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作文教学法(6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4-01-19 手机浏览

浅谈作文教学

一、创新作文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目标的创新对作文教学实现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师所预期的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变化的结果,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考。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思想,淡化形式

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思想。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像一篇文章就可以了。所谓像一篇文章,主要是指形式,如起承转合的行文格式、通顺规范而不乏生动老练的语言、必要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乃至书写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洁等等。

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精彩纷呈的事件?没有怀疑和批判就不会有创造,没有真思考就不会有怀疑和批判,没有真问题就不会有真思考,不去关注现实人生怎么会发现真问题呢?

2、重视写作的过程指导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教学的过程性,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的生成,作文教学不仅如此,更应该体现这一点。事实上,作文写作本身就是一个由材料准备——写作构思——语言表达构成的完整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情感、气质个性表达呈现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中要思考通过什么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把学生带入写作过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中介是思维。语文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而语言文字实际上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是思维的物化。要写好文章,关键在开拓思路,启发思维。

3、重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写作内容的丰富性也就意味着必须变革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去了解和理解生活。因为只有写自己动情的东西,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才可能表达出对所写之事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只有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可能产生有创意的表达。

二、创新作文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解决的就是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提出了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等内容。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

1、让作文教学的开放

所谓开放的作文教学,指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不套用死板的评判标准,而让学生有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学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

(1)实现写作空间的开放。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向校外去认识、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风景名胜、农贸市场等,都应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开辟网上阅读空间,加大知识容量和信息密度,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每个学生写作的源头,让本应充满生命气息的作文走出窒息灵魂的传统训练樊篱,再现其亮丽的色彩。

(2)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强烈的。创新也是作文的灵魂,是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写作快乐的关键。创新就是要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旧规划,重新构建开放的、发散的思维形态。这就需要教师高度自觉培植学生的人生立场和自主的人格;需要教师创设民主化、立体性的思维场景、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自由地发展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由此出发,让学生勇于怀疑既成定论,勇于否定既有定律;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出作文思维上的定势,引导学生将正面与反面、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敛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主体动态式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其思维空间。

2、让学生写作全程指导

创新写作教学就是要将写作指导贯穿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和写后指导。

写前指导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准备写作材料和培养构思能力。如老师组织学生将要写的题目或题材分组讨论。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而是根据老师或教材拟定的具体问题开展讨论,使人人胸中有数。要努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写的愿望,有东西可写。

写中指导主要是指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指导学生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这是过去作文指导被忽视的一个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只有在写成的作文里,才能发现学生作文有哪些不足,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才可以亲自体会文章该怎么写。写中指导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学生养成重视修改的习惯,学会自能改文。

写后指导指教师的批改和讲评。作文批改时要尊重学生的精神劳动成果,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每篇文章的长处,给予热情的鼓励,鼓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严格要求、循序渐进,讲评时要尊重教学规律,以鼓励赞赏为主,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要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鼓起学生上进奋发的风帆,让他们对下次写作充满成功的希望。

3、让学生阅读扩大与深化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创新的改革,除了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学生不仅阅读总量少得可怜,而且对阅读活动本身失去了兴趣。离开了丰厚的积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是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着力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步懂得广泛阅读是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三、小结

总之,既然有了新时期,有了新课程,我们就应该有与时俱进的新的写作理念、新的写作素质、新的写作方向和新的奋斗目标,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作文教学设计篇2

教师思考:

平时学生的作文总是抓不住事物的特点,每当写到关键的时候,他们总是一个两个词,一句两句话带过了。不是他们不想写好,而是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关键,或者知道这是关键,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体会,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创设好的作文情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培养其语言逻辑能力。在情境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激情充分点燃,使其产生骨梗在咙,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样的作文才会有内容。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精彩部分,并把它们说出来,写下来。

教具准备:

小黑板、小刀六把、苹果六个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黑板(一个学生的作文)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很害怕,外面在打雷,刮着风。我害怕极了。我关掉电视,一个人躲进被窝,多可怕的夜晚

师:看了这样一段话,大家觉得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他总是在说害怕,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

生:他没有把为什么害怕写出来

师: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这样的一个夜晚,你会害怕吗?

生:会!

师:为什么?

生:四周围黑洞洞的,就像是在电影恐怖片里。打雷的声音和闪电可怕,如果被打到,那可完了。风吹的声音可怕,树摇的影子,鬼哭狼嚎似的,真可怕可怕。如果停了电,更可怕。

师:很好,这样的经历,老师也有过,确实可怕。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位同学的作文,修改一下,让人看了产生共鸣呢?

师生共同修改,改后作文如下: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天渐渐暗下来了,屋外黑洞洞的。一会儿竟刮起大风来,风吹着外面的树木,发鬼哭狼嚎般地声音,我的心呯呯直跳。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把夜晚照得如白天一般,紧接着轰地一声,震耳欲聋,我的心差点就跳出来了。我赶紧关掉电视,万一雷打到我头上来,那可就惨了。我躲到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动也不敢动。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我探出头来,又道闪电划过,我发现窗外有一个黑影在摇动,哇有鬼呀!我壮着胆仔细一看,原来是树被风得摇摇摆摆的。我赶紧把头又缩进被子里面唉,多么可怕呀!

师:比较一下两段文章,大家知道,经过修改后,为什么觉得好多了吗?因为,我们抓住了可怕这个词,并且知道,引起大家可怕的原因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当时的环境,如果我们把当时的环境详细地描述下来,不用我们说可怕,读者自然就能够体会当时的可怕了

二、活动:

活动一:削苹果六个苹果,六把小刀,每个小组请两个代表参加削苹果大赛。看谁削得快又削得好。

因为平时削苹果的经验不同,所以每个人削苹果的方法,动作,神态各不同,削出来的苹果也不同,女孩子削得慢些,但是削得很圆;男孩子削得快,但剩下的苹果又小又丑,大片的果肉都被连皮削掉。场下的同学也没有闲着,不停地为场上的同学加没,有几个小家伙坐不住了,甚至站到凳子上喊加油了。

师:刚才的比赛,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好玩、有趣、精彩

师:怎么好玩、有趣、精彩的呢?

生:王波的动作最好看!像砍柴一样

师:嗯,比喻得非常贴切,还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大刀阔斧,斧砍刀劈

师:所以大家看,王波同学削的苹果也最有特点!

举起王波的苹果,生大笑。

师:谁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苹果。

生:丑八怪、瘦骨嶙峋、惨不忍睹、面目全非、棱角分明、可怜

师:嗯,不错,很准确。特别是可怜这个词,还能够表达大家的心理。

师:还有什么精彩的地方吗?

生:余斯琪削得最好。

生:她削的苹果又大又圆,没有浪费一点。

生:她削的苹果皮都连在一起,像一条带子

师:其实我觉得各组的啦啦队都表现得不错。你看有几个同学都爬到桌子上了,还有二组的啦啦队最卖力了,加油声叫得最响

活动二:吃苹果,每组请两个同学(一男一女)上来,把刚才各组削的苹果吃掉。

在我一声令下,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女生比较害羞,小口小口地吃,男生却顾不了那么多,风卷残云般,一下吃光了。比赛结束,还没等我开口,学生就说开了。

余子鸣吃得最有趣了,嘴里全塞满了,胀得鼓鼓的,动都动不了了,苹果汗都从嘴角流出来了。

老师,刚才张晨吃的时候一笑,全喷出来了,连鼻涕都出来了,哈哈哈!

龙萍萍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像鸡啄米一样。

师:啊,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非常好。一些有趣的画面相信都存在大家的脑子里面了。下节课我们可要把这一堂课的有趣的事情记下来了。

第二课时

一、习作前指导

1、指导习作内容(学会想)

师:刚才,老师和大家共同度过了一堂非常有趣的课,我发现咱们班上的同学削苹果吃苹果的本领真是让人佩服。既然大家这么高兴,就让我们用最普通的做法记录下这美好的一节课吧!那么你觉得这节课中哪些地方最值得你们回忆呢?

2、指导文章的命题

师:一篇成功的作文不仅需要有一个新颖的内容,更还要有漂亮的外衣。那就是它的名字,一个独具匠心的名字使人眼前一亮,总会有想读下去的欲望。大家是不是也会给我们自己手中的文章起名字呢?

〈要求:多给文章起几个新颖的名字,最少3,看谁起得最多而且不重复。>

<学生先思考,写在纸上,然后汇报>

二、写作10分钟,不停笔。(学会写)

三、学生互相修改,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修改作文的方法:抓住中心词,抓住最能体现中心词的人或事来写(学会改)(10分钟)

四、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指导,发现学生语言中的错误。

板书:

难忘的一堂课

有趣的苹果大赛

这节课太有趣了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设计初了两个活动削苹果比赛、吃苹果比赛。每一个活动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个活动紧紧相联,让孩子们处在不断的欢乐之中,在每个活动中我还让孩子们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让他们在听、看、想中把事情记在心里,感在心里。后而又让他们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充分调动他们感观,让其在写作文环节中有内容可说。当学生谈论印象最深的地方时,实际上是告诉学生要写什么,说什么。

在有内容的基础上又让其多说几个新颖的题目,实际上则是对孩子思维的一次拓展。另外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停地快写,本身就是对他自己的一次挑战,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孩子们会细心地去想,去写。

最后在评的时候又要让学生互评,互改,这样,学生就把上一课时中学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加以巩固,师生一起修改作文使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作文教学实录篇3

师:近四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俗称“三自作文”,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20xx年上海卷也是“三自作文”。阅卷时,题目虽没有确定评分标准,其实,谁都知道题目的好坏对作文评分的高低肯定是有影响的。有人把高考作文比喻成年轻的姑娘,考生要善于“打扮”,亮出你的动人之处,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显然,好的题目就是一个亮点。因此,“自拟题目”也是考察考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切不可等闲视之。常言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我们则可以说“文靠题妆,题靠妙妆”。好的题目,在高考作文中,是打动阅卷老师“芳心”的重要“武器”,也是赢得作文高分的诀窍之一。“题好一半文”恐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笑,窃窃私语。)

生:老师那怎么给作文拟个好题目呢?

师:问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训练一下作文的拟题。

师:下面大家以“人”为话题,拟一些题目。

(生分小组讨论,以奥赛队形式汇报,每队不少于三个。)

紫色的回忆队:《一个成功的翻译者》、《属于人的美》、《人生

传奇队:《人生,永远燃烧的烈火》、《“彩霞”人生》、《幸福人生

灌篮高手队:《人生如同巧克力》、《人生的思索》、《人道、人权、人类》

零下一度队:《做人》、《感悟人生》、《人很重要》

必胜客队:《人=灵魂+躯体》、《人类的时尚》、《珍惜生命》

师:(微笑)很好,同学们集思广益,拟了这么多好作文题。觉得哪些题目拟的最好。

(生激烈争论)

生1:我认为《人生的思索》和《感悟人生》拟得最好。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这两个题目都直入主题、而且很深刻,很成熟,有一种对人生反思的哲理。

生2:我认为《“彩霞”人生》最好,因为这道题目,它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但写出了人生的色彩,想象的空间也很大。

生3:我认为《人生如巧克力》最好,因为我最喜欢吃巧克力,

(生哄然大笑)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很新颖,很有个性。那么那些未被同学们看中的题目为什么不好呢?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窃窃私语)

生4:我认为那些题目不好写作文。

师:为什么不好写呢?

生4:(思考一会儿)不知从何下手。

师:各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生5:我们组一致认为这些题目很空洞,不具体,所以不知从何下手。

师:很好。同学们在给话题作文拟题时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个:(1)照抄话题,误把话题当题目。(2)题目没有新意,落入俗套。(3)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4)题文不符,文不对题。

师:话题作文怎样拟好题目呢?首先要切题。一般话题作文的话题开放性大,写作角度多,选好一个角度命题即可,切不可贪大求全。要细处落笔,以小见大,适合于自己写作。其次要新颖、生动,不人云亦云。在拟题过程中,角度新鲜一点,调动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作文拟题的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拟题中不妨一试。

(1)套用法。就是套用广告名、歌名、歌词、诗句等。如《我被真诚撞了一下腰》、《九百九十九个心愿》、《我的眼里只有你》、《夜半“呼”声》等,这些题目大家似曾相识,却又做了一些改装,给人耳目一新,又不乏幽默的感觉。

(2)悬念法。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例如,《他一直盯着女生看》。一看这个题目吓了一跳,非看下去不可。看完才知道原来他是毕业前给同学们画一些毕业肖像。

(3)新视角。从一些新颖的角度入手拟题。例如写“团结”的作文很多,如何拟一个新颖的题目呢?一位同学独辟蹊径,拟了这样一道题目:“5—1=0”,令人不得不看下去。

(4)题目中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刚才传奇队的《“彩霞”人生》、《人生,永远燃烧的烈火》,使作文增辉添彩。

师:好,我已经说了这么多了,“光说不练嘴把式”,下面大家就具体练一练。以“幸福”为话题拟一些题目。

(生热烈讨论。)

传奇队:《提醒幸福》、《幸福之我见》

零下一度队:《我和幸福失之交臂》、《幸福向我招手》

紫色的回忆队:《幸福漂流记》、《紫色的幸福》

灌篮高手队:《幸福=责任+拼搏》、《爱拼才会赢》

必胜客队:《幸福应是先苦后甜》

师:同学们这一次的拟题能现学现用、活学活用,比上次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大家继续坚持。

师:最后,同学们以“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转变观念,海阔天空

作文教学实录篇4

师:我们刚刚见面,彼此还不认识,下面我要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请你马上说出其中有几个要点?它们都是什么?

师:我姓靳,叫靳**,是天津南开小学语文老师,今年62岁,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特别感动,特别高兴。我向你们学习。

师:我说完了,现在请你们讲一讲我刚才的这段话有几个要点。

生:您叫靳家彦。

师:这是第一点。

生:您是天津南开小学的语文教师。

师:这是第二点。

生:您感谢我们。

师:这是最后一点。

生:您说您今年62岁。

师:这是第三点(手势3)。

师:最后我说什么:看到你们个个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特别感动这是什么?

全体生:是感受(3遍)。

师:你们非常准确地听了我所说的话(板书:感受)而且知道我最后一点是谈出我的什么?(指板书:全体学生读“感受”3遍。)

师:什么是“感受”?

生:是发自内心的感想。是自己做完一件事的心得。

师:你看“感受”几个字啊?

生:两个字。

师:我们先看“感”。

我们看到的大干世界,包括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包括我们读书,这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身外之物是我们内心感知它、感觉它,这叫什么?

(板书:“感之于外。”)引起我内心强烈共鸣,引起我内心情感的波澜。

这叫(板书:“受之于心”)。

(全体学生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师:这就叫(指板书)“感受”(生:大声读3遍)。

师:古人说目击事物以心击之,用心击之,用心感受它,引起你强烈的情感活动,这就叫“感受”。

师:好了,现在你们就谈你们的感受。刚才我谈了我看到你们后内心的情感变化,我的心理活动。现在请你们谈你们的心理活动和感受。我们总要有个话题埃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实话实说》,最早的主持人是崔永元,后来换了一位女主持叫和晶,最近又换了一位男主持人,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我也不知道,

(生:笑声)不管他叫什么,我们今天也来个实话实说,围绕一个话题:你喜欢作文吗?一定要实话实说。别看那么多老师在听我们讲,没关系,老师最喜欢诚实的孩子。你喜欢作文吗?

生:我喜欢弹琵琶,心情好时可以疯狂地扫弦,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发泄出来。

师:你喜欢弹琵琶,你没有正面回答,喜欢作文么?

生l:还行,因为作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生活体验丰富就有的可写。

师:我领会了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喜欢弹琵琶,我懂了。说得很委婉。

生2: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作文。

师:什么时候喜欢,什么时候不喜欢?

生2:心情好时,800字的作文一个小时就可以写好。

师:一气呵成,有才。

生2:接着说,如果心情特糟糕,300字的作文一边写一边玩。

师接着说:心情不好别说写作文了,看谁都不顺眼。是吧?(在场的学生都笑了。)

师:是实话实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这要看心情

生3:我也是心情好就喜欢写作文,因为脑子里有情况。心情不好时,老师讲的作文我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

师:你说的比上一个同学又进了一步,不仅是心情好能写,心情不好不能写,而且说有话可写有内容可写时写得就好。有时老师布置的内容没有词可写,因此心情就不好。道出了一个道理,喜欢写是因为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不喜欢写是因为没词,没内容可写。

生4:我常常是一开始不喜欢写,觉得写字烦,一会儿写进去了,越写越顺利就喜欢写了。

师:真深入进去了,当你已经开始行文了,而且全身心地投入时就愿意写,如果开始写就嫌难,开头就不知道怎么写,会越写越不爱写。

师:嫌烦是态度问题。没词写是内容问题。

生5:我是因为作文的类型。老师布置想象作文和童话就喜欢写,可以抒发自己的想象,没有限制。如果写一些老师规定的写人一类的作文,不是不愿写,是比较反感。

师:喜欢写想象作文,喜欢写抒情的作文,喜欢写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意思的作文,而遵命的、非写不可的,就很勉强很无奈。(立刻引导)

其他学生:时间紧;可写的太多,写不过来;得分低失去信心了;没有特点的不会写;感受不深不爱写。

师:喜欢写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能抒发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写后很痛快;第二,能记录生活。将最美好最难忘的人、事、景、物记录下来;第三,通过写作文提高自己的情操,培养品德。

不喜欢写的原因也有三点:第一,没有内容,没词可写;第二,缺少方法。那么多内容不知怎么写;第三,态度问题,嫌麻烦,遇到困难,心情不好就不爱写。

我们把喜欢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归纳出来后,还要请同学们思考:你们写作文时一般从什么地方开始?

生(畅所欲言):从观察开始、思考开始,从审题开始,从情感爆发开始,从准备写作文开始。

师:说了很多,我觉得要写一篇好文章,要从你的生活、你经历的事情的“感受”(板书)开始。

板书:感受是习作的开端;感受是立意的前提;感受是抒情的基点;感受是行文的动力。

(接下来靳老师请学生谈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或人,学生畅所欲言。)

作文教学设计篇5

教材分析:

《我永远爱你》是英国插画家牡丹·刘易斯创作的一本图画书。本图画书想我们讲述了一只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破了妈妈最心爱的碗!他担心妈妈会责怪他,不爱他了,于是他做了一场“爱的测试”假设各种不乖的可能,试探妈妈对自己的爱。妈妈不厌其烦的保证“我永远爱你”又不忘提醒阿力要对自己的错误、过失行为负责。他利用假设试探的口吻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母爱的伟大以及母爱也是有原则的,绝不是溺爱。同时温馨的画面、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幼儿尝试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1、大胆猜测并讲述故事情节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尝试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感受绘本语言的趣味,培养绘本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本《我永远爱你》

教学过程:

一、阅读封面,猜测“爱”

1、今天这节课,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很有意思的绘本故事

书,老师暂时不告诉你们它的名字,咱们先来仔细观察它的封面,你看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封面)

2、小熊阿力和妈妈紧紧地抱在一起,小熊心里感觉怎么样?当你们被妈妈抱着的时候,你觉得幸福吗?

3、本书的前后环衬做成了两个蝴蝶页。下面我们看看前蝴蝶页(课件出示:前蝴蝶页),在往后翻呀翻呀,一直翻到后蝴蝶页(课件出示:后蝴蝶页),对比观察前后蝴蝶页,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前后蝴蝶页又有什么不同呢?

4、你们的观察真仔细!孩子们,绘本可有意思了,如果用心观察,每一幅图都会说话呢!观察了封面,了解了前后蝴蝶页的内容,你能猜猜这本书的内容是写什么的吗?

5、这本绘本处处充满着爱的气息(板书:爱)。下面,就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和蜂蜜一样甜蜜的故事吧!

二、共读故事,触摸“爱”

1、(课件出示:图片,欢快的音乐起)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公公早早地起了床,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窗外“叽叽喳喳”小鸟唱歌的声音唤醒了阿力。他一边拎着心爱的玩具小熊,一边“噔噔噔”地跑下楼。猜猜他这么匆忙,是要去干什么呢?

2、书上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句子:今天,阿力早早地起了床。他跑下楼来到厨房,“我要给妈妈做早餐,烤面包,抹蜂蜜,她一定爱吃!)

3、原来阿力是准备给妈妈做早餐呀,你们喜欢阿力吗?为什么?

4、(出示图片)阿力去拿盛蜂蜜的碗。咦,这个碗我们好像在哪儿

见过?

5、(出示前蝴蝶页)你真细心!这个白色带着粉红花边的碗,眼看阿力就要拿到了,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播放音效:砰!)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6、(出示句子:砰!妈妈最喜欢的碗摔成了九块碎瓷片。)看看阿力是什么表情?他在担心什么呢?他仅仅担心妈妈会责怪他,会打他吗?他还担心——对,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碗,妈妈还会爱他吗?

7、(出示图片)阿力忐忑不安地走进妈妈的房间,妈妈正在做早操。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对话吧!(播放妈妈和阿力的对话音频)

8、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9、尽管妈妈作了保证,可阿力还是不放心。他假想了好多调皮捣蛋的场面想测试妈妈是不是真的爱他。他的第一次测试是什么呢?

10、(出示句子和图片:“那如果我跟乔乔用枕头打仗,弄得里面的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11、阿力和乔乔是怎么打仗的?谁来说一说?

12、满屋子的羽毛真够乱的!猜猜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13、(出示句子:“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把羽毛收拾起来。”)你看阿力和乔乔是怎么收拾的呀?是呀,做错了事情,我们不仅要承认错误,更重要是我们还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改正错误!

14、阿力和乔乔把枕头里的羽毛弄得满天飞,妈妈还说爱他。接着他又想象自己和妹妹做了哪些淘气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两组图。

(出示图片)请大家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组图,尝试用“那如果。.。.。.你还爱我吗?”“我永远爱你。不过。.。.。.。”的句式说话,注意前后图要对比起来看。(小组合作,想象说话)

15、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16、刚刚我们说了那么多话,该累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播放拍手歌)

17、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书中是怎么写的吧?(出示原文:“那如果我把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我永远爱你,不过你把妹妹洗干净。那如果我和妹妹把冰箱里的东西全都扔在地上,你还爱我吗?”“我永远爱你。不过,那样咱们就没有东西吃了。)

18、现在我是妈妈,阿力在哪里?谁愿意当阿力?咱们来进行对话好吗?

19、现在我是阿力,你们是妈妈,咱们再来进行对话。妈妈们注意听了,我要问你们了:那如果我在爸爸睡觉的时候把他画成大花脸,你还爱我吗?那如果我你的眼镜给藏起来,你还喜欢我吗?

20、现在你们是阿力,我是妈妈,你们也来问问我吧。

21、就这样,阿力一遍又一遍问妈妈——(出示:你还爱我吗?)妈妈一遍又一遍的承诺——(出示:我永远爱你!)

22、这时阿力才小声地告诉妈妈——(出示句子和图片:如果我把你最喜欢的碗打碎了,你还爱我吗?)生齐读。

23、于是,他们去了厨房,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展呢?(出示图片,依次出现,最后一齐定格。)

24、小朋友,看了这几幅图,你猜到故事的内容了吗?同桌之间相互,合作,试着一起编一编故事吧。

25、谁来讲一讲你编的故事?

26、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编的故事太有趣了!虽然阿力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碗,但是妈妈还是那么爱他,这就是爱的保证!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27、阿力得到妈妈的原谅,我们的故事是不是就结束了呢?精彩还在继续,聪明的阿力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出示组图)看,他在家里四处寻找,猜猜阿力在找什么?

28、(出示图片)现在你们知道他要找的是什么了吗?他找颜料和画笔干什么呢?

29、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这个碗还有名字呢!(出示图片)你能猜出碗的名字吗?

30、看到这个碗,妈妈高兴地对阿力说——

三、引发共鸣,表达“爱”

1、现在,你们一定能猜出这个充满爱的故事的名字叫——(板书:我永远爱你)

2、故事中谁永远爱谁?是呀,正是这份执着的母爱,这份伟大的母爱,这份血浓于水的母爱,让阿力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请全体起立,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对妈妈的爱大声地说出来吧——[生:(齐)妈妈,我永远爱你!]

作文教学实录篇6

一、评讲作文,引出新课

1、听赏作文录音:曾诗绮《田埂上的梦》

各部分关键词:追逐、向往、跳舞、嘲笑、希望、成功

文章是如何写卓君跳舞的,对你有什么启发?

2、要实现田埂上的梦,不是躺在床上,进入梦乡,而是需要拿出行动,不畏艰苦,永不放弃。

二、观看视频,理清线索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视频《永不放弃》,请同学思考:

1、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内容,你会用什么词语?

2、视频讲一件什么事?

3、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为什么?

4、看视频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

播放视频:永不放弃

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眼睛盯着视频,生怕漏了一个细节。看了视频,你想到一个什么词语?

生:永不放弃

生:坚持

生:潜力

生:尽力

生:目标

生:死亡爬行

生:魔鬼训练

生:潜力无穷

师:坚持,不放弃,相信自己潜力,用尽力量,我们也通过死亡爬行,我们也能经受魔鬼训练。视频说了一件什么事?

生:布洛克背着同伴爬行了100米。

生:布洛克创造了奇迹。

生:布洛克经受了考验。

生:在教练的鼓励下,布洛克顽强地爬到终点。

师:同学们的概括非常好。那么,那个细节最打动你,为什么?

生:布洛克趴在地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的教练说:“你不会想到,你爬过了整个球场。”整个球场100米,在平时的训练中,只能爬行20米,现在,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他真的用近所有的力量,他爬行了100米,他以为最多也就50米,而且这已经是极限。

生:布洛克说:“我的手在烧。”手支撑这全身的力量,已经爬行了50多米,手已经痛得非常厉害,像着火了一样。教练说,让它烧吧,继续,做得好,就这样。教练不断叫着,鼓励布洛克。教练也跪下来了,跟着布洛克一起爬。

生:队友们都站起来了。他们瞪大眼睛,不相信这是事实。布洛克已经爬行了50米,60米,正向100米爬去。原以为只能爬行30米,最多50米,平时的训练都止步于20米。没想到会爬这么远。我也觉得不可思议。

生:杰拉米告诉教练,自己体重160磅,不是140磅。再次验证奇迹。杰拉米完全惊呆了,木木的看着前方,身体僵硬。

师:画面中每一个镜头都有无穷的力量,都感动着我们。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法?

生:要相信自己。

生:我们要朝着目标,永不放弃。

生: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们没有坚持。

生: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相信自己。

师:视频讲布洛克爬行100米,这样一个故事经历了几个阶段?

生:首先球队训练准备参加比赛,大家没有信心战胜对手。

生:大家在赛前训练中,不积极,没有想法,没有信心。

师:教练看见球员很泄气,这是死亡爬行的起因,接着?

生:教练让队长接受死亡爬行训练,让队长蒙上眼睛。

生:一切准备后,开始爬行。

师:布洛克爬行过程中经历哪些困难?

生:开始觉得很累,问教练爬了20码吗?

生:中途停下来,喘了一口气。

师:非常好,喘一口气是为了积蓄力量爬行。

生:手发烧。

师:面临极大的挑战,但还有力量。

生:没有力气了。

师:面临困难,教练是如何对待的?

生:一开始提醒布洛克膝盖不能着地。

生:不断提醒布洛克要尽全力。

生:让它烧吧,继续爬,就这样,不管它。

生:最后告诉布洛克爬完了整个球场。

三、出示画面,观察表情和动作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训练前队员的懒散和无所谓?

看画面,说说队员的神态和动作。

生:他们坐在一起聊天,斜着身子,双手撑着地面,非常随意。

生:互相打闹。

生:叽叽喳喳说着无聊的话。

生:教练说训练了,懒洋洋地起身。训练时也不尽力。

师:布洛克被叫出来是怎么表现的?

生:很茫然。

生:不知道教练要做什么。看着教练,没有斗志。

生:眼帘耷拉着,嘴巴闭着。

师:我们来看看他爬行的动作。

生:弓着腰。

生:双手撑着地面。

生:两脚斜撑着,背和脚成弧线。

生:头低垂着,像一头狮子。

生:很壮实,身子在爬行中扭动着。

师:我们在观察和描写人物表情的时候,要注意分解,分别写出人物各部位微妙变化,这样才能写清写细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四、布置作文,课堂练写

题目:永不放弃、死亡爬行

奇迹、意想不到的爬行

要求: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态。

上一篇:研学活动作文(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