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法理学教学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4-04-27 手机浏览

法理学教学范文篇1

一、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还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校一直在沿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受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表现为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因此,尽管很多的物理老师有着丰富的物理学科知识,因为受制于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时间一长老师也就接受了这一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上表现也显示为盲从。又因为人们功利性心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自己就对物理课程认识不够,单纯的认为成绩代表一切。最终导致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变成了为了考试的学习,老师是代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单方面的接受知识传授。

二、现代教育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分析

2.1基于大班课程教学条件下的有效教学法

现阶段,大众教育已经在我国推广开来,大学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对此很多大学学校课堂教学工作都使用大班教学的方法。我们也很清楚使用大班教学方法的效果有限,但我们可以有针对的去对大班教学法进行改进,如此更好适应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通常情况下,大班教学工作中可以使用启发讲授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教学法。以上所提到的两种教学方法都很灵活,因为其对现实教学环境和其他教学方法的要求不高,所以很适应于大班教学的现实环境条件。分析启发讲授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讲授法是什么概念。讲授法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有其自身的优势,举例如:这种方法很直接,将问题的本质使用通俗易懂的内容进行讲述,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它还有系统性特点,这一系统性特点让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内容讲述变得更加系统、完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大学物理本身也有很多的理论、概念等,使用讲述法都可以直接明确的讲述给学生们听,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讲授法接受来自理论方面的批判,在接受批判的同时它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现实的教学工作中,讲授法已成为高效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将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综合能力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激发学生潜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当中,老师应当适当的添加一些问题讨论活动,有益于引起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程教学氛围。当然,这里我们所讲到的讲授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讲授法,它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讲授法的创新、改进,抛开以往灌输式的知识讲授,要求老师在事先了解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合开展物理课程教学,进而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班环境下要注重课程内容重点难点的融合,适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加入启发式教学计划安排,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活跃思维,深入思考知识的要点。根本上而言,启发讲授教学法是融合了启发元素的讲授教学法,这一教学法旨在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主体学习作用,鼓励学生探究学习。老师在开展启发讲授教学法当中要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尽量让问题的设计更有针对性、简洁性,明确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基于物理课程教学本质内容的有效教学法

法理学教学范文

目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4级八年制贯通培养护理本科1班共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备用床与麻醉床的示教与练习”作为项目教学的范例。课前对学生分组并下发项目任务单,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并设计展示内容,课中进行项目成果展示,课后学生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讲评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结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由演说家”转变为导航仪”;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听众”转变为演员”。结论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更有趣;以任务为核心,使课堂更有用;以教师为主导,使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

教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中力求推动有趣、有用和有效的三有”和谐课堂。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依托,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师应该转变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项目教学法所主张的在做中学”的观念,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群体特征以及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成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单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按照临床实际工作情景,共同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笔者选用2016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现状调研中的优秀课例备用床与麻醉床的示教与练习”作为项目教学的范例,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实践中的体会和建议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以本校2014级八年制贯通培养护理本科1班的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考入本校的中考成绩均在460分以上,且均为北京生源。学生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

2研究方法

2.1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思路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结合临床工作需求,将护理思维与教学进行整合,构建模拟临床实际工作的学习情景,由临床一线护理专家按照笔者给出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制订项目任务单,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2]

(1)确定分组。以自愿原则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将全班共分为8组。(2)播放视频。课前一周将临床一线护理专家下达的项目任务视频发到本班学习微信群中。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自学、查找资料,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课上进行项目展示。临床专家根据铺备用床和麻醉床”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实际工作需要布置任务:任务一:铺备用床时如何做到省力?任务二:迎接一位新入院患者如何准备床单位?任务三:患者外出做检查时如何整理床单位?任务四:患者正在就餐、治疗或其家属探视时可以完成铺床法操作吗?为什么?任务五:术后患者铺麻醉床时枕头如何放置?为什么?患者强烈要求用枕头时如何解释?任务六:迎接全麻腹部术后患者回病室,铺麻醉床时应该如何加铺橡胶单和中单?为什么?任务七:铺麻醉床时椅子应该放在床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如何协助医生将患者移至病床?任务八:手术后回病室的患者床边如何准备麻醉护理盘?目前临床还使用什么监护设备?(3)网络答疑。课前一周,笔者通过本班学习微信和QQ群接受学生提问、答疑,启发鼓励学生自学,同时到医院拍摄病房中铺好的备用床和麻醉床及抢救设备的图片,讲课当天发至本班学习微信和QQ群中,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临床一线护理专家提出的项目任务。(4)布置任务。课前3天,笔者按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布置的任务,安排好各组的任务内容:1~4组实施铺备用床操作;5~8组实施铺麻醉床操作。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资料或到医院了解临床护理工作的新进展。(5)手机在线。开课5分钟,笔者制订完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后,让学生进行手机在线分组学习、讨论。学生打开手机,进入本班学习微信和QQ群,观看临床一线护理专家下发的项目任务单,再次确认本堂课中各自的具体任务,并观看笔者在课前到医院拍摄的各种铺床法的实际效果图片及抢救设备图片。(6)任务展示。8组学生分别派本组代表展示本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可采用口答、操作示范、情景再现等形式,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本组代表展示结束,如有遗漏可由本组其他成员补充。小组任务展示期间,其他小组成员和笔者可以根据项目内容进行提问。小组展示完毕,上交项目任务的学习笔记,由临床一线护理专家进行讲评。(7)师生互评。每组任务完成后,先由本组学生进行自评,再由笔者指定任意一名小组成员进行互评,最后由笔者总结归纳。本组代表成绩即本组成绩,以激发学生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3结果

3.1教师由演说家”转变为导航仪”[3]

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对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教学中,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制订项目任务单,把传统章节的知识点设计为实际的工作任务,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融入仿真的工作情境中,把拍摄的医院实际操作图片装进了学生的头脑中,缩短了学生与临床的距离,使教师由原来讲台上的演说家”变成现在课堂中的导航仪”。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2学生由听众”转变为演员”[4]

学生在学习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时,在项目教学法的引领下,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小组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来完成,避免吃太饱”或吃不饱”,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要靠团队合作来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我成就感均可得到提升,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由原来教室中的听众”变成了模拟临床工作情景中的演员”。对学生而言,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围绕项目任务主动地、有计划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4讨论

4.1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更有趣

项目教学中,学生从接受任务开始,就要围绕任务查阅相关资料,自学相关内容和独立思考,回顾以往学习过的专业知识,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生的自学和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分工、交流、协作完成本组任务,需要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如准备任务展示的道具、设计任务展示的情景、PPT制作等。如果任何一个小组成员不配合或任务展示中某个环节失误,都会影响整个项目任务的完成。学生在课堂任务展示之前,教师再次明确各组任务,规定各学习小组有5分钟准备时间,使学生充分利用好这5分钟。指导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在教室内准备本组进行展示的教具。这既是小组任务展示前的热身,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可以弥补课前准备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分钟准备时间结束后,学生自行将手机统一放到小组的收纳盒中,让学生把手机当成一种学习工具,这样既尊重了学生,也弥补了学生上课随意玩手机的不足,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笔者认为学生分组尤为重要,分组可以尊重学生的意愿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均衡搭配。无论采取哪种分组方式,教师都要给小组中的每个组员明确分工,防止个别学生出现依赖或逃避心理。项目任务的准备和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完善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习中的成果和乐趣。

4.2项目教学法以任务为核心,使课堂更有用

任务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核心,选择的项目任务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教”应该以学”为前提,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以学生的角色改变为前提。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笔者认为任务选择必须与教学大纲紧密相关,并将知识点作为布置任务的依据。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与实习医院的行业专家搭建教学通路。课前与临床一线护理教师沟通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临床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贴近临床实际的护理工作任务。行业专家将项目任务视频下达后,学校教师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及时调控课堂的节奏和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指导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应考虑学校教学环境和模拟教具是否可以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并引导学生按照临床护理思维制订解决任务的方案。

4.3项目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使课堂更有效

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看似教师的任务减轻了,其实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课前,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临床一线,去发现和体验临床一线实际工作程序与教材中的不同,然后与临床行业专家沟通,制订出适合教学使用的项目任务单。课中,各组学生在进行项目任务展示时,教师要随时启发、引导学生。课后,教师要总结出本次课各学习小组任务展示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记录学生的优缺点,对个别参与意识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下次分组时给予明确的任务和要求,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关注学生任务展示时护理操作是否规范,模拟操作时护患沟通是否有效,对教材要求的重点和难点是否掌握。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较高的责任心和热情。教师需要对本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与临床实际工作情景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保证有效完成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作者:张丽威卢桂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颜学荣.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130-131.

[2]马文华,王慧玲,陈巧力.项目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99-100.

法理学教学范文

1图文并茂,形象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字形、字义与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如“日”字教学,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太阳形,像太阳的圆形,里面的一点象太阳里的黑斑(有的说像太阳里的光);再讲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演变为,拉长为一: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学生理解了“日”字的形义联系,便会掌握“日”字的构形原理。

图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编制字谜,联想法

汉字繁难的笔画、复杂的结构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看到,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字谜是用暗示字义或描摹汉字形体特征的方法为谜面,以文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它分为两类型:

(1)揭示汉字形体的字谜。乖:乘人不备(拆字法)。俄:先人后己。化:华北。乃:后起之秀(特指法)。更:与人方便。今:用心读书(反拼法)。碍:砸左边,得右边(拆拼法)。券:拳头对刀(移位拼字法)。翠:刘邦闻之喜,刘备闻之悲(会意拼字法)。

(2)揭示汉字形体、暗示汉字意义的字谜。泛:分开水太少,合拢水太多。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3动作示范,示意法

汉语单音节动词中,有很多是表示人体动作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做示范动作,让学生从中领会动词的意义,掌握动词的构形特点。如睁、握字的教学:

张开两眼——睁(目字旁)

五指收拢——握(提手旁)

动作示范,示意法既可用于动词的词义教学和词形教学,又可用于动词的听写,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词义和使用。

4形近比较,辨异法

汉字从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类型。独体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组合而成,合体字则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组合而成。用这有限的笔画和偏旁组合成数万汉字,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辨“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辨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构字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

爰:字中间是“爰”,以“爰”为声符的形声字,韵母为an,如缓、暖、援、媛等字。

爱:字中间为“爱”,以“爱”为声符的形声字,音节是ai,如嗳、暧、嫒等字。

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寻同辨异,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

5部首表义,求同法

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辞书中有三大部首系统:一是形体部首系统,如一、|、乙等部首,它们一般与字义无关;二是形位型部首系统,如“叛”字中的八部和又部、“颖”字中的水部、“腾”字中的马部,它们有的与字义无关,有的与字义有关。三是形义型部首系统,它按字形分部,以表意的偏旁作部首(亦即按义分部)。因此,形义型部首系统是辞书中主要的部首系统,它最能体现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合体字,尤其在形声字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对同部首字的字义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认识到每个部首都存在着表义的类属性,如引导学生分析着表义的类属性,如引导学生分析“顶”、“项”、“颈”、“额”、“颊”等字的意思,让学生认识页部的表义类属:从页的字,字义与人体肩部以上的部位有关;分析“儒”、“侠”、“俭”、“侈”、“仰”、“伏”等字的意思,认识人部的表义类属:从人的字,字义多与人的类别(儒、侠)、品性(俭、侈)、行为(仰、伏)等有关。

部首表义,求同法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部首的表义类属,加深学生对汉字据形知义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汉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望文生义的理解能力。

6构件分解,形缀法

有的合体字尽管结构复杂,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认识到,陌生的合体字大都由熟悉的构件组合而成,合体字的形、义、音是由构件的组合关系来体现的,这就决定了合体字结构的可分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来教合体字: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合体字的形、义、音;再将合体字分解成若干个构件,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构件的读音和意思;然后再将几个构件连缀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构件与合体字在音或义上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合体字。如“葬”字的教学过程:

葬:A、葬字读zai,本指掩埋死人。

B、把葬字分解成(草)、死(尸体)、(双手)三个构件。

C、将三个构件连缀起来理解葬字:手把尸体掩埋在草丛间。

构件分解,形缀法是一种化难为易、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构件与合体字的内在联系,从形体结构和造字方法这两方面掌握汉字的形、义、音。

7意义合成,义缀法

意义合成是会意字的一种会意方法。这种会意字的特点是字义为各个构件义之和。因此,这种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应该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让学生了解各个构件意义,再将这些意义连缀起来,理解该字的意义,最后因义识形,让学生从构件和字的意义关系这个方面掌握该字的形体。如尖、卡字的教学:

尖:由小、大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小下大的东西。

卡:由上、下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不来、下不去,夹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