益,并实施专业管理与医师注册的职能。

伦敦中医学院教育经验谈

1994年初英国亚美迪医药基金会(acumedicfoundation)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在英国开设英国医生继续教育局批准和认可的,以英国在职西医为学员的中医课程。

伦敦中医学院深黯使中医走进外国正规医学教程,即纳入西方的医学院教育体系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对有医资的西医进行专科培训,使当地的医生能够安全使用中医药,在促进中医药在西方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过程中而逐步实现。

伦敦中医学院以英国医学局(gmc)注册的在职西医为培训对象,自1995年10月开课至今已有六届学员毕业,300多家医院及家庭医生接受培训,被星岛日报誉为“华洋结合,创英国医学里程碑!”。现在很多毕业学员已在自己的医院开设中医课程,并且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他们在报章上发表文章说:“完成此课程使我能够采取中西合璧的医术为病人诊病”:“西方的医师转向中医药,向东方寻求治疗疾病的方法”,并赞扬“伦敦中医学院acumedic在新世纪,使东西方联合,开创了新医疗方向,给英国的(gp)医师,带来希望。”这些学员还不断呼吁政府对中草药进行研究及合法化。他们的主体是英国本地权威性和信赖性很高的家庭医生(gp),他们的社会地位高,基础深厚,学风严谨,在社会上及医学界影响非常大,对于推进西医接受中医,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快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伦敦中医学院师生将继续为推进中医教育进入西方医学教育体系,为其成为正规医学教育的一个分支,并最终得到国家承认的医学资格而努力。

伦敦中医学院十余年教学经验,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医学??育网搜集整理方法如前所述,把东方的医学智慧用西方的“语言”来阐述是一种艺术。1994年以来,伦敦中医学院在教育西医艰难过程中得出不少经验,编辑总结出一套相对实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第二,学院把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诊断观念相比对,并以临床疗效来证实。

第三,在学习过程中就中医理论体系与西医理论体系进行比较辩论,以百家争鸣的方法和态度来探讨不同的观点。如中医整体观脏腑气血相互依存性与西医以解剖证实循证医学相比较。

第四,对中西医的临床互补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启发性地强调综合性医学模式的未来发展,并明确表明西医对中医的学习有助于现代全球医学的成立与发展。

目前的问题及走向

中医教育与中西医结合

传统中医若想在海外得到接受和认可,需解决和克服语言及翻译问题。由于中医的英语教科书存在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翻译产生了不同的解释,故而导致争论。中医现代化过程中没有建立量化标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便进行量化考核。这个问题亦亟待解决。

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如何将中医纳入国外主流教育领域,以及如何配合主流医学的教育内容是关键。根据伦敦中医学院(cmir)的经验,突出中医精华及处理某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加以时日,灵活配合。

此外,就西方临床理论及循证医学而言,如何制定西方医学界可以接受的研究方法,配合其教育与继续教育,也是当务之急。

医生与病人关系和病人安全问题

在英国及其它西方国家,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以及病人安全问题不仅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因它保证了医生和病人的沟通,它同时也是医疗上非常重要的方面,且已经建立了很多不同的标准以确保医生与病人的沟通及保障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与配合。就英国而言,所有疗法和不同医学都有其不同标准,英国职业标准组织(nationaloccupationstandard,nos)已经根据不同专家的建议及配合建立了这方面的标准。目前草药和针灸医学已经制定了标准,本人参与了针灸标准的制定,提出针灸是中医的一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应让病人了解治疗方法和诊治过程。

西方人对中医缺乏知识,帮助他们简单了解治疗方法和背景是必须的,否则会影响疗效。在nos标准中,治疗和诊断过程中如何保障病人安全也有相应的要求,但因西方存在不同针灸疗法和系统,所以在教育大纲的制定问题上尚存在不同意见。如医学针灸,medicalacupuncture,不承认,也不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所以我提出设立中医(cm)而不是传统中医(tcm)的标准,中医标准包含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标准,中医标准并未落到实处。因而在西方国家,中医海外教育需要树立相关的标准,中医在海外的教育大纲也应因地制宜,根据西方国家需要而制定,不能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同时应保证中医精华不流失。

中医教育展望

中医不能简单的科学化,更不能西医化,只能有机地综合化。现代医学已经是多元化,走向综合化且如同世界经济一样走向全球化,中医教育也不例外。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篇7

走上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自古以来,中医就是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的中华文明的魅力。中国古老的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有着丰富的思想和理论。如有关“肾主骨生髓,髓生血,髓通脑,脑为髓之海。”的理论,与临床的骨质疏松、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老年性痴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逐渐深化,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医博大精深的精髓,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而中西结合是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中国中西医并存的产物,必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使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创新,与当代科学技术同步发展。

在中国骨质疏松症治疗领域,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李恩教授具有高深的造诣,他也是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位富有战略思想的中西医结合优秀专家。李恩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由他的五位中西医结合博士、教授总结编写的《李恩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地、全面地总结及论述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领域的著作,该书在大量的理论论证、科学研究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首次在学术界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完整的医学学科观点及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

生于1929年的李恩从小就见证了那个年代中国的贫穷,在旧社会,贫穷和疾病是一对形影不离的难兄弟,看着那些因为疾病却无钱医治的人们备受痛苦,李恩便立志学医,后来他考上了河北医学院。1957年毕业后,他留在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工作。虽然学的是西医,但他对中医有着特殊的兴趣,在不断的学习中,特别是通过58年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对于中西医结合的认识不断地深化。他认为,中医与西医能形成互补,结合起来将能更大的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从此,为他一步步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辛勤耕耘花开结硕果

1969年,李恩在当时的河北医学院创办肾病研究室,开始正式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工作。他结合临床工作,进行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的研究,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髓生血,髓通脑,脑为髓之海”的理论,开展了有关骨质疏松、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等的临床研究。在他主持编写的《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一书中,提出并系统论述了“肾――骨――髓――血――脑”一体论假说,发展了中医肾本质内涵,为中医学其他藏象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范例。

中西医结合不是方法学,而是一门“学科”。李恩从学科的要素和本质切入,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科学定义: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汇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中西医结合。李恩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为“生物――自然――社会――心理――个体”,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神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1981年,李恩参与创建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994年5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李恩的《中医肾本质现代研究》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被大会授予“世界传统医学功勋奖”。

作为中西医结合专家,半个世纪来,李恩带领科研团队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指导,在充分运用西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引进中医学整体、宏观的辨证理论与实践,深入开展针对中医肾本质内涵与现代医学关系的研究。在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面,李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众多肾脏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此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肿瘤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造诣,在理论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李恩研制的“抗骨松冲剂”(丹杞颗粒),已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由邯郸药厂正式投入生产。通过全国专家鉴定,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身体健康却下降了,在李恩教授所研究的领域,如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据李恩教授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表现为骨矿含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发生变化,骨的韧性降低,轻微外伤便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发病率高,在代谢疾病中发病率之首,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男性约为20%左右,60~70岁妇女有1/3患骨质疏松,而80岁以上可高达2/3的人患骨质疏松。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2008年10月20日的《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中宣布我国骨质疏松发病人数为6944万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的为21亿人。二者加起来,有近2.8亿人处于骨质疏松的风险之中。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多种的病症,其严重后果就是骨折,而且是多部位、多次性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需长期卧床,带来了许多并发症,死亡率为15%~20%,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和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消耗大量医疗费用。我国每年用于此项医疗费用估计超过100亿人民币,而美国每年为此耗资100~150亿美元。

李恩教授根据骨质疏松分为的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为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为Ⅱ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见于8~14岁青少年,与遗传有关)。近些年来,李恩教授进行补肾中药复方防治骨质疏松课题的研究,曾3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立项,历经20多年的基础

和临床研究,取得各项科研成果,其中“抗骨松”牌丹杞颗粒在于整体调节,为多环节、多靶点,相关集合作用,表现在: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促进钙向骨内转移和骨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骨矿化和增强骨韧性;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维持血钙浓度;延缓卵巢功能早衰,促进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平衡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对继发性骨质疏松有标本兼治作用。如肾病、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从肾论治、对原发病和骨质疏松均有辅治疗作用,李恩教授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标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体现了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近些年,李恩教授主要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多项课题,他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研究》,于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继往开来谱写新篇章

医学目前正从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过渡,而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实现这一过渡的“桥梁”,然而如何达到尊古而不拘泥,创新而不离宗?李恩教授认为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继承发扬、互相渗透、引进借鉴和本身的自生殖性”,中西医结合医学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建立是在中医和西医发展中的结合,前进中的结合,提高中的结合。

李恩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目前处于从“论证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时期。学科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需要一批精通中医和西医、又具有人文、哲学、社会学底蕴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1988年,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支持和鼓励下,李恩教授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西医结合学院一一河北中西医结合学院。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为:“两个基础”(中西医基础分开上),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着讲,对照着讲),以及“先西后中”教学程序。学校为全国基层培养了中西医两法治病的医生两千余人。在平时的教学中,他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全面提高的综合素质。

1997年,时任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的李恩,倡导设立了“生物化学春苗奖”,并拿出国家给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作为奖励基金,还以由他主编的学术专著作为奖品。2002年,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高校首批“精品课程”。多年来,李恩相继培养硕士26人、博士28人、博士后3人。他说:“培养不出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生命的延续和事业的继承与发展都寄托在学生身上。青年是人类的未来,我将为了学生而活着”。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681-03

古往今来,人类医学(包括中医学、西医学)一直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作出了不容否定的功绩。传统中医有其灿烂的一面,然而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现代西医更有其辉煌的一面,往往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时至今日,人们细细想来,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其不足之处,仍有许多人还在疾病的阴影下倍受折磨。中西医结合可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具有着独特优势,最常用的中药治疗融合进西医治疗,在抢救心肌梗塞、治疗肿瘤、预防慢性病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共同为保障人民健康作贡献。但作为新兴学科,中西医如何更好地结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可以从中西医汇通派的出现算起,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中西医汇通派的继续与发展。中西医汇通派多为中医学习西医者,在当时的背景下,只是为保持中医生存、被动地吸收西医之长作为丰富中医的一种意识。中西医汇通派是中西医结合的萌芽。其代表有人物:唐容川(1826-1918)、张锡纯(1860-1933)、恽铁樵(1878-1935)、陆渊雷(1894-1955)、章次公(1903-1959)、施今墨(1881-1969)等。1958年同志以伟人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地作出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指示,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40多年来我国医学工作者在此重要批示的指引下,取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之长,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使中西医结合事业在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其卓有成效的实践性和理论的创新性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瞩目,涌现了一大批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的高水平成果。如青蒿素治疟、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瘀症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研究、康莱特抗肿瘤等等。

40多年来,虽然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多数年事已高,许多已退出一线工作岗位。近年来,各地组织的“西学中”班明显减少,教学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中西医结合人才青黄不接的较为严峻现象;各高校虽有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但力度不大,其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同时也缺乏成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所以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更是紧缺。2006年11月23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人才后继乏人,与日益发展的卫生事业和市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为此,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刻不容缓。

2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概念

那么,何谓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何谓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

至今,中西医结合医学还没有一个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处于一种“嵌合”的状态。所谓“嵌合”就是指没有达到真正结合这个质的飞跃,尚处于量变、积累的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去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由嵌合转向真正的结合,促成质的飞跃。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应具备系统全面的中、西医学理论知识,受过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干预过程中,均是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手段上。这些人才,可以是中学西、西学中及中西医结合专科培养的学生及医务人员,部分自学具备两种医学系统知识的人才也可划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而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必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队伍中的精英人才,他们具备各种工具的应用能力、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立体的临床思维模式、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强的科研与创新的能力。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因此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继承中探索,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应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向,是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指导方针。

3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近年来,医学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诚然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医学精英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其创造性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是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从什么角度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建立何种培养模式,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中坚力量,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工作的重点。这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应用能力的培养

3.1.1注重研究生医古文与外语的学习正所谓先通文理后通医理。只有学好医古文,并注重实际运用,才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体会古代经典医籍的精髓;更好地搜寻前人具有指导或研究或应用价值的理、法、方、药,把精髓继承下来,使之与现代医学结合,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良好的外语基础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到国外进修及阅读外文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动向,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及掌握前沿知识,都离不开良好的外语基础。外语是及时获取最新知识,进行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加强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课程的建设,开设专业外语必修课程,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外语,以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熟练阅读或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时获得科研和医学应用性信息。只有具备医古文与外语的应用能力,研究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掌握未来,才能促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3.1.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循证能力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在科研、临床、教学、学术交流中要完成高质量的医学科学研究,均离不开计算机应用,必须有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文献检索是一个循证的过程,是循证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检索,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选择。所以需要加强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循证能力。

3.2重视中西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的培养提高诊治能力

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出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所以他们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他们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他们必然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一般而言,研究生在校第一年,必须高要求的学习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能达到西医从解剖、生理病理到具体的疾病及治疗;中医从中医基础、方药到各具体病证的纵向贯通,并熟悉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最新动态,初步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进入临床实习后,则在导师、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下,从采集病史,到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得到相对正确的初步诊治;再从整体出发,捕抓有意义的阴性症状及体征,从主症考虑本专科疾病的同时,由此及彼,从单一到多元,学会鉴别诊断,排除其它专科疾病。在提高疾病诊治能力的同时,提倡结合临床横向、发散性的学习方式,即以疾病为中心,学习相关知识点,并注重积累,以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构成立体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此完成由纵向到横向思维的转变,培养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立体临床思维模式。另外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文献查阅,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选择。鼓励研究生这样通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培养研究生立体的临床思维及过硬的临床基本技能,是使其具备较高临床能力,为今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3.3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目前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去认识、治疗病人的模式。早在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如今,医患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契约、合同及法律关系,已演变成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所以研究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疾病,同时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治疗目的。通过对医患沟通问题调查分析发现,在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导作用。所以加强研究生学习与病人沟通的艺术,改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学习并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知识,以便能够和患者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3.4培养科研能力激发创新能力

21世纪医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要求我们的医学人才必须创新地思维、创新地利用一切科学方法创新地解决各种问题。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21世纪的医学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项素质: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维知识结构;具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3种基本能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3个品质特征。所以应不断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研究生的视野,鼓励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学习,促进个性化发展。

当今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培养医学生知识追求、科学研究、借鉴能力、开拓创新等文化、心理、思维素质的综合培养。具体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科研入手,而科研研究能力的提高,应培养其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设计能力,统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进入临床实习,参加导师的临床科研活动,选择研究方向,经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成论文撰写。通过科研基础的学习、科研项目的参与,逐步培养较高的科研能力。最终使之具备科技创新的素质。

3.5注重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临床运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中西医结合则可以互补,弥补中医西医各自的不足,甚至达到“1+1>2”效果。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而不是中医西医的简单嵌和,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的研究生,建立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目前病和证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课题,证侯的研究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许多学者认为,病理过程这个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呈规律性组合的,具有一定时相发展的病理生理学的变化,与中医的“证”之间存在着平行的相关关系。所以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探讨中医传统理论与实践,观察四诊表象下的微观变化,通过研究找出能说明问题、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通过循证医学的规律,再按理法方药的辨证体系治疗并分析疗效。所以研究生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有扎实的中医西医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其求同―找结合点、求异―找交叉点、求真―现代化和科学化、求新―创新的能力。

3.6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刘耀院士认为机制与个人努力对人才的成长都很重要。由于研究生本身存在着基础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模式也需要有相对的多元化,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研究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对自身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型培养,分层次培养。前者大致可分科研型、教学型、临床型3类;后者大致可分3个层次。科研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对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的掌握;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课题设计能力、统计能力的提高;及科研思维的形成及提高;临床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立体临床思维的提高、临床技能的熟练掌握,及培养其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和进展的能力,使他们能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策略。而对于基本功底较差,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自身不够努力者,一般要求其完成学校教学大纲所规定,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即可;对较为好学,学习认真努力,则在导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关前沿信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具有一定悟性、科研能力强、且比较好学的研究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其融合各领域的知识、形成发散思维,激发其创新灵感的产生、创新问题的提出,各方面都达到一定深度,尤其是创新能力,作丁字式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4结语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并存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走向交叉、综合、系统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必然趋势。1993年,“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明确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搞好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与培养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百年大计。实践证明一个学科要保持长久的领先地位,关键是要有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所以,加强人才对中西医结合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掌握;培养他们科研创新的能力,加强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可以及时渡过中西医结合所面临的瓶颈期,应是现阶段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斯金.21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华常见病临床研究,2001,12(12):30-32.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篇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方法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87-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强调的卫生工作政策。对全世界的医药学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发展的研究要求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的统一。宏观整体观测方法是中医学的特色方法,而微观分析方式是西医学的特色方法,两者进行结合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典型,同时也是推进医学成熟发展的主要方法。

1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的探究

(1)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对循证医学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突破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如果想要获得突破行的进展,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大力提升临床疗效等方面,将提升临床疗效作为一个突破口,只有提升其疗效,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先要提高临床疗效,首要要做的就是大力推进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措施,在多年以前循证医学就被提出,获得了全球范围内临床专家的认可。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领域,也应该相应的借鉴循证医学的做法。在临床实践及研究中,可以将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加以借鉴应用进来,可以有效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而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对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已经推进了现代医学革命的进步,同样,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也定会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进步。

(2)宏观整体和微观分析进行结合。宏观整体就是将系统论及系统分析法结合来研究中西医学,把医学看作是一个整体,分别将中医和西医视为它的两个分系统,驻足于医学这个整体,观察中西医之间的不同,在根本上防止片面性(比如用西医来解释中医或是用中医来解释西医)。同时将中西医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联系,来掌握中西医学的各自特色本源,进而找到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特色的思路,推进中西医理论的发展。

微观分析是通过方法论、认知论、语言工具等从内在及深层次原因来分析方向的发展,深入探究,找出中西医学中的相同语言。具体来讲,对中医学的概念、命题、理论进行细微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对中医哲学进行大力的探究。

(3)疾病、症状、药物相组合。所谓的疾病、症状、药物结合的研究,基于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涵盖现代医学)为方法,以提升临床疗效为目标,以研究基本为基础,研究症状为重心,研究药物为重点,使疾病、症状、药物有机的进行组合来研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也是科研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方案。

(4)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观念及特点,中医学对传统哲学思维过于依赖,是一种整体的医学体系,其特点是:整体理念、辩证求因、宏观调整等。中医学最重视的是辨证论治。中医学的基本治疗方式使宏观调整。当代西医学的发展模式依然是还原分析法。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带动了西医学从多层次、多学科向纵向发展,给西医学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尽管中西医特点各不相同,但人类生理病理活动规律不会由于认识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尽管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诊疗方式不同,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两者间的相似处慢慢的被发现。可以说两者在医学理论、方法论、诊疗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认识高度,但是有都殊途同归。首先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医,吸纳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当代医学想纵向发展,在这种基础上完成现代科学方法和整体辩证思维的结合。在比较静态、独立、简便的基础上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

2发展趋向

2.1深入中西医对比研究

加大对中西医对比的研究,从表面现象的对比到成因分析及实体共性的讨论,以推进中西医的结合。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将重点研究深层原因和实体共性。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发现中西医的不同认识视角、不同的方向及不同层面体现出的多样性生命活动。

2.2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给中西医提供了客观的根据。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前进,现代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医学交流的一个平台,它不但为中西医学的共同点找到内在联系的实质,而且对中医学的差异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对各方面的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进而深化科研的纵向发展。比如,中学指出疼痛、疯癫与“淤血”有关,西医学则指出是与神经有关,现代血液流变学指出,不正常的血液流动导致失调的神经活动,而失调的神经活动也有可能是血液流动不正常。所以两者可能从血液和神经的相互作用中,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

2.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前进方向应该遵循一个开放的,多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系统。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科学家、医学家还是医药公司将会层出不穷的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使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向具有科学性、层次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多种类科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探索发现新的医学认识,界定新的医学界限,创造新的医学成果及技术,编制新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概念的框架,创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及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陆,周永红.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其运用原理[J].光明中医,2011(1):54-56.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篇10

中西医结合遵循了现代科学高度融合的规律,发展迅速。我们及时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很好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出现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突出表现于学科的交叉、综合、融合,使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等交叉学科不断地兴起与发展。每一交叉学科的产生都给人们带来了新方法、新认识。“综合就是创造”。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新兴综合学科,它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它是以不断综合中西医药知识为基础进行知识创新的产物,它将在不断地综合中西医药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持续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们中国的首创和独创。中西医结合的大思路具有深厚的中华和合文化底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它完全符合当代学科发展的自然与必然的规律。而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学科方兴未艾之际及时地建立这一专业,可谓顺应潮流,独具慧眼。我们有强大的西医学科阵容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作为建立这一学科的背景,这在国内众多的中医院校中是不可多得的优势。风云际会,恰逢其时。由上观之,这三种历史契机确实是可遇而难求。因此,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展宏图,这是中医药学院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关于学科建设中的基础理论教学

学科建设在我们的发展蓝图中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着重要谈的则是学科建设中的基础理论教学问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2以)4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山东济南举办了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问题高层论坛。会议明确指出: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不同于西医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中医基础研究要两条腿走路,即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方法,两者缺一不可。会上还特别指出了中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中医各家学说四个二级学科在中医基础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医学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的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和哲学性质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在其学科建设中,要深人揭示其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哲学思想和人文价值,不仅要涉及到自然科学要素的整合与取舍,还要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因素的借鉴与链接。中医属于复杂性系统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中医基础学科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医学基础课程之一的中国哲学史教材已经推出,并已在一些中医院校中试行。近日,邓铁涛老先生接二连三写文章,呼吁培养“铁杆中医”问题。邓老和任继学、朱良春、周仲瑛、干祖望等名老中医都强调了中医教育中的经典教学和古汉语、文化哲学素质的培养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医文史哲学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可削弱,对这方面的选修课和系列讲座要予以必要的支持和扶助。中医基础理论在当代面临着新的变革,中医基础理论将从古汉语基础、哲学基础、生理、病理、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学科体系构建,我们应当不断地积累各方面的教学经验,为建设结构合理的基础学科群做出我们应做的贡献。我们每一个中医教育工作者都要有这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个方面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中的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的设置问题。我们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有三十门课程,其中有一门课程是中西医结合导论。前面已经讲过,中西医结合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有许多问题还正在探索。正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创造。广东人历来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我们身居广东,应当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中西医结合系列课程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的建设非常需要这种胆略和气魄。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外、妇、儿以及骨伤、眼科、五官科学、护理学、临床科研方法都已经先后相继推出。而中西医结合导论性的课程尚未产生。为了打造我们的学术品牌,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全国性精品教材的编撰工作,对于中西医结合这一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导论性课程的设置尤为必要。中西医结合在目前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两套体系在理论上具有不可通约性,那么,中西医结合导论究竟应该导什么?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中西医比较。要从两种医学不同的文化背景,两种医学的源头及各自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尤其是两种医学的当代形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多方位的比较;还要从两种医学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临床思维进行方法论的比较等等。这种比较有助于对两种医学体系特质作深刻的把握,有助于从他者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突出自身优势以更有效地进行优势互补和融合,中西医的比较同时也有助于扩展人们的视野,以推进医学科学的多元化发展。进行这样的比较是参与和更新人类生命科学建构的重要途径。

中西医结合是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崛起的,全球化给中西医结合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西医的比较肩负着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的对话、沟通的使命,它不仅能在这种对话、沟通过程中启发人们的思考,努力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探寻中西医结合的具体运作方式,同时也将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和西医科技发展中的困惑提供不可或缺的借鉴。比较方法已经不再是普通研究中的比较手段,它是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思维方式用于学术研究的产物。比较学科已成为当代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它在众多学科中正在迅速成长为一门“显学”。因此,在中西医结合的导论性课程中以中西医比较为重要内容应当是势在必然的事情。

二、文献资料的学科建设和刊物的创办

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和二级学院的建立,文献档案资料的学科建设问题必然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第一,要切实加强文献资料室的建设。文献资料的收藏、储存以及陈列对一个以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机构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献资料、情报信息和档案的管理系统及建设规模是衡量这一机构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一个单位内外信息及科研学术交流的一个窗口和门户。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代表着一个单位的学术和文化形象。国内外著名的大学,都对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非常重视。国内七所著名中医药大学亦然。新建后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最高最漂亮的九层楼就是他们的图书馆。当然我们学校有图书馆,可能经费不足管理的并不太好,中医药方面因没有内行参与其管理则更差一些。以前我们是一个中医系的规模,而今后成为二级学院,我们自己单独的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就不能不由我们来重点考虑。上海、南京、山东、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一个教研室的藏书都比我们整个学院的资料和藏书要丰富得多。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差距。

第二,文献档案的收集事关重要。近期我们准备举行建系三十周年庆祝活动,据说许多资料甚至十分珍贵的资料很难收集得到,这不能不是一件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那么在今后是不是能尽量减少一下这种遗憾呢?昨天发生过的事情就是历史,历史对于现实的发展太重要了。把中医系从形成、发展到现今建立学院的历史过程以实物、文献形式表达出来,把各方面的专家的著述,各类科研成果、教研成果以及多种多样的奖项以不同的形式陈列展示出来,这无论是对外进行交流宣传、扩大影响以塑造我们的外在形象,还是对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以鼓舞士气,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现有水平,以加强我们的内涵建设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工作总是要一点一滴地,一步一步地来做,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注重专家著述和学术成果的收集,并认真地加以分门别类地整理,一些实物也应该注意妥善地保存。文献、图书、情报以及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是一件十分认真细致且较为烦琐的工作,它需要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的行家里手来经营和管理。图书资料、情报信息、文献档案这是一个系列项目,它所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作为专题讨论。它也可以和中药馆的建设联系起来,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属于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工程建设。我们要打造品牌,进行对外交流,不能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况且这一外在形象本身就有着很高的学术含量。随着我们的事业越来越壮大,提出博物馆的构想都不能算是过份。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篇11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

中西医结合事业在我国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是医药历史进程中耀眼的路标,在我国医药科学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2001年起,本所承担了我校七年制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开好头,本所精心组织教师,从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等方面都做了周密的准备和安排;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年轻、学历高、副教授以上(包括中医学、西医学及生物学)的学术骨干主要讲授,经过1998-2003级6个班级教学实践的探索,有一些初浅的认识和体会,在此与同道共同切磋。

1讲好总论开好头

总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否讲好讲活,能否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本课程教学的成败。因此,对于前两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接受过较系统现代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如何使他们树立牢固的中医专业思想,充分理解采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思路与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本部分课程讲授中,反复强调了国家出台的有关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研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目前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是对解放后参加西学中学习,艰苦创新,执着追求而在今天取得累累硕果的老一辈中西医结合研究者的业绩(如中西医结合急症、急腹症研究,证本质研究,中药药理研究,临床辨证客观性和规范性研究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癌前病变及肿瘤的研究等)进行系列的、有代表性的重点介绍,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撰写论文,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使同学们对所涉及的问题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有了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2中、西医比较学习

就研究的对象和目标来说,中、西医学是一致的;但从本质上说,二者分属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尽管都是以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本质、阐述疾病发生发展机理、寻求有效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为目的,但两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以及研究过程完全不同。

尽管学生在前期学习阶段已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及部分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基础较好;但作为七年制刚迈进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本科四年级学生尚没有显著的不同,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对他们来说,也才刚刚真正接触。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差异比较的学习,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两种医学的不同点和优势所在;认识到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及世界“中医热”为中西医结合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是二者优势互补的必然产物,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作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继承者,还要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和保持中医药特色不变的情况下,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去研究、发展中医药学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3穿插生动活泼的专题讲座

21世纪的医药学人才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不仅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备掌握最新成果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及创新思维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应变及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尤其注意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前沿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结合本学科的研究,就前沿学科知识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如基因组学的兴起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挑战与机遇、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展望、可拓方法在中医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证、病、症”结合探讨现代中医的临证思维等精彩演讲。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开设了涉及中药药理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如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索,以及临床中如何进行证候客观化及评价体系标准化的研究思路等专题讲座,并让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讨论。

通过穿插这些生动活泼的专题讲座,既丰富了课堂的学术气氛,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他们的科研创新思路与意识,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目前已有多位同学参加学校“挑战杯”课题的申报获立项并获奖。

4系统介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西学中班开设以来,广大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运用当时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了大量中医药实验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摸索出了适用于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各种实验方法如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受体学、病理学(包括超微病理)、组织培养、膜学、核技术、影像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并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直至今日,这些方法仍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广为所用;尽管其中有些方法可能还显得不很成熟或特异性不够,但本着探讨和发展的眼光,教学中仍然将这些方法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思索,希冀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在保持中医药特色不变的情况下对此有所发挥。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

行性恶化难治的临床综合证候群。血液净化疗法和肾移植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

但限于条件尚不能普及,因此非透析疗法更具有实际意义。我国学者经过30余年的

不懈努力,采用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在CRF的治疗和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的核心是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病程发

展、推迟必须透析和肾移植时间等,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本文试就

其研究现状作一概述,并略陈管见。

1临床研究

1.1病因防治引起CRF的原因较多,必须认真查找原发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

因治疗,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慢性肾炎占居首位,其次

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病较为

常见。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肾脏病中确能行之有效地控制其演化成CRF,而在继发

性肾脏病中中西医结合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控制可逆因素CRF的病程是渐进性发展的,但在某一阶段受到某因素的影

响,可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因而及时祛除这些可逆性因素,已被公认为是防止

肾功能急剧恶化的重要措施。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素主要有(1):①累及肾脏

的疾病复发或加重;②水、电解质紊乱;③各种感染;④高血压、心力衰竭;⑤应

激状态;⑥其它各种不利因素。这些可逆性因素采用西医常规措施,常能取得满意

的疗效。中医认为其可逆性因素主要有(2):①外感风热或风寒;②痰热;③水湿

;④湿浊;⑤湿热;⑥瘀血;⑦风动;⑧风燥。中医针对这些邪实证,除常用的辨

证口服汤剂外,还采用如专方、专药、内服、外洗、灌肠、静脉给药等措施(3),

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有标本同治之妙。

1.3饮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疗法近年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

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减低,延缓肾小球的硬化过程,从而保

护了残存的肾功能。为了防止低蛋白饮食带来的负氮平衡及不利因素,目前多主张

采用(1):①低蛋白饮食+EAA疗法;②低蛋白饮食+α-酮酸疗法。饮食疗法历来

被中医所重视,但由于CRF的特殊性,虽有虚证诸象,但其“气化不足”,易生浊

毒。因此,其“虚则补之”而不能呆补、腻补、纯补,必须补而有节,特别是应以

肾的气化功能和邪的兼挟情况为参考,辨证进补(4),这样更能符合CRF之病情。

1.4辨病与辨证治疗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CRF的关键。CRF非

透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1):①减少尿毒症毒素和代谢废物的蓄积,利用肾外途

径增加尿毒症毒物的排出;②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③治疗CRF原发

病,控制CRF渐进性发展的各种原因;④针对各系统症状和并发症予以治疗。中医

辨证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五个

证型辨证选方(2),但由于CRF往往有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毒内蕴为标的特点,其组

方多以虚实并理、补泻合用、攻补兼施为特点(5);而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

也主张依据脾肾阳气虚、脾肾气阴虚、湿热中阻并浊邪犯肾、脾阳虚弱并浊邪内蕴

、脾肾虚弱并水瘀互结证型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由于CRF是一个病情不断

变化的过程,不可能用某一型某一方治疗贯彻始终来处理如此复杂多变的疾病。病

症结合,标本兼顾,方能灵活地解决正邪、标本、病证之间变动着的矛盾。病证结

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更有确切延缓CRF进展的作用。

1.5胃肠及结肠透析胃肠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生物膜—胃肠粘膜清除代谢

废物的原理,但因传统的方法进液量较多而腹泻剧烈,病人无法坚持。随之研究的

化学吸附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氧化淀粉及活性炭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其

局限性。针对传统的胃肠透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首先是中西医结合方法

解决了进液量过多和腹泻频率的问题。如成药尿毒清及含大黄的复方汤剂等透析药

,其药性缓和,并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数,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肠透析疗

法又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大改进,它是在胃肠透析的基础理论前提下,利用中药

复方大黄制剂进行结肠透析,又进一步推动了胃肠透析疗法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大

大地弥补了中西医各自的不足,使胃肠透析疗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胃

肠及结肠透析疗法,不仅融汇了现代医学的理论,更发挥了中医中药全身性调节与

治疗作用,对于延缓CRF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药物研究

寻求与研制防止CRF进展与恶化的有效药物,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大黄为治疗CRF的有效药物之一,并经多种动物实验证实其有延缓、

阻止CRF病情进展的作用。大黄治疗CRF的机理主要为(6):①对血BUN(尿素氮)的影

响;②对系膜细胞的影响;③对肾代谢的影响;④对血脂的影响;⑤对血液流变的

影响;⑥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⑦对过氧化脂质及其它方面的作用。除大黄对多种C

RF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疗效外,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还论证了黄芪、参类、附片、当归

、川芎、地黄、冬虫夏草等药物防治CRF的机理(7),这些药物均是在中医辨证施治

的方中筛选出来的,将这些有效的药物组方应用到临床中则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

效。

3方法研究

由于中西医对CRF认识上的差异,既谈中西医结合,就应该是有机地结合。如

南方医院潘氏提出:降尿毒、维护肾功能、延缓CRF的自身进展速度以中药为主,

以西医的饮食疗法、利尿降压、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祛除可逆因素等手段为辅的方

法即为中西医结合。这种观点在目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苏州医学院的卢氏则提出

:CRF的中西医微调优化疗法,即建立在功能肾单位理论、超滤过理论、矫枉失衡

理论、小球小管反馈理论以及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和CRF

病理生理特征基础上,着重优化观点,取中西医药二者之长而避其短,紧密与病人

(具体)病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方法研究的目的还在于

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如笔者曾撰文探讨尿毒症皮肤透析疗法的思路与方法

,这种机理便是现代医学的自身代偿、皮肤排泄和中医汗法理论融为一体的方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则发展成为肾衰水浴方,利用中药与水浴的双重作用,加速出汗排

毒,利用皮肤半透膜的生物特性,达代偿性治疗的目的,经治后有效率达88.4%,

临床疗效显著。这种中西医结合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更丰富了临床治疗理论。

4问题与展望

4.1如何结合中医药的长处在于能促进氮质由肠道排泄,从而有效地阻止

废物蓄积,而西医药擅长于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处理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

及各种并发症方面发挥作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主要有上述特点,并适

用于CRF的早、中期治疗。正是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进

展。但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结合尚处于最简单的阶段,因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

学体系,其结合不仅仅是临床的相加,更应有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来指导临床

实践,目前这种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如何有机地中西医结合、病症结合,仍

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4.2诊疗标准西医将CRF按照肾小球滤过功能储备的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即

代偿期(肾功能储备减退期)、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及衰竭期(尿毒症终末期);而

中医则按照血肌酐水平分为Ⅰ~Ⅴ级,并依据改善的层次判断临床疗效。但目前尚

缺乏CRF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这种诊疗标准既能体现病情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

同的治疗,又能适合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虽然全国及国际性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

学术会议已召开了几届,但尚未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故希望有关专业委员会

能引起重视并推行CRF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以推动国内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

进展。

4.3基础研究探讨CRF进行性恶化的机制,寻找有效方药早期预防、延缓或

阻止CRF病情的进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针对肾小球硬化的

研究主要在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紧张素Ⅱ及饮食蛋白上下功夫,药物如大黄、

冬虫夏草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CRF的多种病理机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尚未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适合于临床的药物或剂型,这种基础研究与临床脱节的现

象仍是目前的困扰。这种困扰的关键是开发的新方法或药物,既要符合中医理论,

又要符合西医观点,同时又要有较高疗效,而只有中西医结合理论方能解决上述难

点。故此,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如何有机地融汇中西医药双重理论,并达殊途同

归之效,仍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难点。

4.4宏微观研究中医认识CRF的思路主要在宏观上,即从天人相关的整体观

察认识CRF的发生发展过程;西医则从微观的细胞、分子等水平认识CRF的病情与发

展,中西医结合工作则是宏微观研究的交汇点。如何把握住中西医二者的协调研究

与创新,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4.5结语CRF非透析疗法的原则,一是阻止废物的蓄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

二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避免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合并症以防其发展。中

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符合上述原则,充分发挥二者互补的优势,并使诊疗水平不断提

高,使CRF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有了不少的突破。但我们也不难看出,CRF的中西医结

合研究尚有许多空白,仍需广大专家学者不断研究与探索,以形成CRF的中西医结

合防治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阎祝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非透析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6):332

2刘宏伟.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定标准在全国肾衰研讨会通过.中医药

信息,1991;8(2):27

3俞祖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治近况.中医药信息,1997;14(2):5

4傅文录.慢性肾衰的饮食宜忌及临床重要性.新中医,1997;29(5):5

5傅文录.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近况.国医论坛,1991;6(5):41

6傅文录.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浙江中医杂志,1991;29

(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