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精选8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26 手机浏览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篇1

关键词:远传抄表、节能监管系统软件、能耗分析、B/S和C/S架构、碳交易

中图分类号: Tp2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 (a)-0000-00

一、节能监管系统建设前学校用能存在的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要消费能源种类就是水和电。其中,主要用电设备为实验仪器、空调、照明、电梯、办公设备以及其他电耗设备,近几年水电用量一直在不断增长,归纳原因主要包括学生扩招、建筑增多、缺乏有效的用能管理手段、水电用量计量设备陈旧、水管网陈旧漏损严重、节水节电意识不强。

二、节能监管系统建设目的

建立学校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实现通过能源审计工作,发现用能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能源管理。借助能耗定额管理机制,规范用能意识。最终实现节能量化目标,为下一步的碳交易提供基础数据。

1、实现大范围监测,促使节能监管向纵深发展,系统监测范围涵盖学校三大主要区域,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和运动区域,不仅对各区域能实现分栋、分层、分户进行监测,而且能实现对各区域用能分项监测,即对水、电、气进行监测和控制,可实现对学校内任何区域的用能进行分类和分项监测管理。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投资情况、进度规划等分期、分批实施,保证实施一步并达到每一步应有的成效。

2、提供丰富的用能管理手段,学校领导、管理者及能源管理数据中心管理专员仅需在中心平台的控制室就可以通过触控、遥控等方式查看各个区域、各个部门、各个房间的用能情况,能及时提醒(包括短信、微信、网站等)和预警重点用能部门、楼栋,促使各用能院系和部门自觉调整月度或年度用能额度,为学校领导和用能管理机构提供了丰富灵活的用能管理手段,包括远程控制用能开关、启动收费等管理模式。

3、实现用能总量控制和精细化管理为学校用能管理提供科学管理手段、为用能单位内部提供精细化管理和有效决策依据。为用能管理提供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撑,促使学校、各级单位实现总量控制和节能任务定额分配,宏观上实现总量控制,微观上实现各部门指标精细化控制。

4、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大专院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方案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的建筑面积,按照建立监管体系而提升的能源利用率,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后,预期年总能耗可足额足量完成国家节能减排规划――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的要求。

三、节能监管系统设计原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节能监管系统方案设计完全符合《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学校的能耗管理现状和信息化建设现状,满足学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总体要求。各类设备安装达到合格标准,确保数据准确及时上传,指令能有效执行,系统稳定运行,并通过住建部、国家民委、财政部的联合验收;方案具有设计上的先进行;运维上的扩展性和稳定性,并对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提出具体要求,为将来系统完善功能提供准备,确保平台处于全国高校范围领先地位。

1、经济性、实用性、有效性

充分利用校园内已有系统资源优化方案降低成本。通信网络采用学校校园网络,针对局部网络状况不佳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网络升级改造,不但能有效的实现系统建设,又能将学校校园网络得到延伸,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便利,一举多得。学校学生公寓用电部分已经采用了网络化的智能电表,实现了经由校园网络的学生公寓用电数据采集,家属区水电表已经实现了预付费卡表管理,针对这些计量器具本次平台设计必须无缝包含已有的各个水电管理系统,以减少系统建设成本,合理利用资源。

2、稳定与可维护性

采用具有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并有适当的应急措施;如:采用容错功能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选用双机备份、Cluster技术的硬件设备配置等方案;每台设备均考虑可离线应急操作,设备间可相互替代;采用数据备份恢复、稻萑罩尽⒐收洗理等系统故障对策功能;可灵活设置系统管理硬件设备的配置、删减、扩充、端口设置、分组管理等,系统地管理软件平台,系统地管理并配置应用软件;应用软件采用的结构和程序模块化构造,要充分考虑使之获得较好的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即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某个模块、增加新的功能以及重组系统的结构以达到程序可重用的目的。

3、统一性、模块化和可扩充性

节能监管系统建设在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及监管平台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各种数据定义、设备命名、访问门户等都保持与学校现有系统、现有称谓等的一致性,降低人机交互的难度,有利于系统的应用与推广。这里尤其是访问门户要与学校网络中心门户认证系统保持一致,还有一卡通等支付系统的对接应用。

水电气各个子系统的用量计量、状态监测、远程控制、数据分析、信息、催费缴费、登录身份认证等在学校统一的数据软件上完成。各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在平台下运行,都可以实现“即插即用”模式。

4、实时性、并行性

考虑到采集点的数量,系统需采用传输速度快的网络设计,保证信息数据的及时有效;系统具备自动并行数据上传和对多个远程采集点并行数据获取的功能,信道处理IPC应具备负载均衡处理能力,保证信道的畅通。

结合硬件平台,系统时间特性如下:数据采集平均响应时间

四、节能监管系统软件设计目标及方案

(一)、系统软件设计目标

系统软件采用B/S架构与C/S架构有机结合的方式,B/S架构的软件实现能耗数据查询的需求, B/S架构面向各院系和部门,能够查询各类的能源数据、报表、历史曲线图形等等。

用C/S架构的软件实现系统的能源实时监控功能,C/S架构面向能源管理部门,能够详细的监控校园内各级用能状况、设备运行状况等。CS软件与现场网络控制器的数据接口应采用国际通用的OPC Server。

(二)软件系统设计方案

1+X模式:即一个核心平台系统,通过服务扩展,可以任意拓展其他子系统以及与第三方系统对接的模式。

系统通讯模式:子系统与节能监管平台之间,采用TCP/IP协议;子系统与数据采集网关,采用TCP/IP协议、485协议或其他通用标准协议;数据采集网关与电能表之间,采用TCP/IP协议、485协议或其他通用标准协议。

物理链路:主干网络采用光纤通讯、局部光纤和通讯电缆、特殊位置可以考虑无线通讯。

系统采用B/S架构,基于面向服务构架(SOA)。从上图可以看到,整个应用系统从软件层次上主要分为基础设施、数据层、服务层、展示层。各层次的作用说明如下:

基础设施

这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扩充的基础。包括校园网络、路由器、采集仪表、数据网关、服务器、客户端硬件、服务器系统软件、数据采集及校园其他系统、监管平台对接的应用运行的基于标准协议的信息软件。

数据层

数据层是系统的基础,处理能耗数据的采集、处理、上报、接收、存储、监测、决策、控制、收费等。通过网络、硬件、采集仪表、采集器完成用能实时能耗数据的采集、预付费管理等;对于外部系统数据,通过系统的接口服务完成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换。

服务层

可分为基础服务层和应用服务层。基础服务层提供业务组件服务和公共组件服务。基础服务层的数据二次计算服务通过对原始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储存到业务数据库。应用服务层把复杂的业务逻辑、庞大的基础数据、复杂的数据格式等封装成服务,对封装的服务进行自由组合与编排,快速进行不同应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

展示层

展示层是面向学校师生及社会的公开数据,主要展现用能数据公示。各层次需要将业务数据和执行逻辑尽量分离,为了建立各层之间的松散耦合的关系,各层通过统一的服务接口来传递数据,形成具有高度可扩展的应用平台架构。

(三)、各个应用子系统设计介绍

1、设计原则

对校内要改造的楼栋实行三级计量,对有条件和需求的重点监测点也可以实行四级计量。计量的分级按照以下原则实施:

行政、教辅类单位:以处级单位为二级单位安装二级表计,以每间办公室为三级单位安装三级表计。

教学类单位:以学院为二级单位安装二级表计,以每间实验室为三级单位安装三级表计。

后勤类:

a、经营性:以各个经营实体为二级单位安装二级表计,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安装三级表计。

b、服务性:以科室为二级单位安装二级表计,以每个办公室为三级单位安装三级表计

公共类及其他(含学生宿舍公共用电):以每栋楼为二级单位安装二级表计,以每层楼或者每间房为三级单位安装三级表计,

根据学校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用能单位及不同的用电类型进行分建筑、分部门、分类、分项电能统计。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节能潜力,优化用能收费与相关管理制度。根据各个部门的用电监测情况制定用电定额量,督促用能单位及个人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子系统架构

数据网关使用RS485方式平均每5分钟采集一次表计的数据点,并将采集的数据主动上传平台中心服务器。服务器实时处理保存采集的数据,如检测分析到异常问题会将报警信息及时发送给相关管理人员。用户可以在学校任意一个校园网覆盖的地方,通过浏览器、手持终端设备访问平台随时办公。

3、子系统功能

电表信息实时在线采集、监测、图表分析及日、月、年度的环比、同比报表。

子系统自动采集电表的实时电量和功率,采集间隔设置为5分钟一次,定时自动整理表计的日电量、月电量,并提供查询窗口,以便用户随时查询历史数据点、日用量、月用量、年用量,及电量的同比环比分析。

各种建筑(部门)的统计、查询、分析为各个楼栋、部门用电提供考核管理依据。

建筑(部门)用电明细:根据用户输入的起止时间查看建筑(部门)内各个表计的用电量,并提供导出功能。

用电统计:建筑(部门)用电统计主要是提供用电报表查询,主要包括:用电年度台账、用电月度台账、用电年度汇总、用电月度汇总、用电逐月度汇总。用户可以选择建筑(部门)、时间、等相关信息进行报表操作。系统自带快捷的报表设计器,普通的使用人员可以轻易的掌握一些基本的编辑功能。

用电分析:用电分析功能是对建筑(部门)已经使用了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以表格+图形的方式表现。分析方式有按建筑(部门)比较、按建筑(部门)逐日、按建筑(部门)逐月、按用电性质、按用电分项。

用电模型、待机功耗为学校电网异常用电现象的发现提供分析依据,电流异常短信提醒。

电能匹配模型是节能平台中重要的功能,也是实现节能的重要节能手段,本系统采用能耗超标的短信提示形式,告知对应管理联系人。节能监管模型包括待机功耗模型及用电匹配模型两部分。待机功耗模型通过配置待机功耗参数监测待机能耗情况;用电匹配模型通过单独配置电表能耗限定,来监测能耗情况。

定额管理为未来各独立部门用电考核以及各办公室、公共实验室用电考核、收费管理创造条件。根据各个部门不同的情况(如部门人数,耗能设备数量等),对各个部门进行能源定额管理;提供定额分配明细查询功能;电能定额一览:查询已分配的定额状况及当期定额使用状况,添加、编辑、删除定额信息。

4、节能监管系统拓展功能介绍

学校信息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诸多智能化系统(如财务系统、门户系统、一卡通系统、用电监控系统、用水监控系统等),这些应用系统是宝贵的资产和富,应该为企业或单位继续发挥应有的价值。应用集成(EAI)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现有系统的功能,连接各个应用系统,为更高水平的应用提供基础。

五、节能监管系统项目实施总结

经过近2年的建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节能监管系统于2012年正式投入运行,在不断完善系统软件功能的同时,学校也针对节能管理体系进行了建设,节能宣传的的工作也有效的进行了开展,节能监管系统的各项目的基本完成。尤其是在2014年和2015年,在全校增加不少空调、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水电用量,在2013年的基础上反而有所减少,这些都得益于节能监管系统的广泛应用,为学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2009、10。

[2]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示范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材料 同济大学 中国上海2009。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005、5。

[4]《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2009、10。

[5]任羽中 甘露 如何建设节约型校园 科学时报 2006、12。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篇2

关键词:网络视频 监控技术 校园 优势

0 引言

网络视频监控技术,作为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视频监控技术,它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提供的得天独厚的带宽条件,构建低成本、分布式、网络化的校园监控体系,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的监控和管理水平,成为构建“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资源,建设基于IP网络传输的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科技的手段提高校园的安保水平,保证校园内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1 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的主要作用有

1、1 门岗监控:对进出校门的人员、车辆进行记录和统计,便于事后追踪和查询。

1、2 教学区监控:对教学区的教学秩序以及进出教学区的人员、物流进行记录和监控,通过突发事件的录像,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1、3 宿舍区监控:对进出宿舍区人流、物流进行记录和统计,保护学生的人身、财产不受侵害。

1、4 图书馆监控:对进出图书馆人流、物流进行监控和记录,夜间无人时实施布防。

1、5 通过对以前的模拟监控系统进行网络改造,使之能够方便地进行全网管理。

传统的校园视频监控采用的模拟化的解决方案,即利用模拟摄像头对现场图像进行采集,通过视频线或者光端机进行近远距离传输,在监控中心通过模拟矩阵、DVR等设备进行信号提取、线路切换、图像存储、上监视器。传统校园视频监控方案有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混合型监控技术方案和模拟信号监控技术方案两种,这两种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监控系统彼此分离、独立、无法适应多级网络构架下的集中管理,浪费了传输资源,布线、施工成本高。②基于模拟视频的传输易受干扰,难以保证图像传输质量。③无法实现远程监控及调度,扩展性差。

采用网络化的视频监控技术,就可以解决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混合型监控技术和模拟信号监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校园监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监控系统整体投资的经济性。

2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优势

2、1 远程监控 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未来技术和管理的趋势,借助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现有的传输资源平台,轻松实现整个校园的集中监控。

2、2 集中管理 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支持集中用户管理、设备管理、存储管理以及图像调用,改变了以前模拟系统分散管理的弊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调度能力。

2、3 灵活升级 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基于开放式标准设计,提供了监控点数无限升级的可能性,系统容量不再依赖于传输及节点设备,而是可以任意扩容,随时接入。

2、4 经济型架构 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基于IP架构,网络视频服务器可以在监控点处安装,通过双绞线或者光纤传输,不需要额外铺设长距离视频线和控制线到监控中心(CCTV安装项目中一项较大的开支)。系统可以同时管理数据、视频、音频和其他文件。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管理,节省了系统投资和施工成本。

2、5 安全性高 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论证,确保用户访问的合法性;同时,对网络病毒攻击采取了独特的防范机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2、6 可靠性强 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硬件遵循电信产品设计理念,其嵌入式操作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2、7 开放接口,可定制开发 可以将视频监控功能融入校园管理的统一的平台中。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篇3

关键词:校园;安防;前景

随着社会安全防范意识的普遍提高,安防系统在各种公共场合普及。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规模越来越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校区之间开放程度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校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安全保安工作面临新的课题,校园安防显示出无限的商机。

校园的安防系统与普通安防系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校园监控面积大,要求系统支持多种布线方式,允许多个子系统相对独立,方便施工及维护。校园内部人员密集导致必须设置多个监控点,需要在校内每栋单体的走廊、楼厅等处都安装摄像及报警探头,当夜间单体出入口关闭后,一旦有非法入侵,立即触发远程报警,将警情上传至安防监控中心,并将图像自动切换到入侵现场,自动录像,便于采取措施及取证。

校园安防可防止校园暴力。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各级人员均可触动紧急按钮,向校内110中心报警。能对所有监控点进行录像,当发生意外伤害时主动举证。安防系统要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而监控系统在校园内的应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校园安全的保安监控,监控点多而分散,主要分布在学校主要通道、重要场所和出入口等。另一种是用于监考、教学、远程管理,其中考场监控是近年兴起的一大热点应用。门禁目前主要应用于档案室、图书馆、宿舍楼等地方。

“校园一卡通”正在校园内悄悄普及,学生证、用餐证、寝室水电扣费等证都融合为一体,十分方便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利于学校对学生信息的掌握。在中小学校中,目前用得较多的是“家校通”系统,即学生进、离校时进行刷卡确认,然后系统自动为学校与家长记录进出校门时段。

学校安防应用情况主要包括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巡更系统、紧急求助、呼叫系统、对讲系统、一卡通等。其中视频监控需求量巨大,是学校安防中使用最普遍的系统之一。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篇4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县关于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部署,遵循“限定场所、分类管理、单位负责、公众参与”的控烟工作原则,以提高全民健康质量为目的,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依法加强教育公共场所控烟的监管和教育,消除和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努力营造无烟、清洁、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实施内容

县教育系统内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1、幼儿园、中小学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室内外区域。

2、除前项以外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场所、学生宿舍、餐厅等室内区域。

3、县教育局机关会议室以及共用的工作场所等室内公共活动区域。

三、实施要求

(一)健全管理网络,明确职责

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教育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局综合室、教育股、人事股、后勤股负责人为成员的控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综合室,由综合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制定控烟工作计划及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全系统控烟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督查。

各校(园)、本局各股室应建立本单位控烟工作组,依据《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及本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控烟工作方案和制度,明确禁烟区域,健全工作网络,明确工作职责。

(二)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县教育局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对局机关内部及所属校(园)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设立控烟监督电话:,接受举报。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公共场所控烟检查力度,对于执行不力、屡查不改的单位和个人,应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各校(园)、本局各股室要将控烟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校园建设、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文明股室组评选等工作相结合,确定监督人员,开展宣传监管,建立劝阻吸烟制度、奖惩制度等,建立日常监督的长效管理制度。控烟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的考核体系。

(三)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县教育局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控烟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各校(园)、本局各股室积极做好《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的学习及宣传,在禁烟区域的醒目位置张贴禁烟标识,同时在每张禁烟标识下张贴监督电话。在校门口及校园内醒目处张贴禁烟宣传海报,并应通过升旗仪式、健康教育课、班团队活动、分发告家长书等活动途径,通过广播、电子屏幕、宣传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向全校师生、教职员工及家长进行集中宣传。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成立县教育系统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县教育系统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实施方案》,部署控烟工作要求。

2、县教育系统成立一支由教师、学生组成的“控烟卫士”志愿者队伍,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发挥宣传监督作用。

3、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禁烟宣传的通知》,组织各校(园)、本局各股室购买领取禁烟标识、监督电话标识、《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单行本及宣传画。3月底,各校(园)、本局各股室完成宣传海报、禁烟标识的张贴,清除禁烟区域内设置的与吸烟有关器具,营造控烟宣传氛围。

4、组织开展《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的学习及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途径向广大师生家长开展控烟宣传。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各校(园)在4月举行未成年人“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签名活动。进一步做好学习及宣传工作。

2、各校(园)、本局各股室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发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控烟工作,做好宣传监督,劝阻禁烟区域内的吸烟行为。根据《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要求,各校(园)、本局各股室做到:禁烟区域无人吸烟,无烟蒂、烟灰,不摆放与吸烟有关的器具,不向来客及不接受来客敬烟。县教育局结合新学期开学检查开展控烟工作全覆盖检查。

3、充分发挥“控烟卫士”志愿者队伍作用,启用监督电话,接受市民投诉。

4、根据县爱国卫生委员会的监督巡查反馈情况,及时开展整改整治。县教育局控烟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控烟工作监督,及时处理、妥善解决投诉。

5、各校(园)、本局各股室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职责要求,做好控烟工作。结合“世界无烟日”(5月31日),进一步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

(三)第三阶段:强化完善阶段

1、结合2014年控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推进控烟工作的学习与宣传。

2、控烟工作办公室组织志愿者对各校(园)、本局各股室的控烟执法情况进行巡访检查。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篇5

关键词:APPDRR;校园网络;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08

1 探究网络安全需求

1、1 业务安全需求

在网络安全和通畅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学校中财务系统、办公系统、教务学生管理以及教学活动正常的开展。防止Dos等攻击而造成的性能丧失或者服务瘫痪的现象。

1、2 物理安全需求

在校园网络中的较多物理设施需要和有关的安全规范相符,例如:中心机房、硬件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还需要按照有关的管理范围限制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以及机房管理人员的权限。

1、3 数据安全需求

数据安全需求具体包含:抗抵赖性、数据完整性、数据机密性。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机密性所指的是,不可以被进程、实体或者非授权者加以利用,在机密性中还会存在泄漏的特点。信息数据按照安全级别包含:机密、内部、公开等三个级别。公开性质的信息是Internet用户可以对其访问的,内部的信息只可以被校内学生和教职工进行访问,机密的信息只是小部分的授权用户有使用权限。数据的完整性方面需要将主动威胁有所抵制,从而确保接收者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发送初期是统一的,保证信息真实有效。抗抵赖性是发送人员不可以在发送之后否认消息的发送内容[1]。

2 APPDRR的校园网络安全对策

校园网络安全是动态的系统,新问题会接连出现,解决方案会随着问题的出现而改善。APPDRR这一方案能够完善的解决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其主要的构成部分为:故障恢复与事件响应、监控与检测、防御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以及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2、1 风险分析

想要开展APPDRR,风险分析是第一组成部分,进行风险的分析能够保证其他组成部分的顺畅开展,在校园网络中所存在的风险为几大部分:(1)控制和非法访问。控制是机制和策略的有效融合,可以访问限定的资源。系统若认证非法访问的情况下,会顺利的进入到系统的内部对数据资源随意使用。(2)病毒。校园中拥有着较多的学生和教职工,网络用户十分复杂。在加上对电脑与智能手机应用方面不断增多,更加增添了网络拓扑结构的复杂性。仅仅是一项细节部位受到的病毒的干扰,也会快速、大范围的传播。(3)Dos攻击。Dos主要是通过有效的服务请求去占用较多的服务资源,继而对用户指令不能够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最后会造成服务器的瘫痪现象。

2、2 安全策略

对安全风险确定之后,就需要按照安全的需要拟定出相应的安全策略。在APPDRR当中安全策略是核心成分,APPDRR具体创建了四大防线,分别为:故障恢复、实时响应、监控与检测、防护。

2、3 安全防护

(1)核心层的网络设备中能够应用URPF御DDOS攻击,同时和OTP动态形式下的一次性密码进行结合,验证出用户身份。只要将服务开启,通过安全设计的路由协议,验证协议,利用SSH、SNMP等拥有安全性较强的管理协议,就能够开展端口限速控制接入层的交换机。(2)防火墙在Internet入口处设置。防火墙涉及到的双主动模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管是在网络地址的转换模式还是路由模式,都能够配置为主动的备份防火墙和防火墙,能够有效的共享数据流。所体现的双主动模式能够确保两台防火墙可以有50%的分担能力,可以合理的利用资源,能够延续防火墙的使用期限。

2、4 安全监控和检测

想要将安全策略落实,一定要进行安全检测,检测的具体对象包含两种,其一为系统外部的入侵威胁,其二为系统自身的脆弱性。对系统自身的脆弱性有几种检测措施:(1)入侵检测。在外部中的入侵检测具体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当中的小部分重点开展信息分析和信息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搜寻能否存在不符合安全策略的迹象和行为。分析监视系统活动和用户能否和安全策略分析相符,比较已经知道的活动攻击模式数据库,同时充分的识别异常的情况。严格的监控关键的数据是否完整。还需要审计操作系统的日志,以此来正确的识别异常的行为[2]。(2)检测系统自身脆弱性:1)漏洞的扫描系统。在漏洞数据库中会产生漏洞扫描,会针对应用终端和服务器开展安全弱脆性的系统检测,对系统漏洞能够及时发现。漏洞具体包含:MAIL类、缓冲区溢出、WEB应用漏洞以及Windows系统漏洞等。后台的管理扫描系统提倡通过管理系统,在漏洞扫描服务器中安装服务器端。2)防病毒的部署。对于防病毒策略的实现,需要将集中安装实现,将策略的管理统一开展。将趋势科技中央控管产品TMCM在后台的管理区防病毒服务器中详细的部署,此管理软件可以将防病毒软件,开展系统化的管理和监控。针对客户监控区的终端系统,以及后台管理层中的监控区域的病毒防护,可以应用OfficeScan方案。其高效和升级的实时防护以及统一管理模式,可以合理的确保应用人员的应用安全[3]。3)操作系统补丁方面的管理系统。若操作系统存在漏洞,应用极为优质的管理措施和软件都不能够产生效用,基本上在校园网络中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具体的原因都是由于计算机或者业务服务器中缺失系统补丁的及时更新,所以在校园网中需要配置专业的补丁管理系统。SMS系统是提倡应用的系统,该系统可以较好的配置Microsoft的更新,能够让校园网当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和服务器,都可以在暴露安全弱点之前被发现[4]。

2、5 应急实时的响应

应急实时响应是在网络安全隐患发生之后的有效应对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安全性问题,是较为完善的处理手段。若产生安全隐患,需要及时的开展应急的预案,为的是在较短时间内,将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的程度[5]。

3 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应用APPDRR的前瞻性随着动态校园网络的形成,不断的得以体现。并且,有必要将管理和技术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教师和学生都拥有着一定的网络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的“防火墙”,用规范的行为正确的进行电脑的使用以及保证上网的良好习惯。要力求用信息技术维护校园网络安全,让师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优质的网络体验。

参考文献:

[1]黄昌伟,万伟蹈,吴洪强、基于APPDRR的校园网络安全模型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2(09):123-125、

[2]林日、信息化背景下的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1(06):146-150、

[3]曾松、浅谈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福建电脑,2013,14(02):188-190、

[4]夏龄,周德荣,舒涛、校园网络的安全及对策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03):146-157、

[5]宋帆,杨晓兰、北邮校园网学籍、成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对策探讨[J]、管理信息系统,2013,5(04):176-179、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篇6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校园日常工作的重点项目,传统的安防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安全需求,而校园是一个学习和研究项目的地方,对于安防系统当中软件和硬件的开发研究更有兴趣也更方便,本文将以校园当中的安防工作为例,通过实践性的教学研究成果来明确如何使一个简易的监控系统充分利用软件和硬件资源来做好安防项目工作。

【关键词】安防监控 软硬件 教学项目

校园是一片净土,然而近几年却发生了好几起震惊全国的校园砍杀事件,不仅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恐慌,而且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因此,做好校园内的安防系统项目必须要提到日程上来,引起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软件和硬件设施角度上全面打造科学的、安全的教学环境。

1 安防系统构建思想

一般在校园内构建一套安防系统的思想并不需要特别复杂,它通常是由总控室,门卫,摄像头监控以及报警软件这几部分组成。在整个校园范围内,是一个由总控室负责的局域网,在校园局域网络内可以进行视频以及预警巡逻系统的监控,除了总控制负责的整体监控部分,下属的监控范围则需要由学校内的各级部门共同协作来完成,需要在门卫室设立值班登记系统,在学生宿舍门口设计门卡登记系统,让外界的闲杂人等没有机会进入到可以伤害学生的范围。除此之外,在设计安防系统时,还应该在所有校园路口处设计摄像头监控点,确保校园内的监控范围是没有死角的,在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出入人群比较频繁的地方都是要设为重点监控对象。在做好监控工作以后,还要有预警系统的安防工作,例如说远红外线的探测仪,各级楼层口的监测仪,甚至是在学校领导办公室的门口都要进行重点的监控勘察,使校园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2 视频软件监控系统

由于社会上的监控系统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因此学校在设计自身的简易安防系统时也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要把监控软件的研发作为重点的实践教学工作,在研制软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所设计的软件系统要符合安防监控的要求。在校园内监控软件教学设计研究中,又以视频软件的研发为主要着力点,它是安防监控当中直接接触的软件系统,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视频软件的设计,避免因为操作上的不熟练造成校园安防工作上面的失误,在软件功能的布置上面要考虑到实用性,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容易程度,比如说对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可以要有可调取、可播放的功能,而且在总控室的监控屏幕上面,还可以放大,加速播放和慢速播放等,不仅如此,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对安防系统采集到的视频进行处理,能够准确找到拍摄视频的设备以及拍摄时间等,将整理好的视频材料移交给公安系统,便于快速解决安防案件问题。在视频软件监控平台中,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升级,才能够更好地和配套的硬件设施项目配合使用,尤其是在总控室操作时,计算机的视频数据解码功能也要随之进行升级变化调整,经过专业性的解码以后,能够让整个校园都看到这部分的视频信息。再者,在研发安防软件项目的时候需要知道,这些所有的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都是要为了提高校园生活的安全性,过于花哨的软件设计从实用性角度上来讲是没有意义的,这就要求在实践测试的时候,要考虑到软件和人的交互性,避免过多的干扰因素影响安防人员的正常工作。在视频监控软件运行的过程中,总控室内的工作人员还要能够和其他分部分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的语音沟通联系,比如说当有人强行闯入学生宿舍楼的时候,宿舍楼的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地将监控录像画面传递到总控室,总控制也能够通过监控软件系统对宿舍楼的工作人员进行指挥,做出战略性的安排和调整,视频软件系统在画面传输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同步的播放和记录,使总控室内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画面浏览,如图1所示。

3 硬件项目建设要求

在安防系统的硬件建设中,在通过实践性的教学研究人们发现,蓝卡的创新型巡逻棒效果非常好,使用起来比较简单,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消耗的电量也比较小,而且不会受大风天气以及雨雪天气的影响,这种新型的巡逻棒设计项目在安防信息的记录方面提高了校园安防的效率。而在通讯手段的教学项目研究中,学校也吸取了传统通讯手段上的不足,并且同监控系统软件加以联系进行改进,现代化的通讯设备都有了自动传输记录录音数据的功能,在通讯仪中内置了存储卡,这样记录下的数据可以自通过存储卡上传到校园总控室内的数据库,目前一部智能化的通讯仪上的存储量是4个G,大约可以存储140个小时的数据,相信通过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存储量一定会更多。这就要求对监控设备的硬件更新要求较高,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可以采用以远红外功能为主的枪式的摄像仪,在对教室内环境进行监控的时候,则最好是采用半球型的视频摄像器,能够在最大范围内捕捉到教室内的情况,这种球型的摄像仪主要针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体罚来设计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

在报警系统的设计上面,可以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预警报警机制的反应速度上面,特别是在发生紧急事故的时候,要让学生或是监控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做出报警反应,在总控室的监控平台上面可以准确地看到出事的位置并且能够调取到当时的监控录像。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在报警系统的硬件设计上一定要有注意防止误警的功能,不能够让学生轻易触摸到,但在操作上又不可以过度复杂,必须要放置在合适、适当的位置,防止出现报“错警”,报“假警”的行为。

4 结论

综上所述,即使是想要做好一份简单的校园安防工作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现代化的安防系统发展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在设计相关软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软件功能的实用性和智能性,要让软件和硬件的基础设施配置能够跟得上预警系统的要求,做好安防信息的记录工作,真正让安防系统能够发挥出它的作用,安全你我他。

参考文献

[1]周跃峰,郭杰荣、安防监控系统技术的发展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81-85、

[2]邓学雄,吴楚洲,熊志勇,李冰、安防监控软件界面的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06):159-163、

[3]顾建伟、平安校园安防监控系统需求分析及解决方案[J]、电脑与电信,2014(10):63-66、

作者简介

叶沿飞(1979-),女,黎族,贵州省镇宁县人。研究生学历。现为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篇7

【关键词】 C# 校园安全 视频监控 管理系统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ampus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Chang Guizhao(Guangzhou Huadu District Economic and Trade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Guangdong,Guangzhou 5108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ed to all walks of life field, creating a perfect campus safety and prevention system、 From that standpoint,a campus video securit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 is presented、 The system is a video monitor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he C/S architecture, Combined with the campus environment、The whol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erminal monitoring, data transmiss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monitoring cent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is th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IP campus network resource sharing、 The system can monitor each place all the time in the campus, to form a monitoring network,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to create a safe campus、

Key Words: C# Campus security Video monitor Management system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类学校在校园内连续发生多起伤学生、盗窃等恶性案件,这些案件给学校以及学校周边的治安工作敲响了警钟。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学校的治安综合治理,避免各类安全隐患事件在校园内发生,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强校园内的安全监控工作,从而实现由原来的人防到技术防范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校园安全监控管理的能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1 系统需求分析

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依托广州某学校作为课题研究背景,根据校园安全监控管理需要来确定系统设计的需求,并按现代软件工程技术方法进行开发与实现。学校周边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环境复杂。由于外来人员常到校内休闲散步等,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隐患,建设一个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势在必然。

1、2 系统网络运行平台设计

综合考虑学校的校园周边环境、校园范围、教学楼群布局、网络软硬件情况、系统建设经费等,把系统设计为C/S工作模式,即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客户机端主要提供校园安全监控操作与浏览,服务器端主要是监控系统的管理平台与数据存储。客户机端与服务器端通过校园网络连接传输视频监控数据。为了保证监控摄像机的监控视频流准确、稳定的通过校园IP网络进行传输至服务端存储与监控浏览终端监控,在摄像机与校园网络接入处安装视频HS监控服务器,实现多路H、264的压缩方式视频流稳定流畅传输。监控摄像终端同时安装语音对讲、烟雾红外感应器、红外传感器、报警开关等设备,更好满足对监控校园安全行为的需要、更准确地实现系统的功能。根据系统的背景需求、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分析,设计该系统网络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1、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整个系统构成由各区域终端监控点、系统监控数据传输、系统监控操作管理中心、中心监控屏幕录像电视墙四大部分。设计出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4系统监控云台协议设计

系统采用Pelco_P协议。Pelco_P协议采用RS-485进行传输,线路信号速率为4800波特/秒以上。该协议规定1位起始位和停止位,8位数据位。Pelco_P协议命令为8个字节,各个字节的功能定义为:字节1为STX,表示开始传输,码值始终为A0H;字节2为地址码,表示摄像机的逻辑地址范围,码值为00H-1FH;字节3为指令码,共8位,位0和位1是焦距调节,位2和位3是光圈调节,位4是摄像机开/关,位5是自动扫描;字节4为指令码2,共8位,是摄像机镜头上、下、左、右视角的宽窄调节;字节5为数据码1,是摄像机镜头左右水平方向移动速度,由低速到高速码值为00H-3FH,00H为停止,最高速为40H;字节6为数据码2,是摄像机镜头上下垂直方向移动速度,由低速到高速码值为00H-3FH,00H为停止,最高速为3FH;字节7为ETX,是停止码,码值始终为AFH;字节8为校验码,校验码的值为:校验码=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Byte7 。

二、系统关键模块的实现2、1 云台监控协议的实现

云台控制通过云台协议来完成,当云台收到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时,云台解码器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水平、垂直运动,光圈、焦距调节,摄像机关闭、开启等云台控制功能,而这些指令是由云台控制协议确定的。关键部分实现如下:

public byte[] CameraFocus( uint deviceAddress,Focus action){ //聚焦调控

if(action= =Focus、Near)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byte) action,0x00,0x00,0x00);

else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0x00,(byte) action,0x00,0x00); }

public byte[ ] CameraZoom(uint deviceAddress,Zoom action){ //对焦调控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0x00,(byte) action,0x00,0x00); }

public byte[ ] CameraIfisSwitch(uint deviceAddress,Iris action) { //光圈调控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byte) action,0x00,0x00,0x00); }

public byte[ ] CameraSwitch(uint deviceAddress,Switch action) { //雨刷调控

byte m_action=CameraOnOff; if(action= =Switch、On)

m_action=CameraOnOff+Sense;

return Message、GetMessage(deviceAddress,m_ action,0x00,0x00,0x00); }

2、2 录像回放模块的实现

进行视频监控有时是需要对视频进行录制,录制好的监控视频变成录像文件,需要时能够实现播放。系统录像回放模块的功能就是用来选择已经录制好的视频录像文件。要实现录像回放功能,需要用到Media Player控件,该控件不是C#“工具箱”默认的控件,要通过将COM组件添加到工具箱中。具体实现的主要部分如下:

private void btnPlay_Click(object sender,EventArgs e){

ofDialog、filter=″*、avi|*、avi″; //视频文件的格式

ofDialog、Title= “请选择播放的监控视频文件”; //对话框标题

ofDialog、InitialDirectory=Application、StartupPath、 Substring(0, Application、StartupPath、LastIndexOf(″\\″))、 Substring(0,Application、StartupPath、Substring(0,Application、 StartupPath、LastIndexOf(″\\″))+ \\Video\\;

if(ofDialog、ShowDialog( )= =DialogReult、OK){

this、 axWinMediaPlayer1、URL=ofDialog、FileName; }//播放视频文件 }

2、3 监控主窗体的实现

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相比,其操作界面并不需十分华丽,只要方便操作与管理即可。基于此考虑,把系统的关键功能:云台控制、方向控制、角度控制、设备管理等集成于主窗体界面。在实现时,创建一个系统监控管理主窗体WindowsMonitorMain、cs,监控管理的关键功能云台控制、方向控制、角度控制、设备管理等通过主窗体调用云台控制类PTZCtrl、方向控制类DirectionCtrl、角度控制类AngleCtrl、设备管理类DeviceMang的方法来实现。

用户登录通过验证后,进入到系统监控管理WindowsMonitorMain、cs主窗体,如图3所示。

三、结束语

系统的实现,充分利用校园IP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时刻监控校园的每一个区域,形成一张网络化的校园视频监控网,为建设平安校园提供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着眼于C/S结构架构,利用了软件架构方法学思想并丰富了软件开发架构周期理论,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经过测试与试用,表明监控视频流传输稳定、监控录像清晰、监控操作界面简洁,达到实际应用要求。

参 考 文 献

[1]陈玉梅, 尹其畅, 赵忠杰、 嵌入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3,27(5): 638-642

[2]叶牛, 杨铁梅、 基于ARM11和GTK+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3(11): 134-135,138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篇8

关键词:高校; 高清数字; 安防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74-001

实现安防建设清晰度的革命,即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的革命。而且,随着高校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快速发展,“看得见”的安防建设正在实现规模化。这也符合国家建设“平安校园”,“平安高校”中构建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的要求,同时国家在资金层面也不断对高校安防建设给予实质性支持,2012年和2013年,高校修购基金中都将安防专项放在第一位。

在这种形势下,各高校投入百万、千万元的安防系统如果还仅仅是用来实时查看有无案件发生或者案件发生后进行倒查获取线索的工具,那就是杀鸡用牛刀,甚至是浪费纳税人钱财了。现今的高校开放程度大,人员流动快,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思想就应该是预防为主,管控结合,而预防和管控都离不开安防系统,如果将日常管理与安防系统进行整合,我们就能实现安全保卫工作的数字化、智慧化,做到突发事件的提前预警和及时处理,进行更加便利的管理和服务。

因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全保卫处借鉴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平安校园六位一体平台的思想以及日常工作的实际,率先实现了一套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的数字安防系统,同时基于数字安防系统建立了安全保卫综合服务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全保卫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于2014年初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平台由硬件和软件系统组成,做到软硬件有机结合,全方位保障校园平安。硬件方面建立了一套高清数字监控系统,组建了安防专网,全部采用高清数字摄像机,摄像机分辨率为室外1080P,室内720P。存储全部采用iSCSi直存技术,保证了存储数据的清晰度;数据存储系统采用分散式存储方式,设置了5个数据中心,有利于数据存储安全、管理。中控室配备28块60寸显示屏,支持16分屏、任意拼接、缩放、漫游、叠加等功能,便于更好的调取图像进行监控。另外配合监控系统还建成了报警系统、测速系统、卡口管理系统、IP网络门禁和广播系统以及信息系统,依靠信息技术全方位保障校园平安建设。

软件方面建成了一套安全管理服务系统,包括安保值班、舆情监督、分析预警、网格管理、应急指挥及智能交通六大应用模块,其中安保值班用于接警录入和处置记录及反馈;舆情监督显示北航师生在微博上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情感分析,提供舆情引导的数据支持;分析预警是在高清摄像头上添加功能,进行人员轨迹分析,人员聚集,保安脱岗检查等;网格管理支持网格划分,显示各网格的摄像机、消防器材等安防设施,并支持对网格内警情进行统计分析;应急指挥便于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编制好的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置和事件报告;智能交通主要包括卡口管理和超速记录,校园门口采用车牌识别系统,记录车辆进出校园信息,为校园内交通和停车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校园内限速20公里,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对于超速或违章的车辆,自动进入系统黑名单。

北航安全保卫处还根据上级部门对监控图像的管理要求以及北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视频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安全视频监控图像信息调取登记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协助查看监控录像承诺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高效、安全、合理地使用监控图像资源为广大师生服务。

自投入运行开始至今,平台帮助破获重大刑事案件1起,盗窃案件4起,损害他人财产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协助找回走失人员10余次,遗失物品价值20余万元,已确认疑似犯罪嫌疑人10余名,正在充分发挥其为北航广大师生员工安全保驾护航的职能。

参考文献:

[1]赵德民,曹广龙、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思路[J]高校教育管理,2010,04(4)

[2]张璇,刘文、试论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构建[J]安防科技,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