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字左右高二(16篇)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1
外公是一位老中医,在姜山、茅山一带小有名气。除了他医术高明,大家更惊奇于他有常人没有的记忆力。只要你到外公地方看过一次病,搭过一次脉,第二次你再去,无论过了多长时间,外公都能准确无误地叫出你的名字,说出你上次的病情,并能对症下药。
外公并不满足自己的水平,而是活到老学到老,你瞧他的办公桌上,家里的床头柜上,到处可以见到医学方面的书籍。他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都热情接待,细心地询问病情。经过外公的精心治疗,许多病人都康复了。外公的办公室里挂了许多病人送来的锦旗。我对外公真是佩服极了。
从那件事后,我更敬佩我的外公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上,我随妈妈一起来到外公工作的茅山卫生院。只见外公的办公室门口围满了人,外公一个一个仔细询问,认真地给每个病人开方子。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病人开始少了,这时外公看见门口站着一对老年夫妇,老奶奶面容憔悴,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外公连忙起来,把老奶奶扶到病床上,询问情况后,外公仔细地查看她的舌头、眼皮,又用手搭在老奶奶的脉搏上。好久,外公开口了,说:“你老伴需要马上住院治疗,病情一刻都不能耽误。”老爷爷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说:“住院?可我们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还是给我们配几服中药,缓缓吧。”外公一听,眉头紧皱说:“性命要紧,还是钱要紧?你们先住院,费用我跟住院部的医生打个招呼,先算在我的账上。”老爷爷一听,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等他明白过来,差点就跪了下来。外公把剩下的病人交给妈妈后,自己带着两位老人又是拍X光,又是联系病床,最后医生们决定以最快的速度给老奶奶动手术。
后来听妈妈讲,这位老奶奶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不久后康复出院了,共花了一千多块钱,老爷爷自己出了一部分,其余的都是外公垫付的。我很不理解外公的做法,外公却总是笑呵呵地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病人由于没钱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世界上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从外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对生命的理解,更感受到了他身上助人为乐的闪光品格。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2
对于我来说,医院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因为我的妈妈在医院工作,但我却对中医非常陌生。今天,我跟随着老师还有其他新华小记者,一起走进开化中医院探索中医的奥秘。
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站”——中药房。医药师给我们介绍了许多的药材,有五味子,枸菊,无花果……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后来我看见正在包药的药师们觉得很好奇,于是我便迎上去询问“能不能让我来试一下?”我本想如果不同意就算了,毕竟药也不是能随便给人乱摸的。可没想到,药师们竟然慷慨的同意了。我先拿出来一张包药纸,对着药师照葫芦画瓢,仔细的瞎捣鼓起来,我在一旁听医生说:“先要对折,然后再对折,最后封一下口,就可以了。”经过一阵阵努力之后,我终于折成了,可还是像一个“丑八怪,”“四不像。”但最终我还是做了一个漂漂亮亮的药包。我看着我手中漂漂亮亮的药包,心里可开心了呢!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二站”——煎药房。“哇——哇!”一阵阵震撼声响彻云霄。煎药房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煎药器材,我们个个儿带着好奇的面孔,仔细的听着医师的讲解。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三站”——会议室。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期待已久的胡奶奶。胡奶奶是第一任中医院院长,她还有着许多既光荣又感人的事迹呢!胡奶奶一脸慈祥,葡萄一般大小的眼睛贴在脸上,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他笑起来又让人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之后,我们听了胡奶奶的讲课,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医的知识。
时间就像一位调皮的姑娘悄悄地溜走了,我们的活动也到了尾声。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中医真是当之无愧的国粹!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3
看着面前圣洁的医院,我满怀敬意走了进去,开启了今天的奇妙旅行——中医之旅。
我们排成两队,跟随医生走进了中医院的中医药房,参观了那儿的仓库。仓库里一包包药材静静的躺在柜子里,就像可爱的婴孩在母亲的怀抱中睡熟了,不吵也不闹。医生拿起一包药材让我们猜猜是什么。我毫无底气的说了一句:“鱼腥草吗?”我看到他摇了摇头,又有好多人说出自己的答案,都被医生否定了,最后他终于说出了答案,这是一包荷叶。我惊呆了,荷叶居然是药材呢!
参观完这个仓库,我们来到了中医师“战斗前线”——药房正厅。
在这个地方我获得了很多知识:车前草,刺猬皮,人中黄等都是药材,这可都是我先前所不知道的。我们还在医生的指导下体验了包药,一人拿一张纸就开始了。医生拿了一抽屉黄芪,让我们一人抓一把,然后就详细教我们怎样包药了。大家包完药全都受到医生的表扬,一个个脸上都满是笑容。
走出药房我们要跟随医生去煎药房,从负责人口中得知,他们之前煎药都是用非常小的热水壶,一壶一壶的煎,煎好一壶后就骑着自行车飞一般的到有关单位密封,又马不停蹄的回到煎药房,因为里面还煎着药。现在煎药都用专业的机器,药会自动密封,和以前比实在是轻松很多。
我们留在那儿看了一轮药材变成汤汁的过程,发现药煎出来时,药渣比药汁要多的多,看起来也很重,可见煎药的难处多多。
我们又去了针灸推拿康复科,一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慈祥的老爷爷看见我们的到来,微笑着向我们挥了挥手,我们也朝他挥了挥手。参观完这儿,我们就去了六楼会议室,听老院长胡云英的演讲。
老院长给了我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我只记得她说看病要望、闻、问、切,病通常分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我还从中得知她今年已八十岁高龄,却依旧健朗,从医五十三年,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
还说在她眼里真正的好医生必须要有医德,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懂得大医精诚。
有小记者问:“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吗?”胡院长说:“中医是中国自己的医学,他讲的是身体,而西医是西方的,一些是从外国流进中国的,需要经过化验、体检等好多程序才行。”
“咔嚓”,时间在此定格,中医之旅在一张照片中结束了。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4
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我国有许多历代中医名家,如扁鹊、华佗、李时珍。而今天,我们小记者要去中医院一睹中医的风采。
来到中医院,我们径直来到了6楼,由治未病的李艳医师给我们上课,我了解了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草经》,大家在课后可以去看看哦!我还了解了原来中药是指在中医的指导下预防、诊断、治疗人体机能的药物。竟然还有植物类、动物类、介壳和矿物类呢!
中医不像西医,中医有很多无毒副作用的外治疗法,如针灸、艾炙、火罐、刮痧、推拿等,可以治疗很多痛症及内科,外科疾病。听完课,我们又来到了“中医综合治疗室”,一进门:天哪,中医竟然是这么治疗的,实在是太可怕了!我赶紧跑了一个医师后面,他正在和中风的病人扎针灸,只见病人的头上、肩上都插满了银针。见有根银针没插好,医生活生生地拔了出来,又插了进去,可病人却毫无表情,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再看另一位病人,他的肩膀、颈椎上插满了像烟似的艾炙,上面冒着白雾,还散发着腾腾的热气。随后,医生拿了几个充满电流的夹子夹在了银针上,病人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起来,我立马担心起来:“叔叔,请问针灸和艾炙插在身上痛吗?艾炙有什么功效吗?”“只有轻微的疼痛,跟西医的扎针差不多,艾炙呢,可以治疗肩膀疼,颈椎痛,还可以矫正胎位呢!”
每个医院都有药房,中医院当然也有药房啦!来到“放心药房”,一阵浓浓的中草药味扑鼻而来,两个阿姨正在给病人家属配药,小记者们品尝各种各样的中药,药房里其乐融融。
随后,我们去了骨科,知道中医骨伤科相比西医:“不开刀,不吃药,花费少,康复快。”最后,我们还向李艳医师提了各种不懂的问题……
中医,是我们中国的医学,中医花费少,还康复的快,建议大家可以用中医治病哦!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5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来到了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它就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内,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博物馆呢!
博物馆共分三层,第一层为综合馆,介绍了张仲景、神农、黄帝、伏羲、扁鹊、华佗、老子等中国中医药史上的名人。在一层的中心,还有一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针灸铜人。它是王惟一创造的,铜人身上标满了各种穴位,按一下有按钮的穴位,旁边的电脑显示屏就会显示这个穴位的名称和作用。我尝试地摁了位于鼻梁和眼睛交界处的四白穴,电脑告诉我,按摩这个穴位,有明目的功效,怪不得我们的眼保健操就有这一节。
第二层是医史专题馆,介绍了中国医学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医学发展史,我看到了各个时期医疗器械,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刀、骨针,那骨针上居然还有一个细细的针孔,真让我惊叹!
第三层是中医药标本馆和校史陈列馆。在这里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许多瓶瓶罐罐里装了好多植物和动物的标本。那些花、草、叶、茎、根、种子、果实、皮,都是中药,都有不同的脾性和疗效;有些很大储藏柜里还有许多动物、昆虫,及许多海洋生物的标本,居然也都是药。让我完全没想到的是居然人的尿里也有药,叫尿白!感觉上自然界所有生物,在中医药学家的眼里都可以入药,可以治病,真是神奇!
游完中医药博物馆,我感受到了中医居然如此玄妙,我想:其实地球所有的动植物都是自然界赐予的精灵,都是宝。平时有很多我们认为是废物的东西,如果好好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6
中国的中医药已经传承几千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科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副挂在药铺里的发黄对联,可有谁还记得?又有多少人是这样想的呢?
我国古时候有个叫扁鹊的神医,他技术精湛,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诊治,也是他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之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有一次,扁鹊为齐桓公诊治,仅仅只是看了看,就断定他皮肤上有些小毛病,需要及时医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可是齐桓公就是不相信扁鹊,认为他只是沽名钓誉,并没有真才实学,就拒绝了扁鹊的诊治。就这样,通过几次的望闻问切,扁鹊不断地给齐桓公提出意见,希望他能接受治疗。但齐桓公却一次次地拒绝,最终不治而亡。由此可见,扁鹊的医术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不仅医术高超,医德也是十分高尚。
“德不及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及仙者不可以为医”。昔有扁鹊、华佗妙手回春、救死扶伤,今有屠呦呦斩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屠呦呦研制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获得的最高奖项。这无疑是对中医药莫大的认可与鼓励。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扛起中医药文化的大旗,学习并传承中医药精神。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7
上周日,我和一群小伙伴参观了百草林山庄,整个山庄并不大,但很独特。古朴式的建筑,虬曲多变,亭台画阁,飞凌腾空。山庄中的假山水榭掩映在森林公园的绿树红花丛中。它既有都市的繁华和温馨,又有田园的秀美和恬静。
中医药馆的参观令我大开眼界。讲解员叔叔的详细介绍,中医药悠久的历史和关于我国的世代名医事迹,令我印象深刻,近百种药材的实物在这都能一睹为快呢!那些名贵的药材都被放在玻璃展柜里,有桫椤、黄芪、鹿茸、杜仲……看得人眼花缭乱。讲解员叔叔告诉我们这些药材都是用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制作的。“啊?动植物也能治病?”我觉得不可思议,突然一个巨大的玻璃展柜吸引了我,走近一看,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灵芝”。它有着久经沧桑的紫红色皮肤,上面泛着一圈一圈的黄色条纹,使人想起天上的彩虹,令人如痴如醉。它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从侧面看却是扁的,又像太空中的UFO。别看它相貌平平,用处可大了。听讲解员叔叔说它能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在中医上运用很广泛,它可以治疗很多种病,如冠心病,肿瘤,风湿等。灵芝不仅能当药用,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用灵芝泡茶,喝了还可以养颜美容。
讲解员叔叔还把徐氏中医的悠久历史告诉了我们。徐氏中医是徐永生创建于1912年的一家连锁中医馆。主张“以药补为主,以食疗为辅,以神助为本。”的医药理念,历经四代,是全国有名的中医大家,它在上饶有两个分诊所。记得有次我感冒很长时间没好,妈妈还带我去那儿看过病呢!
参观结束后,我们在静心坪作了短暂的休息,同学们都对中医渊源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赞叹不已,这是我们祖国珍贵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很幸福!很骄傲!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8
第一次针灸,从惊奇到害怕,到处之泰然,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暑假里的一天,由于在家空调吹多了,使我的扁桃体炎又发作了,喉咙连喝口水都疼,真是难受极了!可恨的扁桃体,一旦受凉就跟我“捣蛋”。妈妈说:“冬病夏治,干脆大伏天带你去针灸吧,把你这毛病彻底根治。”“针灸?我有点不敢相信,以前我就看到奶奶腿疼、腰疼针灸过,扁桃体炎也能针灸吗?”
我半信半疑的和妈妈来到了苏北医院,只见病房里躺满了人,个个身上扎满了几十根银针,看得我寒毛直竖、胆战心惊,我紧紧抓住妈妈的手,不敢尝试。一个穿着白大褂并且面带笑容的医生大步向我走来,他帮我检查了一下,对我说:“你的扁桃体有点肿大,只要你肯坚持来个五六次,就能见到效果了,你敢挑战一下自己吗?”我硬着头皮说:“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故作轻松地躺在床上。
医生先洗了洗手,然后拿出几根细细长长的银针来到了我面前。他找出了我喉咙以及手上的几个穴位,拿出棉花球,沾了点酒精水,在我的几个穴位擦了擦,在我一不留神时,他对我下了“毒手”,我感到又酸又胀,疼得龇牙咧嘴,条件反射的我两条腿直发抖,我恳求叔叔要“针下留情”。我连眼睛都没来得及闭起来,第二根针又扎进去了,这次感觉好像不那么疼了......八根针终于扎完了,我保持姿势躺在床上整整三十分钟一动不动。
在我睡到床上的那一刻,妈妈和针灸的人攀谈起来,哪知道一根小小的银针却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如:近视眼、中风、糖尿病后遗症、脑梗阻、风湿、慢性鼻炎、过敏......原来这根针有那么神奇,我真小看了它。不知不觉,起针的时间到了,我的身体又重新获得了“自由”。我想:其实针灸也没什么可怕的嘛!
我抬头看见许多面感谢的锦旗挂在墙上,一个横匾映入我的眼帘“一针治百病”,果真如此,我终于见证了我国中医针灸的博大精深和神奇之处。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9
中医,顾名思义,就是我们中国的医学。我第一次接触中医,是小时候,问妈妈自己的“艾”为什么不是“可爱”的“爱”?妈妈回答道:“因为艾比较雅气,还是一味中药。”从那一刻起,我猛然间对中医有了兴趣。家里的书柜里原来有不少中医书,妈妈看我特别喜欢,还给我买了几套少儿中医读物,其中有一本趣味名医,让我和姐姐爱不释手。
这个学期,我从城宫计划课表上看到了四年级增加了中医课,于是迫不及待的让妈妈给自己报名,妈妈爽快的答应了,在选课系统里顺利地给我报上了。这周三,盼望已久的中医课终于开始了,我早早的准备好笔记本,跟着老师来到了教室,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神农,说起神农,有人说他是凶狠的炎帝,有人说他是牛首人身的怪物,但不管怎么样,他都是神话中为人民造福、尝遍所有草药的英雄。据说神农当年把无毒的中药放在右边的袋子里,有毒的放在左边的袋子里。有一天,他发现了一种能解百毒的药,从此以后,每当吃到毒药,就抓一把那种药放在嘴里,时间长了,便将那种药取名为“茶”。可是不幸很快来临了,他吃到了断肠草,还没来得及抓茶,这位伟大的英雄就倒在了草丛中。
通过这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不仅知道了中医的神奇之处,还了解到中医能治未病、利于养生,但现在大多数人都求于西医,往往忽略了中医,其实只有好好感受,才能知道中国医学的好处。
我真想早点学会神奇的拿脉和针灸,成为一名小郎中,像那些鼎鼎有名的大国医能够帮助病人减轻痛苦。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10
上周末,我怀着愉悦的好心情,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福州市中医药大学游玩。
首先我们参观了“百草园”。百草园里有多种多样可提炼为中药的植物,我们一进去就闻到了浓浓的中药味,里面有芝麻、枸杞、雷公藤、艾草等,它们都有不同的药性和药效,可以针对不同的药性特点给病人使用。想想这些学中医的人可真不容易啊,不知道它们要学习多少的中医知识。这时,爸爸笑着说:“宝贝,以后长大了要当医生吗?”我听后连忙摇摇头说:“不,我才不呢。”说着,我做了一个鬼脸朝门外跑去。
接着,我们穿过长廊,看到了一个极大的“荷花池”。在荷花池的中央有一座供人们休息和观赏的大亭子。我在前面招手,示意爸爸妈妈快点过来,我在亭子里看着眼前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心情特别舒畅;池塘里的荷花挨挨挤挤的,有的是花骨朵儿,有的才展开三四处花瓣,有的花瓣已经全展开了,露出了黄嫩黄嫩的小花苞,两只蜻蜓在荷花与荷叶之间穿来穿去,它们是不是在捉迷藏呢?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快走的时候,妈妈还帮我拍了几张照片当作留念呢。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八卦湖”。湖里有白天鹅、黑天鹅、白鹭、鸭子等,它们在湖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有的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聊天,好像在说什么悄悄话。没多久,就有几只天鹅游到岸边,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从湖岸上找来一株柳条放在手里,然后蹲下身子靠近湖边,接着把柳条举起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天鹅过来觅食。
天鹅穿了一身洁白的裙子,涂着艳丽的口红,舒展着那令人艳羡的天鹅颈,煞是可爱!它们时而把头伸进湖里,时而又侧着脑袋看看湖中自己的影子,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不正是形容这样的景象么?
不一会儿,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回来的路上,我暗自想着:长大之后,如果我能考进这所美丽的学校,岂不是天天生活在天堂之中?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11
同学们,你们听过中医三字经吗?你们感受过脉搏跳动时的喜悦吗?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瑞春堂中医门诊,体会中医的无限乐趣,探索神秘、奇妙的中医文化吧!
6月29日上午,我随着福建小记者团来到了澳门路瑞春堂中医门诊二楼大厅,环境整洁亮堂,带着点古朴,闻着丝丝草药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张梅冰馆长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中医三字经》:“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中医三字经以简明歌诀形式描述了中医的起源,发展,其中还有许多的经典医籍和深奥的医理。
我最感兴趣是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望诊,指看气色,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的病变。闻诊,指听声息,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经分析病情的虚实寒热。问诊,指询问症状,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情所在。切诊,指摸脉象,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我迫不及待地先为自已诊了诊脉,用右手指搭在左手脉搏上,咦,不跳?难道我的脉搏出了问题?我吓了一跳,急忙跑去问老师。老师笑了笑,解释说:“不对,你搭错地方了,把脉是要搭在寸口上,即从大拇指根往下到手腕最有肉肉的地方哦。”我按老师说的试了试,呀,咚咚咚……是脉搏在敲击手指,多么美妙!多么动听!这是生命的声音,属于我自己的声音!我看着时间数了数,15秒22下,老师说乘以四就是一分钟的脉搏数,我的脉搏是一分钟88下,我兴奋地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鼓励我,让我再接再厉。学会了脉诊,我们六个人组成一组进行了互助互诊,把脉、听心跳、测血压、量体温……我们仿佛和中医融入到了一起,成为了真正的小医师。
这次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中国的传统医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知识,把我国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12
萧索的风兀自地吹着,路上没多少树叶,风吹过,那残余的叶子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
父亲是一名中医师。我喜欢陈旧古朴的药店,三百多味中草药就那么安静地躺在药箱里,棕红色的木柜似乎蕴含着天地的精华。不知何时起,寂静的药店里出现了父亲忙碌的身影。天冷,他吃过饭,休息一会儿,就抄起一件大衣披在身上,下楼,往昏暗的街上走去。几日总是如此。我俯在窗边,望着父亲转入空楼的拐角处消失,夜深了,又见着他带着轻轻的笑意回来。我问他何事之乐,他却道“小事,帮帮人而已”诸如此类的话。这样,我心里又浮现出了许多疑团。
最终忍不住,跟着父亲到了药店。拉着的窗帘“咯哒咯哒”地被收上去,“停业中”的牌子被父亲取下,阳光又一次倾泻而下。沉暗在药箱里的中草药,此时散发着亮的光泽。父亲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抄起了药方。陈皮、白芍、杏仁、石膏……完成后,他走到药柜旁边,拿来量秤,抓起药来绝不有一丝拖泥带水,不过一盏茶功夫就把药分类好了。如此的,气定神闲、胸有成竹。而后,他又从药箱中倒出百来克陈皮,铺散在地上,太阳的金光将它们包裹住,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灵气。几道工序过后,父亲便将药材倒入煎锅中,沸腾的水发出“咕咕”的响声。一个多时辰后,他又将中药液缓缓倒出,开始装制、打包、分类,再把中药渣处理掉。
几天后,我坐在沙发上,听见父亲的手机提示音不停地响,好奇的我将它从桌上拿起,点开了他的朋友圈。先是一惊,然后心底涌起一股久违的感动。我发现,他的好多友人在他的手机里留言“医生,你这养生中药真不错”“辛苦了,医生”……或许,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会收到如此多人称赞。他的力量,温暖了身边如此多人。
从医多年,父亲从无抱怨过工作的辛苦,即便眼角的皱纹与淡淡的黑眼圈让我们替他心疼,但他似乎乐此不疲。这也让他的灵魂伴随着一种清新隽永的气质。
中草药就是这样,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用途和功效而鲜为人知,更是因为它伴有自然的灵气。我想,这跟父亲多么相似啊!
风停了,东方的太阳却迟迟没有升起。可是角落里,不知何时抽出了一抹嫩绿,在这昏暗的世界里显得特别耀眼,光彩夺目。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13
9月19日上午,我们在市中医院参观采访。
来到位于门诊大楼和住院部之间的中医院文化长廊,只见它呈Z字形,下面有两排木柱支撑,顶部是透明的塑料顶棚。两侧种满了花草,有些花藤顺着木架爬上了长廊顶端,整条廊清新而淡雅。
文化长廊两侧的木柱上,依次挂了30个展示牌,每块牌子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祖国中医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在文化长廊里,有一块展示牌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中医。中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以“阴阳五行”为其哲学基础、以“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为其理想的追求目标、以“精神气学说”、“整体观念”为其根本、以“经络学说”、“辨证论治”为其特色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医学。……我们边看展示牌上的文字,边听陈主任的讲解。第一次我们对祖国中医文化历史有一个基本了解。
在介绍中医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法——针灸牌上我看到:针是指针刺,是将针刺在穴位上,加以适当的手法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的一种方法;灸是指利用艾绒间接或直接燃烧产生温热刺激穴位,道理跟针刺相同。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国以及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已流行了数千年,现在已经传到美国。一根根小小的银针,刺在不同的穴位上,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就能治疗伤病,中医真的很神奇!
还有几块展示牌向我们介绍了市中医院的发展历史、学术成果以及未来发展的蓝图。市中医院已被列入首批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地市级中医医院和安徽省“861”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在未来的三年里,市中医医院将建设成本市及周边医疗服务功能完善,医疗设施及技术一流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看到这些文字,我们不禁为我市中医发展的美好未来而高兴……
徜徉在文化长廊中,犹如徜徉在祖国中医学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拿出相机,把展示牌上的文字拍下来,以便回去后再细细阅读、感受祖国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14
暑假里,我们雏鹰假日小分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活动是去鸣鹤国医馆学习中医文化。
一到国医馆,我就闻到了一股中药的清苦味,令人神清气爽。紫檀木制的桌椅,透着古风。讲台上摆着一张人体穴位图,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穴位。
老师讲课深入浅出,严谨又不失幽默,让枯燥而难懂的中医文化知识变得简单而有趣。同学们都听得专心致志,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理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连家长也投入讨论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学习劲头很足。
接着,老师领着我们去药材馆,我们见识了各式各样的药材。大家七嘴八舌,胡同学说:“这不是橙皮吗?我奶奶经常泡茶喝。”我说:“这是艾草,我妈妈常常用薰。”杨同学说“我家里种着薄荷、紫苏叶,把整个家都变香了。”老师听了,微笑着说:“你们真有心,发现这么多生活中的中药,了不起。中药是中国的国粹,我们要继承、发扬中药文化。”大家纷纷点头,明白了老师的教诲。
然后,我们亲手制做了香囊,大家跃跃欲试,都选择自己喜欢的药草。我挑了红色的囊包,用镊子夹了些薰衣草铺底,再洒上柠檬草,接着放入几层白芷、紫苏叶和陈皮,一个香囊就诞生了。哇,真香!里面融入了柠檬草的酸香,陈皮的甜香,紫苏叶和白芷的清香,还有薰衣草那若有若无的香气。不一会儿,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一个可爱的香囊诞生了。大家深吸一口气,脸上浮现着陶醉的神情,午后的睡意也烟消云散。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中医文化知识,还学会了做香囊,更懂得了传承、发扬中药文化的重要性。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15
所有治好你病的医生护士你都要感谢,不管他们知不知名。我的主治医生姓周。她是一名才二十几岁的针灸科女中医。
由于我的眼睛,父母特地为我找上了中医院治疗。其实我不是第一次扎针了,四岁在北京扎过一段时间,只不过年分隔的多了,有些怕了。在医院第一次扎针时,就是周姐姐给我扎的。
当时,周姐姐给我扎的是儿童针,旁边有一位老奶奶,看见我笑眯眯的。只见周姐姐灵巧的拔出数十根针。针尖真恐怖啊!吓得我还要酝酿一下,周姐姐笑了笑,他说孩子都是这样的,怕针。之间针扎了上来,我一看要扎的地方不对——头顶上。这下可郁闷坏了!来不及了,我只得忍住疼痛。其实说白了,一点也不疼。我发现,周姐姐的手上动作很特别——用手指先捏住针向穴位扎,在稍稍扭动一下。我忍着疼痛问着周姐姐,她说,这是不仅为了减轻疼痛,也是为了刺激神经。周姐姐下手轻,三十三根针便在一会儿扎完了。也就不到一天,我就与周姐姐有共同话题了!
不到一天,我就知道在我旁边床上的石爷爷是武大,乃至全世界有名气的计算机教授了——虽说我并没有问清全名。那位奶奶是他的妻子,现在,是爷爷得了帕金森,来到中医院扎针,他现在可以起床了。每天,周姐姐来了,他都要叫两声,仿佛是呼唤谁似的。奶奶告诉我,石爷爷刚来的时候,完全不能动,现在经过半年的医生接力,就有了疗效。
周姐姐告诉我,她刚实习也是很痛苦的,每天要背一百多个穴位,先往人体模型上扎,再往自己身上扎,在互相扎,最后才能成为医师。他目睹过一场场悲欢离合,治过许多病人,没有一个不感谢她的。他还说,所有气血、气脉不好的病,都只有西医才能根治!
小小的梦想在我心中立足了——长大要当个中医!虽说要吃很多苦,但我也要向周姐姐一样,除去人们的痛苦。所以,从现在开始,穴位表要背,同样也要为人民服务!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作文700字左右高二篇16
今天万里无云,我们小记者们荣幸地去中医院参观了一回。
一路上我们嘻嘻闹闹的,不久就到了这诺大的中医院门口,刚走到里面,原本七嘴八舌的队伍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而且还特别有礼貌地齐喊门口值班的护士姐姐:“姐姐好!”护士姐姐温柔地对我们微笑,说:“你们好!”
我们爬到六楼,听一位中医介绍关于医学的知识,比如:中医、西医的特点;中医、西医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中医四大经典》有哪些;中医有哪些名人……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还是一门哲学。学好中医,不仅可以养生、治疗疾病,还可以修生养性。
后来我们去了针灸、拔火罐的治疗室。我们来得真是巧,刚好有一位叔叔在做针灸,好奇的我们立即上前围观,还调皮地问那位叔叔:“叔叔,疼不疼啊?”叔叔每回就摇摇脑袋,摆摆手说:“不疼不疼。”医生还把叔叔当作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让他配合着做了一次拔火罐教学,叔叔这个“小白鼠”乐在其中。医生先用镊子夹着一块煤,再用打火机把煤点燃,煤一下子就燃出了一团火焰。医生用熟练的手法将火罐在煤上烧一下,然后迅速地轻轻摁在叔叔背上,拔火罐吸住叔叔背上的肉,慢慢的肉由白变红,再由红变紫。当我们看到了这一系列变化又马上问正在闭着眼睛享受的叔叔:“叔叔,舒服不?”叔叔慢悠悠地回答我们:“嗯~舒服极了!”
我们还去了最后一个地方—中药房。走在离中药房还有十多米处,就传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当我们越走越近时,那股难闻的味道竟奇迹般的消失了。中药房里有蟑螂、甘草、灵芝、板蓝根等许多中药。
天气越来越冷,所有的同学以及老师们都要多穿点衣服,以防感冒,这样才不会进医院。就算进了医院,我们也要乖乖地把药喝光,毕竟良药苦口利于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