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高中生总结报告(精选8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7 手机浏览

高中生总结报告篇1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分析;发病率;病死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60-01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各种病原体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3类,共39种,实行分类管理。部分传染病可对人类造成重度伤害,或是可能引发大流行,往往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恐慌,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因此,对于传染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才能促进人类健康。本文笔者对2013年喀什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喀什市无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报告病例数为5641例,占总发病例的96%;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报告病例数为241例, 占总发病例的4、1%;死亡24例。总报告病例数5882例与去年(7004例)相比下降16、02%。

1、2 方法

通过对2013年喀什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分析,其中对疫情报告种类、例数、人群分布、职业分布、地区分布、网络直报进行分析,并进行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然后,与2012年同期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对比,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新疆喀什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相对分散,多民族聚居,人口流动性较大,喀什有五个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通往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国际大通道。这些特定自然状况,使喀什地区传染病状况每年都有发生,且报告传染病例数不容乐观。因此,及时做好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积极做好法定传染病的监测和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率,都有利于传染病的防控,对降低区域性传染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总结报告篇2

首先介绍述职报告的定义。根据国家有关公文写作的规定,报告是向上级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议案、报告和请示三个上行文之一。《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 “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 。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是社会组织机关和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管理机关陈述自己某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的履行职务情况的口头报告。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公文,属于报告的一种,又与总结和讲话稿相似。

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特点

( 一 ) 个人性。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是积极安全生产责任人自身所负责的组织或者部门在某一阶段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回顾,按照上级规定在一定时间进行,要从安全工作实践中去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不足与教训,从而对过去的工作做出正确的结论。与一般报告不一样的是,述职报告特别强调个人性。个人对本岗位,或所管理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有职责。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须真实。这就要在写作上更多地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还要据实议事,运用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提出主题,写明层义。讲究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是主要的,议论是必要的。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

( 二 ) 规律性。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实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从中找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得出公正的评价议论,即主题和层义以及众多小观点(包括了经验和规律的思想认识)。议论不是逻辑论证式,而是论断式,因为自身情况就是事实论据。如果不能把感性的事实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高度,就不可能作为未来行动的向导。当然,述职报告中规律性的认识,是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实践理性很强,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职报告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凭空而来,必须进行 “ 扬弃 ” ,即必须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而继承性,就是要继承发扬以前工作中好作风、好的方法,去掉不好的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才会有进步。策略性也是规律性的一个方面。策略即今后工作计划,是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重点内容。

(三)通俗性和专业性。安全工作既面向群众,又必须有相当的专业性、学术性,因此要在保持相当的专业性的同时,又不失通俗性内容要尽可能明晰准确,结构是格式化的。如果需要在面对听观宣讲,则必须口语化,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这就特别讲究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

(三)艺术性。述职报告的艺术性是魅力所在,直接影响着整个报告这一艺术生命体。这样,写作述职报告必然联系整体的讲话活动特点来进行。 “ 述职报告 ” 一词,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待: “ 述职 ” ,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 “ 报告 ” ,是呈现表像而又整体的艺术生命体。报告者要两者并重。写作述职报告,最好从上述总的认识出发。

安全述职报告的主题

述职报告是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还要在报告中反复突出。主题要概括全文内容即对社会组织公务情况的深刻认识及办事意向。工作的 “ 主张 ” 、目标,在报告中就是 “ 主题 ” 。确定主题,这是写作首要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总结出一个集中议论的句子即主题句 —— 口号、标语、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标题并贯穿全文、反复突出。当然,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离不开 “ 安全 ” 这两个字,其他如 “ 以人为本 ” 、 “ 科学发展 ” 等应该也相当时髦。

高中生总结报告篇3

1、 丰富的团队活动

在这个寒假我们高一(十)班的团员同学参加了学校布置的一个名为经典寻访的活动,我们选定的目标是位于黄浦区的外滩。刚开始大家觉得黄浦区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对于外滩也已了解得十分透彻,没有意义。不过当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对于外滩得了解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通过寻访和资料搜集我们了解到外滩是这座东方大都会最着名的景观,它东起中山东一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是上海具有万国建筑博览标志性的建筑群之一,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寻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幢幢复古优美的高楼大厦和优美的绿化设施。而且我们还发现在新年之际来这里的旅客中有不少都是老外,可见如今的上海已是受全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

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可是还有一些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孤单一人度过春节,所以团支部开展了一班一老人的活动。计划给这些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而我们班所负责的是一位家住新华路的名叫任瑛的老人,那是一个头发花白和蔼可亲的老人。我们一行7人代表所有高一(十)班的同学来到了老人的家中,除了嘘寒问暖之外还带去了所有同学写给她的祝福。为了让老人过一个团圆欢乐的大年,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好吃的东西与老人一同分享。临近尾声之时,大家一同围在老人身旁,为老人唱了一首饱含祝福的歌曲。看到老人高兴得笑着,连声得感谢我们,大家也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2、 多彩的社区活动

高中生总结报告篇4

关键词 传染病 防治 综合医院

为了解和掌握该院传染病疫情动态,防止传染病漏报,预防交叉感染,遂对2006~2010年连续5年的传染病上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2006~2010年连续5年的传染病患者进行统计,共接诊法定上报传染病首诊病例5024例次,疫情数据资料均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用Excel软件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发病概况:2006~2010年共报告传染病5024例次,其中,乙类传染病3974例,丙类传染病872例,其他178例。2009年最多,其余4年均在900~1000例。

发病位次及构成:2006~2010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其中,乙类16种,丙类5种。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病及病毒性肝炎位于前3位,分别占报告总例数的37、58%、18、29%和12、74%。见表1。

重点传染病季节分布:①细菌性痢疾:全年均有发病,7~9月份为发病高峰,7~9月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48、30%,各月发病情况,见表2。②病毒性肝炎:全年均有发病,以1~3月发病数较多,其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34、59%,各月发病情况,见表3。③肺结核病:全年均有发病,以3、4月为发病高峰,其病例数分别占全年病例总数的12、50%、11、41%,各月发病情况,见表4。

讨 论

本院报告的传染病例数基本能反映出该辖区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明显可以看出该区域主要的传染病为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病,其病例数占传染病总数的68、61%,其中细菌性痢疾占报告总例数的37、58%,其原因可能与当地的卫生条件较差有关。从历年报告的传染病例看,各种传染病的季节分布特点有着明显差别,病毒性肝炎高发季节为1~3月,占全年总病例数的34、59%;细菌性痢疾高发季节为7~9月,占全年总病例数的48、30%;肺结核高发季节为3~4月,其病例数分别占全年病例总数的12、50%、11、41%。2009年由于甲型H1N1的大流行,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数较前3年明显增多,2010年传染病例又降至923例。本文通过对我院2006~2010年报告的5 024例传染病进行疫情分析,对做好院内传染病感染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当地疾控部门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对策与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应对多发传染病如痢疾、肝炎及结核提高警惕,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及传染病漏报,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是目前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表4 2006~2009年各月肺结核发病情况(例)

表1 2006-2010年传染病的构成比

高中生总结报告篇5

【关键词】 传染病;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1-0060-02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国内相关研究表明,传染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重要因素[1]。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是传染病易暴发、流行的特殊场所,为掌握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的流行动态和发病特点,为有效降低其传染病发病水平,预防疫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松江区2005-2007年报告的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如下。

1 材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5-2007年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以个案为基础的确诊传染病监测信息。覆盖范围为上海市松江区15个街道/乡镇的33所中学、13所小学、51所幼儿园。应用Excel办公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松江区中小学生2005-2007年累计报告传染病 2 769 例,占全区2005-2007年报告传染病的 22、78%,无死亡病例。其中,报告发病数位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水痘、流腮、猩红热、感染性腹泻、风疹,见表1。

幼托儿童累计报告传染病1 201 例,占全区2005-2007年报告传染病的 9、88%,报告发病数位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腮、猩红热、感染性腹泻,见表2。

2、2 地区分布 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各辖区均有病例报告,共计报告病例3 970例。发病数较多的区域集中在岳阳、方松、中山、永丰城区4个街道,其发病数占报告总数的构成比分别为21、44%,11、81%,11、44%和9、57%;其次为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城乡结合区域,如九亭、车墩、小昆山镇,各占6、78%,6、20%和5、94%。见图1。

2、3 人群分布 中小学生报告病例中,男性1 634例,女性1 135例,男、女性别比为1、44∶1。5~11岁共计1 683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0、74%。12~15岁共计646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3、31%;16~18岁共计44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5、95%。幼托儿童病例中男性700例,女性501例,男、女比例为1、39∶1。1~3岁幼托儿童218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8、14%; 4~6岁幼托儿童984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1、86%。

2、4 时间分布 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全年均有病例报告,疫情主要发生在5~6月、11~12月,其中中小学生5~6月发病数(673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4、30%, 11~12月(674 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4、34%;幼托儿童5~6月发病数(418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4、80%, 11~12月(296 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 24、65%。见图2。

3 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经接触传播传染病为主,水痘、手足口病、流腮、猩红热、感染性腹泻为高发病种;水痘发病数居中小学生传染病首位,手足口病发病数居幼托儿童传染病首位,这一结果与以往调查[2-3]相符。提示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应以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经接触传播传染病为工作重点。同时,在疾病控制工作方面必须进一步强化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各类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4],提高儿童青少年的疾病免疫力,减少传染病发生。

从地区分布显示,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数量和人数较为集中的城区街道,其次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乡镇。由于外地输入病例的影响和外来儿童免疫空白者较多,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易发生传染病流行。

从人群分布显示,报告病例中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群体人数高于女性群体,或男性活动频率高于女性,增加了受感染机会有关;5~11岁小学生和4~6岁有自主活动能力的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群体,也是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象。

从时间分布显示,该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主要发生在11-12月和5-6月,这一时间正值学生在校学习和幼托儿童入托过群体生活之时,也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经接触传播传染病季节性高发时间,故表现出发病的集中趋势。提示要根据发病的时间特征,适时做好预防措施和疫苗接种。

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多发和高发传染病多数是免疫可预防疾病,但目前预防这类疾病的疫苗多为二类自费疫苗,有些疫苗价格较贵,家长和受种者难以承受。政府各有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创造条件使更多少年儿童接受自费疫苗接种,以提高其疾病免疫力,减少传染病发生。目前该区各中小学和幼托机构均已建立了传染病管理网络系统,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还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如共用物品消毒效果不达标,对可疑病人的管理有疏忽、儿童青少年不良卫生习惯的存在、工作人员卫生知识欠缺等,使继发病例经常出现。为此,要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力度,为广大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卫生、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4 参考文献

[1] 袁飞,姚敏芳、浅谈学校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控制、上海预防医学, 2007, 19(11): 574-576、

[2] 金连梅,冯子健、2005-2006年全国水痘疫情分析、疾病监测,2007,22(4):251-252、

[3] 罗引珍,候立光,王臻,等、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病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 171-2 172、

高中生总结报告篇6

[关键词] 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104-02

通过分析传染病疫情,可以为制定并实施传染病防控对策、为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科学防治规划提供依据,现将营口市2007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营口市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营口市统计局。

1、2 方法

对传染病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7年营口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5种,共5 194例,发病率为220、10/10万,死亡7例,死亡率为0、30/10万,病死率为0、13%。其中,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共4 014例,占全部的77、28%,发病率为170、10/10万;丙类传染病5种,共1 180例,占22、72%,发病率为50、00/10万。

2、2 发病顺位及构成

15种传染病中发病数在前5位的疾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风疹、腮腺炎、痢疾,共4 685例,占发病总数的90、20%,见表1。

2、3 三间分布

从2007年我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的年龄构成来看,0岁组发病率最低为82、84/10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25~30岁组呈现明显的发病高峰,发病率为326、07/10万,以后迅速下降,40岁以后差异不大,波动在200/10万左右。2007年营口市传染病性别分布为男性3 524例,占总数的67、85%,女性1 670例,占总数的32、15%,男女性别比为2、11∶1。男性比女性明显高发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2007年营口市传染病职业类别发病前5位为农民、学生、家务待业、工人、儿童,见表2。2007年营口市法定传染病各月均有报告,在3~6月形成一个高峰,报告发病数为2 314例,占总数的44、55%,以后各月逐渐下降,12月发病最少208例。2007年营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20、10/10万,各地区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依次为:鲅鱼圈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大石桥市、盖州市,见表3。鲅鱼圈区受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病毒性肝炎及细菌性痢疾高发的影响,发病率居全地区首位。

2、4 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4、1乙类传染病分类构成2007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4 014例,占全部的77、28%,发病率为170、10/10万。按传播途径分类,血原性及性传播传染病居首位,共1 728例,占乙类传染病的43、05%,分别为艾滋病、乙肝、丙肝、淋病、梅毒;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共1 489例,占37、10%,分别为肺结核、麻疹、猩红热;肠道传染病726例,占18、09%,分别为甲肝、戊肝、未分型肝炎、痢疾;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71例,占1、77%,分别为流行性出血热、布病。

2、4、2 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007年共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1 180例,占全部的22、72%。发病率为50、00/10万,较2006年上升8、77%,丙类传染病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种类为风疹632例,流行性腮腺炎53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11例,斑疹伤寒3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例。

2、5重点传染病发病情况

2、5、1病毒性肝炎2007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1 969例,报告死亡4例,其中,乙肝2例,未分型肝炎2例。发病率为83、44/10万,死亡率为0、17/10万,病死率为0、23%。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在0~19岁年龄组很低,在20岁年龄组上升到最高为118、71/10万,以后波动在84、31/10万~115、64/10万;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男性1 355例,女性614例,男女比为2、21∶1;病毒性肝炎职业类别报告发病前5位为家务待业535例,占27、17%;农民420例,占21、33%;工人339例,占17、22%;离退人员153例,占7、77%;学生104例,占5、28%。

2、5、2 肺结核2007年肺结核报告发病1 324例,其中,菌阳508例,菌阴802例,未痰检14例,发病率为56、11/10万,比去年下降13、99%。死亡2例,死亡率为0、08/10万,病死率为0、15%。肺结核报告发病男性976例,占73、72%,女性348例,占26、28%,男女比为2、80∶1。肺结核报告发病职业分布前5位为农民675例,占50、98%;家务待业226例,占17、07%;离退人员61例,占4、61%;工人45例,占3、40%;学生31例,占2、34%;上述5种职业共1 038例,占总数的78、40%。

2、5、3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533例,占传染病总数的10、26%,发病率为22、59/10万,比2006年下降19、82%,无死亡病例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各月均有发病,最多为1月,141例,以后逐月明显下降,8月降至最少为7例,9~12月无明显增加。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年龄分布在0~59岁,主要集中在3~19岁年龄组,共455例,占发病总数的85、36%。男性357例,女性176例,性别比为2、03∶1;职业构成以学龄前儿童、学生为主,学龄前儿童124例,学生338例,两者合计462例,占86、68%。

2、5、4 痢疾2007年全市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227例,发病率为9、62/10万。无死亡病例。细菌性痢疾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24岁年龄组略多,共110例,占全部的48、4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141例,女性86例,男女之比为1、64∶1;职业分布以儿童和学生为主,共94例,占41、41%。细菌性痢疾季节性明显,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但大多数病例集中在6~9月,共195例,占全部的85、90%。

2、5、5 流行性出血热 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除西市区外各地区均有病例报告,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普遍易感,但所有病例都集中在15~79岁年龄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25例,女性13例,男女之比为1、92∶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27例,占71、05%。流行性出血热除9月份外,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并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高峰明显,3~6月共报告病例19例,占全部的50、00%;秋季11月病例最多,为4例。

3 讨论

通过2007年营口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可见,目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腮腺炎、风疹、痢疾和流行性出血热,因此,要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发病较高的病毒性肝炎,因乙肝占63、 64%,提示控制病毒性肝炎的重点是控制乙肝,应提高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对肺结核防治要继续加强转诊、归口管理,严格执行规范治疗;而对于腮腺炎、风疹的防治应继续提高儿童(特别是外来流动儿童) 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率,加强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和扩散;以细菌性痢疾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发病,发病高峰在夏秋季节,因此,要加强夏秋季肠道门诊的监测和管理。此外,作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性出血热, 2007年发病位于第9位,但其病死率居全市首位,对此, 应继续采取以灭鼠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今后该市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加强监测、不断完善疫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上面,加大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风疹、腮腺炎、痢疾和流行性出血热等主要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农民、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及医疗条件差的地区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高中生总结报告篇7

关键词:诸城市 心脑血管事件 综合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56-01

脑卒中、冠心病目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健康,而且也成为医疗费用上涨以及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做好登记报告工作,对于掌握发病趋势、制定防治对策、评价干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我市于2012年启动脑卒中、冠心病监测工作,并借助于《山东省慢病监测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网络直报。

1 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病种

1、1 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分类脑卒中。

1、2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骤停(冠心病猝死)。

2 数据完整性评价

2012年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系统中共报告5859张,其中无明显错误的5274张,占总数的90、02%;主要质量问题为身份证号码、职业、工作单位等个别数据缺失,有待进一步完整数据,共585张,占总数的9、98%。

3 数据准确性评价

3、1 最高诊断单位构成。2012年心脑血管网络直报统计数据显示,县市级医院心脑血管最高诊断单位,占总数的54、45%;其次为乡镇级医院,占总数的43、16%。

3、2 最高诊断依据构成。2012年我市心脑血管事件最高诊断依据构成比例中:冠心病诊断依据最高的为“临床症状+心电图”,共1274张,占59、37%,其次为“临床症状+心电图+生化”,共390张,占18、17%;脑卒中诊断依据最高的为“临床症状+CT”,共2630张,占70、83%,其次为“临床症状、心电图、CT”,共287张,占7、73%。

4 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4、1 冠心病。2012年诸城市共报告冠心病病例2146例,发病率为197、25/10万,其中急性心肌梗共报告2087例,死亡发病构成比为97、25%,发病率为191、82/10万,冠心病猝死共报告59例,构成比2、75%,发病率为5、42为/10万。

对2012年我市各年龄段冠心病发病率进行分析,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女性均如此,且各年龄段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7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急速上升。

冠心病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贾悦镇,为303、47/10万,其次依次为石桥子镇、林家村镇、昌城镇、相州镇、百尺河镇、桃林镇,报告发病率均超过了200/10万,报告发病率最低的地区为密州街道办事处,为101、83/10万。

4、2 脑卒中。2012年我市共报告脑卒中病例3713例,报告发病率为341、27/10万,其中脑栓塞共报告1119例,构成比为30、14%,脑出血911例,构成比为24、54%,脑血栓形成904例,构成比为24、35%,腔隙性脑梗死700例,构成比为18、85%,此4种脑卒中类型占脑卒中报告总数的97、87%。

对2012年我市各年龄段脑卒中发病率进行分析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女性均如此,切割年龄段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60岁上年龄段发病率极速上升。

脑卒中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石桥子镇,为617、61/10万,其次依次为贾悦镇、皇华镇、枳沟镇、辛兴镇、相州镇、桃林镇、昌城镇、林家村镇、百尺河镇,报告发病率均超过300/10万,报告发病率最低的地区为龙都街道办事处,为210、20/10万。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从2012年我市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1)我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较高,为538、52/10万。

(2)男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为1、25倍。

(3)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脑血管的事件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从55岁以上发病率增加幅度越来越大;脑卒中从45岁以上发病率增加幅度越来越大。

(4)农村地区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区街道报告发病率,城区各卫生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各市直医疗机构等报告点存在漏报现象。

5、2 建议。

(1)进一步完善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加强新发病例的收集和审核,提高数据报告质量。

(2)规范报告程序,按照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数据网络报告。

(3)充分利用例会制度,定期对辖区医疗机构填卡医生和乡村医生开展业务培训。

高中生总结报告篇8

目的 分析揭阳市区2006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揭阳市区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834例,死亡5例,报告发病率为119、8217/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3种54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77、5824/10万。报告乙类传染病前三位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麻疹,分别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0、83%、10、92%和4、73%,丙类传染病中以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数最高,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7、12%。结论 应加强对肺结核、乙肝、麻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关键词】 传染病;报告;分析

analysis of reporting of infections of legal municable diseases in urban area of jieyang city in 2006、

zhou fen, yang yong-hong, huang jian-feng, et al、

(jieyang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eyang 522031, guangdong, p、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alent status of municable diseases in urban area of jieyang city in 2006、 methods data concerning control of municable diseas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results no cases of categories a infectious disease was reported in 2006、 but 834 cases of 9 diseases of categories b infectious disease were reported including 5 deaths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119、8217/100,000、 there 540 cses of 3 diseases of categories c infectious disease were reported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77、5824/100,000、 three most mon diseases of ctegories b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tuberculosis, viral hepatitis and measles accounted for 40、83%, 10、92% and 4、7 respectively、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arrhea was most prevalent in categories c infectious disease occupied 37、12% of the total infections、 conclusion the activities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uberculosis, hepatitis b , measles and other infectious diarrhea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analysis

对传染病监测资料的分析,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服务社会和居民健康的目的。为了解揭阳市区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现对2006年揭阳市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所有资料数据来自《国家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中的疫情数据,人口资料来自揭阳市统计局。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揭阳市区200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总发病情况

2006年揭阳市区共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834例,死亡5例,报告发病率为119、8217/10万,死亡率为0、7184/10万,病死率为0、5995%;报告丙类传染病3种54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77、582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在9种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居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结核(561例)、肝炎(150例)、麻疹(65例)、梅毒(18例)、痢疾(18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7、36%;丙类以其他感染性腹泻(510例)、流行性腮腺炎(29例)为主,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81%。

2、2 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2、1 肠道传染病(甲乙类)

共报告发病82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5、97%。其中未分型肝炎和细菌性痢疾发病较多,分别占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52、44%和20、73%,无死亡病例。

2、2、2 呼吸道传染病

共报告发病626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45、56%,其中麻疹65例,肺结核561例。死亡4例,均为肺结核,占死亡总数的80%。

2、2、3 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

无报告病例。

2、2、4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共报告发病122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88%,其中乙肝90例,梅毒18例,丙肝7例,淋病6例,艾滋病1例,。死亡1例,为艾滋病,占死亡总数的20%。

2、2、5 新生儿破伤风

发病4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0、29%。无死亡病例。

2、3 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

2、3、1 肺结核

全年共报告561例,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0、83%,发病率为80、5995/10万,死亡率0、5747/10万,病死率0、713%,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病例分布广泛,各街道(镇)都有病例发生;年龄分布集中在20~59岁,占68、09%;职业分布以农民、民工、工人、家务及待业为主,占76、29%;男女性别比为2、72:1。

2、3、2 病毒性肝炎

全年共报告150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0、92%,发病率为21、5507/10万,为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二位,无死亡病例。发病无明显季节变化;年龄分布集中在20~64岁,占79、33%;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民工和干部职工为主,占66、67%;男女性别比为2:1。其中乙型肝炎90例,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60%,发病无明显季节变化;年龄分布集中在20~64岁,占84、44%;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和民工为主,占62、22%;男女性别比为2、3:1。甲型肝炎4例,占2、67%。丙型肝炎7例,占4、67%。戊型肝炎6例,占4、00%。肝炎未分型43例,占28、66%。

2、3、3 麻疹

全年共报告65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73%,发病率为9、3386/10万,为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三位,无死亡病例。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年龄组有<1岁(20例)、2~3岁(10例)、30~34岁(7例),10岁以内发病数为50例,占报告总数的76、92%;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民工为主,占80%;男女性别比为1、71:1。

2、3、4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全年共报告510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7、12%,发病率为73、2723/10万,为丙类传染病发病数首位。0~3岁发病数为343例,占报告总数的67、25%;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民工为主,占80、98%;男女性别比为1、82:1。

2、4 流行特征

2、4、1 人群分布

全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 374例,死亡5例,其中男性报告数为941例,占68、49%,女性报告数为433例,占31、51%;男女性别比为2、17:1;死亡人数中,3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病例分布在各个年龄组中,发病数居前五位是:<1岁组(220例)、1~2岁组(111例)、30~34岁组(99例)、25~29岁组(89例)及50~54岁组(84例),小计占总报告发病数的43、87%。按报告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为:散居儿童369例(占26、86%)、农民267例(占19、43%)、工人139例(占10、12%),共占总报告数的56、40%。

2、4、2 时间分布

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从2月份开始呈逐月上升趋势,在6月份出现最高峰,主要以肺结核发病上升较明显;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从7月份起呈逐步上升趋势,在8月份形成一次小高峰,10月份形成次高峰,12月份至次年1月达到最高峰,主要是受到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的影响。

2、4、3 地区分布

揭阳市区2006年各类传染病地区分布情况见表1。表1 2006年揭阳市区各类传染病地区分布情况地区乙类发病数率(略)

3 讨论

从总发病情况看,2006年揭阳市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19、8217/10万,与2005年(108、1272/10万)相比发病率增加10、8155%,低于2006年全国报告发病率(266、83/10万)[1],但是从2006年揭阳市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来看,2006年漏报率(17、92%)比2005年(14、68%)略有增加,这提示应增强医务人员的传染病报告意识,提高网络直报质量。

与2005年相比,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增加幅度较大的疾病分别为:乙肝(增加119、51%)、麻疹(增加91、18%)、新生儿破伤风(增加300%)、其他感染性腹泻(增加71、14%)。病毒性肝炎、麻疹均是广东省的主要传染病,是现阶段乃至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而控制病毒性肝炎的重点是控制乙型肝炎[2]。目前乙型肝炎和麻疹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常规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基本策略,同时应提高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强血制品和医院消毒管理等有效措施[3]。麻疹发病率的上升提示应继续提高儿童(特别是外来流动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前提和基础[4]。4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均为外来流动人口,为未经培训人员非法接生所致,故应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提倡住院分娩,提高高危人群的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率。

肺结核病例数与2005年相比持平,仍占乙类传染病的首位,应给予足够重视,严格执行依法转诊、归口管理、规范治疗 。由于农民中部分人因经济困难以及对肺结核防治认识不足、民工流动性大等因素,难以完成规范治疗。农村肺结核疫情的控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秋冬季为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高发期。除了正常发病报告外,该病的报告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各医疗机构报病情况不一,诊断和报告标准有待标准化,应加强培训,提高该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揭阳市区发病率最高为东山区。有大量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口,故其发病率比其他区较高。

今后,揭阳市区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加强监测,不断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加大肺结核、乙型肝炎、麻疹、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主要传染病的防治控制力度,确保居民健康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卫生部公布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 2007,02~13、

[2]黄平、广东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与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