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作文(20篇)
汉族风俗作文篇1
年味,是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是采办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也是看春晚那兴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来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爸爸妈妈满载而归,手里拎着沉甸甸的年货,接着,我们在家门口贴上一副火红的对联和“福”字。然后,我们就去走亲访友,家家户户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挂上喜庆的中国结,并且相互赠送礼品,送红包,拜年问候。从这个时候,我已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爷爷奶奶也忙着谢年,整个房间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端上丰盛的饭菜,点烛插香,参拜许愿。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谈笑风生,整个房间充满温情。
看春晚当然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一支支美丽的舞蹈,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杂技以及魔术表演,使每年的春晚都是那么令人期待。
当然,最勾引我们童心的东西非烟花莫属。年夜饭还未吃完,楼下早已传来“噼噼啪啪”的烟花声,那就像一声声集结号,我和表哥再无心思吃饭,放下筷子,抓起早已备好的烟花,冲下楼去。楼下早已聚集一群邻家孩子,你扇你的“芭蕉扇”,我放我的“火凤凰”,摔炮也来凑热闹……晚上十二点整,“嘭——啪——”一声声炮响把我儿猛地惊醒,往窗外一张望,只见外头火树银花,照亮夜空,可谓壮观啊!
有句话说得好,“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要更上一层楼!
汉族风俗作文篇2
今天是元宵节,我早早地起来陪妈妈锻炼身体。走到戚城公园门口,我看见一个非物质文化节遗产活动。走进去一看,哇!好多漂亮的灯笼、麦杆画、麦杆编织物、牛肉、驴肉、狗肉……这里的食品都可以让你免费品尝,让你大饱口福。
到处都很热闹,唯独一个地方——一位老爷爷和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桌子。老爷爷呀,浑身上下破破烂烂。我看他是用名字作画和作诗,我们就要一幅画和一首诗,总共20元。只见他手拿小刷子,轻松的一笔两笔就画出一只凤凰和一条龙,一点一蘸,又勾画几笔,我的姓名便跃然纸上,色彩鲜艳明丽,很是漂亮。他的技艺十分娴熟,描画十分生动。围过来看热闹的人也被老爷爷精致的作品打动,纷纷向老爷爷购画。这下,老爷爷可要赚大钱,买新衣服喽!
在这个元宵节,我帮助一位需要帮助的老爷爷,我又快乐又幸福。这个元宵节令我终生难忘。
汉族风俗作文篇3
年味是什么呢?年就是新年。
年味是什么呢?在人民的眼中,年味就是一家人吃饭团圆饭,大人们给小孩发压岁钱、放鞭炮、拜年等。
在我的记忆里,年味已经成很遥远的时候。
记得小时候,过年是一件十分热闹的事情。在过年前,我们一家人都会合力把家里的一切打扫干净,这么做都是因为要扫去坏的运气。之后,就会去商场进年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妈妈要去晒咸鱼干,妈妈都是买回来一大堆的黄鱼,用盐泡鱼,再加一大堆的香料下去涂抹,后就经常要拿出去晒一晒,就大公告成。之后我都会帮妈妈手去送些咸鱼给亲人们。每一次,闻到那咸咸的咸鱼就知道要过年,这就是年味。
过年前,还要得把家里打扮成“红堂堂”,当然就是要贴挥春。贴挥春时,先要选择一对漂亮又有意头的对联。然后把联放在桌子上,把糊在背上涂上对联。但贴对联是都要小心又要开心,因为嘴里要唱着新年的歌,一边要贴对联。瞧,贴对联是多么开心啊!
在家里,不必说奢求些高贵的玫瑰花,也不必说要放些高雅又气质的百合花,单是朴素清香的水仙花就能飘满整个屋子,春意融融。闻,清淡的味就像预说春节的热闹。
光阴似箭,昔日春节的热闹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似乎是一块白白的冰,在回忆里不知不觉地融化掉。
而回忆的年味是什么呢?回忆的年味就是咸咸的黄鱼味,是贴对联的唱歌声,是清淡而又朴素的水仙花味。
汉族风俗作文篇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风习,我处在汉族家庭里,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汉族的民放风俗吧!
汉族是五十六人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自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饮食中的习俗有“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粘糕,吃粘糕的.习俗。另外,汉族地区过年的宴席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盛传不衰。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朋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农历二月初二吃猪头,咬蚕豆,结婚庆典中喝交杯酒,闹洞房。老人过寿时吃寿桃、寿糕、长寿面,都是节日习俗中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个朵民族之花,虽然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但是我始终爱着我的民族,不管别的民族再好,我还是爱它。
汉族风俗作文篇5
我的家乡春节的风俗很多,不信你看——一到春节,男女老少就都穿着漂亮的新衣,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迎接着新年的到来。每家每户都张贴着红红的对联和年画。到处都敲锣打鼓。小朋友们都去拜年、送贺卡。
到了夜晚,处处张灯结彩。有名的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什么走马灯、官灯、冰灯、纱灯……各式各样。一旁,鞭炮声、擦炮声,响个不停,火箭炮、烟花,火光冲天。
出门在外的人,必宁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呢!
汉族风俗作文篇6
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人们都纷纷跑到能观看到烟花全景的地点观看烟花,当然我也不例外。到晚上八点,只听“咚咚咚……”几声闷响,一束束耀眼的光线飞上天空,“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菊花,光彩夺目,在天空中绽开五颜六色烟花,有的就像流星徘徊在夜空,有的就像一条条银蛇在天空中乱舞,还有的就像鲜花一样,在天空中绽放开来,非常好看。
因为是正月十五,所以大街上到处都是卖彩灯的,这些彩灯有的是兔子形的。有的是西瓜形的。还有的是月亮形的……五颜六色,种类繁多。
看完彩灯,爸爸又带我去吃元宵,不一会,一碗热腾腾的元宵就端上来,我用勺子盛一个放在嘴里一咬,“嗯”,顿时一股香味溢满整个口腔,这可真是甜中带香,入口丝滑,回味无穷。
这个元宵节可真让人难忘啊。
汉族风俗作文篇7
眼看就要到元宵节了,姥姥又开始琢磨吃什么了,出了次元宵以外应该再吃点儿东西呀,姥姥对我说:“你给你老爸打一个电话,说今天晚上要包大包子,买两斤羊肉来。”我马上对老爸说了一声。
随着一声“叮咚”的门铃响声,老爸回来了,他说:“今天晚上我们吃羊肉胡萝卜大包子和炸汤圆儿!”我对炸汤圆儿特别感兴趣,老爸先把汤圆放在盘子里,拿了一根牙签,往上扎孔,我也照着老爸的样子做,不一会,一大盘子的元宵就扎好了。我到老爸身边看,老爸正在切胡萝卜,没几分钟,一大袋子的胡萝卜就切完了,只见老爸又开始弄馅,调好了一大盆的肉馅,
我看见下面有人放礼花,就下去看,真是太美了,礼花最初还没有打开“花苞”,最后长得越来越高然后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我心想:这不就是开花的快速过程吗?接着,又上去了两三个,有红的、绿的、蓝的、橙色的,数不胜数,晚上灯火通明,估计观看灯展的已经观者如堵了。
这时,我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牙,哎呀,掉了掉了,终于掉了!这颗牙让我吃饭的时候特别难受,现在它可能也知道今天是元宵佳节,不拖累我,就掉下来了,呵呵,终于可以开开心心的吃饭了。
老爸叫道:“吃饭了!吃饭了!”我急急忙忙的洗了洗手,吃上了大包子,真好吃呀!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汉族风俗作文篇8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海拉尔人会用放烟花和扭秧歌等形式来庆祝。每年,人们都会早早地在市中心——三角地那里等着看秧歌比赛。我家每年也都不例外。只不过,我家可不会就像其他人那样早去几个小时或者晚到一会儿,而是正好到时间时就去。因为,我那聪明的妈妈早在正月十五的前一天就会做好一切准备:查好几点扭秧歌,几点放烟花。哈哈,我们家聪明吧!
九点半,我、爸爸和姐姐就去看秧歌。可惜妈妈没来,我只好用相机把我最喜欢的录下来。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一个节目,先有几个狮子上台摔跤,摔过以后再有好多狮子摇头晃脑地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就好像是浪潮一样,来势汹汹,很壮观的。还有好多很好玩的秧歌,我都很喜欢。
秧歌看完后,我们就开始闲逛。终于到放烟花的时候。桥头上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又差点被挤回去。“拿着,录像”爸爸说。没办法,我只好拿着录像。
烟花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蛇,有的像瀑布,还有的就像字。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烟花五颜六色的,真好看,有绿的,有黄的……
这就是我爱过的元宵节。也是我最难忘的元宵节。
汉族风俗作文篇9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春节过后,最热闹的节日就数正月十五元“宵节”。
到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户都走出家门,全家人一起来欣赏花灯、看花炮。我和爸爸和妈妈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见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到处是灯火通明,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而今天的主角—花灯,更是让人们“大饱眼福”。瞧,这花灯的造型真特别:它就像是个拱形桥洞般,在远处看,霓红灯一闪一闪得发亮,一会儿红,一会儿蓝,让人眼花缭乱。走进,看那上面盘延着的不正是四条威严无比的金龙吗?它们睁着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嘴边也不觉浮出一丝微笑呢!再到洞里面看,又是别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灯光照在人们身上,变幻莫测,一会儿是弯弯曲曲的优美线条,一会儿又成多种颜色组成的花朵,这真是奇妙无比,妙不可言呀!
最热闹的就要数孔明灯,哇?上千盏孔明灯飞向南方,一闪一闪的就像是夜空的星星。一些人在孔明灯上写上心愿,随着一盏盏闪闪发光的孔明灯缓缓升空,人们的心愿也仿佛被放飞。我问爸爸为什么这灯取名叫孔明灯呢?爸爸回答说:“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为三国时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求救,便制作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后来果然脱险,于是人们就称这种灯为孔明灯。”“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尔后,心中油然而生对诸葛亮的敬意。
汉族风俗作文篇10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由于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许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便开始预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预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便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瞅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全部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汉族风俗作文篇11
期待已久的寒假终于到来了,小年也是接踵而至,但在这个小年里,我没有任何开心的感觉。
我走在小区的大路上,沐浴着柔和的阳光。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下,我不由自主地勾起了嘴角,用微笑迎接这崭新的一天。因为是小年的缘故,喜庆的气氛是主打戏,社区也是除旧迎新,挂满了红灯笼,更是画龙点睛。花园不时会传来几阵欢笑声,就算是不好的心情,也会有所改善。我走到公园里,准备一探究竟,才刚靠近,一枚小鞭炮突然炸到了我的面前,我本能地后退了一步,才避免了惨剧的发生,刚刚惊魂的一刻似乎还在我的眼前。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过了一会儿才恢复平静。原本娱乐大众的活动,竟成为了危险活动,喜悦早已烟消云散,愤怒涌上了心头。我的眼神中却是悲怜。没错,就是悲怜。因为这种活动的快乐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当然,对于男孩子来说,玩耍是理所应当的。但把玩耍变成危害,自己却完全意识不到,反而当作乐趣,这是让我悲怜的原因。在这种值得庆祝的日子里,发生一些悲剧,真是让让人想想就可笑,我只能对他们示以嘲笑,我转过身,不再去想。
回到家后,站在空无一人的阳台,花园里所谓的娱乐也在继续,还真是无趣呢,如果是这样的小年,不过又如何……
汉族风俗作文篇12
正月十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真是很难忘啊!因为又下一场雪,但是这场雪并不影响人们的好心情,没有挡着家家户户放炮的兴趣,反而增添浓浓的节日气氛。当然,我们家也供献一箱花炮给元宵节的夜色添上一抹美丽的色彩。
今年我们家买的那箱花炮很有“分量”,要两个才能搬到楼下去,幸好有爸爸和姐姐都在,一起搬下去,不然这箱花炮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绽放。可是搬的问题是解决,可是爸爸这时却有些“退缩”,一会怕落下的火星伤着别人,又怕点不着。唉,现在的男人都怎么变得这么胆小呢?等的我好着急,突然计上心来,对爸爸说,你再不点,我就不让你碰我的古筝。呵呵,爸爸平时很喜欢摆弄我的古筝,这下就把他的“勇气”给逼出来。只见他慢悠悠的走过去,掏出火柴,点根香烟,把炮捻点着,随着炮捻的点燃,这时的爸爸突然变得行动利索,飞快的跑到楼道里,那速度简直可以与刘翔有一拼。等那么几秒种,花炮没有动静,爸爸想凑过去看看,我连忙叫一声:“老爸,别动”!瞬间,烟花飞上夜空,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好象满天的流星。
啊!这真是个难忘的元宵节啊!
汉族风俗作文篇13
世界上有许多特色的民族节日,多的让我们都数不清,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别特色的风俗习惯,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汉族的春节。由其它节日,进入汉族的春节。
汉族的春节是正月初一,它地前一天就是除夕,这一天大家都要吃年饭,年饭的菜起码有二十几盘,家家户户围几桌来吃。吃饭的时候,人人都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围成一桌,中年人围成一桌,老年人围成一桌。大家都在谈论饭菜的美味与今年都做了些什么,这些都是中年人说的,老年人就说一些关于自己家里的事,小孩子就飞快地吃完饭说着怎样去玩,去玩什么。吃年饭是春节很热闹的一个场景。
吃完饭大家都会去超市买各种各样的东西,好像都不用钱似的,买了非常多我们平时都很想吃的食物,有糖,饼干,果冻,巧克力……等等。
最热闹的应该是晚上了,小孩子们都跑在外面空旷的地方烧爆竹,你追我赶,嘻嘻哈哈真是太开心了。而那些从外地打工或者做生意回来过年的大人们,一般都会买好几千元的烟花来放,放烟花时,孩子们都坐在成一排来看那美丽的烟花,每放完一个大家就大声地叫好。这时候,老年人一般都出来坐在树阴下看着那些快乐的孩子们,同时也就回想着自己的童年时代的艰苦,和现在的幸福生活,每个老人面上都挂满了笑容。放烟花也是春节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情景。
春节是多么热闹和开心啊!几乎每一个地方都这样过的,大家都非常开心和快乐,我是多么希望这一天能快点到来,这就是汉族春节的特色。
汉族风俗作文篇14
我国有56种花卉。每朵花都有不同的美。可以说最芬芳多彩的花是汉族,它是我国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简单、聪明、好客。他们有特殊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最特别的,是节日食品。
节日食物丰富多彩。它往往巧妙地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更为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人们会在不同的节日吃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例如,在春节的除夕,北方的每个汉族家庭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制作和吃年糕的习俗在长江以南的所有汉族地区都很普遍。汉族人的年夜饭通常需要鱼或一些食物,这将是“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8月15日中秋节的月饼就像天空中银色的月亮,象征着家庭团聚、幸福和幸福的祝福。这些都是节日习俗中具有特殊内涵的特殊食物和饮食习俗。
我为自己是汉族而自豪。我想继承和发扬汉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
汉族风俗作文篇15
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可说是大丰收,红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满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汉族风俗作文篇16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所以我妈妈早就买好元宵,准备在家吃。大约在晚上的七点钟我们吃完元宵,爸爸和妈妈和我就决定去体育村看烟火晚会。
我们刚一出门,哇!街上的人可真多呀!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向体育村走去,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到处都都是快乐的人群。离焰火晚会还有一段时间,大家都放起许愿灯,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今天的月亮又圆又亮,象一个大银盘挂在天空,天空中漂浮的许愿灯就像许多小星星依偎在月亮周围,一闪一闪的,美极。
到晚上八点钟,焰火晚会开始。只听见‘砰’的一声,一朵大礼花在头顶打开,五颜六色,璀璨耀眼。人们发出一阵阵欢呼。随后天空中有出现几朵祥云,祥云里发出黄的,紫的,红色的火焰,象一朵朵白腊梅在空中盛开,吐露着花蕊。紧接着焰火又变幻成火树银花,就像一排排彩色的喷泉,飞向天空。最后还有一组烟火在空中变成五彩的大花,然后还飘出象鱼骨一样的花灯,特别神奇有趣。
这样持续半个小时,焰火晚会结束。但是它在我记忆中是我见到最美的一次焰火晚会,让我久久无法忘怀。
汉族风俗作文篇17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由于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许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便开始预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预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便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瞅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全部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汉族风俗作文篇18
春风徐徐吹来,盛开在腊月的梅花已经屹立在雪中。当春风徐来的那一刻,他伸伸他的腰,抖起精神……原来它也在期盼春天的来到。
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有足的年味,这个年烟花漫天……
雪味,真巧!这个年有雪!
在风中飘飘洒洒,比星星还多,比棉花还白,比流星还美……屋顶上的烟囱,天线杆上的鸟影,远方的荷塘……一切都银装素裹,我的心灵回荡在雪白的世界里,只有被雪球打到才转过神来。
火药味,想必大家都清楚,火药味是很难闻的,可是怪癖的我往往觉得火药味很香,甚至是加油站的油烟味。当阵阵烟雾开始弥漫开来,把我们重重包围,烟雾好似吞噬我们一般……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我感觉到这个年有味儿……
餐味,夜,真宁静。耳边没有爆竹声,可是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的声音把我的听觉覆盖,我的耳朵好似失去听觉一般……桌上的丰盛的晚餐应有尽有。年糕、水饺、烤鸭、烧鸡……我真想窒息于这片空气之中。桌上的老老少少个个都不客气,一会儿工夫就把它吃个精光。啊!好香的餐味!
年味=餐味+雪味+火药味。这个年真给力。
汉族风俗作文篇19
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就拿我们回族的开斋节来说。我是回族人,开斋节是我们回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年9月为斋戒月,女孩超过9岁,男孩超过12岁的人都得封斋。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喝足,如果有人起得晚了,来不及吃,那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东方发晓后,之太阳落山前,断绝一切饮食。满一个月后就开斋,这天,每家每户都要炸东西吃,过一个丰盛的节日。吃过饭,人们就在上白帽子去带水,再到分低走分。到此开斋节结算结束了。
听妈妈说封斋的目的,主要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让回族人们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这是我们回族的开斋节,不知道大家所在的民族都有什么样的民族风俗呢?
汉族风俗作文篇20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学校也开始放假。今年我们到奶奶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蒸馒头、做糕点、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爷爷奶奶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爷爷请来师傅帮忙宰杀。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爷爷和奶奶都乐。到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