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初三上册语文总结范例(3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4-01-31 手机浏览

初三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JLPT国际日语三级速成教学实用

JLPT日本语能力测试又称国际日语考试,是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于1984年建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试评价体系,在我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最高一级,最低四级。JLPT3级是建立在JLPT4级之上的日语初级水平考试,其评定标准为:1.约300个日文汉字;2.约1500个日文单词;3.日语基本语法;4.能进行简单的日语会话;5.能读写简单的日文句子和简短的日语文章;6.学够150小时。

笔者从事在校大学生日语培训十余年,深感JLPT3级课程150小时的教学时间与在校大学生课余丰富时间的冲突,分析了JLPT4级与JLPT3级知识难点的教学量,突出JLPT3级的重点,探索出JLPT3级21小时教学法。

一、JLPT3级是JLPT4级的自然延伸

JLPT4级是日语的入门水平,3级则完成了整个日语初步知识体系,以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级上下册(老版)为例,相当于JLPT4级水准的初级上册涵盖了:1.日语语音;2.名词句、动词句、疑问句、存在句四个常用句型及时态;3.动词的辞书形、连用形、未然形(ない形);4.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词尾变化及时态;5.提示助词“は”和九个格助词“が、の、を、に、へ、と、から(まで)、より、で”的语法功能;6.用言以及名词的“て形”和“た形”;7.使用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和动词普通体修饰名词的方法;8.形式体言“こと”和“の”的用法。

学生掌握了JLPT4级的基本知识后,已经能够利用字典读写简单的日语句子和日语文章。而笔者仔细分析了相当与JLPT3级水准的初级下册,多是JLPT4级知识的延伸、重复和综合灵活运用。新增的知识有:1.动词的“可能形”、“意志形”和“定形”;2.“受身形(被动式)”、“使役式”、“命令式”(命令式极少使用);3.“尊敬语”和“语”。从中看出,3级知识的学习量比4级少,3级知识是4级知识的自然延伸,难度不大。因此,为了给在校大学生节省时间,可以适当压缩JLPT3级课程的教学时间。

二、JLPT3级课程速成教学的试行方案

以《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老版)为例。初级下册从第26课至49课共24篇课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第26课至37课的12篇课文作为前部课程,把第38课至49课的12篇课文作为后部课程。每周授课一次,每次3小时。前部课程每次4篇课文,后部课程每次3篇课文。详述如下:

第一次:第26、27、28、29课。重点讲解第28课的“意志形”。

第二次:第30、31、32、33课。突出第32课“てある”的特点。

第三次:第34、35、36、37课。把第37课的“可能形”作为重点。

完成前部课程教学后,适当放缓教学节奏,进入每次讲解3篇课文的后部课程教学。

第四次:第38、39、40课。反复练习第40课的动词被动式。

第五次:第41、42、43课。反复练习第42课的动词使役式。

第六次:第44、45、46课。适当总结复习,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定形”“と、ば、たら、なら、ては(では)”的区别。

第七次:第47、48、49课。着重突出第47课“尊敬语”和第48课“语”的区别。布置作业时,让学生把这两课背诵并默写下来。

三、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适量布置作业。

由于每周上课一次,其余6天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空闲时间完成作业,加深理解,求得熟练。

①每课句型抄写3遍,课文汉译日3遍。

②每课单词Ⅰ、Ⅱ各抄写3遍,练习Ⅰ、Ⅱ做在书上(书后有练习Ⅱ的答案)。

③授课老师课堂抽查放在第28课(意志形)、第40课(被动式)、第42课(使役式)、第47课(尊敬语)和第48课(语)。

④除课堂抽查学生教科书练习Ⅰ、Ⅱ完成情况外,作业要交给老师批改,并按百分制打分。

2.要求学生把第28、40、42、47、48课5篇重点课文熟练背诵。

3.复习时反复总结定形“と、ば、たら、なら、ては”的区别。

4.课程即将结束时,鼓励学生购买“电话日语”、“旅游日语”、“贸易日语”、“商务日语”、“白领日语”、“办公室日语”、“日语会话”、“常用生活日语”等单行本小册子。实践证明,JLPT3级日语语法全面覆盖了以上单行本读物,可以引导学生迅速走向实用之路。

四、关于考试

1.建议考生购买一本JLPT3级考试单词词汇表,背诵默写应考词汇。

2.网络下载或购买近几年的JLPT3级全真题。考试时,单词100分、听力100分、阅读200分,满分400分。240分以上可取得合格证书。主要检查阅读部分能否取得160分,单词部分能否取得80分。如能取得,两项已达240分。听力部分不可能得零分,多听多练,得分越多越好。

初三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一年学生开始学英语时热情高,成绩普遍较好,但时隔不久一些学生就落

后掉队,不及格者、放弃不学者越来越多。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一般在初一第二

学期开始出现,以后越来越严重。下表是笔者所授两个教学班学生初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和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比较一览表。

(附图{图})

由上表看出,初二上学期期中考的两极分化现象已渐明显。

应该承认,学生学习英语智力上是有差异的;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英语有快

有慢,出现距离不大的层次性也属正常,然而不能两极分化过大。

如何克服两极分化现象?在训练过程中如何因材施教?如何针对不同的学

生,使他们都有所进步?笔者认为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常规,采用分层次教学。

二、实验方案

1、理论依据(略)。

2、实验目录。

(1)通过分层次教学,快班在原有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音、词汇、

语法进行听、说、读、写为交际的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中考优秀率。

(2)慢班学生在原有基础差的情况下,不断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

趣与内在动力,消除"要我学"的消极被动心理,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在中考中获得

较好的成绩,大面积提高及格率。

3、分层次教学特点。分层次教学将学生按英语程度分好、中、差几个等级,

分别进行教学。

(1)我们从初三年开始实施分层次教学,对差生班果断刹车,采取重新起

步的方法,抓好基础知识,从语音入手,提前进入总复习。系统复习第一、二

册,使学生较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句型,为进一步教学扫清学习上的障碍。

此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应该大些。之后,在继续发

展听、说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读写能力。应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实物教具、

表格归纳等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然后,稳妥地加快第三册内容的教学进度。

最后在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后辅之以专项练习和强化模拟训练,完成初三总复

习任务。

(2)好生班增加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量。传统教学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少

量的精读材料上,对为数有限的课文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这种教学方法使学

生难以保证语言输入量。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英语教学要从量中求质。大

纲指出:"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英语材料,只有经过一定数量的语言实践,

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好生班的教学中除了按常规教

学外,还增加了部分内容,如《NewConceptEnglish》《初三英语奥林匹克竞赛》

等,对听、说、读、写进行全面综合训练,以实现大纲中提出的目的。

三、实验过程(下着,着重讲慢班的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慢班及时掉头,合理安排,系统地复习初一、二年的教材,帮助

学生过好语音关,进而掌握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

技能,提高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和热情。

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部分差生英语学习差就是因为语音没过关所致。为

此,我们要先帮助学生重新学好26个字母、48个音素,打下良好的语音基

础知识,紧紧围绕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和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及字母组合的

读音,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加ed和名词词尾及一般现在时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加

s或es的读音规则等进行教学。此外,还要把语音教学有机地纳入到单词、

句型和课文教学中去,做到音、词、句三者相结合。

对于差生,时时注意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

施,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与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

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大纲》要求三年制学生要掌握600个左右常用词和20

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由于慢班学生刚刚过语音关,就得降低要求。对

词汇表中要求掌握四会的词语,为方便学生记忆,可采取适当集中,分散巩固

的方法进行。适当集中复习时,采取逐单元竞赛过关方式。每次竞赛宣布考得

好的学生名单和有进步的学生名单;对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要保密,帮助他们

分析原因,找出不足,鼓励并帮助他们迎头赶上。竞赛后教师对学生成绩既要进

行横向比较,也要做纵向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以唤起他们的信心。在分散巩固复习时,采用归类法。如同音词归类:see-sea,

weak-week,to-two……;不规则动词归类:AAA型cut-cut-cut,hurt-hurt-h

urt……,ABB型dig-dug-dug,get-got-got……,ABC型

begin-began-begun,sing-sang-sung……;此外,还有反义词、近义词、合成

词、词性变化等的归类。

语法复习时应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初中语法的重点在于动词的五个基本时

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的基

本用法。为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这五种时态,应采取精讲多练原则,针对学生普

遍的错误,自编提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予以集体解答;有时也

将一些问题写在学习园地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第二阶段:在系统复习第一、二册教材,学生比较扎实地掌握了基础知识,

并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技能之后,稳妥地开始教授第三册的教学内容。在此

过程中,针对循环式组织教学内容来编写教材这一特点,把初中三册教材内容

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如第三册Unit10MrGreen'sProblem

重新出现第一、二册所包含的Howtomakeatelephonecall的主题,但其内

容并非一、二册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其基础上深化和扩充。教师可通过幻灯把

初三上册语文总结范文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教材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第三学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每条线索又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难易程度和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一半已安排在第五册。余下的一半安排在本册教学。本册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各单元按教学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查字典,选择恰当的意思

看多幅图,写一段通顺的话

记住要点,按顺序复述故事

根据词语意思,读准多音字

观察制作过程,写一段连贯的话

懂得用总起分述句子写一段话的方法

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听一段话,听出说话中的错误

读日记,了解日记的特点

写日记

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用总分句子写一段话(一)

听广播,说出主要内容

懂得用并列句子写一段话的方法

用并列句子写一段话

读出句子的语气

用总创始句子写一段话(二)

说一段放大,叙述自己的见闻

说说一段话(自然段)的意思

根据见闻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

本册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散在各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有的单元有相对集中的中心,如第一单元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第二单元是遵守纪律的教育;第三单元反映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第六单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七单元学习革命先烈,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等。介第四、五、八单元,着重进行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训练,每篇课文体现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不相同,也是一种类型。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掌握常用汉字256个。知道多音字要根据在词语中的意思确定读音,,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用音序、部首方法查字典,能在教师指导下,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460个左右的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3、铅笔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学写毛笔字,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帖写毛笔字。

4、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听出别人讲话内容上明显的错误;初步学会听懂别人讲述的事和儿童广播,能复述主要内容;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起分述和并列两种连句成段的方法。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

6、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用总分和并列句子写一段话。初步学会写简短的日记。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流血换来的,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导师和英雄模范,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