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活动计划(精选8篇)
手拉手活动计划篇1
幼儿园剪纸计划教案
剪纸拉花。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折、剪、粘的技能;
2、通过反复练习训练儿童的耐心。
二、活动准备:方形彩色纸若干(红、黄、蓝)、剪刀、胶水、盘子、棉签、教师作品
三、活动重点:折、剪
四、活动难点:幼儿剪纸时要特别注意方向和间隔距离。
五、活动指导:
1、欣赏教师作品,念儿歌《拉花歌》,激发幼儿兴趣。
“你拉一,我拉一,见到朋友笑嘻嘻;
你拉二,我拉二,送你一条花手绢儿;
你拉三,我拉三,朋友分手说再见;
你拉四,我拉四,我们再来玩一次。”
2、“老师的拉花都是用这样的彩纸做成的,怎么做呢?我们需要三个步骤:
1)、折——对角折
a、认识正方形的边与角;
b、对角折一次,成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边与角;
c、三角形再对角折两次,认识长边(∠1)、开口边(∠2)、不开口边(∠3)。
2)、剪——不剪断
a、正确的握剪手势:在我们没有开始之前,一定要将剪刀合起来;
b、左手捏着∠1,从长边向不开口边剪,不要剪断;
c、左手捏着∠3,从不开口边向长边剪,不要剪断;
d、反复以上动作。幼
e、上述方法做同样的6个剪纸。
3)、粘——粘四角
a、将6个剪纸轻轻打开,老师念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沾的技巧:
“红对红,蓝对蓝,黄对黄来别放反,
四个角,轻轻沾,胶水只用一点点。”
b、同样颜色的剪纸,边角对齐,用棉签粘上一点胶水将四个角粘上,放一旁,晾干。
c、将三种颜色的拉花,其中心点粘在一起,两头粘一个拉扣。
手拉手活动计划篇2
目标消费群的定位。 必须清楚我们计划把产品卖给哪一个人群,他们有什么样的消费特征,他们购买我们产品的理由是什么。只有确定了目标消费群,广告宣传才有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广告投放的盲目性和浪费。 2、
产品 竞争对手的卖点是什么?他们怎么宣传的? 中兴的独特卖点是什么?只找出一点进行强有力的诉求,越多的卖点诉求越没有效果。 3、
价格
我们的价格和竞争对手相比有没有优势,我们比对手高的理由是什么?对手比我们高的理由是什么?我们的价格定到多少是合适的?
中兴68作为新上市的机型,面对摩托罗拉V998、8088的不断降价(目前价位在1350-1500元之间)、科健K98的调价(目前价位为1650元,每台返利约在50-100元之间)、南方高科628的上市(目前价位在1400-1500元之间)和三星N288水货的泛滥(价位在1400-1500元之间),其在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户的忠诚以及促销手段、服务质量和价位上显然不占有优势。 4、
渠道 渠道成员是否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优势? 他们是否有积极性去主推。 5、
终端促销 店面的布置和宣传品的发放。 对消费者的促销拉动和对营业员的促销拉动该如何进行? 对以上问题的充分认识和把握,拟做如下活动: 1、
在燕赵都市报上做广告宣传 强调中兴厂家的科技实力(简短)和中兴的独特卖点。同时8月10日——9月9日,凡在此期间购买中兴Z68实行购机幸运日,不花一分钱,手机带回家活动。在9月11日,摇出8月10日——9月9共31天的其中一天作为幸运日(电视台摇奖并公证)凡当天购机的用户可凭单据到购机处全额领回自己的购机款。 2、
凡姓名中有“中兴”任一字者,凭身份证购中兴手机优惠100元。 3、
1968年出生的购中兴Z68手机凭身份证优惠100元。 4、
9月9日晚8:00整,第一个打通中兴Z68手机13968的用户,免费赠送中兴Z68手机一部。(电视现场转播) 5、
河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享受半价购机的优惠。 6、
教师节当天老师凭工作证优惠100元。 7、
终端张贴海报宣传此活动。 8、
手拉手活动计划篇3
配网通信网络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EPON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同时结合绍兴电力配网自动化项目,提出了基于EPON技术的配网通信系统建设原则、组网方案以及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配电网通信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
配网自动化 EPON 配网通信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18-0039-05
The Stud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EPON
QIAN Gang1, YE Zhi-jun1, QIN Zhe2
(1、 Shaoxing Electric Power Bureau, Shaoxing 312000, China;
2、 Huaxin Post & Tee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310014, China)
[Abstract]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not only the key to realize the autom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EPON, network scheme and precautions during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EPON technology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as well as the project of Shaoxing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Then we provide advice and reference method for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munication system、
[Key words]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EPON distribution network munication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3-06-13
1 引言
目前智能电网已经列入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计划未来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而构建智能电网的核心是配网自动化系统。
配网自动化是指利用IT与通信技术,通过对配电子站、终端、配电线路设备与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实现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
配网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要实现整个系统数据和命令的实时、稳定传输,需要可靠的通信系统做支撑。EPON系统由于组网灵活、扩展性强,很好地契合了配电网络的拓扑要求,同时带宽高、传输远、损耗小、全程无源的特性又满足了智能电网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的需要,因此EPON逐渐成为配网通信技术的最佳技术选择,在配网通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绍兴电力镜湖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项目,着重分析EPON配网通信网的技术特点、组网方式、建设方案等相关技术。这对于提高配电网供电的智能化,保证配网的稳态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绍兴电力配网通信组网方案经过前期严格设计论证与现网运行检验,可在电网配网自动化建设中推广应用。
2 EPON技术特点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一种点到多点新型单纤双向光纤接入网络,通常为树形网络结构。EPON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上/下行信号(上行波长1 310nm、下行波长1 490nm)基于同一根光纤进行传输,传输带宽大、传送距离远、拓扑结构灵活,在接入网组网中广泛使用。
EPON系统通常由OLT、ODN、ONU、光纤线路四部分组成。其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EPON网络系统架构图
3 EPON应用于配网通信的优势
EPON是一种稳定可靠、拓扑灵活、业务接口丰富的接入网技术,在电力专网末端接入市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电力国网公司优先选择的配电接入网通信方式。其主要优势如下:
(1)高带宽
EPON系统可提供上下行对称的1、25Gbit/s带宽。目前,设备厂商已推出10G EPON技术,可完全满足配电自动化业务对带宽要求。
(2)组网方式灵活,满足各种网络建设需求
EPON接入网组网方式灵活,天然吻合电力配电网线缆分布结构。可满足“手拉手”、“单/双电源”、“环网”、“T型网络”、星型、树型、链型、混合型等不同场景的组网需要。
(3)节省光纤资源
作为一种点到多点技术,可以采用“手拉手”环网拓扑、非等分分光器串联等组网方式,实现设备的单纤接入,从而节省大量光纤资源。
(4)系统可靠性高
可灵活采用多种网络保护方案,回避网络单点故障。任何一个端口、一条线路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5)带宽分配灵活,服务有保证
EPON为业务带宽的分配提供完善的措施,可基于网口、业务、用户灵活配置带宽,确保其QoS。
4 基于EPON的配网通信组网方案
配网通信网设计需遵循“通信架构与配电自动化网架趋于一致”的原则,即通信光缆需尽量沿配电线路电缆走向布放。为降低建设成本,光缆布放要充分利用本区域电力线路已有的管道与架空线路资源,同路由铺设。因此,配网通信网应结合电力配电网的架构进行网络拓扑设计。
当前配电通信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单点辐射、双点双T网和“手拉手保护”这几种形式。
4、1 EPON链形组网――单点辐射网
单点辐射网络是多级链形网络,其中在配电子站布放OLT,通过OLT的1个PON口级联多个1:2非等分分光器,分光器可置于每一个分段开关处(如开关站、柱上开关等处),ONU可放置于机架、信息箱或FTU综合箱等处。其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单点辐射网结构图
4、2 EPON配网通信网――“手拉手保护”网络
“手拉手保护”网是一种全链路保护网络,其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在两个相邻变电所分别放置OLT,汇接采用1:2非等分分光器进行光纤级联的落地线路。每个ONU的上行链路都通过双PON口上联归属于不同OLT的分光器,进行链路1+1冗余保护。当网络同时出现单个或多个端口故障、分支光纤中断时,不会影响其他ONU的正常工作和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此时PON网络节点上的其他配网设备依然可以与局站正常通信。
4、3 EPON链形组网――双点双T网
双点双T网也是一种全链路保护网络,其网络结构如图4所示。在配电子站布放2套OLT,ONU的两个PON口分别上联归属于不同OLT的1:2非等分分光器。相对于手拉手网络,其OLT的光方向基本一致,设备布放位置也趋于相同。
由以上分析可知,单点辐射方式可靠性低,双点双T网络和“手拉手保护”可靠性高。手拉手环网由于是光缆异方向,所以相较于双点双T网络可抵抗单根光缆路由故障,网络健壮性更高,为当前电力配网通信网络建设优选方案。
5 绍兴配网通信网建设方案
(1)工程概况
绍兴市用电管理所根据市局镜湖新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园区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配电自动化建设,采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对镜湖新区部分开关站和柱上开关进行配网通信网建设和改造。
本期工程是绍兴镜湖新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园区配电自动化一期(配网通信)建设项目。实施区域为:以解放路为中心,南起北复线,北至洋江西路。共涉及4座变电所,38座开关站和11台柱上开关。各变电所OLT之间共组成16条“手拉手”备份链路,每个开关站放置2台ONU(分别用于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所有手拉手链路中均采用1:2非等分分光器(光分率比5:95)。ONU可综合提供FE、RS485、RS232等接口与FTU、DTU等设备互联。
(2)组网方案
绍兴电力配网通信网采用2台OLT各出1个PON口组成“手拉手”链的组网方式,ONU的2个PON口分别上联至链路分光器。实现OLT设备、主干光纤、分光器、PON端口的全网保护。该网络中任何1个OLT、PON口、分光器及光缆失效都不影响ONU的正常使用。在“手拉手”保护方式下,失效恢复切换时间小于50ms。具体解决方案如图5所示。
(3)站点接入原则
绍兴电力局配网通信各站点采用“手拉手”环原则:片区划分、集中接入。
1)片区划分:将镜湖新区以变电所为基点,合理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状片区,开关站分布于不同的网格之内。
2)集中接入:同一网格内的开关站集中接入同一手拉手环,链路两端分别上行至与此网格耦合的2个变电所。
网格内与相邻2个开关站之间的具备光缆资源且距离较近,优先成环。不具备传输资源的开关站,后期逐步接入。
片区划分、集中接入的优势如下:
1)网络结构简洁、清晰;
2)便于集中建设和维护;
3)具备良好的后向兼容性,有利于后期片区内新的开关站接入。
(4)配网通信网络发展规划
绍兴电力配网通信网本期项目建设在变电所至开关站层面采用手拉手组网方式。这种组网方式在保证网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节省传输资源。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配网通信网建设也必然会向纵深发展,逐步覆盖配电房、楼道、用户。绍兴电力配网通信解决方案将开创性地采用手拉手环网+双星形拓扑二级混合网络结构,满足智能电网向纵深推进的需要。手拉手环网应用于变电所至开关站层面,双星形拓扑应用于开关站至配电房/楼道层面。实现整个城市电力配网通信网的网络多层分级,站点一网覆盖。具体解决方案如图6所示:
6 结束语
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自动化的实现离不开配网通信技术的支撑。配网通信网负责配电网局站间的通信连接,对实现配网自动化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EPON网络的技术特点、网络拓扑,同时结合绍兴电力配网通信网建设项目实践,得出了比较适合于配网建设的EPON配网通信组网方案,建议在电力配网自动化建设项目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文伟,邱利斌、 配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规划建设[J]、 电力系统通信, 2009(2): 5-7、
[2] 官辉、 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EPON通信组网技术[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4): 2-3、
[3] 刘振亚、 智能电网知识读本[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4] 徐艺,李武杭、 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J]、 电网技术, 2008(8): 95-96、
[5] 杨奇逊、 配电网自动化及其实现[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1(1): 1-5、
作者简介
钱钢:工程师,硕士,现任绍兴电力局变电运维工区副主任。
手拉手活动计划篇4
通过体验式培训,令我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收获很大,充分理解了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也充分理解了“教育的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的发展看校长”这句话。校长要善于学习,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应该说,这次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这次培训谈让我深深体会到:
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教育的种种弊端:读死书是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抑制了特长孩子的专业发展;学分制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结果终究还是换汤不换药,使一大批孩子只注重学分而得不到全面的发展;“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谬论使本来属于孩子有限的那点时间又早早的背负起琴棋书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占据,使孩子的童年的越来越少,书读的越来越多,可是自己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答案唯一性”、“满堂灌”、“只注重书本教育缺乏素质教育”、“重视分数教育忽略社会教育”……
这样的教育必然导致“教师累得要死、学生苦不堪言、家长怨声载道”。要改变这种现状,教育改革,更准确地说是教育回归势在必行。校长更应该成为改革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二、校长心中要有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办好一所学校,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即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学校规划是学校管理工作的起点和指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总是通过规划、计划来构成和实现未来的“蓝图”,我们常常是先在想象中做什么事,然后再在现实中做那些事,先在想象中经历什么事,再在现实生活中经历那些事。可见,规划是现实的开端。今天是昨天规划的实现,明天的学校现实将是今天的学校规划的实现或成果。学校规划为学校及其成员确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共同的努力方向,以及实现它们的途径、方法,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将围绕着规划的内容进行并以此为指南。
学校规划是实现学校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管理的实质要求就是合理有效地安排使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以求得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而规划、计划正是从学校的整体出发,来全面地、综合地、优化地对学校的各种资源及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以使学校的工作科学、合理、有效。因而,规划是学校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
规划为学校各级组织及其成员提供了行动的纲领。根据学校的规划,学校的各级组织及其人员可以预先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以此为依据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没有了规划、计划,学校各级组织及其人员的工作就会导致盲目和无效。所以制定好学校科学的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三、校长要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师德师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校的好坏。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展示潜能,促进发展”的方针,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网络培训和校本研修为抓手,以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积分制”评价为导向,倡导“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师训”的工作方式,加强过程管理,重视体验,提高师德水平、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各种能力,促进教师队伍和谐发展,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作为校长要全力造就一支思想领先、作风务实、善于管理、富有开拓精神的生机勃勃的干部队伍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爱岗敬业、锐意改革,具有较高学术修养,富有创造力的教师群体。
教师在学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只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有人这样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就是财富;学习就是生命。”,教师职业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杜郎口:“杜郎口中学的外观很普通,那里的教师给人一种很乡土的感觉:外表憨直,待人不太热情,在某些细节上甚至给人一种讳莫如深的感觉。可是当你真正深入它,你会惊奇 的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让你无法不被其吸引。”这是参观学习者的第一感受,而这些仅仅是揭开它的面纱,露出其冰山一角。崔其升校长尤为重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铺就了一条走向成功的路。杜郎口的成功明确道出了“先有名师,才有名校”的道理。
作为校长应鼓励教师多读书,努力为教师创造读书、学习的机会,真正让教师成为社会中读书最多的人群
。书永远是成长的阶梯,作为教师,至少要读三类书:前沿性理论书、名著、教育名著。正如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四、“坚持”对于课改至关重要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思想深邃,思维敏捷,关爱众生又为人谦和。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听从他的教导,都期望成为像老师那样有智慧的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天赋极高,天资聪颖者济济一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脱颖而出,成为苏格拉底的继承者。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几十名学生的手都哗哗地举了起来,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一周后,苏格拉底如前所问,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过了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学生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培养出了堪称西方孔夫子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与“每天甩手三百下”一样,教学改革有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际的意义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对人的意志品质的修炼。一如既往地做好简单的事情,是坚持,是积累,时间长了,便会内化成为人的一种韧性。柏拉图成为伟大的哲学家决不是每天坚持甩手三百下的结果,而是在于他在无人监督与无人苛责之下,没有随波放弃,而是承诺有信,坚持到底。
手拉手活动计划篇5
一、选择力量训练内容要注意多样性,以便更好地发展全面力量
从力量训练内容安排上来看,基本上都是刺激大肌肉群,而那些小肌肉群没受到刺激或者受刺激很少,这样就限制了力量的全面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练员不断的变换训练内容来达到全面而又专项的力量训练。如:100米和立定跳远项目主要是下肢和髋部的快速力量,我们可以多增加一些发展下肢和髋部练习的内容,比如说:直膝跳、换腿跳、宽深蹲、宽半蹲、蹲跳、负重弓箭步走、负重交换腿跳、负重交换腿上下台阶跳、身后拉蹲、单腿提踵等等;原地双手后抛实心球主要是上肢和躯干的力量,我们也可以多增加一些发展上肢和躯干练习的内容,比如说快速挺举、拉举、颈后推拉、体前屈拉铃、屈肘拉铃、悬垂举腿、俯卧撑、抓举等等。教练员在力量训练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做到全面力量,又要考虑到专项力量,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体育专业考生的好奇心,在进行训练时更加投入;可以使该训练的肌肉群体得到更全面的刺激,更快地增大力量。
二、采用离心和超等长收缩训练法,以便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力量
虽然向心收缩训练(又称克服训练法)和超等长收缩训练是我们在力量训练中最常见、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但对于体育专业考生来说可以增加离心收缩训练法(又称退让训练法)和等长收缩训练法(又称静力训练法)。因为体育专业考生课余训练时间相对有限,而且个别男生和女生力量比较差,离心收缩训练法(又称退让训练法)和等长收缩训练法(又称静力训练法)对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力量是很有效的,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用力量器械练习可以更好地发展各部位力量
现代力量训练器材是以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结构力学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的,是综合各种学科新技术而设计研制的新型体育训练器械。有条件的学校设有健身房,可利用力量器械练习对身体某个部位进行专门的练习,这种练习可以使身体处在各种不同的姿势(或坐或卧或立)进行练习,可直接发展运动员所需要的肌肉力量,使训练更有针对性。使用力量训练器还可以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多数教练员指导同学对抗性练习就是如双人顶推拉等,依靠对抗双方以短暂的静力作用发展力量素质。
四、采用对抗性练习来发展力量,具有实际训练的价值
对抗性练习是指练习双方利用推、拉、顶、压等手段,依靠对抗双方短暂静力作用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对抗性练习不需要任何训练器材和设备,在练习中,练习者可通过对抗同伴的阻力来增强力量,从而达到训练目的,特别适合于人数较多的大规模训练,具有不用器材、节省空间、强度适中等优点。又可引起体育专业考生们的兴趣,是中学体育专业考生最好的力量训练手段之一。对抗性练习中,尽可能地不要替换练习伙伴,因为两个同伴在一起练习的时间越长,则两者间配合的就越默契,彼此之间为对方提供的阻力也就越适宜,既不会太大,也不至于太小,从而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五、速度训练内容选择的多样性,以便更全面地提高速度
在100米和800米动作速度训练的内容安排中可利用助力进行练习,如牵引跑、顺风跑等;利用后效作用进行练习,如上下坡跑、托重物跑、逆风跑、持哑铃快速摆臂等;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一次课中采用了上下坡跑练习,那么就必须先进行上坡跑——水平跑——下坡跑。在立定跳远动作速度训练的内容安排中,可利用完善技术进行练习,因为完成动作时人体各肌肉群之间、肌肉活动与内脏活动之间,各内脏活动之间就会表现出同时或前后协同配合的现象,这有利于在发展动作速度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体内部的阻力,从而提高动作速度;可利用助力进行练习,如借助弹性物体跳;可利用后效作用进行练习,如从高处往低处跳、穿沙背心或沙袋进行负重跳。
后抛实心球动作速度训练的内容安排中,可利用后效作用进行练习,可用比考试标准实心球重量轻的铅球或者杠铃片练习,但要注意的是在一次训练课中要把3种重量的速度练习组合在一起,顺序安排应该是加重——标准——减轻。
六、采取发展快速力量和短距离快速跑,有助于位移速度迅速提高
发展快速力量和短距离快速跑来提高体育专业考生们的位移速度,是最有成效的办法之一。快速力量是位移速度之源,因此,我们要重点发展体育专业考生们快速收缩的大肌肉群,如股四头肌、腰腹肌、小腿后群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等,可以增加一些跳深、原地快速提大腿、持哑铃快速摆臂等内容。采用计时跑、牵引跑、顺风跑、下坡跑等来发展位移速度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是跑的距离不能太长,一般在60米以内,超过60米主要是训练速度耐力而不是位移速度。
七、采取完整的训练计划,更有助于计划的实施
半年训练计划的安排不够全面、不系统,这就妨碍了科学训练的进行,在比赛或考试中不能得到较好的成绩。一般素质训练和专项素质选用的时间一般的学校都有明确安排,但是要根据考生们的具体情况而定时间,如有些考生刚从事训练,那么就要稍长些(大概2个月)一般素质训练;反之亦然。在6个月的大周期训练计划中还可以安排月或者半月训练计划,训练的任务、目标、内容、方法、负荷、手段、方法等较明确的计划。而且在6个月的大周期训练计划中都没有从负荷、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安排,这就使得整个训练没有一个方法和度。在6个月的大周期训练计划中,负荷的量要从“中最大或大中中或小”;负荷强度要“小小或中中或大大或最大”;训练的方法要在一般素质训练期多采用持续和间歇法为主,在专项素质训练期要多采用间歇和重复法为主;训练的手段要在一般素质训练期采用多种多样的一般练习为主,辅助少量专项练习,在专项素质训练期采用以专项身体练习为主。在6个月的大周期训练计划中,我们还要最后抽出至少一周的比赛训练计划,主要是让体育考生的训练状态能适应比赛或者体育考试,为创造更好的成绩来完善训练计划。
八、采取实施状态诊断,有助于训练要素的确定
手拉手活动计划篇6
1 EPON构建下配网通信的技术优势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建成EPON通常为树形网络结构,为一种点至多点的新型单纤双向光纤接入网络。其技术采用了单纤波分复用,在同一根光纤上传输上/下行信号,具有诸多特点,如灵活的拓扑结构、较远的传输距离、传输带宽大等,广泛应用于接入网组网中。通常情况下,光纤线路、ONU、ODN、OLT共同组成了EPON系统。在电力专网末端接入市场中,EPON业务接口丰富、稳定可靠,应用前景广泛,其主要优势有:第一,服务可靠,带宽可灵活分配,该技术为分配业务带宽提供措施较为完善,确保QoS,带宽的配置基于用户、业务、网口等。第二,系统可对多种网络保护方案进行灵活运用,任何线路、端口故障不会对稳定运行的系统产生影响,可规避网络单点故障。第三,效率高,节省大量光纤资源,实现设备单纤接入,组网可采用非等分分光器串联等方式。第四,达到各种网络建设需求,组网方式较为灵活。EPON接入网组网方式与电力配电网线缆分布结构相符合,可满足不同场景组网需求,如混合型、链型、树型、星型、环网等。第五,带宽高,可完全达到配电自动化业务对宽带要求。
2 EPON构建下的配网通信组网方案
配网通信网设计过程中,通信光缆的布设应沿配电线路电缆走向,也就是要遵循配电自动化网架与通信架构相一致的原则。布放光缆时,考虑降低建设成本的问题,应对本区域电力线路原有架空线路与管道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配网通信网的网络拓扑设计应结合电力配电网架构实施。现阶段,手拉手保护、双点双T网、单点辐射这几种形式,为配电通信网较常用的拓扑结构。
2、1 手拉手保护网络
该网为全链路保护网络,将OLT分别放置于两个相邻变电所中,汇接的落地线路采用1∶2非等分分光器进行光纤级联。通过双PON口,每个ONU属于不同OLT的分光器。当多个端口故障出现于网络时,终端分支光纤,但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其它ONU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其他配网设备通过PON网络节点可与局站正常联系。
2、2 双点双T网
将两套OLT布放于配电子站上,不同OLT的1∶2等分分光器管理分别管理ONU的两个PON口,与手拉手网络相比,布放设备位置与OLT光方向都大致相同。
2、3 单点辐射网
单点辐射网络属于多级链形网络,将OLT布放于配电子站中,在分段开关处设置分光器,多个1∶2非等分分光器联在PON口上,在FTU综合箱、信息箱、机架等处可放置ONU。由此可知,手拉手保护和双电双T网络具有较高可靠性,而单电辐射方式缺乏可靠性,因为是光缆异方向,因此手拉手环网与双电双T网络比较,具有更高的网络健壮性,能够克服单根光缆路由故障,所以,在电力配网通信网络建设方案中,手拉手保护最佳。
3 划分片区,集中接入
以我国某地区部分开关站和柱上开关为例,建设、改造配网通信网。该项目为职能电网示范区配电自动化建设,电力配网通信中,两台OLT各有一个PON口,以手拉手链方式进行组网,链路分光器与ONU的两个PON口相连。实现PON端口、分光器、主干光纤、OLT设备全网保护。因此,任何一个光缆、分光器、PON口、OLT在网络中失效都不会对ONU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手拉手环原则应用于电力局配网通信各站点上,原则为划分片区与集中接入。以变电所作为基点,以N个网格状片区为标准进行合理划分,在不同的网格内布设开关站,这就是划分片区。而集中接入则是在同一手拉手环中集中接入同一网格内的开关站,于此网格耦合的两个变电所下行链接链路两端。相邻两个开关站与网格内之间的具备光缆资源优先成环。运用划分片区,集中接入的有点在于:便于接入后期片区开关站,后向兼容性良好;方便集中维护;具有清晰、简洁的网络结构。将手拉手组网的方式应用于变电所至开关站层面,在确保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了传输资源的节约。在EPON构建下,推进了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在用户、楼道、配电房内都会应用到配网通信网技术。如在开关站至楼道层面可应用双星型拓扑,在变电所至开关站层面应用手拉手环网,以更好实现电力配网通信网络的一网覆盖及多层分级。
4 结语
利用通信技术与IT技术,配网自动化通过监控配电线路设备、终端、配电子站的运行状态,实现信息化、自动化配电网运行管理,既优化了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又将供电可靠性有效提升。光纤线路、ONU、ODN、OLT共同组成了EPON系统。手拉手保护网络通过双PON口,每个ONU属于不同OLT的分光器。当多个端口故障出现于网络时,终端分支光纤,但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其它ONU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在智能电网中,智能化配电网是其关键组成,配网通信技术是配网自动化的基础。配网通信网对配网自动化的实现极其重要,其实现了配电网局站之间的通信。文章对EPON构建下的配网通信技术特点等进行了探讨,获得与配网建设相适合的EPON配网通信网方案。
参考文献
[1] 林叶,王健,朱恩,等、应用于对等速率1OG-EPON的10Gbit/s突发模式激光驱动器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手拉手活动计划篇7
关于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书【1】
一、活动主题:
xx学院XX年春季趣味运动会
二、活动背景:
响应我校校园文体艺术活动的号召,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组织比赛的形式为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们创造运动机会,并且对大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团队合作精神加以磨合,特为全院大一大二学生提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
三、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发扬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展现青春的活力,从而提高我院学生合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四、活动时间:
3月17日
五、活动参与对象:
xx学院大一、大二全日制本科生
六、活动地点:
南农大体育场、篮球场
七、活动内容策划:
(一)滚雪球:
1、比赛人数:每组8名队员(至少3名女生);
2、比赛赛距:场地长约20米,在起、终点分别放上标志物作为折转标志;
3、比赛赛制:按照全部人员手拉手跑回起点的时间取名次,前5名分别给分5、4、3、2、1分。
4、比赛规则:
(1)每组8人纵队排在起点线上,发令后,各队第一位迅速向前跑去,绕过终点标志物跑回起点,与第二位两人手拉手再迅速跑向终点,折转后返回起点,再拉第三位的手变成三人手拉手向前跑……依次类推,直到整个队伍手拉手跑完为止。
(2)返回起点的人必须手拉手绕过起点、终点的折转标志物才能向前跑。
(3)跑动中不限制队伍的排法,但必须是手拉手,不得脱手。
(4)全队人员全部超过起点才算全部到达。
(5)比赛纪律: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
(二)心心相印:
1、比赛人数:每组6人,男女各半。
2、比赛赛距:50米;
3、比赛赛制:一场决胜负,按每组用时先后取名次,前5名分别给分5、4、3、2、1分。
4、比赛规则:
(1)每组先由2人用背夹球走到终点,再由另外2个人接力到起点,最后2个人再接力到终点。
(2)向前走时,双手必须在前方,不能碰到球,否则一次罚2秒;
(3)进行接力时,接力方必须在线内完成接力活动;
(4)比赛纪律: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
(三)送鸡毛信:
1、比赛赛距:男生赛道长200米,女生赛道长150米;
2、比赛人数:个人赛,男女、参赛人数不限;
3、比赛赛制:按每个人完成本项目时间取名次,前5名分别给分5、4、3、2、1分;
4、比赛规则:
(1)听到比赛开始的信号后,记熟由裁判发放的十位数字,记熟数字后进行跑步,到终点后告诉终点裁判自己在起点背的数字,准确无误之后即可停下。
(2)背不准确者需重新记忆同一组数字,再进行200米(150米)跑。
(3)中途有忘记数字者可以返回起点,再进行记忆后,重新跑完全程。
(4)比赛中不得穿越中间草坪,有穿越者取消比赛资格
(5)按跑完全程先后顺序评定本项目成绩,不分男女。
(四)开火车:
1、比赛赛距:50米;
2、比赛人数:每组5位男生;
3、比赛赛制:根据各组排头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取名次,前5名分别给分5、4、3、2、1分;
4、比赛规则:
(1)第一位同学正常站立,第二位同学站在前者身后,将左手搭在前者左肩上,右腿抬起,前者用右手将其右腿拎住(也可都抬左腿),后面的同学效仿第二位同学。
关于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书【2】
一、活动目的
为丰富全校师生课余文化生活,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全面推进我校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我校将举办趣味运动会,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杨 林
副组长:刘爱龙 任珍云
成 员:刘晓峰 金 建 肖 旭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1、时间:4月 28日下午13:00―16:30
2、地点:校操场
四、活动内容及方法:
活动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
(一)个人项目
1、前抛实心球(男女) 2、立定跳远(男女)
3、1500米(男子) 4、800米(女子)
(二)、集体项目:
1、项目名称:《赛龙舟》
方法: 每班报名运动员10人(至少4名女生),配小垫子6-8块。将小垫子纵向连成一条“龙舟”在起点后放好,运动员分别跪在各自的垫子上。裁判员发令后,各组队员迅速爬至垫子的前沿,最后一名队员爬至前一名队员的垫子上,然后迅速拿起自己的垫子向前传递,直到传给最前面的队员把垫子连起来,形成新的“龙头”,并向前行进。按此方法依次循环直到终点。先到达终点的组获胜。
规则:(1)、必须在小垫子上逐个依次传递垫子,不许将小垫子抛越过前面的队员。
(2)、膝盖不能离开垫子,身体的其它部位不能触地。
(3)、违规者必须重新传递才可以继续比赛。
(4)、小垫子必须首尾相连,不能有空隙。
2、项目名称:《背球接力赛》
(1)、比赛人数及分组: 参赛队每队共10人,分为5组,男女各半。
(2)、比赛规则:
1)2人为一小组,5小组进行接力。2人不能用双手抱球,只能用背部夹住1个篮球,从起点出发绕过终点的标枪再回到起点,然后把1个球传给下一组的队员,5小组轮换后,最快的那一大组就是获胜队。
2)注意在传球的过程,哪一小组出现掉球和用手扶球现象均为犯规,都要从起点重新出发。
3、项目名称:《众人一条心》
规则:参赛者以8人为一组,男女不限,要求8人肩搭肩,从起点起跑,不可出现摔倒和放手的现象,(出现以上现象者放弃比赛资格)手始终在另一个队员的肩上。哪一队所发的时间最少,哪一队就是获胜队。
4、项目名称:《滚雪球》
1、比赛人数及分组:每队12名队员(女生至少5人),分为两组依次进行
2、比赛赛距:场地长约20米,在起、终点分别放上标志物作为折转标志
3、比赛赛制:按照全部人员手拉手跑回起点的先后按计时取名次
4 比赛规则:
1)每队12人,纵队排在起点线上,发令后,各队第一位迅速向前跑去,绕过终点标志物跑回起点,与第二位两人手拉手再迅速跑向终点,折转后返回起点,再拉第三位的手变成三人手拉手向前跑……依次类推,直到整个队伍手拉手跑完为止。
2)返回起点的人必须手拉手绕过起点、终点的折转标志物才能向前跑。
3) 跑动中不限制队伍的排法,但必须是手拉手,不得脱手。
5 全队人员(12人)全部超过起点才算全部到达。
6、比赛纪律: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
5、项目名称:《赶猪》
1、比赛人数及分组:每队10名队员(至少4名女生)
2、比赛距离:10米
3、比赛赛制:一场决定胜负,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
4、比赛规则:每个队10名队员同时站在起点处排成一列,第一名队员手持木棒,当听到裁判发令后,利用木棒将起点处的“猪”(实心球)赶至终点,然后再从终点赶回起点交与下一名队员。
6、项目名称:《小马过河》接力赛
道具:呼啦圈
规则:分四组同时进行,每一组10人参加(女生至少4人),第一个参赛者从起点用两个呼啦圈依次向前摆放,每次参与者的双脚必须踏在圈内,以最快到达终点为胜利。依次轮流直到10人参加完毕,哪一组最快哪一组就获胜。
7、项目名称:《障碍跑接力》
方法:每队各15名队员(至少7名女生)障碍共计五个标志杆,杆与杆之间间隔4米,起点距离第一根标志杆12米,最后一根标志杆距离折返点12米。第一名运动员手持接力棒听到指令后出发,依次绕过标志杆,到达折返点后,绕过标志物,继续依次绕过标志杆,回归本队,将接力棒传递到下一名运动员,第二名运动员继续出发。全队用时最短的为胜利队。
特别注意:碰倒标志杆的运动员,必须将标志杆恢复原样,才能继续比赛。否则不予计算成绩。
五、参加对象:全体初一、初二在校学生
六、竞赛办法:
(一)个人项目每班限报三人,每人限报两项;集体项目按照每项要求人数报名(在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女生人数);每名运动员包括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限报5项。
(二)报名有缺项的班级,最后计算团体总分时,按照每人次扣1分。
(三)已报名的运动员不得无故缺席或弃权(因公务或伤病除外),违者按照每人次扣除该队总分5分。
(四)个人和集体项目都不得冒名顶替,如有违规现象,经举报查实后,扣除该班所有分数,扣除德育量化评比10分。
七、名次和奖励办法:
(一)个人项目取前八名,计分按照9、7、6、5、4、3、2、1计入总成绩。
(二)团体项目按照14、10、8、6、4、2计入总成绩。
(三)团体前两名颁发奖状。
八、注意事项:
1、 各班做好安全、纪律、环保教育,活动期间不得随意走动,观看有秩序,加油鼓励方式合理。
手拉手活动计划篇8
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学生在数据收集中处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含物理知识,物理知识就在身边,树立了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2设计思想
摩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是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情况的作用及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不很了解,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根据学生对摩擦力现有的认识基础提出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在实验探究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能有目的地运用“控制变量法”、本节课以“探究实验”教学方法为主线,贯穿于整节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分组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四个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合作,在得出结论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探究、数据收集、分析、交流、得出结论,在学生掌握了有关摩擦力规律后,让学生解释有关的现象,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真正体会学有兴趣,学有成效,学有所用,教学目标能很好的达成、
1、3教学流程
(1)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教学主题
师: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最终汽车会怎样?足球运动员将足球踢出,足球在草皮上滚动,最终足球会怎样?
生:最终会停下来、
引入摩擦力概念、
(2)学生感受摩擦力
请学生将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做以下实验、
①不用力往下压,拉动使手在桌上运动、
②稍用力往下压,拉动使手在桌上运动、
③用力往下压,拉动使手在桌上运动、
④在桌上铺上毛巾,重做以上实验、
交流讨论在上述情况下手在桌面运动有什么感受、
(3)提出猜想与假设
学生根据以上的实验感受,对影响摩擦力大小提出“猜想与假设”、
(4)合作学生
根据以上的猜想与假设,各小组进行实验的设计,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提出的猜想与假设,得出结论、(在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操作不规范、争论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解决)
(5)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摩擦力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让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摩擦力知识去解释,如鞋子底、汽车的轮胎为什么要做用花纹?老虎钳把的橡胶套为什么要做有凸凹不平?机械运动的部件间为什么要装上轴承?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2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创设情境与引入课题
播放一段录像图1,让学生观看录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将会慢慢的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在足球场上滚动将会慢慢停下来;推出去的冰壶在冰面上滑动将会慢慢停下来、
师:同学们观察到汽车、足球、冰壶三种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物体表面上运动,最终它们都怎样?
生:停下来、
师:为什么它们都会停下来?
生:存在摩擦力、
片段二:体会摩擦与得出概念
师:请同们按老师的要求做以下实验,将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
①不用力往下压,手在桌面上拉动、
②稍用力往下压,手在桌面上拉动、
③用力往下压,手在桌面上拉动、
④在桌面上辅上毛巾,重做以上实验、
师:你们是否感受到了摩擦力的存在?
生:感受到了摩擦力的存在、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师:摩擦力的方向怎样?
生: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师:为什么?
生:因为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设计的实验不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物理就在身边,启发了学生意识到摩擦力的存在、
片段三:猜想与假设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在做前面实验中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向下压手的力越大,手越难拉动、
生:手在毛巾上比在桌面上难拉动、
师:这种现象说明了摩擦力有大小,请同学们想一想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将你的猜想说出来,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生: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因为手在毛巾上比在桌面难拉动、
生:摩擦力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因为向下压手的力越用大,手越难拉动、
生:摩擦力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大,因为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停下来、
猜想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推理、比较,形成假设与猜想、
片段四: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师:请同学们讨论如何用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与猜想、(学生分组讨论)
师:你们探究实验中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生:(1)怎样才能测出摩擦力?
(2)实验中怎样采取“控制变量法”?
师:请各小组发表各自的意见,如何解决以上的问题?
生: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摩擦力的大小、
生:实验中我们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运动速度有关,我们准备了一个小木块和一个砝码,第一次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的速度拉木块匀速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第二次把木块放在木板上,再把砝码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的速度拉木块匀速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
师:这组同学在实验设计时控制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了压力的大小和运动速度的快慢,这样可探究出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运动速度的关系,设计很好、
师:还有一个问题又怎样来处理?
生:我们这一组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粗糙程度有关时,我们准备了用同一木块,第一次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第二次在木板上铺上毛巾,把木块放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
师:这组同学在实验设计时控制了压力大小不变,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这样可探究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设计很好、
师:请其他组的同学发表看法,你们是否同意这两组的实验设计?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
生:……
师: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摩擦力的大小,在拉木块运动时,一定要水平拉运动弹簧测力计,并尽可能拉木块匀速运动,才能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摩擦力的大小、
片段五: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师:请各组同学根据上面设计实验,完善各组的探究计划,设计出记录数据表格,然后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探究:
(1)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运动速度大小关系、
(2)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
片段六:交流讨论与得出结论
各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总结得出结论:
(1)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摩擦力大小与接触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摩擦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无关、
片段七:联系生活与注重应用
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到物理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体会学有所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鞋子底、汽车的轮胎为什么要做有花纹?
(2)老虎钳把的橡胶套为什么要做得凸凹不平?
(3)为什么机械运动部件间要装上轴承?而且还要经常打油?
(4)举重运动员在举杠铃之前要在手和杠铃把上擦一些白色粉末,这白色粉末是什么物质?起什么作用?
(5)学生讨论,假设我们生活中没有摩擦,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3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与引入课题
所有的探究都是从好奇心开始,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和观察经常让我们提出一些问题,为了达到课堂探究的目标,如何使问题呈现出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本节课采用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感受摩擦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引起学生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合理猜想与形成假设
猜想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师在学生了解知识背景下,针对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两方面的猜想:一是猜想问题的成因;二是猜想研究结果可能是什么、猜想有的正确,有的是错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本节课先让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然后对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前提下对问题提出猜想,学生在猜想时不出现瞎猜、乱猜、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推理、比较,形成假设、在本节课中学生能猜想出摩擦力大小与运动速度、重力大小、接触面大小等因素有关,这是很不错的,教师给予鼓励,并保护了学生这种意识、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尽量的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设计,因此,笔者只把4名学生分成一组,在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制定的计划可行性,设计的实验可操作性,如何实施“控制变量法”,正确的选用实验器材、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究、收集数据,教师巡回观察,做适当指导,并注意学生实验过程中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学生拉动木块是否匀速运动,读数是否正确等,本节课有几个小组得出数据误差较大,其原因:一是拉木块不是匀速运动;二是拉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不与桌面保持水平,教师给予了引导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