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参观社区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为了学习宜昌市xx区xx街道社区工作先进经验,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质量,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城市街道社区工作的新要求。根据州市组织部门的安排,赴湖北省宜昌市xx区xx街办挂职学习团一行13人于10月20日出发至23日到达宜昌市,随即被任命为xx街办党工委副书记。学习团成员所到之处,各地领导热情接待,全面介绍各自领域的工作特色,真可谓眼界大开,感慨很深,不虚此行,满载而归。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我们与xx的差距,深感担子更重,责任更大。由于挂职学习时间短,想学想问想看的亮点、特色工作实在太多,思绪还没有完全梳理,学习体会还仅停留在感性熟悉上,本人只好硬着头皮谈点粗浅熟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同时也与我们挂职干部商榷共勉。
一、xx区街办亮点、特色工作
从学习、观摩和参与其中的情况看,xx街办各项工作思路新、措施灵、办法多、质量高、效果好,主要体现在:
(一)思路——与时俱进。不论与xx的各级领导、社区工作者交换看法,感慨最深的就是他们思绪非凡清楚,看问题深邃莫讳,思发展、求实效油然言表。我参加区委组织的会议两次,街道党工委每周的工作例会九次,与社区工作者座谈七次,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他们没有就事论事,人云亦云,浅尝辄止,而是结合区情和工作实际,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炼了很多适合自身发展的新举措和好路子。如农民工加入工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无家庭暴力创建示范社区,三助一扶关爱弱势群体等等。
(二)工作——井然有序。具体表现在机制好,即一是领导体制好,区委重视,街办班子力量强,综合素质高等;文化底蕴深,领导艺术水平高。二是工作机制好,年初签订总的目标责任书,每周每月每季度均有工作计划;实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一门式受理居民所需;主分管领导和科室职责明确,督查措施得力,份内的工作安排有序,件件有回音;费随事转,保证办公经费正常运转;三是奖惩机制好,每个人都有风险抵押保证金,社区工作者的收入为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和考核奖金三块,做到奖惩兑现;区里有区长奖励基金,奖励特色工作和招商引资见成效的有劳之人,效果好。四是选聘机制好,能够让社区工作者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有责任感又有事业心。五是监督评议机制好,能够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的潜在动力,竭心诚意为居民办事,全方位接受居民的监督。六是舆论氛围好,不论是党报、商报和晚报以及电视台,能够通过劳动保障专版、记者进社区专版等报道社区发生的大小事,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意识。正是因为机制好,社区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非凡强,自动提前上班已成为正常现象,加班加点已作为个人的责任。
(三)发展——蒸蒸日上。各级都有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硬指标,各社区有固定资产增值考核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各社区利用市、区、街三块资金解决了社区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焕然一新;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利用自身人大代表、党代表职务之便充分发挥各显其能的应有作用,为社区居民做了大量的细致性基础工作,方便了居民,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四)服务——以人为本。街办社区严格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一是机构设置齐全,街办有小事大办好事实办难事共办的协调委员会领导小组、三助一扶捐助站、各项事务咨询服务台等,社区有服务热线和援助电话等,真正做到了为居民、经济、党员和辖区单位四服务。
(五)品味——各具特色。首先区委设有“特区”,即试验点(气象台)和示范区(学院),先进经验和新的举措取得实效后,在适当时宜推广做法,形式非凡好;各街办各有自己的优势,各社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真正做到了一居一特。如xx街办首创的农民工加入工会,石板溪社区创建学习型社区,绿萝路社区成立外来民工救助中心,四方砚创建舒心环境社区,二马路设置爱心工作站等。许多亮点工作很多很多,如基础性摸排工作、志愿者服务队伍、特色街创建等,本人不再一一列举,由于水平和能力有限,仅为一己之见,权当是对部分工作的重新熟悉和重新理解,敬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笑纳。
二、宜昌市xx区街办工作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xx区街办工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实在太多,但归纳起来就是转变观念,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力求实效,以人为本,服务大众。这就是xx区街办的成效所在,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先行目标。如何更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实实在在把我们在xx学到的东西变成有依有据的实际行动,是检验本人这次挂职学习的成效的标尺之一。
第一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工作的治理水平。通过学习典型,互相借鉴,并结合实际,认真思考,潜心研究,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获,把在xx学到的新方法、新举措、新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高治理街道社区工作的水平。
第二要有强烈的创新特色意识。与时俱进是创新的要害,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继续是创新的前提,发展是创新的根本。本人将把在xx区街办挂职学习的宝贵经历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扑下身子,捕捉街居工作的闪光点,发现典型,挖掘典型,总结和推广典型,为博乐市街道工作培植新亮点。
第三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街居工作点多面广,工作繁杂,可以说责任大权力无限小。本人将通过挂职学习这个契机,进一步淡泊名利,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在围绕中心上想办法,在为民谋利上下功夫,在克服人财物困难上取得新的成绩。
第四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要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街居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议本人所在的街道党委与挂职学习时所在的街道党工委进行衔接,争取在工作中有新的思路、新的载体、新的举措,取得一定的成效。
三、做好今后街居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畅通两地街居工作信息网络,达到两地双赢或多赢的工作目标。
2、城市工作是今后政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城市部分工作中的治理部门,街办现有的体制愈来愈承担不了新形势下对街办工作的新要求,只有在体制上创新,才能焕发街办工作的新春,而现行的资源共享弥补经费不足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如何做出制约街办工作的颈瓶,是摆在每一位街道社区工作者面前的棘手难题,建议成立街道社区研究或学会等组织,在理论上随时进行指导,切实解决街居人财物等问题。
3、城市是多级机构和不同层面的融合体,建议街办实行低级高配或垂直于该城市中心最高行政机构治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考察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考察的心得体会 篇2
金色的秋天,正是收获季节。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在钦南区教研室苏主任、基教股傅股长等领导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中心小学、覃塘镇中心小学以及桂平市实验小学,并听取了学校的经验介绍,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一、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
这次考察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大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 m、xiezuowen、net 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
如五里镇中心小学的文化墙写的“顺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无时无刻的提醒学生要讲究卫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覃塘镇中心小学里的校园文化建设尤为突出,在教学楼楼梯的墙上分别贴有“尊师礼仪、升旗礼仪、行走礼仪、同学礼仪等礼仪教育,还有尊重他人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良好坐姿的习惯等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为顺利推进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扎实有效、科学人文的常规管理
五里镇中心小学树立“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管理强校、控辍保校、教研兴校、文化建校”的治校理念,一直坚持“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良好学风,创建质量校园;坚持德育立校,落实行为规范,创建文明校园;重视安全工作,消除事故隐患,创建平安校园;活跃校园文化,开展文体活动,创建活力校园;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优秀团队,创建和谐校园;始终强化“向管理里要质量,在管理中谋发展,从管理中求效益”的工作思路。经过全镇师生的共同努力,已形成了较为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体系 ,实现了岗位管理、分层管理、目标管理、量化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
覃塘镇中心小学以“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为办学理念, 以“以常规立校,以科研兴校,以特色促发展”为办学目标,在日常管理中,落实“一个示范、四个中心、以及八项制度”的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建设,使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学校的制度管理下,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各种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学校的教育教学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校本课程丰富多彩
在参观桂平市实验小学时,是星期五下午,刚好是他们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时间。全校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分别参加自己喜爱的项目。全校共分成48个兴趣班,有军乐队、拉丁舞、篮球班、羽毛球班、书法班、儿童油画班、美食班等,全校学生兴致勃勃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作为他们的学生是幸福的。
此次学习考察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观念更新、角色转变,从我做起。考察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两、天,然而对这几所学校的参观学习给我们的启发都是很大的、是长远的。下一步应该静下心来,我们怎样培养人才?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教育?怎样从学校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参观社区学习心得体会 篇3
为了拓宽思路,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大学路街道办事处于3月29日组织全体社区书记、副书记赴金水区文化绿城社区、经八路街道办事处文联社区、花园路街道通信花园社区、管城区西大街社区、映月路社区先进社区参观学习。每到一个社区,社区负责人都热情接待我们并细致地为我们讲解该社区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情况。虽然各社区硬件条件不同,管理模式也并非一致,但他们结合本社区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借鉴。
文化绿城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结合四项基础制度,以“真心爱民、热心便民、爱心乐民、赤心聚民”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社区民主科学决策、矛盾调解化解、便民服务等措施,有效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充分调动各类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结合实际进行探索与创新,建设党建引领下的服务型社区。
文联社区以便民服务为突破口,打造了“3481”工程,以网格为单位,在楼院、街面、社区三个层面为居民、商户、以及离退休、失业、单身和学生等四类重点人群开展日间照料、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出行帮忙、婚姻介绍、青少年辅导、旧物交换和就业指导八种便民服务,打造了一个微信服务平台为辖区居民服务。
通信花园社区以“九在楼组”为载体,推进“社区自治家园”创建,建立自治组织,完善“八会”制度,开展各类服务活动。
西大街社区硬件水平相对不高,属于纯居民型小区。社区坚持做好群众路线,为居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映月路社区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新两个模式、实现三个转变。创新服务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主导成立专业社工组织为辖区群众提供专业服务。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们看到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管理创新之举在社区中起到的重要推进作用,也激发了我对社区工作的一些新想法。从理念上应当提高对社区治理的创新认识,在管理上应当提高科学性体系,打造社区特色亮点,在服务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以上就是我此次参观学习的一些心得感受,我会把这次学习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每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