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浪费粮食作文范文(7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2-09 手机浏览

浪费粮食作文篇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也许同学们在幼儿园里就已经会背了。然而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过没有,每天中午学校开饭后,就会在食堂里发现很多同学桌上、地上会留下米粒或饭团;有的甚至因为菜不合胃口,只有吃了几口,就把剩下的饭菜倒在学校的塑料桶里了,这实在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不珍惜粮食是不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不热爱劳动人民,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任劳任怨,在田野不缀劳作,好不容易才生产出粮食来。上面的那首古诗,不正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真实写照吗?

记得长辈们经常提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某些原因,国家大量缺少粮食,有的人因为没饭吃,只得啃树皮,吃野菜,甚至活活饿死。”不知同学知不知道,现在非洲还有很多饥民,许多孩子被活活饿死。这些情况也许在有的同学看来是无法想象、不可能的事。认为自己家的米多得吃也吃不完,浪费一点算什么。但是,同学们是否想过,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产生出粮食,要经过多少工序,将生米煮成熟饭,而我们却白白地把它浪费了。我们是否为这种行感到羞耻呢?

浪费饭粒也会助我们养成铺张浪费之风,有碍于同学们良好情操的陶冶。我们可以这样计算一下:一个学生浪费一口饭,像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人在食堂吃饭,一天就要浪费十几斤饭,一年就要浪费上千斤粮食。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这在我们目前还不富裕的国家里是一个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啊!况且,和目前国家提倡的节约型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这样看来,同学们也许就会认识到浪费粮食的确不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了,小事非小,我们应该从生活的琐小事做起,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爱惜每一粒粮食,懂得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真正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义。

浪费粮食作文篇2

从前,有个小男孩,水汪汪的大眼睛,红扑扑的小脸,非常可爱。但是,这么可爱的小男孩,却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爱浪费粮食。

一天,男孩的爸爸从超市里买了一些东西回来。快上班的时候,他从袋子里拿出了一个香喷喷的面包,并对小男孩说:“孩子,你等一下把这个面包吃完,然后就可以下去玩。爸爸要上班去了,再见!”“好的,我一定会把面包吃完。再见,爸爸!”小男孩口头上是这样说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

等爸爸走了以后,小男孩就连着包装袋,把面包给扔进了垃圾桶。接着,他就下去玩了。

小男孩走了以后,浮云就来了。她看面包伤心地呆在垃圾桶里,便问面包:“面包面包,你怎么了?”

“我被一位小男孩的爸爸买回来给小男孩吃,没想到,小男孩非但不吃我,还直接把我扔进了这个又脏又臭的垃圾桶,呜呜呜!”面包刚说完,就哭了起来。

“这孩子怎么这么浪费粮食呢?不行,我要好好地说说他!”

等小男孩回来,浮云就严厉地批评他说:“你怎么能浪费粮食呢?你知道面包师做面包有多幸苦吗?”小男孩听了,面红耳赤,他把面包捡起来,吃了。然后,他惭愧地对浮云说:“我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浮云听了,甜甜地笑了。

经过了这次教训,小男孩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浪费粮食作文篇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人们传颂了几千年的古诗,也许同学们在幼儿园就背的滚瓜烂熟了。然而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我们平时走在大街上,常常会见到只吃了几口的馒头和水果等等被扔在地上,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捡起来。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吃饭时就挑三拣四,爱吃这个,不爱吃那个,如饭菜稍不合自己的胃口,便会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进垃圾桶。

同学们,不知你们可否知道,在我们严重的糟蹋、浪费粮食同时,那些贫困地区的同学们吃的是什么?一个馒头加一碗白开水,就是他们的午餐,把咸菜、萝卜干、马铃薯之类当做食物,那是家常便饭,我们常喝的牛奶吃的鸡蛋,对于他们来说,那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比过年还难得。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现在粮食这么多,浪费一点儿算什么,可是同学们可曾想过,如果大家都不知珍惜粮食,都不知道节约粮食,都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你浪费一点,它浪费一点,那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浪费啊!

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唯艰。”我们中华人民是一个有着五百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就有节约粮食的优良传统,同学们,浪费粮食就是犯罪,浪费粮食最可耻。就让我们像老一辈学习,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反对浪费,提倡节约。

我们应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崇尚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小就树立“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的观念,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浪费粮食作文篇4

从进校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我们一首古诗:“锄和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此我便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伯伯一年到头在田里干活,流了许多汗水,才浇灌出我们离不开的粮食。他们多么辛苦,我们怎么能不珍惜粮食呢?

走进学校,如果仔细去注意的话,不难发现学校的泔水桶里每天都堆得满满的,有剩菜、剩饭还有整个馒头,每一个来到它跟前的人,都会用一个极潇洒的姿势,赋予那白白的馒头一道优美的弧线。虽然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粮食是自家带来的,不需要花钱去买,但是我们也不必这么浪费它,这也是我们的父母头顶烈日,脚踩热土,花费心血种出来的。如果这一切让父母看到,他们又会怎么想,除了痛惜之外,还有什么呢?

也许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点粮食吗?”是的,虽然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也会不爱惜其他的一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就像你把馒头扔进泔水桶一样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节约粮食应该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

浪费粮食作文篇5

晚上,我看书看到了九点多,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我忽然感到有点口渴,就到厨房里去倒水。“吱吱吱”什么声音?我四处寻找。原来冰箱旁有一只硕大的老鼠在啃一块我们吃剩下的蛋糕。我刚想把它赶走,老鼠竟然说话了:“别赶我走呀。”我害怕极了,战战兢兢地问:“你会说话?”“当然!”老鼠把手背在身后,得意洋洋地说。我摸着后脑勺,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到我家来?”老鼠笑嘻嘻地说:“在你家有吃有喝的,不到你家来才怪呢!”说着,老鼠报起了我们家浪费食物的单子:前天,你将没吃完的半碗面倒进了垃圾桶;昨天,你和弟弟吃饭时,撒下许多饭粒,够我们吃上一顿了;今天,你又把吃剩的蛋糕扔进了垃圾桶,正好被我看到,饱餐了一顿。我听着这些“罪状”,后悔得无地自容。老鼠向我深深鞠了一躬,恳求道:“你可要继续浪费呀,我还要靠你养活我的子孙后代呢!”

“啊”,我大叫一声,从床上做了起来。哦,原来是一场梦。

以后,我再也不敢浪费了!

浪费粮食作文篇6

童年时,我吃饭的时候,因为手经常不捧好饭碗,所以米饭总是时不时的就落了下来。

又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一手撑着椅子,一手拿着筷子,大口大口地吃饭。只见像一颗颗珍珠似的小米粒纷纷撒到了太子撒到了台子上。妈妈看到了,有点生气地说:“杨阳,你怎么又把米饭全都吃到桌子上去了。”我心不在焉地回答:“这又不要紧,反正吃到桌子上又没有关系。”我吃起饭来,又把一些米粒吃到桌子上。妈妈看了更火了,使劲地拍了一下桌子,生气地说:“你不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吗!他们一直从早晨要工作到晚上,你现在帮我把《悯农》背一遍。”我知道再狡辩,我就得吃“竹笋烤肉”了,我只好硬着头皮背了起来:“锄,锄……日当…………”奇怪!平时背的滚瓜烂熟,可今天,背起来怎么这么疙瘩,这时不听话的眼泪直往下掉。

妈妈拍了拍我的额头,一边帮我擦干了眼泪,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农民伯伯种田可不容易呀!你可别看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么好,可有的地方很辛苦,很落后,在那里,有许多人吃不饱,千万不能浪费粮食。”“知道了,妈妈!”

从此,我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吃饭了,我也不敢浪费粮食了。

浪费粮食作文篇7

人常说:“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是一句我们都熟悉的话,然而,在生活中,却又有多少人做到节约这一点了呢?

在我家旁边的.垃圾站,经常看到有许多人们丢弃的饭菜,那些饭菜不仅难以处理,而且还会散发出难闻的异味。在饭店里,我们也时常可以见到一些人饭菜还没吃完,就匆匆忙忙地离开,然后就有服务员匆匆忙忙地走过来,把只吃了一半的饭菜一股脑地倒进桶里。当我看到这些情景的时候,我总是很痛心,难道这些人不知道他们吃的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吗?怎么能这样糟蹋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才得来的劳动成果呢?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粮食价值2000亿元,如果按每所希望小学100万元的话,那么可以希望小学20万座;如果按每名失学儿童300元学费的话,那么大约可以使多少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罗?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节约粮食还是一件小事吗?

回顾几十年前,革命先辈们长征,漫漫路途中,有多少红军战士因为没有干粮而饿死途中,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又有多少老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活活饿死,那几年,许多人觉得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侈,许多人经常饿得头晕眼花,体弱无力。

拿过去人们的`生活和现在的对比一下,我们显得是多么幸福与幸运。我们现在处于这个衣食不愁、可以吃饱穿暖的时代,难道不更应该节约粮食,珍惜粮食,也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来的,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