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软土地基(6篇)

来源: 时间:2024-07-06 手机浏览

软土地基篇1

关键字:软土地基;建筑施工;处理技术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ournationaleconomy,theconstructionindustryisdevelopingrapidly,andconstructionoftenmeetsoftsoilfoundation,especiallyinthecoastalareas.Softsoilbecauseofitsowncharacteristics,sothatthestabilityofthefoundationandanti-permeabilitystabilityisinsufficient,directlyaffectsthenormaloperationandsafetyofthebuilding,constructionprocesstothesoftsoilfoundationtreatmentbadwillcauseseriousengineeringaccident.Aimingattheproblemofsoftsoilfoundationintroducedthreekindsofprocessingtechnology.

Keywords:softsoilfoundation;Buildingconstruction;Processing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软土地基

(一)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其承载能力很低,一般不超过50KN/m2。在软土地进行建筑施工,一旦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地面沉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

(二)软土地基的属性

1、触变性。软土没有遭受破坏时,它具有固态的特征,如果软土受到破坏或扰动,就会转变成稀释流动状态。

2、高压缩性。软土的压缩系数很大,当垂直压力达到0.1兆帕时,大部分软土会发生压缩变形,从而导致房屋建筑的沉降量较大。

3、低透水性。由于软土的透水能力很差,可以认为软土是不透水的,所以软土排水固结通常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有些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延续时间甚至超过十年。

4、不均匀性。高分散的与微细的颗粒组成软土,使得软土的土质不均匀,如果平面上的房屋建筑荷载不均匀,就会导致房屋建筑产生很大的差异沉降,使房屋建筑出现裂缝。

5、沉降速度快。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沉降速度也不断增加,沉降速度最高可达2毫米/天。

6、流变性。软土在一定剪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缓慢的长期变形,导致软土长期强度低于瞬时强度

(三)软土地基对建筑施工的危害

1、建筑物沉降量过大。这是软土地基上建筑物最常见的症害。据统计,在软土地基上,一般3层房屋的沉降量为15cm~20cm。4层房屋的沉降量为20cm~50cm,5层或6层房屋的沉降量多超过70cm。对于有吊车梁的工业厂房,沉降量为20cm~40cm。大型构筑物的沉降量一般大于50cm,甚至超过100cm。这种沉降一般出现在基底软士较厚而且比较均匀的土层上,由于受到较大的荷载作用,使地基土被压缩。地基土的压缩性与土的含水量呈现直线关系.而且压缩是缓慢进行的,这是因为软土的渗透性差。

2、建筑物不均匀下沉,造成建筑物开裂破坏。产生这种破坏的原因很多,例如土质不均匀、上部结构的荷载差异大、建筑物体型复杂,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等。

3、建筑物严重倾斜。这是由于荷载不均匀,附近建筑物附加压力的影响等,使地基向一边挤出,造成建筑物倾斜过大。

4、建筑物下的软土发生流塑和破坏。当软土地基加载过大、过快时,由于软土地基强度很低,建筑物的荷载超过了地基的承载能力,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一)深层石灰搅拌桩

对塑性指标高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可以采用深层石灰搅拌桩这一方法。在同等条件下,用石灰充当固化剂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所起到的临时加固效果通常要超过水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中,深层石灰搅拌桩通过把地基土和石灰强制搅拌混合,使石灰和地基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起到稳定地基土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该方法具有经济合理、技术简单等特点,可以减少房屋建筑整体工程的工后沉降与软土层沉降,同时还能使软土层承载力得以提高,能够有效加固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

1、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材料要求。

用于加固软土地基的石灰必须是细磨的,在整个搅拌过程中,石灰的最大粒径应小于2毫米,这样可以防止桩体中的石灰聚集。选取石灰应尽量挑选纯净无杂质的石灰,而且石灰中的氧化镁与氧化钙含量不应低于8.5%,氧化钙的含量最好在80%以上。石灰储存期最好不要超过90天,石灰液性指数应在70%以上(含70%)。

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施工准备。

当工作场地的表层硬壳比较薄时,应先铺填砂石垫层,这样施工机械在场内就可以顺利移动与施钻。配置钻机、搅拌钻头、空气压缩机以及粉体发送器等。通过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获取地基土与灰土的化学指标和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然后以最佳含灰量充当设计掺灰量。对搅拌范围进行确定与设置,然后选择桩长、根数及截面。

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施工要点。

粉体搅拌法的施工顺序为:桩体对位下钻钻进提升提升结束。按照房屋建筑结构所要求的承载力,对桩的间距进行初步选定,然后确定出加固范围内的搅拌桩数量与每平方米内的搅拌桩的所占面积。通常,搅拌桩的排列呈等边三角形,有时也可以布置成四方形,桩距约为1米,桩径在0.5米到1.5米之间。空压机压力不必过高,风量适宜即可,不必过大。桅杆与钻机安装在载体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飞粉污染,同时还能防止与雨水相遇发生化学反应而溅伤施工人员的眼睛与皮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配戴防护眼镜。

(二)强夯法

强夯法又名为动力固结法或动力压实法。这种方法是反复将重锤(一般为10―40t)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夯击地基,从而使地基的强度提高。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它不仅能提高地基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还能改善其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所以还常用于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等。强夯法对于饱和度较高的粘性土,一般来说处理效果不显著,尤其是淤泥地,处理效果更差。

1、强夯法的适用条件

强夯法同其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样,也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特殊要求。从国内外工程实践经验看,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土的粒径、土层特性及其含水量。一般认为强夯法目前除了对厚层淤泥质和淤泥不适用外,对某些类型的软土强夯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从土的性质分析,软土强夯效果决定于地基土的含水量、粒径级配及孔隙比的大小。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认为对含水量大于60%、孔隙比大于1.5、粒径小于0.005mm粘粒占30%以上的饱和软粘土不宜采用强夯法。

强夯施工过程

(1)起吊机械起吊重锤的能力应大于锤重力的3倍,能脱落吊钩时,起重能力可大于锤重力1.5倍。

(2)夯锤质量取5t,落距一般为2.5―4.5m,确保达到600――1000kN/m的夯击能量。锤重力与底面积的关系,应符合重力在底面上的单位静压力,一般为15―20Kpa,而且应当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夯实。(3)夯打施工时,一般采用先周边后中间,一夯挨一夯顺序进行,在一次循环中同一夯位应连夯两次,下一循环的夯位应与前一循环错开1/2锤底直径。

(4)重锤夯实完工后,应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施工记录,除应符合试夯最后下沉量的规定要求外,同时还要求完成最底面的总下沉量不小于试夯总下沉量的90%。

(三)真空预压

真空预压是排水固结法的一种,真空预压法是在地基表面铺设密封膜,通过特制的真空设备抽真空,使密封膜下砂垫层内和土体中垂直排水通道内形成负压,加速孔隙水排出,从而使土体固结、强度提高的软土地基加固法。1、适用范围

真空预压法适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和其他能够排水固结而且能形成负超静水压力边界条件的软粘土。2、施工流程

平整场地---插打塑料排水板---测量放线---铺设主支滤排水管---铺设上层砂垫层---砂面整平---铺设聚氯乙烯薄膜---施工密封沟---设置测量标志---安装真空泵---抽真空预压固结土层

3、真空预压法的优点

(1)加固过程中土体除产生竖向压缩外,还伴随侧向收缩,不会造成侧向挤出,特别适于超软土地基加固。(2)一般膜下真空度可达600mmHg,等效荷重为80kPa,约相当于4.5m堆土荷载;真空预压荷重可与堆载预压荷重叠加,当需要大于80kPa的预压加固荷重时,可与堆载预压法同时使用,超出80kPa的预压荷重由堆载预压补足。

(3)真空预压荷载不会引起地基失稳,因而施工时无须控制加荷速率,荷载可一次快速施加,加固速度快,工期短。(4)施工机具和设备简单,便于操作;施工方便,作业效率高,加固费用低,适于大规模地基加固,易于推广应用。(5)不需要大量堆载材料,可避免材料运入、运出而造成的运输紧张、周转困难与施工干扰;施工中无噪音,无振动,不污染环境。

(6)适于狭窄地段、边坡附近的地基加固。(7)需要充足、连续的电力供应;加固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加固费用可能高于同等荷重的堆载预压。(8)在真空预压加固过程中,加固区周围将产生向加固区内的水平变形,加固区边线以外约10m附近常发生裂缝。因此,在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注意抽真空期间地基水平变形对原有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结束语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存在改进的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与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创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最终使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孟宪斌,基础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j].林业科技情报,2011(09).

[2]王经建,刘伯权,段武松.某高层建筑基础型式的探讨[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12(06).

[3]王锉,浅谈建筑基础的选型[j].中州煤炭,2011(23).

软土地基篇2

对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因为软土地基的松软土质无法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当在其上方修建高于地基抗剪强度的建筑物时,就会因为承重力不足而让其所受剪力失去平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建筑物出现偏差。依照水利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造成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原本的平衡遭到破坏而造成抗剪度减弱;另外一个原因便是连绵的阴雨天气让软土地基当中的土质水分快速增多,较大程度上造成剪应力的增加。

2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主要受制于具体的条件与情况,施工过程中只要有一项没有处理好,就会出现地基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处理技术对工程建设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工序。

2.1排水砂垫层法排水砂垫层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与粗砂,其中含泥量控制在5%以下,砂垫层施工方式为分层压实,其中的分层厚度、压实的次数全部要经过实际测验达标后确定。排水砂垫层一般在路堤底端地面铺设一层砂层,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富含水分的软土层所受到的力逐渐加大,水分也不断通过砂垫层排出,以加快软土地基的固结。为了更好的保证砂垫层排水性,要求选择有较好渗水性的材料。砂垫层的铺设厚度控制0.6~1.0m为宜,为了更好的保证砂垫层的渗水性,要求在砂垫层上另外垫上一层黏性土,以封住水不让水返上路基。但是在路基两侧要另外修筑一条排水沟,这样从砂垫层中渗出的水便能够从此排出路基外,保证路基的绝对稳。

2.2加筋法加筋法指的是把有较强抗拉力的强土工合成材料填埋在土层之中,使用土颗粒位移和拉筋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让土和加筋材料组成一个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幅度并提升整体稳定。可选择搭设塑料排水板,为的是加快淤泥排水层固结速度,进而实现地基强度加深的作用。除此之外,选择在砂垫层中另外铺设部分土工织物,受到土工织物拉性作用影响,对基底的应力分布做适当调节,能够有效降低地基的侧向位移和相对沉降,以实现地基稳定性提升的目的。

2.3预压砂井法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互相配合,便于地基中孔隙水的排出,一般选择较多的排水系统有水平排水垫层、排水砂沟亦或者是其他横向或者竖向的排水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压系统使用包括堆载预压、真空预压或者下降地下水位等等。堆载预压与真空预压联合使用的情况下,也被叫做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基本的操作方式如下,先把等待加固范围内的植被与表面土层清除,上面铺上一层砂垫层。之后垂直向下插入塑料排水板,砂垫层中以水平方位摆放一条排水管,用来改善加固地基的排水环境。另外再在砂垫层铺上一层密封膜,使用真空泵把密土膜以内的地基气压抽至80kpa以上。这个操作方法常常因为加固时间较长,难以全面实现真空处理,因此适合使用在工期要求相对宽松的淤泥质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

2.4强夯法强力夯实指的是把80KN以上的夯锤,起吊至距离水平面较高的地方,通常距离是6~30m,让锤体能够自然下落,夯实土层。经过夯实作用的土体空隙受到压缩。与此同时,夯点附近出现的裂缝多半为孔隙水的出逸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渠道,对于土体固结便利性好,能够有效提升土体的承重能力,并且夯实之后的地基大大缩小了建设荷载造成的压缩变形。

2.5化学固结法常规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化学固结法便出现。化学固结法指的是使用一定的化学材料,对软土地基做填充与改造,以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降低软土地基压缩性的变化速度,切实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重能力,让软土土质能够达到水利工程建筑的地基设计条件。

2.6旋喷法旋喷法指的是借助旋喷机具所制造的旋喷桩而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也能够当成联锁桩施工或者定向喷射成连续性墙用于地基防渗。旋喷桩指的是把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放置在土层预定深度后有效提升,喷嘴同时以高速旋转,高压喷射水泥固化浆液和土体混合,并且凝固成桩。其对于一些有机质成分较大的地基没有太好的地基加固效果,所以需要小心处理。一些塘泥土、泥炭土等有较高有机质的土层则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这种方法。

3工程实例

某水库位于河流中下流平原地区,只要建好,能够良好解决附近多个城镇的农业供水问题,经济效益突出。可是因为建设地点常年来受到流水的侵蚀,地基为砂质软土地基,无法较好的满足水库的建设要求。在对附近环境的勘查与分析后,发现距离施工设定地点4km的位置,有坚固的灰土土层,其强度与承受能力在经过夯实处理之后能够切实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所以选择使用土层置换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能够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水库的良好建设,将其内在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挥。因此在对水利施工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不可脱离实际,需要先对实际的地基情况做有效分析,从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以实现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另外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施工前对施工地点严格测量,包括水利工程测量、水利勘查以及水文地质勘探等等,对其性质做充分分析,确定一个最好的软土地基建设方案,将软土地基处理失败的出现概率降至最低,提升经济效益。

4结语

软土地基篇3

摘要:软基处理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做好软基处理直接关系到公路的质量,交通的安全,国家的利益。下面介绍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常用的一些软基处理方法。

1、软土

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强度低和易受扰动影响等特性。高等级公路路面的造价昂贵,技术标准高,对路基变形与稳定性的要求十分严格。这些都使得软土地区高速公路的变形与稳定性控制成为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

1.1沿线地质概况

合宁高速公路沿线地基土普遍具有较厚的粉砂层,构成粘性土层的很好排水通道,而粘性土层本身多夹砂或混砂,淤泥质土则呈层状,固结系数普遍大于5×10-3cm2/s,因此受荷后固结一般会较快完成。

2软基处理原则

2.1沉降控制指标

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厚16cm,工后沉降控制年限为15年;一般路段工后剩余沉降量不大于30cm;与桥涵等构造物相邻路段,差异沉降不小于10cm;桥头路基与一般路基的过渡段长度不小于50m。

2.2工期要求

总的施工工期为二年半时间,路基施工期控制在一年内。要求采取的处理措施,在最快的时间内,使工后沉降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

2.3桥头地基处理范围

桥头处理长度取5-7H(H为填土高度),起点从桥台中心线开始起算;桥前护坡地基处理,从桥台中心线起算,护坡底宽2/3范围;小型构造物两侧考虑一定的过渡段,处理范围一般在10m以内。

填料选用

①由于粉煤灰灰源紧张,尽量不考虑采用粉煤灰作为轻质填料。

②小型构造物基底处理,如采用砂垫层,其厚度不宜大于1.5m。

3软基处理方法

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首先应考虑的两个问题是路堤稳定性和路堤的沉降。公路软基处理方法较多,一般有:砂垫层、置换法、塑料排水板、挤密砂桩等。为了保证软土地基能正常承载,发挥其使用功能,正确的加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施工工艺和程序控制在加固处理软基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

施工工序:清除表土排除积水挖除淤泥分层换(抛)填石头泥垫层压实压实度检验路基分层填筑压实度及弯沉检测路面施工等工序。

在进行软基处理前,应先进行石头泥收集、就近堆放及质量检验,严格控制石头泥的含泥量不超过20%,且所含石块粒径一般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石料为软质岩或极软岩(强度小于20MPa),以免影响透水性垫层的设置。

由于该路段软土层地下水较丰富且水位较高,采取在路基范围内设置深3~4m管式渗沟,外侧挖排水沟疏干路基范围内积水。

石头泥应逐层填筑,分层压实。自卸汽车回填石头泥要快速集中,并由地基中部向两侧扩展;推土机摊铺要均匀、平整;对换填土底层应先用推土机摊铺均匀、平整;对换填土底层应先用推土机碾压4遍,然后再用12~15t光轮压路机碾压4遍,碾压要做到缓起、慢行、稳停、走向直、速度匀,尽量避免因碾压方式不当扰动软土层而反弹下陷。每次碾轮要重叠一半,至重轮轮迹压遍全宽时方为一遍。这样石头泥一方面在路基下层形成一个透水性垫层,替换了基底下部一定厚度的软土层;另一方面通过块石(片石)骨架作用达到挤密软基,保证各组成成分经压实后相互间嵌密实。

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在进行软基清挖回填前,必须做好回填前的人员、机械等准备工作,做到清底、回填、碾压一次成型。石头泥分层回填松铺厚度可控制在50cm以内,压实前要注意使砂砾及泥土等细骨料填满石块间空隙。确定当天作业段石头泥的填筑应填至地下水位以上。当软基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路基的正常填筑。

严格监理程序,每道工序必须经监理人员检验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同时设立沉降观测点,做好软基施工段沉降观测。

工程实效分析该工程共清淤回填石头泥约6万m3,对处理后的路基填土层进行压实度及弯沉检测,压实度95%以上,弯沉145mm1/100以内,结果均达到一级公路标准。

软土地基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

Abstract:becauseofthesoftsoilfoundationintensityislow,insomeconstruction,thesoilstructureeasybecauseconstructionofconfusingandleadtothedestructionofthestructurebycertain,andwithChina'shigh-risebuildingsofthegrowing,forthesettlementoffoundationandstrengthrequirementalsoincreasingly,sofortheprocessingofsoftsoilfoundationareparticularlyimportant.Thisessay,takingasthemajorhighwayconstructionareintroducedinthispaperpresentthesoftsoilfoundationtreatmentmethodofcharacteristicsandpractical,andcombinedwiththeengineeringpracticeofthesoftsoilbaseusedintheactualsituationofprocessingtechnology,topresentasummaryoftheprocessingtimeneedfocusonsomeofthefactors.

Keywords:buildingengineering;Thesoftsoilfoundation;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我国在基础建设上面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公路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但是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也给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加了不少技术性难题,例如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建筑工程就会不可避免的遇上地基经过软基地质的情况。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容易变形,强度较低,固结较为缓慢等特点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那么以一旦由于承受压力过大发生地基沉降,就会导致地基上建筑物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提出并进行了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技术的分析,并且结合实际对软土地基在处理时候所涉及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软土地基对于建筑的危害性很大,如何处理好软土地基已经是建筑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代,对于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给其提出了大量技术性的难题但是另一方面也极大的促进了地基基础工程的发展,并且促使我国的工程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突破性的进展。近几年来说,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已经逐步成熟,所研发的技术能够符合我国特殊地质和特殊工作环境,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技术并且将其改造和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且有的在中国建筑中已经得到了实际的应用,例如股揭发和沙庄铺设法等等。

2.软土地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由于软土地基的特殊性,例如超限沉降,在软土上面修建一些路基或者是桥涵之类的构造物容易出现压缩、沉降、化纤或者是坍塌等危害性大的现象,我国工程师在防止路堤失稳、沉降观测控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1表层处理法。表面处理法主要是应用于地表面非常软弱的情况下。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排水、敷设或者是增添一些材料等等,来提高地面的强度,避免地基发生局部的剪切变形,能够确保施工进行机械作业的同时能够将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在地基上面。属于这一类的处理方法的主要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设材料法以及添加剂法等等。

2.2置换法。主要是通过一些较为优良的土质来代替那些软弱土,以此来确保填土的稳定性以及沉降量的减少。采用这类方法的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人工挖掘置换,另外一种是强制置换。就现在得工业发展水平而言,实施两种置换法都是较为容易的事情,并且在短期能够达到所要求的目的。但是人工挖掘置换较为可靠。所采用的优质土最好是收到水浸液不会降低承载力的粗粒土,但是注意在施工时候要进行充分的压实。

2.3加载法。加载法主要是为了增强施工地基的强度,以免今后在填土上面的构造物由于软土地基的沉降发生有害沉降而导致路面的破坏等等。而促使地基发生固结沉降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在地基上增加总压。一般来说,是在填土荷载时候采用填土加载法。

减少土中的间隙水压一次来提高有效应力法。通过井点、竖井等来降低地下水,并且在其地表面铺砂一次来覆盖不透水膜以此形成真空并且依靠大气压的加载来促进固结的大气压加载法。

在采用填土加载法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地基的稳定状态。但是降低地下水和大气压加载法就不必考虑到地基是否会遭受到破坏,但是由于考虑到该方法所使用的工程费用较大并且软土地基的特殊性及适应性的限制一般都很少单独采用以上方法。

2.4竖向排水法。在一些需要改造的软土地基中例如粘性土地基中插入一些垂直放置的排水管。这样可以缩短排水的距离,加快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的速度,加强其的抗剪强度。根据所使用的排水柱的材料的不同可以分成沙井以及纸板排水这两种。

软土地基在进行处理时候需要着重考虑因素

在实际的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处理时候仍旧需要注意一些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一下几点:

1.在做地基处理时要注意施工所在的土质条件。例如粘性土质一般采用的是压实法,在建筑施工采取处理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对其的扰动尽量要小。而沙质土的流动性较大则采用的是纪实砂桩法或者是震动压实法来减小沙质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

2.建设地基的组成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软土基层相对较浅的话,只要进行相对简单的地址表层处理。重要的建筑基础则是采用的开挖填法措施。如果软土层相对较厚例如5—6米以下的湿陷性软土层则是采用荷载强压法、置换表层法等。对于一类的软土层较厚且无砂层的实际工程中,由于其固结和沉降所耗费的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则是希望能够很快的排水,加快固结速度所以一般采用垂直排水法,或者是石灰桩法。

3.施工周围的环境。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一般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在处理地基的施工过程中机械的施工作业很容易就导致震动、噪音或者是地下水的变化。

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一些实例浅析了软土地基处理的一些方法以及在处理时候应该注意的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工程建设在其经济建设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工程建设的地基建设则是整个工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若是出现一些地基沉降等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安全的重大问题,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日益成熟,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中所提出的一些方法及因素可以供相关工程进行参考,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旧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总结自己的施工经验,积累更多关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才能使得我国经济建设得到平稳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永鹏浅谈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常见问题[J]建材与装饰2007

软土地基篇5

1前言

在贵州省含软弱土层的地基处理中,以人工挖孔桩应用得比较多。由于含软弱土层的地方地下水位埋藏都比较浅,而人工挖孔桩在本地区具有施工设备简单、人工成本较低。但是,如果不因建筑物的荷重、层高或地形地质条件,而笼统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处理形式,事必造工程成本上升、地下原始状态的破坏等。本文将结合工程实际,介绍原人工挖孔桩改变为浅埋片垡基础或条型基础,通过基础型式改变有效地利用现有地基持力层,减少基坑开挖的土方量,也可以避免地基受到人为扰动。而较好地降低了不均匀沉降差,降低了工程成本,减少了对地下原始状态的破坏。

2工程概况

八十年代中期,我院承担的某职工住宅层高5层,砖混结构,场地为水田之中的一废弃基坑(深约200cm左右,积水深约60cm),原设计拟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型式(柱荷重6000KN、桩径100cm至120cm),持力层为下石炭系的白云质灰岩。经工程地质勘察,场区岩溶较发育,由于土地和经济原因桩基础施工难度大,因此选用浅基础,利用可~软塑粘土(灰~灰白色软土,俗称瓦泥)作为地基持力层,基础形式改为采用条型片筏基础型式,荷重为每米200KN,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不大于30mm。

3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基自上而下为:粘土(俗称瓦泥)、淤泥(褐黑色)、碎石夹粘土(灰绿色)、粘土(黄色、淡黄色)、白云质灰岩。岩土层的厚度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一。

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均在钻孔孔口以上40cm左右,因采取降水措施会增大工程成本,而且原基坑也需要回填,故不考虑地下水对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的影响;由于本地区地震烈度绝大部分小于6°基本上不考虑因设防。

4改变基础型式

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设计决定由原人工挖孔桩的基础型式改变为条型片筏基础型式。在原废弃基坑底挤压40cm毛石后、回填(掺约30%碎石)并夯实原开挖出的废弃土(90cm),再分20cm厚3层铺级配砂石分层夯实至总后50cm垫层,在达到设计标高后,再以30cm厚度生石灰混煤渣(烧结后废渣)和20cmC15素混凝土做垫层,累计回填厚度约190cm后。经过载荷试验,上述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超过了300kPa.。在经过约4年的使用后,该建筑物又加一层,达到六层。

2000年,同样在以红粘土地基的建筑物也遇到类似情况,五跃一(底层框架)的商住楼,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每米300KN,柱荷重6500KN,原设计基础型式为人工挖孔桩(64根桩径100cm至120cm、长度8―27m)。经分析,该红粘土厚度较均匀,但其各不同状态层厚度不均(详见表二),下伏三叠系关岭组含泥质白云质灰岩岩溶较发育,地下水稳定水位较浅(埋深1.5―2.0m)。鉴于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充分利用红粘土硬塑层,将原人工挖孔桩改为条型基础,基础埋深1.5~1.8m。

5体会

1)上述工程实例,与人工挖孔桩的方案相比,经济效益比较显著;不存在回填土的运输搬运,不污染周边环境;

2)由于采用了该处理办法,既没有改变地下水自由存在的原始环境,亦保证了浅层地下水自然汇入河流的原始状态;

3)由于生石灰所具有吸水的特性,加上煤渣与之混合而形成特殊的“混凝土“,既起着隔水作用,又起着一定的整板基础作用;在红粘土地基上,亦是利用硬塑红粘土层强度较好,来作为地基持力层,从而避免了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对基岩爆破而产生对岩溶水原始贮存条件的破坏;避免了深基础人工作业危险性,同时也降低了工程成本。

4)由于采用了该处理办法,既没有改变地下水自由存在的原始环境,亦保证了浅层地下水自然汇入河流的原始状态;

5)该变更处理方案及实施过程是设计最为关心的问题。前项住宅完成六层使用已经二十四年,情况良好;后项商住楼已使用6年未见不良现象。

6)通过上述工程实例,对于五至六层的民用建筑物,只要存在有与之相适宜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地基持力层条件,浅基础是比较节省工程成本的方法之一;人为地、过分地加大工程的安全系数,只会提高工程成本,亦是对业主投资、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表现之一。

软土地基篇6

Abstract:Inourcountrycoast,theriversmiddleandlowerreachesorthelakenearbyregions,underthesurfaceburyhavethedeepQuaternaryPeriodsoftoverburdenlayer,mainlyhasthedeltatodeposit,littoralfaciesdeposition,lacustrinefaciesdepositionandyellowpan-luvialdepostsandsoon.Thesiltsoftsoilgroundmechanicalpropertieshave:Theintensityisextremelylow,thecompressibilityisbig,thewaterpermeabilityisbad.Projectcharacteristic:Thegroundsupportingcapacityislow,theintensitygrowthissloweasily,afteraddingHolland,todistort,andnon-uniform,thedistortionspeedgreatandthesettlingtimeislong,hasthepermeabilitytobesmall,thixotropicandrheologicalpropertylessmajorcharacteristic.

关键词:淤泥软土地基处理

keywords:Siltsoftsoilgroundtreatment

一、桩基法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早期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木桩,目前很少使用,一是水泥土搅拌桩水灰比、输浆量和搅拌次数等控制管理自动化系统未健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存在搅拌均匀性差及成桩质量不稳定问题;二是砂石桩用以加固较深淤泥软土地基,由于存在工期长,工后变形大等问题,已不再用作对变形有要求的建筑地基处理;三是民用建筑已禁用木桩基础。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管桩)目前由于具有较强承载力,投资省,质量有保证,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得到普遍运用,如本人设计龙海市角美镇金山水闸,其地质条件覆盖一层10m以上厚的淤泥土层,地基处理采用边长为25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挤密淤土层并靠摩擦承载,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还具有抗水闸水压力产生水平荷载,达到水平稳定作用。

二、换土法

当淤土层厚度较簿时,也可采用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鉴于换砂不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一般应就地取材,以换填泥土为宜。换土法要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施工时应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三、灌浆法

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灌浆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灌浆法对加固淤泥软土地基具有明显效果,如福建省龙海市角美壶屿港水闸由于淤泥软基不均匀,沉陷闸基沉降最大达到0.63m,加固时采用单管高压旋喷灌浆处理,每个闸墩上、下游侧和中间各设5个灌浆孔,沿闸墩轴线两侧布孔,灌注水泥浆,成桩直径0.5m,伸入闸基础10.5m,采用灌浆压力为20MPa,经过处理后闸基沉降基本得到控制。高压旋喷灌浆处理原理是通过在闸基中高压旋喷灌浆形成水泥土摩擦桩,提高闸基承载力,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另一种对淤泥软土地基闸室淘空处理通常应通过水闸上游防渗如设置水平铺盖或垂直防渗控制闸基渗流,然后再对闸室进行灌浆处理,如厦门市石浔水闸由于闸基渗流造成闸室底板多个部位被淘空,加固时先在闸室上游侧采用帷幕灌浆防渗,灌浆帷幕布设在闸墩上游侧1.0m处,孔距0.5m,灌注水泥浆,孔深5.0m,灌浆压力10MPa。然后对闸室淘空部位采用钻孔灌浆处理,先灌细砂,不吃砂后,再灌水泥砂浆,最后灌水泥浆,水闸除险加固后效果显著。

四、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有效措施,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合而成。排水系统是在地基中设置排水体,利用地层本身的透水性由排水体集中排水的结构体系,根据排水体的不同可分为砂井排水和塑料排水带排水两种。福建省福清过桥山围垦海堤淤泥软层最深达十余米,采用塑料排水带排水固结处理取得成功;福建省连江县大官坂海堤则采用砂井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下面介绍效益较高塑料排水板处理淤泥软基方法,插入软基排水板,当填筑基础及上部建筑物时,荷载作用软基,地下水由于受挤压和毛细作用沿塑料排水板上升至砂垫层内,由砂层向两侧排出,从而提高基底承载力,塑料排水板要在砂垫层完成后施工,由测量人员测量出需处理范围,标出每根排水板具置,插板机对中调平,把排水板在钻头安放好,开动打桩机锤打钻杆,将地面上塑料排水板截断,并留有一定富余长度,在塑料排水板四周填砂后即完成本根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