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腹部外科手术技巧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4-04-14 手机浏览

腹部外科手术技巧范文篇1

【关键词】肝胆疾病;腹腔镜;教学

微创外科具有创伤小、美观、恢复快等特点,是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自1987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成功开展以来,腹腔镜手术得到迅猛发展,手术范围已由单一的胆囊切除术涉及到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专业领域。腹腔镜外科已入编卫生部医学规划教材中,配套跟进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需要和迫切。笔者总结了在临床医学生中开展腹腔镜基本技能带教及进修生培训的几点教学体会,现报告如下。

1重视理论学习

腹腔镜的理论学习是腹腔镜操作的基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包括了解和熟悉腹腔镜设备、气腹针、穿刺套管针、手术器械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仪器设备各导线的连接和操作,以及腹腔镜器械的维护、清洗、保养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并熟悉腹腔镜手术的治疗原则、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处理等。还包括反复观看手术录像,学习手术步骤与过程及一些手术技巧等。组织专家教授讲课,开展学术讨论,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结合实际,循序渐进,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腹腔镜手术医师。

2模拟训练

腹腔镜的技术原理是通过摄像头将视频信号摄取后经处理转变为图像,术者不但失去用手触摸器官的优势,而且,视线与手术操作不在同一方向上,因此,必须经过技术训练来达到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初学者应通过观看手术录像学习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反复观看手术录像,学习手术步骤与过程,也可学习到腹腔镜手术的技巧。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全过程都是在电视图像下完成的,这也为手术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们学习腹腔镜技术,更应该利用这个便利。我科与德国MGB公司合作成立了腹腔镜培训基地,模拟人体腹腔设计制作了模拟操作训练箱,箱顶用橡胶皮制成,练习者可在橡胶皮上刺孔置入戳卡,放入摄像镜头、操作器械等,箱体内放置模拟器官(如胃、肠、胆囊等)。先录制好各种操作的带教录像带,让学员先看录像并由带教教师讲解操作要点,然后将练习者每两人一组,术者与助手(扶镜者)互相轮换,逐步进行练习。在此基础上,动物实验也必不可少,它给练习者提供了临床手术类似的真实环境。

通过动物实验,可以检验前期练习成绩,而且能进行腹腔镜基本功练习,如造气腹、放置套管针、牵拉显露、分离、切割、电凝止血、结扎缝合、施钛夹、取标本放置引流管、关闭穿刺口等操作,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贴于3手术实践培训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及操作练习,腹腔镜手术的初学者必须参加临床实践,做手术助手,为腹腔镜操作者扶镜。这一操作不能忽视,因为扶镜手控制手术过程中手术野的大小远近,只有完全理解腹腔镜手术的过程及术者的意图的人才能操作自如,配合默契。当充当手术助手满意时再由熟练医师指导完成手术中一些简单而相对“安全”的操作步骤,比如胆囊切除术中选择合适的病例,由学习者建立人工气腹、分离胆囊床、取标本、放置引流管等,然后逐渐过渡到独立开展腹腔镜手术,此过程也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渐开展,腹腔镜器械及手术操作技术不断进步,其手术范围逐步扩大,大部分普通外科手术将可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外科医师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开展更多的新手术,必须接受专项技术培训,即专门针对某一种手术进行的培训。腹腔镜外科医师在已经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相关专科基础理论,观看手术演示或手术录像,由外科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等形式,可迅速掌握相关技术。

腹腔镜外科技术培训是一门新的课题,与传统外科教学有较大的区别。建立完善的腹腔镜外科培训基地,让外科医师接受系统而正规的腹腔镜外科技术培训,是让该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普通外科医师要较快地掌握这门技术,更好地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须在学习时结合实际,统筹安排,从基础训练做起,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奋练习。

参考文献

[1]李翔,朱宏.复杂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2):127-128.

[2]王存川.关于腹腔镜外科手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03,9(6):93-94.

腹部外科手术技巧范文

[关键词]盆腔粘连;妇科手术;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699.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182-02

妇科伴有盆腔粘连的手术一直是手术医生关注的一个棘手问题。因各种妇科疾病需要手术的患者如伴有盆腔粘连,可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及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故手术中对粘连的分离尤其重要。现将我院妇科2006年7月~2007年12月296例伴有盆腔粘连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96例患者,年龄20~62岁。既往有手术史105例,其中2次以上手术3例。下腹正中切口65例(剖宫产30例,子宫切除6例,卵巢手术1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5例,输卵管切除12例);下腹横切口35例(剖宫产20例,子宫切除3例,卵巢手术5例,输卵管切除7例);外科阑尾切除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15例。慢性盆腔炎史76例。盆腔粘连程度:根据Pittaway的评分标准[1]进行评分。1分为粘连薄,容易分离,粘连厚度不足3mm,共98例;2分为粘连紧密,不易分离,粘连厚度3mm,共180例;3分为粘连厚,粘连厚度超过3mm,其中有血管,共18例。

1.2手术方式

本组296例均为全麻下腹腔镜手术,包括:完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成型术或造口术。

2结果

本组296例均顺利完成(成功率100%),因盆腔粘连严重的患者,术中分离残面大者腹腔内置防粘连冲洗夜60ml,并留置引流管夹闭引流管6h后开放,术后根据引流液量情况,一般24~48h后拔引流管。手术时间30~160min,平均为70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40ml;腹部各穿刺口均甲级愈合,术后住院时间3~6d,平均4.5d;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未出现并发症。

3体会

3.1腹腔镜下手术的优势

①入腹途径创伤小,减少了组织损伤和缝线反应,同时,它使腹腔及脏器不暴露于空气中,避免了内毒素的污染,减少了炎症反应,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快,可减少纤维蛋白的沉淀,从而减少术后新的粘连及其严重程度[2,3]。②照明深入手术野,且明亮清晰,利用和气压以及适当牵拉达到所需的术野显露充分。手术器械精细,因镜头的放大作用,可做到精确定位,即可边止血边分离,达到无血或少血手术,显著减少了再次粘连。③腹腔镜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小,所以对部分术前已有肺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者可行此术[4]。

3.2操作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

3.2.1入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①术前认真评估腹腔粘连的程度,对可能碰到的腹腔粘连的性质、范围等进行认真的评估。上次手术的时间,有无腹膜炎史,是否有瘢痕体质均是粘连评估的重要指标。②第一穿刺孔的选择至关重要,妇科常规选择脐孔为第一穿刺孔。如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因腹腔内大网膜、肠管与腹壁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应尽可能选择距瘢痕3cm以外为第一穿刺孔,如距瘢痕小于3cm,下腹部手术合并感染或难以预料粘连程度者,应选择开放性置入穿刺鞘,方法:两把巾钳夹起脐轮边缘腹壁并上提切开脐孔1~2cm至腹膜,以小指深入腹腔,推开腹内脏器,将TROCAR插入切口,置入腹腔镜探查,确定进入腹腔,在充气可避免损伤肠管。第一穿刺孔成功后在腹腔镜监视下仔细观察盆腹腔粘连情况,以决定第2、3穿刺孔(操作孔、辅助孔)的位置,借助腹腔镜的腹壁透视,观察腹壁及腹腔内的血管分布,避开腹壁血管,垂直穿刺,动作轻巧是安全的,各穿刺孔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近,以免器械互相干扰,影响手术操作,通常选择下腹左右两侧。③穿刺孔应互通,对有盆腔粘连的病例,由于粘连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故操作不应将观察孔、操作孔、辅助孔绝对化和机械化,只要方便于暴露与分离。

3.2.2粘连分离的原则、技巧及注意事项分离粘连的原则是镜下直视分离,宁可腹膜损伤,不伤肠管;不影响下一步对原发病灶处理的腹腔粘连可不予分离。术中必须辨清解剖位置,牢记输尿管和直肠血管位置及走向,切不可强行分离,操作动作要轻、稳、准、巧,充分认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和复杂手术本身的并发症。分离时应先找到疏松的无血管区,在制造张力下分离,对于无血管区最好采用锐性分离;对于粘连厚密且缺乏确切的组织应采用钝锐交替、逐层掏薄分离,对于有血管区可用双极钳或KP刀凝切分离;对于分离面的渗血以双极钳或PK刀作蜻蜓点水、鼓点式电凝止血。重视PK刀在处理腹腔粘连中的作用,因其有止血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不会过度电凝组织,减少热扩散,降低热损伤,对周围脏器影响小,减少组织炭化及烟雾的产生,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安全、均匀、永久的闭合血管。对于直肠与子宫粘连,以PK刀尖对准子宫后壁方向烧灼,并远离直肠边烧边将直肠向下推移;对于有妇科手术史,尤其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膀胱依附于子宫下段,子宫切除时,需将子宫充分向盆腔正中上举,剪开两侧阔韧带,缓慢钝性分离膀胱后壁,锐性剪开粘连带,下推膀胱[4,5]。

随着经验的积累及手术技巧的提高,本组手术的成功率达100%,无一例中转手术。但对于术野暴露困难和操作困难,术前低估了腹腔粘连程度,进镜后无法探视腹盆腔结构;粘连中有动脉出血,止血困难,应中转开腹,不要勉强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手术。

[参考文献]

[1]PittawayDE,MaxsonWS,DanicliJF.AcomparisonoftheCO2laserandelecrocaulteryonpostoperativeIntraponcaladhesionformationinrabbits[J].Fertil,1983,40(3):306-310.

[2]GamalEM,MetzgerP,SzaboG,etal.Theinfluenceofintraoperativecomplicationsonadhesionformationduringlaparoscopicandconventionalcholecystectomyinananimalmodel[J].SurgEndosc,2001,15:873-877.

[3]PolymeneasG,TheodosopoulosT,StamatiadisA,etal.Acomparativestudyofpostoperativeadhesionformationafterlaparoscopicvsopencholecystectomy[J].SurgEndosc,2001,15:41-43.

[4]李敬东,李波.腹腔镜手术与腹腔粘连的防治[J].中国内镜杂志.2002,8(1):30-31.

腹部外科手术技巧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视腹腔镜微创技术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年龄(49.67±3.35)岁(36~59岁),曾有下腹部手术史82例。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19例,增大如孕6~7周大小27例,孕8~10周大小65例,孕11~12周大小143例,孕13~14周大小33例。结果287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06.43±33.26)min,出血量平均(106.72±30.36)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5±1.3)天。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为子宫切除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只要合理选择适应症、熟悉盆腔解剖、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微创技术日益完善,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otallaparoscopichysterectomy,TLH)具有组织损伤小、肠道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及切口小美观等优点,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青睐。我院妇产科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施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28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87例患者均已婚已育,平均年龄(49.67±3.35)岁(36~59岁)。术前诊断及手术指征为子宫肌瘤207例,子宫腺肌症6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7例,子宫颈原位癌2例。287例患者中曾有下腹部开腹手术史者82例,包括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一侧附件切除手术及卵巢肿瘤剔除手术等。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19例,增大如孕6~7周大小27例,孕8~10周大小65例,孕11~12周大小143例,孕13~14周大小33例。

1.2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后,患者取头低臀高膀胱截石位,消毒腹部及会皮肤后铺无菌巾,在脐部上缘穿刺注入CO2气体建立气腹,经脐打孔安放10mm套管置入腹腔镜,于下腹两侧相当于麦氏点水平分别安放10mm和5mm套管进器械操作。子宫操纵器经阴道放入宫腔用于举宫。超声刀或单极电刀切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如行附件切除则切断骨盆漏斗韧带)。剪开子宫膀胱腹膜返折,下推膀胱,分离宫旁组织,暴露子宫血管,单极电刀紧贴子宫下段电凝并切断子宫血管。超声刀或单极电刀切断双侧子宫骶骨韧带,切断双侧主韧带至宫颈外口。将消毒敷料卷套上橡皮手套后放入阴道,将阴道穹窿顶起。在镜下用超声刀或电钩沿穹窿顶端切断阴道壁,切下子宫,经阴道取出子宫(若子宫大取出困难时,在镜下将子宫横径最大部位用电动组织粉碎器缩小或经阴道将宫体剖开后自阴道取出)。消毒阴道,重新充气后,用1/0可吸收线镜下连续缝合阴道断端及双侧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断端,最后缝合腹膜,包埋手术创面。

2结果

2.1术中情况:287例患者全部经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为(106.43±33.26)min,出血量平均为(106.72±30.36)ml。

2.2术后情况:287例患者于术后6~8小时进食,术后1天拔除导尿管并下床活动,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平均(36.4±0.5)小时,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5±1.3)天。

3讨论

3.1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1]等优点,手术是在腹腔镜下将子宫体及子宫颈完全切除,并经阴道将切除的子宫取出[2],之后在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断端及腹膜返折。主要适合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子宫腺肌病[3]有子宫切除手术指征者,以及子宫增大但小于14孕周大小的患者,还适用于子宫颈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4]及子宫颈原位癌等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手术者。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减少了阴道操作,从而减少了感染的发生[5],是一种比其它类型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适应症更为广泛的手术方式。

3.2熟练掌握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操作技巧是手术安全性的保障:分离和下推膀胱[6]时,为避免膀胱损伤,分离应尽量紧贴子宫颈进行,以锐性分离为主,少用电凝。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往往因手术而导致膀胱腹膜返折处解剖不清,如不注意很容易损伤膀胱,造成膀胱穿孔。此类患者膀胱和子宫颈之间大多没有致密粘连,手术时可先分离膀胱与宫颈旁间隙,再将膀胱和宫颈分开,最后将膀胱腹膜返折处疤痕切断,这样可明显减少出血并避免膀胱损伤。

子宫动静脉的处理[7]是关键和棘手问题。以往我们处理子宫动脉的方法是先用双极电凝凝固双侧子宫血管,接着紧贴宫颈缝扎子宫血管,每侧各一针,再用超声刀切断,此方法比较安全,但较复杂。现在我们直接用单级电刀紧贴子宫下段电凝电切子宫血管,此方法简单快捷[8],操作方便。其次,此方法比较安全,子宫动静脉电凝切断部位较高,可以防止热损范围波及输尿管,而减少输尿管的损伤。

子宫游离后,取出子宫需要技巧。较大子宫从阴道拖出困难[9]时,不能硬拉,需缩减瘤体后再从阴道取出,以防阴道壁裂伤。缩减瘤体的方法可在腹腔镜下用粉碎器旋切部分瘤体,也可从阴道断离宫颈后旋转宫体剥出肌瘤缩小子宫体积。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无法如愿缩减瘤体时,可用电刀自宫体前壁下段斜向后方宫底部,形成横斜切面,然后边切割边牵拉,在切除部分子宫下段后翻出所剩宫体。

总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为子宫切除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只要合理选择适应症,熟悉盆腔解剖、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相信随着器械的更新、操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必然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徐惠成,施祝良,张红梅,等.腹腔镜巨大子宫切除术34例报道.中国内镜杂志,2004,10(4):24Xuhuicheng,Shizhuliang,Zhanghongmei,etal.Analysisofoperativepatternsof2272laparoscopichysterectomies.ChinaJournalofEndoscopy,2004,10(4):24

[2]姚书忠.腹腔镜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术式评价.现代妇产科进展,2004,13(2):82YaoShuzhong.Clinicalapplicationandevaluationoflaparoscopicsurgerytohysterectomy.CurrentAdvancesinObstetricsandGynecology,2004,13(2):82

[3]冷金花,郎景和。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治疗。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11LenJinhua,LangJinghe.Operativetreatmentofadenomyosis.JounalofPracticalMdeicine,2006,22(1):11

[4]李光仪,尚惠玲,陈露诗。腹腔镜下不同子宫切除术2272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3):170LiGuangyi,ShangHuiling,ChenLushi.Clinicalanalysisof321casesofclassicintrafascialsupracervicalhysterectomy.Chinese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2005,40(3):170

[5]张庆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四种术式的临床观察.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1):1195ZhangQinghua.Clinicalobservationoffourmethodsoflaparoscopichysterectomy.ChinaJournalofEndoscopy,2005,11(11):1195

[6]夏恩兰,黄晓武,郑杰,等.自制阴道穹窿顶举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国内镜杂志,2006,12(3):241XiaEnlan,HuangXiaowu,ZhengJie,etal.Clinicalvalueofserumbiochemicalinspectiononhysteroscopicelectrosurgery.ChinaJournalofEndoscopy,2006,12(3):241

[7]张萍,曾嫣,凌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26例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3):210ZhangPing,ZengYan,LingFen.Analysisoflaparoscopichysterectomyin126patients.AcademicJournalofShanghaiSecondMedicalUniversity,2004,24(3):210

[8]张巧玉,梁志清,秦荣,等。PK刀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中的价值.中国内镜杂志,2004,10(4):30ZhangQiaoyu,LiangZhiqing,QinRong,etal.RoleofPKscalpelinlaparoscopicoperationsubtotalhysterectomy.ChinaJournalofEndoscopy,2004,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