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预案范例(3篇)
企业安全生产预案范文篇1
一、园区经济发展局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1.继续进行企业特种设备运行情况、年检情况、特种设备操作工持证情况的摸底调查,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形成电子文档,便于督促企业按时按要求对特种设备及操作证进行报检。
收集、整理企业的基本信息23个、初步建立了企业信息数据库1个(包括现有企业、新进企业、学校、个体的特种设备种类),特别是开展了新进园区企业生产情况的摸底工作。内容包括:特种设备台帐、企业的安全架构、应急预案、培训计划、特种人员名单等。
2.加强对29个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管和督促,要求拥有特种设备的企业,如锅炉、蒸汽管路、货梯等设备在出厂、安装、使用登记备案、定期年检、检测、人员持证上岗方面必须按照国家特种设备使用规范严格进行,并对企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重点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安全会议记录,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3.7月份—8月份按照《XXXX园区2006年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方案》的部署安排,督促企业对照方案进行自检自查。并要求企业提交自检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发现问题5处(双腾锅炉司炉工无证操作、燃气公司气瓶堆放不规范、侨盛木业电工、焊工、叉车工无证操作、新宜锅炉超期未检、广明操作工不熟悉操作流程),提出安全整改建议5条。同时与安监部门开展多项专项整治行动。
4.按照园区的整体预案要求,制定了部门的应急预案,完善各部门和企业的应急预案。园区经济发展局根据《XXXX园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精神要求制定《XXXXX园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并协助4个企业根据《XXXXX园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各特种设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5.组织4个新投产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安全制度比较完善、管理体系比较健全、安全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参观学习,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增强其安全意识。
6.督促绿山、新宜、昌茂、金龙、希望高中、侨中、桂华、天然纸业、双腾等9个企事业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报检报验,对特种岗位人员上岗证书进行复验、复查。
二、第四季度的工作安排
1.按照2006年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方案的部署,重点检查特种设备运行和操作员持证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清除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2.指导企业按安全生产要求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形成安全培训制度,并按预案要求进行安全应急演习,要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
企业安全生产预案范文
2006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高峰论坛
主题:安全与民生
一、活动背景
2009年是中国“安全生产年”,1月9日,国务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分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及附则等六大部分。
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实施总体预案,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十年,世界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如何科学应对和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置,是当今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区域性、季节性强;特别是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体预案,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总体预案已经,关键在贯彻落实。为此适时举办“2006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高峰论坛”将是深入贯彻党和政府提出的“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政策方针及贯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高社会公众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普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等重大举措。同时也为政府、企业、学者等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二、可行性分析
1、2009年为中国“安全生产”年,1月8日,国务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且已经深入落实到省市机关单位,相关单位也已经下发到企事业单位,并要求他们根据各自行业特色编制《应急预案》,并严格落实到位,为此举办论坛无疑是企业学习与交流的良好机会;
2、2009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两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关注民生”作为重中之重,这是政策导向。此项活动正式立足于“两会精神”,围绕安全“预防”与“应急”开展广泛宣传、研究、与探讨,关乎民生,关乎安全;
3、安全问题确实已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虽然2009年安全问题有所好转。但研讨安全预防与应急管理势在必行;
4、活动本身关系到民众的生命、财产、企业的发展等众多问题,属于公益性活动,以“民生与安全”为主题,必定能够赢得企业与政府的支持,对于赞助企业来说也是一项公益事业;
5、借助华声国际强大的媒体资源,可以迅速的传播论坛信息,这位招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与保障;
三、优势分析
1、与时俱进,关注民生:紧紧围绕两会精神,组织策划活动;
2、顺势就事,主题突出:预防与应急系统,始终是我国企业与政府最为缺乏的经验,而以前也很少涉及,借助《应急预案》的出台,必将得到更好的关注;
3、强劲媒体,宣传迅速:利用华声国际强大的媒体资源,瞬间即可传播海内外,为招商带来很大方便;
4、政府牵头、权威主办;拟邀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牵头主办,以政府的声音权威呼唤“安全与民生”
5、专家演讲、学术精深;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全面解析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
四、参与群体
1、各地市、县政府机关分管领导或安全管理部门;
2、海内外食品、矿业、交通、消防等科研单位及安全教育单位;
3、海内外相关安全生产企业等。
4、海内外安全生产设备制造企业
五、活动主题:安全与民生
六、活动名称:2006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高峰论坛
八、论坛议题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制定:
安全生产与民生
应急管理与企业发展
安全生产技术与设备
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预测与预防
国际知名企业的应急管理系统解析
国内知名企业的应急管理系统解析
企业危机管理
安全生产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
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九、活动内容
1、论坛新闻会
2、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高峰论坛
3、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交流洽谈会
4、优秀企业应急管理考察
5、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大赛
6、欢迎晚宴
7、颁奖大会
8、开幕式
9、闭幕式
10、领导致辞
11、专家演讲
企业安全生产预案范文
为规范和强化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预案衔接,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52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年工作要点》(安监总政发〔〕1号)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特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应急预案管理标准化,完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能力,使灾害事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完成全县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教育和备案管理工作,建立起上下贯通、左右衔接,覆盖全县各街镇、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二)各街镇、县级部门(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人员得到系统培训提高。
(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队伍建设和管理得到全面提升。
(四)建立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
(五)建立起更加科学、适用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运行体制、机制。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
1.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
(1)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支撑预案。
(2)县级部门(机构)应急预案。
(3)街镇、村居(社区)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及其本地区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支撑应急预案。
(4)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
A、高危行业企业: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建筑企业,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和烟花爆竹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
B、高风险领域企业:包括道路客运、水上客渡船(含旅游船);
C、生产作业场所(车间)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
(5)公众聚集场所应急预案。
A、学校、幼儿园;
B、经营面积地上200平方米以上,地下1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宾旅馆业,文化娱乐、医院、诊所和其他服务行业经营单位;
C、经营面积地上500平方米以上,地下300平方米以上的集贸市场、商场、超市。
(6)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应急预案。
(7)重大政治、商贸、文艺、体育等活动应急预案。
2.各类各级应急预案编制、修订责任单位
(1)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安监局负责。
(2)县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支撑预案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县道路交通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公安局牵头,县交通局配合;
县危险品运输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交通局牵头,县公安局配合;
县水上交通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由县交通局负责;
县烟花爆竹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安监局牵头,县公安局、县供销社、县烟花爆竹公司配合;
县大型商业、文化娱乐场所和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公安局牵头,县文广新局、县商委、县卫生局配合;
县建筑施工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建委负责;
县乡镇煤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煤管局负责;
县特种设备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质监局负责;
县危险化学品生产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经委负责,县公安局配合;
县危险化学品经营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商委负责,县公安局配合;
县民爆器材生产、经营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商委负责,县公安局配合;
县森林火灾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林业局负责;
县地质灾害、公共危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国土房管局负责;
县市政公共设施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市政局负责;
县电力、天然气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经委负责,电力、天然气部门配合;
县防汛、农业机械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水务局(县农机局)负责;
县非煤矿山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安监局负责。
县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环保局负责,相关部门和街镇配合;
县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安监局负责,相关部门和街镇配合;
(3)县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和负有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职责部门的应急预案,分别由各部门负责。
(4)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村居(社区)突发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由街镇、村居(社区)负责。
(5)各生产经营单位、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各单位负责。总公司、总厂负责督促、指导下属单位和改制剥离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建立健全包括集团公司(总厂)、子公司(分厂)、基层单位以及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关键重点部位在内的应急预案体系。
(6)不属于以上规定应急预案编制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和公众聚集场所可以不编制应急预案,但必须编制事故灾难应急处置措施(程序)。
(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
1.建立完善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运行体制、机制
(1)制定《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修订完善《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3)修订完善《县突发事故灾难现场处置程序》。
(4)制定《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5)修订完善《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手册》。
2.建立完善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应急预案修编、评审、备案、签发制度。
A、各预案编制单位的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及时报送上级(含企业上级行业行政主管单位)评审备案后,由预案编制单位行政首长签字,并报送所在地县级主管部门、街镇(社区)备案,应急预案必须同时具备纸质件和电子件;
B、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支撑预案,由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县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县安全生产专家评审,县政府审定;
C、各街镇、在管单位、高危行业企业、高风险领域企业,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单位应急预案,由预案编制单位报送县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县安全生产专家评审备案。
(2)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制度。
A、各街镇、各部门(机构)、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活动;
B、通过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活动,总结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订上报评审备案。
(3)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队伍管理制度。
A、各街镇、各部门(机构)、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实际需要,配齐、配足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并做好经常性的保养,保持各种应急装备完好;
B、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以及矿山、建筑施工、民爆物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上述企业规模较小的,可建立辅助应急救援队伍或与就近专业应急队伍签订协议为其提供事故抢险救援服务;
C、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机构)、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及队伍情况档案,并于每年6月30日前报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备案一次。
(三)切实加强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平台和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1.建成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固定指挥平台
2.建成事故灾难现场应急救援移动指挥平台
3.完成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1)建成全县各街镇、各部门(机构)和高危行业企业、高风险领域企业及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隐患单位相连接集声讯、图像、文字等一体化的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
(2)建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数据库,实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数据共享。
A、建立完善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信息库;
B、建立完善全县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及队伍情况信息库;
C、建立完善全县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监管数据库;
D、建立完善全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息资料数据库。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
年3月底前,制定印发《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二)宣传发动阶段。
3月底前制发相关文件,建立工作机构,层层召开会议,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三)组织培训阶段。
年4月10日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管理人员的培训。分期分批举办县级部门(机构)、街镇、在属以上企业预案管理人员培训班,县内高危行业企业、高风险领域企业和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预案管理人员培训班,较大型工业企业、较大型公众聚集场所预案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国家安监总局和市安监局相关领导和专家授课。
(四)编制、修订、演练、评审、备案阶段。
年5月20日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评审、备案。
(五)机制建立阶段。
年5月25日前,制定、修订完善《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管理办法》、《县突发事故灾难现场处置程序》、《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手册》。
(六)总结验收推广阶段。
年5月31日前,提请国家安监总局和市安监局对我县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总结。
同时推进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平台和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力争5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五、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等具体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评审和备案管理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各级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方案,组建班子,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各街镇、县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领导和督促、指导本辖区、本系统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评审和备案工作,建立本辖区、本系统上下衔接、左右联系的应急预案体系。
(三)督促检查,加强指导。
县安监局要组织力量深入街镇、部门(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督促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