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价值投资(6篇)

来源: 时间:2024-04-16 手机浏览

价值投资篇1

关键词:二元价值容介态;股票评级;信息态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9448(2013)03-0091-06

RatingStockInvestmentValuebyViewofDual-valueRong-JieState

WangWenlongSongNingMuSen(GeneralizedVirtualEconomyResearchInstitute,AVIC,Beijing100012,China)

Abstract:Usingcomprehensiveevaluation,theauthorsreviewallthecompaniesinChinaStockMarketbasedontheoryofdual-valuemediumstate,andscreen50stockswhichareworthinvesting,bymaterialstateandinformationstatefromAstockmarket.Howtodiscoverlistedcompanieswhichareworthinvestingisthemainconcernofthisarticle.

Keywords:dual-valueRong-Jiestate,StockRating,informationstate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如何衡量股票的投资价值,控制投资风险,成为投资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对股票进行投资价值评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研究所、投资研究机构、评级公司等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

业界目前主流的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分析方法,较多侧重于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面分析,即实体价值的分析;较少涉及对虚拟价值的分析,特别是较少涉及更能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虚拟感知等心理因素层面的分析。

本文借助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理念,从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相融合的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的分析进行了探索。从二元价值容介态出发来分析股票投资价值,一方面考虑体现实体价值的物质态因素(如财务表现),另一方面考虑体现虚拟价值的信息态因素(如人气、行业属性等)。

二、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述评

(一)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理论回顾

对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可以回溯到20世纪初。普拉特(Prat,S.S.)1903年在《华尔街动态》(TheWorkofWallStreet)中提出,从理论上讲股票的价值和价格是一致的,但在实际上两者的差额颇大。就股票价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决定的,难以同真实的价值完全吻合。多纳(Donner,O.)在《证券市场与景气波动原理》中认为,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股票价值取决于企业的收益。企业收益的变动,才是形成股价波动的真正精髓。就长期而言,股价波动是依存于企业收益和利率。格雷厄姆和多德(Graham,B.和Dodd,D.D.L,1934)在《证券分析》中,强调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而分析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并不仅限于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还需要观察经济未来的趋势作为推测的基础,并考虑适当的资本还原。证券分析家的工作就是仔细分析发行人的财务数据和其他资料,努力发现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作为判断股票定价合理性和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威廉姆斯在《投资价值学说》(TheTheoryofInvestmentValue,1938)中提出,股票是一种收益凭证,其未来所产生的各种收益的现值之和就是股票的价值,股票价格应该根据其价值来确定。威廉姆斯开创了以数学模型分析股票投资价值的先河,之后,多种数学工具开始应用于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

张先治(2000)、颜志刚(2001)等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对股票价值进行评估。徐彪、梁宇鹏(2000)等利用因子分析法和概率统计分析法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考察,并将其划分为好、一般、差三大类。张良发、晏黎、蒲涛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利用因子得分发现未来投资标的。张蕾、银路则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对银行业和钢铁行业几只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了比较。

上述研究主要是基于发现企业内在价值的角度,通过评估企业价值,寻求低估值的股票并作为投资标的,可以归结到股票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学派。与基本面分析相对应,技术面分析学派则认为,市场机制是有效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已知的所有信息,价格是所有投资者面临的唯一问题,其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技术面分析的研究对象是股票市场、个股股价变动情况。股票价格变动是股票交易者对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和企业本身等事件做出的反应,所有能够影响到股票价值变动的因素已经在股票价格中得到了体现。在股票价格变动的学术研究上,刘易斯?巴切利(1900)提出,市场价格的变动是不可预知的。在其基础上,尤金?法玛提出了有效市场价说,即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为此,Fama和French(1992)构造了一个包括风险系数β、公司规模、权益账面值与市值之比因素的模型,以解释大部分“非正常收益”现象。国内的俞乔(2004)、宋颂兴和金伟根(2000)、吴世农(2000)、范龙振、张子刚(2002)等人利用不同的统计方法,采用不同的样本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统计检验。

可以说,对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的研究,为各机构进行股票投资价值的评估和股票的评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主要机构进行股票投资价值评级的实践

股票评级是专门机构通过规范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与股票有关的诸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对股票质量进行评价,并以简单的符号或说明展示给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评估活动。股票评级可以划分为针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评级和针对系列公司的投资价值排名两种评级方法。针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评级中,标普和台湾经济日报两家机构的评级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普公司的评级特点是注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利政策分析,强调影响股票品级高低的因素最终都会反映在每股盈余股利上,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公司各方面情况的综合体现,是股东获利的源泉,盈利能力的变化会影响股息的变动,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结合上市公司的产业地位、公司资源、R&D投入、公司财务政策等加以综合评判,并用8个等级来标示股票品质。经过评级,标普公司将股票核定为如下4个类别,8个等级,如表1所示。

台湾经济日报社曾多次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评级,其评级的办法是根据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对反映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及其股票交易情况的指标进行测算,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分配,计算出得分值并求出相应的等级。这些指标主要是税前盈利率(55%)、股东权益周转率(15%)、流动比率(10%)、股价波动幅度(10%)、股票交易周转率(10%)。其中,税前盈利率和股东权益周转率为宜大型指标,其他指标为适中型指标。计算样本股票组相应指标的全距、十分位差、均值,宜大型指标以样本平均值定位60分,每高于均值十分位则加10分,低于10分为则减10分;适中型指标则以样本平均值为100分,每高于或低于十分位则减10分。通过上述办法得到指标的最终得分,之后按照权重进行综合,得到评级的最终得分,并将最终得分和股票等级评分表对照,确定级别。

针对系列股票进行投资价值排名,也是股票投资价值评级的一种应用方法,其评价标准多种多样,有公司治理、资金管理、市值管理等等。国内目前的股票投资价值排名的应用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央视50股票组合、新青年*财富杂志的上市公司500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和《经济观察报》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福布斯杂志的中国最具潜力上市企业、新财经推出的“漂亮50”等等。

以央视50为例,央视财经50股票组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大学等五所高校,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共同评价、遴选的,以成长、创新、回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5个维度为基础选择的50家上市公司,每个维度选择10家上市公司,共同组成央视50样本股。依据央视50样本股编制的央视财经50指数,各组样本股的权重分别为20%,此指数于2012年6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从股票评级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可以看出,现有的股票评级主要是从财务指标的角度来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也就是说更多地关注上市公司的实体价值。央视50虽然在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创新能力等新的因素,但并没有系统地将容纳更多经济价值的信息态因素作为主要变量。而对于股市而言,信息态实际上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物质态因素的基础上加入对信息态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有利于更全面地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中存在的投资机会。

三、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股票投资价值评级模型设计

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视角,本文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反映实体价值的物质态因素和反映虚拟价值的信息态因素两个方面逐层对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在模型设计的总体思路方面,选择两步筛选法。第一步,以物质态因素为主进行评级,设计体现物质态因素的指标体系,通过门槛值设置,筛选出合格的股票进入第二轮筛选。第二步,以信息态因素为主进行评级,在第一轮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体现信息态因素的指标体系,同时设置一定的门槛值,在入选股票的范围内进行综合排名,并最终选择排名靠前的50支代表性股票。

(一)基于物质态因素的评价指标

综合以往的研究,基于物质态因素的评价指标从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4个方面进行指标设置。根据指标的特点,分为宜大型指标和适中型指标。各指标的类型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信息态因素的评价指标

信息态的因素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基本概念出发,将选取一些能够突出反映以人的心理需求为信息特征的虚拟价值的因素作为模型的变量。在信息态评价上,本文主要采用行业经济价值、人气,同时融合公司治理和市场表现因素。

1.行业价值形态因素

从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出发,根据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的比例构成可以将经济价值划分为7种形态。我们把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分别将其归入某类经济价值形态,并进行赋值。在归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国家的产业导向。按投资价值排序,从第一类价值形态到第7类价值形态,价值形态逐级递升。本文将7类价值形态理念融入到信息态评级之中,将其作为适中型指标,以期筛选出富含更多虚拟价值形态的标的。

2.人气因素

人气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Wouters和Plantinga在2006年提出了股票人气假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人气与良好的过去表现直接相关。股票人气研究以投资者情绪(Sentiment)为基础,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价格有重要影响。如何衡量投资者情绪又是一个纷争的话题。总体来看,衡量投资者情绪的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客观市场指数的方法和基于调查的方法。基于客观市场指数的方法主要有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及BW情绪指标。Baker和Wurgler(2007)利用人气水平指数,验证基于人气指数及其预期条件收益,他们的人气指数的指标主要有成交量、股利溢价、封闭式基金折价、IPO首日收益等。可以说,目前对股票人气的衡量,主要从证券市场总体层面衡量,而针对单支股票研究其人气的文献较少。本文在模型中对人气因素的考虑,主要从单支股票被关注的程度设计指标。本文借助于对百度新闻数量和股吧帖子数量,从现状和未来变化等两个角度对上市公司的人气表现进行综合衡量。其中,百度新闻数量和东方财富网股吧帖子数量均为宜大型指标。

3.公司治理因素

公司治理作为股东、经理层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套制衡、激励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中心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同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带来更快的股票价格增长。本文对公司治理的指标,主要包括: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其中,独立董事比例为宜大型指标,股权集中度为适中型指标,机构持股比例为宜大型指标。

4.市场表现因素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表现,是投资者利用其资金进行投资最终形成的结果,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的表现,也是上市公司市场风险的直观反映。本文将市场风险纳入到我们的信息态评价之中。证券市场的风险是所有投资者都面临的,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导致股市上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给股票持有人带来损失。个股的风险主要是针对单支股票而言,其未来价格变动受到上市公司本身质地、整个市场大环境、某种特定概念性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为反映个股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本文利用个股的月收益贝塔系数(年度数据)和市盈率做为上市公司的市场风险的衡量指标。其中,日收益贝塔系数为宜大型指标,市盈率为适中型指标。

四、模型运行的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2012年模型验证

按照物质态和信息态的双重筛选过程,我们最终选出得分排名前50的在2012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50家上市公司,并按照流通股本加权法,在通达信软件上,以2012年5月2日为指数模拟起点,拟合形成指数,称为“广虚50指数”。

从广虚50指数与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走势比较看,在下跌途中,中小板指数强于广虚50指数,而在上涨途中,广虚50指数则强于中小板指数,可以说,广虚50指数的弹性强于中小板指。

从广虚50指数与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的走势比较看,在过去一年中,广虚50指数走势强于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等大盘指数。

从广虚50指数走势与同期沪深300、央视50的比较看,广虚50指数强于沪深300指数;弱于央视50指数。

(二)2013年模型运行结果

依据同样的模型和程序,我们对2012年上市公司物质态和信息态进行了研究,并最终选择出50家上市公司。

同样从2013年5月份第一个交易日开始的模拟情况看,2013年新选的50家上市公司所形成的指数仍然强于大盘指数和沪深300。

总之,从模拟验证的结果来看,广虚50股票组合指数表现出较好的走势,能够强于同时期大盘走势,也好于沪深300。可以说,利用物质态的实体价值和信息态的虚拟价值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理念,借助综合评价法所形成的股票投资价值评价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股票投资价值评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过程,涉及的指标因素众多,采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视角,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方法,对A股上市公司依据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和模拟验证来看,本文所提出的股票投资价值评价思路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投资者挖掘投资标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当然,本文的研究方法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在模型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完全采用主观赋值的办法,造成主观性因素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在模型验证上,本文验证了两年的数据,未来可能需要更多实证研究,以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再如,在指标构成实际中,如何发现更好的,更能反映上市公司信息态因子的指标,以及对信息态因子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良发,晏黎,蒲涛.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4):107-108.

[2]张蕾,银路.股票内在价值的一种投资方法评价[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8):814-816.

[3]于雪冬.股票评级[J].中国科技投资,2006(7):74-75.

[4]林左鸣.“生活对象化”价值缺位是西方债务危机的总根源[C]//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2.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67-69.

[5]MalcolmBaker,JeffreyWurgler.InvestorSentimentintheStockMarket.WorkingPaper13189.http:///papers/w13189.June,2007.

[6]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论要[C]//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2.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12.

[7]吴文江.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8]徐泓,蒋砚章,姚岳.公司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10(2).

[9]夏璇,朱建华.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理论综述[J].中国商界,2008(12).

[10]周淼.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综合,2012(12).

[11]廖成林,乔宪木.中国上市公司股票评级的财务结构模型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4(9).

[12]辛琳,孙永正.长三角经济圈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科学决策,2009(3).

[13]胡荣华.上市公司股票评级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12).

[14]黄莉,郑晓巍,戴蓬军.江苏省医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1(1).

[15]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导论[J].广义虚拟经济,2009(1).

价值投资篇2

关键词: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理财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某人手中现在有500元钱,他可以花掉它,也可以将它存入银行,还可以用它进行投资。假如此人选择了存入银行,当时银行利率是5%,那么一年后,此人可从银行取出525元,与一年前相比,他手中多出了25元钱,这25元钱是怎么多出来的呢?它又代表着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货币时间价值到底是什么?如何理解货币时间价值的本质以及产生的原因?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的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或多或少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大,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货币时间价值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创造出来的将来物质和文化产品构成了将来的社会财富,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在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商品的价值体现,现在的货币用于支配现在的商品,将来的货币用于支配将来的商品,所以现在货币的价值自然高于未来货币的价值。市场利息率是对平均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源稀缺性的反映,也是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标准。

2、货币时间价值是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货币的固有特征

在目前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体系派生存款共同构成,由于信用货币有增加的趋势,所以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现有货币也总是在价值上高于未来货币。市场利息率是可贷资金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反映,反映了货币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的程度。

3、货币时间价值是人们认知心理的反映

由于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人们总是对现存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而对未来事物的认识较模糊,结果人们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比较重视现在而忽视未来,现在的货币能够支配现在商品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而将来货币只能支配将来商品满足人们将来不确定需要,所以现在单位货币价值要高于未来单位货币的价值,为使人们放弃现在货币及其价值,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利息率便是这一代价。

在理解货币时间价值时,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货币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如果社会上存在风险和通货膨胀,我们还需将它们考虑进去。第二,不同时点单位货币的价值不等,不同时点的货币收支需换算到相同的时点上,才能进行比较和有关计算。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不同时点的资金进行直接比较,而应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时点后再进行比较。

比如,你计划投资钢铁厂,面临的问题是,如果现在开发,马上可获利50万元,如果5年后开发,由于钢材价格上涨,可获利80万元,此人该选择什么时候投资呢?有人主张在5年后投资,因为80万元明显大于50万,有人主张应将货币时间价值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投资获利50万,这50万又可以进行新的投资,当时社会平均获利率是15%,那么5年后50万可变成100万[50×(1+15%)×1.15×1.15×1.15×1.15=100万],金额显然大于80万。这样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后,你赚的钱又多了,如果不考虑,你的钢铁厂投资虽然不至于失败,但肯定不是最科学的。

二、货币时间价值与企业的投资决策

由于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就应充分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前面谈到货币如果闲置不用是不会产生时间价值的,同样,一个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肯定会赚得比原始投资额要多的资金,闲置的资金不会增值,而且还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贬值,所以企业必须好好地利用这笔资金,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将资金投入进去,让它进入生产流通活动中,发生增值。企业的投资需要占用企业的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否应被占用,可以被占用多长时间,均是决策者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确定的问题。因为,一项投资虽然有利益,但伴随着它的还有风险,如果决策失误,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灾难。有的企业由于乱投资,瞎投资,造成公司破产或寿命缩短的现象,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下面就货币时间价值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和企业如何进行投资决策进行分析。

企业投资的最主要动机是取得投资收益,投资决策就是要在若干待选方案中,选择投资小、收益大的方案。如何进行投资决策,一般有两大类决策方法,一类是非贴现法,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另一类是贴现法,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属于非贴现法。回收期法是根据重新收回某项投资所需时间来判断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它将计算出的回收期与预定回收期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回收期越短越好。会计收益率法是将投资项目的会计收益率与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加以比较,进而判断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如果会计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会计收益率越大越好。

贴现法包括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四种方法。现值法是将项目投产到报废的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算成的总现值与投资总额进行比较,若大于,可行,否则不可行,而且差额越大越好。净现值法是现值法的变化形式,它直接根据净现值的正、负来判断(净现值=总现值-投资总额),净现值为正,方案可行,越大越好,否则不可行。获利指数法则是根据获利指数大小来进行判断可,大于1可行,越大越好,否则不可行。内含报酬率法将内含报酬率与资本成本比较,前者大于后者,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内含报酬率越大越好。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可采取上述方法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决策。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A,B,C三个方案,投入与收益如下表:

1、采用回收期法:

Pa=1+(20000-11800)/13240=1.62

Pb=2+(9000-1200-6000)/6000=2.3

Pc=2+(12000-4600-4600)/4600=2.61

方案A的回收期最短,应选择A方案。

2、采用会计收益率法:

Ra=(1800+3240)/(2*20000)=12.6%

Rb=(-1800+3000+3000)/(3*9000)=15.6%

Rc=(600*3)/(3*12000)=5%

B方案的会计收益率最大,应选择B方案。

3、采用现值法:假设资本成本是10%

PVa=11800/(1+10%)+13240/(1+10%)(1+10%)=21669

PVb=1200/(1+10%)+6000/(1+10%)(1+10%)+6000/(1+10%)(1+10%)(1+10%)=10557

PVC=4600*(1/(1+10%)+1/(1+10%)(1+10%)+1/(1+10%)(1+10%)(1+10%))=11440

A方案的现值最大,应选择A方案。

4、采用净现值法:

NPVa=PVa-I=21669-20000=1669

NPVb=PVb-I=10557-9000=1557

NPVc=PVc-I=11440-12000=-560

A方案的净现值最大,应选择A方案。

5、采用获利指数法:

PIa=21669/20000=1.08

PIb=10557/9000=1.17

PIc=11440/12000=0.95

B方案的获利指数最大,应选择B方案。

6、采用内含报酬率法:

Ra=16.05%>10%方案可行。

Rb=15.24%>10%方案可行。

Rc=8.67<10%方案不可行。

上述6种方法,得到两种结果,哪种结果更准确呢?回收期法通俗易懂,大致能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而且计算简便,但是,它夸大了投资的回收速度,忽略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造成严重的退缩不前。因为许多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的较大型投资项目,并非在开始几年内就能带来投资收益,其次,决策者以回收期作参数,往往会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方案。最重要的一个缺陷是它忽视了时间价值,认为不同时点的资金价值相同,将不同时点的资金直接代入进行有关计算,这是不符合金融原理的。会计收益率法也比较通俗易懂,计算也不复杂,但它没有采用现金流量观,并与回收期法一样,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把第一年的现金流量与最后一年的现金流量看作具有相同的价值,其决策可能不正确。而贴现法下的各种方法则考虑了时间价值,将投资项目每年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折现率)进行折现,使不同时点的资金具有可比性,较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对投资盈利的不同作用。财务管理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货币时间价值,运用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要把项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都以现值表示,如果收益现值大于成本现值则项目应予接受,反之则应拒绝。因此,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多采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法,以贴现法为主,以非贴现法为辅。

此外,现值法、净现值法与获利指数法的结果有时会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投资额不同,投资收益的绝对与相对数之间有差异。在对几个独立方案进行评价时,我们多采用获利指数法,运用它对独立方案的投资效率进行排序,弥补净现值法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的缺点,而在互斥方案的选择中,则应以净现值为准。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不管是涉及到个人投资决策,还是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当然,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能只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还有项目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这些都要有相应地考虑。

三、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1、在企业存货管理中的应用

一方面企业会由于销售增加引起存货增加而多占用资金,另一方面企业也会由于存货周转慢而使存货滞销、积压严重,影响资金的周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假如经营者要处理积压存货,在权衡存货削价的得失时,要从货币的时间价值上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预计滞销积压存货时,不能按单利计算,而要按复利计算,如果企业积压滞销存货100万元,月息6厘,每季计息一次,积压一年的利息为:单利计算I1=100*4*1.8%=7.2(万元)

复利计算I2=100*[(1+1.8%)4-l]=7.3967(万元)

第二,保管费用的货币支出也应按复利计算其终值,如上例每季末支付保管费用2000元,一年的开支为:

F=2000*[(1+1.8%)4-l]/1.8%=8219(元)

2、在企业销货分期付款中的应用

如企业采用分期付款销售方式,这里也有货币时间价值问题。如:一次性付款每辆自行车400元,顾客先付160元,以后每月初付20元,12个月付清,按月息0.6%计算,该项分期付款相当于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价是:

P=20*(1+0.6%)*[1-(1+0.6%)-12]/0.6%+160=392.29(元)

分期付款比一次付款的时间价值小7.71元,这个时间价值相当于每辆自行车的待销期为:

N=7.71/400/0.02%=96(天)

如果自行车在96天之内卖不出去,经济效益就不如分期付款推销。

3、在企业设备投资中的应用

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面临着是继续使用旧设备与购置新设备的选择。一般说来,设备更换并不改变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因此,较好的分析方法是比较继续使用和更新的年成本,以较低的作为好方案,这时,就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如某企业有一旧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更新要求,旧设备尚可使用6年,最终残值200元,目前变现价值600元,每年运行成本700元,新设备可使用10年,最终残值300元,变现价值2400元,每年运行成本400元,年利率15%,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旧设备平均年成本=(600+700*6-200)/6=767(元)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2400+400*10-300)/10=610(元)

可以看出,新设备的年平均成本低,所以购置新设备。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旧设备平均年成本

=[600+700*(1-(1+15%)-16)/15%-200*(1+15%)-16]/(1-(1+15%)-16)/15%=836(元)

新设备平均年成本

=2400/[1-(1+15%)-10]/15%+400-300/[(1+15%)-10-1]/15%=863(元)

价值投资篇3

价值陷阱是指投资者按照普遍性的投资理念买入表面便宜但实则价值昂贵的股票。具体表现为投资者经过运用各种投资指标分析,买入其认为便宜的股票,往往是市盈率很低、市净率也很低、甚至市值等于净现金或市值低于重置成本等等,但投资者在兴奋地买入之后却发现,股价仍然出现大幅下跌,这令投资者颇为不解,甚至刻舟求剑,拘泥于价值投资理论,认为股票更加便宜而加仓买入,而股价继续下跌,投资人深陷其中却不知所以然,直到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利空事件:譬如企业盈利增长放缓或大幅倒退、核心人员离职、出现诚信问题等事件,投资人此刻方才恍然大悟,即便经过大幅下跌此时依然很贵,但为时已晚。

笔者认为,价值陷阱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高成长股遭遇均值回归

一项新服务或新产品出现时,由于竞争者少,处于卖方市场,率先进入的公司具备先发优势,享有高利润。此时,由于渗透率低,产品供不应求,企业迅速扩张,呈现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这便是成长股的投资逻辑。由于企业成长空间大且具备先发优势,因此资本市场给予较高的估值,因为企业存在持续超预期的可能,表面的高估值不断被高增长的业绩所化解。因此,早期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

然而,资本具备逐利性,由于新行业的高利润诱惑,众多企业纷纷进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的选择增多而变为买方市场。各企业为占领市场而掀起价格战,企业一方面需要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需要降低成本,行业利润率开始降低,甚至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企业遭遇市场饱和、盈利增速放缓,资本市场下调估值。“屋漏偏遭连阴雨”,企业由于价格战或行业饱和引发利润率下滑进而导致业绩负增长,于是市场进一步下调其估值,导致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当初在行业和公司出现拐点时显得“便宜”而买入的投资者出现大幅亏损。

整个过程便是产业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均值回归”,价值陷阱就随之产生。

举例来说,作为高成长的代表苏宁电器,在2011年6月市盈率从25倍下降到12倍,并且公司布局电子商务苏宁易购,未来看点依然比较多,12倍的估值显得“便宜”,然而,如果此时买入,此后会亏损50%以上。

从公司历年营收增速可以发现,2005-2007年是苏宁电器盈利增速最快的三年,也是其涨幅最大的时期,年均增速在100%左右,而从2008年开始,苏宁电器盈利增速开始迅速放缓,这预示着它步入成熟期。伴随着网购渠道的飞速发展冲击,苏宁电器所在的线下模式进入衰退期。2011年苏宁电器估值下移的时期,恰是公司盈利高峰(达到48亿元),2012年苏宁业绩开始大幅下滑。而苏宁电器股价高点出现在2010年,市场领先于基本面。

有趣的是,在2005-2007年,市场给予的估值也是最高的(平均市盈率在50倍左右),而从2010年开始,市场给予的估值便显著下移,2011年市盈率下移到最低的12倍,恰好是公司盈利的最高峰,市场从长期来看是理性的。

周期股处于景气高点

周期股因为产品价格变动明显,引起盈利的波动导致股价和估值的变动。因此在景气度比较高的时候会出现盈利大幅度增长,显得估值非常便宜,比如市盈率极低。这时候一定要分析周期股企业的价格因素,否则很容易陷入价值陷阱,被表面的便宜所迷惑。实质上,周期股在景气的最高峰,是其盈利最顶峰的时候,股价显得很便宜,一旦景气度下滑,周期股较大的固定开支会使得盈利大幅下滑,当时表面的便宜很快便会变得昂贵。

譬如港股上市公司东岳集团,2010年受益于主营产品制冷剂价格飙涨,利润大幅上升。东岳集团市值从2010年年初30亿港元蹿升至2011年8月的175亿港元,涨幅接近5倍。2011年盈利大幅增长,相对于其成长性,估值看起来依然便宜。如果投资人仅因市盈率便宜而盲目买入,看似的便宜其实是周期顶点。2011年下半年R22产品价格便出现大幅下滑,企业利润随之急转直下,东岳集团的股价此后步入漫漫熊途,截至2015年年底公司市值回到30亿港元,较高点下跌83%。

企业存在管理或诚信问题

价值陷阱另外一个重要表现便是企业之所以估值便宜,是因为其管理上存在重大缺陷,或者是内部管理混乱、内斗消耗,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存在诚信问题,譬如财务造假或者欺骗投资者等问题,因此市场给予其较低的估值,以反映其未来存在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一旦管理问题被大规模暴露,企业往往会陷入泥潭,利润大幅下滑乃至亏损,投资人损失惨重;若出现诚信问题,企业甚至会出现破产,导致投资人血本无归。

譬如2012年的雨润食品,行业上受益于冷鲜肉消费升级和屠宰行业的集中,且雨润食品股价每股6港元,其市净率仅为0.4倍,大幅低于净资产,股价显得非常“便宜”,实际则不然。大股东心思不在上市公司、热衷多元化,公司管理问题频发:问题猪肉、圈地骗补、大额资金去向不明、高层辞职等负面消息影响了公司的社会形象。因此,公司股价虽然便宜,但实际是价值黑洞,且深不可测,存在重大危机。截至2015年年底,雨润食品股价跌至1.5港元,市净率跌至0.15倍!可见公司诚信或管理问题引发的价值陷阱对投资的危害之大,投资者不得不防。

企业未来面临重大环境转折

现代商业社会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每一家企业都存在被颠覆的可能,无论是消费还是科技,都有可能面临经营环境的变化。譬如科技企业,当新科技和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往往传统企业面临着巨大风险。不进则退,对新改变麻木不仁者往往会被时代所淘汰。譬如,柯达企业倒闭,原因是数码相机对胶卷相机的冲击;诺基亚在功能机时代所向披靡,当智能机出现时对其不屑一顾,最终导致衰落;微软在个人电脑时代称霸,但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逐步落伍。即便是消费企业,虽然稳定,但消费者口味或习惯发生改变时,也会对相关的行业和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因此,当新事物出现时,与之对应的传统企业最容易遭遇价值陷阱,他们往往处于成熟期,估值便宜,业绩增长看似稳定,但是如果投资者不对新事物加以留意,对企业存在的替代可能加以警惕,很可能会陷入价值陷阱而不自知,直到新事物成为流行趋势,传统企业业绩下滑,成为市场的公开新闻,此时再做决断,往往为时已晚。

这类标的往往是做空的好机会,比如,当汽车刚刚兴起的时候,如果找不到哪家汽车公司能够最终胜出,那么做空马车公司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市场的长期有效性

市场从长期来看是有效的,但短期经常是无效的。投资人存在贪婪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导致公司价格时常出现波动。正因为市场短期出现的无效,比如某一部分人的非理导致股价波动,才让大量的投资人找到机会,买入、卖出或者套利,直到机会消失,市场回归到理性的走势。

就是因为很多致力于击败大盘的积极投资人,买入低估的资产,卖空高估的资产,而造就了市场的长期有效性。我们经常看到,经过一段时间后,某只大涨的股票公布了骄人的业绩,或者某只大跌的股票之后爆出利空,其中就是因为很多积极而勤奋的投资人先知先觉,最后导致市场长期反映了其内在价值。

因此,有很多股票出现价值陷阱,就是因为市场长期的有效性。公司出现价值陷阱自有其道理,比如该公司打拼了十几年都不能成长壮大,也许行业有问题、商业模式有问题,或者管理层有问题。这几种可能性,市场都在告诉投资人,从长期来看,不应该贪婪其便宜而买入。

长期来看,市场是称重机。某家公司市盈率高很可能是公司蕴含了极高的潜在价值和成长力;市盈率低有可能是市场并不看好它,未来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或者潜在的巨大风险。如:2011年的煤炭行业市盈率估值普遍在10倍左右,看似很便宜,但实际上是价值陷阱,非但不能买入,反而是做空的好时机,2012年煤炭行业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看似的低估值实质上是高估值;2007年和2008年腾讯控股市盈率一度高达70倍,看似很高,实质上后来的几年,腾讯保持了70%以上的增速,短期的高估值迅速被更高的成长性所抹平。

价值投资篇4

据报载,杭州为维护西湖景区的生态环境,封山育林,不许狩猎。10万亩山林既茂密又安全,野猪们子生孙孙生子,浆果为食,其乐融融。过了不久,周边一些可狩猎地区的野猪们风闻,也纷纷移民过来,过起了没有:天敌的幸福生活。

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把命运当赌注,将精神交付给“有一片空虚的心、不想真正找着落”的范柳原,只因为这个男人带给她的可依赖感要比穷酸兄嫂的冷嘲热讽受用。饱经世故、狡猾精刮的范柳原只是暂且收敛了放浪形骸,给了自流苏一个平凡的归宿,但她也心满意足,宁愿一生一世相守。

2月19日,著名香港艺人“肥肥”――沈殿霞病逝,温哥华市长竟向市议会提议,定出一日为“沈殿霞日”。她受如此礼遇,与在华人圈的知名度有关,生前多有善举才是根源。

尽管1月份食品CPI指数同比上扬了14.30%,但生存高于一切,有食裹腹仍是百姓义无反顾的选择。相比之下,高企的房价,却让众人驻足观望,毕竟,穷其一生的血汗钱换得“一房檐”,是否划算还得思量。

继平安,浦发之后,联通再融资的消息犹如釜底抽薪,让原本脆弱的股指愈发失了底气,而大小非解禁没准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证监会表示将严审再融资申请,但还是有点含糊其辞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节节败退的股指已挡不住人心溃散。价值股仍有,却因云山雾罩的包装而显得扑朔迷离,难辨真假。倘若你以为拿到的货真价实的“大牛股”,最终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又怎是“祝你像中石油一样越活越年轻,去年48,今年24”的调侃所能释怀。

某家银行帮助客户理财一年后,10万元最终仅获得39.6元的收益,连活期存款的利息都赶不上。还有诸如券商理财、信托、保险等机构,哪家能让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条款多如牛毛,营销人员避重就轻来引导,得着便宜又卖乖,对风险的提示少之又少。没有火眼金睛的本事,要看清所投资的产品究竟为何物难免轻妄。

价值投资篇5

五十年前,本杰明·格雷厄姆开创了价值投资理念,其思想内涵至今已经深入了整个金融界的骨髓,并影响了几乎每一个从事证券投资行业的人。格雷厄姆的学生巴菲特更是凭着对这一理念炉火纯青的把握,纵横股海几十年,成为富可敌国的财富英雄。

可是,十年忽如一梦,股指一下回落到了十年前。想起了一直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并凭着对这一理念的独到把握而成为“股神”的巴菲特,不禁想问一个问题:价值投资的理念适用于中国吗?

巴菲特如何回答,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无法近距离的采访到他。而同样对价值投资颇有研究的珍妮特·洛尔的回答则是:“基本原则同样适用。”这应该算是一个偏肯定性的答案。

珍妮特·洛尔是谁?她是格雷厄姆证券分析和价值投资领域的研究专家,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当代权威。她近期的新书《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让价值投资更容易》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接触格雷厄姆的机会”(沃伦·巴菲特语),她也在书中告诉了大家价值投资的精神内涵:永远不可能有完美有效的证券市场,总在无数缝隙中,留下了许多真实价值被低估的企业。而练就识别并把握住这样的企业的能力,就像找到了开启阿里巴巴财富大门的咒语。

以下为本刊通过E—mail采访珍妮特·洛尔的对话整理,希望能给投资者以启迪。

《卓越理财》:您眼中的金融市场是什么样的?

珍妮特·洛尔:由于各种原因,全球金融市场现处于动荡之中。我们迅速地步入了互联网以及全球经济时代,在最初的兴奇之后,我们开始了实际的调整。市场现在正在清理那些没用和多余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个农夫,他在生长期后修剪他的果树使它们在将来可能会产出更多果实。此外,全球化需要国际金融市场更智能更有效地监管。除非投资者信任市场的流程,否则市场不会有效地运转。

《卓越理财》:您的新书《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重在阐述“让价值投资变得更容易”,那您能否概括谈一下您心中的价值投资?

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显示了适用于任何市场形势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基于一个概念,即股票代表企业,并且衡量一个企业价值的方式有多种。此类估值随后被转移到股价的估值。

《卓越理财》:为什么坚持“价值投资”很难?以至于导致价值投资者一直只是少数派?

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能够有效准确地运作是因为只有少数的投资者使用这些原则。就如同沃伦巴菲特经常解释到的,当其他投资者还在担心的时候,价值投资者已经在为自己发现了廉价品而感到兴奋。当其他投资者正支付高昂的价钱时,价值投资者则持谨慎态度。价值投资依靠调查研究和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但是许多投资者喜欢跟风,去响应那些谣传和推测。

《卓越理财》:价值投资是否真能适应中国股市?您觉得是否有需要修订的地方?

珍妮特·洛尔:这样的实践可能需要依据中国股市规则和习惯做法进行调整,但是基本原则同样适用。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地市场的上市要求和其他规则将会变得更统一。与此同时,读者可能会发现我书中的第九章——特殊情况会很有用。

《卓越理财》:价值投资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下应该如何操作?

珍妮特·洛尔:本杰叫·格雷厄姆发展了能在每种市场条件下有效运用的价值投资原则。事实上,价值投资暂往往倾向于在弱势的市场凝聚力量,在复苏的市场发挥最大的力量。当市场估价过高,价值投资者又会缩小投资,因为没有低价股供他们选择。在书中,我用了整整一章来阐释这个问题。

《卓越理财》:采取价值投资有哪些风险是需要面对的?如何规避?

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为评估风险和预防风险提供了原则。最困难的决定是确认确切的买入和卖出时间。有时,投资者会在一个逆转之前连续的推动价格超过过高估价。相反的,一个估价过低的股票可能会一直在谷底徘徊,并且可能需要徘徊的时间会比预计的时间更久,因为投资者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你可能会不时的在市场达到最高价之前卖掉股票,或者在股票位于最低价之前候买入。这可能会让您感到沮丧。但即使如此,为了把风险最小化,价值投资者不应该试图预期股市阶段而是应该把目光集中在个别证券的价值上。

价值投资篇6

【关键词】黄金保值分散风险风险投资

一、黄金――历史上的投资价值

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品,多年来在金融市场独占一席之地。而这种特殊性缘于其自身的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也缘于它在历史上的特殊功能――货币功能,即其拥有的独特的社会属性。此外,黄金的“有形”及“非债务性”,也促使黄金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地位。也正是由于黄金的特殊投资地位,使得世界上无论个人、机构、国家都在不断追求其中的投资价值。

随着历史的发展,黄金的投资价值也不断丰富。当然,其投资价值的变化与角色演变密不可分。历史上的黄金投资价值可以分两个阶段分析。

首先,是黄金货币化阶段,在此阶段黄金承担着货币职能。这一阶段保值是其最突出的投资价值,这也是其最传统的投资价值。作为一种资产,黄金在相关的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并体现投资价值,可追溯到16至18世纪。这一阶段,正值金银本位制、复本位制盛行的时期,黄金充当着货币职能。作为无国界货币,加之其自身独具的内在价值,其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性极高、流动性极强的资产。此外,那时候黄金的价格被人为固定,并由官方负责维持,所以价格相对稳定,保值价值十分明显。到19世纪,金本位制度已经发展为国际货币制度,黄金不再只是发挥着货币职能,更成为最重要的储备资产,深受欢迎的保值功能也得到深化。在随后的金汇兑本位制及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其最主要的投资价值仍为保值。

其次,是黄金非货币化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会议随之召开,牙买加体系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起来。自1976年,牙买加协议签订以后,黄金正式开始非货币化。牙买加协议的签订意味着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货币地位从法律意义上正式被解除。自此之后,决定各国汇价的基础不再是黄金。并且,在平衡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顺逆差时,黄金储备也不再是主要的支付手段。但要说明的是,黄金非货币化并不等于黄金已完全失去了货币职能、投资价值。相反,黄金非货币化之后,反而拥有了更为广阔和深入的投资舞台。在黄金肩负货币使命的阶段,其价格的波动范围会因价值尺度的要求而受到相应的限制,而货币职能被削弱后,黄金便可在金融市场进行自由交易。因此,原本就因不同于信用货币及普通贵金属而深受青睐的黄金,在投资领域里更具独特魅力。

二、黄金――现今的投资价值

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货币体系不断随之演变,黄金的角色也不断变化,并最终退出了流通领域,但这一切并未使得黄金彻底蜕化成为如同普通贵金属一般的简单商品。多年来,黄金仍在金融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今阶段的黄金投资价值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黄金的保值价值

现阶段黄金投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的保值避险价值上。

作为被全球所共同接受的硬通货,黄金通常被各国视为最后的支付手段。每当全球经济形势、政治局势存在潜在不稳定,甚至发生动荡时,绝大多数投资者仍愿意将个人资产的一部分转化为黄金,作为一种避险储备,以求保值。凯恩斯曾说:“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确,作为最后的支付手段,它就如同卫兵一样,在危急关头,坚守防线,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完全取代它。

一种投资要想具有保值价值,要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该投资对象其本身必须具有相应的价值。这个价值是依附于投资对象本身的,并不是一种被赋予的承诺或保证,即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信用。因为,战争或危机一旦爆发,任何承诺机构都已无力履行其承诺,这将会导致投资人所持的信用凭证无法兑现,变得一文不值。而在这个问题上,黄金具有其他任何投资工具都无法企及的信誉。其次,要想具有保值价值,还要求投资对象在长期内应具有保持同其他商品服务一定兑换比率的能力。即使不能始终保持,也应能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或者至少能有回归历史水平的趋势。黄金价格的长期走势恰恰满足了这个要求。尽管金价会波动,但长期来看,其往往会回归它相当于其他商品服务的购买力。例如,7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物价水平一直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而这一时期的金价却相对平稳。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资料,通过预测可知2011-2015年,在应对通货膨胀方面,黄金的表现远好过其他投资品。

此外,从已有数据上看,无论在长期或短期,黄金价格其实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从1900年到2010年,各年黄金均价稳定上升。足以见得,黄金,是一种有效的保值工具。

纵观历史,黄金的保值价值体现在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例如,著名的美股“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疯狂下跌了508点。并且,在此后的十个月内,全球股市整体持续下帖,引发了一次影响巨大的全球性股灾。然而,在这次巨大的浩劫中,黄金的价格不降反升,最终甚至跨越了500美元大关。这一现象,让众多心灰意冷的投资者重拾希望,也充分证明了黄金绝对是一种绝佳的避险工具。再如,1997年由泰铢贬值而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亚洲各国深受影响,韩国也不例外。当时,韩国的外汇储备仅有39亿美元。为了能使国家渡过难关,韩国政府发起民众捐金,在短短的两个月里,349万韩国民众自愿捐金,共达225吨,价值217亿美元。可以说,是这些黄金将韩国从危机的泥沼中解救。此外,9.11事件爆发后、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以及多次世界经济金融市场走势异常之时,黄金的价格都表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陷入经济保卫战,黄金市场再次表现出了一升冲天的势头。黄金,又一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证明了自己保值避险功能的强劲之处,为众多投资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由此可见,黄金在特殊时期,特别是物价飞涨、经济发展下滑、国际局势动荡等时期,表现出的良好的保值避险的价值。因此,时至今日黄金依旧是重要的官方储备。截至2012年10月,全球共有31,447.4吨左右黄金作为储备,被储存在各国央行。其中,美国居世界首位,占8133.5吨。我国排在第六位,储备约1054.1吨。

(二)黄金的分散组合风险价值

黄金的投资价值还体现在降低投资组合风险,优化投资组合上。这是缘于,一般的投资工具之间都具有价格变动的高度正相关性,即价格变动走向一致。因此,即使组成投资组合也无法达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的目的。然后,众所周知,黄金与大多数投资工具之间的价格变动相关性都较低,甚至会出现负相关,即意味着黄金在一个投资组合中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因此,在一个资产组合中,持有一定量的黄金产品,会使得组合的风险水平降到最低,而收益水平达到最高。根据世界黄金协会1999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可知,黄金价格与其他投资品的相关性很低,特别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与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3和-0.49。

可见,黄金具有高效的分散风险作用。不仅自身价值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个组合中,它的保值功能更可使组合整体风险降低,而这是一般资产组合无法媲美的。因此,无论在任何时期,经济局势如何,一个具有黄金产品的投资组合,都能在承担最小风险的前提下,赢得最优的回报。当组合中持有一定比例的黄金时,投资组合的风险相对于未持有黄金的投资组合要低很多。可见,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黄金在投资组合中,都有很轻的分散风险作用,提高投资收益的作用。

(三)黄金的风险投资价值

随着信用制度的演进,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信用化程度加深,黄金投资的衍生品也愈发受到青睐。黄金投资的风险投资价值,即其增值功能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与黄金有关的各种新型投资产品、衍生工具横空出世。它们的出现,使得黄金作为投资产品的增值功能得以很好地显现。与此同时,这些产品克服了黄金投资本身的诸多不足,例如黄金租赁、黄金期货等投资工具可以有效地克服黄金实物运输、保存的困难,解决了高成本的难题,并在最大化保留黄金的投资价值的基础上,为黄金的投资价值开启了新的篇章,使其投资价值得以延伸,也使得黄金投资工具具有了适应新型市场发展的生命力。此外,相对于其他投资产品,黄金市场有其独特的便利。例如,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交易市场、保证金交易、无人操控的透明环境等,都使得黄金交易市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使得更多的投资者因此活跃于黄金投资。

在过去的几年中,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流动性泛滥、通胀预期高企,各国央行纷纷大量购金,国际金价不断刷新纪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被建议,应将更多地财富投资在黄金产品上,以求保值的同时,实现有效的增值。因此,黄金价格一路攀升似乎也就不足为奇。

2003年至2009年,黄金与全球主要股票指数在收益与风险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黄金投资的收益率水平基本上均高于其他全球主要股指。尽管在于香港恒生指数的比较中,收益率略低,但其风险水平也远远低于恒生指数。在此期间,各股指的平均收益率为8.97%,风险水平为23.08%。而黄金投资的回报率为17/99%,风险水平也维持在10%以内,为9.61%。足以见得,黄金投资的收益已经远高于其他风险投资,而风险水平却大体相当。

黄金的风险投资价值也缘于其自身是具有价值的实体,并加之黄金投资市场独具的特性,使得其在坚固保值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增值。并且,从长期投资来看,黄金投资的回报率已高于一些投资工具,并有效的将风险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黄金在保值价值的基础上,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发现了风险投资的功能。

然而,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越高的资产,收益往往越高。因此,黄金近些年的高增长,也是有原因的。这与近几年经济不稳定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有人就提出,在更长期里面看,例如一百年,二百年,黄金的投资收益会远低于股票和债券。而这种低收益也是其本身近似保险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在大多数投资者、国家疯狂投资黄金的同时,有些专家也会建议,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可以将其财富中的一定比例投资与黄金,作为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规避风险,实现对冲,这有其合理性。但是,若是追求财富更长期的增值而抛售大量股票等风险投资工具,而大量购金,绝非最正确的投资决策。

此外,在黄金风险投资价值这一问题上,我国始终保持着相对谨慎的态度。就我国的情况来看,据考证,民国初年,一辆黄金可买二亩良田,五两黄金可买四合院。而放眼于现今,相对于四合院来说,五两黄金的价值微乎其微。可见,在我国,金价没有跑赢物价增长率,换言之,即使是金价暴涨,其实际收益率仍未负。正如谚语“盛世收藏,乱世藏金”所阐述的意思,身处乱世之时,黄金因其极强的保值功能,深受广大百姓喜爱,而那些在盛世中深受热捧的古玩,则被廉价抛弃。这不无道理。正如前文所说,我们需要深刻的了解到,金价的暴涨深受动荡局势的影响,而一旦动荡不安烟消云散,金价很有可能便会回落。总之,即便是如此独特的黄金,追求保值、进行风险投资也需谨慎。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历史上及现今阶段的黄金投资价值,对黄金的保值价值、分散组合风险价值及风险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文中引用大量数据、实例进行例证,并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使得论点更加突出。当然,本文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很多问题仍有待继续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秋影.我国黄金市场投资功能研究[D].北京.2011年07期.

[2]张目标.个人黄金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D].江西.2012年.

[3]王研.国内外黄金价格的波动性与互动关系研究.金融发展研究[J].2009年第6期.

[4]张志枫,周璐.中国黄金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经济论坛[J].2009年11月.

[5]蒋红亚.黄金投资价值及我国黄金市场投资功能建设研究[J].上海.2007年03期.

[6]徐祥.中国黄金市场开放政策初探[D].吉林.200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