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茶文化空间设计(6篇)

来源: 时间:2024-08-01 手机浏览

茶文化空间设计篇1

关键词:现代艺术;饮茶空间设计;应用策略

在关于艺术的分阶段性认识上,人们习惯将艺术划分为前现代艺术、现代艺术以及尚未成为一种普遍趋势的后现代艺术。其中,现代艺术集中性地代表了艺术的现代性或者说现代性下的艺术。何为现代性艺术呢?吉登斯认为,所谓现代性一般指的就是“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只要我们认识到工业主义并非仅仅是在其制度维度上”。本文认为,现代艺术是一种与工业文明相适应,以反映人的主体价值,围绕着人的主体性、人的审美情趣、人的现实需要、人的社会理想等展开的具有时间、事件和故事三重维度的一种艺术设计思潮。

1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具体指向

关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具体内涵,学者们主要从网络社会、全球化、工业文明、民族性文化等视角予以把握,整体上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匡正于一个“现代性”的范畴中。结合现代性的维度、现代艺术的特点和当代茶空间设计的一些趋势与审美价值,本文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倾向于以下几点认识:

1.1情感化设计:注重把握人的情感体验现代性在反抗前现代性的过程中,最大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将人的主体地位从一切落后的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当中解放出来,因此现代艺术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注重人对作品的“情感化设计”,也就是在艺术作品中充分地考虑和融入进“人的情感关照和情绪体验”,通过物质性的艺术设计来引起审美的主体的精神反思,从而引导主体去追求某种现代性的艺术价值———比如独立思考、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格等。

1.2实用化设计:注重捕捉人的现实功利需求现代性艺术设计是现代性哲学在艺术界的一个表征,这个理论认为,现代人应当是理性导向的、实用主义导向的、“完整的人”导向的,人的现实需求是最大的合理性,以至于这种理性化运动一度将“工具理性”无限放大,造成了现代人的“异化”,即人成了劳动的工具,丧失了其目的理性价值导向。受这种工具理性的驱使,现代艺术设计追求满足现实人的实用化需求,在这方面比如包括要照顾到人的时尚追求、人的快节奏生活追求、人的压力释放需要、人的适度古典艺术审美需要等。

1.3人性化设计:注重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设计的终极导向著名艺术大师罗素曾经指出,“严格地来说,看见东西的并不是眼睛,看见东西的是大脑或心灵”,这即是说评判艺术设计的标准在终极的意义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符合审美主体心灵需要的艺术设计就是最合适的。有学者认为,现代艺术设计区别于传统艺术设计的主要方面在于一个“继承与创新”,而创新遵循的尺度则是人的需要、人性化的需要。从而,在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中,如何基于人性化考量,从细节、立意、活用、整体设计等方面给审美主体带来一种“诗意的栖息”感官,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一种艺术氛围,是它孜孜以求的一种追求。

2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应用于我国饮茶空间设计的基本立场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历史学家的一种史学观。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来讲其实也存在着类似的主张,我们仿佛可以这样认为,一切艺术设计理念都是当念。当前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一个未来导向的创新的过程,还包括继承、对话、包容的内涵,而这些正是将其应用于我国饮茶空间设计时应当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或者说基本立场。

2.1时间:吸收我国古典艺术、民族艺术设计理念精华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媒体网络渗透于社会诸领域的时代,网络科技、数码产品、网络新媒体仿佛成了现代人生活的必备,艺术设计也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甚至说后现代主义那种颠覆传统文化、颠覆艺术权威的不良倾向也在向艺术设计领域渗透。对此,包括在我国饮茶空间艺术设计中的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基本立场应当是坚守艺术的民族性和传统性,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融入到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中,做到“世界的就是中国的”和“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不能在艺术的国际化趋势中丧失本民族、本区域、本国度的艺术个性。比如说,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青花瓷文化、中国红文化、篆刻文化、龙凤文化等都可以在艺术设计的现代性中找到适合的位置呈献给受众。

2.2空间:吸收国外现代艺术的精华说到底,现代艺术设计是一种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思潮和哲学理念,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实际上是基于西方社会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生活观、艺术观和审美观形成的一种全球化艺术实践活动。面对这种空间形态互相对话的艺术设计潮流,我们的艺术设计现代化路程在坚守艺术民族性、民族魂的前提下,应当遵循着“包容”、“兼收并蓄”的原则,大胆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比如说“人性化设计理念”、“情感性设计理念”等,使我们的饮茶空间的艺术设计达到一种兼具古典与现代、兼具审美与实用化、兼具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艺术性与人性化的一种审美享受。

2.3价值:坚守绿色设计的底线如上文所讲,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面包括艺术的情感化设计、实用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将这些宝贵的价值融入到茶空间设计中去还应当遵循“绿色设计”的逻辑。简单来讲,绿色设计的精髓在于使艺术设计在满足人们正常的实用化、情感化需求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满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求”。在绿色设计理念的框架下,广泛地采用环保节能型材料进行设计、使艺术设计更好地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立场。

3现代艺术应用于我国茶饮空间设计的基本策略

相比较于一般的商业空间,茶饮空间的艺术设计带有自身的个性和特殊性,我们在考虑茶饮空间的物质消费需要的便利性、舒适性、实用性、经济性等特征的同时,也要照顾到茶饮空间的审美价值关怀,将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和”、“雅”、“静”、“禅”等理念尽可能地呈献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可以在茶饮空间中获得一种身体和精神双重层面的获得感。

3.1情感化设计策略:营造一种宾至如归的茶饮体验首先我们应当在现代茶饮空间中适当地应用诸如古代茶文化的屏风、隔扇、字画、古琴等古典元素,同时将禅文化、道法自然文化等借助于书画、图片等展现出来,在直接的行为层面上使消费者产生一种“恍如前世”的情感冲击,为释放现代人的精神压力提供一个温床。其次,在茶饮空间的灯光效果选择上,不应当采取中央灯光的模式,而应当开启“个性化”的灯光模式,在不同的小包间实施不同色调的主题色彩或者音乐等柔性设计要素,照顾到不同消费者前来体验消费的不同心情与感受。

3.2实用化设计策略:使茶饮空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节奏现代茶饮空间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在于其实用性,过多地强调艺术性会丧失其商业价值和消费价值,因此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在应用于茶饮空间时要牢牢地将“实用性”、“市场性”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向度。在此,本文以香港市中心某中式茶楼为例,该茶楼由伦敦国际化设计团队Studioilse所设计,在功能设计上充分地考虑到了现代人举办派对、商务宴请等不同的茶饮要求,将极具亚洲色彩的格子窗作为重要的视窗,在十分有限的设计空间中,为了突出设计的“实用性”,将“一张桌子”“多种场景”进行动态的调换,可以适应多样化的消费群体前来就餐、饮茶、聚会、喝咖啡、休闲等,充分地照顾到了现代人的多种需求。

3.3人性化设计策略:在细节上展现出对现代人的关爱现代艺术设计的本质就在于其人性化的追求,正如一名知名设计师所讲的“什么是好设计的永恒标准,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关注,把人放在第一位”。对于茶饮空间的现代化艺术设计思路来讲,我们可以这样着手:其一,在整体的茶空间功能区划上,要合理划分为若干个既可以互相交流又能相对私密地进行对话的饮茶空间;其二,茶饮空间中的茶具、文化符号、色彩、温度、湿度、休息室的布局等细节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形形的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给消费者带来“小众化”、“个性化”的享受,而不是大众化的审美享受;其三,向消费者尽可能地提供除了茶饮、餐饮、休息之外的一些艺术体验,比如书法体验、制茶体验、茶事体验、对话体验、书画体验、艺术欣赏体验、商务洽谈体验等;其四,在设计材料、设计语言、设计色彩等方面要遵循着绿色设计的理念,广泛使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和设计语言。

作者:屠辰飞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6.

[2]周维娜.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3(8):116.

[3]薛立克,杨天明.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7(3):97.

茶文化空间设计篇2

关键词:室内设计;新中式风格;精神文化;茶府

1基本情况概述

1.1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风格是在传统的中式风格元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它将传统的文化和理念表达得更有魅力,还融入现代的思想。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装修风格也在更新。材料和工艺的升级,让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更具个性化和创造性。

1.2关于茶府设计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饮茶的习惯,点一杯清淡的香味的茶,与茶友谈天论地,方可消去身心的疲倦感。现代茶府是人们休闲娱乐之地,它不仅拥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还符合现代人追求舒适自然情调的追求。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把握住茶府的精神文化,在加入现代元素的同时还应该有创新,以吸引人们的视觉。

2茶府设计构思的来源

2.1构思的背景

传统的中国古建筑都讲究对称的结构,这样的原则也反映出当时中国古典的组合形式。当时的中国以木材作为建筑的材料,这样的材质给人自然之感,并有冬暖夏凉的特征。在装饰纹理上,传统中国风格采用回纹,宝相花等元素,它们拼凑出来的造型常常是复杂多样的。新中式风格以流畅的线条为主,部分装饰采用简化后的纹理,并结合现代简约的特点,新中式风格更多的是传承和发展。

分析完设计风格后,就需要对去茶府的人进行考究。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不少人身心疲惫,而茶府正好能满足人们放松心情的需求。因此,在茶府的设计时,应当将情感化的设计加入其中,合理布置功能分区,将动静结合放在设计的首位。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满足只想品茶的人,也可以满足娱乐项目的朋友。

2.2构思的必要性

“在世界兜了一圈以后,我们该回家了”。这样的说法开始深入人心。近年中国文化或者是新中式风格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品茶的习惯,为了让新中式风格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我选择以茶府来作为设计项目,使新中式风格在其中得到一个很好的展示。新中式空间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坚持适中、和谐、统一、实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内敛、静雅、稳健的这种神韵,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必将融入到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之中,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与传承,让传统活到现代,展现出新的文化底蕴。现代的茶府设计需要熟悉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现在的设计市场。在运用新中式风格时。需要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让它艺术魅力展现出来。新中式风格运用传统色调与符号结合现代表现手法创造出完全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方式,还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及中国现代的姿态。简约为主,线条流畅,材料精致是新中式风格的特点。

3新中式风格下的茶府设计

新中式元素和现代茶府进行一个搭配,让茶府融入进一种思想文化。首先,需要对新中式元素与现代茶府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调查,认真地剖析新中式元素在现代茶府中的设计理念,以及它现有的问题;然后对新中式元素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总结出新中式元素的三种形式,并将新中式元素融入现代茶府里。对茶府中表达的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结合优秀的茶府案例进行设计;最后,把一系列的施工布局以新中式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打造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优美茶府。

3.1功能分区

整个茶府在结构上进行了空间功能的分区,大厅以散座和卡座为主。散座是大厅内摆放圆桌或方桌,每张桌子配四把椅子,再根据人体工程学,桌子之间的间距是两张椅子的侧面宽度假六十厘米。这样,客人可以自由进出,适合多人娱乐休闲。卡座是类似西式的咖啡座,每张卡座设一张小型长方桌,两边是有软包的高背椅。利用椅背来起到座与座的间隔。品茶的人们可以两两相对,相互聊天,不时可以欣赏窗外风景。两者动静分区,大方得体。吧台的座椅较高,利于观察人们有无其需求,以便及时做出反馈。在吧台旁还有上网的功能区,便于浏览网页。茶水房里左边安置有煮水器,净水器,晾置架等必备的工具,右边是放置干燥性的食品柜和茶盘,碗,匙等物品,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干湿分区。

3.2人流动向分析

人流动向的分布上,一楼的人流量大,大厅以走道向四周分散。吧台在最里端,看起来更含蓄。楼上的人流相对于一层而言要少很多,所以布置的包间,显得更有品味。

3.3色调分析

整个茶府的色调为暖色系,暖黄为主色调,搭配棕色,褐色,点缀一些青灰色,宝蓝色以及朱红。整体空间亮度适中,并有浓厚的新中式色调。在营造出明清时期氛围的同时,让人们视觉上有空间的遐想,恍惚间,似穿越到了那个年代。大厅天花的吊顶以平面加入以实木线条的搭配,使空间温馨明快,又不失新中式情调。而包间以平面吊顶为主,这样没有过多复杂的造型,简洁大方,与整个墙面的造型起了很好的呼应。新中式的家装风格避免了简约的呆板和单调,也没有传统古典风格中的繁锁和严肃,让人感觉庄重和恬静,适度的装饰也使家居空间不乏活泼气息,人们在空间中可以得到精神和身体上的放松,并且紧跟新中式风格设计的步伐,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整个空间配上轻音乐,余音绕耳,使环境更舒适。

茶文化空间设计篇3

据了解,贵司的业务范围分为茶文化空间、商业空间及餐饮空间三大块,这三块中又以茶文化空间为首。请问在当下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和考虑令你将公司定位清晰地着重于茶文化空间的设计?

高雄:自古以来“南方有佳木”,福建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大省,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叶品质优良、凝聚着地理灵性,六大茶叶类别除黑茶、黄茶外,乌龙茶、白茶、红茶、绿茶都囊括其中。起初我是无意间接触了第一家茶空间设计——《静茶》,从中发现了茶文化空间的意味深长,亦引发了自己的浓厚兴趣。在数家连锁店的设计工作后,对茶文化空间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受益之余便接触了更多与茶文化有关的空间设计。在长期的经营操作下,深知企业如想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必须进行精准定位。在全面慎重地分析市场之余,有缘接触到一家立志于茶文化空间设计的企业,其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令我豁然开朗,该企业从事茶文化研究与发展有数年的积累与创作,以设计展现企业的品牌文化和商业价值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这启发了我们定位为茶空间设计专业发展的企业路线。希望能以此路线为契机,成为福建首选的茶文化空间设计公司,亦有可能成为全国前十的茶空间设计公司。或许这一目标稍显稚嫩,但不无发展可能。毕竟福建的茶业品牌与茶叶企业使我们置身于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下,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前进步伐。

你如何看待当下遍布各大城市的茶叶销售店面、茶楼、茶会所等等与茶有关的空间,你认为这些空间的设计如何?是否存在哪些问题?有无令您印象深刻的空间?

高雄: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庶饮,文人“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雅赏,茶禅一味的道品,对品茶空间都有唯意唯美的追求,它于简朴中见自在,无需排场铺张。但如果仅是中式元素的一味堆砌,应用本不适合的装饰品、不契合的灯光效果、不违和的家具摆设等,都可能破坏茶文化空间本身给人的淡然感受,怎能表达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综上所述,台湾设计师周易的《秋山堂精品茶庄》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禅风茶道之神韵,恰到好处地摆置艺术将空间渲染的如画般柔和,令思绪流连忘返。

贵司目前已积累了不少关于茶文化空间的设计经验,在进行这一类型的空间设计时,你认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高雄:在接触了形形的茶文化空间设计后,认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商业与文化如何做到平衡”。在任何的文化空间中若没有商业价值的存在,只能称其为博物馆或是一个富含文化色彩的交友平台。有了这一芥蒂,便促使我们总结如何将“商业”这一有机质与“文化”本体融合,使其在面世后如何成立经营项目并从中获取商业利益和企业价值。因为拥有了盈利、价值才能促使品牌商户有机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物,以商业创造的生命力来延续文化传承。这其中的相辅相承体现在众多品牌茶业中。这种“商业前行,文化跟紧”的现象,首先在于清晰的定位,中国各省各市茶饮习惯迥异,针对茶种的分门别类也是形形,不同区域对文化的理解亦是有所不同。我们在设计表现上要做的便是将推广的产品与当地文化做有机的结合,既能展现产品本身的特色特点,又能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令市场或消费群体更易于了解和接受产品。例如福建武夷山岩茶若要在西安面世,如何让西安地方接受来自南方的茶品,可以结合西安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有的符号或是结合其特色的自然风光加以诠释,利用极简的中式表现手法,所呈现出的空间既有商业价值又有武夷山茶文化与西安文化的融合产生的>中突对比,让视觉冲突成为视线焦点。既产生了文化商业空间的设计核心,又是商业与文化有机结合所带来的价值循环。

很多人认为一直以来茶叶包装的设计存在泛用中国元素的弊病,这种问题同样也存在于一些与茶有关的空间中,你认为在茶空间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

高雄:首先我们要认可老祖宗所传承的具象文明,毕竟这些被唤为“中国元素”的各种符号,均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中国元素”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中式设计,包装或是装潢都取决于此。之所以市场存在泛用中国元素这类情况,皆因设计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缺失。看似司空见惯的中国红、中式符号的广泛使用被认定为中式元素,实不尽然。中国上下五千年经过数轮朝代更替,遭受外来文化冲击,在每个历史阶段都产生富含时代背景的文化,也衍生出很多独特的元素符号。对历史的认知不够就可能出现中国元素滥用的行为发生。

日本茶道由来已久,你是否了解日本的茶空间设计特点,谈谈您对此的印象及看法?

高雄:如果说我们要回顾中国文化在何时期是最为完整,中式如何完整体现于茶空间,不妨看看日本。日本一直沿袭着唐宋文化遗风,有对唐朝及其奢华的工艺与器皿加工的理解,又有宋风对文人雅士“和静清寂”的深刻了解。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形成于15世纪。在历史发展中,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日本人从居家摆设到生活习惯,还有瓷器、陶器、绘画,甚至地道的日本文学,无一不受茶道的影响。日本茶道用清幽雅致的浅淡空间来呼应饱满的文化礼节。日本茶室受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日式茶空间色彩多偏重于原木色,以及竹、藤、麻和其他天然材料颜色,形成朴素的自然风格。将自然界的材质大量运用于居室的装修、装饰中,不推崇豪华奢侈、金碧辉煌,以淡雅节制、深邃禅意为境界。进入茶空间,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茶文化空间设计篇4

中国茶虽然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但是中国茶的兴盛是在唐宋明清,唐宋的片茶和明以后的散茶导致了饮茶方式、茶器等一系列的变化,所以从唐宋到明清茶道发生嬗变。

那么唐宋明清的这些古人们又是在怎样的茶空间中饮茶的呢?从现存的饮茶品茗的画里可见一斑,唐人《宫乐图》展示的是奢华的宫廷饮茶场景,南宋刘松年的《撵茶图》表现的是宋代文人在园林中的一次雅集,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中雕栏修竹,杨柳拂风,表现的则是园林中的一次大型聚会。要研究明代的茶空间,需要从几位大师的画作入手,《明人煮茶图》中于庭院的墨竹芭蕉下烹茶,《煮茶图》中,园内植物有玉兰花及各种草木奇石……此外,无论是丁云鹏还是唐寅、文徵明、仇英等的作品都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茶空间的统一美学思想,茂林修竹、名泉怪石、插花焚香、清幽院落。所以自然山水、优美的庭院是古人最好的饮茶空间,他们将天地作为空间,引山水、植物、器皿布了一个体现文人情怀的茶席。古人的思想和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在今天看来是令人向往的,同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今天的茶空间在失去了自然山水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呢?这就是留给今天设计师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当今的茶室,基本都是商业化运作,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如何既能达到经营目的,又要兼顾茶文化本身的自然闲适天性,使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如何将一种商业形态带入一种风轻云淡的语境中,这是现代茶空间设计者思考比较多的问题。

北宋画家郭熙曾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阐明了山水与人的重要关系。在远离真山真水的环境中做茶空间,那可行、可游、可居都变成不可能,倒是可以在“可望”上做做文章,比如说一间高楼内的房子,未尝不可做成一个好的茶空间,把空间中对着风景的一边无限大化,让人随时随处都能看到外面的美景。第二个思路便是室内园林,这个不是简单地摆放几盆绿植就能达到的,需要充分研究中国的美学思想,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体现出园林的大境界来,需要设计师拥有一定的美学造诣。第三个思路就是通过茶空间的材料来贴近自然,材料尽量运用竹子、木材等,使空间材料、空间器物和整个空间具有相同的气质。就像台湾食养山房就是用做宣纸废弃的竹帘做装修,效果甚好。日本保留下来许多茶室,如代表利休草庵茶情神的不审庵,所有材料都非常简单,墙是土墙、天花板是竹编的。以上是从如何接近山水的角度谈的,其实茶空间的功能需求也很重要,现在有一些茶空间在经营者看来已经不是单纯的饮茶空间,比如像吴裕泰内府菜,具备饮茶和吃茶餐相结合的功能,还有星巴克这种是喝咖啡和饮茶相结合的,像这样的经营定位,设计师在设计时更要兼顾功能和文化诉求。

在靠近自然,兼顾功能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设计师的心,日本茶会中有“一期一会”的说法,大概的意思是说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这句话也适用于茶空间的设计者们,每一个茶空间的设计,对设计师而言可能都是一期一会的事情。所以恭敬谨慎的心,是开始这个工作时就应该具备的,一直贯穿到这个工作结束。如今在茶空间的设计上,不同的设计师也在积极地做着不同的尝试,如日本的隈研吾设计的茶室既有在白色气泡状物体内的,也有用中国普洱茶砖做成的,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希望通过不同地域设计师的努力,出现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茶空间。

总之,一个茶空间的完美呈现,是茶席器物、人与自然、茶室空间、茶室陈设的一个综合工程,需要设计师具备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既要懂得空间设计又要懂茶器物、茶席、陈设等。我想之所以有“茶道”的说法,把茶提升到“道”的级别(道是接近于宗教,接近于规律的东西),说明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作为茶空间设计师对茶道应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修炼。

茶文化空间设计篇5

茶艺馆概述

现代化的茶馆大多发展为及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场所。其功能划分模糊,空间既是品茶谈天之地又是休闲娱乐之席,并不能把茶独具的安静、典雅、朴素的精神得以发扬,茶文化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就更加势微。很多茶馆的设计上还没有摆脱传统的设计观念,茶艺馆的设计一味的追求中式风格,中国元素,太多成不变元素的利用,会有视觉疲劳,审美过度之感。对于它我们应该极大的摒弃对传统元素的过度复制,在力求把握中华传统华夏文明,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也也重视到现代主义的简约大气和日本独具特色的古风和禅意上,使得它的意境、气氛得以升华。

茶道精神及东方元素

茶道精神从踏人茶庭大门就开始注入人的内心。茶道从中国传来,吸收了儒家、道家思想,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古朴的茶道精神。茶庭的山石植栽,非仅是耳目所及之有形之物,它通过写意创造的意境氛围,让茶客用意象去把握“道”。茶艺馆正是建立在“天人合”的自然性基础上,通过巧妙地控制、创造人化的自然,使自身成为环境的起点,把追求一种无我、自然的精神境地作为目标的终点,以环境的古雅、幽静、玄和为媒介,发现闲寂、幽雅的美。茶艺馆注入“茶禅一味”茶道精神.生活出茶道本身的寂、清、淡、雅。

一个好的气氛环境除了功能性的完善还需要起风的烘托,为符合茶艺馆这一传统文化,设计中应加以中式风格的传统元素,但不是对传统元素一成不变的复制,更多的是加以日式风格简约、统一的风格,以及追求禅意、安静、古朴的设计元素。在设计别重视对木材的使用,木材具有和人最为贴近的特性――温情、和自然醒,希望能做到个有机的设计,使得它既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又具有人文关怀。同时确保“自然、人与环境”三者问的情感交流。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如何使茶艺馆所代表的茶文化得以传承,使其空间赋予更多意境气氛运用多种元素想结合都是都是研究的问题所在。

1.功能布局

着力解决空间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以及功能的设置等问题。设置许多小空间并加以开放空间,尽量避免采用硬质墙体进行空间划分,而是采用家具、屏风隔断,使得整个空间更为整体形成一个有机的设计。加入日本枯山水以及纵横结构的运用,避免采用曲线,尽量采用直线加以现代构成的手法,使得空间更具几何排列的韵律、线条的稳重流畅,以符合茶艺馆传统、内敛的气息。

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历史与摩登想撞击、寻求中式风格、现代风格和日式风格注重简约禅意的共同点。

2.装饰元素

为符合东方风韵,传统文明这一目的,采用极具中国古典自然、简约,富有禅意的东方装饰动机,中式雕花、屏风隔断、木制家具,以及大量的日本装饰动机,如浮世绘,枯山水,禅意等元素,营造一种茶艺馆独有平和、静谧的意境。通过对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人们内在艺术理念和向往。注重不同的环境来表达不同的内在,同时内在也可以通过环境的设计表现来得以抒发,注重环境同人的身心、向往、理想相结合,从较深层次去引导人们正常的审美心理和接受能力的活动,并将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3.材料

强调大量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以寻求设计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木材作为最主要的装饰动机,因为它具有与人最为贴近的关系――自然性、亲和性,本身材质的简约、以及形式的可变形,在设计中大量运用木材的直线切割以及拼接组合,以及其对于吊顶上的装饰和对于家居的使用上都非常的广泛。

结语

茶文化空间设计篇6

茶文化产业需要创意设计,把现代多元的文化思潮应用于文化产业的创意和设计专业中,是文化创意设计的主要观点。反映到茶文化创意设计上,具体应该注意美感、价值和故事。首先,要做到有美感,让外在的环境变得更为艺术化、美感化,进而影响内在。其次,要体现价值,让大多数消费者在娱乐及感性中,透过外在形式间接表现茶叶内在价值。最后,要有故事,要挖掘故乡的记忆与印象,从故事中去感受、探索事物,以此感动消费者与受访者。

此外,要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做到“茶产业文化化,茶文化产业化”,将茶发展成为一条产业链,从茶叶本身延伸到茶叶包装、茶器茶具、茶旅游、茶文化等与茶有关的方方面面。

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与节庆配合,吸引年轻人体验当地文化特色。如,茶商可以根据情人节、母亲节、劳动节等不同的节日推出主题活动或者打折优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消费者的思想。

但是,在推广茶业休闲文化时,一定要尽量将传统语言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爱茶人在轻松的环境下就能完成从品茶到悟茶的升华,进而体会到茶为国饮的真谛与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茶行业中。

此外,文化产品是文化资产的一种,当然必须有文化政策的配合。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适时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加以协助和整合。在政策上,政府可以提供机会、设备、奖励等措施,鼓励文化产业及一般企业进行赞助,甚至从教育政策入手,等到成熟阶段,政府即可退出,让文化茶业自行发展。

创新饮茶方式,让茶成为休闲文化的载体。茶文化创意要从饮茶方式做起,传播茶的休闲文化是关键。在茶文化创意上,元泰茶业曾做过不少努力。如2007年,元泰茶业首创了“元泰红茶屋”,这是国内首家以经营红茶产品为主题的西式连锁店,是融合英式红茶馆及意大利咖啡馆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时尚空间。

随后的几年里,为了传播红茶的休闲文化,元泰茶业曾连续举办以红茶为主题的“元泰杯”红茶世界征文比赛;携手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共办“元泰下午茶沙龙”,品饮红茶这一民族的饮料;并连续举办“元泰中国红茶节”暨茶通擂台赛;甚至为了装饰茶空间,元泰茶业还组建了茶席设计团队,自创茶席空间……

茶道用品同属茶文化,也需要创意,并将艺术与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