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内容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4-05-08 手机浏览

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内容范文

各村(居)委会、驻镇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会议精神,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保护和管理,严查野外火源违法行为,强化森林防火措施,构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造林绿化建设成果。现将《XX镇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印发给大家,请各村(居)、镇属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突出森林资源管护重点,狠抓源头管理,以落实“五禁”决定为主要工作手段,以野外火源管理和禁止乱伐滥采为重点,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以及国家、省、市、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确保全镇范围内不发生森林火灾和乱伐滥采,切实把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抓到实处,抓出实效,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全镇经济建设生态屏障。

二、工作重点

(一)全面开展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行动。行动措施:各村(居)及时对照林木采伐许可证查采伐数量、范围是否相符,并提出查处意见。对滥伐林木的要做到及时上报,协助林业执法部门统一处理。

(二)全面开展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动。行动措施:对全镇所有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重点是占用林地乱建房、乱修路、毁林开垦等占用林地行为,及时上报和协助林业执法部门查处。

(三)完善各项林政管理机制,构建森林资源保护网络。要全面落实“五禁”巡查网格化制度,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村(居)驻村领导为所包村(居)第一责任人,村(居)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为直接责任人,要全面落实镇党委、政府-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森林资源保护和防火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落实到组、地块,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查缺补漏,建立健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并纳入各村(居)考核重要内容,形成政府主导、村(居)组参与、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构建森林资源保护网络。

(四)加强火情预警做好护林防火。各村(居)、有关单位要坚持预防在先、防管并重的防火原则,细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打得早、防得住”,全面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加大瞭望监测力度,切实做到有火及时发现,及时报告,要切实做好人为火防范工作。镇上加强森林防火应急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建立一支能够迅速出动、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扑火队伍,各村(居)也要建立以青壮年为骨干的义务扑火队。镇上要结合实际,要配备必要的森林草原防火风力灭火机、铁锹、防火服等防火物资和灭火器具,为森林草原防火灭火提供基础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实行联防联治,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森林资源防火工作格局。

(五)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在全镇范围公布举报电话xx,对举报案件一经查实移交森林公安局处理。对所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做到快侦、快破,从严打击。

(六)突出重点。各村(居)要明确各自的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区域、重点地段。要将特色林果基地、退耕还林区域、公益林区、通道绿化、育苗基地等作为今年森林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确定专人巡护,竖立防火宣传标牌,加大“五禁”巡查力度。

(七)加强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破坏和火灾案件报告制度、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值班和领导带班等制度。各村(居)主要负责人确定为本村(居)带班负责人,坚决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要有详细的值班、巡查记录。一旦发现值班空缺、联络不通等现象,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切实做到有滥采乱伐和有火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有关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坚决克服侥幸心理,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做到抓严、抓细、抓实。认真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分管领导和包村(居)领导要靠前指挥部署,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居)主任要亲自落实,村(居)组干部要层层落实责任,做到网格化责任管理,一旦发生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和火灾而不及时上报,层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从严巡护查处。各村(居)要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主体责任,做好辖区内宣传工作,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组织人员对重点部位的火灾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在森林火灾高发期内,在林区内要增加巡查人员,进行全方位、不间断巡查,进行死看死守,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成灾就抓。

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内容范文

1.1自然保护区

1)灵空山部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保护区总面积10116.8hm2,以温带地区典型地带性植被油松森林生态系统及褐马鸡、金钱豹等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2)绵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区面积17827hm2,以保护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金钱豹、猕猴桃及绵山人文、自然景观、辽东栎、白桦次生林生态系统湿地水资源为保护对象。3)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区面积17851.7hm2,以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褐马鸡、金钱豹、黑颧、金雕和油松天然次生林、核桃楸、水曲柳为主的森林植被为保护对象。

1.2国家森林公园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经原林业部批准成立,面积60000hm2。2014年7月,《山西省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林业局批复,公园现规划为绵山、红崖峡谷、石膏山、七里峪、悬泉山、油盆峪、大南坪、兴唐寺、灵空山、好地方10个景区。

1.3湿地公园

1)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总面积248hm2。2)七里峪省级湿地公园,于2010年经山西省林业厅批准建立,总面积3066hm2。

2自然资源保护措施

2.1建设机构队伍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太岳山林局的全套人马,下设公园办公室和10个景区管理处(林场)共11个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健全。其中灵空山、绵山、霍山等3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均为副处级建制。在队伍管理方面,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管理、管护、技术人员均由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进行招聘和调配。在经费方面,办公经费、工资发放等费用,均由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进行保障。

2.2科学编制规划

《山西省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于2014年7月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的审批,《山西灵空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已提交国家林业局评审,《山西绵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于2011年4月9日获得省林业厅审批,《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于2013年通过了山西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同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湿地公园已完成了《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待山西省林业厅组织评审,《山西七里峪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于2012年完成编制。

2.3合理调整森林功能区

对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进行重新调整,将保护区内丧失保护区价值的区域划分出去,将具有保护价值的区域划分进来。对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影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群体繁衍生息的、现有资源具备了晋升条件的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及时通过了山西省林业厅、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使保护区功能区划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4生物多样性综合保护

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地保护等经常性内容,扩大为对生物多样性、物种生存环境、古树名木、山石水景、花草灌木、古建筑遗址等广泛内容的保护,拓展了林区保护工作的内涵。

3自然资源建设、保护、发展成效

3.1旅游功能凸显

其一,保护区内绵山、石膏山、红崖峡谷、七里峪、灵空山景区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已逐步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系列服务格局,初步具备了接待游客的能力;其二,森林旅游产业链已初步显现。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森林旅游每提供一个岗位,就可间接带动4.3人就业。各大景区周边的老百姓不离乡、不离土,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其三,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初步实现。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是游客的身心满足和精神愉悦,从这点来讲,森林旅游为人们提供的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舒缓压力、愉悦心情、休闲保健、增进健康等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已经初步实现。

3.2科普宣教功能凸显

在科普方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在七里峪、灵空山和红崖峡谷景区先后建立了科普基地,吸引了大批大学生旅游观光、科学考察。大南坪景区伴随生态旅游区兴办的矿泉水厂科普生产线,灵空山景区制作的动物标本以及古树名木挂设树木标签,林局在文化宣传沟内悬挂生态知识宣传箱(内放宣传单),沿步道挂树牌让游客取阅和认识树木等,均提高了森林科普旅游效益和趣味性。在科研方面,灵空山保护区积极开展褐马鸡人工繁育试验,2013年成功孵化出7只褐马鸡幼雏。与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合作建立了山西省森林生态监测站,对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气候、温度、土壤等进行合作研究。绵山保护区配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鳞翅目研究室,完成了绵山自然保护区小蛾类昆虫标本采集及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建立了绵山保护区小蛾类昆虫图片库;配合山西大学,完成了绵山保护区野生植物采集、整理、鉴定工作,建立了绵山保护区数字植物标本馆。在宣教方面,连续3年开展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野生动物防范禽流感”等大型执法宣传活动;连续举办了“爱鸟周”、“食品安全周”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增强了社区居民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3.3文化功能凸显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文化是文明的标志。绵山景区建成了“中国清明寒食文化博物馆”,连续3年举办了“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公祭介子推大典”仪式,现已形成寒食清明、佛教、道教、儒家和军事养生文化五位一体的文化格局。石膏山景区以龙、佛教、道教、儒家和红色文化为载体,全力打造景区文化新形象。设计了区旗、区徽,聘请我国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创作、演唱了《神龙腾起的地方》、《石膏红叶》区歌;编印了《石膏山景区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一书,对景区文化发展进行了有力的规范。灵空山景区以龙文化、佛教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为抓手,与沁源县政府合作,每年举办“灵空山避暑月”旅游活动,提升了景区文化形象。此外,红崖峡谷景区打造的介公文化,兴唐寺景区打造的禹文化、唐文化,悬泉山景区打造的“仙文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通过文化引领,森林旅游文化功能已凸显,既传承了本土文化和特色文化,拓展了文化内涵,又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游客视野,切实塑造了森林旅游文化新形象。

3.4经济效益显著

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内容范文篇3

20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生态立省建设绿色辽宁”战略决策的关键一年。“关注森林”活动是提高全社会对林业认识的一个有效载体,是组织各方面力量加快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作为六部门联合开展的活动,对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年辽宁省“关注森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实施生态立省建设绿色辽宁”,主要活动如下:

一、召开由省政协办公厅、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省广播电视局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六部门和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关注森林”活动启动会,研究活动方案,落实各参加单位的工作任务。(4月5日)

二、开展“关注森林――营造政协委员林”活动。由省政协主席郭廷标亲自带领百名政协委员,营造千亩政协委员林。(4月9日)

三、由省政协和省林业厅组织,邀请丹东市话剧团来沈演出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题材的话剧《飞呀飞,飞到天尽头》。并在全省巡回演出,请各市政协和林业部门积极配合。(5月份开始)

四、开展“关注森林――政协委员视察林业六大工程”活动,请政协委员对生态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分3个组、分区域进行。由省林业厅负责安排视察路线和介绍情况。(5月中旬――7月末)

五、召开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一周年记者座谈会,一是向新闻媒体介绍我省贯彻中央决定一年来所作的工作和带来的可喜变化;二是介绍我省防治荒漠化情况和面临的严峻形势;三是请省政协领导部署我省开展“关注森林”活动。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省林业厅办公室和宣传中心组织协调有关事宜。(6月上旬)

六、开展“关注森林――辽宁沙区千里行”记者团采访活动。今年是纪念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十周年,组织记者团沿我省风沙线从西向东采访林业在防风治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本次活动中,在辽西北组织一次“关注森林――荒沙荒地拍卖”活动。由林业厅森林资源管理处和政策法规处组织协调拍卖会有关事宜。(6月初)

七、邀请中央记者团来辽宁,采访林业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由省林业厅宣传办公室具体安排。(7月)

八、在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和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以“实施生态立省建设绿色辽宁”为主题,结合我省各项林业建设活动,不定期开辟“关注森林”宣传专栏。由各新闻单位组织落实。(全年)

九、充分发挥新华网、东北新闻网、辽宁林业信息网的宣传作用,重大活动请网络给予现场直播。由省林业宣传中心组织协调。

十、做好国家“关注森林”组委会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开展宣传调研活动的接待工作,根据调研需要安排好活动内容、时间、路线等。接待工作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省林业厅组织安排和做好协调工作。

十一、以我省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为主要内容,开展“关注森林――关注大自然”摄影艺术展。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和省林业厅宣传办公室组织协调。(4月――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