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同窗旧事收集(4篇)
多少同窗旧事篇1
已往旧事不曾忘过
怀念以前,挂念母校
曾几何时,在这笑过
曾几何时,在这哭过
时间啊!请你慢点走
我要留在这母校
舍不得同窗的朋友
依恋往事如风
想念甜蜜的岁月
你我的梦想
再过多少时间
时间把我们带到哪个地方
怀念你同窗的朋友
多少同窗旧事篇2
湖南湘乡市有一位农村教师是我多年的老朋友。1992年,我曾报道过这个市的新研乡向韶村农妇潘群英因欠交乡里不合理摊派费用,在乡干部到她家强行收款时而被逼投塘自杀。这条新闻成为当时加重农民负担的典型之一,在湖南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这位湘乡的农村教师拿着报纸找到我家,他自我介绍姓陈,代表当地群众感谢我为农民伸张了正义,说出了他们想说的公道话。从此,他每年都上我家来,谈谈农村的新人新事新变化和农民的一些想法和看法,有助于活跃报道思想。后来,我告诉他退休了,不搞报道了,他不因为我退休而冷落,依然如故对待我。他说:“我到您这里来,不是为了新闻报道,而是为了友情。”这样,他坚持多年上门来我家,有时还捎点乡下的时鲜蔬菜,如辣椒、绿豆等,我每次都照市价付钱,留他吃饭,互相之间交谈亲切,以礼相待,无拘无束,已成习惯。有一次,他的媳妇患了癌症,在长沙的湖南肿瘤医院住院,我和老伴买了水果和其他东西专程去医院探望他的儿媳,鼓励她安心治病,早日恢复健康,他很感激。
我的老家有位初中的同学,多少年来我们都有来往,每逢过年过节回故乡,我总要去看看他,或者打个电话互致问候。有一年,他夫妻俩因为家务事扯皮,闹得很不愉快,他的妻子打电话给我老婆求援。恰逢国庆节长假前夕,我们回家时,特意去他家作了调解工作,给他们谈心促和。不久,他们又来电话说,双方和解,我们为之高兴。
有一次,我们乡里一位老乡长和他的儿子来长沙办事,事先通过我的亲戚打电话告诉我要帮他找个招待所住宿。那日,我到车站去迎接他们,并安排好住处,一起共进晚餐,席间用家乡话聊叙许多往日的旧事,大家十分开心。谈话间,他对我离家几十年乡音无改很欣赏,我说,即使走到天南地北,还是忘不了乡音乡情。我对家乡的来人,不管是穿皮鞋的还是穿草鞋的一样对待。有一位操家乡口音的老农民,是我妻子的乡邻,他有一次带着孙子来长沙找我帮忙,说是他在校读书的孙子在一次与人冲突中被人打聋了耳朵,要打官司,当地司法部门需要受害者到长沙做司法鉴定,他不熟悉地址,要我引路。我想这是农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应该帮助人家办理,经过依法鉴定,当他拿到鉴定书时,满意而归。以后,我回家探亲时,见到他,他请我去他家吃饭,我托辞借故婉言谢绝了。
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间有些老朋友要我帮忙给他们提供致富的门路。我先后帮助他们购买过饲料粉碎机和脚踏抽水机等农用机械,也同他们去湖南农科院良种门市部选购过优良稻种和菜种。遇到这种场合,我只管带路去看货,提出参考意见,至于选择产品和交款,都由他们自己去办理,并且每次我都请他们吃便饭,尽量为老乡节省开支。
当然在与老乡交往中,也有一些难尽人意的事情。前几年一天,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匆匆跑到我家,说他要去俄罗斯,从黑龙江出境。谈话中,他介绍自己现在文化系统混得不错,承包了一个剧院,年收入可观。说这次出国,想顺便做点小生意,希望帮他提供点清凉油、羽绒服这类东西,供他带出去,赚了钱对半分成。因为此公的表现我早有耳闻,他欠债很多到处行骗,我听了他说明来意后,找熟悉情况的人核实,婉言拒绝了他的要求,避免了一次麻烦。
依此看来,我们这样的老年人交乡里朋友,应一切从实际出发,例如帮助子女找工作、找关系上大学等事,我们办不到就如实相告,无能为力,请多见谅,不要让人盼望落空。顺其自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两者相安,这对于丰富人生阅历,增加生活情趣也许是有益处的。如果不量力而行,不提高识别能力,增加过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那就事与愿违了。
多少同窗旧事
认识章华的时候,他好像是21岁吧,小我4岁。我们是系统内部预算学习班上的同学兼同桌,没记得怎么眉目传情眉来眼去的,就胡里糊涂赶了次时髦,来了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这同窗之情的诱惑,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典爱情就可见一斑,咱一个普通女子如何能抗拒?
记得那个下着细雨的初夏的午后,我撑着一把蓝底白花的雨伞,站在巷口的合欢树下等他。他就赤手空拳地一路跑来,串串水珠从他年轻的脸上甩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那样子想来,至今令人心疼。
想想看,如果一名男子留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心疼和怜惜,这段感情一定不公平。我付出十分,他只需回报一分。竟也无怨无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难忘的还有和他在一起的快乐与甜蜜。可那快乐与甜蜜就像是演绎一个情感故事,总感觉多多少少有点失真。
我和他没有未来。他许得了我一时,许不了我一世。怎么说呢,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章华是外乡人,学习班一结束,他就要回去的。这恋爱从开始谈得就有些居无定所之感。
于是就分手了,在章华学成打道回府的前夜。虽说是我先提出的,可地球人都知道我的本意是藉此要他竭力挽回的,以此试探他是否在乎我在乎这段情。不料章华仅沉默片刻就一口应允了:“好,我尊重你的决定。长痛不如短痛。”好一句长痛不如短痛,这句有风度的话让我的心一下子寒透。
两人注定不是彼此未来的男女主角。
25岁,在我们这座小城是女人的一道槛,小姑娘和老姑娘之间的槛。顺理成章地,25岁的我在亲人和朋友的亲切关怀下,开始没完没了地相亲,一场接一场,竟蹉跎了两年多。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用六个字可以概括:没劲,无聊,厌倦。
最后一次,站在面前的是一位憨态可掬的男子,依惯例走完过场留电话时,他居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支钢笔,一支普通的旧的钢笔。我有点心动,这年头,什么都是一次性的,还有几个人会用钢笔--一个用钢笔的男人,应该是一个怀旧的专情的绅士吧。
他叫乔木,一家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和他在一起的感觉就像是温吞水,不冷不热的,让人无法对他产生一丝激情。
我清楚地记得乔木向我求婚时的种种细节,当他握着我的手说:“我们结婚吧,单位马上要分房了,最后一批福利房了。”我说:“好,房产证要写我的名字。”
俗吧?我已经28岁了,这会儿谁还能要求一个恨嫁的老姑娘讲出什么阳春白雪超凡脱俗的话来?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再也不会有你爱的人了,就和眼前这个肯向你求婚的人好好过日子吧。那一天,我和乔木相识3个月,也是章华离开我整整3年后。
我不是那种风花雪月的女人,我始终认为,最完美的爱情只能出现在童话里。普通如我,拥有一份普通的爱情足矣。就像我和乔木之间的那种若即若离平淡如水的感情。
说起来,我应该对爱情和生活要求不算太高,我也知道乔木对我是真心的,仍难免陷入琐碎单调与细枝末节的尴尬之中。谁让他不是章华呢!我们一般不会有争执和冲突,我根本从心底里就懒得和他生气。但在一步步的妥协中我很不快乐,一次次冷战和貌合神离使我身心疲惫。这一切都未使我真正灰心,直到那次为了筹备婚礼的事,我和乔木终于吵翻了。
起因具体为什么记不清了,我想,我最大的委屈在于:我答应嫁给乔木就是以委屈自己一生为代价,他怎么可以一再使我不如意?“你一个人结婚吧!”我气冲冲地丢下这句话摔门而出。
站在市中心广场上,我心里一片茫然。我想起年轻的章华站在雨后的合欢树下,牵着我的手说:“就这样地老天荒吧。”那是一幅童话里才有的公主和王子含情相对、一生一世的画面。
我突然很想见章华,想看看他变了没有。
“想见你,虽然可能你已不想见我。”我临行前给他发了封电报―-特老土特古董吧?可电报通讯曾经是我和章华传递爱情的独特方式。
4个小时的车程把我颠簸到章华那座开满菊花的山城,旧地重游,已是物是人非。
一出车站我就看见了章华,我等待那久违的拥抱。他停在我面前,说出的却是:“这么久了。何苦。”
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盼了又盼的邂逅!我狠命咬住眼泪,笑道:“你背错台词了,你应该抱着我说‘我想你’。”
他当然不会重复多年前幼稚的举动,有的只是成熟男人处世不惊的镇定。他接过我的背包,淡淡地说:“我陪你去吃点东西。”
我不由得恨了又恨,但我仍坚持着微笑,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心事重重地跟着章华东拐西绕,最后进了一家不知名的小餐厅。一进门,就看见靠窗的一个年轻女子向我们招手。我的心沉沉地落了下去----他何苦做得这么绝!
“小李,胭脂姐。”章华指指那女子,又指指我,介绍得简单明了,彼此关系大家心照不宣。
我主动伸出手,“你好。”她也落落大方地握住我的手,笑着点点头。爱与不爱本无道理,大家都很无辜。
我们坐在一张餐台前,我在左边,他们在右边,自此楚河汉界分两边。一顿饭三个人吃得各怀心事,索然无味。
饭后,小李“热情邀请”道:“胭脂姐,你难得来一次,到家里坐坐吧。”
家里?我吓了一跳,看看章,他极可恶地微笑着,不做任何解释。
我不信,但事实不容我不信。“不了,正好出差顺路。看看就行了。下午办完事得马上赶回去。”这样的谎言委实拙劣万分,可我在尴尬慌乱之中,临时也掰不出更好的借口。
于是,顺势下坡,借口公干起身告辞,甚至不等他们挽留,转身就走。我觉得自己简直像是戏里的女丑角,一举一动都惹人发笑。但这能怪谁呢?毕竟这个烂剧本是自己一手写出来的。
我沿街走着,午后的阳光照得到处明晃晃的,给人一种天地茫茫的感觉,一时不知何去何从。
走着走着,突然感觉身后有人,猛回头,是章华,他一人。我从不相信他是个无情无意的负心郎,我相信刚刚的一切他只是形势所逼情非得已,果然。我感觉笑意一点一点从心里从眼底眉梢漫溢而出。
他从怀里掏出一只皮夹,从中抽出两张纸片递给我。我接过一看,一张是我发给他的那封电报,一张是车票。
什么意思?笑容刹那僵在脸上。
他眼眶红红的,说:“对不起,胭脂。虽然这不是谁的错,但我只能对你说一声‘对不起’。我只是个普通人,你的情,我承受不起。”
瞬时,泪水已注满我的双眼。我咬紧牙齿,费力让嘴角有一丝丝的弧度。当我能说出话的时候,我说:“送我去车站吧。”
在临上车的那一刻,章华突然抓住我的手,说:“胭脂,我们还是朋友,对吧?”
这就是曾许诺一生一世爱我的那个人?!我长吸了一口气,一字一顿地说:“请原谅,我不是你的朋友,最初就不是,现在更不是,将来也不会是。”
他慢慢放开我的手,我知道,某种宿命和因缘在他放开我手的时候已然完结。
车拐弯了,章华消失在我的视野之外。我下意识地摸摸脸颊,竟没有泪。记得三年前的这一幕,也是在午后的阳光下,泪流满面的章华亦是频频回首。不知这回他流泪了没有?
我不再可能知道了。在归途中,我给乔木发了条短信:逃跑的新娘要回来了,你还要她吗?
忐忑不安地回到了我的小城,风尘仆仆的乔木在车站接到了我。我像一只倦归的鸟,一头扑进他怀里。
也许,爱情的结局多是如此,我们不过是很普通的人,只能拥有一些很普通的爱。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有机会去轰轰烈烈爱一回的。相信那些幸福的家庭,多是这样普通平淡的爱情演绎出的。
多少同窗旧事篇4
黄昏降临的时候,我们的周围没有声音……
我推开岁月虚掩的门,隐约看到古城门上残留着岁月的烟云,巷道两旁,高墙府第、飞阁垂檐,将浓郁的书卷气息深藏。
多少次,我独自登楼望远,遥想古人赏风颂月,人比黄花瘦。假若乘风归去,登临仙境,可遇山人绿竹弦丝,轻歌妙舞。唐时宋时的明月,今非昔比,游吟之蟋蟀蛰伏在床脚,弹唱之弦歌扰乱夜之清修,只道是夜色微寒,月冷西窗。
我站在木窗前眺望,在你的楼阁里穿行,耳畔满是清风,我隐约听到风中寂寞的弦歌,从镂满记忆的青砖和绿瓦中传出,那么悠远、寂寥,蓦然回首间,岁月已流转千年……
我记得,那时你还年轻,衣袂上满是飞扬的青春。门槛上仿佛闪着旧年的影子,你临窗低眉远眺的场景,坐看云卷云舒。而多年以后,你在山边守一座老房子,坐在时光的荒芜里,沉默无语。那些无法说出的言辞掩埋在时光过往的褶痕里,我以为,那些秘而不宣、无法说出的言辞,总是美的。
沿着你手指的方向,闭阖的城门次第洞开。我的思绪被一段老旧的时光牵扯得很远。目光越过层层窗镂,我看到,天空如此凄美,送亲的队伍赶在大风之上。我在追赶着风,满怀内心的渴望与绝望,握不住一声风中飘散的叹息。
作为叙述者,我需要将古老的故事重新编排。――那花轿里姣美的女子,可是我前世的新娘?如今归来,你面若寒霜。我跟随着你,凝固成三生石上一枚拒绝融化的泪珠,静静滴落在最末的花瓣上,可是,你早已分辨不出我今世的模样,你纷乱的发丝拂过季节的眼前,扰乱了我静修千年的神思。
如今,怀想往事,我早已暮眼昏沉,风干的泪腺拧不出一滴露水。而唇壁绕满青苔,使我失去语言,状若一块顽石,任凭更迭的烟云将石壁上你我刻下的故事湮灭。
如今,我在残破的古巷里守望千年,任凭风雨和草蔓盘结我的容颜。道路两旁碑石林立,衰草疯长,那些倒下的勇士匍匐成石,为你铺就前行的道路。遇风即长的相思,如同蔓草,纠缠成今世的模样,任凭枯草凄凄,在一枯一荣之间,陈说着宿命的轮回。
许多年后,石头深处的人家,编织出一些美丽的传说。那门槛上的寂寞少年,思绪总是飘得很远,穿越历史的烟尘,在那个铁马金戈、刀光剑影,风火连城的夜晚,飞马传书,穿越浓烟密布的城门。从此,你音讯全无,空留下史册上两滴殷红的泪渍,以及古驿道上哒哒疾去的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