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4-05-02 手机浏览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篇1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6.05.028

随着急危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相应的诊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且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和关注,近年来也产生了许多新技术,比如SwanGanz导管监测、食道多普勒、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indicatorcontinuourscardiacoutput,PiCCO)等。但由于这些操作技术的有创性、感染风险及费用较高等其他因素,导致它们的临床普及使用情况并不十分理想。故临床工作中,急需具有无创性、低风险甚至无风险,且快速、准确等特点的新技术;尤其是在抢救过程中,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是前提和基础。而在传统超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床旁超声技术成为了急危重症医学发展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床旁超声有别于传统的超声检查,是由临床医师在床旁独立为患者开展的实时超声检查项目,且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有针对性地对相应部位进行筛查,能快速明确诊断、引导有创操作、指导临床用药并及时评估疗效[1]。床旁超声可避免搬运患者,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缩短检查时间,且可随病情变化反复检查。为了推广床旁超声的临床应用,我国于2013年颁发了《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床旁超声注重强调以目标为导向,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最终用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2]。而2014年美国心脏超声协会也了国际床旁急诊心脏超声(focusedcardiacultrasound,FOCUS)专家共识,其强调了应用部分超声技术快速诊断,明确病因并指导临床决策[3]。故本文拟初步探讨床旁超声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作用价值。

1床旁超声与心血管危重症

由于床旁超声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可重复、无创、实时动态观察和不影响相关诊疗等优点,其在ICU患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临床上可根据血压、心率、尿量、皮肤花斑和神智改变等判断血容量,但这些指标缺乏特异性;容量负荷试验也可用于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但其可靠性不高。而床旁超声可通过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nferiorvenacavacollapsibleindex,IVCCI)评估右房压、中心静脉压(CVP)和容量状态,进而了解和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对早期诊断、治疗和效果评估有指导作用。IVCCI=(呼气相舒张期最大径-吸气相收缩期最小径)/呼气相舒张期最大径,其值小于0.4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而受中心静脉压和呼吸周期的影响。研究证明,下腔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呈显著直线相关,故可以用下腔静脉压来间接反映中心静脉压水平。Kircher等[4]J为,IVCCI可作为右心房压力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指标,而且超声检查不受组织和血管解剖结构的影响;当容量不足时,在吸气时相下腔静脉内径明显减小,吸气与呼气时下腔静脉内径有明显的变化[5]。已有不少研究表明IVCCI与CVP存在相关性,当IVCCI>50%时,提示CVP0.05)。

Kircher同时指出,床旁超声对于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embolism,APE)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IVCCI下降在肺血栓栓塞中的发生率为82%,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restoratio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患者全身持续的病理反应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故采取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策略及措施,对提高ROSC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指出,有2%~10%的ROSC患者最终死于APE[8]。而床边超声通过动态监测IVCCI和心脏结构的变化,对于复苏后的抢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Yoshinori等研究也表明,超声诊断肺栓塞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85%以上[9]。另外,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不仅可观察心脏结构,评估心脏功能,在心搏骤停和肺栓塞等紧急情况下,还可为判断和治疗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TTE不但能快速判断心搏是否停止,还能诊断心搏骤停的原因,低血容量、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大面积心肌梗死等均可通过TTE发现[10]。

2床旁超声与呼吸危重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不张、肺水肿、气胸、重症哮喘等患者,具有突发起病、病程短、病情复杂且进展快等特点,往往需要尽快行气管插管术及呼吸机辅助通气,随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而在制定相关治疗方案之前,明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抢救过程中,转送急危重患者外出行胸部CT检查的风险极大,而床边胸片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时,如能利用床旁超声快速、有效、准确、同步的检查特点,将能为急危重患者的诊治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发挥床旁超声的临床实用价值。

在抢救重症哮喘患者过程中,机械通气是安全、有效的办法,故迅速、准确地气管插管是提供机械通气的关键和前提,而在紧急情况下,气管导管误插入食管的风险可达6%~16%[11]。故完成气管插管术后,如何早期准确地判断气管导管位置显得非常重要。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end.tidalcarbondioxide,ETCO2)是判断气管导管位于气管内的金标准[12]。另外,如果是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气管插管术,也可在镜下直视判断导管位置。但如在无条件监测ETCO2波形和未配备纤维支气管镜的情况下,可利用超声技术进行判断,而且更加实用和便捷[13]。有研究[14]证明,经超声判断导管位置的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100%、准确性为98.8%;两种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呼气末二氧化碳法为9.8s,超声检查为10.3s,两者差别不明显。

ARDS是导致急性肺心病(ACP)的常见原因,特别在右室过负荷时更易发生。但ARDS机械通气患者如能在前三天每日超声检查评估右心功能,并通过及时调整机械通气参数,能够减少ACP发生,降低ARDS的病死率[15]。如在进行脱机试验前采用心脏超声进行心功能评估还可准确预测脱机风险[16]。由此可见心脏超声在ACP的诊断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在ARDS患者中肺部超声可以提供简单、半定量无创的肺水指数[17]。在ICU日常临床诊疗过程中,ARDS肺水肿c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鉴别有时特别困难。而肺部超声检查十分有助于床旁的即时鉴别诊断[18]。血管外肺水(EVLW)与ARDS的严重程度、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及死亡率有相关性[19]。且EVLW的程度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死亡率相关[20]。故EVLW可作为监测ICU患者病情和判断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傅小云等[21]用肺超声采集B线评分方法观察了重症患者治疗前后B线评分、EVLWI及氧合指数的变化,并对这些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B线评分与氧合指数在P=0.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05,P=0.028),B线评分与EVLWI在P=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08,P=0.001)。周树生等[22]发现,超声胸膜线平行线(“A”线)阳性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敏感度为81.30%,特异度为8770%;彗星尾征(“B”线)阳性诊断心源性肺水肿的敏感度为80.60%,特异度为77.60%,阳性预测值为65.80%,阴性预测值为88.20%。王小亭等[23]采用改良床旁肺部超声评估方案(BLUE方案)对因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超过48h的重症患者进行检查,发现经过改良BLUE方案诊断肺实变、肺不张的敏感性为95.71%,特异性为87.50%,诊断准确率为94.87%,且与胸部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其还探讨了北京协和医院重症超声管理(PCUM)方案在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显示[24],PCUM方案对ARDS的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93.6%;对急性肺水肿的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92.7%;对分布性休克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3.6%。ARDS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尤其是肺复张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有研究显示,超声检测气胸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98.2%,而超声诊断气胸只需2~7min,可早期发现气胸[25]。B超检查可用于气胸的诊断,且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与床边胸片检查无明显差异[26]。Lichetenstein等研究提示发现彗尾样伪影、肺滑动征其中之一可排除气胸可能,而上述两个指标均消失则可提高B超诊断气胸的特异性[27]。由此可见,床旁超声不仅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在治疗过程中也可实时监测、反复检查,在经过阶段性治疗后,还可利用床旁B超进行疗效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尽量避免误诊、漏诊和错误的治疗方案。

3床旁超声与创伤

部分创伤患者因不能中断抢救或者不宜搬动(避免二次损伤)等,往往无法进行CT等检查。这给临床决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很有可能导致误诊、漏诊或者延误伤情。而床旁超声技术可弥补这一临床诊疗技术的缺点。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focusedassessmentwithsonographyfortrauma,FAST)与扩大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extendedfocusedassessmentwithsonographyfortrauma,EFAST)是适用于快速评估外伤患者体内出血病情的床旁超声检查方法。FAST检出腹部外伤患者内出血的特异性可达94%~98%,敏感性可达73%~99%,准确性可达90%~98%[28]。EFAST对于气胸的诊断优于传统的胸片,且与CT有相似的特异性(>98%)[29]。而在胸膜渗出、肺实变及肺泡间质病变中,超声也显示出比听诊及胸片更高的准确性[30]。研究发现床旁超声对于胸腹腔及心包游离液体的诊断结果与常规超声检查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对气胸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达到80.0%、100.0%及97.3%。而且,临床医师完成床旁超声检查评估用时仅(3.6±1.9)min,明显短于常规超声检查从呼叫到完成检查的用时(21.4±10.8)min(P

4床旁超声在危重症中实施的可行性

以往床旁超声技术的有效性、准确性和临床可行性受到质疑。张丽娜等[33]研究了ICU医生在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床边彩色超声心动图对ICU患者开展目标导向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的可行性及其对临床诊疗决策的影响。其发现ICU医生经过12小时的TTE培训后,可完成97.7%患者的超声诊断检查,且能正确解释85.2%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与心脏超声医生检查结果对比),其获得图像和解释的平均时间不到12分钟。另外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还直接影响了22.7%患者的治疗(包括补液治疗、正性肌力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45.5%患者获得有临床价值的资料。同时,王小亭等[24]采用ROC曲线判断PCUM方案对主要病因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完成初步诊断用时(15±6)min,明确诊断用时(65±16)min,初步诊断正确率93%,初始正确治疗用时(34±14)min。可见,临床医师经过短期规范的专项技术培训后,完全可以将床旁超声技术用于指导临床诊疗决策。

综上所述,床旁超声技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具有快速、准确、无创、同步、实时的技术特点,从初步诊断-初始治疗-疗效评估-调整方案,可全程参与整个临床诊疗过程。危重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而床旁超声能与PiCCO等技术进行有机地整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无创与动态评估相补充,对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全方位地监测,以制定最合理、最优化的个体诊疗方案。故床旁超声作为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评估的技术手段,将是危重症医学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关键环节,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CharronC,RepesséX,BodsonL,etal.TengoodreasonswhyeverybodycanandshouldperformcardiacultrasoundintheICU[J].AnaesthesiolIntensiveTher,2014,46(5):319322.

[2]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专家组.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7):700711.

[3]ViaG,HussainA,wellsM,etal.Internationalevidencebasedrecommendationsforfocusedcardiacultrasound[J].JAmSocEchocardiogr,2014,27(7):683.e1683.e33.

[4]KircherBJ,HimelmanRB,SchillerNB.Noninvasiveestimationofrightatrialpressurefromtheinspiratorycollapseoftheinferiorvenacava[J].AmJCardiol,1990,66(4):493496.

[5]ClevertDA,WeckbachS,KoppR,etal.Imagingofaorticlesionswithcolorcodedduplexsonographyand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versus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MSCT)angiography[J].ClinHemorheolMicrocirc,2008,40(4):267279.

[6]StawickiSP,BraslowBM,PanebiancoNL,etal.IntensivistuseofhandcarriedultrasonographytomeasureIVCcollapsibilityinestimatingintravascularvolumestatus:correlationswithCVP[J].JAmCollSurg,2009,209(1):555561.

[7]袁o,陈勇,马勇,等.超声心动图对ICU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输出量测定准确性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0):26782679.

[8]NadkarniVM,LarkinGL,PeberdyMA,etal.Firstdocumentedrhythmandclinicaloutcomefrominhospitalcardiacarrestamongchildrenandadults[J].JAMA,2006,295(1):5057.

[9]YoshinoriMatsuka,TakuroHayashi,TakahiroAstumi,etal.Useofemergencyulstrasoundduringcardiopumonaryresuscitationtodetectpulmonaryembolism[J].Resuscitation,2014(85):s19.

[10]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ndSocietyofCardiovascularAnesthesiologistsTaskForceon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Practiceguidelinesforperiopemtivetransesophagealehocardiography.Anupdatedreportbythe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ndtheSocietyofCardiovaseularAnesthesiologistsTaskForceon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J].Anesthesiology,2010,112(5):10841096.

[11]SchwartzDE,MatthayMA,CohenNH.Deathandothercomplicationsofemergencyairwaymanagementincriticallyilladults.Aprospectiveinvestigationof297trachealintubations[J].Anesthesiology,1995,82(2):367376.

[12]NeumarRW,OttoCW,LinkMS,etal.Part8:adultadvancedcardiovascularlifesupport:2010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Suppl3):S729767.

[13]王俊安,汪春英,杭燕南.超声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32(5):566569.

[14]胡双燕,仲俊峰,马彩叶.超声技术在重症哮喘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7):818819.

[15]RepesseX,CharronC,VieillardBaronA.Rightventricularfailureinacutelunginjuryand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J].MinervaAnestesiol,2012,78(8):941948.

[16]CailleV,AmielJB,CharronC,etal.Eehocardiography:ahelpintheweaningprocess[J].CritCare,2010,14(3):R120.

[17]JambrikZ,GarganiL,AdamiczaA,etal.Blinesquantifythelungwatercontent:Ulungultrasoundversuslunggravimetrystudyinacutelunginjury[J].UltrasoundMedBiol,2010,36(12):20042010.

[18]CopettiR,SoldatiG,CopettiP.Chestsonography:ausefultooltodifferentiateacutecardiogenicpulmonaryedemafrom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J].CardiovascUltrasound,2008(6):16.

[19]徐颖,顾勤.血管外肺水的监测与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06,26(10):746747.

[20]ChungFT,LinHC,KuoCH,etal.Extravascularlungwatercoyrelatesmuhiorgandysfunctionsyndromeandmortalityinsepsis[J].PLoSOne,2010,5(12):e15265.

[21]傅小云,高w,苏德.重症患者肺超声B线评分用于血管外肺水评估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7):591594.

[22]周树生,查渝,王春艳,等.床旁超声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8):558562.

[23]王小亭,刘大为,张宏民,等.改良床旁肺部超声评估方案对重症患者肺实变和肺不张的诊断价值[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2):948951.

[24]王小亭,赵华,刘大为,等.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0):793798.

[25]AlrajhiK,WooMY,VaillaneourtC.Testcharacteristicsofuhrasonographyforthedetectionofpneumothorax: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Chest,2012,141(3):703708.

[26]BlaivasM,LyonM,DuggalS.Aprospectivecomparisonofsupinechestradiographyandbesideultrasoundforthediagnosisoftraumaticpneumothorax[J].AcadEmergEed,2010,12(9):844849.

[27]LichetensteinDA,MeziereG,LascolN,etal.Ultrasounddiagnosisofoccultpneumothorax[J].CritCareMed,2009,33(6):12311238.

[28]MooreCL,CopelJA.Pointofcareuhrasonography[J].NEnglJMed,2011,364(8):749757.

[29]KirkpatrickAW,SiroisM,LauplandKB,etal.Handheldthoracicsonographyfordetectingposttraumaticpneurnothoraces:theExtendedFocusedAssessmentwithSonographyforTrauma(EFAST)[J].JTrauma,2004,57(2):288295.

[30]LichtensteinD,GoldsteinI,MourgeonE,etparativediagnosticperformancesofauscultation,chestradiography,andlunguhrasonographyin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J].Anesthesiology,2004,100(1):915.

[31]张茂,巴立,洪玉才.临床医师应用超声检查快速评估ICU严重创伤患者的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2):119122.

[32]尹万红,周然,吴红.目标导向重症超声在芦山地震创伤伤员应急救治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5):11351138.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

1介入超声影像简介

自从本世纪50年代临床应用超声医学影像以来,该项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新型成像方法不断出现,定量测量不断完善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其中介入超声医学成像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介入性超声影像主要包含3方面:①通过各类腔内探头进行成像;②通过各类穿刺探头可对病灶活检,便于确诊病变性质;使用超声影像引导病变部分的手术定位或药物输入等以达到缓解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技术的进步及临床的实际需要,各种类型的腔内探头相继出现,解决了许多临床诊断中曾存在的困难。对于某些病灶,有时需要对其进行定性,便于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由于这些方面的需求,临床中各种病变组织穿刺活检的技术渐渐在影像的引导下发展起来。然而,临床中发现病变和对病变进行定性并不是最终目的,为使用有效方式治疗病变并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各种通过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的引导对病灶进行手术、治疗的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介入超声在乳腺腺瘤的微创旋切,穿刺活检、囊肿硬化、甲状腺瘤、肝癌、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等的微波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颌下腺功能亢进的局部消融治疗以及经肝门静脉穿刺肝脏干细胞移植、各种置管引流治疗等介入超声的临床应用等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介入技术超声影像对临床诊断、治疗作用

下面我仅介绍几种介入超声影像对临床诊断、治疗的应用。

目前进行超声成像的腔内探头主要有:经食道、阴道、尿道、呼吸道及直肠等探头。患者在患肺气肿病后,其肺部出现异常扩大,且会将心脏全部或部分掩盖,又因空气对超声全反射的作用,钻咋经体表的心脏探头难以对心脏成像或者影像质量差,无法满足临床中诊断的需要。此时,若选择经食道探头经患者口腔、食道则可达到一定深度,同时获得心脏的声二维的高质量影像、多普勒心脏血流频谱、多普勒血流图彩色等,并可对图像定量测量及计算,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经阴道和直肠探头与经食道探头相同,能弥补经体表探头成像困难的问题,得到相关部位的高质量超声图像,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水平。尤其是内科,泌尿科,介入超声影像应用于诊断患者的病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满足各种探测深度要求,经体表的探头扫描频率普遍较低,但在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检查时该类影像质量较难满足临床疾病诊断的要求。经尿道探头可以用高频探头(频率可达10~20MHz),便于临床获得高质量且清晰的影像,较为准确地诊断出泌尿科的疾病。这些都是介入超声影像技术独特的优点,是体表探头成像无法达到的。而肝病科对肝内感兴趣区的穿刺取组织活检,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颈静脉穿刺置管、乳腺肿物定位、淋巴结穿刺、肝肾脏囊肿置管等10余种穿刺技术的提高,也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率。

超声介入治疗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的一种最新的疾病治疗方法。超声介入技术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是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被正式确定的。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施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对脓肿及囊肿置管术;超声引导下肝囊肿、肾囊肿抽吸治疗术及巧囊治疗术;超声引导下肿瘤的射频消融术等多种项目,以下我仅介绍几种介入超声在临床上治疗。

2.1肾积水和肝、肾脏囊液的治疗患有肾积水或肝、肾脏囊液的部分患者,有时必须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脏器功能出现损伤。传统的治疗时必须行腹部手术,但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治疗费用也高。使用超声影像引导技术,通过穿刺将囊液或积水抽出来,再在原来囊液的地方打上凝化剂,整个手术过程便告成功。同传统手术相比,非常简单,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创伤很小,容易恢复,又省时省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真是事半功倍。

2.2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大多数肝癌患者因肝硬化、年老体弱等不能手术者,可以进行消融局部治疗,其疗效,不低于手术切除,且微创高效。可以说手术切除作为首选方法治疗肝癌的传统定论受到动摇。研究还表明,我国肝癌患者占全球每年新发约46万人的一半多,约26万人,而大部分是男性,并有乙肝。由于介入治疗方法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方便、费用低廉、近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易于重复等优点,尤其对不愿手术或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广阔的治疗空间,愈来愈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2.3前列腺肿瘤的放射性种子药物植入治疗在我国的中老年男性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人都患有前列腺肿瘤,使用常规治疗手段如微波、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无法根治,且治疗时间较长,或可行手术切除术治疗。而在超声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将放射性种子药物植入的治疗法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美欧等国家常常视为治疗前列腺肿瘤的首选方案。

2.4乳腺腺瘤的微创旋切乳腺疾病治疗传统是手术切除病灶,创伤较大,易成瘢痕。随着生活水平和广大患者就诊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更微创和更精确的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是在超声下,利用真空吸引和旋切相结合的原理,基于更精确活检、和更微创的特性,而用其它方法无法进行的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它主要由旋切刀手柄,控制主机、真空抽吸泵三大装置组成。其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易用,利用真空负压抽吸乳腺组织,完全自动地对乳腺病灶进行重复切割,不需重复进针退针,不需要重复手动操作,大大缩短整个手术时间,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并可在术后放置标记物。乳腺微创旋切手术可在门诊进行,只需局麻,手术时间短,术后即可回家。术中出血少,只有极小切口,术后无疤痕,患者创伤极小。与传统手术相比,还可满足患者对美容的需求。

总之超声介入技术的发展,对超声影像医学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国内有不少医院开展了这一技术的应用,但在技术难度比较高的应用如神经外科手术等方面应用得还不普遍,并且国产的超声扫描仪以前几乎都不具备该功能。介入超声影像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中,可以预期许多传统手术均可在超声计数的实时引导或直视下进行。我们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及难题的突破,各种新的有效的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技术将不断问世,在临床获得广泛的应用,为患者解除病魔的困扰。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

【摘要】临床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本文通过分析临床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四方面策略,目的是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临床教学;医学生;综合素质

临床教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医学生涯的开端,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是综合素质得到锻炼的重要环节。鉴于此,不但要重视临床教学的制度模式,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更是要努力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医风,建立明确的目标,使医学生们具备新世纪医学人才所必需的能力和素质。

1现状分析

由于大学扩招,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医学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办学形式也越来越多。同时又随着严重的就业竞争压力,毕业学生的多元化选择,医院经济体制的改革变化等原因,使得目前的临床教学质量令人担忧。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养生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临床医生的综合素质势必有越来越高的期待。我们不得不去认真的思考,积极客观的分析,寻求使临床教学的质量得以提高的策略,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加强的方针。

2问题分析

时代的进步,使临床教学肩负着艰巨的使命,也使医学生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培养社会所学要的合格医学人才,必须认清现在临床教学的弊端,加以改进。

2.1体制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纲中继续提倡并重视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因素的困扰,大部分学校为了升学率仍在追求分数和成绩。这种从小到大都被影响的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不可避免也影响到医学生的教育方面。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考方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某种程度对临床教学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2学校方面:学生要想在临床教学中得到切实的锻炼,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有些领导不能很好的组织领导临床教学的工作,缺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使学生们没有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加强。同时,由于资金、时间等主客观因素,医学生们实习的地点比较分散,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有效管理。教师是学校的主心骨,因此临床教学的老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扩大招生,教师的数量有限,就不能很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和临床经验,有些甚至是毕业一年的学生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3医院方面:临床教学医院是临床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肩负科研、医疗、教学的三大重任,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太重视教学工作,甚至有些会敷衍了事,不能尽到教学医院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由于学生规模的扩大,教育经费的有限,学生在临床教学期间所需要的设备仪器、见习条件不太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这就不能保证临床教学的质量,影响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2.4学生方面:从学校到医院临时实习,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这就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来快速适应。同时面对就业的压力,有些学生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因此在实习和考研之间徘徊,由于精力有限,可能会重考研轻实习。或者有些学生四处奔波,忙于就业准备,不能顺利进行临床学习,这肯定会影响临床教学的质量。

3策略分析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归纳如下:

3.1加强宏观调控落实素质教育:政府部门在临床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导航作用。卫生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在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提高临床教学水平过程中是大有作为的,如在方向性把握、政策性引导、规章制度拟定、交流平台搭建等方面.能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1]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带教老师的数量和能力有限,因此,政府部门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带教人员的配置,减轻临床教学的压力。其次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实施有效管理完善师资建设:作为学校,首先是要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其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再次,要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保证老师的教学质量。对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和学生沟通,多加鼓励,总结经验教学,调动学生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尽量使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化,保证教学质量和目标的完成。

3.3重视教学任务保证实施条件:作为教学医院,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重视临床教学,明确教学理念,严格落实教学工作。同时合理平衡医疗、教学、科研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次,要使临床教学规范化,医院要加强管理。再次,医院要认识不只学校可以借助医院的教学力量和学科服务,进行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最后,医患交流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创造最佳身心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之间理解,也是临床教学工作的需要。[3]

3.4认真对待实习提高综合素质:作为学生,首先要重视临床实习,这是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只有锻炼好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其次,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医学生要明确考研与就业势必对实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针对想要考研的学生,合理安排下实习时间,在顺利完成实习的前提下,安排时间准备考研,争取两步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有政府部门、学校、教学医院、医学生自身等几方面的因素,所以各个方面应该始终重视临床教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齐心合作,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丽萍,许四虎.张丹.浅谈卫生行政部门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中的作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28―29.

[2]马合甫扎,马合木提.注重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0,23(4):384--385.

[3]武丽娅,王东旭,谢莎霞.加强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的思考[J].科学之友,2009(5):125--126.

作者单位:610066四川省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上接第396页)

导致靶区组织蛋白变性、细胞不可逆死亡,形成凝固性坏死区,而靶点外的组织以及超声波通过的组织可不受损伤.[2]同时经过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已经表明低强度超声波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细胞膜通透性加强,增强酶活性,促进细胞增殖,加快损伤组织修复及器官功能恢复;同时,低强度超声波还能刺激细胞内蛋白质复合物的生长、合成过程,加速组织修复.而且对损伤神经愈合、缓解疼痛、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也有显著作用[3]。而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部分,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可能是脑血管对三叉神经根脑桥入口部的压迫所致[1]。超声波的固定治疗有利于扳机点的恢复。神经吸收声能的能力比较大,[4]相对应的产热量也较多,产热的特点是局部性的,能够从声头作用处的皮肤向组织深处延伸。超声波由声能转变为热能,使局部脑组织的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血液循环,达到镇痛作用。[5]而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即微按摩作用,对神经细胞产生轻微的按摩,从而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膜的弥散作用,有利于细胞膜内外的物质交换,对于细胞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6,7]超声波还能加速损伤神经处营养物质流入及毒性物质排出.从而加速神经变性和神经纤维再生,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另外,超声还能减少神经内胶原纤维的形成及加快变形组织的清除,从而减少神经再生时的阻力.因此超声波对三叉神经根的修复也有一定的疗效。

超声波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上简便、无痛、安全,也有一定的疗效,但还需要后续追踪,希望可以得到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的现状与未来徐咏梅等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年7月第l卷第3期

[2]超声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动物实验研究――聚焦超声对兔肝和唇齿龈组织的损伤效应王丽洪等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11月第22卷第11期

[3]低强度超声波治疗臂丛及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何建华张威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年8月第29卷第8期

[4]实用物理治疗学朱贞国等编。

[5]超声波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卢一悦中国厂矿医学2006年8月第14卷第4期

[6]早期超声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查群光等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522-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