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作文(2篇)
见闻作文篇1
我曾有幸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也曾如愿领略过雄伟壮观的天安门,但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却是那历史悠久的铜官小镇。
铜官位于湘江下游东岸,与靖港古镇隔江遥望,铜官地理位置独特,陶土蕴藏丰富,因此自古以来陶业发达,为全国五大陶都之一。
我们驱车来到铜官,一路上,各色花儿争相绽放,在暮春的风中轻轻摇曳。山色葱翠,印入我的眼帘,鸟语声声,似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走进铜官大门。我马上被沿路商店门口那些五颜六色的瓷器给吸引住了——大的、小的、高的、矮的,琳琅满目。常用的生活瓷器与孩子们把玩的装饰瓷器,应有尽有。走进商店,里面陈设的各色精美工艺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形态各异的瓷碗、花朵、动物塑像散发着奇妙的彩色光芒。坐店的老艺术家告诉我:“铜官窑发展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历史,在上千年时间里,铜官人民发明了釉下彩的工艺,还独树一帜地在瓶身上写起了诗,作起了画。开创了瓷器工艺的先河。勤劳的铜官人世世代代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制窑。”
听完老艺术家的讲述,我忍不住也想要尝试一番,亲手做一件陶艺品,原以为做陶艺再简单不过,只要选好泥土,转动轮盘,掌握好手指的角度和力度就可以了。可是,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我依然没有完成泥坯的塑形工作。只要一个细小的动作没有注意到,一切就会前功尽弃,非得重来不可。老艺术家提醒我:做瓷器是个耐心活,一定得要多分细致与认真,这样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于是,我放慢节奏,两眼紧紧盯着手掌间转动的泥坯,用心感受着脚踩轮盘的节奏与手部的动作,尽量小心地调整指尖的力度。在老师的帮助下,不多会儿。一个可爱又精致的小碗就呈现在了我眼前。看着手中的“战利品”,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本以为这样晾干就可以带回家了,可老师告诉我说,想要更加精致,还需要上釉烧制,从头到尾,要花上整整两天,这样的作品才能完美无缺。
听着老师在耳畔的低声解说,看着湘江中往来不息的运砂船,轻嗅着飘满在街头巷尾的芝麻茶和甜酒的香味,我心中不禁油然生出对制窑艺术家们的敬佩:眼前这看似简单朴素的一瓶、一罐、一碟、一盏,无不折射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与泱泱大国悠久文明的温润光华。
见闻作文篇2
在明媚的.阳光下,我出生了,第一次我睁开眼睛,世界真亮啊!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泡泡的生命非常地短暂,所以大家一出生就会抓紧时间去体验生命的快乐。
我们泡泡的体态有的像一串珍珠,有的像一串冰糖葫芦,还有的像一串串葡萄,叠在一起,晶莹剔透。
我在风婆婆的推动下来到了苏州河畔,那里阵阵臭气扑鼻而来,让我闻了就恶心,河水更是像墨水一样,乌黑乌黑。令人气愤的是,那里的居民或是路人随手就把垃圾一甩,扔到了河里,有的还“呸”把痰吐进了河里,河面上尽是漂着的垃圾,大大影响了环境。我扫兴地飘离而去。
我飘啊飘,飘到黄浦江边,远远看去,那黄浦江上好象有一条黑带子,那是什么?真要靠近点去看看,那到底是什么,我就请风婆婆帮个忙说:“风婆婆啊,您好,您可以把我送到那儿去吗?”“没问题!”说完,我就在风婆婆的推动下来到了那条看似黑带的上空。我一看,原来是那汽油,风婆婆说:“你看,泡泡,这些汽油全是从经过的轮船里漏出来的,而且,这条黑带子已经飘在这很久了,也没有人来把它处理掉,每当我经过这里,都会看到这条黑带。有时上面还会飘着一些垃圾。”我看了叹一口气,说:“哎!人们怎么就不知道要珍惜水资源呢?”我继续往前飞呀飞,我就停到了一所小学前休息,我被眼前的一幕所惊呆:“太气人了,这些小朋友怎么能这样,让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我一定要阻止他们。”我刚想冲进去,可我的色彩淡了,光晕没了,身体薄了,我的生命即将结束。
弥留之际,我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大家能珍惜水资源,保护家园。
耳畔隐约传来模糊的声音:天久旱,禾苗饥。田万亩,黄沙起,河库干,芳草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