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会交流材料范例(3篇)
现场会交流材料范文篇1
近年来,洛源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政法委的精心指导以及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关注民生发展,充分发挥街道职能作用,以党的十八大及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平安建设向各行业各区域拓展,以创建“十大平安”为载体,以实现“十个没有”为目标,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作为综治工作重点,经过全办上下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街道、社区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两率一度”工作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
目前我县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吴起跨越式发展,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吴起,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支撑。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充分认识开展平安建设的重大意义,街道时刻将创建平安街道、社区,实现“十个没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现就近几年来我们开展的几项工作举措与大家同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突出社会治安大走访,提升“两率一度”工作
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以进一步增强提升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满意度和平安创建知晓率为抓手,结合“六上六进”、“四个十”等活动,社区每月中旬组织开展一次一居一干警一网管员大走访活动,通过派发宣传资料,填写平安创建调查问卷,进巷入居对存在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并强化重点防护部位及重点人员信息收集研判,使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得到有效根治,同时有力的提高小区居民的见警率和管事率,从而使民众对我办及政法机关,政法干警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去年以来,各社区网格员累计走访次数达700余次,发放资料5000余份,填写调查问卷1200余份,化解矛盾纠纷130起。
二、突出综治工作创新,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以创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家庭、实现“十个没有”等为主题,在各小区、学校、医院、园区、企业、景区、广场等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领域,创新性开展各类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如社区网格员拉动小音箱深入小区、广场、居民巷道等位置播放平安创建宣传工作,开展“平安创建我知晓、创建平安我参与”万人签名活动,成立“行平安之举、走平安之路志愿者宣传队伍,举办平安建设主题文艺汇演等创新宣传活动,营造良好了宣传氛围,扩大了社会影响面,有力的提高了宣传效率。同时全覆盖完善以宣传栏、宣传长廊、宣传广告牌、宣传教育室等为形式的平安创建宣传阵地,从而使得街道平安创建工作做到县城全覆盖宣传,家喻户晓,赢得广大市民的好评。近两年来,社区网格员拉动平安创建小音箱宣传活动累计1000人次以上,悬挂横幅5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120余张。
二、突出群防群治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治安防范
结合三项攻坚战、“2+1”三城联创、水污染治理等当前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各社区治安联防队伍规范管理、规范使用。强化“红袖章”中心户长,治安联防巡逻队、门面店联防及治安维稳信息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治安防范,禁毒禁牧、防火防汛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危窑危房等要害部位做到了24小时有专人监测,并将排查出的问题落实专人限期整改,坚决防止各种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现场会交流材料范文
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现场会材料)
一
企业概况
我公司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甘肃永靖工业园区,设立于1995年8月,是生产氯化稀土、硝酸稀土、稀土分离产品、稀土金属等产品的化工企业。公司总资产1.2亿元,上年度产值6000多万元,利税300万元,现有员工65人,其中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2人。
产品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冶金等行业。
氧化镧铈:主要用于制造精密光学玻璃、光导纤维、石油裂解催化剂。
氧化鐠钕:主要生产高性能永磁材料。
氯化稀土:用于石油裂解催化剂和抛光剂等。
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提出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等科学论断,建立企业负责,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职工参与,社会监督的新的管理体制,使企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紧紧围绕“落实”两个字去体现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首要工作,也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点没有侥幸的心理,也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犯低级错误,老老实实按照法律规章制度及安监部门的要求去做。
每周日下午3点,公司所有管理人员参加岗位大检查,检查范围为公司所有岗位,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生产岗位记录的完整整洁、工艺参数是否正常、个人防护用具的正确佩戴、劳动纪律情况和岗位卫生情况等多方面检查,检查结束后开会讨论,每一位参加检查的人员必须发言,会上确定安全隐患的治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资金,并限期整改,一般隐患整改不超过下次检查。同时,将检查情况和隐患整改情况在“岗检公布栏”公示,并报送总经理。
在安全检查方面,决不护短,尽可能自己在每周的岗检时发现安全隐患,同时也请安监部门和专家在现场检查中发现隐患。我们从来没有把安监部门的例行现场检查看作是“找麻烦”,而看成是一次安全工作的促进,带检查人员到每一个角落去,替我们发现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安全隐患整改方面,不做表面工作,不表面应付,安排资金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样企业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少,企业安全形势越来越好。
公司所有安监部门要求办理的证照全部齐全,并及时更换,使证照处于有效期内,没有久拖不治的安全隐患,树立了良好企业安全形象。
为了安全生产有人管和有人干,成立了总经理(兼支部书记)任主任的安全委员会和安全环保部,并配备了1名在化工企业从事化工安全生产工作多年的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的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环保部事务。
在岗位责任制中明确了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副总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了公司有专门安全管理部门,车间有兼职安全员,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安全员,建立了公司、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党政同责,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做到管人、管事与管安全相结合,层层抓落实,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设立机构、成立部门,健全责任都比较容易,很快就可以让制度上墙,人员到位,机构挂牌。但是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还需落实责任,做到五到位。
落实安全投入到位,尤为重要,没有安全投入,安全生产就成为一句空话,公司安全检查出的所有安全隐患,确定整改措施后,安措资金都得到很好保证,对费用不卡不减,这两年安措资金超过产值4%,
2014年投入24万元,2015年1-9月份达28万元。
安全教育与培训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每一位新员工进厂必须完成“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才可以上岗,坚持大轮班安全学习制度,让每一位员工每隔10天换班时进行半小时安全学习,并按工种每年至少考试一次。
每年举办一次应急演练,在出现突发事故时,应急救援系统立即启动,各应急救援职能小组快速赶赴事故现场,投入抢险救灾,达到反应迅速、应急处理有效,检验了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备齐备全应急救援器材,演练时邀请消防部门给员工讲解消防知识。
落实责任,落实培训、落实投入、落实管理细节、落实应急管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大事前问责力度,把安全生产工作实实在在落到实处,确保安全生产。
总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现场会交流材料范文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策调动,养殖园区化
XX县有着良好的畜牧业发展基础,特别是生猪生产以其规模大、品质优遐迩闻名,早在1991年就被确定为全省优质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奶牛养殖业起步缓慢,发展滞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中肉、蛋、奶的比重不断增加,畜产品供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奶牛产业已经成为养殖业中发展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2004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356”畜牧业发展战略,审时度势,集思广益,提出了“稳上猪鸡,大上牛羊,突出发展奶畜养殖”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借鉴外地成功的奶牛养殖经验,制定出台了以“园区规划、规模养殖、科学管理、打造优势”为主要内容的《加快奶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确保奶牛养殖高位起步,科学发展,快速推进,我们先后组织了五批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到内蒙、朔州、大同、山东、陕西等地学习考察。通过专家论证,对全县奶牛养殖区域进行了全面规划,科学布局。确定主要在唐兴、隆化、里砦、南梁、中卫五个乡镇规划建设奶牛养殖园区。我们制定了奶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根据上级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奶牛养殖业用地一律视为农业用地;凡从事奶牛业生产者优先协调贷款;无偿或低价提供草种;对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土地使用、三通一平、协调资金、减负让利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奖励扶持政策,同时确定了对规模养殖场的奖励扶持办法。在优惠政策的感召激励下,通过两年努力,五大奶牛养殖园区内先后建起了兴隆、冶南、老官庄、浍史等6个养殖规模在100—500头以上的奶牛场。全县奶牛养殖业形成了区域明显、特色突出的“板块”和“集群”发展格局。按照园区建设上规模、狠抓品质增效益的思路,全县新建的奶牛场立足规模、技术、资源、市场求发展,与周边农户签订奶牛养殖合同,共同发展,互利双赢,实现了奶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奶牛存栏突破2000头,日产鲜奶达到15吨。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奶牛产业,真正建成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我们把奶牛业发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今年全县奶牛存栏要达到6000头,明年突破10000头,进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建成山西南部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
二、机制促动,投入多元化
奶牛养殖是一项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投入。在实践中,我们创新思路,整合优势,形成了以工业反哺农业为主渠道的多元化投入运作机制。一是转。这是我县奶牛业发展的主要投资方式。我们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难得机遇,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工矿企业创办(领办)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意见》,积极引导有资金、有实力的工业企业转产发展奶牛业。冶南冶炼企业老板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冶南奶牛场,老官庄铁厂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老官庄奶牛场,殿儿垣煤矿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兴隆奶牛场。这些企业转产发展奶牛业后,安置了富余劳力,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强了发展后劲,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引。我们及时掌握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信息,争取到了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奶牛场建设项目,投资530万元,建起了芸翊标准化示范奶牛场。争取到了蒙牛集团山西奶源部项目建设资金400万元,建起了浍史奶牛场。三是贷。我们成立了奶牛养殖贷款协调领导组,协调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畜牧养殖的信贷支持,先后落实奶牛养殖贷款1000余万元。我们目前正在申报争取世行奶牛项目资金。四是补。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奶牛养殖企业的贷款贴息;规定凡新购一头良种奶牛,县财政补贴500元;细管冻精繁育犊牛每头补助30元;“性控”技术每产一头犊牛补贴500元。今年,县财政投入奶牛业发展资金将达到600万元。通过整合优势,机制促动,多元投入,奶牛业发展得到了及时的资金支持。
三、科技推动,生产标准化
标准化是现代畜牧业科技发展的集成,是衡量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把标准化生产贯穿到奶牛业发展的全过程,因势利导,科技推动,不断提高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水平。在园区建设上,基本做到了“四通六有”,即通路、通水、通电、通讯,有围墙、有门卫、有消毒室、有贮粪化粪池、有治污排污能力、有绿化用地。在养殖品种上,一方面好中选优,优中选精,主要引进优质荷斯坦奶牛,另一方面普遍推广细管冻精冷配技术,进行品种改良,积极引进推广奶牛繁育“性控”技术,实现了奶牛养殖品种优良化。在养殖管理上,采取“五统一分”的运作机制,即统一规划、统一改良、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分户核算。在设施建设上,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建起现代化挤奶站,实现了挤奶机械化,确保了奶源健康卫生、符合标准。芸翊奶牛场由省勘察设计院规划设计,建成高标准牛舍1200平米,附属设施500平米,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将成为一流的奶牛标准化规范养殖示范场。在疫病防控上,建立健全了奶牛防疫档案,严格程序化免疫,加强对布病、五号病、结核病等疫病的及时监测,维护了奶牛场的养殖效益和畜产品安全。
四、上下联动,服务一体化
为了切实把奶牛养殖业建成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希望工程,我们动员协调各方,营造氛围,创优环境,全力予以支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畜牧、财政、发改、国土、信用联社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奶牛业发展工作领导组,实行县级领导包工程,部门领导包项目,乡镇领导包协调的工作责任制。把奶牛养殖作为全县重点工作内容,作为一硬指标严格考核。二是提供有效服务。我们充分发挥畜牧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在奶牛养殖场的规划、建设、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奶牛养殖场规划设计,确保了养殖场建设高标准、高起点,一步到位;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编发技术资料,开办报纸专栏、电视专题节目等形式,大力推广奶牛养殖实用技术;安排专人赴天津、江苏、内蒙古等地联系、洽谈,调运优质奶牛品种;及时鲜奶、饲料市场价格信息和最新的奶业科技信息,维护养殖户的利益;积极协调成立奶牛养殖协会,提高奶牛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三是创优发展环境。进一步规范了工商、国土、环保、金融、税收等10余个涉企部门的行政行为,优化了奶牛养殖企业发展环境。对奶业重点龙头企业,实行了县级领导挂牌保护制度,坚决杜绝“三乱”行为,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五、市场拉动,发展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