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初中那些事作文(2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3-12-10 手机浏览

初中那些事作文篇1

今天上午第三节是体育课,大课间升完旗,我们班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冲往后操场,嘴里还高喊着:“耶!太好了!”我也不例外,和好朋友一起“飞”往后操场。

看到这儿,你一定会奇怪:你们班疯了吗?去后操场干什么呀?嘿!我们可不是去玩,而是去上体育课的。

离上课还有一会儿时间,我们就抓紧时间玩会儿游戏。但是,刚开始玩,讨厌的上课铃就响了起来。这就意味着,要开始上体育课了。可是,有了上学期的经验,我们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去站队的,因为上学期几乎每节体育课老师都来得很晚,我们看见没有一个人站队,于是,我们就继续玩着有趣的游戏。

玩着玩着,我听见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咦?谁呀?那么吵!正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又听见有人扯着嗓子大声喊:“啊!体育老师来了!快跑呀!站队了!”什么?体育老师来了?我隐隐约约地听见了喊叫声,愣了0.001秒钟,就赶快扫视了一下后操场,呀!老师正威严地站在后操场的'中间。我一个箭步冲出去,飞快地向体育老师跑去,一边跑一边喊:“体育老师来了!冲呀!”好朋友们也反应过来,也赶紧追了过来。

我很快跑到了队伍中,站好,等着人到齐后,看老师怎么安排这节课。等同学们都站好队后,老师先让我们跑了一圈,走了一圈,然后让我们做了一下热身运动操,接着带我们开始练习做完广播操后怎么排好整齐的队伍踏步回教室。

体育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一大堆要求,又带着我们练,只听老师用洪亮的声音喊着:“起步——走,”同学们就开始整整齐齐地来回踏步走。前几次还行,可到了后几次男生们就沉不住气,开始捣蛋了,有的人学大螃蟹横着走路,有的人学鸭子一摇一晃的,有的人瞪着眼睛,吐着舌头,要吓唬别人,还有的人学斗鸡眼,看着他们那一个个滑稽的样子,我忍不住偷偷地笑了起来。

我们女生练得很好,老师就让我们先去玩,男生继续站在那里练,“耶!太好了!”我们女生赶快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地又开始玩游戏了。可是跟刚才上课的时候一样,还没玩几分钟,讨厌的下课铃声又响了,这也太巧合了吧!我不由得从心里“赞叹”道。恨得XXX非常生气地说:“老师真讨厌,我们又不是1岁小婴儿了,还让我们练走路。”我们听了都捧腹大笑。

直到现在,我想起这节有趣的体育课,我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初中那些事作文篇2

今日无事翻阅旧时的书,无意间一张泛黄的纸片掉落下来。

观楚郝绘画有感

出身千金府

红颜伴青竹

纤指芙蓉面

朝夕待甘露

歌罢又欲舞

岂知日已暮

独枝初芳毂

月暗星亦疏

这恐怕是我已知的自己留下的最早的文字记录了。看到它,多年前那稚气未脱又充满幻想的我就又回到了眼前。

那是刚刚进入初中第一年,班里比较特殊的有三个女生,说她们特殊是因为都是地头蛇,三个人家就在于镇初中所在地——前陈村,并且还是叔伯家的三姐妹。三姐妹的名字至今还记得:霍翠英,霍文玲,霍士英。印象之中的翠英是胖胖的,有点傻乎乎的女孩子,平时交往也不多;文玲是比较文气,长得也不错,只是过了这么多年,回忆起来却是一片模糊,记不清了;士英学习最好,而我当时学习也不错,都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所以我和她平时话倒比较多。后来时间长了,慢慢地同三姐妹都熟悉起来了,再加上我的好兄弟霍斌斌(班主任的儿子)也是她们亲戚,她们三个对我也算是照顾了。记得她们偶尔从自家菜地里摘几根黄瓜送给我吃,或者拿几个番茄。特别是翠英,大大咧咧的,好像老大姐一样。她家菜地就在我们校园西边不远,说以后想吃了可以去她们家偷去。那时还是挺感动的,那个年代什么都缺,加上农村物质也的确不丰富,平时我们在食堂打菜都是素菜,长年都没见过油腥。一份凉拌黄瓜大概是五分钱一份吧。如果真有额外的牙祭可以补充下倒真是不错的事。后来,终是没有去找找他们的菜地,也终究没有摘来吃,想想毕竟人家父母种地也挺不容易的。只是后来同好友李和平常常到西边树林里背书,也看到了那一大片菜地,只是不知道哪里才是她们家的。

转眼间,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班里同学都已经很熟悉了。有一天,文玲拿了一幅仕女图给我看,仕女画得不错,裙裾轻摆,长袖飘飘,丝带飞扬。我不由得夸了声:才女啊。士英说是翠英画的。并说我平时就吹牛会写诗,那就为这幅画配首诗吧。看那样子,如果我真写不出所谓的诗来,我名声全毁了。我就苦思冥想地写了这首小诗,并且为了谐音,还专门查字典应对。写好后,自然得署名,她们商量再三,说就用“楚郝”吧,也算是模仿名人取个笔名。

初中二年级,我们又重新分了班,慢慢地也长大了,男女同学间好像也多了点东西出来,再不似以前那样无拘无束地疯玩了。渐渐地,大家都没再怎么联系。

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初中的同学多数留在了家乡村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或许随着打工潮的到来,在南方某个城市工地上挥洒着汗水;而我,终是离开了那个小镇,进入了开封师范学习,毕业后我又来到了江南。这些年来,初中时代的我们都早已失去联系,我们都在走各自的路,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疲惫地生活着。只是今天,翻起这泛黄的纸片,勾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怀想。身在远方的我所能做的,也只是轻轻地问一声:你们,过得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