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收集乡村见闻作文(6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3-12-04 手机浏览

乡村见闻作文篇1

今天,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妈妈带我到姥姥家去贺节。

姥姥家在农村。那可不是一般的农村,宽宽的马路,明亮的路灯。马路两旁的小花小草仿佛在说:“欢迎来到新农村。”还有那美丽的小花园、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男孩子们喜欢的篮球场。一排排的楼房,清波荡漾的人工湖,村边那经常有小鸭子的小河。当然,少不了繁华的农贸市场,那里面可有我最爱吃的meat。

我吃完饭,就随表哥来到村边的小河畔玩耍。

可是,我到了那里一瞧,咦?小河怎么变成了如此模样?垃圾覆盖了小河那美丽可爱的容貌。小河变得丑丑的,臭臭的:河水变得乌黑乌黑的,散发出一种令人恶心的气味。

嗯?这些污水从何地来的?带着疑问,我叫上哥哥,沿着河岸,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小河的上游,有一家大工厂。那众多黑黑浓浓的污水产地,就是这座工厂。

望着小河,我不禁流下了同情、无奈的泪水。无奈之下,我只好回到姥姥门前玩。但是怎么也玩不痛快。

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场地太小;还有一个原因最重要,那就是在姥姥家附近,有一座巨大的工厂。工厂里光那些大罐子上上下下得有二十多米高吧。

无数的大罐子里面窜出了许多黄黄的废气,臭气冲鼻,像正在狞笑的魔鬼,撕破了天空那美丽的外衣。

天空中下着小雨,啊,那可是天空在伤心哭泣呀!今天是母亲节,地球是人们共同的母亲。地球的孩子们,别再让母亲哭泣了,让我们每人伸出一双手,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吧!

乡村见闻作文篇2

乡村风光,是朴素、低调的,但是总会让人心旷神怡。

清晨,人们会被此起彼落的鸡叫、狗吠、悦耳的鸟鸣叫起,也就开始了新的一天。红彤彤的太阳伴着袅袅的炊烟冲击着人们的视神经。走出砖房,走出农家小院,草的清香、花的芬芳,甚至炊烟的烟香就会扑面而来,直沁肺腑。

池塘里,鸭子、白鹅不停地叫着,就算没见到它们,人们似乎也能感受到它们的欢快。人们走近池塘,漫不经心地捧起一捧水,一股清凉瞬间迎面而来,洗洗手,洗洗脸,清爽的感觉立刻蔓延开来。小孩子们会低下头寻找碎瓦片或扁石子,蹲下来使劲扔出,石子以小角度落水,孩子们如果喊:“一个、二个、三、四,数不过来(数不过来是指石子在水面上像海豚一样不停地跳跃。)。”那这位小朋友就是打水漂的高手了。

走过池塘,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映入眼帘,人们行走其中,仿佛身处画卷。不知哪个玩伴喊了一声:“我们吸点蜜汁吧!”小朋友们就不由自主地掐下一串花束,放进嘴里,甘甜清爽的滋味从舌尖、到咽喉、到肺部蔓延开来,这样的滋味是城里的枇杷露、冰糖雪梨汁所不能替代的。

乡村,没有旅游景区的壮观、亮丽、奢华,却从朴素中映出悠闲,使人心旷神怡。

乡村见闻作文篇3

零九年的一月二十日,农历腊月二十五,这天是大寒,外公外婆带着我妈、小姨,当然还有我和小表弟,一起下了一趟乡。

南昌到高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路宽且直,很好走,辗转了一趟车,中午时分来到姨婆家,这是一个空气里弥漫着新鲜的牛粪和青草味的乡村,我那从未见过面的表姨明天就要出嫁了。

我们还未到门口,好客的姨公就“劈里啪啦”燃放起了爆竹,这也是这里的风俗,有客至远方来,不亦爆竹声乎!

踏着爆竹的硝烟来到门口,抬脚迈过老高的门槛,两边是两扇厚实的木门,其中一扇在下方开了一个盘子大小的洞,我好奇地问妈妈:“咦!门上怎么有个小洞?”

“这是供鸡和狗进出的洞。晚上,人们入睡了,大门关上了,鸡和狗就从这个洞钻进钻出。”童年在乡下渡过的妈妈解释道。

一进门是一个老大的堂屋,左右是卧室,后面是厨房。在堂屋休息了一下,就开始吃中饭了。一张大圆桌,七七八八摆满了盘子,每个盘子都堆得冒尖。“吃”、“喝”主人很热情,一个劲地劝酒夹菜,大家也就举杯开怀痛饮。

我坐在桌上闷头吃菜,家养的鸡鸭,园子里刚扯来的新鲜蔬菜,土作坊原汁原味制作的豆干、油豆泡,不掺一丁点的添加剂,烧出来有往常所没有的豆香,我胃口好好。特别是那道红烧肉很对我的脾气,一个小脸盆大的钢精钵子,满满一钵子切成四四方方的五花肉,一块块红通通,有瘦有肥,肉皮油光闪亮,裹着浓稠的汤汁。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插起一块放进嘴里一咬,早已被焖得糜烂的肉迅速在嘴里融化,肉香四溢,咀嚼之间,连牙齿缝里都似乎渗入了香味。一个不小心,香酽的卤汁从嘴角流出,臊得我赶忙用手抹掉。

我正津津有味享受时,一只硕大的土狗旁落无人地在桌子底下走来走去,健壮的身子不时地蹭到大家的腿。我可是最怕狗的,吓得我连忙把脚缩上去。妈妈笑着说:“别怕,这狗不咬人,它是在等我们丢下的骨头呢。”

午后,外公带着我、小表弟,还有只比我大几个月的表姨,一起到附近的山上玩。说是山,其实只不过是略大些的土坡罢了。走了一小段土路,路一旁是花生地,花生可能早已收获了,只剩下裸露的泥土,略有些干涸,平整的土地上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泥疙瘩。上到坡顶,四周看看,近处的树、灌,远处的农舍,平整的田野上笼着一层白雾,这时,我想起了课本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诗句。

尽兴地玩耍了一个下午,带着满足,我们返回姨婆家。路边三两头黄牛,正低着头,悠闲自得地在吃草,不时地甩着尾巴“哞、哞”叫唤。突然,从我脚边蹿过一只圆滚滚的东西,吓我一大跳。

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啊?”“刺猬。”外公随口地告诉我。我盯着刺猬远去的方向,这小精灵逐渐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淡出了我的视线。

姨婆家屋后是几畦菜地,种着绿油油的青菜,还有大蒜,一口水井,麻石砌台,勤劳的外婆在帮着压水。井口装了一根出水管,一个压柄,随着外婆一上一下的用力,清凉的井水就源源不断从出水管里流出。我跃跃欲试,要外婆让我来。可水井好像故意和我作对,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水就是不肯出来,惹得我那表姨“嗤嗤”笑个不停。

乡村的夜晚来得早,晚饭过后不久,我和小表弟在大人的再三催促下,很不情愿地去睡觉。热情的主人早就替我们铺好了床,床单下面是干净、松软的稻草,我第一次在稻草上睡觉,感觉特奇妙。许久,终于伴着屋外的虫鸣,头枕着稻香,渐入梦乡。

不知明天表姨出嫁又会有哪些新鲜事……

乡村见闻作文篇4

今年春节,我是在妈妈的老家河北省保定地区高碑店市梁各庄度过的。这是一个不大的村落,住着百十号人家,离北京只有百十来公里,我姥爷、姥姥家就坐落在这里。

一下车,首先落入我眼帘的,是一片干干的黄土地。只见黄土裂着一道道的口子,一脚踩下去浮土有几厘米厚,走几步,鞋子和裤脚便沾满了泥土。不一会,我那双刚穿上的旅游鞋便成了土黄色。由于干旱缺水,麦田里的麦子显得营养不良,株株都耷拉着脑袋,稀稀拉拉贴着地面躺着。进了村子,穿过狭窄的胡同,我们首先来到了姥爷的老家。

姥爷家人看到我们到来,显得非常高兴,忙招呼我们进去,一边沏茶,一边端上一些瓜子让我们吃。这是姥爷从小长大的地方,我带着极大的兴趣,将这里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姥爷家院落挺大,足有1亩多地,听妈妈说这是姥爷祖上留下来的,或许当时还算个富农什么的,但现在只有姥爷最小的弟弟和他的两个儿子住在这里。由于分家,这个院子被分割成3块,外面是个大围墙,里面套着三个小围墙,三个小围墙都安着大门,门沿边都帖上了过节的春联,但大围墙却没门,也没有春联,还塌了一块,十分破旧,这使我想起一句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别人瓦上霜”。农村好象一旦分家,亲兄弟也变得生分,唉!

离开了姥爷家,我们又去了几个舅姥爷家。舅姥爷家人多,显得人气挺旺。由于是各人过各人的,而且几个舅姥爷年纪比较轻,脑筋活分,日子好象蛮红火。虽然院子不及姥爷家的大,但个个小院布置的挺利索,还很有点北京四合院的味道。正面清一色是坐北朝南的正房,东西有厢房,正房的地基高出地面有1米左右,显房屋主人求来日更发达的心情。美中不足的是厕所缺少冲洗设施,只是垒个小屋,挖上个坑而已。

夜晚来临,是我最兴奋的。北京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而乡村却没有这个限制,我和同去的表弟、表妹还有乡村的孩子们真是放了个够。什么“二踢脚”、“穿天雷”、“轰天炮”,还有那1000头的鞭炮让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对我来说,农村的一切都是这样新鲜。我想来年我还要来,但希望农村的厕所更卫生一些。

乡村见闻作文篇5

星期六,我们小队一起去了夏履镇游玩。

刚进入农庄,我就看见了青山绿水:稻田上有几位农民在插秧;依山傍水的房屋中偶尔冒出几缕炊烟;湖水清彻,不含有一点儿杂质……放眼望去,良田万亩,青山怀抱。我不由自主感叹道:“真是农村新气象啊!”

纵深农庄,景色显得神秘,并不像一般的农村:盘山公路渐渐变得窄小,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羊肠小道;几只麻雀飞过,“唧唧喳喳”的叫声在山谷里荡漾了好久;车边的树从垂柳到白杨,变化的悄无声息……几座老却充满新意的房子,让我想起了著名小说《长腿叔叔》里的一个片段:“房子方正,而且老旧,大约有一百年左右,距离另外一座山仅仅只有几里绿地。”

说起农村,就不得不说起甜美的水果了。有飘香的草莓、清爽的青苹果、沁心的水蜜桃、甜中带涩的橄榄……各种芳香的诱惑,使我陶醉。在篱笆旁,一人享受着甜蜜;或是叫来几个朋友,一起分享。不论是独自,还是热闹的,都有独特的风趣。

这就是乡村,一个童话般的国度!

乡村见闻作文篇6

星期六中午,我骑着独轮车回老家。

出了小区门口,我就身子稍微前倾,独轮车加快了速度,冲上了大桥。桥上的行人不多,阳光很灿烂,要不是寒风袭袭,现在应该暖和得很。风是由北面吹来的,但我很快就逃离了它的魔爪,车轮向右一拐,风怒吼着,但却吹不到我一丝一毫,有一排排房屋替我挡着呢。

正在经过的是一排围墙,上面打满了广告,早已看不出原来的墙面,而被围墙严实包裹着的虽然看不见,但我知道那是一片荒地,过了被围着的荒地,就是一家工厂,做什么的我不知道。左手则是一个斜坡,上面种满了青菜。车子从厂前经过,引起了厂里几只狗象征性地叫了几声。

向前进是一片墓地,旁边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河两岸的视野十分开阔,从这儿便可以将河对岸医院新建的大楼看个仔细,真不知道医院负责人是怎么想的,大楼对面就是墓地,晚上吓死人谁负责?要说这片墓地,坟还挺多,种了好几棵松树、柏树,就是阳光明媚的天气,也让人感觉阴森森的。墓地有一个沟,名字是没有的,一棵老树半死不活的横在沟底,沟底落满了厚厚的枯叶。

我把手插进口袋,车速也放平缓了,接下来再经过两个工厂,就真正地进村子了,要说这两家工厂,也没什么特别,但门口的老树却是多得出奇,十米高的古树比比皆是。

阳光明媚起来,村口的一户人家正在盖新房,看样子快好了。为了好玩,我轻轻地绕过地上的水迹,而不是压过去,用车轮掠夺走它仅剩的一丝水分。这户人家的鸭子见了生人,害怕地在围栏里叫了起来。村口还有一个现代磨坊,这可不是小说里写的风磨、水磨,毕竟那些东西早已像运河上的大木船一样,没了踪迹。我也曾来过几次,但记忆中只剩下的是那些粮食磨成粉末的醇厚气味和满房间的尘土飞扬,但是不知为何,这时门却是关着的,也许是磨坊的主人吃午饭去了吧。

空气中弥漫的是寂静的味道,我在路上骑着车,除了车子的“嘀、嘀”声之外,却是没听到任何声音。牲畜们似乎也哑口了,耳边没有响起乡下男人的大喉咙发出的话语声,没有人吗?有,当然有,不少人跟我擦肩而过,却是没有响声。“噗”我好像被什么从天而降的东西打中了右肩膀,我下意识地低头一看,却是只见一片灰蒙,转瞬又消失不见了。我掉头骑往刚刚那地方,仔细一看,什么也没有——除了枯叶,正在奇怪,微风帮我将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入我耳,我猛然醒悟,原来是一只小麻雀,我开心地笑了笑,继续往家赶。

不得不说,树木这东西在村里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一路上两边的小树有很多,大多都是常青树,有的树木的叶子一个都不掉,坚挺地在风中翩翩起舞,我看它们的树干不过就拇指粗,真不知道它们怎么挺过来的,村里大多数的大树,都是银杏树(我们这的人都称为:白果树),一入秋树叶就凋落了,这便使秋冬时期的村庄多了一份萧条,但遍地的黄叶又是别有韵致的。现在,经常见到人拎着大篮小篮在树下捡白果,一会儿就能捡到一大堆,卖是值不了几个钱的,因为小,不过放在微波炉烤了吃,却别有风味。

看看房子,估摸着快到了,便停下车,在路边挑了几块石子,又捡起一个比较长的树枝,继续前行,还没到那户人家门口,不出我所料,那只曾经吓得我半死的狗又出来了,发出咆哮的嘶吼声,双眼狠狠地盯着我,我这次不慌了,一个小动作,石子从手中扔出,正中那只狗的脖子,紧接着树枝换到右手,准备给它当头一棒,惩罚惩罚它,不让它再吓人。但当我准备出击时,它却现出一副狼狈相来,瞬间跑得远远的。

随着周围的一切变得亲切起来,要到家了,看见我家附近的“四季沟”,它其实是一条引水的渠,现在是秋季,稻田里自然是不用水的,里面也是落满了厚厚的枯叶,“四季沟”旁边是一片竹林,这里可是我小时候的乐园,记得那时的我带领的小伙伴们在竹林里挖“陷阱”(只是一个坑,上面盖上伪装)等第二天再去时,却是任你怎么找也找不到了。但会在以后的某天自己却不小心中招了。

再大点,我喜欢上了枪,没事就到林子里“打鸟”,一枪下去,满林子的小鸟在飞,却是一个都没打着。现在看着它,似乎没什么吸引我的了,但那时的我却玩得不亦乐乎。

终于到家了,在这次回家的路上,我却是又收获了许多,我对乡村的爱,又添浓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