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1-23 手机浏览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1篇1

>>四川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四川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四川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经济法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汉语言文学专科两年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本科两年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涉外秘书学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对外汉语本科两年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英语翻译专科两年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本科两年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日语专科两年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本科两年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外贸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国际贸易专科两年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两年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金融管理专科两年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本科两年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会计(电算化)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本科两年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两年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本科两年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文化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文化产业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两年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本科两年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电子商务专科两年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本科两年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两年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两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专科两年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电工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工程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服装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本科两年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数控技术专科两年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本科两年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本科两年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本科两年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生物技术专科两年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生物工程本科两年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食品工程专科两年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本科两年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景观园林本科两年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新闻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应用心理学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小学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本科两年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前教育学专科两年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分析;教学方法

0前言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能力”要求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以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和机电控制技术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而工程控制理论是介于许多学科之间的一门学科,反过来又渗透到各个工程领域,如电气、机械、液压、气动、航空、核反应、化工等。这门学科既是一门广义的系统动力学,又是一门合乎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对于启迪与发展学生的思维与智力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本课程内容难、知识点多、学时相对较少,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的掌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模式,许多课程组都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如张智焕等[1]采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提高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能力,拓展实践领域,李国栋[2]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网络实验室进行了设计,于晓琳等[3]基于CDIO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李蕊等实现了MATLAB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雷文平等[4]以大量实验验证方式改进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等,本课题组也采用MATLAB仿真技术,设计了基于MATLAB/GUI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数字仿真实验平台[5],都获得了丰富的教改经验及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与卓越工程师班的《机电工程一》课程为依托,借鉴其他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改革经验,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和《机电工程一》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实验手段进行改革探索。

1课程内容优化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习运用工程控制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研究控制工程领域中有关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和系统的控制性能,培养学生判别系统稳定性和变更系统参数以改善系统性能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因此,《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内容以机械与电气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基本要求及系统校正等方面展开,完成对控制系统认识、评价与改造过程。以微分方程、传递函数、方框图、状态方程等建模方法构建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完成对控制系统认识;而控制系统的评价采用超调量、上升时间、调整时间、峰值时间、稳态误差、幅值与相位裕度等时域和频域分析法,对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进行分析;而对控制系统的改造则用滞后校正、超前校正、滞后―超前校正、PID校正等方式,改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因此,《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从理论上可分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与频域性能分析、控制系统综合校正三个部分,将对控制系统的认识、评价及改造过程融为一体,从而有利于形成课程的整体脉络,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

2学情分析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部分理论课和专业课基础课,具备机械系统、机械转动系统、电气系统的基础知识如牛顿定律、胡克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同时,《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为控制系统建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该课程的开展。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中数学公式众多,计算推导难度大,同时课程内容庞大并且偏理论,需要同学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针对在学习《机械工程控制基础》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加强物理实验和仿真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鼓励学生采用MATLAB编程环境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提高主动创新性。

3等效法建模教学

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中难度最大的部分,涉及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机械转动系统等相关元件,需要用到各种物理定律、微积分运算,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简化同学们数学推导过程,方便对控制系统建模,将控制系统划分为机械系统(包括机械转动系统)和电气系统,分别由三个基本元素相互串联、并联构建复杂的物理系统。一般地,机械系统由弹簧K、阻尼D和质量M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根据牛顿定律,弹簧K的传递函数为k,阻尼的传递函数为Ds,而质量的传递函数为Ms2,如果将阻尼D、质量M都等效为弹簧系统,则可以将机械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转化为弹簧,都满足胡克定律,同时,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知识相结合,等效弹簧刚度具有如下的性质:串联弹性刚度的倒数等于各弹性刚度的倒数之和,并联的弹簧刚度等于各弹簧刚度之和,可以有效化简机械系统建模过程。同样地,电气系统也包含电阻、电感和电容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的传递函数为R,电感的传递函数为Ls,而电容的传递函数为1/Cs,因此,也可以将电气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等效为电阻,都满足欧姆定律的基本性质,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4虚拟仿真与案例教学

由于《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理论性强,数学基础及相关专业知识涉及广泛,对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的机电系统设计过程为背景,将机械、液压、电气控制相关案例与MATLAB/GUI仿真实验与物理实验相结合,按照机械控制系统基本理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测控系统性能分析、测控系统设计循序渐进式组织教学,同时引入实例化《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综合实验平台,采用电气、液压及模块化机器人等实验平台形成课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物理器件联系起来,以典型环节模拟电路及液压回路的组建方法,学会使用基本实验设备,以仿真实验分析参数对系统瞬态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以模块化机器人等实验验证系统串联校正方法及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通过基于MATLAB/GUI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数字仿真系统[5]实现时域与频域的分析,实现教学案例从建模、分析与校正过程,强调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的机、电、液、气控制系统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控制系统性能评价的整体观,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之间的联系,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5结论

通过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内容优化、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以等效方法构建系统的数学模型完成对系统的认识,化简了繁杂的数学推导过程,与案例教学与仿真实验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智焕,张惠娣.机械工程控制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7:102-103+111.

[2]李国栋.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网络实验室研究与实验设计[D].青岛大学,2011.

[3]于晓琳.基于CDIO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75-77.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系统思想系统工程系统观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11.025

SystemEngineeringSeriesCoursesConstruction

BasedonSystemThoughtTraining

TANGXianlun,HUXiangdong,CHENGonggui,GUOFei

(CollegeofAutomation,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

AbstractSystemthoughttrainingintheteachingprocessofsystemengineeringseriescoursesisimportantforthepostgraduatestudentsof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tosetupcompletesystemview.Combiningtheteachingpractice,thispaperdiscussesthecurriculumconstructionbasedonsystemthoughttraining,suchasstrengtheningtheguidanceofsystemthoughttraining,strengtheningthetrainingofsystemthoughtforstudents,reformingasystem-leveltask-driventeachingmodeandapplyingtheresearchachievementsintotheteachingpracticeandsoon.Thepracticeshowsthatenhancingthetrainingofsystemthoughtintheteachingprocessofsystemengineeringseriescoursesisconducivetothecultivationofsystemthoughtandinnovativeabilityofthepostgraduatestudentsof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

Keywordssystemthought;systemengineering;systemview;curriculumconstruction

系统工程师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内外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如果在控制类研究生教育中忽略了系统思想与理念的培养与引导,而只是局限于具体的、具有非常强的时间性的技术细节,将很难培养出符合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的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①②作为系统思想和工程技术核心体现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建设对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有着重要意义。③该系列课程包括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线性系统理论、运筹学、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制造系统工程、生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等,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为研究生形成关于系统工程的知识体系奠定基础。探索与实践表明,在控制类研究生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系统思想培养对培养学生树立完整的系统观,使其能站在系统观的高度来观察、分析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④

1在系列课程建设中加强系统思想培养的意义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所设置的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最终都是为系统设计服务的,特别是系统工程系列课程,是进行系统设计的基本工具,与系统设计结合紧密。⑤⑥而培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目标,学生应当具备系统级设计能力,因此系统思想的培养应该贯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在系统工程系列课程中加强学生系统思想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站在系统层面上看问题,具有系统观和整体意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体系结构,将各个基础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将基础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对系统进行逐级分解,并进行设计的方法。总之,加强系统思想的培养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总体系统设计能力的人才。

2当前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为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形成关于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课程主要讲授开发、运行各类复杂系统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工作程序和分析手段,包括贯穿始终的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技术,既有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又有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和应用。系统工程系列课程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课程学习非常重视,学习热情也很高,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1)传统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偏重于其中数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而对于更重要的系统思想却很少关注。

(2)教学中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学生们只是学会了基本原理,而不注重系统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不能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与本专业结合起来。

(3)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完全形成“系统”的概念,表现在理解系统最优化比较吃力。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系统”的认识不足造成;另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相对落后也阻碍了学生头脑中及时形成“系统”的概念。

基于以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工程系列课程需要结合控制类学科的建设目标,将系列课程建设成培养学生系统思想的示范性重要平台。

3基于系统思想培养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建设实践

(1)加强对学生培养系统思想的引导。引导学生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研究和思考人类社会和科学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正面地介绍现代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成果,使学生对于现代系统科学带来的启示有所了解,有所体会,让学生们能和国际学术界同步地研究和思索。教师以专业学科领域研究的历史沿革和跨学科分析的视角准备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基础理论的传授方式引导研究生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研究前沿。教师引导学生对系统思想进行培养,包含指导学生对本学科或者相近学科领域相关的方法论理论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

(2)加强学生系统思想培养方面的训练。在系列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系统思想培养方面的训练,在课堂上组织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学术辩论等,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论文撰写。着重细化系统初步分析、规范分析、综合分析方法,并要求学生根据实例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做出相应分析。⑦如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组建由三到四人组成的分析小组,各个小组首先完成第一阶段布置的思考讨论题,并且在“系统工程方法论”一讲结束前,结合自己所要开展的课题研究或者以前自己曾实现过的系统提出一个可以用系统分析原理进行分析的问题,或者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背景,初步形成小组拟进行分析的题目(课堂讨论Ⅰ);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各小组完成系统分析报告的框架,结课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课堂讨论Ⅱ);课程结束后需要完成正式的系统分析报告,分析中鼓励学生使用必要的专用软件。课外自觉并及时地做好各章节的思考与练习题,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两三次集中的课堂练习,强化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3)引入系统级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系统级任务为脉络展开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通过系统级任务将各个基本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体系结构。系统级任务设计应当体现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如果总体任务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则可将任务逐级分解为一些子模块,从而将系统思想融入到任务当中。

(4)加强系列课程之间的联系,建设案例库。在尽量考虑系列课程联系的基础上,加强对系列课程中各门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在考虑完成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能增强系列课程中课程间联系的知识点的讲解学时。⑧对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进行收集与设计,加强系统工程相关案例库建设,以丰富课堂内容,供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使用。

(5)将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在承担相关研究生课程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量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将实际的工程系统作为工程实例呈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将实际工程系统作为教学案例并和理论教学结合,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自己的思考拓宽自己的视野,使其能站在系统观的高度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⑨

4结论

系统工程系列课程的建设对研究生建立完整的系统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系统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系统工程方法论,能初步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并基本掌握系统工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对基于系统思想培养的系统工程系列课程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将系统思想的培养融入到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思想,也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形成。当然,在系列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系统思想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去继续努力,我们要不断积极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系统思想的方法、措施和管理手段,以适应培养具有很强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43061)

注释

①陈伟,樊丰,顾庆水.将系统思想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276-278,308.

②张杨,张立彬,马志远.哈佛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72-77.

③曹玉华,郭晓燕,高锐涛.“控制论系统观”视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工科设计类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34-136.

④佘远富,陈景春.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7-10.

⑤戴先中.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内容、地位与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⑦马玉真,宋方臻,邵海燕.建模仿真实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86-89.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线性系统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实际操作

1.引言

“线性系统理论”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机电类专业以及其他研究生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控制系统理论的研究领域中,线性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处理、通信系统、网络系统等多个方面。线性系统理论所涉及的概念、方法、原理和结论对于系统和控制理论的许多学科分支,如最优控制、随机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辨识、信号处理、故障检测和滤波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作为控制工程与控制科学方向研究生从事科研的一门基础课程,开设“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其运用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控制理论,机电课程,电子技术等,以解决实际问题[3],[4]。该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开展科研工作,还对他们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在国内许多控制学科的研究生专业都有开设,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实践等方面都各有所长,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也为我们进行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转置以及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等硕士研究生专业。自开展“线性系统理论”课程以来,一直得到学生们的支持。实际上,很多院校“线性系统理论”教学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有:1.1忽视了实验教学环节,理论课程远远多于实践课程,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1.2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实验课时非常少,导致学生做科研时,不能学以致用。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教育主要包含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两个重要阶段,其实就是学和做两个层面。所以,我们在对研究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必须对他们的课程学习阶段予以同等重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针对性地把系统控制理论中的研究方法贯穿于教学中。

本文拟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线性系统理论的教学工作进行课程教改探讨,以增强教学的效果。以期对研究生进行学习、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和熏陶。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更好地为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服务。

2.理论教学的改革分析

2.1形成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

实际上,“线性系统理论”可以看成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仿真”等课程的延伸。那么,怎么样将这些本科课程进行整合,并结合各个具体研究生专业,有机地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亟待解决问题。因此,在进行本课程教学时,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加入能反映或联系学科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成果,构建并完善由经典控制理论与线性系统理论基础为主组成的控制理论课程体系,为相应的研究生研究专业和方向服务。同时,要避免与本科课程的重复,增设相关研究方向的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了学科发展需要,更有利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以下分别从课程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1.1课程研究方法分析。

线性系统理论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状态的运动规律和改变这种运动规律的可能性和方法,以建立和揭示系统结构、参数、行为和性能间的确定和定量的关系,即研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由于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时间域模型和频率域模型,所以综合线性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经典线性理论和现代线性理论两个过程),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状态空间法、几何理论法、代数理论法和多变量频域法四个方面。

状态空间法是线性系统理论形成最早和影响最广泛的一个分支,分析的对象是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属于时间域方法,主要的数学基础是线性代数和矩阵理论。几何理论法就是将对线性系统的研究转化为状态空间中的几何问题,并采用几何语言对系统进行描述,分析和综合,其数学工具是以几何形式表述的线性代数。代数理论法即采用抽象代数工具表征和研究线性系统,该方法起源于卡尔曼,并在模论方法的影响下,形成了相应的线性系统代数理论。而多变量频域法,其实质是以状态空间为基础,采用频率域的系统描述和计算方法,分析和综合线性时不变系统,主要包括简单的频率域方法和多项式矩阵方法。相比较状态空间法而言,多变量频域法物理直观性强,便于综合和调整。

2.1.2教学方法。

从线性系统理论和研究方法可知,其研究基础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数学工具,并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来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内容比较抽象,涉及的研究方法很多。因为,为突出问题的背景和增强说服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工程实际系统范例,并通过对实际系统的讲解给出抽象的定义,使得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实际系统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专业发展需要。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将倒立摆、双容水箱、机械手和电力系统等复杂的控制系统作为例子始终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在各个章节的教学中加以深化。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这些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线性化分析方法建立系统的状态控制表达式,并根据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判别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判别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出状态反馈控制器和观测器,进行极点配置分析;设计镇定控制器和二次型优化控制器,进行优化控制等等。通过各个章节循序渐进的学习,以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将实际系统贯彻到理论学习中,也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3.实践教学的改革分析

3.1多媒体教学和仿真实验工具结合。

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主要结合多媒体技术、板书推导和教师讲解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很多画图和表格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这样既减少板书量,又增加了教师课堂讲解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一些重要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证明,通过板书书写,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加强学习。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借助Matlab/Simulink[5]、VRML、CACSD和CAI等仿真平台,适当地插入有仿真工具编程实现一个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的表示、能控性能观性和稳定性分析,以及状态反馈实现极点控制等。其实通过这些仿真工具的课堂教学引入,不仅可以很方便地求解高阶系统的状态转移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还可以借助仿真教学辅助方式,使学生从实际的程序分析和图形描述中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控制理论分析系统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表示,通过多媒体技术、板书推导和教师讲解三个方面的教学,并结合实验仿真的动态演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网络资源学习和数据库资源利用。

为了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课堂内容,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拟建立相应的教学网站,学生通过教学网站获取学习资料,包括课程课件,教学教案,习题答案和实验指导等,还可能通过网络工具和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网上学习和交流,可以进一步巩固学习,加大学习空间。同时,作为研究生,必须会使用数据库资源进行科研学习。对此,我们通过课程论文写作环节的训练,使得学生掌握了利用网络电子资源,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pringer、Elsevier、IEEE/IEE和ISI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文献的方法。虽然加大了本课程学习的难度,但是为攻读学位期间顺利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奠定了基础,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3.3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

根据课程的安排,我们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实验主要包括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其中,基础性实验主要是通过Matlab/Simulink等仿真平台的应用,研究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系统的能控制和能观测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极点配置和观测器设计等。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包括直线倒立摆的控制实验。对于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程序,并进行实验结果测试验证,主要包括直线倒立摆的控制,双容水箱的控制和机械手臂的运动轨迹优化设计等。

在加强学生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专业实验室、校企共建实验实习基地和校外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参观学习,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特点,明确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与所学课程的关系,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并增强学习意识。

4.结语

本文针对线性控制理论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团队,提出了本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一些改革举措,并通过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不少学生反映效果很好。课程教改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永无止境。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加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的研究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云,徐红兵.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创造性教学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9,15(4):73-75.

[2]祝晓才,张明,辛华.“线性系统理论”实践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30-134.

[3]齐晓慧,王敬.线性系统理论教学与研究生科学方法论培养[J].科教文汇,2009,2:44.

[4]毛晓波,梁静,黄俊杰.“研究生智能仪器与仪表”课程教改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3):50-51.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车辆工程;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3-0142-02

由于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1],车载控制系统已成为车辆工程学科里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现代汽车的电控系统数量一般为几十个,而高档汽车已高达上百个,电控系统控制器的开发对控制系统理论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培养内容极为必要[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本文以安徽工程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改革为例,介绍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有益经验,与同行分享。

一、课程分析

1.课程现状分析

“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作为车辆工程学科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学生走向科研院所或汽车企业应该掌握的一门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总学时为32学时。本课程仅安排4个学时的实验,其中控制系统的MATLAB建模和SIMULINK仿真分别为2个学时。“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原属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侧重于数理公式的推导。这种教学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利于学生理解控制系统的理论本质,对于MATLAB软件的一些函数和命令,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理论力学”和“控制工程基础”等作为前续课程,学生在学习“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时已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这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相互孤立的,缺乏对知识体系结构的系统性认识,对具体的理论应用不知所措。“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教学中对理论过多的讲解也会造成教授内容的重复,降低了讲课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法采用单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训练的后期,任务小组内部容易出现少数学生具有依赖思想,导致抄袭现象经常发生。具体任务主要为传统控制理论的数字仿真分析,对汽车各种电控系统的工程背景基本没有涉及,这不利于学生了解本领域的科技进展,任务训练难以实现应用MATLAB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课程定位目标

安徽工程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为安徽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3]。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引导下,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诚信实干、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从事车辆及其零部件设计、制造、实验研究以及车辆经营管理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上述培养目标迫使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新开设了“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由于车辆工程专业学科交叉明显,机械、电子、液压、控制等课程均有涉及,“控制系统与仿真设计”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定位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在培养体系中,汽车的各种电子控制系统,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稳定性控制系统、电控转向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电控悬架系统、巡航控制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和防抱死制动系统等为具体的工程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汽车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子、传感器技术和控制工程基础等为基础理论课程。“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作为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桥梁,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课程内容优化

根据“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主要完成基本知识点的讲解,以汽车中涉及的动力学系统为分析对象,以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为设计案例,突出课程特色。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内容设置上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教材目前主要侧重于MATLAB介绍和控制理论的数字仿真等内容,系统地以车辆为研究对象讲解如何设计控制系统的教学案例非常少,适合于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的教材不多。在本次教学改革实践中,增加了汽车中相关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以车辆工程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编排了适合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阅读的教材,其中以汽车电控转向系统、电机调速控制以及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为主要教学案例,在后续教学中继续增加相应的内容。在教材内容修订上,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点的重合。

设计工程项目时需遵循三个原则:融合相关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并充分覆盖教学内容;紧跟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难度适中,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工程项目分解成实际案例需要与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案例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完备性,且各案例之间保持一定的渐进性,逐步引导学生,避免产生抵触情绪。实际案例的筛选应以较为成熟的控制系统或具有代表性的控制方法为案例。实际案例讨论与分析完毕后,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效果,指导学生将实际案例归纳综合成相应的具体任务,将具体任务进一步分解,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一定的具体任务。2.教学方法设计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融合相关知识点于实际案例中。案例中设置的问题为一种两难问题,没有某一特定的解决方案[4]。教师在教学中作为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负责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项目需要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完成,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任务模块,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上述三种教学方法的分析可知,三种方法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各有所侧重点[5]。在当前实践教学中,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基本上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过分依赖教学方法中所设计的单一项目、案例或任务,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项目案例任务驱动的“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该教学方法结合“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融合三种教学方法为一体,以工程项目为主导、实际案例为引导,用具体任务驱动学生构建车辆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课程教学实施

“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特别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安排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整个课程安排在第8周至第15周,授课在每周的星期二和星期四进行,每次连续两个课时。实践教学安排3个工程项目,分别安排在第10周、12周和14周。理论教学安排在第8周、9周、11周、13周和15周,授课期间加入实际案例讨论,周四课后安排具体任务。

教师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上,突出工程背景,结合自己的相关科研成果,加强实践环节的创新性和综合性。本课程的工程项目应用MATLAB软件开展训练,MATLAB是仿真软件中易学、功能强大的一款,成为“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项目训练的首选工具。为加深学生对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的概念,本课程通过让学生参观相关的汽车电控系统,如电控转向系统平台、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模拟器等。在教学手段上,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课,为了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穿插些图片、幻灯片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外创新活动与课堂实践教学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控制系统设计类的项目和竞赛[6],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和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等。

2.课程教学效果

采用文献[7]中的教学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对教改的教学效果进行实证研究。评价指标为个人兴趣K1、职业发展K2、能力培养K3、教学效率K4、学习方法K5、行业经验K6和适应能力K7。个人兴趣为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评价。职业发展为教学方法对增进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导向性及学生是否提出新观点的评价。能力培养为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能力的评价。教学效率为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评价。学习方法为学生在课堂上对“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课程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的评价。行业经验为教学方法对学生获得实务与行业经验的评价。适应能力为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满足社会人才需求适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综合评价模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表如表1所示。

传统教学和实施教改后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7个评价指标在实施教改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行业经验提高最快,增幅为21.7%。综合评价值由2.4662提高为2.8994,这说明教改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以及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运用仿真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篇6

摘要:“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分析了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讨。关键词: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94-01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由此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和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从而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已经成为从事机械与自动化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高校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继开设“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并把它摆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地位。由于该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涉及数学知识多,而且比较抽象、难度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高等数学和电路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再加上目前该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学生在学习“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时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教师讲授该课时的一个重要问题。1机械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专业的核心课,是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研究机械工程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它把数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它既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的课程,不仅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所含的信息量大。所以,“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要求预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积分变换、电工与电子技术,然而大多数机械专业均没有开设“积分变换”与“复变函数”,学生在学习控制工程基础之前,对2门课程的了解几乎为零,加之教学学时不断压缩,因此学习控制理论时非常吃力。其次,内容偏抽象,数学公式推导过程繁复,工程上又做了一些简化处理,使学生更加迷惑,这也是讲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理论和实践脱节,或二者联系不紧密,学生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不知道学的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提高教学效果显得非常重要。2机械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实际上,“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不断解决教学内容庞杂而课时偏少的矛盾,不断优化知识内容和体系,及时补充新知,力求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更加流畅、内容更加丰富的过程。2.1精选教学内容通过“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清楚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学会分析机械系统的性能,掌握控制系统设计和校正的基本方法。同时由于“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较抽象,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教师也常常感到很难系统全面地讲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们遵循教学大纲,对授课内容进行了取舍。重点讲授前四章内容:绪论、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同时由于机械专业学生没有修过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所以在第二章中对拉氏变换至少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讲授,并在最后一次课简述如何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以及控制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而对非线性控制系统、离散系统等相关内容不做讲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化,重点强调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减少定理和公式的推演过程。2.2教学方法的改进丰富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方法。首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与学中教师主要作用体现在指引、教导、激发、调动,而学生主要进行思考、参与、活动、反馈。其次,教法与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法,并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学法,提倡自主学习,自主知识建构,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快乐地学习,最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在导课阶段和授课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并把提问成绩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项内容,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认真对待和积极思考,同时也能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使学生一直处于认真听课的状态,也是对授课内容的一种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和理解情况。另外,在理论引入之前,也有目的性的设立一些问题,教师进行自问自答,使学生能够清楚这些理论引出的原因。2.3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控制工程基础”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只是单纯地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实践环节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针对“控制工程基础”理论性强、公式多、计算量大等特点,将MATLAB/Simulink引入课程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进行系统的辅助分析和设计,可结合MatLab/Simulink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对控制系统的理解和分析有很大作用,也减少了教师绘制图表的麻烦和不精确,可以直接观测到复杂系统时域响应曲线、频率响应曲线和奈奎斯特曲线,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增强了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实的感到学有所用。另外由于网络具有开放、交互式的特点,教师将上课的内容上传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学生课后根据需要下载内容,课上可以专心听课。另外,运用网络可以实现课堂内容的在线测试,并可以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3结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大力推动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培养学生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机械工程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机械工程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参考文献[1]路连.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26):96.[2]王伟,申爱明.《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2):139-141.[3]顾玉萍,石剑锋.MATLAB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4):168-169.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篇7

星期六(10月22日)星期日(10月23日)

专业代码与名称上午下午上午下午

08:30--11:0014:00---16:3008:30--11:0014:00---16:30

020105金融(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55企业会计学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6货币银行学

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29大学语文

020107保险(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66货币银行学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82人身保险学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109国际贸易(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00092中国对外贸易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76国际金融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88基础英语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21工商企业管理(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55企业会计学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8国际企业管理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23会计(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56成本会计

00067财务管理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29大学语文

020225人力资源管理(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165劳动就业概论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4729大学语文

00163管理心理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26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00169房地产法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22房地产评估00173房地产金融

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29大学语文

020227市场营销(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20高等数学(一)00181广告学(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82公共关系学

00180企业定价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29大学语文

020221饭店管理(专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00187旅游经济学00015英语(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203饭店服务00202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00199中外民俗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225电子商务(专科)00890市场营销(三)00888电子商务英语00894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0891国际贸易实务(三)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0112法律(专科)00242民法学00223中国法制史00243民事诉讼法学00244经济法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261行政法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30301行政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182公共关系学00312政治学概论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0163管理心理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29大学语文

040101学前教育(专科)00386幼儿文学0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399学前游戏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29大学语文

040103小学教育(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00408小学科学教育00395科学.技术.社会

00409美育基础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0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00412小学班主任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40106教育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29教育学(一)00444教育政策学00012英语(一)

00031心理学00447教育行政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163管理心理学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0124义务教育(专科)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00408小学科学教育00412小学班主任

09278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00429教育学(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928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

040301体育教育(专科)00485运动解剖学00429教育学(一)00487体育心理学00494中学体育教学法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102秘书(专科)00345秘书学概论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182公共关系学00509机关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114汉语言文学(专科)00031心理学00429教育学(一)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0529文学概论(一)00536古代汉语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50207英语(专科)00596英语阅读(二)00795综合英语(二)00597英语写作基础00794综合英语(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303公共关系(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644公关礼仪00182公共关系学00647公关语言

00643公关心理学00646公共关系写作00853广告学(二)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407音乐教育(专科)00031心理学00429教育学(一)00728中学音乐教学法00504艺术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7127歌曲分析与写作04729大学语文

050409美术教育(专科)00031心理学00429教育学(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504艺术概论

00736中外美术史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80305机电维护(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225电机与拖动基础00012英语(一)

02194工程经济02159工程力学(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227电器控制技术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29大学语文02229供配电系统

08060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科)02269电工原理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198线性代数00012英语(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301发电厂电气主系统02300电力系统基础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80701计算机及应用(专科)02142数据结构导论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198线性代数00012英语(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4729大学语文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80704电子技术(专科)02269电工原理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198线性代数00012英语(一)

02342非线性电子电路02348电子测量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80801房屋建筑工程(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0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0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02400建筑施工(一)02387工程测量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90414畜牧兽医(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2773动物繁育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783家畜病理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8014畜牧兽医微生物学02796畜牧业经济管理

07408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110107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专科)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020高等数学(一)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012英语(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994104电子商务中级职业证书00890市场营销(三)00894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00896电子商务概论

994105电子商务高级职业证书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20106金融(本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76国际金融00066货币银行学00015英语(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77金融市场学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67财务管理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20108保险(本科)00067财务管理学00083船舶保险00048财政与金融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84运输保险00085再保险学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086风险管理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20110国际贸易(本科)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00076国际金融00055企业会计学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2世界市场行情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20115经济学(本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2计量经济学00048财政与金融00015英语(二)

00143经济思想史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20222工商企业管理(本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055企业会计学00015英语(二)

00067财务管理学00154企业管理咨询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20224会计(本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6成本会计00015英语(二)

00067财务管理学00159高级财务会计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62会计制度设计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20228市场营销(本科)00186国际商务谈判00683服务市场与营销00055企业会计学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20220旅游管理(本科)00188旅游心理学06011旅游学概论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92旅游市场学06120旅游专业英语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99中外民俗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126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020226电子商务(本科)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995商法(二)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20224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本科)00067财务管理学00122房地产评估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00644公关礼仪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972房地产项目评估00244经济法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6570房地产营销学

030106法律(本科)00230合同法00227公司法00243民事诉讼法学00015英语(二)

00242民法学00262法律文书写作00263外国法制史00169房地产法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5678金融法05680婚姻家庭法

030302行政管理(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16西方政治制度00015英语(二)

00320领导科学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312政治学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22中国行政史

040102学前教育(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00幼儿园课程论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00015英语(二)

00401学前比较教育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99学前游戏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40107教育管理(本科)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29教育学(一)00449教育管理原理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51教育经济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930中国教育管理史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5929外国教育管理史

040108教育学(本科)00031心理学00429教育学(一)00449教育管理原理00015英语(二)

00464中外教育简史00451教育经济学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769中国传统文化00469教育学原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0112小学教育(本科)00464中外教育简史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0044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00015英语(二)

0330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6230小学艺术教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0125义务教育(本科)00464中外教育简史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9339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9291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

09294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

09297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

有关问题说明:

1、考生可持《课程合格证书》和《准考证》到主考学校报名参加实践性课程的考试。

2、课程代码、使用教材以当次公布的为准。

3、专业名称后加“*”的为委托考试专业。

星期六(10月22日)星期日(10月23日)

专业代码与名称上午下午上午下午

08:30--11:0014:00---16:3008:30--11:0014:00---16:30

04020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00769中国传统文化0047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00480中国传统道德00015英语(二)

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0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00312政治学概论

00474科学社会主义

040302体育教育(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29教育学(一)00502体育管理学00015英语(二)

00031心理学00498体育统计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96体育测量与评价00501体育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105汉语言文学(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015英语(二)

00540外国文学史00536古代汉语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541语言学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113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00540外国文学史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015英语(二)

00769中国传统文化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541语言学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5938语文教育及课程研究

050125商务秘书(本科)00345秘书学概论00644公关礼仪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8021传播与广告08022秘书外事管理实务

08019理财学

050201英语(本科)00600高级英语00795综合英语(二)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603英语写作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830现代语言学

00837旅游英语选读

050206英语教育(本科)00582语音学00795综合英语(二)00833外语教学法00603英语写作

00600高级英语00830现代语言学00838语言与文化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0302广告学(多媒体技术方向)00641中外广告史00692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00181广告学(一)00015英语(二)

(本科)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755广告设计与创意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055室内装饰效果图设计

07334广告摄像与摄影07072企业形象设计(CIS)

050408音乐教育(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29教育学(一)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00015英语(二)

00031心理学00732简明配器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410美术教育(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745中国画论00969色彩学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0437艺术设计(本科)00853广告学(二)

060102历史教育(本科)00769中国传统文化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00766史学概论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772世界近代史新体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937世界古代史专题

070102数学教育(本科)02011复变函数论02009抽象代数02013初等数论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018数学教育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002数学分析(二)

070202物理教育(本科)02033数学物理方法02036量子力学02040理论力学(二)00015英语(二)

02035热力学与统计物理02039物理教育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436物理实验设计与指导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70302化学教育(本科)02051物理化学(二)02053结构化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054中级无机化学05934中学化学教学疑难问题研究05933化学环境社会

06850分析化学

070402生物教育(本科)02084组织胚胎学02081进化生物学02085细胞生物学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088生物教育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932保护生物学

06445现代生物学进展

070405生物技术(本科)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705生物工程下游技术02070微生物学00015英语(二)

06707酶工程06859植物组织培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70702地理教育(本科)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02101区域科学原理02091地质学基础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105地理教育学02093自然地理学基础05034旅游地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454地理典型课示例

080605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23高等数学(工本)02300电力系统基础00015英语(二)

02269电工原理02312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02311发电厂动力部分

02310电力系统分析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0702计算机及应用(本科)02331数据结构00023高等数学(工本)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4737C++程序设计02333软件工程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80705电子工程(本科)0235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80713信息技术教育(本科)02331数据结构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232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624数值分析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420物理(工)

06626数字逻辑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33软件工程

080720软件工程(本科)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7026网络应用程序设计0232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00015英语(二)

07028软件测试技术07029软件项目管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333软件工程

080741数控技术(本科)05667数控系统维护及调试

080806建筑工程(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347流体力学02198线性代数00015英语(二)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00420物理(工)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81323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01501食品政策与法规03283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02520食品工艺学00015英语(二)

03290食品化学(二)08005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8008食品微生物检验08011动植物检疫

081405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本科)02547农产品贮藏运销学02545农产品加工机械的保养与检修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5901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06879农产品加工机械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8013农产品包装学02544农产品卫生检验

081710汽车检测与维修(本科)08574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02159工程力学(一)

082216城镇经济与管理(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6481经济应用文写作00182公共关系学00015英语(二)

00120土地资源学06516区域经济学00810人力资源管理(二)00124城镇规划

00163管理心理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943城镇经济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2218电子政务(本科)0333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00261行政法学03339信息化理论与实践00015英语(二)

03336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03338政府经济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340网站建设与管理

090102农学(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35农业经济与管理02677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00015英语(二)

02676作物栽培生理02660植物学(二)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679种子学05143植物保护学00137农业经济学(一)

06215农业生态学

090115园林(本科)06631园林苗圃学06639植物造景设计

090403畜牧兽医(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2767动物生理生化02793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783家畜病理学

0617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02798畜牧微生物学02796畜牧业经济管理

100805药学(本科)05524药用植物与生药学09128临床药物治疗学

100902卫生事业管理(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059医院管理学00182公共关系学00015英语(二)

00067财务管理学03060卫生事业管理(二)02113医学心理学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320领导科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881预防医学(一)(含传染病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061高级卫生经济学

110110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本科)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367多媒体技术与应用02118信息检索00015英语(二)

07835信息技术应用基础07314网络系统安全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20118餐饮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977餐饮业法规00982餐饮服务00978烹饪工艺学(二)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163调查与分析(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75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04767现场调查组织与管理

020228物流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5372国际物流导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5362物流英语

030103监所管理(专科)*00241警察管理学00236监狱学基础理论00237劳教学基础理论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852劳教管理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30111律师(专科)*00922经济法原理与实务00262法律文书写作00921商法原理与实务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0403公安管理(专科)*00359保卫学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00356公安管理学00358刑事侦查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361公安法规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50308新闻学(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654新闻采访写作00853广告学(二)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00655报纸编辑00657新闻心理学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29大学语文

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02230机械制造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00012英语(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159工程力学(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232电工技术基础

0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04729大学语文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2204技术监督管理(专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639基础标准及其检测02232电工技术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644标准化管理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642计量学

05209防伪技术04729大学语文02643质量管理(二)

082207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384计算机原理00012英语(一)

0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4729大学语文02382管理信息系统

100701护理学(专科)*02901病理学02903药理学(一)02113医学心理学03001外科护理学(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996护理伦理学02998内科护理学(一)03002妇产科护理学(一)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119餐饮管理(本科)*00989国外饮食文化00986中国饮食文化00987餐饮美学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121调查与分析(本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2计量经济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20229物流管理(本科)*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0108律师(本科)*00230合同法00227公司法00229证据法学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5678金融法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030109监所管理(本科)*00928罪犯劳动改造学00236监狱学基础理论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00935西方监狱制度概论00933罪犯改造心理学

00932狱内侦察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0401公安管理(本科)*00372公安信息学00235犯罪学(一)00356公安管理学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00860公安行政诉讼00373涉外警务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29大学语文

050305新闻学(本科)*00529文学概论(一)00654新闻采访写作00182公共关系学00015英语(二)

00655报纸编辑00659新闻摄影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12政治学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本科)*02194工程经济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384计算机原理00420物理(工)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080708计算机通信工程(本科)*02331数据结构00023高等数学(工本)02338光纤通信原理00015英语(二)

02342非线性电子电路02373计算机通信网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420物理(工)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02369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

080709计算机网络(本科)*02331数据结构00023高等数学(工本)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00015英语(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49网络工程

082208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02384计算机原理00015英语(二)

02142数据结构导论03173软件开发工具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04737C++程序设计

100702护理学(本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008护理学研究03005护理教育导论00015英语(二)

03006护理管理学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系统工程;系统建模;教学体系;培养方案

0引言

《系统建模与仿真》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系统、全面地讲述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的理论、方法及应用,使学生对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对具体的事件进行分析和仿真实验,由此能够应用于实际的系统分析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及其仿真结果分析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及MATLAB/Simulink等软件对各类典型的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有效地分析。了解建模与仿真的学科前沿,包括Agent的建模方法,Swarm仿真,Petri网建模方法,分布建模与仿真。

1课程体系结构

鉴于《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特点以及系统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我们提出如图1的与该课程有关的课程教学体系。

图1与《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有关的课程教学体系

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与《系统建模与仿真》密切相关的课程包括先导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后续的专业方向课程。基础课主要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系统工程导论;专业基础课以基础课为基础,主要为专业课作铺垫和准备。专业方向课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专家与决策支持系统、现代制造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信息化咨询等。所以,《系统建模与仿真》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的与《系统建模与仿真》密切相关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专业方向课程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2课程培养方案

《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体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我们对课程教材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和扩展,并结合实际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安排了一些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应用系统进行建模分析,最后应用仿真软件或者编写程序进行系统的仿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表一是我们制定的《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培养计划及进度安排。

表1《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培养进度计划

3结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复杂的管理、生产、服务等领域从事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开设的《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在整个专业的教学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中与《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有关的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和课程培养方案。在课程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上,笔者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将理论知识用于工程实践。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思峰,方志耕,朱建军,等.系统建模与仿真[M].科学出版社,2012.

[3]齐欢,王小平.系统建模与仿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篇9

>>山东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山东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山东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经济法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汉语言文学专科两年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本科两年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涉外秘书学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对外汉语本科两年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英语翻译专科两年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本科两年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日语专科两年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本科两年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外贸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国际贸易专科两年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两年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金融管理专科两年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本科两年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会计(电算化)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本科两年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两年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本科两年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文化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文化产业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两年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本科两年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电子商务专科两年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本科两年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两年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两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专科两年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电工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工程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服装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本科两年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数控技术专科两年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本科两年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本科两年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本科两年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生物技术专科两年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生物工程本科两年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食品工程专科两年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本科两年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景观园林本科两年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新闻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应用心理学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小学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本科两年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前教育学专科两年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1篇10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操作系统接口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特征,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及操作系统如何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灵活、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我们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学要求不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与技术层面的掌握、构建较好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机专业学习基础上,更多的是要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我们开展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实践。

一、cdio的模型及内涵

cdio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化工程教育模式,cdi0工程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培养为抓手,以工程设计任务为导向,以培养个人基本能力、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团队设计和创新实践训练,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职业道德高尚的新一代高水平工程师。cdio的理念还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包含编制原则、课程设置原则、设计实现的经验和工程实践场所原则、教与学的新方法原则、能力开发标准及考核和评价标准等六个方面。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现状

在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理论性较强,又具有较抽象和难理解的特点,往往本文由收集整理造成学生对一些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原理感到难以掌握。所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过时。操作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当前课程教材内容和观点远落后于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背景。

2.理论授课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多学习原理和理论,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且该课程的概念和原理抽象难以理解,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对工程能力的训练。

3.实验授课的内容大多是验证性实验,经过算法分析、需求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创新和探索意识有待培养和提高。

4.学生在学习和实验的完成过程中都是独自完成,没有团队协作和与他人的人际沟通,有想法却无法实现,不能满足大型工程设计的要求。所以,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急需进行教学改革,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四、基于cdio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

鉴于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存在很多弊端,我院信息工程系从2010年起将cdio理念引入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改革中,通过借鉴cdio的培养模式,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1.改革课程教学目标。cdio的核心理念是做中学”,以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开发形式为载体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修订为: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技术,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主导,采用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开发形式,使学生切实掌握某一种操作系统相关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培养的是立足于实用型工程实践的应用型基础人才,他们大多活跃在工业实践、工程活动之中,能够理解现有理论,并根据工程实践环境实现理论情景。因此,我们对已有的教材进行了分类整合,以介绍主流的windowspc系列操作系统内核结构为重点,力求给学生将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原理讲明白、说透彻,同时根据操作系统的实际发展和平台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提高。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1)建立深入浅出的授课模式。《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中理论性很强,有很多原理和概念,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关联起来,比如进程的优先级可以和老师的优先级联系起来,死锁可以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的场景关联起来,磁盘的结构可以与课本的字存储模式关联起来等。通过这些类比的例子,学生能将抽象的概念和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增加学习的积极性。(2)建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中概念和原理比较多,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按照教学内容设计了若干实验和工程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自主组成项目组,选择一个项目完成,要求按照cdio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环节进行。最后,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考核,提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代码等的项目文档。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篇11

1安全系统管理学内涵的建立

1.1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需要不断认识、继承、总结并发展之相关的原理和方法。陈宝智、罗云、田水承等学者研究提出了安全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学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管理学的内涵,笔者提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原理和规律,研究系统内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应进行的全部安全工作,研究系统的风险分析、预测、评价、决策等实施过程,通过风险预控管理,制定消除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使系统形成有机协调、自我控制的安全管理模式,最终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系统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以安全管理为载体,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依靠科学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合理配置系统中的人、物资、设备、资金、任务和佶息等要素,确保安全系统工程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安全。

对这个定义,可从以F几个方面埋解。

1)安全系统竹埋学既玷系统科学在安全科学中运用,也是管理学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安全系统tr理学的理论基础记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

2)安全系统管理$追求的足整个系统或系统运行全过程的最佳安全性。

3)安全系统是安全系统tr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4)安全系统竹理学研究的H标是通过系统风险预控管理,实现系统风险控制最优化。安全系统管埋的方法、手段、行埋模式等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5)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琍学的具体应用学科。

6)安全系统管理与安全系统T_程足系统安全的两个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学是社会科学中安全管珅学的分支,属f管理学科。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工稈技术科学的学科分支,属f技术学科。二者都属于安全科学的范畴。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都以确保系统安全为最终目的。

1.2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应用分支[W]o按照管理类别,安全管砰学可分为安全系统管理学、安全监察学、工业事故控制学、农业事故控制学、生产安全管埋学、工程公路安全管理学、航海安全管理学、航空安全管理学、作、Ik环境管理学、食品安全管理学、职业卫生管理学等学科分支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主要研究对安全系统的管理活动过程,研究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等问题。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应用领域如图1所示。

安全系统足生产系统的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可以运用在企业预防亊故等方面。

一些传统的安全管理思想认为“安全附属于生产”,导致尤安全保障下进行生产的情况经常发生。安全系统管理要求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特別强调“系统原理”,要求一切人流、物流、资金流、倍息流等都应符合安全系统的要求。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类型主要为亨后追査型,属于被动符理型。作为安全系统tr理方法之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强阔风险预控,通过系统分析、评价、预测等过程,作出预先控制风险的决策。因此,安全系统管理卞是通过管现的手段,合埋配置系统中的人、机、物、环、倍息等要素,基于系统分析、评价等系统工程方法和体系管理手段,实行风险预控,形成系统管琍模式,从而减少或消除系统运行全过程的危险因素,保证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性。

2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析

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安全系统管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有: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安全科学的研究要体现本质安全、理论性、科学性和交叉性,其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由此可见,安全科学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背景,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基本理论。

所谓系统科学,就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非线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专门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整体性观点、有序件观点和相关性观点是系统科7的基本观点。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是软科学,注重人、信息、社会环境等多方而因素的交叉作用与复杂影响[|2]。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丄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运用系统分析理论,对系统的规划、研究、设汁、制造、试验和使用等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组织管埋。因此,系统科学为安全系统符理学的研究提供f指导思想。此外,由于安全系统的特性,系统科7中的一般系统论、信总论、控制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突变论等理论将为安全系统tr理学的研究提供方法指导。

管理学以反映管珂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守,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目前管理学中的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的观点研究管埋工作,结合了系统科学与管理学的优点,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r方法论基础。系统管埋学派研究人员将组织看作由相互依赖的因素(包括个体、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地位和职权)所组成的系统。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因此,管理学研究的符理方法、手段和模式等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安全管理继承和发展了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以及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安全系统管理学作为其应用分支,可以延用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如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和责任原理。此外,由于安全系统是人-机-环境的系统,安全系统的核心组成是人,安全工作的最軍要目的也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必须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安全科学领域,运用行为科学中有关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对激励安全行为,控制和避免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济学、心理学、信息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持。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如图2所示。

3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内容研究

3.1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管理方法、手段,对系统中的人、物资、设备、资金、任务和信息等要素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和配置。

3.2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任务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揭示系统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地说,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研究符合安全系统的系统管理的本质规律,研究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及其运动规律,为总结系统管理方法、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安全系统工稈实施过程即系统分析、评价、决策、控制等过程的管理活动规律,为开发决的实施过程’即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预测、系统决策1彳控制等过程,研究其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规律。

3)安全系统管现的实施过程在安全系统管理规律的基础h,研究系统的风险分析、预测、评价、决策等实施过程

4)系统管理的方法、手段。研究风险预控管理的方法、手段,主要研究各种安全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与保持过程等。

3.3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安全系统的范围和特性。从系统的观点,揭示安全系统的范畴,研究安全系统的系统性、开放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有序与无序性、突变性与畸变性,研究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2)安全系统管理的规律。针对安全系统工程

4.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安全系统管理学属于安全科学的范畴,可以看作是管理学的分支,与安全系统工程同属于系统安全的两个重耍组成部分。因此,安全科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的各种方法论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4.1基于系统科学的方法论

目前,系统工程采用一种“由上而下”、“由总而细”的新方法论。它不着眼于个别单元的性能是否优良,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单元间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来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以求得整体的最佳方案。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广泛适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贯穿并作用f各种科学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一些新的专门方法和技术。

4.1.1霍尔的“三维结构体系”

美国学者霍尔1969年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体系”,为系统工程提供了一种立体思维方法。其特点是强调明确目标,认为对仟何现实问题都必须而且可能弄清其需求,其核心内容是最优化,其三维分别是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如图4所示。其中逻辑维足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系统开发时所所经历的1:作程序体系,这一过程分为7个步骤。时间维是系统从计划到使用、更新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的工作阶段,共分为7个阶段。知识维是在系统分析、综合、优化、实施等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和专业知识,除系统工程基础埋论之外,还耑要用到社会科学、法律、医学、人机工程学等。

由“三维结构体系”可以看出,系统工程嫌论既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又把每个研究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如时间维中规划阶段需采用逻辑的思考过程,从整个时间阶段来看也需要采用逻辑维的步骤,这就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内容,针对安全系统工程的实施过程,从三维结构中的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应用管埋学的基本原理,对系统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进行管理。安全系统管理模式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其建立、运行等过程的研究应从知识维、逻辑维和时间维等方面综合考虑。

4.1.2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是物理、事理和人理三者如何巧妙配置有效利用以解决管理问题的一种新型系统方法论,如图5所示。其中“物埋”是指那些或通过定量分析’或经严密逻辑推理,或经精确科学实验而证明为正确的研究成果就是科学知识。“事理”是指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方法。“人理”的内容包括人们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研究如何有效发挥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如何利用人的理性思维的定性、连续、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和已有的“物理”、“事理”去组织最佳的集成动态实践活动以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等工作内容。

在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中,可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决策管理知识和系统内有关人员以汁算机和专家系统为中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系统科学的总体分析、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总体协调,以求解决各种问题。

4.2基于安全科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4.2.1比较安全学

安全科学方法学是以安全为着眼点,以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应用的方式、手段和遵循的途径作为研究对象,是既分別研究各种安全科学方法的内容、特点、作用及其合理性,又从整体上研究这些方法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概括出它们之间存在的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南大学吴超教授提出将比较研究方法应用于安全科学领域,由此产生了比较安全学。比较安全学是从人体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角度出发,并以在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创造保障人体健康条件为着眼点,通过对安全体系中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不间时空的事、物、环境、人的行为、社会文化、知识等进行对照,从而揭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提供借鉴和相互渗透的一种安全科学方法,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管理学是主要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管理殚论和管理实践进行研究的学科。从各国之间企业管现的宏观比较到一M内各类企业的微观比较,从管理实践的比较到管理理论的比较,从企业管理要素的比较到企业管现方法的比较,等等,都纳人了比较管邦学的研究范围。比较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比较的方法。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以比较安全学为方法论基础,m比较管埋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安全系统竹理学的学科本质,通过比较的方法开展研究,从而提出更加适用的珅论。

4.2.2比较方法简介

比较力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壯界的过程中,根据-定的规则,把彼此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两个或两类以t的事物加以对比,以辨明其异同和特点、把握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方法。从比较学体系所提供的比较应用方法来看,比较方法(手段)种类繁多。在满足比较条件的基础l:J、V:用比较法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在安全系统管理的胶理和规律、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安全管理模式等方面可以开展以下比较研究:

1)从比较的方向看,吋以开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斜向比较。横向比较,足对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企业安全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从中揭示各国企业安仝系统竹理的异同;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安全系统竹埋的比较,从而把握企业安全系统管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斜向比较,足对+同闰家不同时期的企业安全系统管理比较。

2)从比较的联系看,可开展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平行比较,即对两个或多个互无影响的国家的企业安全系统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影响比较,即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管理等方而相互影响的国家的企业安全管理,以研究管理移植的方式、途牦和有效性。

3)从比较的范围看,可开展国际比较和闰内比较。

4)从比较的角度看,可开展综合比较和专题比较。

5)从比较的内容看,可开展安全系统管理理论的比较和安全系统管理实践的比较。

以上各种类型的比较相互联系,吋交叉进行,从而能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比较。

4.2.3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观察、总结的方法。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研究安全系统管珅.学必须掌捤观察管理实践、总结管理经验,并进行提炼概括,使其上升为理论的方法。

2)比较研究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当代批界各国都十分軍视管理和管理的研究,各自形成了带有特色的系统管理科学。借鉴、应用他国的安全系统竹理殚论和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等,不能简单地照搬。通过比较分析,分辨出吋为借鉴的东西和不可借鉴的东西,真止做到博采众长,丰富安全系统符埋学的内容。

3)历史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就是运用有关安全系统竹埋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献,考察管理的起源、历史演变、電要管理思想家的理论、重要的管现案例,通过比较选择,从屮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从有审要意义的管理原则、方式和方法。

4)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在研究管理学的过程屮,通过对典型的符理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中总结出管理的经验、方法和原则,加强对管琍理论的押解匀方法的运用。通过分析其他企业的安全系统管理模式或体系,总结各种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适用范M、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等,从而建立有效的安全系统管钾模式。

5)试验研究法。试验研究的方法是指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认真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特征,并有计划地变动实验条件,反复考察管理对象的行为特征,从而揭示管碑的规律、原则和汔术的方法。

5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5.1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科学的关系

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科学是以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具有复杂的、巨系统特点的安全系统的结构,研究其如何由安全态通过突变、势垒跃迁转化为另一个安全态,研究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如何控制和回避风险,研究安全观念和思维知识体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安全科学目前在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相应地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但在基础理论和技术科学H次上还比较薄弱。安全系统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的作用城得越来越重要,安全系统管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为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涉及管理缺陷、管理失误的预防提供宏观上的指导,它在安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2安全系统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马克思曾经说过,凡是组织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的地方,都必须有管理,并且组织规模越大,人员越多,管理越复杂。安全系统管理也是如此。在当代科学技术H益发展的条件下,人们对管理贯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管理有它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艺术,但这种埋论、原则、方法,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同时,管理还要受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各种复杂的传统人文关系的影响。管理学提出的这些理论,是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不p丨忽略的知识。

安全系统符理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应用分支。安全系统ff理学不何要应用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其服务,同时安全系统脊理学还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扩大了其内涵。因此,安全系统管理学和管殚学是相互交叉和兼容的关系,前者是后者在安全中疢用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学科。

5.3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管理学的关系

安全管理学足研究人与人关系以及研究人和自然关系的科学。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与劳动生产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统一的规律;研究劳动生产过程中从、Ik人员与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和上作环境等方向的矛盾及其对立统一的规律。根据安全管理的职能看,其管理的内容同其他安全学科一样,即对人的管理和对组织与技术的管理。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学侧韋对系统的管理研究,注重赞理活动的过程,涉及到影响管理过程的安全系统的各个因素,包括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学是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中甫要的二级学科,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应用分支,安全系统管理学属于安全科学研究的范畴。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可以;、V:用安全管理学有关安全管理规律和原理的研究成果。

5.4安全系统管理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复杂系统及其开发、运行、革新是系统T;程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系统工程学采用复杂科学方法,注電定性与定量、微观与宏观、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等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安全系统,是一个巨复杂系统,因而系统1:程学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

5.5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关系

安全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结合工程学原现和有关专业知识来研究生产安全管埋和丁程的新学科,是系统丄程学在安全丄程学中的运用,其埋论基础是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安全系统管理学是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危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方法,确定分析的对象和分析深人的程度,并根据安全系统丄程分析评价的结果作出决策,要求安全系统丄程对危险进行相应的消除和控制,其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管理学足系统安全的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T.程学科,一个是符理学科。因而,要想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还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6结论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基f安全管理7的研究提出的分支学科。同时,安全系统管珅.学是系统安全发展的耑要,随若安全系统T程学的逐步完善,对安全系统管理的需求也H渐显现。作为安全竹埋学的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丨以进一步充实安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借鉴系统科学、管理学等的知识体系,探索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构建安全系统符理学的理论框架。其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

1)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从安全学科的属性出发,从安全社会学的特点出发,以安全管理学为前提进行研究。

2)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同时,安全系统管埋与安全系统丄稈是系统安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借鉴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安全系统的范畴和特性。

3)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安全系统工程实施过程及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决策等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过程和规律。研究安全系统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为系统管理提供指导。

4)由于安全系统具有非线性、模糊性、突变与畸变性等复杂特性,除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外,系统科学中的系统工程学、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都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工程性、综合性、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优化课程设置总体的角度出发,为了恰当地解决好“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重点内容与知识面”等矛盾,使自动控制原理系列课程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确立了以系统分析、系统建模、系统综合为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主线,构建了由时域分析、复域分析、频域分析、系统校正4个模块构成的知识体系。

对教学内容改革,以突出控制理论的物理概念及工程背景,淡化数学证明为原则,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整合、优化课程内容,进一步明确课程体系结构、组织方式,理顺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联系,注重突出工业控制特色,体现控制理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自动控制发展的最新动向、最新技术,弥补课堂教学时数的限制与教材的滞后。

一、以系统建模、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为课程主线强调工程背景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课程,内容多,概念抽象,涉及面广,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熟练掌握控制理论的基础原理,加强能力的培养,成为本课程改革的关键。我们团队的教学思路是:从课程的体系出发,以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综合设计作为课程主线,强调工业控制背景,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内部各物理量(或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一个合理的模型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前提。在讲述这部分的内容时,注意选取有一定工程背景的系统,讲清楚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使得学生正确理解实际模型与抽象数学模型的区别和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建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方面内容的理解。例如对于自动化类专业的学生可用电机调速系统为例,通过建立它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信号流图这些不同的数学模型,来建立各模型的联系。

系统分析方法是控制系统综合设计的基础,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时域法、根轨迹法、频域响应法,是控制理论教学的重点。在控制系统中,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是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控制系统不同的分析问题方法都是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的。只要抓住这个特点,就抓住了系统分析的关键,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不同方法的理解。系统设计是综合利用理论知识使系统的性能指标全面满足要求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我们的做法是:选取控制工程中的典型范例,突出工程背景,从实际控制系统中去了解系统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例如以工业控制中最常见的直流电机转速控制为例,要求学生应用系统辨识的方法求数学模型后,根据性能指标设计控制器,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这些生动的工程实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控制理论的魅力,深刻理解了“学以致用”意义,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课程的学习达到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目标。

二、结合控制理论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

近年来,控制理论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在非线性控制、分布参数控制、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等方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对本学科发展有一个较好的把握,注意处理好经典的基本理论和新技术的关系,从中选取一些比较符合课程要求的理论知识,在讲课过程中及时介绍给学生,以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例如每章结束后都会留出一定的时间,介绍本学科的发展动态,这种方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随着电力、电子、控制技术、通讯及信息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工业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地提高。新一代大功率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在材料、理论、机理、制造工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过程控制设备进一步向高可靠、节能型方向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单片机已逐渐发展成为工业控制中的一种普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虽然是电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但是一般学时安排也不十分充裕。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门理论性和工程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好,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必须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托,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另外,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自动控制发展的最新动向、最新技术,弥补课堂教学时数的限制和教材的滞后,每届学生安排1-2次主题为“先进控制理论与应用”的讲座。

三、以培养高素质实践性人才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以培养高素质实践性人才为目标通过改革,建立新的自动控制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控制系统的组成、分析、设计、综合等各个环节及系统概念有全面的理解,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环节,如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自动控制系统综合解析图如图1所示。

图1自动控制系统综合解析图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确立以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综合(校正)为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主线,构建由时域分析、复域分析、频域分析为基础,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非线性系统为对象的的知识体系。自动控制原理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图2自动控制原理知识体系

理论教学主要任务是保证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获取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而实践环节则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把实验体系分为三个体系: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也进行了改革,密切结合计算机应用和专业课程的特点,利用仿真语言MATLAB的强大功能,使学生在系统分析、设计、校正和调试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