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作文素材(精选8篇)
最新作文素材篇1
对少年儿童而言,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再创新再创造的过程。要完成这一创新的过程,一定离不开平时语文知识、作文素材、写作能力及写作方法等的积累。积累是基础、创新是升华,两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写出满意的作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搞好语文教学,让自己的学生在作文方面有所突破,就要处理好积累与创新的关系。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下一些心得,特于此提出,以与广大同仁交流切磋。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我认为教师应严格把握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统筹计划安排
作文就是处理平时积累与写作创新的关系的过程,这一过程明显具有“慢”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这种慢的认识,切不可操之过急。正确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认识到作文就是生活的写照,自己怎么做的,怎么看的,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叶圣陶先生强调:学生作文必须“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还要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为自己而写,为生活需要而写,写出个性的我;不东摘西抄,不为应付考试而写,不堆砌辞藻,不急功近利,当然就不能快了。一句话就是要实事求是。二是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要重在“练习”,可以通过书信、留言、随笔、日记等的实用形式,多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三是要充分认识由“说”到“写”这一技能跨越的重要性,重视多读多说,坚持我口说我做,我口说我看,我口说我想,我口说我写。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尤其是初写作文的低年级学生进行广泛的参与和练习。这样练习得多了,写作文也就自然流畅了。
基于上述认识,语文教师在对待学生作文这件事上要心中有数,在学期初乃至学年初,就要依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令季节等具体情况,提前做好计划安排,统筹规划,勤练习,多积累,才能事半功倍,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重视并把握好学生作文的素材积累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学生把自己所积累的素材和创作能力综合地发挥出来。其中作文素材的积累无疑是最重要最见功力的。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首先,重视在学校生活中发现素材。学生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教室的新布置,学校的新变化,还有诸如演讲比赛、文体活动、兴趣活动等,都是学生最熟悉的。这些素材很广泛,可以说俯拾皆是,也最具生活化。如以《下课了……》,《我班的读书角……》等为题,作文便易于言之有物,也便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等。
其次,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寻找作文素材。课堂教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材料和机会。有时师生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活动的过程,甚至一幅画,一个小故事等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再者,重视在大自然和社会活动中发现积累素材。春天来了,百花盛开,燕子飞舞;夏天,天气炎热,知了声声;秋天,果实累累,丰收在望;冬天,大雪飘飘,寒风刺骨。这一切现象是那么不同和鲜明。还有大自然中的山地、平原、河流、湖泊、花草虫鱼,社会生活中的高楼、公寓、村庄等等,写作的素材太多了。语文教师要学会统筹安排,依据学情引导学生积累使用这些素材,以完成作文练习。
另外,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学生的家庭生活、特长培养、课外阅读等,也同样是丰富的写作材料,况且这些活动也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如以《为老人洗一次脚》为题,在参与这些活动和写作文当中,既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谐理念以及完美人格,一举数得,更体现出作文即做人的道理。
三、关注作文中的创新特质
作文的过程,对小学生而言,就是把素材、认识、情感等通过书面语的形式书面化的过程。只要不是照抄照搬,这一过程无疑是创造的、个性化的。创新是作文的特质。既然如此,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作文的水平是大有帮助的,和素质教育原则也是和谐一致的。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主要体现在想像、联想、逆向、发散、求异等几个方面。而现在的少年儿童,他们在与同伴、社会、家庭、电视、互联网等的接触中,思维格外活跃,见识格外广泛,认识有时也很独到。老师再因时、因地、因情施以引导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是很快的。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有的同学就依据现在的移民安置,联想并提出愚公不用移山而搬家,岂不是省时、省事、省力,观点颇为独到。再比如课本上出现的看图作文,就是培养学生想像、联想、发散思维、求异等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的教学和作文辅导中,发现、利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是很多的。只要坚持不懈,做好积累与创新的和谐统一,学生就能乐于并写出个性化的好作文。⑤①
最新作文素材篇2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大地震影响,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日本政府为此已宣布“核能紧急事态”,并于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随后1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日本政府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人员疏散范围由原来的方圆10公里上调至方圆20公里,把第二核电站附近疏散范围由3公里提升至10公里。国际原子能机构说,日本已从两座核电站附近转移17万人。
【点评】
尽管大地震史无前例、灾后重建也百废待举,但日本从政府到民间所表现出的冷静、开放,以及井然有序的危机应变能力,令人不能不佩服。事实上,每一次天灾,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考验,都让人认识到:尽管天威难测,但通过努力,可以把不幸与灾害降到最低。
【适用话题】
(1)人与自然(2)面对灾难(3)考验(4)危机与秩序(5)呵护生命
2、福岛核电站50名死士
福岛核电站的严重泄漏事故,工作人员大部分撤离,只剩下最后的50位死士,他们大部分都在50岁以上。一位59岁老员工表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安全。这位员工还有半年就退休了,可以拿着高额退休金,养老归田,但是他表示是“使命感让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他们用身体,筑起保护福岛核电站的最后一道屏障。据美国核专家说,他们中70%的人可能将在两周内死亡。哥伦比亚大学放射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布伦纳说:“他们的情况不是很好,显然他们将遭到高浓度核辐射污染,并因此丧命。他们知道这一点,因此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
【点评】
毋庸讳言,生命是脆弱的、短暂的,然而生命也是智慧的,生命在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必要时,舍弃一部分个体,以延续种群繁衍”的生存法则。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是人类得以存在和进步的基石。他们存在于所有民族、国度之中。
【适用话题】
(1)职责(2)奉献精神(3)消亡与永恒(4)生存法则(5)舍弃与坚守
3、“民生路线图”提升幸福指数
3月5日,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彰显了实实在在的民生关怀,勾画出的“民生路线图”,让老百姓心里感到温暖。报告有“十大民生亮点”:稳定物价,引导预期;扩大内需,均衡发展;巩固基础,强农惠农;城镇发展,稳步推进;人才强国,教育优先;扩大就业,促进和谐;缩小差距,共享成果;社会保障,广为覆盖;保障住房,考核问责;推行医改,实施攻坚。《报告》将中国未来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设定为7%,这种看似降低了的目标意味着重大的政策转变。用温总理的话说,在判断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时,高楼大厦的数量不再那么重要了。而中国政府提出评判官员执政能力的标准是“让人民幸福”,这意味着,民生已成为考核中国官员的重要标准。
【点评】
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涉及了民生问题的方方面面,而如何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则是贯串这些政策措施的红线。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在这次两会和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住房、就业、医疗、工资,这些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话题,仿佛走进了新时代又一个春天里。有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注,有了民众对政府的鼎力支持,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必将进一步攀升。
【适用话题】
(1)情系人民 (2)幸福与尊严(3)期待(4)和谐
4、北京举办首场“大学生
保姆服务权拍卖会”
2011年3月17日,首场“大学生保姆服务权拍卖会”在北京举行。首批参与拍卖的10名大学生保姆现场进行了育婴、英语、插花、烹饪等才艺展示,他们“年服务权”的起拍价定为4万元。近20名北京市民面对身怀绝技的大学生保姆频频举牌,最终有6名大学生当场成功拍卖工作权,最高年薪为4、15万元,最低4万元。剩余的4名大学生保姆,拍卖会后也受到北京市民青睐,预计很快会找到工作。这次拍卖工作权的大学生保姆共10人,其中女生8人,男生2人。“他们个人素质普遍较高,普通话都比较标准,英语普遍在三级以上,计算机运用能力普遍较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政绝活儿。”某家政公司的老总这样介绍。
【点评】
对于保姆这一行业,整个社会观念至今尚未有明显转变,仍然视之为“特殊行业”。但需求决定市场,有市场,传统观念也会逐渐转变。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新兴行业就是这样进入市场,站稳脚跟的。虽然也有新兴行业犹如昙花一现,但其反激起的讨论和争议,让人们对相关职业前景以及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走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
【适用话题】
(1)转变观念(2)职业(3)人才(4)位置与价值(5)角色转换之间
5、杭州图书馆对乞丐开放引热议
“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春节前夕,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两年前的这句话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5000多次,光评论就达1200多条。褚树青所说的“他们”,是指进入图书馆的“乞丐”。从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一举措推行以来,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他们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的回答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认同,不少博友直赞这位馆长有“北大遗风”。
【点评】
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太阳不会因为乞丐和拾荒者的身份而拒绝给予他们阳光。图书馆应该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地方,不仅是给有钱人准备的,也不仅是给有身份的人准备的,而是给所有有身份证和没有身份证的人准备的。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给每个人诸如出入图书馆这样的权利,更需要重新建立人人平等的理念。
最新作文素材篇3
北京考试报讯距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考生认为现在生活单调,写作文时素材陈旧、单调,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相关老师建议考生,用好课本,其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现在,高三生几乎每周都进行考试,小媛一写作文就犯愁,即使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想不出新鲜的素材,结果往往词不达意,作文成了无病。脑子的作文材料太少了,有些都是已经用了很多遍的旧材料,;小媛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有再好的立意,没有合适的素材作支撑也是白费啊!;
像小媛这样的高三生为数不少,他们感觉脑袋里空空,平时缺乏对作文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到了考场上自然很难有米下锅;。他们觉得紧张的学习让自己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思索,很难去寻找新鲜的作文素材,每每作文时就使用校园里发生在同学、老师身上的事情做材料,没有新鲜感。
北大附中高级语文教师张国富说,作文的创造性不单是观点新,用新颖的材料去陈述、烘托也很重要。现在虽然时间短,任务重,但是考生们一刻也不要放松积累作文素材。最简单、实用的办法是好好利用课本,整理和总结课文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这些恰恰是考生最容易忽略的作文材料。考生们可以准备一个作文素材记录本,把高中三年的语文课本找出来,将课文中的典型事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总结,平时多翻看,就不愁写作文没素材了。此外,高三生平时要尽量抽时间留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把握时代脉搏,收集新鲜材料。
最新作文素材篇4
[关键词]寻求亮点 凸显波折 捕捉细节 素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80
习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将选择新鲜的素材置于最高位置。但事实上,素材鲜活并不一定就能写出妙文,还需要具有创新的视角、丰富的细节和游刃有余的创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探寻亮点,消除乏味感,从陌生的生活中寻找闪光点,于平淡之中见奇崛。
一、在现有素材中寻求亮点
习作不仅是一门关乎语言运用的学科,也是一门历练思维独创性的课程。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素材中另辟蹊径,才不致于落入俗套。正所谓:“药材好,药才好。”但很多时候,学生选材的视角往往不令人满意。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五”为例,教材借助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从喜、怒、哀、乐四个不同的方面选择事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遗憾的是仅作业和补习班的内容就占据了大半。难道学生的生活中真的就没有其他的情感体验了吗?生活从不缺乏素材,缺乏的只是学生发现的眼睛。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写作主题的关照下,开掘富有典型价值和代表性的素材。笔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就这样引导:“喜、怒、哀、乐是人最基本的情感,生活中的哪些词语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情就用哪个词语。”在解读完“喜”之后,我同时将其他三个内容也一一呈现。“这些词语都是有生命的,有温度的,在你所经历的事情中,哪些事情最贴合黑板上的这些词语,同时又是别人很少能够碰到的?”教师板书的丰富词汇,都是学生生命中常常体验到的情感,在教师的积累和点化下,学生思维的闸门也随之打开。
二、在一马平川中凸显波折
“文以曲为贵”,语言的表达应该曲折迂回,余韵十足。现在很多学生的习作平淡无奇,主要原因便在于习作中的故事呈现都是一马平川,平铺直叙的内容让人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拒绝平庸应该成为改善当下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常规思维,不走寻常路。
例如,在教学“童年趣事”这一老话题时,学生都难以写出新意,一位学生选择自己给自己理发的素材,教师对其进行了这样的指导:你觉得这个事情的前后哪些地方能展现这种有趣?学生在提纲中梳理了这样的几个趣点:(1)剪之前:害怕、新奇,有刺激感;(2)剪之时:富有成就感,沾沾自喜;(3)剪之后:模样有趣,就像个小刺猬,古里古怪的。
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将刚才的思路进行了梳理,并适当地加一些心理描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写得意趣盎然。因此,创新是思维的蝶变,只有学会“折腾”,将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和情节蜕变点凸显出来,习作才能在波折中魅力四射。
三、在整体素材中捕捉细节
学生的习作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空有框架和逻辑,缺少血肉。细节是学生对现实生活和活动的细致观察、体悟,能够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人物的本性原始而真实地再现出来。学生在习作中最为缺乏的也不是叙述事件的能力,而是捕捉细节、描写细节的能力。因此,习作教学切不可止步于指明了方向、搭建了框架,要凸显对习作细节的指导、环境的描绘,让学生正确、及时地摄取与运用。
笔者曾在班级中举行过一次掰手腕大赛。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其中,比赛一共设置了三个环节:人人参与的海选、种子选手的淘汰、一决胜负的决赛。但学生的习作仍旧只能构建基本的框架结构,对人物的细节表现难以付诸笔端。教师可以采取这样几种策略:(1)分解动作,过程延长。将学生比赛的过程拍成视频播放,如学生比赛的僵持、最后的一搏、观众的呼声,形象生动,无需多言。(2)关注神韵,运用修辞。让几个有典型价值的画面定格,从人物的神态、动作入手,引导学生口头表达。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能刻画得形象生动。(3)揣摩心理,细致入微。通过对人物状态的观察,引导学生想象他们此时的心理状态,借助周围环境和氛围等因素,走进人物的内心,全方位地刻画立体人物。
最新作文素材篇5
阿根廷著名摄影师加西亚・艾玛尔在位于阿根廷南部冰川佩里托-莫雷诺冰川,拍摄到冰川融化坍塌的瞬间时,这冰川竟也呈现出一张人形的“哭泣的脸。”雷诺冰川在不断地崩裂,巨型冰块几乎以垂直的角度急速脱离,落入阿根廷湖,场面相当震撼。
法国摄影师让・詹姆斯在法国最大的冰川库克冰川拍摄时,竟拍摄到冰川融化坍塌的瞬间,冰川呈现出一张人形的“哭泣的脸。”库克冰川位于南印度洋的法属凯尔盖朗群岛。研究人员发现,近几十年来,库克冰川融化的速度非常迅速。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库,全球70%的淡水均储存在冰川中。冰川加速融化和退缩,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将面临着供水、干旱以及饮用水减少的威胁。甚至,加速海平面的升高,一些太平洋岛屿国家更是蒙受灭顶之灾的威胁。
素材解析
冰川竟像人一样在悲伤地“哭泣。”这哭泣,仿佛在、在抽搐、在呐喊,令人震撼,百感交集。所以,减少碳的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已是迫在眉睫的事,赶快付诸行动吧,还等什么呢?
适用主题
地球、冰川、哭泣、气候变暖、警钟
地球的表情
1、美国摄影师在澳大利亚南极区域,拍摄到这样一张照片:几十只帝企鹅随着一块小小的浮冰上漂流。帝企鹅目光呆滞,茫然四顾,四周全是一片海洋,只有这一小块浮冰,就是这一小块的浮冰,也在不断缩小、融化。它们紧紧地挨挤在一起,眼睛里仿佛噙满了泪水。
据美国宇航局航测显示,南极冰盖每年消融570亿吨。这些企鹅,正面临着生存区域的快速削减,它们的生存状况会越来越差。同时,南极冰盖的消融正使海平面上升,使马尔代夫、瓦努阿图这样的小岛国,正面临整体被淹的命运。地球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导致雨季延长,各地洪水频发,生灵遭遇严重威胁。
2、肯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其峰是非洲的最高峰,峰顶长年积雪,长久以来有着“赤道雪山”的奇观美名。但是,据科学家统计,由于地球温度不断升高,该峰2010年的冰雪覆盖面积,已比1992年减少了86%。
据科学家们估计,再过20年,这座地球赤道上的最后一座奇迹雪山,将从此绝迹。
素材解析
地球,也是有表情的,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当遇到不幸和灾难时,就会表现出痛苦的表情。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不再痛苦、哭泣,就让我们好好地热爱它,保护它吧!
适用主题
地球母亲、表情、破坏与保护、反思
神奇的汉字,奇妙的雨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素材解析
文中写道,“每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是由一块块天地组成的,这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世界,正是有了“雨”的点缀,才使她变得更奇妙,更富有诗情画意,而摄人心魂。
适用主题
汉字文化的魅力、心灵的净土、文化内涵、汉字的灵魂、神奇的汉字
飘飞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素材解析
作者的思绪从美国丹佛到台湾再到中国,写出了三个地方的感受和体会。中国风景在作者印象里是云缭烟绕,山隐水迢,自然而然会
适用主题
思乡、家乡美、家乡的雨、家乡怀抱
淡泊钱钟书
钱钟书聪明绝顶、人情练达,却天性淡泊。其小说《围城》改编成电视剧后,有关剧组曾付给稿费万余元,他坚辞不受。1991年,18家电视台拟联合制作大型纪录片《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钟书名列其中。摄制组几次与钱先生商议,均遭谢绝。后来,摄制组又做杨绛的工作。他们给杨绛打电话,可得到的答复仍然是两个字:不行。组织者在电话中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
钱先生从旁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名利皆抛却了,留下的唯有书香氤氲。
素材解析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境界的超脱;在于创建,在专业上做出继往开来业绩;在于品质操守,身处顶端却拒绝接受浮世名利。因为超凡脱俗,所以大师们能把迂腐化为执着,能把木讷化为醇厚,能把名利淡化成境界,能把细微化为伟大…… 真正的大师无需自我夸耀,无需他人追随热捧。寂寞人生路,热闹身后事。在所有的验证与评判中,最真实,最公正,最具权威的是时间。
最新作文素材篇6
高考作文内容充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对素材的积累,许多考生常常苦于材料的缺乏,要么无端煽情,空洞无物;要么事例幼稚,单薄浅显;要么事例老旧,甚至出现一个爱迪生千百名考生争着用的“怪现象”。那么,素材真的很匮乏,以致难以寻觅吗?借用罗丹的名言,学习生活中并不是缺少材料,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材料”的眼睛。那么,我们该如何发现素材,积累素材呢?
1、从生活中挖掘。
单以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为例: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生活应算得上丰富了。家庭亲情,亲戚街坊,师生情谊,同学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旅游购物,文化娱乐,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不可入文。这一切流动的生活只要你用心去感知,就有可能产生热烈的创造欲望,汩汩流淌出文思才情。
2、从课文中挖掘。
九门学科课本另含读本、练习册、试卷等的阅读材料,均是作文的宝贵素材。就语文学科而言,高中三年教材、读本就有10多册,上千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独到的见解。另外,高三阶段大量试卷中有大量的阅读和作文材料,其中有不少优美隽永的文句和新鲜时尚的内容,均可灵活地迁移到写作中来,成为最便捷的素材路径。
3、从电视、电脑、报纸杂志中挖掘。
对于今天的90后的青年学生而言,不能也不应该将生活的视野限制在狭小的学习生活范围中,因为这既关乎生活的心情,更关系到个人的成长。高三时间紧,任务重,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像《读者》、《杂文报》、《青年文摘》、《报刊文摘》、《意林》等经典刊物,我们仍需挤出时间来品读一二的。这些文章短小精悍,语言隽永,见解深刻,情感真挚,结构精致,阅读时静下心来,细细品尝,琢磨一番,思考文章的感人之处、巧妙之处,脑子里有了深刻印象,写作文时自然就会用上。何况,每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很多都与一段时间内的时事政治、热议话题、主流观念、时鲜人物等息息相关。而生活中出现的或重大、或有趣、或关注特高、或影响面广的人和事均会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反映出来。考生恰当运用这些最具说服力的事例,一者可以体现一个青年的学识与才情,二者更容易引起阅卷者的好感,何乐而不为?
总之,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写作素材便可信手拈来,犹如源头活水汩汩奔涌,恰似八面来风阵阵清凉。
“拿来主义”:选择素材的方法
有了一定数量的素材积累,是不是就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不加选择,素材与话题完全“牛头不对马嘴”,随便套用,甚至乱用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套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名言,在有了“米”(素材)之后,写作时应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那么,选择素材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1、基本材料要有真实感、可靠性。
所谓“真实、可靠”是针对材料来源出自方面而言的,考生不能胡编乱造一些所谓材料来牵强附会地证明观点,而应实事求是,凡事有据可查,有情可典。有些考生为了博取阅卷老师的好感或同情,故意矫情,胡编一些自己“父母双亡”、“身残志坚”等美丽的谎言。这样动机不纯的“献媚”作文,焉能打动阅卷者?
2、基本材料要有典型性、新颖度。
其中的“典型性”,是指文章的材料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一般来说,最能表现观点的材料就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而“新颖度”,是针对“ 人云亦云”而言的。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其强度往往与材料的新颖度成正比,所以考生必须在平时积累一些新鲜的材料,考试时努力做到“别人无,我有;别人有,我新”。
“项链是这样串成的”:组织素材的方法
有了素材的储备,完成了素材的选择,那么该如何将这些美丽的珍珠串起来,将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素材妥帖而综合地用起来而连缀成篇呢?这的确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材料驾驭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下面就此介绍三种行之有效的组织素材的方法。
1、用题意统率材料。
“意在笔先”,用中心统领材料,或用或舍,或详或略,都应该服从题意主旨的指向。切忌“不用白不用”或“眉毛胡子一把抓”!
2、用细节聚集材料。
考生在700―800字范围内表达思想,展示才华,应避免语言平泛拖沓。运用相关材料,不宜面面俱到地铺叙,而应巧用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刻画,丰富材料的内涵,这样往往可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之效。
3、用情感激活材料。
最新作文素材篇7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原有的标清广告管理与播出系统主要负责10个标清频道的广告素材管理与播出,为了满足高清广告素材的管理和播出需要,必须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造,既要做到合理地利用原有系统的管理体制,又能建立起新的高清素材广告播出通道,所以对原有管理系统的改造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现有广告管理系统不增加新的播出频道;
2)广告合同只录入一次;广告素材(包括宣传片)信息在广告管理系统中只录入一次;广告编排时只编排一次;
3)编排后生成播出接口文件时,针对同一个频道可分别生成标清播出接口文件和高清播出接口文件;
4)高标清频道在并行播出期间,标清素材的上载和播出接口形式都保持不变;
5)在生成的高清接口文件中,在素材编号后增加一位数字,用于标明是高清素材,这样做到与标清素材文件的更好地区别。
2广告管理系统改造后的广告播出业务流程
在高清广告管理与播出业务流程中,其业务流程如下:
1)在广告管理系统中,对所有广告合同的录入、广告播出时间的编排、广告素材的信息(包括宣传片)录入只操作一次;
2)广告的播出时间编排完成后,由系统生成播出接口文件时,生成的标清播出接口文件标准完全不变;
3)在生成高清播出接口文件时,素材的编号中自动增加一位数字,即在素材编号的最后一位扩展为1,表示是高清素材;高清接口文件的标准仍与标清接口文件标准一致,即接口文件名第一位增加“H_”,表示这个接口是高清接口文件;
4)高清素材上载和播出系统独立于与原有的标清广告素材上载播出系统,高清素材在上载时,只在其素材编号最后增加一位(即高清素材编号扩展为10位,且最后一位是1);
5)在试运行阶段,卫视频道和新闻频道要分别同时播出相同内容的高清和标清广告,即在编排高标清频道广告播出节目单时,要同时分别生成两份节目播出单,两份节目单中的广告段位要保持一致;这样通过对原有标清广告素材管理播出系统进行改造,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做到了对高标清广告素材信息的统一管理,同时又满足了新的高清广告的播出管理需要,进一步完成了从高清频道试运行到正式播出的平滑过渡,保障了播出安全。
3广告播出管理系统改造部分的功能要求
在广告播出业务流程中,广告编排完成后,在原有系统中新增一个“高清播出接口”按钮,用以生成高清播出接口文件,高清播出接口文件的具体功能如下:
1)高清播出接口文件格式仍为MDB格式;
2)高清播出接口文件仍存放于“标准目录\频道名称\”;但文件名的规则改为:H_频道ID_日期(YYYYMMDD格式)、mdb,即前面增加了“H_”两个字母;
3)高清接口的Mdb文件中,原advertise表改为hadvertise;原advertisecastlist表改为hadvertisecastlist;
4)向高清接口文件中的hadvertise表同步广告管理系统的素材ID时,将所有advertiseid字段扩展为10位,即最后增加一位1;
5)向高清接口文件中的hadvertisecastlist表中写入广告编排单中,将所有advertiseid字段扩展为10位,即最后增加一位1;通过改造后,系统能够兼容原有的标清广告素材储备资源,无须额外独立配置高清广告管理与播出平台,能够做到了大限度得用现有资源,降低了系统改造的复杂性。
4结束语
最新作文素材篇8
关键词 解析结构模型法;教材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007-03
Cases Analysis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in Guangxi based on ISM Method //LIANG Cun, LING Weining
Abstract The textbook is a kind of qualitative system、 Using ISM method to analyze the textbookcan make it structured and sequential、 Based on the ISM method, taking text processing of the third chapter in the textbook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published 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for instance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ge puter basis teaching in Guangxi、
Key words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 textbook analysis; basic puter courses in college
1 前言
199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规范化具有指导性意义。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方面指出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重视案例课程的教材研究。
广西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其为指导,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编写新的教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被广西各大高校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此教材不断推陈出新,于2013年8月出版了第10版教材。教材的不断更新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才能准确无误地把握新教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解析结构模型法是分析教材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教材,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ISM法简介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称ISM法),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是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ISM法适用于从属关系不明确且要素不具有简单的分类学特征的复杂系统,其应用非常广泛,有助于揭示系统结构,分析授课内容结构,设计开发学习资源及教学过程模型。使用ISM法分析教材,可将教材的复杂结构进行分解,用易于理解的图形呈现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视觉结构模型。
ISM法分析教材有简便且容易操作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1)抽出知识要素,确定教学子目标;2)确定各子目标间的直接关系,做成目标方阵;3)根据目标方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4)对形成的关系图进行研讨。
3 ISM法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1]17。《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中第三章“Word文字处理”是当今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悉Word工具,掌握文字处理、表格编辑以及图片设置的方法,能运用Word完成各种办公任务。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中的第三章“文字处理”为例,基于ISM法系统分析该章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抽出知识要素,确定教学子目标 在此根据教材内容将本章给定的授课内容拆分为多个教学子目标即知识点。通过分析“文字处理”这一章,抽出基本教学子目标如下:①汉字输入法;②熟悉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界面;③文档创建与保存;④文本的输入;⑤文本的编辑与格式化;⑥插入图片;⑦图片的设置;⑧图文混排。
确定各子目标间的直接关系,做成目标方阵 依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征点,决定各要素间的形成关系。要学习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必须先学习特定的知识。例如:若要学习本章知识点“③文档创建与保存”,需要先学习“②熟悉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界面”的知识点;必须先具备了“①汉字输入法”和“③文档创建与保存”知识点,才能进行“④文本的输入”的学习。据此可称,②是③的先行要素,①和③是④的先行要素,且知识点②与知识点③存在直接关系,知识点①与知识点③④存在直接关系,故而得表1。
利用目标方阵来表示表1中各子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横轴表示知识点,纵轴表示其先行要素,若子目标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则置,如图1所示。
根据目标方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 将图1的横竖轴逆置,即将竖轴看成是知识点,则横轴知识点为竖轴知识点的下一级目标,又称可达要素,从而得表2。
由表1和表2可知,要素③既有先行要素②,又有可达要素④⑥;但对于要素⑧,只有先行要素②④⑤⑥⑦,而没有可达要素。在此用Ri表示第i个要素的可达要素集合,对于Ri={0}的要素i表示该要素没有可达要素,那么要素i为最高级别。由表2可得:R1={④},R2={③④⑤⑥⑦⑧},
R3={④⑥},R4={⑤⑧},R5={⑧},R6={⑦⑧},R7={⑧},R8={0},则要素⑧为最高级别。
将要素⑧从表2抽出可得表3,由表3得:R1={④},R2={③④⑤⑥⑦},R3={④⑥},R4={⑤},R5={0},R6={⑦},R7={0},则要素⑤和要素⑦为第二级别。以此类推,得知各教学目标的层级分布如表4所示。
根据要素的层级分布,将同一层级的要素排在同一水平线上,第1层要素位于最顶层,第5层要素位于最底层,并将各层级要素间的形成关系以箭头表示,得到形成关系图,如图2所示。
对形成的关系图进行研讨 对形成的关系图进行研讨,必须根据符号所代表的内容来理解、研讨,所以由形成关系图可得本章的ISM结构图,如图3所示。图3清楚地显示各知识点所在的层级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图文混排知识点位于最顶层,即为系统的最终实现目标,往下各层的各因素是上一层的原因。
由图可知“图文混排”这一教学目标位于ISM图的最顶层,为本章的最终学习目标。对图文混排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了文字处理的结果。
从第二层可知,要想达到图文混排目标,学生就必须掌握文本的编辑与格式化知识以及图片的设置知识。学生只有能熟练地进行文字的编辑格式化和设置图片,才能够对图文混排,从而掌握文字处理的技能。
从第三层来看,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分别是文本的编辑和图片的设置的基础。再从第四层来看,汉字的输入法知识点并没有先行要素却仅作为文本的编辑的先行要素,说明这是前提知识。而文档的创建与保存知识点是本章的一大基础知识,文档的处理都是建立在已创建的文档上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了解这一知识点。
从第五层可以看出熟悉Word界面是影响文字处理这一章知识的最基础的因素,除汉字输入法这一前提知识点外,所有知识都是以此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知识点,从而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4 教学建议
教材是一课之本。新的计算机基础教材相对于旧版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用ISM法分析教材,使教师透彻理解教材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效果。通过分析教材结构对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几点建议。
重组教材,实现分层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涉及面非常广,在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方面,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差异很大[1]4。因此,在有限教学时间的条件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是必要的,而不是一刀切的政策。ISM分析法将知识点从低层到高层进行分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教材的顺序,可依据由浅入深的原则,依照学生易于接受的次序和知识的连贯性来重组教材,透彻分析教材内容,转变教学方式,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培养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非常强的学科,所以教师不能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ISM分析法将教材中复杂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和整理,逻辑清晰明了。如此,既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前利用该图向学生解说知识点的整体概念和位置,使学生能快速地获得新知,形成属于学生本身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可依据逻辑清晰的知识点,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有效教育、翻转课堂等,尝试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等,因而丰富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善用教学媒体,优化教学效果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善用计算机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投影仪、广播系统、即时工具等媒体。如在第一章“二进制与多进制的转换”知识点练习时,可采用多媒体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并进行即时评价。又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可事先将正确的操作过程录屏,并将录好的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能进行自学、对比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ISM分析法将知识层级化,教师可就每个层级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学习任务,并利用博客、QQ、微信等方式进行,还可通过博客、QQ、微信等分享学习技巧及学习心得。此外,教师应多采用朋友圈点赞、积极语言、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如此,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简而言之,教师应该善用现有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
5 总结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一批批新教材将应运而生。新教材在课程设定和内容结构设置方面将会有所创新。只要掌握了ISM法,便能轻松地分析新教材。利用ISM法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分层解析,有利于整体把握教材,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傅德荣,章慧敏、教育信息处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9-78、
[3]刘志娟,熊小丽、基于ISM法分析广西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64-67、
[4]佘春华,冼伟铨、ISM教材分析法及其个案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