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工作汇报范例(3篇)
网信工作汇报范文篇1
据了解,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电子支付市场主要有两类机构:一是境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如浙江支付宝、深圳财付通等,此二者均是国家外汇管理局2009年批复同意开办跨境收单业务的支付企业;二是提供全球在线收付款业务的境外支付企业,如PayPal等。从两类机构的支付规模来看,95%的网络跨境支付市场由PayPal垄断,目前网络跨境支付交易外汇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业务真实性审核管理存在难度由于跨境电子商务通过网络传输电子交易信息,没有传统的合同、发票等纸质单证,导致货物和服务贸易中传统的纸质单证审核失去基础,交易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存在监管漏洞,易成为非法外汇资金流入的渠道。一是第三方机构和企业存在违法行为的风险。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跨境支付业务中,企业不直接通过银行办理外汇业务,而是委托给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外汇业务办理过程中,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用户的身份信息伪造虚假交易或者用户私自伪造虚假的交易,通过在合作银行办理购汇业务以套取外汇,再通过地下钱庄或其他途径将这些外汇转移至境外,构成非法倒卖外汇或非法转移境内资金的犯罪行为,为境内外不法分子跨境转移“黑钱”提供便利通道。近年来辖区居民举报的ICTS、MT4、VTTrader、Currenex等非法交易支付平台就属此类。二是增加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的隐蔽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汇发[2009]56号)第一条规定,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将外汇汇给境内5个以上(含,下同)不同个人,收款人分别结汇的,银行原则上不能办理。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银行对Paypal收汇是给予办理的。Paypal业务的特点是用虚拟的电子邮件账户来标识用户,交易双方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卡号实行保密原则,屏蔽了真实的资金来源和去向,影响国际收支核查有效性,银行也因此无法正常履行外汇局相关规定。
2.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被突破一是个人年度总额管理被突破。第三方支付机构以自身名义个人外汇收支的购汇、结汇业务时,银行无法了解其所的购汇、结汇业务中个人的具体情况,如姓名和身份证件号码等,相应地也无法查询个人的年度结售汇额度使用情况,难以执行个人年度结售汇限额管理政策。二是个人外汇结算账户管理规定被突破。按照《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经营性外汇收支应当通过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办理,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或个体工商户开立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参照机构管理,需获得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等登记证书,但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商户通过个人外汇储蓄账户收取货款时,由于年度总额以下的结汇业务不用提供证明材料,商户只需将销售货物收入结汇资金申报在职工报酬和赡家款等项目下,便能轻松规避个人外汇结算账户的管理规定。
3.通过地下钱庄实现资金跨境流动和结汇下面所说的流入结汇方式是非法的(见图1),但在目前大多数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跨境贸易和虚拟游戏产品交易中却有很大的市场。其具体做法是国内规模较小的个体老板或网络游戏国内服务提供商通过其在国外的Paypal账号提外币现钞或现汇到境外的银行,然后通过地下钱庄将款项结转为人民币,转移到其在国内银行的个人账户上,实现资金收入。
4.国际收支申报项目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项目多基于传统的资金性质与形式,涉及电子商务中日益普遍的虚拟物品交易则没有具体的申报项目与之对应。以新乡市某外汇指定银行近期办理的一笔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为例,该笔汇入款金额为482欧元,是该市某居民通过互联网出售虚拟产品(网络游戏装备)所得,但在居民前来解付结汇,进行申报时却发现申报项目中并无与之相匹配的项目,最终银行只能选取比较相似的项目(类别:捐赠,交易编码:401000)进行了申报,并在备注中进行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收支统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和支付管理的建议
1.完善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管理制度,强化其主体监管意识一是建议外汇管理部门参照商业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的准入标准,建立规范的跨境业务市场准入机制,由外汇局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跨境交易从支付组织的外汇业务经营资格、业务范围、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准入监管。二是强化第三方支付机构代位监管职责,由于其在网络跨境支付中的特殊性,有必要在外汇管理法规和外汇管理制度框架层面对此类机构业务办理予以规范,加大政策宣传和业务管理的规范性、严肃性,要求其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个人结售汇管理、国际收支申报等业务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督制度,赋予一定程度的代位监管职责和义务。
2.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个人外汇管理政策在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框架前提下,放宽个人购结汇主体资格限制,允许第三方支付企业个人购结汇,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政策保障。加强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的合作,第三方支付企业应将个人的结售汇信息如实报送银行,由银行查询年度总额使用情况,避免利用第三方支付企业规避年度总额管理规定;开办网上跨境销售的网店店主,须办理工商登记,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并且须到商务部门备案登记,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成为合格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其资金性质属于经营性外汇收支,店主须办理个人外汇结算账户,严格执行个人外汇结算账户管理规定。
3.强化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真实性审核一是把第三方支付平台办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纳入外汇监管范畴,由外汇局对其办理业务进行核查,赋予第三方支付平台代位监管职能,对经办的跨境电子支付业务留存客户资料。二是搭建跨境电子商务信息交互平台。与工商、商务等部门协商,共同搭建跨境电子商务信息交互平台,引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商户网上交易订单、物流及资金信息纳入信息交互平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数据共享,方便工商、商务、海关、税务及外汇等部门利用平台信息与自身监管情况交叉比对,保障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网信工作汇报范文
【关键词】全媒体数位汇流应对策略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所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网络信息传播应用技术与移动信息传播、多媒体信息传播融合已成趋势,数位观察、数位编辑、数位资料、数位阅读、数位行销、数位价值、数位广告等“数位”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面对数字媒体的大融合,大陆媒体在2008年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以应对数字媒体时代的竞争。台湾联合报系则在2010年提出了“数位汇流”,并建立了数位汇流大编辑台,以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数位汇流”是“全媒体”的深化和发展。那么,在数字媒体大融合时代,“全媒体”和“数位汇流”又有什么差异,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一、传统报纸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报业迎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从传统的纸质报纸到手机报,从铅字新闻到网络新闻再到如今的影音新闻,报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数字时代的到来,也使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电脑、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都成了获取新闻的有效途径。企业家网站()曾经提出了未来十年可能消失的十大行业,而报纸便是其中之一。
便捷的手机报、即时的网络新闻、个性化的微博、博客、网络社区,无不在挑战着传统报纸的地位。在数字媒体大融合的时代,报纸将跳出传统报纸的范畴,它可能是一张电子纸,上面不仅有静态的图片,还有动态的视频、影音,甚至能看影片;每天的报纸也将不再是一个版本,而是即时更新的新闻连载。
数字化时代,传统报纸要生存,就必须积极寻求变革的途径,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全媒体”和“数位汇流”无疑成了传统报纸的救命稻草。
二、大陆的“全媒体”
(一)什么是全媒体
所谓全媒体,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具体地说,就是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它不仅指数字化多媒体,同时也指多媒体间的融合。全媒体实质上是一个由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网络新闻等互联网媒体、以及户外楼宇广告等数字媒体有机整合而成的平台,它力图实现各媒体的优势互补。全媒体对报业集团而言,其实质就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媒体融合,从报纸产业转变为内容产业。
(二)全媒体发展状况
近年来,传统报业的自身价值受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影响逐渐呈弱化趋势,媒体的数字化生存模式日益成为报业探索的内容。2008年初,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面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工程”,并确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安全生产报、烟台日报集团等单位为报纸全媒体出版领域应用示范单位,进行数字复合出版的研发和试点。
早在2006年8月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便推出了全国首家多媒体报纸――宁波播报,而这也被称之为当年中国报业十件大事之一。宁波播报是一张汇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的互动性报纸,跳出传统的读报模式,受众还可以听新闻,甚至进行即时的反馈和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宁波播报正逐渐将传统报业引向全媒体时代。
而全媒体战略的尝试则是从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开始的。2008年7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宣布,国内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正式运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记者的稿件开始向多个全媒体终端――纸质报纸、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屏等。传统报业也正式迈开了全媒体发展的步伐。目前国内传媒集团纷纷向全媒体转型,正逐步加快建立多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和数字化传播网络。
(三)全媒体发展困境
1、综合人才稀缺。全媒体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从业者兼具采、编、写、摄影、摄像等综合能力。采编人员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有灵敏的反应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报道。然而,当前条件下,这类人员相对稀缺,这也是造成全媒体的主要困境。
2、多种媒体整合困难。全媒体的发展,要实现平面媒体、互联网媒体、无线多媒体以及户外数字媒体等的有机整合。但在当前条件下,要实现这几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的整合有一定困难。
(四)全媒体发展意义
全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而代之以“媒介融合”这一新的传播模式,它将不同的媒体集中在同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通过发挥各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行信息传播,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渠道满足受众的需求。全媒体时代,传统报业也开始实现从生产报纸向传播内容转变,从而更能有效实现新闻传播的及时性。
三、台湾联合报系的数位汇流
面对快速发展的“数位”时代,台湾联合报系提出了报业发展的数位汇流。
(一)什么是数位汇流
所谓数位汇流,是将文字、图片、影音等全部整合在一起。具体讲,即在新闻发生后,立即邀请专家、记者连线,进行网上直播。数位汇流是传统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因为报业集团,不应只有单一报纸产品,还需要产出多元化,载体多元化,同时及时推出新的运营模式。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是“数位汇流”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
(二)联合报系数位汇流
在数位汇流背景下,联合报系已由原来单纯产出一种纸质产品,发展到服务全面性、载体多样性、内容多元化的媒体时代。在新闻方面,它坚持内容为王原则,提供新闻服务民众、以新闻为主报纸为辅,通过影音新闻,实现新闻的真实性;通过手机、电脑等进行实时互动,随时更新新闻讯息,实现新闻的及时性。在广告方面,跳出单板的纸质广告,代之以具有动画效果的广告,通过互动,即时下单与消费,凸显其购物的便捷性,大大提升了广告商的利益。
为了有效实现数位汇流,联合报系建立了数位汇流大编辑台。极具科技感的大编辑台是新闻内容的产制中心,透过数位汇流,提供网络、手机、电子书等各种载体使用,开创了未来媒体发展的新时代。它将联合报、经济日报、联合晚报、联合新闻网四个独立媒体整合作业。这是一个占地近一千五百坪的新闻工作台,能同时容纳700多名记者在这里工作。
数位汇流下的“三报一网”大编辑台,有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首先,物理变化――将报纸相同专长领域部门的人员整合在一起,比如不同报纸的财经类记者坐在一起,这样就能有效沟通讯息和想法,以实现即时、准确播报新闻,这也是迈向未来媒体的第一步;其次,化学变化――数位汇流环境下,未来联合报不只印报纸,更要将新闻文字、图像、影音内容供应到读者手机、网络等各种载体上,使读者能及时获得即时新闻;最后,体制变化――新闻人员的思维与习惯彻底改变,联合报系的记者编辑掌握数位汇流能力后,未来便是在影音的氛围下工作,彻底改造了传统的媒体环境,在圆形工作台上方是一个圆形电视屏幕,汇集了全世界各主要新闻频道,编辑记者可以通过屏幕随时了解全世界的实时新闻,这也为联合报系的新闻时效性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在大编辑台还配备有即时新闻简易摄影棚,能制作即时新闻,传送影音新闻,以便即时提供新闻服务民众。
(四)数位汇流意义
数位汇流不但能即时地提供新闻,同时将进一步缩短数位和资讯的落差,能让偏远地区的人通过网络、手机等即时了解信息、吸收新知识。在“数位”时代来临之际,数位汇流无疑为媒体在数字时代找准了定位,也为未来媒体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数位汇流与全媒体对报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数位汇流是传统媒体的数位化,全媒体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数位汇流是联合报系为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而提出的与全媒体思路类似的概念。在数位汇流环境下,传统报业不只印报纸,更要将新闻文字、图像、影音内容供应到读者手机、网络等各种载体上,使读者能及时获得即时新闻;而全媒体则提倡多种媒体有机整合形成的优势互补、多形态、多层次的体验式平台。一定程度上,数位汇流强调新闻的及时性,全媒体则强调载体的全面性。
当前传统报业要实现平面媒体、互联网媒体、无线多媒体以及户外数字化媒体等媒体的有机整合,具有一定的困难。从一定层面上说,大陆媒体离实现载体的全面性似乎还有一定距离。然而传统报纸与新媒体的竞争又确实存在,“数位汇流”对传统报纸的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数字媒体大融合环境下,新闻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全媒体更强调载体的融合。视频、音频的广泛运用,专家、记者的现场连线,都能有效帮助受众更好地获得信息,也真正实现了“内容为王”。
此外,联合报系的数位汇流大编辑台也是一个值得传统媒体借鉴的地方。这种打破不同报纸内容领域间的界限,将报纸相同专长领域部门的人员整合在一起(比如不同报纸的财经类记者坐在一起)沟通讯息和想法的做法,能让新闻更具深度性和全面性。大编辑台的简易摄影棚,也为新闻的时效性提供了便利。
我国的纸媒正经历着从以信息量为支撑的内容竞争、发行竞争和广告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品牌竞争和影响力竞争。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社会新生代的阅读习惯逐渐从纸质媒体转向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时代,有效运用“数位化”的优势,减少讯息在传输中所产生的失真,实现新闻的即时性、全面性,这些,无疑是报业在发展中值得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①申维亮,《地市报的全媒体战略》,《传媒观察》,2010(6):29
网信工作汇报范文
1、丰富报表内容,扩大信息交流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指标项目的最新规定,在原信息网报表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指标项目,如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七项指标及综合效益指数;PVC按其生产工艺方法,确定了产量、成本、销售量、库存和销售价格等指标。最后确定83个指标项目,这些项目能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技术运行情况,扩大了信息交流量。
2、积极组织扩大网员单位。总结以往工作经验,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吸收网员单位,通过信函、电话、传真及会议交流的方式与企业联系,扩大网员单位。现网员单位近150家,每期季报报送单位达120家左右,其报送烧碱总产量占全行业的近93%;98年年报报送企业共146家,其烧碱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7%;99年年报报送单位168家(另有20家企业的数据由国家石化局和有关省厅提供),其烧碱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9.2%,信息网所汇总的数据具有行业代表性。
3、按期、保质完成交流工作。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网员单位多,信息量大,为方便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准确、快捷的特点,采用了计算机管理,根据报表内容编制了数据库程序,处理报送信息,缩短了资料汇总时间。企业上报资料,对其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严格把关,通过电话询问企业,及时修改,保证了上报数据的准确性。99年信息网按时共完成12期的全国重点氯碱企业月报交流汇总和4期全行业企业季报交流汇总工作(其中第四期为99年度年报)。
4、加强信息网网员联络交流工作,增强信息网凝聚力。1999年6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交流会,会上总结了98年度信息网网务工作,讲解指标项目,统一填报口径,各网员单位在会上交流了本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经验,并提出完善信息网工作的各自观点。每年一次的信息网交流会,缩短了企业与信息网的距离,对于企业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认真采纳,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网的工作质量。信息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网员单位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为企业和上级领导部门服务。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氯碱信息网为企业和国家领导部门架起了桥梁。每年一次的信息网交流会我们请来国家石化局领导传达最新信息。每月的交流汇总资料,我们如实向上汇报,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信息网在99年的争取电价优惠政策和扭亏脱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信息网工作现存在的问题。信息网网务工作的顺畅,需得到每个网员单位的支持。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因企业机构调整、人员的变动,报送中断。望联络员因工作需要岗位变动时,将交流报表交部门领导,重新安排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将更换人员告知协会。在企业报送的交流材料中,我们还发现,所报数据有些未按要求填写,如只报本年数,去年同期数不报;烧碱成本、售价未折百等。个别企业的报表中单位名称、填报部门、填报人均不填写,这给我们汇总工作带来了困难。有些企业未按照报送,待行业汇总工作结束后,我们才收到报表。以上报送中存在的问题,望企业注意,配合我们共同做好信息网的基础工作。
二、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下一步工作重点。
1、采用计算机联网,缩短报送时间。信息网下一步将采用两种报送方式:
①未具备联网条件的企业,采用原上报方式,将月报表样按要求填写清楚,邮寄或传真至协会;
②具备计算机联网条件的企业,通过INTERNET网将上报内容发送至协会。
2、加快信息反馈速度。改变以往单一方式,即邮寄方式。首先可通过INTERNET网将汇总资料发送到每个企业;其次再将汇总资料打印成册邮寄至企业。这样就缩短了反馈时间,增强了信息资料的时效性。协会今年下半年工作重点之一是成立协会网站。协会网站的内容丰富,其中之一包括经济技术信息交流一栏,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各网员单位可拥有密码,上网查寻信息网汇总资料及协会其它网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