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精选8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3-08-18 手机浏览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篇1

[关键词] 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109-02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t-teaching resources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

SONG Guang, YU Zengguo, QIU Hongmei

(Medical College of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fashions, methods and means of 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 teaching have fallen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s、 Under the patterns of net-teach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t-teaching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tache to develop teaching favourab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 flee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net-teaching resources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 the applications and characters of the database in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

[Key words] 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 Net-teaching; Teaching resources

随着国内外高等医学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多媒体技术与网络功能的不断进步,为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科教学的特点,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加强学科教育内涵的建设,自主设计并开发了实用的助教、助学型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服务的特点,有效地配合了课堂教学,赋予“教与学”以全新的模式与手段。

1 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

1、1 图片、视频资料的收集、编辑与处理

资料素材选材于医学检验专业各层次教材、学术专著、专业图谱、挂图、幻灯片、VCD光盘、录像带、互联网相关网站、血片、骨髓片和患者照片等,并根据需要制作原创性图像资料。将素材进行分类保存,编辑电子文档,以多种文件格式储存,便于电子课件或书稿中的使用、网络传输和后期加工。骨髓图文分析仪采集显微镜下细胞的典型图片,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模板,通过摄制动态资料,有选择地摘取所需片段并保存。通过各种处理方式,现已积累了不同格式图片1 000余张,视频文件10多个,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1、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以全国高等医药建设教材研究会规划教材为蓝本,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大纲和教材,详细了解、分析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课件的框架结构包括血液检验、红细胞检验、白细胞检验、止血与血栓检验等四章内容。采取任务驱动法,按“章―节―知识点”的树状结构组织课件学习内容。应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erware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

自2000年以来,在专业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全部采用课件,内容翔实,充分利用表格、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详细讲解;重点、难点、要点阐述清楚,文字简练精要;课后附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和适中的参考资料,有益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网络教学资源的建立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教学是以血液疾病为主要教学对象,其中血液细胞形态学贯穿始终,据此将近年来所收集的大量的血液病患者的血片、骨髓片通过显微照相技术拍摄的典型图片、病例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分门别类地建立起了具有专业特色、内容丰富的多元化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正常血细胞形态学图谱、血液疾病细胞形态学图谱、临床典型病例、骨髓图文报告等。

用Dreamweaver软件制作网页,建立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文件、多媒体教学、实验指导、习题集、参考文献、细胞形态学图谱、案例分析、资源拓展、在线交流等。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式,清晰的框架网页布局,良好的导航系统,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各个模块的内容和功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构建完成本课程的多元化网络教学资源。

2 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与特点

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有效地提高了本专业学科信息的传播与学习效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 时限上的开放性

精炼课堂讲授内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对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周密思考,反复推敲,按清晰的思路对主题内容逐渐展开分析阐述,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讲透、深入浅出、启迪思维。例如在讲授缺铁性贫血(IDA)时, 简单阐明铁的吸收及代谢过程,精讲IDA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并提出问题:何种情况下会发生缺铁?缺铁造成血细胞哪些改变?学生课后总结,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理解IDA时红细胞系形态特征,并配以相关的图片、病例分析、营养学、饮食习惯等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

2、2 实践上的创新性

推进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将开放实验室的相关内容设计成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网上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选择地进行。并将实验课程设计分成两大部分:①以细胞病理学为基础的形态学实验:通过开放式互动显微镜平台,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正常血细胞、血细胞分类、白血病和典型形态改变的病理性血细胞形态;②以血细胞生化、功能和血浆蛋白特性为基础的机能性实验:通过对现代医学实验仪器和方法的学习,掌握基本血液机能实验。形态学和机能学的结合让学生分组对指定血液病展开模拟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验研究。

2、3 资源上的丰富性

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指导、习题集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多向互动,使课程教学手段现代化,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得到共享。网络案例教学取代了传统案例教学,如白血病的教学,通过网络教学资源提供详细的案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各种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及典型的骨髓图文报告,空缺明确的诊断,在实验课上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瑞氏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骨髓涂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讨论,最后给出诊断意见。鼓励学生以研究为基础、以问题为引导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 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更新、丰富和扩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观念,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在强化课堂结构和教学形式多元化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精通本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促进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金宝、谈现代医学教育资源库的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1):44-46、

[2]尹荣章,李朝品,宋吉祥、开放网络课程互动平台,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642-643、

[3]陈飞,张克俭、CAI课件在骨髓细胞学检测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87-788、

[4]吴汉耿、网络环境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探微[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136-138、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篇2

关键词:临床医学;医学教育;教育平台

实施临床医学教育是医院内在发展的要求,是推动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平台的建设则能够提高临床医学教育水平,提升医学学生自身素质,从而推动医院的发展。本文对基层医院中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的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1月起我院遵循“科教兴院”要求实施医学教育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医院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临床医学技术的培训工作,并加强对医学教育信息平台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1、2方法 对我院实施医学教育平台建设以来的各项发展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进行调查。

2、结果

经过医院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我院医学教育的平台建设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医院临床医学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满意度由过去的89、32%提升到了94、56%,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3、讨论

实施临床医学教育是现阶段医学院和医院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提高临床医学教育水平是提高医院人员素质和提升医院医疗品质的关键,而教育平台的建设对于提高临床医学教育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尤其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更是发展自身、提升医疗水平的助推器,因而基层医院应该加强对临床医学的教育平台建设,实现教学相长,推动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进行。实施临床医学教育平台建设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制度与师资方面 医院应该加强对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视,对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各规章制度的制定,并将其落实到医院各科研室当中,推进临床医学教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且医院应该适当提高带教教师的医学水平,对其水平提前进行考核,建立一支优秀的临床教学教师队伍,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并可对带教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包括教学任职、教学查房、教学讲课、教研活动、实习带教等进行细化,并将其纳入教师日常工作的考核之中,增强带教老师的教学责任心,保证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临床教学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医疗素质,因而加强医院临床医学教育平台建设,还应该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教师的素质和树立临床教学意识,提高医院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医院可以通过座谈会或考核测评等形式对临床带教教师的临床医学教学情况进行考查,并可根据不同的临床教学工作来分配不同的临床带教教师,例如实习带教工作就可由操作规范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主治医生来担任带教教师,使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够得到切实提高。同时,从事带教工作的医护人员也要不断进行学习,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增强医疗综合实力,从而促进基层医院临床教育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3、2教学方法与内容方面 临床医学教育突出的是临床两个字,强调的是学生临床医疗素质,因而在建设医学教育平台过程中,应该对医学教育的内容进行调整。首先,医院应该加强岗前教育工作,将医师资格、医师实践技能考核、医疗安全、医院感染、病历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到临床医学教育当中,不断扩展岗前资格和医院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跟上医学发展形势,不断更新自身的医学知识结构。同时,加强岗前培训和科前指导,为学生进入医师岗位做准备。其次,加强对学生临床技能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临床技能操作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点,也是加强临床医学教育平台的建设重点,因而医院应该加强对学生临床操作的训练,可以安排专人负责对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训练。为学生提供实际临床操作的场所。并且可采取一对一的培训制度,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换药拆线、穿刺等基本操作方面的熟练度。最后,加强对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医疗素质的全面提高。

3、3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临床医学教育平台的建设工作还应该加强对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信息教育平台能够实现临床教学信息之间的共享和传递,提高日常临床教学管理水平,提升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利用医院已有的网络资源所建立起来的信息教育平台,能够更好地完善临床医学教育平台建设,促进医院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建设信息教育平台还能够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因而基层医院应该利用自身现有网络资源建设临床医学信息教育平台,完善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教育平台的建设,能够为医院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高医学医疗水平,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因而,基层医院应该重视对临床医学的教育平台建设,推动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屹立,周增桓、基层医技人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3):21-22、

[2] 艾文兵,胡兆华,简道林、T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在中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意义[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4):88-90、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篇3

1 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为适应新的形势,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双语教学,使用先进教材和多媒体授课。在此形势下,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技术结合双语教学方式必然成了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相对于其它临床医学专业而言,由于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涉及范围广泛,如克隆选择学说、抗体工程、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多种免疫分子及其受体信号的发现,为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增加了新的内涵,必将有助于了解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手段[2]。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仪器新技术大量应用于临床,现今的大多数现代化临床免疫仪器依赖于进口,其仪器操作、维修、保养等说明书均是外文,对检验医学专业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另外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医学期刊、杂志和书籍均采用英文出版,国际会议也大都使用英语交流。这就要求医学检验学生在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的同时,有必要熟练掌握医学专业英语,这样才能具有获取更多医学信息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基于网络的双语教学可以顺应时代的需要,具有通过提高学生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及跟踪科技前沿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才能为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医学检验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采用网络双语教学是培养符合当今学科要求的高素质临床免疫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优势

2、1 提供丰富的教与学的资源

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大量关于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研究的英文原版资料,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搜索英文网络迅速地得到相关的信息,这对目前资源严重匮乏的双语教学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另外,网络可以通过创设各种虚拟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的英语应用空间,让学习者了解到原汁原味的英美国家该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理论,力图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推动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3]。这对师生双方都是非常必要的。

2、2 保证高效率的交流与反馈

双语教学特别强调交流,面对面交流和通过网络交流是基于网络的双语教学所特有的两种交互方式。在面对面交流中,师生双方可以充分地运用非语言行为进行强调、补充和辅助语言交流。网络交流的优势在于为师生、学生之间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空间,例如,bbs、聊天室、e-mail等,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语音、视频等多种交流形式来提高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2、3 提供个别化学习空间

双语教学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英语学习水平、学习背景和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如果按照平均水平确定教学方案,这对学习水平高或低的学习者来讲并不是最有效的做法。网络资源提供了理想的个别化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能力、掌握程度等选择有差别的学习内容。这对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扩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非常有效的。

2、4 营造宽松的学习心理氛围

网络可以营造平和的学习氛围,减轻师生英语交流的压力。在网络交流中师生可以暂时抛弃自己真实的身份,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尤其是水平较低的学生,他们可以不必顾虑语法或词句的错误,教师可以放下自己的“威严”,随时以“平民”身份介入讨论和交流过程,不必为回答不出问题而尴尬。这对激发师生双方学习本学科的激情是非常有益的。

3 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若干思考

3、1 网络双语师资队伍的培养

网络双语师资队伍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学术能力、知识视野、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等[4]。双语教学的任务如果仅仅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关,双语教师的选择标准就应该是其外语水平,相应地,专业水平的要求可以放宽。但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接触到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专业发展有很好的把握,对专业发展前沿有很深的了解。

3、2 网络双语教学资源的开发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目前面临的一个困难在于缺乏我们自己的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例,几乎没有外文编写的教材,现阶段通行的做法是直接购买国外原版教材,教材昂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易克服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可否通过图书馆购买教材,然后采取租赁的方法,既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又顺利地推进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再如,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由于学科的特点,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各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检验技术的理解。比较国内外多媒体课件, 可以看出我们在这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有必要组织强有力的队伍, 加强网络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5]。

3、3 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学生的外语基础直接影响网络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尽管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学了近十年的外语,掌握了相当量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也系统地学习了语法知识,但仍存在听不懂,看得慢的现象,尤其在口语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了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网络双语教学无法深入下去的症结,这也充分地反映出我国在英语教学体制上存在的不重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弊端。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网络双语教学很容易变成英语训练的场所,完全违背了双语教学的本意。因此,高校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总之,网络双语教学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方式,需要广大高校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大家的合作与交流,我国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网络双语教学将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鲍作臣、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2007,14(1):9-10、

[2]赵毅,王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1):75-76、

[3]胡咏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检验医学教育,2007,14(2):9-11、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篇4

关键词:临床教学;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63-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信息化、国际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医疗技术和水平的快速发展,促使临床医学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快,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1]。因此,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不但要求其融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医学科学及各种操作技能为一体,还要求其能够把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解决实际问题[2]。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方便快捷的知识传播能力,加强医学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医学学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传统医学教育的特点

当前,临床医学课程仍然存在“刚性强”、“弹性弱”的现象,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不强,教学内容激增与课时减少的矛盾加剧,教师对“教”的方面研究多、对“学”的方面研究少,导致传统机械式的学习仍占主导,学生受到观念、方法、制度的限制,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仍未很好地实现[3]。临床医学教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人体的构造和功能、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因此对直观、形象及现场感的要求非常高。而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特殊性,从法律角度上,不能把病人当作学习的工具,时间角度上,临床时问限制是操作细节学习巨大障碍,风险角度上,临床工作中不允许以错误作为经验积累和临床思维成熟的途径。因此,长期以来,挂图、实物、标本、幻灯、电影等是医学形象教学的重要手段,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教学等等,已经有条件为医学教学解决众多的难题,构筑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新的桥梁,最大化保障了医学教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就难以深化。

三、当前医学教育的需求

现代教育理论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在学生身上的独特性建构,主张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来促进知识的个性化学习和主体转化。国外教育教学理论近几年在“人本主义”思想的框架下,已从行为主义理论向建构主义理论、后建构主义理论逐渐改革过渡。教学理论的每一步发展,都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和教育教学中知识信息传递与应用的过程,产生了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具体到临床医学教学中,通过推进临床教学的信息化、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造学习环境、促进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等行动,注重对医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主体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促进和张扬学习者的优良个性。

四、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坚持医学精品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大班课和小班课教学中充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在线课程开发、开放网络资源等方法促进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多学科融合及基础与临床的交叉渗透,提供在线教学的同时辅以PBL、床旁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块,构建新型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互动式临床医学教学平台,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已掌握或理解的问题,可以快速浏览,这样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的学习。还可以利用零星的空闲时间及时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和查找目前遇到病人所需的大量学习资料。

改革长期以来重视学生学习终末评价的弊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学习过程评价,提供诊断性评价,加大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技能的考核力度,引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笔试、口试、基本技能操作、答辩等多元化的考核方案,线上模拟试题用来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答案反馈系统也给予学生详尽的讲解,既节省时间,又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线下基本技能操作和答辩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锻炼其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构建基于网络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解决学生临床实践培养方面的困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由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组成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建立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集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实践性教学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学生首先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接受临床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然后才能进入病房,把模拟训练学习到的能力在临床中得到检验,经过一段时期后,再次到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学习,这种方法把模拟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日后的临床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床医生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教育质量的期望。要求医学学生能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只有实现基础学科间、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间的融合、渗透与重组,才能在医学理论知识方面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能力上,将体格检查、症状学、病史采集、沟通技能、实验诊断、心电图、诊疗操作、急救技术、手术基本技能等临床实践技能有机整合,才能实现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培养能力的宗旨。此外,医学教育还需要涵盖医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公共卫生学众多学科,让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来认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关爱病人,提高法律意识,保证安全的医疗活动,真正体现现代医学教育模式转变、医学教育的人性化及与医学科学紧密结合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才能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都非常快,医学科学的发展让每一个临床医生都面临更加复杂的工作情况,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对医疗技术水平及临床医生的个人能力都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这也迫使临床医生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临床医学的终身教育已经被广大临床医生接受。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和临床医生通过文献检索、循证医学、医学统计等,科研独立获取知识并能够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及批判性学校的能力,为终身教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六、结语

通过优质的讲座资源、临床技能资源、语言类资源、移动资源、形成性资源、远程医学教育资源和国际化资源,更新学生思想观念、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精神培育也起到推动作用。专家临床示范教学视频及临床仿真训练,使学生能较快把临床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诊疗实践中,移动学习环境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洪、构建临床医学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方医学教育,2012,(1):46-47,42、

[2]韩江琼,陈云兰、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1-2、

[3]李从德、现代临床医学教学方法浅析[J]、科教文汇,2015,10(C):63-64、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篇5

【关键词】医学英语;网络;教育;模式;建设;探讨

1医学英语教学现状

医学英语在学科分类上有两种,一种是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英语。而另一种则是应用于特定的医学职业领域的专业英语,比如医学交流、医学学术论文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进展,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及时准确地了解国际上最新的医疗进展情况,是提高我国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障[1]。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医学培训需要将提高医学人才专业英语水平作为重要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医学英语在大多数医学院校中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但教学现状与实际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对于这一学科重视不够以及目前教育体制中教与学的脱节。实际上,学习活动会受到学习目标、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环境受这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2],其中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大环境对英语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够,并没有认识到目前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价值。另外,医学英语教学应该结合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实际临床需要来实行,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变为网络化和多元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当中广泛应用成为一个趋势,各种网络教育平台不断增多,远程教育资源不断增多,这为医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是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补充手段[3]。

2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

互联网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们对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也比较熟练,这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4]。网络教育平台又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网络教育平台具有如下特点[5]:(1)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进行课程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节省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自己的英语能力不断提升;(2)网络具有丰富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开发出形象生动的课件;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图文声像并学习资源,有利于理解和记忆;(3)网络教育教学交互功能比较突出,可以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同步或异步交流的目标,从而便于交流,提高学习有效性;(4)网络教育具有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和资源共享途径,通过网络可以实现稀缺学习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共享国内其他大学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利用外国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近年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教育软件之一,被众多国内高校选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载体[6]。Blackboard平台做一网络教育模式的典范,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显著,老师和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网络组成的平台内进行各种课程方面的交流。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系统,正是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学”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自主进行课程内容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Blackboard”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7]。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700所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使用,用户非常广泛,口碑比较好。

3医学英语网络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医学英语有着专业词汇多、混杂着众多的拉丁语、希腊语词素等特点。对医学英语的认知和掌握不足是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医学各个专业课教学,特别是双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8]。

3、1缺乏统一的网络教育平台

在实际当中,网络课程建设的团队主要由本学科一线教师承担,计算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缺少,因此网络课程建设从一开始就缺少了系统性的底层设计,这是导致建设效果差的主要原因。网络课程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人才,更不能缺少系统性的底层设计多数院校基于Blackboard平台建设网络课程,但是网络平台建设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搭建好的平台亦缺乏专业人员维护。如何将好的临床英语资源变成网络课程需要网络专业人员、临床医生、外语专家的共同参与。

3、2情景模拟练习匮乏

教师绝大多数为临床医师,授课经验相对缺乏。授课方式多采用传统幻灯片讲解授课。授课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较少,缺乏积极性以及互动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涉及四个方面的因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情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即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9]。这是网络教学要面对的重要的问题。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网络课程的建设者还是要有所取舍,既要重视情景设计,又要对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练习。

3、3侧重知识讲解,缺乏实际演练

医学英语有着专业词汇较长、较多、应用场合特殊等众多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围绕着教师、课堂、教科书进行难以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在由于有限的课时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点有限,如何使所学为所用是一个问题。课堂教学只能用来讲授相关知识和重点以及一些例子,而真正对于一门知识的掌握和提高是在课后的不断练习中完成的。

3、4重测试,轻反馈

评价与反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单向填鸭式授课方式不仅学生在课前不清楚教师的讲解内容,在课后也无法系统的复习,学生的问题也无法及时得到老师的反馈。并且,不同的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接受程度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问题。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可能[10]。不能及时理解掌握,之后还要再花更多的时间来重新学,事倍功半。通过反馈,老师也明白自己教授过程中的漏洞。真正做到教与学同步进行,学生与老师均得到提高。

4对医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几点建议

4、1注重医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培养

在学生本科阶段,从事医学英语教育的一般是专业的英语教师,在与现实的实践相结合方面难免会有脱节,较多的照本宣科,缺乏生动性和现实应用性,难以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力。而在研究生阶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期间从事医学英语的教师大多数为各个临床学院遴选出来的英语较好的临床医生。他们兼职从事医学英语教学工作,临床经验相对较丰富,结合病例讨论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他们很少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各个老师之间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育经验相对欠缺。如何正规的培训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也是各个临床医学院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在有条件的医科大学可以选择有国外留学经验的老师担任英语老师,最好有外国临床经验的老师。他们不但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讲述各个专业的知识,而且可以就一些前沿、热点问题与同学们进行探讨,真正做到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开阔学生的眼界。

4、2确保课时教学质量

现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课时较其他专业课程较少。1周在4课时左右。从这短短的课程中获得的知识有限。医学英语是基于一般日常英语之上的专业英语。而语言的学习需要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如果学生课后没有复习的话,课上学到的知识会很快忘记。难以保证学习的质量。网络教育平台在课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可以弥补课时的相对不足。

4、3搭建合的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教育平台有着诸多优点,但是网络教育平台知识一个信息的载体和一个传播信息的手段。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医学英语专业较强,在非英语母语国家中较少有机会用到。学生们接受医学英语的3个主要途径就是:(1)目前,医学英语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授课内容一般是基于某个疾病,以及关于这个疾病的一些专业词汇、用法等。大多为书面用语。关于实际问诊、查体以及病情介绍等介绍不多。实际应用性有限;(2)医疗相关的美剧,如《豪斯医生》《周一清晨》等。在这些资源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常用的医学问题描述。以及如何用英文表述一些常见的问题处理。但是这些美剧距离实际临床工作还是有很大差距,专业知识方面有限;(3)医学文献:学生通过医学文献可以掌握很多一些学术论文的表述,并且可以同时提高专业知识。但是这仅局限于书面语的学习。针对于医学英语,由于专业性较强,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老师,不但要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相对于其他英语学习资源,医学英语资源较少。很多课件需要教师花费时间来制作。在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需要比以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咨询、答疑、监控、和对重点难点进行综合把握[11]。比如,Blackboard平台功能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可以供教师和管理教学资源以及作业的布置。主要包括课程信息、课程文档、作业和外部链接等内容。在课程信息板块中,教师可以上传教学大纲,教学、课程简介和教学日历等和教学有关的文档,学生可根据需要下载浏览。在课程文档板块中,主要以提供教学课件等内容为主,也可提供教学参考资料等内容。作业板块是对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此作业,学生完成后及时提交,对于部分测试类的作业,可以即时自动批阅并给出成绩以及答题情况的反馈。作业区允许教师根据学生提交作业的形式创建作业项目。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作业进度,从成绩簿下载整个班级的全部作业。他们可以给作业打分,并单独给每位学生提供在线反馈。

4、4重视已有英语学习平台

随着中国与国际的交流越来越多,现在接触到外国人,用英语与之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语言只有通过实际交流才能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对于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都是一样的。现阶段网络已经有丰富的与外国人交流的软件。如Skype,WeChat等。还有英语聊天室,通过与以英语母语的国家的人的对话可以练习我们日常沟通的能力,还可以巩固已经学会的知识[12]。学生实际运用中机会的增多,会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得到加强。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篇6

《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的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生理、病理、心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学科。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在非孕期生殖系统(例如子宫、卵巢、输卵管或阴道等)的生理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处理的临床医学学科。

一、网络信息化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妇产科学》是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十分重要。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紧跟临床发展的步伐,使学生见到临床各种常见病例。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只能依靠教师口头讲解为主,辅以教学模型及PPT课件进行,教学形式单一,很难体现复杂且多变的临床状况,知识的及时更新度不够,教学较抽象,学生记忆不深,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够,自然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而当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却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随着当今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化在临床医学教育教学中不断普及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是指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教学信息、教学环境及教学活动数字化,对教育教学资源实施科学有序的管理,从而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产生根本变革,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过程[1]。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各类医学教学资源整合进教学内容中,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2]。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更加逼真的去观看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抽象内容和教师不易启口的内容。使用各种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调控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法等与学生开展互动。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3],并把课程制作成网络课件,在数字化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并可以与教师交流互动,体现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部分难题,同时还带来了更为方便直观的交流方式,可以解决因学生专业参差不齐所带来的教学烦恼。

二、在《妇产科学》教学中采用网络信息环境下结合CBL教学法的重要性

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为了适应医学教学的需求和发展,专门针对临床医学教学的独特性特点而发展出的教学模式,CBL是以病例为基础,其采用“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在CBL教学法实施前,教师应正确引导医学生围绕需讨论的临床病例和问题进行查阅文献;在实施CBL教学时,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充分、积极的表达各自的观点,并获得了综合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观点。CBL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起主导地位的,而在CBL教学中,教师是从属地位,只是课堂小组讨论的组织。CBL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是不断提高医学生自我创造力及自我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多数从教者赞同,CBL教学模式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4]。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建设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以此平台为依托推行CBL教学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通过组织讨论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临床思维意识,对医学生主动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将临床案例与基础知识结合颇有益处,因此,本课题对培养高级医学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5]

案例教学法已是美国当今师范教育、师资培训、医学与法学教育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一种教法。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已经意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Seifan等人[6]提出医学生入学后学习临床课程时一定要接触临床案例,使书本知识和临床知识不至于脱节。对于此种教学法我国某些临床医学科目教学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我国尚未广泛运用开来。广西中医学院黄清[7]最早在高职大专生的《妇产科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法,初步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造力。暨南大学肖小敏等[8]将发展性案例讨论法应用于临床医学教育中,发现该方法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推理、评判性思维、沟通技巧、表达自我观点并接受不同意见的能力。然而以往在《妇产科学》教学中,教师也会经常结合相关的医学案例来丰富医学教学内容,但是这些医学案例的侧重点仍然是放在教师对医学案例的分析上,教师会将对案立的理解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参与度极低。而对于CBL教学而言,教师只需要提供案例的原始材料,并不需要给学生提供其观点,因为分析和讨论是学生的任务。近年来,案例法在生理学和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有零星报道[9-12]。目前,许多学校并未采用妇产科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案例版教学,甚至并未借鉴,因而适合本科医学生的新形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形式并未成熟及大力推广。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篇7

[关键词] 外科学;本科生;军医大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a)-0109-05

[Abstract] The personality, self-study ability, foreign language and puter skills of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ir ideas and requirements of how to teach a surgical clinical course a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Results give advices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new er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performed for the third grade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during their surgical teaching、 A higher level of self-study ability and a good puter and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were detected、 Furthermore, most of the students have an easygoing, calm and imaginative personality、 They expect surgical teaching can be more unit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brief and focused、 According to these findings,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ould be given enough attention、 Various forms of network based learning platform should be established、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 especially in doctor-patient mun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must be innovated and an entirely brand, and new teaching mode must be established in every single field of surgical teaching、

[Key words] Surgery; Undergraduates;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外科W是临床医学的一门主干课程,它对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的要求比其他医学课程高。同时,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育与理科、文科和工科有所不同,由于其面对的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是鲜活的生命,需要有较强的责任感,因此根据医学生特点探究切实有效的外科学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军医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外语水平普遍较好,自学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获取信息。因此,若仍然采用原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外科学讲授,不仅不利于学生汲取知识,反而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兴趣程度下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等情况发生,这对于医学生的发展和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因而从教学内容、形式、手段和场所等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地变革,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1]。

1 军医大学本科生外科学教学调查分析

为了把握新时期军医大学生的思维脉搏,了解他们的自学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对外科学的兴趣和认识,以及对外科学的教学的要求和想法,本研究对第四军医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13级本科三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159人,其中男生150人,女生9人。共回收有效问卷153份。

调查表的内容包括:①个人基本情况。②外语、计算机等方面学习情况及对性格的自我描述;旨在考察现在学生与以前学生学习技能上的差别,了解性格与对外科学学习兴趣程度之间的关系。③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外科教学内容的看法、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以及对正在进行的外科教学的综合评判;发现改进当前教学方法的不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2]。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如下特点:

1、1 个人能力方面

117人(77%)动手能力强,32人(21%)动手能力一般;102人(67%)自学能力很好,47人(31%)自学能力一般;56人(37%)英语很好,82人(54%)英语水平一般;48人(32%)计算机水平很好,87人(57%)计算机水平较好;145人(95%)理论课学习成绩较好。

1、2 性格方面

医生应具有平易近人的性格;尤其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常碰到棘手的问题,更应沉着冷静,思维缜密,术前制订详细的手术方案,术中及时处理意外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2%的同学性格随和、易于相处;61人(40%)性格沉着,其中30人(49%)喜欢外科,4人喜欢内科,27人喜欢内、外科;87人(57%)想象力丰富,其中48人(55%)喜欢外科,7人喜欢内科,32人喜欢内、外科。此外,男学生多喜欢外科。

1、3 对外科临床教学方法的看法

大多数学生希望课堂讲授重点突出,127人(83%)建议多安排见习机会,早期接触患者,增加感性认识;61人(40%)提议讲课中间适当穿插手术视频、病例讨论,注重联系实际。总之,教师应丰富课程内容,运用多种方式授课,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 外科学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的优缺点

现阶段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多采取以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以教师的知识讲授灌输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受众以倾听、记录为主,虽然偶有互动,但是以被动学习为主要手段。我校外科学教学分为理论基础学习阶段、临床病例见习阶段和临床操作实习阶段。理论基础教学习阶段以集中理论授课为主;临床病例见习阶段以教师结合实际病例授课,讲解病情、示范操作的小组教学为主;临床操作实习阶段则以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进行,学生仍以跟随、记录为主,能够进行的实际操作机会有限。在此三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知识传授,而学生则主要为被动接受知识,思维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3]。

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反复接触知识点,因此对于外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在以理论考核成绩为主要评价体系的教学评价中效果良好[4]。但其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缺陷:首先,大多数教师目前仍然沿用由发病原因、易感因素、病理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方式进行讲授。此种方式决定了在授课中无法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没有病例支持讲授理论,使得理论枯燥难懂,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虽然使用了多媒体PPT课件进行授课,但多数情况还是为了总结知识点、提炼重y点,与以往黑板板书相比,仅仅转换了传授知识的媒介,提高了知识传递的效率,而教学方法与以往没有差别。并且由于可以使用U盘拷贝教师的授课内容,这使得一部分学生上课听讲效率进一步下降,不仅懒得动笔记录,甚至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又花费大量时间重新学习,导致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再次,长期缺乏互动的教学使得学生缺乏自信,无法或不敢正视自己的正确研判,畏难、操作怕错的情绪普遍存在,对于学习的理论知识也仅能靠死记硬背,在临床应用中生搬硬套,无法做到灵活运用;最后,由“理论到理论”的教学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佳,进入临床工作后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出现“思维短路”、适应性差,无法将理论知识与病情实际关联起来,难以对疾病做出快速、正确的诊治[5]。

3 新时代外科学临床课教学的对策

针对新时代军医大学本科生的特点及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如果外科学教学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教”与“学”两方面都无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长久以往,对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有害无益。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办法、找出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教学效果,从教学内容、形式、手段和场所等多个方面有针对性进行大的变革,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6]。

3、1 顺应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多种形式网络化学习平台

为适应多元化世界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大学教育质量,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7]。文件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当今世界信息爆炸,大部分最新医学信息和成果均以杂志、期刊、书籍等形式以英文为载体在网络上率先出版。仅仅掌握英文工具不足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获取最新知识,熟练运用互联网工具已逐步成为医学本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方式。

网络多媒体资源将文字、声音、图像、数据等信息融合存储,从视听不同渠道进行生动的信息组合,多方位、多层次刺激大脑,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板书和口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率,更有益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接受和掌握医学信息,增强了学习效果。同时由于网络资源可重复利用,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及时复习和预习,较传统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便利性。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根据自身学习程度快慢调整学习进度,交互式的教学过程更加具有代入感,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仅在必要时进行恰当的指导,这样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在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可以进行一些较为“危险”的复杂操作,并且可以实时通过互联网查询临床上遇见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不仅做到带着问题学习,而且做到课堂疑问及时得到解决,使得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理论到理论”,而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8]。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超过1/3的同学(37%)英语很好,54%同学的英语水平中等。接近1/3的同学(32%)计算机水平很好,5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较好。新时代的大学生自信、活跃、才思敏捷、知识面广,参与社会活动能力强。尤其是英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为当代医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地改变着外科教学的模式,传统的外科教学方式是“看(学生看)-做(老师做示范)-教(老师给学生带教)”,而在互联网时代则成为“搜索-看-做-教”[9]。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特点和优势,以网促学,建立多种形式网络化学习平台,丰富内容,充实信息,不断增强网络课堂的可读性和可视性。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互动性、及时性、便捷性、广泛性,建立互联网络和微信学习平台、交流讨论群。学习外科学时遇到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实时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在线进行辅导、答疑、串讲问题,及时消化吸收课堂所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学习平台功能,同时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3、2 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特别是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一定要能做到与病人和家属充分且良好的沟通。毋庸置疑,人们喜欢与随和的人相处打交道。调查发现,72%的同学性格随和,超过一半的同学(57%)想象力丰富,近四成的同学性格沉着,这是成为一名良医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这些潜在的优秀性格特点进行挖掘、引导和培养加强,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特别是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从模式到内容方面多借鉴前苏联的方式,对于科学知识的教授相当重视,而对于医学人文关怀方面则存在明显短板,临床沟通、应变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水平较差[10]。如此教学模式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相匹配,与现实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作为临床医生的后备军并未因所学知识的增长而增加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这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为不利。重视培养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水平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1]。

注重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构建医患和谐关系的基础。虽然现代化医学教育改革已开始多年,但临床上仍然可以见到由于医患沟通不到位所引发的医疗纠纷。从医务人员自身查找问题,医学教育中注重沟通意识的树立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12]。以手术为主的侵入式治疗是外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手术治疗本身存在较大风险,相关治疗环节颇多,且治疗效果易于受到手术器械、医疗设备、麻醉准备等因素的影响。而对作为医疗活动承受者的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属而言,大多对于医学知识陌生、不熟悉、不了解,对于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缺乏了解和正确认识,对于手术结果期望值过高,对于治疗医生缺乏应有的信任,以及偏听偏信部分不良媒体或网络的歪曲报道,这些均可能影响医患之间沟通的顺畅程度。外科学日常教学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医患沟通中注重换位思考等方式,有助于此类问题的顺利解决。

美国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这样写道:“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寥寥数语揭示了深厚的医学人文内涵,不仅反映了医学本身的局限和困境,同时也道明了现代医学对于t生综合素质的标准要求。医学人文素质与医学科学素质一样,是临床医生做出谨慎、正确专业决策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13]。医学生必须有求知的热情,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更要有一颗仁爱的心,所谓医者仁心、悲天悯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医学生的素质要求并不为过。既要学生掌握好医学各学科相关知识,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如医患沟通的技巧等。在注意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还需强化政治思想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14]。其别强调为军服务思想和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以及意志、作风、毅力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3、3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教学、场景式教学法和临床见习等多种形式结合

临床课教学并不仅仅是授课地点由学校教室改换到医院临床教室、教师由基础课的教师改换成临床医生,以上只是形式上的转换,更要注意的是授课内容应该多结合临床实际。这也是顺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127人(83%)建议多安排见习机会,早期接触患者。患者是活教材,为了增加学生对外科学习的兴趣,外科学教学安排学生早接触真正的患者,适当给学生一些自主时间,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室进行较多的了解,调动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是,具体课程设置的时长、学生进入病房后如何管理、科室能否承受教学对于医疗工作的影响、是否会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伤害、教学质量如何保证等诸多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讨[15]。

创新教学模式,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精、新、军”,强调“精讲多练”,学以致用,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①突出野战外科内容(包括创伤、休克、感染等),强化为军服务,突出专业特色;②用外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③强调外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点内容;④“精讲多练”就是贯彻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合理压缩传统理论授课内容,增加和强化临床见习、实践操作(手术学基础)的教学内容,科学安排三者学时比例。学生从外科临床课开始就直接接触患者,较早树立起临床整体思维的概念[16]。

创新教学手段,外科临床教学广泛运用计算机模拟系统,运用高科技教学手段构建由基础知识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利用其独特的沉浸感和交互性特点在外科学教学中构建三维可视界面,人为创造临床交互情景,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临床应变能力。教师利用VR技术设置病例情景并在其中设问,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不同VR脚本进行学习结果考核,不仅可以规避医疗风险,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精准度,提升外科学教学效果[17]。

采用标准化病人[18]、场景式教学法[19],教学时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将相关知识点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系统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等。

4 展望

随着近现代以解剖学为基础的各医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外科学的发展也与时俱进。现代外科学发展至今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①切除。通过对病变器官或组织的切除来减轻缓解临床症状。②修复。对脏器破损进行外科修复处理,使之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③置换。随着现代材料学和工程制造技术发展所打下的基础,通过医工结合的手段,将病损器官或组织由人工产品所置换,恢复患者日常生理功能。④再生。组织工程的发展为从细胞或组织培养再生完整功能患者器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对于每一个患者个体而言,如何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式,如何在最经济的条件下提供最好的预后等问题成为外科学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外科学教学方法变革,在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方法,培养医学本科生筛选出具有最佳证据治疗方案的能力,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整个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20]。

[⒖嘉南]

[1] 许文荣,邵启祥,孙晓春,等、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24):41-42、

[2] 赵铁牛,杨晓楠、大学生社会交往心理调查表的结构效度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5(9):380-382、

[3] 张丽萍,李南,赵献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临床实训教学中的实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27-130、

[4] 祝葆华,郭伟韬,王志刚、三种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26):109-110、

[5] 王德盛,窦科峰,宋振顺,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外科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4(30):584-585、

[6] 耿景海,文民刚,周增恒、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4(29):86-9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1, 6(21):1-3、

[8] 林木生,王志刚,陈兵、利用网络平台技术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19):87-88、

[9] 徐协群,潘慧,杨萍,等、互联网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意义[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2):286-288、

[10] 易露茜,陶立坚,陈启元、医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标准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5,4(25):9-12、

[11] 梁书静,张斯琴,曲琳、从医学研究生与患者对医疗事件的认知差异谈医学研究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2(31):289-291、

[12] 王丽,袁钟,李红英,等、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诱因与对侧[J]、现代医院管理,2014,4(12):10-13、

[13] 严钰锋,王见之,张慧琴,等、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3, 34(12B):89-92、

[14] 于双成,金祥雷,于雅琴、美国医学教育改革三次浪潮的文化背景及本质特征[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12(32):11-14、

[15] 俞方,夏强,罗建红,等、借鉴美国医学教育培养卓越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25):3-5,7、

[16] 李玮,孙晓希、军队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5,4(5):135-136、

[17] 方超,谢加兵,徐祝军、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6):1064-1066、

[18] 吴涛,李怡,王楠,等、标准化病人在八年制外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0):991-994、

[19] 宋文杰,郭恒,李霄,等、场景式CBL教学法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安徽医药,2013,17(9):1639-1641、

临床医学网络教育篇8

移动网络下PBL教学是在无线网络支持下,以问题为中心,使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时随地针对同一问题共同讨论交流,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理解掌握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移动网络下PBL教学不需要固定时间和场所。教师可以在一定时限内随时布置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无线网络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并及时地与教师和同学沟通。教师可以随时答疑解惑,学生可以在移动网络上自由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充分讨论,相互学习。移动网络PBL教学真正体现出完全的时空开放性,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时间、空间得到真正的延伸和拓展。

2移动网络下PBL教学的优势

2、1能有效地推广PBL教学方式

PBL教学方式虽被教育者认同,由于受到具有我国高校特殊情况的主客观条件制约,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中至今未能广泛展开。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方式。经典PBL的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教师总结。PBL教学需要分组,组员不能过多,教学中需有充分的讨论,要有充足的学时。医学临床实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繁杂的临床工作要做,能把老师和学生集中起来的机会不多,更谈不上相互讨论。移动网络下PBL教学不受时空限制,能很好的解决PBL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临床教师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随时指导和督促学生,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网络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沟通。这种弹性的移动网络PBL教学方式和课堂PBL教学、有线网络PBL教学结合能有效地推动PBL教学方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普及。

2、2能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效率

临床实习是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转化的重要阶段,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临床实习阶段,学生临床工作繁杂,临床带教教师在工作时间无法进行PBL教学,甚至与实习生交流的时间都没有。这往往使得学生在遇到难点问题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继而失去继续PBL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即使带教老师有时间,用传统教学方式,以书本、课本为中心,实际病人为蓝本,机械地传递临床医学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最终结果是抑制了学生自学能力,助长了依赖思想,降低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移动网络下PBL教学可充分利用临床带教老师的业余时间,随时随地的以问题为中心,与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共同讨论交流合作,合理确定时间地点进行PBL教学,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合格的实习生。

2、3能提高临床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目前可支持移动学习的无线网络主要有3G和WLAN,4G网络时代即将到来。目前WLAN的覆盖范围在国内越来越广泛,大的医院、学校基本都有WiFi覆盖,院外又有3G网络覆盖,基本上移动网络全覆盖。使用移动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活的常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几乎成为学习的标配。移动网络下PBL教学摆脱传统学习对网线的依赖或电脑的限制,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给学习者带来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这种学习方式非常适合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适合临床实习生的工作形态。它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再是按部就班地等待照本宣科,而是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严谨地查阅资料,认真分析,客观地表述观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了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

3移动网络下PBL教学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