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应急响应预案范例(3篇)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预案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天下第一猪”为你整理了这篇气象局开展2022年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气象局开展2022年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按照省市网络安全管理相关要求,以贴近实际、注重实效为原则,深圳市气象局于2022年12月4日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切实把开展应急演练作为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增强全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全面提升全局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本次演练以核心业务系统受“勒索病毒”感染为场景,从监测预警、先期处置、风险研判、预案启动、事件上报、事件处置、事件总结等方面,按照局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全流程全方位对重大网络安全风险的应急处置流程进行了模拟演练,提升了全局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科学、安全、有序、快速”应对新型勒索病毒安全事件的预期目标。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预案范文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联动系统
随着互联网对各个领域的渗透,我国的网络安全防护任务越来越重。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网络信息安全可分为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即通信安全、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内容安全。在这4个阶段中,前两个发展阶段属于运行安全方面―OPSEC。而对于网络基础设施与信息的保护则称之为物理安全―PHYSEC。随着网络的发展,随后又提出了内容安全―CONTSEC,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利用方面的安全问题。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网络安全事件,网络安全对抗必须进一步的细化以及升级。在此背景下,应急响应联动系统的建立尤为重要,因为通过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政府对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的解决能力,减少和预防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因此目前对应急响应及联动系统的基础理论、框架构建、技术操作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1应急响应的基本内容
1.1应急响应系统的建立
为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发生,事前准备工作或事后有效措施的实施便是应急响应系统建立的目的。应急响应系统包含5个步骤。
(1)管理。即组织对事情发生前后人员之间的职能划分。
(2)准备。对于各种网络安全事件提前制定的一些应急预案措施。
(3)响应。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进行,系统对事件进行安全检测有效防止系统信息进一步遭到破坏,并对已受到破坏的数据进行恢复。
(4)分析。为各种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提供调整的依据,提高防御能力。
(5)服务。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为应急响应对计算机运行安全提供更多的有力的保障。
1.2应急响应系统建立必须遵循的原则
(1)规范化原则。为能保证应急响应系统有效策略的实施,各个组织都应该建立相应的文档描述。任何组织应急响应系统应该有清晰和完全的文档。并有相关的规章条例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组织成员作为应急响应系统的服务者必须遵守相关的条例,也可以写入工作职责来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
(2)动态性原则。信息安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因此各种安全事件的复杂性使得应急响应策略的制定更加具有难度。为了完善应急响应策略就必须注重信息安全的动态性原则,并对策略实时作出相应调整。
(3)信息共享原则。应急响应过程中,系统会提供大量可能与安全事件无关的信息,如果提高应急响应系统中重要信息被发现的可能性,在信息提取过程中,信息共享是应急响应的关键,应该考虑将信息共享的对象与内容进行筛选,交叉分析。
(4)整体性原则。作为一个系统体系应急响应的策略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应该在所有的互联网范中进行安全防护,不放过任何一点的细节,因为一点点的疏漏都会导致全网的瘫痪。整个应急响应策略体系除了要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也要从管理方面着手,因为管理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件更为严重。因此,制定管理方法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进行统筹安排,既要完善管理方法,也要注重技术层面。
(5)现实可行性原则。通过判断应急响应策略是否合理性来衡量是否在线上具有可行性。
(6)指导性原则。应急响应系统体系中的策略并非百分之百的解决方案,ψ橹而言,它只是对于处理网络安全事件方法进行一定的指导,而对整个组织工作也只是提供全局性的指导。
2应急响应系统体系的总体框架
如果对应急响应系统体系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中心和两个组。
(1)两个中心。应急响应中心与信息共享分析中心。应急响应系统体系的关键是信息共享分析中心。它主要负责的是对中心收集来的各级组织的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并对整个网络作出预警或者事件的跟踪,并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应急响应中心的任务则是对系统体系预案进行管理,通过对信息共享分析中心各种信息安全事件的分类分析并进行应急响应。
(2)两个组。应急管理组及专业应急组。应急组对整个事件进行全局性指导,并协调各个机构,指导各个组织成员对事件进行应急策略的制定。在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应急响应与救援处于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专业应急组是环节的关键,是实现信息安全保障的核心。通过应急组的响应迅速使网络系统得到恢复。
3应急响应的层次
“八方威胁,六面防护,四位一体,应急响应”这句话形容的则是应急响应体系的整个工作过程。
(1)“八方威胁”是指应急响应系统中的网络安全事件。而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对其进行编号的话,1类为有害程度最轻的事件,8类则最为严重,俨然一场网络战争。而且一般的安全事件都不是单独发生的,通常许多事件都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2)“六面防护”防护是指技术层面的防御,主要是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入侵检测、网络监审、事件跟踪和预防6个方面。
(3)“四位一体”主要是指各个小组的组织保障体系,如应急组、专业组、组织协调机构、专家顾问组。
(4)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系统的核心为应急响应的实施功能。应急响应系统通过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目标进行分类并分析,通过对事件的判断进行事件分级,制定具体的预案或措施,并有通过各个小组进行信息实施,并有技术组对系统进行恢复重建和应急管理,保证目标的信息系统安全。
4应急响应体系的周期性
通过应急响应系统的工作,分析应急响应联动系统在网络安全事件中可能具有生命周期性。网络安全事件的生命周期从风险分析开始,一般的风险分析包括网络风险评估和资源损失评估等。对风险分析进行正确有效的分析有利于高效率的应急响应。为了这一阶段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制订安全政策以及各种应急响应优先权的各种规定。安全工具与系统、网络配置工具,使网络的安全性与可用性两者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在检测阶段,通过各种手段收集信息,利用系统特征或IDS工具来预测安全事件的发生。之后响应阶段,利用各种手段抑制、消除安全事件并进行有利反击。最后在恢复阶段对受到攻击的对象进行恢复,使其恢复到事件发生之前。网络安全事件的周期性更全面,更实际地概括了应急响应系统的工作过程。
5应急响应体系的联动性
(1)“六面防护”的联动。首先由风险评估对网络安全事件作出安全评估并确定其“威胁”等,再由等级保护进行措施制定,对其入侵的主体进行入侵检测确定威胁漏洞所在,再通过网络监审发现安全事件并进行事件跟踪再由事件跟踪对其事件进行分析,并通过预防对响应策略进行调整,并分析防御的有效性。
(2)“四位一体”的联动。联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急响应系统的有效运行,因此应急组、专业组、组织协调机构、专家顾问组之间就要努力做好协调工作。组织协调机构主要负责总体的协调工作,应急组与专家顾问组主要负责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同时应急组还承担着对突发的安全事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以及信息上报的工作,并对组织协调机构提出的相关事件的应急预案或者保护措施进行执行的工作。
(3)应急响应的联动。作为应急响应系统的核心,应急响应实施功能通过信息,在应急预案或保护措施实施过程中,对事件的发展情况、处理进程进行全程跟踪。尤其是在事后对事件进行跟踪分析,从而进行恢复重建,排除事件对系统产生的威胁。除了对事件进行全程跟踪外,作为核心,还应对相关的应急资源进行协调,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预案范文篇3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网站出现故障或者安全隐患时,运维人员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做出应急处理,严重地影响了网站的可用性与品牌形象权威性。二是传统的网络运维没有规范化、体系化,导致难以有效管控安全事件处理进度。
2015年,CNCERT(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报了涉及政府机构和重要信息系统部门的事件型漏洞近2.4万起,约是2014年的2.6倍,网络安全威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2016年中国举办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G20峰会,中国正在成为国际黑客关注的目标,尤其是中国政府网站将成为国际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
因此,为确保中国政府网站的安全、高效、可持续运作,网站安全保障工作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浙江乾冠信息安全研究院CNCERT(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报了涉及政府机构和重要信息系统部门的网站进行了摸底排查,目前发现不少网站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高危漏洞5个,中危和低危漏洞16个,网站故障率为20%。由此看来,一些政府单位的相关网站安全性面临较大威胁,如何彻底排查、修复网站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现如今做好网络安全维护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建立一套长效的网络安全保证体系是当务之急。
为此乾冠提出部署网络安全应急移动管理平台体系的解决方案。该安全保障体系主要由网站监测平台、网站预警平台、移动应急指挥三部分构成。实现“监测、预警、服务”安全闭环式管理。
第一步,建立网站远程监测平台。网站监测平台是一套软硬件一体化监测平台,已广泛用于云平台、网站和金融机构,以云计算和数据集中化技术为依托,采用远程监测方式对网站提供7×24小时实施安全监测服务。
第二步,建立网站安全预警平台。网站安全预警平台是针对网站的漏洞、可用性、篡改、挂马、暗链、坏链、DNS劫持、敏感字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第一时间获悉,并依据应急预案及时作出应对策略,最大限度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
第三步,部署移动应急处置平台。当出现一个安全事件后,为了及时和统一处理,以及跟踪处理进度,可以由网站监测预警平台或者由手机App安全软件生成运维工单,每一个需要处理的故障告警均以运维工单的形式流转,既方便统一指挥和跟踪处理情况,也便于日后的统一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