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6篇)

来源: 时间:2024-08-04 手机浏览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篇1

1、目的: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职责及适用范围: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3、应急预案启动:

以当地报纸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4、应急预案实施

(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

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

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

各岗位。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

下午2:30分安排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0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

10:30分和下午2点钟。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件的

处理需要。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

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附:中暑临床表现: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8)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正常工作时间及假日:

事件发生---通知部门或车间领导---办公室---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夜间:

事件发生---通知组长或值班干部---公司保安队长---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篇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我是来自*班的主持人。

a:碧蓝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无忧无虑地鸣唱。这个世界最生机盎然的就是生命!正是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让我们的整个地球也鲜活起来。

b;可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人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和其他安全事故。排除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以避免的。

a:有位名人说过:安全是1,安全以外的所有东西是0,如果1,没有了,那么所有的0,也就没有意义。看来安全是何等重要。

b:在校园里有这样的现象,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样的行为安全吗?

a:有些队员喜欢在来往学校的路边购买小摊贩的食品或物品,觉得既方便又便宜,但却不知道这些物品有许多是三无产品,人吃了容易造成呕吐、恶心等不良症状。夏季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同学们不要吃没有健康保障的食品,特别是不买街上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食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以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a:夏天即将到来。不少人选择了游泳这个既能避暑又能锻炼身体的方法。但每年都有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蓓蕾初开,前程无限,却被无情的河(塘)水所吞噬,令人痛心。为创设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杜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特向全校学生发出以下倡议:b: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参与那些危险的活动,不到危险、陌生的水域游泳。

二、在有家人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游泳池游泳。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学会相关的防溺水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

四、从我做起,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参与危险的外出游泳活动。

合:同学们,水,温暖的时候像慈爱的母亲,暴虐的时候是残酷的屠夫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生命是可贵的,危险和悲剧是可以预防的。我们的未来是灿烂的,我们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栋梁,祖国的希望。请把握好自己的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让我们每一个人珍惜和尊重我们的生命。

夏季安全教育宣传广播稿二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又进入了一个炎热而又充满生机的夏天,在享受夏日的快乐的同时,不要忘了防暑,保持身体健康哦!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防暑的方法,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大家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清凉的夏天。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插曲

3、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防暑宝典:中暑了怎么办?

高温中暑常发人群为:高温作业工人、夏天露天作业工人、夏季旅游者、家庭中的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的人、产妇和婴儿。若有人员中暑,其救护办法为: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请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插曲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所以,炎炎夏日,掌握预防中暑的方法和中暑后如何处理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

何预防中暑?万一发生中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

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入夏常备的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插曲

常喝降温饮品

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环境、饮食和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外,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绍几种降温饮品:

1.山楂汤。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2.冰镇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3.绿豆酸梅汤。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4.金银花(或菊花)汤。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

5.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6.椰汁银耳羹。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

其他夏季防暑常识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篇3

高温保护惠及所有行业

依据新办法,高温保护将适用于所有行业。老《办法》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主体构成规定,防暑降温措施仅适用于“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的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以及“田间作业”等。新《办法》则明确,高温劳动保护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安监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对用人单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工作场所各项防暑降温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工会组织也将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工会组织将督促用人单位及时改正,拒不改正的将被依法处理。

政府有关部门对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制止,问题严重的将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日气温超35℃即高温

新《办法》对何为高温天气进行了明确界定,即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依据新《办法》,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须调整劳动者作业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安排室外作业不得超过5小时,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不含37℃)时,须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者加班。安监部门表示,只有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措施使劳动者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的,或因行业生产特点无法停工及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才能安排必要的高温作业。

在京从事劳动争议咨询的律师李先生表示,老《办法》只规定高温车间的降温措施和高温中对工人的照顾,高温的标准并不明确。在此前他的案子中,经常会发生工人说已经“热得不行”,但企业却称“并不热”的情况,仲裁机构和法院也难以裁定。

中暑可申请工伤

依照新《办法》,劳动者因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因高温作业引起中暑的,经诊断为职业病、认定为工伤的,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中暑死亡,或中暑后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性中暑诊断,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劳动者出现中暑时,用人单位要立即对中暑劳动者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并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病情严重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

依照有关规定,接触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后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应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还须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高温作业情况,配备中暑急救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

怀孕女工超35℃可休息

新《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及室内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也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中第Ⅲ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

安监部门还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患有高温作业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对患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以及持久性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以及孕期、哺乳期、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劳动者,应当调整其工作地点或工作岗位。

高温作业需发高温津贴

新《办法》专门规定,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篇4

一、暑期来临,通过本预案的编制来指导防暑降温工作的开展,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人身安全,保证项目部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若总指挥外出,由项目副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给予落实,当副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落实。实施救援工作的展开,具体人员安排详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三、当在工程施工中发生高温的各种紧急症状情况时,我项目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在第一时间分别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局、总工会等相关部门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发生后,还应不间断的向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

四、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即视情况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由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并成立以下领导小组:

1、防暑降温保障小组。夏季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作业时,露天作业环境较多;人员作业分布区域复杂、多变;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影响,给在夏季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组长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防止周边施工作业现场事故人员的增加。使应急行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信息联络小组。由组长负责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每天组织收集天气温度状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对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有关部门的联络。

3、安全保障(警戒)小组。对撤离区和安置区内的治安工作,由安全总监担任组长并组织队员负责对险情发展状况进行监控,防止影响施工工期,并对各班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且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以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如何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4、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当事故发生时,由组长组织组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负责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指导危害区内人员进行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输送、收治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5、后勤保障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五、各类紧急情况发生后,需调集的主要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主要物资及人员职责安排如下:

项目部物品采购由综合办公室和财务部负责,主要药品及医疗救护器具如下:

1、药品: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风油精、霍香正气水、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2、救护器具:单架、小型氧气瓶、听筒、毛巾、药用药箱、冷冻柜(冰块)等。

3、项目部内部设置医疗室、配置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的专职医疗救护人员。

六、防暑降温措施

1、加强对广大员工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卫生和暑期保健宣传教育活动,使职工了解暑期的安全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完善、落实高温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防暑降温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尽量避免高温期作业,落实防范措施。

3、暑期来临之前,要做好高温作业员工的健康检查工作,对患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4、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妥善安排好员工的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注意劳逸结合,对室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尽量避免中午炎热时间作业。适当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

5、落实每一位员工的防暑降温物品,尽量以实物形式供给职工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和药品,把好进货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6、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和满足防暑降温工作需要,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暑期易发疾病的监控。

7、暑期期间,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8、将防暑降温领导小组人员的联系方式、报警及急救电话制表张贴于宣传栏中,防止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取得联系。

七、施救方法:

1、轻度患者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八、善后处理工作:

1、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班组的宣传、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到每人都懂得保护自己;懂得救护他人。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1)由信息小组在施工现场设置温度计,并对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收集、处理,然后上报项目部防暑降温保障小组,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当室外气温高于39℃时,项目部应对各班组进行施工降温专项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组停止现场施工作业。

3)后勤保障小组,应能随时保证作业人员现场的饮水、紧急药品。

4)由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依具当年的气温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3:00~14:00)段进行施工作业。经项目部讨论,特制定本项目部夏季(高温月为7月~10月)施工作息时间表,具体如下:

项目部作息时间

上午:7:00~11:00(四个小时)

下午:15:00~19:00(四个小时)

附:遇赶工期或其它特殊情况需加班时,再做另行通知。

5)项目部成立夏季施工防暑降温专项机构”。

6)对项目部各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对各种情况的应紧处理能力。加强对夏季施工安全宣传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降温的安全小常识,提高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等。

7)项目部内部设置专职医护人员,加强项目内部的医疗救护宣传、保障人员的生命、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施工现场。

九、应急恢复、重新进入

当应急恢复后,重新进入之前必须对危险区进行评价,并且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待危险区已确定安全时方可进入现场,继续操作。

十、应急培训及演练

1、培训

①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学习关于防暑降温的常识及中暑急救的简单方法,并要求在施工中能够熟练运用。

②学习本预案,使广大员工知道怎么进行防暑降温工作,如何应对中暑事件。

2、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项目部每年夏季到来前进行大型救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1)演练目的

①测试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及充分程度

②检测应急设备

③确保应急组织人员熟知他们的任务和职责

④测试应急人中的协调能力

⑤辨别和改正计划中的缺陷

⑥检测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应急预案演练情况

为了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项目部于2009年6月20日开展一次救援演练,应急救援训练已成为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在应急救援过程中项目部还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①演练时人员均必须准时到位,并配带好各自的防护用品。

②在救过程中应做到自我保护,抢救他人”及积极有效的抢救。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牛;中暑;现场救治;静脉放血;物理降温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42-02

每年一到炎热的7~9月,随着农业生产进入大忙季节,役用牛使役时间的延长,导致其强度加大,抵抗力下降,在高温下易发生中暑,若延误治疗,就可能导致患病牛死亡,影响农业生产。所以,在高温下使役要特别注意防治役牛中暑[1]。中暑是牛在高温环境或暑天烈日下使役,由于强烈的阳光辐射及高温作用,尤其当气温较高、通风不良及机体适应能力下降时,引起的一种全身代谢紊乱、血液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高度障碍的急性病[2]。

中暑又称为日射病和热射病,在炎热的夏季里,因阳光直接照射牛头部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现象叫日射病。因高温炎热、圈舍潮湿闷热,久渴失饮、通风不良等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现象叫热射病。二者只是引起的病因不同,但在临床和治疗上没有区别[3]。本病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一般均可痊愈,愈后良好。反之,愈后不良甚至导致死亡。现将中暑的现场急救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现场急救

1.1立即离开热源环境

牛中暑后要及时进行现场处理,或立即请兽医进行救治。一般及时治疗都能治愈,延误抢救则会造成死亡。现场处理是抢救中暑病牛的关键。如果发现役用牛在使役中突然精神沉郁,行走不稳,应马上停止使役,立即将患病牛移到阴凉、遮光、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紧急抢救,能行走的牵到荫凉处。如果已经卧地不起,不能行走,也应想办法抬到阴凉通风处[1]。可临时搭建遮阳棚,条件允许时可尽快移至宽敞、阴凉、通风处,尽早治疗[4]。头部用毛巾浸冰或冷水敷头部加快散热[2]。迅速降低体温,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紊乱,积极防治休克和脑水肿[4]。如果出现全身痉挛骚动不安,应将牛保定好,特别是将牛的头部固定好,不能让牛的头在地上碰撞,否则就会引起脑震荡[1]。

1.2物理降温

给牛大量饮水或在牛的头、腰等部用凉水冲淋。降低体温是抢救中暑的首要环节,但必须正确施行。有条件的可在头部及颈静脉沟处用冰袋或冷湿布冷敷,或用冷水冲淋(深井水最好),但对心脏区和肺区不要冷敷或浇注。同时,还可用大量冷水进行直肠灌肠,用电风扇吹风或以人工方法扇风等帮助散热,或用酒精擦洗牛体表降温。治疗场所力求安静,避免围观和声音、光线的刺激[4]。

若病牛出现心脏衰弱、静脉瘀血、结膜水肿时,应先进行补液、强心之后再进行冷水灌肠。但不要用大量冷水对全身冲淋或喷洒,以免引起体表血管急剧收缩和肌肉震颤,阻碍机体散热。

1.3简易疗法

对能自行饮水的病牛,应给予充足的冷水或1%冷盐水让病牛自饮[4]。及时减轻心、肺、脑的负荷,可采用18号或16号注射针头或小宽针颈静脉放血800~1500mL[1]。放血对牛中暑有急救和治疗的双重作用,不仅可减轻脑及肺部的充血、水肿,还可刺激和调节神经机能。同时还可配合耳、尾尖放血[4]。内服生石膏150~200g、荷叶250~300g,或者用“六一散”80~100g,一次灌服[1]。或用急救水(十滴水),每头牛内服70mL/次[3]。

2预防措施

(1)合理使役.农户联合饲养的牛,用户可互相协商,先急后缓,有计划的轮流使用。要充分利用早、晚时间使用,中午11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最好将牛拴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夜间至少保证牛有3~4h的休息时间。在农活安排上,上午气温低,可安排在农作物高的田间使役,下午气温高,最好选择在农作物矮而且通风的田间使役[1]。

(2)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在高温农忙的时期要特别注意给牛多喂些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或草料,每次都要让牛吃饱,饮足水,牛吃草后不能马上使役,应休息30~60min之后才去使役,这样就能让牛更好的消化吸收。同时应特别注意每天给牛多饮几次水,最好在水内加入少量的食盐。在使役中间,也要把牛牵到塘边饮水,并且每使役2~3h休息、20~30min。如果在烈日下使役,最好把树枝或草帽等固定在牛的头顶部,不让烈日直接晒牛头部。以上这些都能有效避免或减少牛中暑的发生[1]。

(3)加强饲养管理。实施防暑降温措施,如开窗或拆除一侧墙壁以加强牛舍的自然通风。安装电扇或排风扇进行人工通风。用凉水喷雾或对牛体滴水降温。牛舍周围种树遮阳。降低牛舍内饲养密度,在运输途中的牛或役用牛,应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清凉饮水,合理安排休息。对过于肥胖或瘦弱及有慢性病的牛。更应加强护理。做好通风、降温、降湿工作[4]。

3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

(1)主要是进行一些必要的对症处理,在放血后可静脉注射复方氯化纳液2000~3000mL[1]。如果病牛出现兴奋狂躁症状,可静脉注射安溴注射液100ml。

在后期如果有昏迷现象出现,要及时静脉注射6%碳酸氢纳500~1000mL,以防止酸中毒[1]。强心及兴奋呼吸,可用10%安钠咖注射液l0~30mL,或5%樟脑磺酸钠注射液20~30mL交替肌肉注射,每3~6h/次。呼吸减弱或有间断呼吸时用25%尼可刹米注射液10~20mL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兴奋呼吸中枢[4]。

(2)中暑危急症状消除后,可内服中药,药物:香薷30g、栀子25g、知母20g、连翘25g、黄芩20g黄连15g、薄荷25g、花粉25g、20g。此方可清热解暑,促进机体恢复[1]。

(3)另外,如果个别病牛中暑症状消除之后,出现食欲减退、怕冷、体温升高等症状,则多是由于抢救时全身浇冷水,引起体表血管收缩不能散热所致,中兽医认为这是寒邪束于体表,致使营卫不和,可服清热散毒的中药。药物:石膏20g、知母30g、花粉15g、金银花30g、25g、桑叶20g、苏叶25g,水煎,连渣一次灌服,一般1~2剂即可痊愈[1]。

4小结

在炎热的夏天,只要科学依据农活使役的强度、使役的时间、农作物植株的高矮、疏密等,合理安排使役,避开高温保证通风,是完全可以预防牛发生中暑的。中暑后只要有效正确及时对症处理,一般都能治愈,愈后良好。反之,多愈后不良。

4.1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预防中暑发生

(1)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在高温农忙时期要特别注意给牛多喂些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或草料,每次都要让牛吃饱,饮足。采食后应休息30~60min,让牛更好的消化吸收,保证基本营养,以提高对热的耐受力。

(2)在炎热天气时特别注意每天给牛多饮几次水,最好在水内加入少量的食盐。在使役中间,也要把牛牵到塘边饮水,并且每使役1~2h休息,20~30min。

(3)如果在烈日下使役,最好把树枝或草帽等固定在牛的头部,不让烈日直接晒牛头部。以上这些都能避免或减少中暑的发生。

4.2离开热源环境,正确实施现场急救

(1)如果发现牛在使役中突然精神沉郁,行走不稳,应马上停止使役,立即将患病牛移到阴凉、遮光、通风良好的地方观察或治疗。如果已经卧地不起,不能行走,也应想办法抬到荫凉通风处,进行紧急抢救。

(2)中暑后尽快采取有效的人工降温措施,如用电风扇或人工扇风,确保通风良好。头部用毛巾浸冰或冷水敷头部加快散热降温,或用酒精擦洗体表降温等措施迅速降低体温。

4.3抢救过程确保正确有效

(1)静脉放血是治疗中暑的有效措施,但在放血过程中要注意放血的速、量和质。速:是一个原则,即放血时血液流出的速度要快,流出越快对心脏应激反应效果越好。量:即血液流出的量,量的多少取决于血液流出的速度快慢有关,血液放出速度快、血液流出的量少也可达到目的,血液放出速度慢、血液就要放出的量多才能达到目的。质:即放血量的血质标准,依据两点掌握放血量。一是血液开始流出时是黑色、放一定量时血色变为鲜红色;二是开始放出的血液用大拇指和食指粘血张开时指间拉丝,放到一定量时,再用大拇指和食指粘血张开时指间不拉丝了即停止放血。

(2)如果出现全身痉挛骚动不安,特别应将牛的头部固定好,不能让牛的头在地上碰撞,否则就会引起脑震荡。

(3)现场处理是抢救中暑病牛的关键,及时对症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紊乱,积极防治休克和脑水肿是治疗中暑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刘楚汉.预防耕牛中暑与现场急救[J].当代农民,1985(7):24.

[2]林其清.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耕牛中暑[J].福建畜牧兽医,2004(6):64.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篇6

《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已经省政府公布并施行。为进一步做好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决定于8、9月份在全市集中开展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规定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和重点

本次专项检查的内容是企业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原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安监局、国税局、地税局《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情况。以及按规定发放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等情况。

检查的重点是建筑、环卫、交通运输、电力、冶金等户外露天高温作业的单位,以及其它涉及高温、高湿作业的单位。

二、检查方式与时间安排

本次检查分为企业自查和督导检查二个阶段实施,具体是:

(一)企业自查阶段(年8月17日至9月10日)

各区、县人社部门要通过不同形式,向企业深入广泛宣传国家和省有关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政策规定,宣传最近实施的《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提高企业领导及职工防暑降温意识,督促辖区内各类企业切实落实各项高温天气防暑降温政策规定和措施。

各大企业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按照省有关规定发放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

(二)督导检查阶段(年9月11日至9月23日)

各区、县人社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企业的自查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企业不少于10户。被抽查的企业应当如实填写《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发放情况检查统计表》(见附表一)。市人社局将组织有关科室、单位对区县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各区、县人社部门在督导检查中发现企业未严格执行规定,特别是不发或少发职工防暑降温费的,要按照《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等规定依法进行处理。各区、县人社部门在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严重问题的,要及时上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