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有啥好处(收集5篇)
新农保有啥好处篇1
人物:张老幺花花(张妻)
(场景):(一张饭桌,几个小菜。张老幺边喝边唱)
张:花,再拿两瓶酒来,今天高兴……我们两多喝两杯。
花:来了来了……哎,我说老幺,啥事这么高兴,少喝点。
张:花,你看快过年了,你想买些啥?老子有钱(口吃…)今年又赚了不少(拿出一包取出一沓钱放在桌上)有这个数(伸出两只手)。版权所有
花:十万!!(捂嘴惊讶……打开房门四处看看)
张:嘘……来媳妇,给个香香。我老婆啊,远看一朵花,近看也是一朵花,来来把钱拿去买些衣服还有那个,那个……啥红的,蓝的,白的……就是那个往脸上抹的,打扮打扮。也像个电影明星,咱家今年也刮刮“韩国风”。来……波个…………
花:过去过去…不害臊(打手)老都老了还花……红苕花……我才不想像城里女人那样把脸抹得像个唱大戏的……花里胡哨的。
(坐下,吃饭
花:老幺,这么多钱。放在家里不保险。该拿去存起……对!就存信用社,他们常帮助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有今天还全靠他们呢。
张:瓜婆娘……不能存信用社,一存,他们不就晓得到我们有钱了吗?
花:(困惑地)晓得到……晓得到又啷个嘛!!又不是去偷的抢的,他们不得乱说。有工作原则的……为储户保密!!
张你晓得个铲铲……为钱的事他们都找我好几回了,我给他们说砖瓦厂效益不好,我没有钱!
花:我都糊涂了……(口里自语)铲铲……没有钱……找你……(转个身大声地)张老幺!啷个回事!!!
张:没事,没事……反正不能存信用社,来……喝酒。
(把花拉到坐上,两人吃饭,花放下碗筷……)
花:对了,老幺,前阵子你表弟莽娃那个养鸡场,鸡发病全死了,来找你借钱,重建鸡场,你说你莫得钱,老幺,你们是亲戚,你就帮帮他晒。
张:管我屁事!亲戚!啥叫亲戚!人亲不如钱亲,我穷的时候,哪个管个我,俗话说得好……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倒,我们都隔了三代了,再说,钱是我辛苦赚来的,我才不给他拿去打水漂漂呢!
花:老幺,他们哪是不帮你,那个时候大家都穷。再说,莽娃也不容易,他爸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还有个妹妹在读书,家里很困难,去年信用社搞小额信贷,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莽娃贷了5000元搞个养鸡场,哪知……哎!真是雪上加霜啊……
张他搞鸡场的钱,都是在信用社贷的,现在整没有了,又想来整我,他又去贷噻!贷款都还不了,我看信用社还帮他不?
花:对了,老幺,莽娃不还贷款,那是没有办法,快过年了,我们也该把信用社的贷款还了吧,今年我们也挣了些钱,再说,没有信用社的支持帮助,我们这个砖瓦厂也办不起来,更不用说挣钱了,我们要讲信用。
张:啥!!!还钱!!我才不当傻瓜呢,这个贷款呢,只要你说莫得钱,他们也没有办法,我就赖到低了!到时候……哈哈……再说我还要发展生产,我哪有钱还,这也是信用社支农的宗旨嘛,我前些天遇到信用社袁主任,我说今年效益不好,贷款以后再还,他还有点不信呢,反正那是国家的钱,我拖一年是一年,拖到最后就不还……
花:张老幺,你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想想过去到现在你是啷个过来的,莫得信用社的支持帮助,你能有今天!可能你娃还活在旧社会呢?
张:不说了,不说了,我晓得啷个过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再说(拍拍钱包)现在解都解放了,还提啥旧社会嘛,想起过去我都冒酸菜水水,来来,吃饭,有啥事以后再说.....
花:反正你就不对……
张:我不对,我不对,(坐下…………)
(信用社袁主任上,敲门。)
(敲门声…………)
张:有情况(紧张)
花:(双手护住钱袋)该不是……来打劫的吧。
张:啥!打劫!胡说,大白天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花:电视上都是这样的,老幺……我怕……
张:不要怕(颤抖)把钱藏起来…………
(俩人慌张地,滑稽地表演…………)
袁:张老幺在家吗?(敲门声)
张:(停仔细听)慢点!这声音好熟悉。
袁:老幺,我是信用社袁为民哪……
张:袁为民,信用社!(走到门前,偷看)袁主任!!硬是他,说曹操曹操到,花,把钱藏倒……
(开门)
张:哎呀,袁主任,财神呀财神,快进来坐,花,倒茶!(热情的)
花:袁主任,是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哦,快坐,喝茶。(抬登,递茶)袁:不客气,不客气,老幺,听大家讲你今年砖瓦厂效益不错,我是来给你道喜的。
张:哪个说的,他们乱说,今年亏惨了,道啥喜哟,花,你说是不是。(扯花,花不理)我还愁今年这年啷个过呢?
袁:老幺,真佛面前不烧假香,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好就是好,钱是你们光明正大地挣来的,怕啥哟!你们富裕了,这也是我们信贷支农所盼望的嘛。
张:哪里,哪里,你们信用社一直都支持我们,只是……今年我,我实在没有赚到钱。
袁:老幺,作人要讲诚信,我们相信你,给你贷款是为了你能早日脱贫致富。但是,你也要支持我们的工作噻。
(花走过去小声说:老幺……)
张:我晓得,大家都相互信任嘛,有了钱,我一定还。
袁:老幺,信用社的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汉钱,如果大家都借钱不还,老百姓的到期存款怎么取。谁家要是有了困难想贷款就无从谈起,你富裕了,但有的人家还穷着呢,他们也需要帮助,今后你要是有困难,我们会尽力帮助你解决嘛。
花:就是,就是,老幺,人家这些年也帮了我们不少忙,在你困难的时候,是信用社一次一次帮助你,那也是相信你嘛。袁主任为你办厂的事,跑上跑下,烟没有抽一支,酒没有喝一口……你都忘了,老幺,我们把贷款还了吧。
张:瓜婆娘,悄悄的!拿啥子还,把你拿去卖了……
花:老幺!你……(生气,转身,)
袁:老幺,你怎么这么说话,这样,你看行不,先把老贷款还了,如果还需要资金,我们可以再贷嘛。支持你们发展生产,这也是我们信用社的职责嘛。
张:袁主任,我真的没有钱,这样,这样,明年……明年我效益好了,一定还,要得不?
袁:老幺!你…………
(莽娃上敲门)
(花开门)
花:哟!是莽娃噻,快进来,快进来。
(莽娃进屋跪在袁主任面前)
莽娃:(哭)袁主任,听说你来了,我专门来找你,你可得救救我啊……
袁:莽娃,你……你……你这是干啥子哟!快起来!快起来!有啥事起来说……
张:爪子哟!演戏噻!!(一旁嘲讽,花扯老幺)
莽娃:袁主任,你可得帮帮我呀,你晓得我们家很困难,我在信用社贷了5000块钱,搞了个养鸡场,我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眼看就要上市了,我想把鸡卖了,把贷款还了,还能挣些钱。哪……哪知道一场鸡瘟…鸡……鸡……全死光了……我……我啷个办咯。(蹲下哭泣)
张:啷个办……凉办!(幸灾落……)
(花……擦泪安慰莽娃)
袁:不要着急,只要有人在,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我们大家想办法,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了,又重新来嘛……
张:哦!失败是成功的妈……又来噻!
莽娃:重来?说得轻巧,我……我……到哪里再去找钱嘛?
张:莫看我……莫看我……我莫得钱……(转身)
(何……来回走动)
袁:莽娃,你莫着急,你的情况比较特殊,我向上面反映一下,看能不能再给你贷笔款,先把养急场重建起来。贷款以后在还。
莽娃:真的!还可以贷款!
袁:我想,这应该没啥问题,支农助农,帮助你们发家致富是我们信用社服务的宗旨嘛。
莽娃:那……我真是太感激你们了,(作感激状……)袁主任呐,你是我的救星啊,老百姓有信用社的支持就有望了啊!
袁:帮助群众脱贫奔小康,是我们的职责嘛。这样,莽娃,我们先到鸡场去看看,具体情况我写个报告上去,再请个专业技术人员,辅导你科学养鸡。莽娃,我们走!
莽娃:好!好!袁主任,麻烦你了,我们走嘛。
(袁,莽娃往外走何从门口转身)
袁:老幺,还贷款的事,你好生想一下,过两天我再来。(急下)
张:袁主任,我……(急追面带愧色)
(啪,啪……花拿棒叫张)
花:张老幺,你给我过来。
张:(一惊)老婆,你……你……你要干啥子?
花:老娘今天要教育教育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追打)
(两人围着桌子转圈……张钻到桌子下面)
张:干啥子,干啥子,婆娘你疯了!哎哟……哎哟……
花:你个没有良心的,你给我出来。
张:我,我,我不出版权所有来。
花:你出不出来(又打)
张:我就是不出来。
花:你出来
张:男子汉大豆腐,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花:张老幺……你!!!哎……(叹气坐下)
(张探头看音乐)
花:老幺哇……老幺……想当初,你爹妈死得早,从小你就成了孤儿,一年到头,东家一口饭,西家一件衣,吃不饱,穿不暖。到处流浪,(擦泪)是乡亲们收留你,大家省吃俭用,把你养大,又供你读书。又给你盖房。你才有个家,不再到处流浪。他们容易吗?这些你都忘了……
张:我……(也抹眼泪)我……我……没有忘啊!
花:这些年,你能吃苦,你勤劳,能干。这……我都知道。可是,老幺啊,作人得讲良心………………
张:老婆,我晓得…………
花:当初,你办砖瓦厂的时候,是信用社袁主任帮你跑资金,办贷款,他们给了我们多大的支持呀!饮水要思源。老幺,我们不应该当赖债户。我们有钱了,应该及时地把贷款还了。
(老幺从桌下出来)
张:这……我都知道,我不是不还,我是想把砖瓦厂规模弄大些,需要钱。我…………
花:我知道这需要钱,可是,作人要讲信用,信用社袁主任他们都是一心一意为民干实事的呀,你看刚才莽娃…………
张:老婆,你不要说了,我知道错了。(羞愧)
花:信用社的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如果大家都借钱不还,贷款收不回,谁家要是有困难,他们拿什么帮助他们呢?
张:老婆,我……我……没有想到这么多。我只为自己着想……我……哎!!我真混啊(蹲下)
花:借贷,借贷,有了借就应该还。这都是政策,我们把老贷款还了,如果需要资金,我们可以再贷嘛,只要讲诚信,他们会继续支持我们,帮助我们的。
张:老婆,你说得对,明天我就去把贷款还了,把钱都存到信用社去。我们也应该支持他们嘛。
花:老幺,当真,你没有骗我?
张:老婆,你啷个还不相信我哦!
花:那好,我相信你。明天我们一起去。
花:这就对了,这才是我的老公嘛。来,吃饭,我去拿酒。
张:噢,对了。(往外跑)
花:老幺,你干啥去!
张:我到莽娃家送一万块钱去,把养鸡场重建起来,规模再搞大些,大家互帮户助,共同富裕嘛(跑下场)
新农保有啥好处篇2
1、兄弟四个走上台,讲讲军营新风采,不说军事和政工,表二胎
2、有人会说瞎放炮,计生工作多重要,谁能顶风要二胎,傻帽没文化
3、工人为的是政迹,农民为的是种地,部队热门讲的啥,计划生育
4、改革春风吹进门,全国人民抖精神,陈连长那挺闹心,要添新人
5、叫声大伙别着急,听我细表陈建齐,二胎事情由他气,闹心
6、陈连长今年三十一,媳妇属虎他属鸡,还有一个老母亲,养鸡
7、陈母今年六十七,家中有钱又有鸡,就是一样不如意,想
8、连长本来是哥仨,大哥二哥生小丫,就想让她生一个,带把的
9、连长媳妇叫翠花,农村教师顶呱呱,去年春节生个孩,妹妹
10、这下愁坏连长妈,没个男孩怎当家,四处托人想办法,要小嘎
11、晚婚晚育加蒙族,家庭情况又也特殊,咔嚓撕张二胎表,拿去
12、这下乐坏陈母她,连蹦带跳回到家,忙叫媳妇把电报发,翠花
13、连长下车回到家,对着媳妇把脾气发,优生优育你该懂,胡闹啥
14、媳妇听后泪如花,我要二胎为你妈,当初我也不同意,没法
15、叫声母亲你听好,中国人多底子薄,如果都要生二胎,不得了
16、你小子别跟我唱高调,老太太我墨水喝的少,我要孙子只一个,没啥大不了
17、反正我是不同意,连长要上驴脾气,要生你们自已去,啥
18、母亲这时发了言,说的全是二人转,大伙听好请鼓掌,别傻眼
19、骂了声三牛你呀好不孝呀,当妈的话你也敢不听了,说起来都怪你爹死的早,为娘我在你们面前直不起腰,按理说我要孙子也是为你们好,为的是咱们家不断苗,我这个孙子你要是不同意要,今天为娘我也不活了
20、连长听傻了眼,母亲这是把我往火坑推,军官哪能要二胎,丢脸
21、资源环境遗传论,优生优育加少生,十八般武艺全用上,劝母亲
22、女儿小丫发了言,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桂英显奇志,谁不如男
23、母亲终于开了窃,把着孙女开怀笑,男孩女孩都一样,女的更好
24、这正是(齐声大声)
新农保有啥好处篇3
我不是没儿子,漂漂亮亮的儿子今年都20了!可他就是个绣花枕头,肚子里一包糠;不对,光一包糠我也认了,他还是个货真价实的败家子;还不对,光是败家子也就罢了,我这千万家财够他败一阵子的,他还是个惹事的妖精,家里家外转着圈地、变着花样地给我惹祸。人都说“富不过三代”是个魔咒,我这眼看着二代都富不过去,你们大家说我能不闹心吗?
我是干装修的,给人做木匠活起家。想当年那叫苦啊!冬夏站街边子,揽着一个活儿没命地干。我和我前妻配套,我打家具,她刷油漆,一天一夜做一个大立柜是经常的事儿。那时也不懂啥叫污染、啥叫中毒,前妻闷在屋里啥家具都是三遍油,熏得头昏眼花直吐也不歇工。结果得了病,结婚10年没孩儿!我们苦打苦拼,成立了市里数一数二的装修公司,真是财源滚滚,可没人继承有啥意思啊!我前妻那叫有情有义,说啥也要我休了她再娶!我们是抱头痛哭离的婚,我把当时一多半的家产都给了她,现在也在我们公司拿30%干股。我再婚后也是调理了好长时间,50岁上才有了这个儿子,大家说,他是不是货真价实的“高价”儿子?!
儿子一出生,就一路“高价”:高价月嫂后变高价保姆、高价幼儿园、高价小学、高价初中、高价高中,一切都按贵族待遇……算上为他出生的付出,到现在花在他身上的钱足有上千万了!
我这儿子,从小就比我能花钱,还不太会说话呢,水没色儿不喝,果子露、饮料,啥高级要啥;穿的更不用说,没两千块钱的衣服不上身,说什么“丢不起那人”。开始我们都当笑话,还很得意,可等发现不对劲就一切都来不及了。上小学,得带着饮料、糕点进课堂;上初中,就带罐装啤酒了,不让带就不去,谁说也不行。高中是送到中国最大的城市一所贵族学校念的,一年学费、食宿加上他的零花钱上百万,可他书没读几页,一天到晚惹事生非,高三那年,跟同学打架,把人家耳朵都撕掉了。我放下生意,紧急飞去,花了两百万才摆平这事。正好公司这时到新加坡发展业务,我把他送到那边,一是躲灾,二是想让他在那边学一些最新的装修理论,我已经70岁了,他总该懂点事想想接班了吧?
新加坡最讲究的是私塾教育,包吃包住包授业解惑,一对一的教育,一切高档,价钱当然是不菲的了,折合人民币一年100多万。可昨天接到公司新加坡办事处的电话,我离开那一个多月,办事处的人啥招儿都想了,我那儿子就是不去上学,开始还不让办事处的人告诉我,没几天已经把新加坡所有好玩的地方玩够了,现在跟办事处雇的一个菲佣好上了,闹着要带着她去欧洲“游历”。办事处的人实在没辙了,只得给我打电话,大家说我可咋好呢?!
新农保有啥好处篇4
对于农民来说,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急需的是科教、文化和信息。得知西安市长安区滦镇内苑村安培杉,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自己出资,与兄弟四人办起了全区第一个“惠农科教文化园”,记者踏着春天的脚步慕名来到了这里。
在阅览室里,记者注意到有两位妇女在看生活类报纸,一位老汉津津有味地在读时事报刊,一对抱着娃的夫妻扭着头很专心地看着优生优育的杂志。当记者问他们在这里能看到什么内容,村民说平时很少看到报刊,这些种植信息和生活方面的知识很丰富,我们都很喜欢,现在每天都来看。
安培杉是一个农民,但他爱学习,爱思考,头脑灵光,容易接受新事物。提起办惠农科教文化园的初衷,老安说,他只上到初中二年级就没再上学。由于文化低,不懂科学知识,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他请来专家指导,加上自学开始搞园林,现在花木已经发展到了上百亩,这使他认识到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便萌发了要为农民办一个传授科学种田文化知识的活动站,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他觉得农村人文化比较落后,又没啥娱乐的,于是琢磨办一个既能让大家学习科学知识,又能娱乐活动的场所。他将这想法给兄弟们一说,大家一致赞同。结果,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把村里原废弃的四亩地院落租了过来,重新进行改造,投资20万元,在这里建了10间崭新的房子,进行粉刷吊顶、购置设备器材,开设了文化阅览室、土壤测试室、科技电教室和文化活动处四个项目,为村民服务。特别是文化阅览室办得很有特色,他们购置了桌椅、板凳、书刊架子及阅报夹等。仅报刊就有156种,还有近百种政治、法律、科技文化书籍等。报刊种类有时事政治、农村科技、畜牧养殖、国防军事、家庭医生、美容保健等,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知识的宝库,村民闲暇之际,可以在这里学习各种知识,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开阔视野,获取信息,净化民风,扩宽致富门路。
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大地改变了村风村貌,如今打麻将的少了,看书读报的多了。村子出现了新气象,邻里团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村民村风得到了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加强,新农村建设事业起步良好。对于下一步,创办者安培杉说,我们正在搞土壤测试,分析不同的土壤适合种啥农作物,心中更有数。电教室里的音响设备已经到位,这里可给村民进行科教培训,并请专家开展讲座。他还设想,再增设几台微机,让村民学习电脑知识,接上宽带,不仅可以了解外部世界,还可在网上选购种子、树苗、买卖农产品。安培杉办科教文化园得到大家的拥护,就连邻村的乡亲也来这里学习,获取各种知识,认为他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西安市文化局局长严彬赞扬说:“以服务农村建设为宗旨,服务村民,建设乡邻,是值得大力提倡和支持的。”
新农保有啥好处篇5
共同的家园
编剧:吴显刚
人物:张老汉——城郊农民,60岁。
王强——县水务局堤防所干部,40岁。
胡小敏——王强爱人,35岁。
张:新农村建设搞的好,农村的变化真不小,竹山面貌变了样,百姓生活大提高。现在的日子真是有过头,自打年初县委政府号召我们建设新农村以来,那家家户户都忙着搞三改一建,我们家也是房前屋后面貌一新呀!不瞒你说,就连我家的厕所也跟城里的差不多,即干净又漂亮,即能方便还能洗澡。这厕所的到是建好了,可到厕所的路还是泥巴路,我说去买包水泥把地面到一嗨,可我家老婆子说大堤的堤砖多的是,弄几块回来铺上,即不用花钱,又好看。我想她说的也是,弄个几块应该不会坏啥事,我就赶紧趁天黑去弄几块回来。
王:防洪大堤建好了,洪水灾害赶跑了,休闲场所增多了,城市品位提高了。我叫王强,在县水务局堤防所上班。你可能还不知道堤防所是干啥的?堤防所是专门管理防洪大堤的部门。县委政府把这个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交给我们来管理,不管困难再多,难度再大,我们也要不折不扣地把这项工作搞好!哎!我下午来巡查的时候,这堤砖还是好好的,怎么一会的工夫就不见了几块呀!肯定有人搞破坏。哟!这印子还是新鲜的,估计拿堤砖的人还没走远,我的赶紧去找找。
胡:我们王强自打到堤防所上班以后,我就觉得他象变了个人一样,整天早出晚归的,甚至吃过晚饭还往外跑,一跑就是大半夜。我问他干啥?他说是去看看防洪大堤。我就纳闷了,这大堤有啥好看的,肯定是借口,说不准他外面有了相好的了。这不,说好吃过晚饭陪我去逛商场,可他碗一丢,又跑出去了。哼!我给她来个秘密跟踪,看他到底干啥子?
王:哎,应该就在这附近呀,怎么没看见呢?
胡:就在这附近,肯定是他相好的,好呀!看我怎么收拾你!怎么?还没找到?
王:还没有。哎?你怎么到这里来了?你不是说去逛商场吗?
胡:我怎么跑这里来了?你叫我一个人去逛商场,你跑到这里来潇洒,你会安排哟!
王:我不是怕你不愿和我一起来嘛!
胡:怕我坏了你的好事吧!
王:那坏啥事呀!其实,你来了更好,你可以帮我去跟他好好地说说。
胡:我跟她有啥好说的?
王:你就跟他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好好的爱护。
胡:好你个姓王的,你欺人太甚了吧!啧啧,我们共同的家,你竟然说出这么的话来!今天,我,我跟你没完!
王:哎,哎!你这是干什么呢?快放开我!
胡:就不放,就不放!
张:哎呀!你们俩口子在这里吵啥呢?有话不能好好说呀?
胡:说?有啥好说的?他都变成这样了,我还跟他说啥子?
王:我变成啥样了?你简直是莫名其妙嘛!
胡:就变了,就变了…
张:好了好了,别吵了,一个一个慢慢说。我来帮你们调解调解,调解完了你们也好帮帮我。
胡:大叔,你来评评理,他跟他相好的约会,还叫我去说我们是一家子,你说这多气人!
王:谁说是一家子了?我是说共同的家园。
张:哎,你那还不是一个意思嘛!哎呀!我说小伙子呀,你媳妇这么漂亮,你还在外面找相好的,这可是你的不对呀1
王:我哪是跟人约会哟,我是在这里找人的。
胡:你找哪一个呀?
王:具体找哪一个我也不清楚。
胡:又在那扯白。
张:是呀,小伙子,你说的连我都不相信,不知道哪个你咋找啊?
王:哎!大叔,你不知道,我在水务局堤防所上班,职责就是维护和管理好这防洪大堤,所以我每天都要按时来大堤上巡查。
胡:你哪里是按时上班呀,你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其余的时间你都泡在了大堤上了,我看你呀,是把大堤当成了家。
王:你说的对,我就是把大堤当成了家,而且,我们每个竹山人都应该把大堤当成自己的家,你们说是不是?
张:小伙子,你说的是,这大堤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就应该好好地爱护它。你不知道,没建大堤的时候,我们住在河边的人呀,就怕涨大水,搞的不好,就把菜地淹了,房子打了,多吓人呀!现在好了,大堤建起来了,我们也不怕涨水了,还有处儿去玩了,你看这多好!
王:大叔,还是你的觉悟高!哪象有些人就知道搞破坏,连堤砖都看的中,今天晚上就偷了好几块,真是一点社会公德都没得!
张:对!是没得,是没得。小伙子,这几块堤砖真的那么重要啊?
王:大叔,你可别小看了这几块堤砖啊,那可是专门用来防冲防浪的,少了这几块,会直接危害到整个大堤的安全呀!
张:啊?有那严重?
王:是呀,当然有那严重。大叔,你看到那撬堤砖的人了吗?
张:我,我没看到,没看到。哎呀,你看我这做的啥事,我还是赶紧把这堤砖还回去吧。
胡:你真的是在找撬堤砖的人?
王:我骗你干什么?---------------大叔,你等嗨!
(胡拉住王,不让他走,-------)
张:啊!我咋这么倒霉呢!第一次做贼就被抓住了。小伙子,我这是第一次呀,以后不了波。
王:大叔,你替人解决矛盾是好事,你咋就做一次,以后不了呢?
张:哦!我还以为你是说--------------
王:你以为我说啥?
张:没啥,没啥。你们慢慢拍打,我先走了。
王:哎,大叔,我们帮你推。(胡尾随王去帮张推车)
张:不用帮,不用帮。
王:我们帮你。(车翻,砖倒了一地-----王、胡二人同时“啊”了一声,王生气的指着大叔说“你…”)
张:同志,我这砖确实是刚在大堤上弄的。我、我…
胡:(气愤地抓住大叔的手)好哇,搞了半天,我们王强找的人是你呀!
张:我真是个老糊涂啊!不该贪这点小便宜呀!
王:大叔,为建这个防洪大堤,县委政府从97年就开始设计规划,直到2002年才开始动工。为了筹集资金,县领导带领水务干部,多次到省城争取项目资金770多万元,县财政及其他筹款1130多万元,你说说,这筹点钱容易嘛!
胡:大叔,你知道吗?我们全县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连续五年累计集资1000多万元,就是想把大堤建好点儿,好为竹山人造福呀!可你……
张:(满脸悔意地)你们说的是呀!就连我们村的老李头把拉煤球挣的辛苦钱都捐出来了,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建大堤,可我……哎!(顿下抽噎)我后悔呀!
王:大叔,你认识到你的错了?
张:我早就认识到错了,这呀!都怪我一时糊涂,我以后坚决不会再做这样的糊涂事了。
王:(扶起大叔)大叔,你知错就改是好事,我也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
张:同志,谢谢你呀!我保证今后一定象你们一样,也把大堤当成自己的家,好好地爱护它,我也争取做一名文明的竹山人,和大家一起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边说边拣地上的堤砖)我现在就把堤砖还回去。
王:行!大叔,有你这态度就行,如果都能象你这样及时改正错误,那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来,我帮你。(一起将砖装好)好了!我们现在把砖还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