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3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3-11-14 手机浏览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1.不得损坏或私自挪用消防设施、设备、器材。

2.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不要圈压、占用通道内的消防设施。

3.发生火情后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讲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及是否有人被困等。

4.不可将烟蒂、火柴杆等火种随意扔在废纸篓内或可燃杂物上。

5.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二、逃生要点

1.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发生火灾后,往往容易断电造成电梯“卡壳”。而且电梯直通楼房隔层,大量烟气涌入电梯通道,极易造成“烟囱效应”,人在里面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死亡。

2.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躲避烟火时不要往小阁楼、床底、大橱柜内钻。

3.要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清楚住宅、单位周围环境,熟悉逃生路线。

4.进入陌生场所,要注意观察,选择好紧急状况下的逃生路线。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篇2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区多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一是创新方式,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网络、公开栏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通过举办广场宣传活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人防宣传册、开展疏散演练等形式,大力宣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开展技能培训。在“5·12”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增强街道人防专业队知识技能,让更多的居民了解人防,关注人防,参与人防。5月11日下午,江浦街道同心社区举办人防知识技能培训会,邀请南京立和救灾减灾中心负责人进行授课,通过国内外真实案例,讲解在遇到空袭、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人员如何保持冷静思维,寻求切实可行的逃生自救办法。通过讲述救援基础知识、救援中的常见误区,有效提升街道人防专业队业务素质和知识技能;组织疏散演练。为增强全民防空防灾意识,提高社区干部的应急救援指挥水平和社区居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检验社区人口疏散实施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5月11日上午,星甸街道人防办在星甸小学开展防空袭疏散演练活动。演练按照明确任务、紧急隐蔽、解除警报三个阶段进行,参演队伍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整个演习严格按照防空袭方案进行,演习活动井然有序,取得圆满成功;抓好知识普及。为增强居民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提高防范意识。5月12日上午,桥林街道和汤泉街道分别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讲解地震的起因与危害、防震准备、应急避险常识、震后自救与互救等知识。通过宣传展板、宣传彩页和科普讲解,使他们对人防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三是广泛参与,成效明显。据统计,我区在今年防灾减灾周期间共悬挂人防宣传标语190条,更新人防宣传栏70个、利用全区多媒体警报信息终端滚动播出人防宣传标语120条。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广场宣传和疏散演练,丰富了广大居民的科普知识,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促进了社区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

当前“防灾减灾”宣传周已经结束,下一阶段,我区将继续组织开展好防灾减灾各项宣传活动,针对各个阶层、不同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广泛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大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力度,努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并将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落到实处,使防灾减灾逐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篇3

2013年,全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部署,落实国务院和省市两级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以及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坚持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和产品,拓展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深入开展《规定》的宣传和贯彻工作

今年4月15日开始实施的《规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省防震减灾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修订出台的。它是全面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法规保障。各级地震部门和单位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规定》的宣传和贯彻工作当成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充分利用“六五”普法、党校培训班、法制宣传日等时机,结合政府机关、社会团体、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等不同阶层的防震减灾工作需求,采取不同措施、突出宣传重点,使《规定》的贯彻深入人心。

二、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和新闻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社和政府各级门户网站等新闻传媒,采用专栏报道、专家访谈、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实施防震减灾法律知识、科普知识和应急知识的宣传,不断扩大宣传效果。各县(市)区地震部门要与宣传部门密切联系,在地震突发事件处置中,及时震情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的舆情监控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及时解答社会公众有关防震减灾知识的疑问。正确引导与发挥官方微博等新技术在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规范信息更新与工作,提高应对和引导地震舆情社情的能力,维护社会和和谐与稳定。

三、充分利用特殊时段搞好强化月活动

今年5月是我市第五个“防震减灾宣传强化月”。各地要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唐山地震纪念日、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实施日和四川雅安地震等特殊时段,以“大力开拓社会资源,将防震减灾社会宣教工作引向深入”为宣传活动主题,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大规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四、认真做好“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和《规定》等法律法规,广泛普及防震减灾法制知识和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结合我市具体实际,市地震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的专题活动,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通过设立宣传橱窗、墙报,举办科普讲座,组织知识竞赛,利用网络传媒,播放声像资料,散发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围绕城市文明创建、新农村建设、农居示范工程,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图片展、社区科普报告会等形式,向城乡居民普及宣传地震基本常识和农村民居防震抗震技术常识。组织各种地震应急演练,逐步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五、稳步推进市县两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阵地建设

(二)积极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与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指导,不断扩大对全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今年,将根据省地震局的相关要求,联合市教育局和市科协,对于近年来已经命名的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重新评估和认定工作。

(三)积极做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与管理。组织、指导符合条件的部分社区申报省级和部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对获得省级命名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通过适当方式给予扶持和帮助。加强已创建成功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运行管理指导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效能。

六、深化“防震减灾知识进百家校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的通知》,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进百家校园”活动,使全市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宣传教育成果不断深化。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全市各级地震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强化重点对象和重点时段的宣传。

七、积极鼓励防震减灾宣传作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