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精选4篇)
生物考试技巧 篇1
1、 藻类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全身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无输导组织
2、 苔藓类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其固定作用,不吸收水和无机盐,叶只有一层细胞,容易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侵害,可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卷柏可供药用,满江红可当作绿肥和饲料,古代的大型蕨类是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4、 被子植物也就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
5、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首先突破种皮)
6、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部位是胚乳,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部位是子叶
7、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完整植物体(幼苗)
8、 松鼠的球果、银杏的白果是种子而不是果实
9、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多为平行叶脉,双子叶植物叶片多为网状叶脉
10、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
11、种子萌发必须具有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完整的胚,且自身不处于休眠期
12、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吸水→营养物质的转运→胚根最先长出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连接根和茎,胚芽最后长出发育成茎和叶
1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的细胞生长使体积变大,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的是根尖的伸长区
14、叶原基→幼叶→叶,芽原基→芽→枝条,芽轴→茎
15、缺氮肥,叶片发黄瘦小,缺磷肥,植株矮小,叶片暗绿色并伴有紫色,缺钾肥,茎秆细弱易倒状,叶片边缘暗褐色,呈焦枯状,缺硼肥,植株就会只开花不结果
16、传粉的概念: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受精的概念:进入胚珠内部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17、葵花籽、玉米粒、豆角是果实,西瓜子、南瓜子、绿豆是种子
18、空缺粒现象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遇到阴雨天气,因传粉受到影响造成果树减产
19、子房→果实,子房壁→果实皮(可食用部分),胚珠→种子,受精卵→胚,珠被→种皮,受精极核→胚乳
33、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②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植物被灼伤;③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5、植物移栽时去掉些叶片是削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用于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学习方法 篇2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3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33、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 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 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38、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35、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36、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7、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38、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9、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40、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
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 烧开的水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
43、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4、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4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46、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47、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48、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49、维生素A:夜盲症,补肝脏、胡萝卜;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 D:佝偻病、骨质疏松,补肝脏、鱼肝油; B1:脚气病,粗粮; B2:口角炎,粗粮;缺铁:贫血
50、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55、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 植树造林。
56、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这个部位被利用。
57、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 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8、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 ,下层是 红细胞 ,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 和血小板 。
59、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60、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75、人类ABO血型将血液分 A 型、 B 型 、 AB 型 、 O 型 四种类型。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O 型血。
64、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65、尿的形成过程: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血细胞 和大分子的 蛋白质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水 、无机盐 、尿素和葡萄糖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②原尿流过 肾小管 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 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余部分则形成尿液。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66、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7、近视眼成因: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其矫正方法是配戴 凹 透镜。
68、预防近视眼的“三要”是: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 33 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 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 眼保健操。
69、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70、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或: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初中生物五大学习技巧 篇4
会听课、善阅读、抓规律、归纳运用、观察比较这五大学习方法,是学好初中生物的关键,下面就详细来介绍一下这五个学好初中生物的方法。
会听课
听课的时候不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要做到眼到、耳到、脑到、手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老师讲课尤其是讲新课的时候,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上课时要注意老师是怎样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去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
善阅读
阅读时可以用下面这几种方法:
出示提纲导读:可以将要学习的内容事先精心准备阅读提纲,这个提纲可以根据课后习题来列,然后以此有目的的阅读相关课文,以便抓住重点,使自己读有所得。
联系实际阅读:联系实际问题,阅读与思考相结合,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问题阅读有关的内容,会很清楚地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以及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
联系课本插图阅读:课本内容包括知识系统、插图系统、练习系统。同学们往往忽视有意识地查看插图。
概念原理重点读:生物学科中的概念原理用词严谨、科学,必须通过思维活动加以锤炼,才能把握其本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