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主要方法(2篇)
股票投资基本方法
(一)投票权是股东各项权利的基础
上市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可以分为收益权(即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股东的各项权利一般都是根据同股同权的原则投票确定,即通过股东投票选举和更换董事等实现对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分配,通过审议批准(或修改)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等实现对公司收益权的分配。因此,投票权事实上成为股东获得各项权利的基础。
(二)中小股东投票成本过高
股东权利的行使最终要通过对公司重大决议的表决来实现。目前股东履行投票权利的一般程序是获取股东大会资料、参加股东大会、进行投票。提前向股东告知股东大会的日期及需表决的议案是各国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股东现在基本都可以方便经济快捷地获取股东大会的资料,但由于上市公司股权高度分散(我国是一股独大与小股东的高度分散并存),多数股东居住地也高度分散,对大多数中小股东而言,参加股东大会就必须承担额外的支出,比如交通、食宿费用等。此外,还有不少股东受时间等因素限制而不能亲自参加股东大会。显然,对中小股东而言,行使投票权的主要障碍就在于必须亲自出席股东大会。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小股东大多放弃了股东投票权。
为扩大股东的参与范围,各国纷纷设置了表决权行使制度,即股东可以委托人代为参加股东大会并投票,以降低股东投票成本。权投票的领域一般包括选举董事、股票期权计划、董事薪酬、资本增加授权、兼并和股东建议等。从实践效果看,表决权行使制度不仅扩大了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范围,而且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新的工具,增强了对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的约束力。但由于程序一般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手续相对烦琐,实际上只有机构投资者和持股规模相对较大的个人投资者才可能参与,征集小股东投票权的成本仍然相对较高,大多数小股东仍不愿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三)投票权行使成本过高不利于对中小股东的保护
由于中小股东持股数量很少,投票成本相对较高,绝大多数中小股东不得不放弃投票权,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公司控制权的配置,从而使得大股东和内部人更容易控制上市公司。虽然上市公司的收益权是根据所持股份等比例分割,但控股股东和内部人却可以凭借其控制地位做出更有利于大股东和内部人的分配方案。因此,中小股东放弃投票权实际上也就失去了保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二、电子投票制度的含义及其进展
(一)电子投票制度的含义
本文所称的电子投票制度是指通过应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可靠的电子通讯手段,使上市公司的股东能够在不亲自出席股东大会的情况下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投票。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是推行电子投票制度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证券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不仅证券市场实现了证券交易的电子化与网络化,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选择网上交易方式的投资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比如,美国网上证券委托的开户数1999年就已达930万户,在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网上证券委托的发展也相当惊人,目前韩国约有70%的交易量通过互联网完成。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站常就各种问题进行网上投票,网民对此已非常熟悉。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在上市公司引入电子投票制度的技术和设施基础已经具备。
(三)电子投票制度在发达国家的进展
1.有关机构积极倡导。OECD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指出,“本原则认为通过投票一般是可行的。另外,因为目的是要扩大股东参与,那么公司需要在投票中扩大技术的使用面,包括电话和电子投票。外国股东日益重要的地位也表明为求平衡,公司应竭力使股东利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进行参与,通过开发可靠的电子通讯手段,使股东可以互相交流而无需遵守执行委托制的各种手续,能够促进股东对股东大会的有效参与。至于透明度,会议程序应保证所投选票经过正确计数和记录并及时宣布结果”(对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的注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5期)。
2.法律上已经承认电子投票的结果。随着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投票已成为现实,目前在一些国家,已对电子投票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如在美国的特拉华州,2000年就通过了相关法律承认电子投票的结果。
3.机构投资者开始利用网络优势提高“投票”的效果。在美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大约持有上市公司50%以上的股份。加州公职人员退休计划(CalPERS)是美国最大的养老基金之一,为了便于和其他股东及市场参与者交流,提高投票的效果,从1999年开始,CalPERS开始将其在股东大会中的投票决定在网上公布,公布的时间一般是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前两周。
4.出现了专门为电子投票提供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上市公司提供电子投票的技术解决方案;另一类是为股东提供投票参考意见,这类机构专门研究上市公司的情况,并对股东大会要表决的决议提出投票意见。
三、我国应适时引入电子投票制度
(一)引入电子投票制度的意义
目前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各种措施从根本上说仍然源于的思想,比如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等。虽然积极的监管以及更独立的董事会在保护小投资者利益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些都不能代替直接赋予小股东和独立股东应有的权利,使得他们能够保护并增加他们自己的利益。(斯道延·坦尼夫、张春霖、路·白瑞福特,《中国的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市场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降低中小股东的投票成本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举措。引入电子投票制度后,更多的中小股东将有机会参与股东大会的投票,因此,参与股东大会投票的股份会增加,这意味着大股东或管理层控制股东大会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同时,网络快速和低成本的优势为不同股东间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不仅为机构投资者征集投票权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行动;也有利于分散的中小股东成为一个有力的利益群体,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从长远发展看,我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和加入WTO后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客观也需要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方便的投票机会。
有关实证研究表明,投票制度的引入和推行股东积极主义能够产生净收益,股东积极的参与公司治理将有助于提高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电子投票制度的引入将为个人投资者向“积极的股东”转变创造条件,电子投票制度的推行将是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根本举措,也是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引入电子投票制度的可能性
1.已经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我国自建立证券市场以来,一直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证券业的普及、应用、提高和创新,实现了交易、结算等方面的电子化、网络化,并被广大投资者认知和接受。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网上投票这种新的形式也日益被大家所熟知。从技术上看,引入电子投票制度已不存在障碍。
2.已经具备股东应用的可能性。对沪深股市网上投资者的状况进行分析基本可以判断股东利用互联网的程度。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2001年网上委托的客户开户数达332万户,占证券市场总开户数3325万户(沪深总开户数的一半)的9.98%。2001年每月网上交易的成交额占当月的市场总成交金额的比例呈现逐步增长的势头,全年累计的成交金额与2000年末相比,在沪深市场总交易金额减少约30%的情况下,网上交易的成交金额增长了约100%,达到了3578亿元,占前12个月证券市场股票(A、B股)、基金总成交金额81715亿元(双边计算)的4.38%(斯道延·坦尼夫、张春霖、路·白瑞福特,《中国的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市场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2002年以来,网上委托客户、网上交易额继续快速增长,2002年上半年,网上委托的客户开户数已达451.2万户,占沪、深交易所开户总数一半(3402万户)的13.26%,2002年6月份,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交易量为750.00亿元,占沪、深证券交易所6月份股票(A、B股)、基金总交易量8595.28亿元(双边计算)的8.73%(斯道延·坦尼夫、张春霖、路·白瑞福特,《中国的公司治理与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市场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这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网上交易这种方式。网上交易的快速发展将使投资者更容易接受电子投票这种方式。
3.监管部门已经明确了原则。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1月7日联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已经明确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原则,该准则第八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在保证股东大会合法、有效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比例。股东大会时间、地点的选择应有利于让尽可能多的股东参加会议”。
从实践中的进程看,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召开,使全体股东享有同等的知情权,并为股东在股东大会上行使权利创造更好的条件,200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2000年修订),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至少5个工作日将全部会议资料上网披露。该通知还要求,上市公司会议资料内容不得超出股东大会会议通知中列明的事项。上市公司在召开股东大会时,不得向与会股东发放超出网上披露部分的会议资料。这表明引入电子投票制度的一些基础工作正日趋完备。
4.机构投资者有望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证监会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精神指引下,近两年,我国的机构投资者队伍迅速扩大。截止2001年底,我国共有14家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数量达到51支,基金发起份额总计811亿元。基金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之一。而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养老金体系的日益完善,保险公司和养老金也必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的重要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推行“股东积极主义”,从而有利于带动中小股东参与电子投票的积极性。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
1.电子投票制度还面临法律法规上的障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参加股东大会只能亲自出席或委托他人出席,原则上不能以电子投票的形式表决。《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2000年修订)第6条规定:“年度股东大会和应股东或监事会的要求提议召开的股东大会不得采取通讯表决方式”,同时规定临时会议在审议重大事项时也不得采取通讯表决方式。这种排除包括网络投票在内的通讯表决方式的股东大会投票机制不利于中小股东行使投票权,使得公司更容易被大股东和内部人所控制。
2.电子投票制度所需要的基础条件还不完备。从实践方面看,进行电子投票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上市公司要有一套能够进行电子投票的系统,这是进行电子投票必备的前提;二是股东能够方便地进入上市公司的电子投票系统。相对来说,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难点在由于很多中小股东(特别是小股东)尚不具备上网等条件,因此电子投票的范围在初期可能还比较有限。但是,采用电子投票制度至少会使原来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投票的部分小股东可以开始行使他们的权利。
3.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不利于电子投票制度的推行。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还很突出。如果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居于绝对控制地位,即便中小股东通过电子投票制度能够积极参与,但由于所持有的股份比较有限,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就相对有限。此外,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也不利于电子投票制度的推进。由于电子投票制度的引入会扩大股东参与投票的范围,这意味着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的约束力将不断增强,因此受大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缺乏推进这个进程的积极性。
4.股东对电子投票的安全性还有顾虑。网络的安全性是各行业在应用互联网过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消除股东对电子投票方式安全性的顾虑是引入电子投票制度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电子投票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修改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尚不允许在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期间进行电子投票,因此实行电子投票制度还缺乏法律上的基础。鉴于利用网络等方式进行交易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建议可以着手研究和电子投票制度相关的法律问题,待条件成熟时及时推出。
(二)逐步建立并完善电子投票制度所需的基础设施
电子投票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电子投票的必备基础。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可以建立“公共投票系统”,即所有的上市公司可以共用同一套投票系统,与现在的股票交易结算系统类似;二是上市公司可以自行建立电子投票系统。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三)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水平
投资者主要是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和投票决定,因此,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就成为股东理性决策的必然要求。
(四)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由于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对中小股东投票权的行使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建议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状况。在现有的股权结构下,建议通过采用累计投票制度等方式,提高中小股东投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股票投资技巧与方法篇2
1、投资理念选股以价值投资为主、技术分析为辅,主抓热点板块龙头股,做中长线;持股以趋势投资为主,强调占住自己的位置;卖股以技术为主,遵守自己的规则;始终坚持独立操作,保本第一。
2、提高水平的途径基于笔者自身实践经验,教导学生学习、思考、练习和反思,以及再学习、思考、练习和反思,如此不断循环往复,逐渐提高水平。第一步,学K线技术,重点学习反转形态、星线、持续形态和十字线,推荐学生看《日本蜡烛图技术》([美]史蒂夫•尼森著,丁圣元译)。第二步,学习炒股的理念、思想和基本方法,推荐学生看《炒股的智慧》(陈江挺著)。第三步,学习均线技术和最常用的技术指标,学会结合量、价、均线和MACD指标看盘,推荐学生看《超级短线》(李雨青,葛鹏著)。第四步,学习他人间接经验,知晓股票期货投资的艰难和风险,体会他人成长的艰辛,初步接触杰西•利弗莫尔的投机思想,推荐学生看《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青泽著)。第五步,学习看股票的整体架构,了解庄家的心理,熟悉股价运行的六种形态,把握个股与大盘关系的四个层次,推荐学生看《大炒家》(吴迪著)、《大师秘笈》(吴迪著)。第六步,学习价值投资的思想、方法,了解业余投资者的优劣势及投资股票的技巧,推荐学生先依次看《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美]彼得•林奇、约翰•罗瑟查尔德著,刘建位、徐晓杰译)、《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美]本杰明•格雷厄姆著,王中华、黄一义译)、《怎样选择成长股》([美]菲利普•A•费舍著,冯治平译)。第七步,学习投机的思想、智慧、方法、理念和交易规则,推荐学生依次看《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修订版)》([美]埃德温•勒菲弗著,丁圣元译)、《华尔街幽灵(典藏版)》([美]阿瑟•L•辛普森,张志浩、关磊译)
3、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是以证券的内在价值为依据,着重于对影响证券价格及其走势的各项因素的分析,如宏观经济、行业背景、企业经营能力、财务状况等对公司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决定投资购买何种证券及何时购买。宏观经济状况分析主要是GDP、就业率、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课堂只是略微提及。行业背景也是略微提及公司所在行业是属于分散行业、新兴行业、成熟行业还是衰退行业。企业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和股东状况等分析则讲得比较具体,主要分析的内容包括:公司的主营业务构成和主营业务的利润率情况;公司盈利能力变化,及由公司利润构成、净利润率及经营现金流的情况来体现出来的公司盈利质量;公司的收入规模、利润规模;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变化情况;公司资产尤其是流动资产的状况;公司的营业性周期和帐务性周期;公司的补贴和投资收益情况;公司的负债程度和企业的预收帐款变化情况;公司的投资收益及投资结构,主要是利润构成中投资收益所占比例,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的构成比例;看控盘情况,主要是股东人数、人均持股数量以及基金持股和十大股东的情况。
4、技术分析简要介绍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重点讲解K线技术、均线技术、价量关系和MACD指标以及如何综合运用,详细介绍庄家的操盘手法及散户的心理特征。道氏理论中简要介绍三大假设、三大公理和五个定理,重点讲道氏的三种走势即股票指数的短期趋势、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波浪理论中简要介绍八浪循环,重点讲5个小浪的推动浪和3个小浪的调整浪,以及波浪的三个原则。K线技术主要介绍反转形态、星线、持续形态和十字线,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并强调要充分重视周K线,指出大周期决定小周期,而且学习初期完全以K线进行分析。均线技术主要包括不同周期均线的参数设置,均线多头与空头排列,均线的支撑力和压制力,特别结合实例金山谷、银山谷和死亡谷,并强调重视周K的均线。价量关系主要讲解结合实例讲解量在价先的道理,量与价的配合及背离,高价区与低价区的天量和地量的含义,并强调要充分重视跟踪量的变化。MACD指标的应用主要讲解买入和卖出及背离信号,并强调周K线MACD指标对中长线转折的判断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中长线投资者的首选参考指标。综合运用则是根K线、均线、价格位置、量的变化和MACD指标进行综合研判。庄家的操盘手法是指庄家如何吸筹、震仓、拉升、出货以及会在盘面留下什么痕迹。散户的心理特征主要介绍散户的一些致命心理弱点。
5、选股技巧技巧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根据彼得•林奇讲的六类公司里面去选合适的股票,第二种是和大盘比较寻找机会选股,第三种是抓热点板块龙头股。彼得•林奇所分的六种类型的公司是指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困境反转型以及隐蔽资产型。彼得•林奇认为,应果断放弃缓慢增长型公司,保底持有稳定增长型公司,明智选择快速增长型,择时投资周期型公司,认真区分困境反转型公司,善于发现隐蔽资产型,这些是业余投资这也可以做到的。和大盘比较寻找机会是指,以大盘走势为基准,将个股行情相对大盘走势分为“个股与大盘同态势”、“个股补涨、轮涨”、“个股逆势上涨”、“个股抗跌率先起动”四个层次,强调要针对个股所处的层次进行操作,从而在牛、熊市中皆能获利。抓热点板块龙头股包括判断热点板块和识别龙头股的特征。可从四个方面来判断热点板块:第一,热点板块中个股非常活跃,有时集体涨停;第二,成交量非常大,为热点板块的持续注入了能量;第三,完全是市场的领导者;第四,技术形态上要求进入了上攻状态。龙头股的三方面特征:第一,在板块中具有领导作用,一呼百应;第二,热点形成时换手率非常高,代表主力关注的程度高;第三,涨幅大、跌幅小,表明受到资金追捧。
二、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