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国际论文范例(3篇)
发表国际论文范文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播好中国声音,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提高英文报道在全球媒体特别是知名和主流媒体上的落地率和转引率。经过三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新华社国际英文报道的落地率倍增,由2010年的不到60条增加到目前每年120多条,为进一步加强报道积累了丰富经验。
怎样切实提高传播力?
分析近年来新华社的英文国际报道,可以发现,评论是英文国际报道在世界知名媒体上的落地率大幅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各类体裁稿件被采用的情况来看,2011年以前,采用最好的是消息。而从2011年开始,评论稿件异军突起,大幅增长,目前支撑起整个国际英文报道采用的半壁江山。
其中,新华社国际部精心营造的政策和机制等“软环境”功不可没。
1转变观念
实现转型,观念先行。近年来,新华社国际部一直在报道方面大力倡导解放思想,鼓励大胆创新,要求在重大国际报道中力求有所作为,突出“中国视角”,促使采编人员敢于主动触碰热点、敏感话题,敢于在国际舆论场果断出手,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价值。同时,相关领导也鼓励在外文报道中打破种种人为,不要说“永远正确的废话”,也不要简单重复政府部门说过的话。事实表明,如果操作得当,这类外文报道能更好地配合政府工作和外交大局,达到原来仅仅依靠官方表态这一单一渠道所难以实现的传播效果。
2制度保障
为打造英文评论品牌、提高外文报道落地率,新华社国际部制定了加强外文报道的有关规定,改进外文好稿评选办法,对获得国际知名媒体和驻在国及地区最有影Ⅱ向力的媒体采用的稿件作者进行奖励,同时开展了“外文报道之星”和“外文报道未来之星”评奖活动。这一奖励机制,大大激励了新华社采编人员提高外文水平的自觉性,有效调动了投身外文稿件特别是英文评论写作的积极性,培养了一批英文评论“战略”。
3方法得当
新华社国际部在实践中还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敢说、快说和会说”。
所谓“敢说”,就是要针对敏感、热点问题及时发声。尤其是在事关国家利益和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方面,不能甘当鸵鸟,坐等官方表态,而是要先声夺人,旗帜鲜明地在第一时间表达中国观点,传播中国价值。
所谓“快说”,就是要抓住时机,迅速发声。新闻是易碎品,同样一条稿子,发与不发效果不一样,早发与晚发效果也不一样。
所谓“会说”,就是既要导向正确,观点明确,也要合情合理,以理服人。面对国际舆论,如果不能立足于稿件的专业性,而只是简单的攻击、谩骂,只会被人嗤之以鼻,产生负作用。真正专业的评论,即便因立场和国家利益不同让西方媒体和受众感到不快,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其合理性。正如新华社副总编辑彭树杰所言,越是敏感的问题,越是要理性、平和,观点表述和论证让人挑不出瑕疵。
4队伍建设
除了致力于形成勤于钻研、踊跃写作的风气之外,新华社国际部还整合全部资源,鼓励其他方面的外文高手在主业,之余主动投稿,撰写英文评论。从近年获得“外文报道之星”和“外文报道未来之星”称号的人员构成来看,其中包括了相关领导、发稿人、资深编辑和外部人员,形成比较完整的人才梯队。
国际知名媒体关注什么?
1“中国”是最大优势所在
如果对被采用的国际英文评论稿件按选题作进一步细分,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的题材上,包括中外关系等涉华问题、美国政治与经济、世界经济和地区热点问题。其中,中外关系等涉华问题是重头,占三分之二,是当之无愧的评论题材富矿。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做大做强国际英文评论品牌,一定要用好用足“中国视角”这个最大的先天优势。
因此,新华社国际部在策划和组织撰写国际英文评论时,首先是从当前国际舆论和国际社会最关注的涉华问题入手,在各大国际知名媒体中通过“中国”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准角度,把握基调,抓住时机,果断出手。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知名媒体上发出中国声音,阐明中国立场。
今年6月,斯诺登公开美国“棱镜”计划,揭露出美国多年来对中国进行网络监视活动的事实。加之美国一直以来指责中国对美国进行网络攻击,因此斯诺登案不仅受到国际舆论广泛关注,而且也直接涉及我国家声誉和国家利益。在此时刻,作为国家通讯社,及时发出中国声音、表明中国立场十分重要。
为此,新华社国际部及时播发评论《斯诺登案,美国欠世界一个解释》,被法新社、美联社、德新社、《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澳大利亚人报》《印度斯坦报》等国际知名媒体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广泛的国际影响。
2回应性报道更易受西方媒体关注
目前,新华社国际英文评论稿件,从稿件议题看,大概有两类,一类是主动设置议题,另一类是回应争议议题报道。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近年来在国际知名媒体上落地的新华社国际英文评论当中,主动设置议题稿件落地仅占少数,多数为批驳西方错误观点和奉劝其改变政策、针锋相对的回应性报道。
比如,针对希拉里2012年7月底访非期间诋毁中非关系的言论,新华社播发的英文评论《美国破坏中非和睦企图注定要失败》被《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以及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主流媒体采用。
还有,2012年10月,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罗姆尼举行了三场辩论,每次辩论都出现了攻击中国的言论。新华社国际部及时策划播发了3条英文评论,全部被国际知名媒体采用。
如何更好地在英文主流媒体传达中国声音
当前,在新华社国际部播发的英文评论中,有近四分之一能被世界知名媒体采用。继续提升国际知名媒体的采用率,更好地在英文主流媒体传达中国声音,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着力在“会说”上下功夫。在继续围绕国际舆论场中的涉华热点、焦点议题,定期梳理报道重点的基础上,中国媒体不仅要及时发声,更要准确发声、有效发声,提高评论稿件命中率。同时,要着力改进稿件质量,在“快说”“敢说”的基础上,着力在“会说”上下功夫,对发稿时机选择、观点立场提炼、政策基调把握和英文写作水平进行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2中国视角,全球视野。在继续加强涉华问题评论报道、传播中国价值的基础上,开阔视野,以更为开放的心态。寻找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话语共同点和利益交汇点,在气候变化、金融安全、全球治理和网络安全等人类普遍关注的共同挑战方面体现中国对人类命运和全球事务的认识、思考与担当。
发表国际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商务英语翻译;应用
1.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英国著名翻译教育家彼得•纽马克在1981年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词汇,并把文本做了明确的分类,包括信息型,表达型和呼唤型,强调了在对原作或者译文进行翻译时,要紧贴原文。而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理论主要强调对原文作者思维过程进行重现,比较重视翻译中的内容,并且利用短小的句子对原文的单词,短语等进行表述。而交际翻译理论恰恰相反,强调翻译的语域要与目标文本相一致,更加注重翻译效果,交际翻译理论在翻译上一般是以段落为基础的,把目的语作为翻译中心,比较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对翻译后的反应,主要是让读者能够读到真实客观的原文信息。彼得?纽马克认为,在翻译中,使用的方法是按照文本性质的不同进行选择的。在文本中,像小说,信件等文学文本,能够体现出作者和文本本身的,都属于表达型文本;而有些文本主要目的是要表述文本的内容和传递相关信息和知识,这类型的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这种类型的文本要求的内容和书写格式比较规范,大部分的领域都可以应用;呼唤型文本主要的目的在于得到读者相应的反馈,把读者和作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指南等属于呼唤型文本。彼得?纽马克认为,在表达型文本中,使用语义翻译比较合适,而交际翻译比较适合在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中使用。
2.商务英语翻译特点
2.1商务英语中的词汇变化速度较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商务英语已经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商务英语的词汇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涌现出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增加新事物的产生,而商务英语也要把这些新鲜的事物加入到其中,促使商务英语词汇变化更新速度加快。例如,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后,出现了电子商务(E-business)、网上营销(onlinemarketing)等新词汇。同时,还有一些词汇根据其词义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得到新的词组,而表达的意思也就有所不同。如venturecapital,把venture和capital进行了组合,这个词组的意思是风险投资,代表风险性较大的投资。2.2商务英语的词汇和内容专业性较强商务英语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词汇专业性较强,使得商务英语中的词汇所表达的含义都是和所在的行业息息相关,不能与普通的英语一样进行词语翻译。同时,商务英语在语言表达的要求上比较严格,要求用词必须准确,严谨。例如商务英语中FOB(freeonboard),FOB的意思是离岸价格,是指卖方在产地交货时候的货物价格。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是指到岸价格,其中包含了货物的成本和运费等。这些词语都有其自身的含义,但是,由于应用环境和位置不同,其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2.3同一个词汇表达多种含义同一词汇表述多种含义,这种情况在商务英语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商务英语被应用于很多领域中,正由于领域的不同,同一个单词在不同行业中所表达的含义也都是不同的。大大增加了一词多义的几率。例如“discount”这个单词,在不同语句中,就表现了不同的含义。句1:Youmaytaketheacceptedbilltoadiscountbankbeforethematurityifyouareinurgentneedofthemoney.(如果贵方急需这笔钱,你们可以把这个承兑了的汇票去贴现银行贴现。)这里的“discount”是“贴现”的意思。句2:Ifyouordermorethan100pieces,wewillofferyoua15%discount.(如果你方订货超过100件,我公司将给贵公司八五折优惠。)这里的“discount”是“优惠”的意思。这种情况在商务英语中非常常见。因此,在商务英语中,对单词和词组的使用和翻译必须要根据所在的环境进行翻译。
3.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适用性
3.1对各国家间的文化不对等现象进行合理的调整经济全球一体化给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挑战。各个国家由于地域差异,导致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各国的文化;出现了不对等的现象。而交际翻译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把原文的主旨通过适当的语言表达的出来,并实现翻译后的文意和原文本的文意相同,并让读者的感受和原作者达到同样的阅读效果,从而实现准确交际的目的。所以,在中西方民族文化存在巨大差异的环境下,翻译人员要对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使用适当的语言,把各国的民族文化进行等值的信息交流。在实际英语应用中,经常会出现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兔子在我国代表了一种很可爱的动物,还有以兔子命名的“大白兔”奶糖,深受国民的喜爱。但是,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兔子并不是一种受欢迎的动物。它们能够破坏草原,与牛羊争夺食物,破坏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澳大利亚人认为兔子是一种不好的动物。在对中国“大白兔”奶糖品牌进行翻译时,不能直接译成“WhiteRabbit”,否则,会给此品牌带来很大的影响。3.2能够使译文与原文的语义进行信息对等交际翻译理论的观点中表述了翻译的目的在于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准确的传达,认为,翻译中所做的所有工作必须服务于整体译文的翻译效果。而商务英语翻译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保持译文信息要与原文信息对等,实现信息的等值传递。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工作者对部分特殊信息进行翻译时,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同的环境,对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在现实的商务英语翻译中,有很多翻译者对词汇进行了直译,使翻译前词汇所表述的信息和翻译后所表述的信息不能等值,从而出现了很多错误。例如,我国很多“国家二级企业”被翻译成“StateSecond-classEnterprise”,而“Second-class”在英语中,具有质量下降的意思,既影响了企业的形象,也给企业的扩大和发展带来较坏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这个词语用“State-levelⅡEnterprise”来翻译,相对会好很多。所以,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工作者要对自己的工作极度负责,防止类似事件出现,带来不好的影响。3.3要求用词必须准确,严谨由于商务英语是一项专业的技术活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用词严谨,准确,表面意义不仅要准确,同时在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也要准确的传达。如果在翻译中,出现了很多词语进行直译的现象,没有相应的商务知识做指导,就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原文的意思,甚至与原文意思相悖而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把白酒直接翻译成“whitewine”,从字面上来看,我们的翻译好像没有错误。但是在英语中,“wine”一般特指用水果为原料来酿造的酒,如applewine等。当“wine”前没有任何修饰语时,它的含义是指葡萄酒,从直面意思来看就是“白葡萄酒”的意思。这样就使单词和表述的含义有所差别,从而出现错误。
4.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用的方向
4.1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直译应用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一般分为直译,意译和转译三个部分。而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并没有否定语义翻译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地位,而交际翻译理论在直译中的应用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直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含义直译。含义直译是根据原来文本的语法内容和词汇结构进行直接翻译,其中不加入特殊的调整。在很多词语上,中西方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对词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好学习,天天向上”,而对其进行直译翻译时为“Goodgoodstudy,daydayup”,这种直译翻译能够充分的表达出中西方的教育意识。而另一种直译为发音直译,顾名思义,就是英语中有一些词语可以通过发音来翻译成中文,并且这些词语的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如“model”,可以直接被中文译为“模特”;“salon”可以直译为“沙龙”。这种翻译方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交际翻译理论的直译应用,简单易懂,很容易被双方国家所接受,同时又可以提供更好的交流意境,既有本国的语言韵味,也具有对方国家的语言风格,有利于双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的促成。4.2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意译应用通过理解原始文本的内在含义,进行内容的形象表达,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这种翻译方式是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意译方式。英语与汉语在很多表达方式上都是相似的。如对于某些事物或者动作使用比喻的方式进行表达,在英语中也经常会用到。如果遇见带有比喻等手法的英语,对其使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就不能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也会阻碍双方的正常沟通和交流。如“Hewasbornwithasilverspooninhismouth”,对于这一句的直译可以翻译成为“他出生的时候嘴里含着银匙”。这句话很明显是不符合常理的。这种翻译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此句话的深层含义。而交际翻译理论的意译应用就可以把这句话利用比喻的手法进行联想,翻译,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事实上,可以含着银匙出生的人说明他从出生起就比较富有。在正常的表达中,出现发音或者表达不清楚的文本很正常,我们可以利用交际翻译理论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使商务英语翻译达到更好的效果。4.3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转译应用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直译和意译的应用在运用和表述上相对简单,浅显易懂,而转译就需要翻译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才能把原文的含义表述的淋漓尽致。转译不能单单通过字面或者比喻对原文进行翻译,而必须把原文中语句所描述的事物转换成另外一种事物,并做出更多的调整,来实现双方文化的沟通和交流,相对于直译或者是意译而言,难度增加了很多。例如,中国的紫禁城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同时也是又名的旅游胜地,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但是对于紫禁城来说,在英语中被翻译成“ForbiddenCity”。这种翻译方式并不是直译的方法,因为其中的紫色没有被翻译出来。但它也不是意译,如果是意译,所表述的内容和文字的字面表述不应当有关联,而它恰恰是有关联的,所以说也不是意译。因此,这个翻译所采用的是转译的方式,能够充分的对紫禁城进行表述。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能够通过一个事物转换成另一个事物进行描述,也可以把静态和动态互转,最终来达到信息的传递和思想的感悟。
作者:张双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翁凤翔.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J].上海翻译,2013(01).
[2]盛卓立.电影名片的交际翻译特性和翻译方法———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谈起[J].惠州学院学报,2010(04).
[3]周彦君.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12(08).
[4]康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J].晋中学院学报,2013(05).
[5]王宗炎.纽马克论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J].中国翻译,2011(01).
[6]廖英,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及翻译研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5).
发表国际论文范文
中广网天津12月3日消息(记者丁晓兵刘嗣冉)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会上获悉,由天津大学精仪学院王清月教授带领的超快激光研究团队完成的论文《High-powerwavelength-tunablephotonic-crystal-fiber-basedoscillator-amplifier-frequency-shifterfemtosecondlasersystemanditsapplicationsformaterialmicroprocessing》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09年)”。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王清月教授、胡明列教授共同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博文,在影响因子5.502的LaserPhysicsLetters杂志2009年第一期上,并成为当期的封面文章。为促进我国高影响高质量科技论文的发表,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广泛认可的高影响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首次百篇最具影响的学术论文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年度在论文的全面评定中,广泛采纳了专家和学者的建议,重新修订了论文评定指标,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产生自2009年表现不俗的论文中,以此为基础,结合论文的创新性、的期刊水平、是否处于研究前沿、是否属于研究热点、合著论文中我国作者的主导性、论文的文献类型、论文的参考文献情况和论文的国际知名度等指标进行遴选。本年度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分布于20个学科领域,分属于71个机构,这是天津大学第一次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