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的感悟(收集5篇)
扶贫工作的感悟篇1
编者按:教师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去,作者会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入户清查教育扶贫》这篇文章吧!
昨天晚上接到通知:紧急通知:各中小学校长,中心校全体人员,明天上午8点半到乡政府会议室参加紧急会议,另各中小学校长通知本校50岁以下老师参加本次会议,不准请假。另各中小学校长(今天晚上9点之前)把明天参会人员名单发送到校长微信群,收到请回复。而且校长怕周末没空看手机,特意打了电话。
不知是何事,也不管是什么事情,既然是紧急会议,我想没有会无辜请假的。我今天一早吃饭,按时赶到乡会议室开会。进去时看到已经没有座位,还有后面站着的许多教师。不过前几排还有座位,我不怕领导看到我,就坐前边了。
看看主席台,上边领导有乡吴书记和抓教育的乡长,当然缺不了我们的中心校张校长。看来是让我们做一些紧急的事情,开会就知道了,我不再多想,耐心等待就好了。原来是贫困户的教育扶贫工作的清查,要求应补必补。这次工作就是查以前工作是否落实,还有不管在什么样的学校和幼儿园,都要清查到位,应补必补。
看来国家对于贫困户的帮扶真的是动了真情,也从更长远考虑了。输血不如造血。我们全乡教师今天,就是这样任务。下午两点前把贫困户有无学生情况摸清,询问是否进行了教育补助金。若没有补助,这次一定要做到信息不漏,要登记监护人银行卡账号,落实政策。
我们一户一户的落实,家家到,家家询问。尽管了解一些家里没有学生,我们也要到家去。实际询问本人,做到情况千真万确。
方便群众,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尽管村委有贫困户的信息,我们没有打电话,让他们到村委落实情况。我们确实跑了不少路,因为不熟悉情况,还找了亲戚帮忙带我们去。我们到了贫困户家里,都受到热情的接待,因为我们讲明了来意。对于我们询问,都是积极配合。端茶倒水,感觉就是不一样。这恐怕是电话招来,享受不到的!这让我想到了焦裕禄,为什么深得人民爱戴?就是和人民一条心,方便于民。
是的,咱做咱自己,有领导带队看着,如何去做不是我管的事情。否则会有狗抓耗子多管闲事之闲。
作者|殷志斌
扶贫工作的感悟篇2
——记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党建+扶贫”进社区活动
2019年4月18日,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部分师生走进西河社区,开展以“党员率先垂范引领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扶贫进社区活动。山阳县城关街办领导、城区三小全体党员、西河社区班子成员、西河社区全体党员、部分建档立卡户家庭成员,共计300余人参加活动。
山阳县城关街办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党政办主任屈保卫出席活动并讲话。屈主任希望全体党员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抖擞的精神投身脱贫攻坚,心无旁骛谋发展,砥砺奋进奔小康;社区要整合利用公共资源,开展“扶志扶心扶智”和“解愁解困解难”活动,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贫困家庭收入。
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校长何福泰代表学校致辞,详细解读了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扶贫政策,向父老乡亲汇报了我校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以及学校自成立以来拓宽扶贫渠道、积极争取社会资助的情况。
随后,西河社区红星艺术团和城区三小师生联袂为群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演员们用相声、快板、舞蹈、独唱、二人转、对唱、合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扶贫政策。文艺汇演在城区三小全体党员激情高昂的的合唱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圆满结束。精心编排的节目接地气、暖人心,整场演出既深入宣传了党的扶贫政策,又丰富活跃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现场观众纷纷夸赞,这种文艺宣传方式非常适合普通老百姓,将党的扶贫政策融入到节目中,听得懂、记得牢。
扶贫工作的感悟篇3
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主题,认真主动自学,积极参加集体学习,通过仔细研读《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扶贫论述摘编、视察甘肃工作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等内容,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下面,我结合所学所思,联系工作实际,对最近的学习收获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恒定的可贵品格,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理想信念的集中概括和生动表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强化理论武装。要把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学细悟、细照笃行,从中学方法、找思路、找答案,不断提高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要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立场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根本保障。作为受党培养多年的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本职工作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觉悟,治能力,树立高尚的政治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场,严守政治纪律,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清正。毫不动摇地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教育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前进。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提高个人素质。极参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会前广泛听取机关干部意见、深入谈心,会上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会后逐一整改落实。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使党性分析过程成为强化党的意识、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坚持请示报告制度,强化组织观念,工作中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及时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适应形势发展,全面增强本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将自觉到工作第一线,主动领受工作任务,增强党性,磨练意志,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加强学习,思考研究,不断把本职工作做好。立足本职岗位,提升履职能力。一个学区的工作搞得好不好,学区主任的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项工作落实的质量和效果。我将立足工作实际,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困难面前不低头,问题面前不退缩,勤奋工作,勇于担当。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和困难的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谋划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工作的行家里手。
扶贫工作的感悟篇4
一、德才方面
(一)、理想信念坚定
该同志政治上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认真学习、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时刻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事求是,能够辩证、理性地看待事物和问题,在大是大非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学习践行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表现出较强的政治觉悟和奉献精神。
(二)、业务能力突出
该同志工作上踏实肯干,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凡事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在工作中敢于担当重任,善于破解难题,表现出良好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在调整到镇扶贫办工作后,积极深入基层,了解调查全镇各村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宣传政策、监督各镇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经常进村入户上门走访,较好的履行岗位职责。同时,该同志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自2019年9月入职以来,担任政府机关党支部组织委员工作,在支部工作中成绩优秀,在业务岗位中能够抓住工作重点、精心谋划,创造性的完成工作任务。
(三)、工作作风过硬
该同志作风上严谨正派,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安排。能自觉抵制不良风气,遵守工作纪律,廉洁奉公,洁身自好。工作作风过硬,在工作中勤于思考,细致严谨,严守工作纪律,坚持按工作规章办事。在试用期期间表现良好,无违规违纪行为。生活作风正派,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做。能始终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认真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四)道德品质优秀
该同志道德品质优秀,以德修身。在生活中乐于与大家交流,为人低调,待人和善;关心同事,尊重领导,为人谦虚真诚,处事公道正派,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较强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意识。坚持正直、朴实、谦虚的生活作风,摆正自己的位置,注重细节,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够较好的处理好与群众、同事的关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该同志坚持对自己严要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群众热情周到,积极服务,受到同事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五)坚持原则,廉洁自律
该同志政治觉悟高,坚持廉政原则,自律性强,能自觉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工作中能做到廉洁公正,能够自觉做到自尊、自重、自爱,未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行为。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
该同志在“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表现优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扶贫工作岗位理论基础还不够扎实,需要更多学习扶贫政策文件,更深入领会各类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二是文字写作方面的锻炼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民主测评及考察结论
扶贫工作的感悟篇5
从扶贫到扶志、从贫困到小康,花茂的蜕变,不仅仅是为了村容容貌的改变,而是为了贫困群众脱贫信心更加坚定、村民跟随党的步伐更加铿锵。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花繁叶茂个人观后心得感悟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花繁叶茂个观后心得感悟一
由中央电视台、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上海电影制片厂、武汉传奇人影视艺术有限公司、遵义昆鹏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中共遵义市播州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联合摄制,欧阳黔森担任总制片人及编剧,尚大庆(全总文工团话剧团团长)导演,王迅、朱墨、邵峰、尚大庆领衔主演,张洪杰、高蓓蓓、郑铭(全总文工团话剧团演员)、丁冠中、白一弘(全总文工团话剧团演员)、潘宏梁、薛硼(全总文工团话剧团演员)、李熙、李木子(全总文工团话剧团演员)、张瑞雪、付嘉灏联合主演,尹铸胜、詹小楠、董春辉友情演出的电视剧《花繁叶茂》将于5月11日晚八点黄金档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观众见面。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脱贫攻坚重点剧目,《花繁叶茂》以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年轻干部和基层干部们几代人对脱贫攻坚的决心下与群众携手脱贫攻坚的时代缩影和情感故事。
俗话说:羊群走路靠头羊。对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来说,有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可以避免走入盲人摸象闭门造车的误区,通过对脱贫攻坚好经验、好做法的学习,从而转换理念、拓宽思路、打开工作局面。对参与脱贫帮扶的各类社会组织、非公企业和公民个人而言,投身这项伟大的事业并得到肯定和表彰,将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从而形成脱贫攻坚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
客观而言,将10月17日设为国家扶贫日的四年来,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扶贫意识已经越来越强,对扶贫献爱心活动的参与也越来越多。但要在2023年实现现行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还必须健全更为完善的组织动员机制,搭建更为广泛的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更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因此,设立全国性的脱贫攻坚奖,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是脱贫攻坚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全国性的先进典型真正发挥引路作用,就要坚持评选标准、评选程序的严格规范,将真正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脱贫攻坚典型评选出来,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推动全党全社会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行动起来,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脱贫攻坚环境氛围。
按照实现共同富裕的定义,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的个人问题,而且是整个民族勠力同心的国家行动。我们党以愚公移山志向贫困发起的宣战,是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中华民族开启的新征程。以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为契机,激励动员更多的力量投身于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将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进一步开花结果,奏响携手奔小康的时代强音。
花繁叶茂个观后心得感悟二
“花繁叶茂充分诠释了脱贫不是一朝一夕,从扶贫到扶志、从贫困到小康,花茂的蜕变,不仅仅是为了村容容貌的改变,而是为了贫困群众脱贫信心更加坚定、村民跟随党的步伐更加铿锵。党员干部这道坚固的基层堡垒,以脚踏实地、水滴石穿的坚强精神带领着广大群众共创幸福生活。
俗话说:“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是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源。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也是奔小康的必经之路。
曾讲道“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脱贫攻坚的讲话精神,多地驻村干部和党政领领导采取了进村入社到户、座谈走访群众、查阅资料、指导计算人均纯收入和贫困户同吃同住等方式,认真做好脱贫工作。在打赢脱贫攻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短板:如,信息不一致;部分贫困户未达标;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方面不足;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领导干部还存在察桌边球观念等问题,
xx认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全面脱贫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切实发挥驻村干部、政府和群众的力量。
在帮助贫困户脱贫时,要主动作为,措施精准,务求实效。从实际和特色优势出发,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加强对帮扶贫困村村民思想教育,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减轻其“等、靠、要思想,从思想、意志上先扶贫,引导村民转变脱贫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同时,面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身为帮助脱贫的干部要踏踏实实帮助贫困户,切勿以此为契机,谋取私利,不可在工作上打察边球,让扶贫工作名不符实。
总之,脱贫致富不仅要让贫穷的人过上小康生活,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脱贫,让全国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贫困县真正摘帽,使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花繁叶茂个观后心得感悟三
“花开的声音特别好听,花开的样子非常迷人,花开的香气随风传远,花开的世界鸟语醉心,花开的文章引来诗人,花开先要多吸地气,花繁叶茂靠勤耕耘。5月11日晚黄金时段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电视剧《花繁叶茂》第一、二集,创下了第一名的收视率。《花繁叶茂》是以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变迁为原型反映其发展、成就和奋斗的电视剧。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新农村建设中,花茂村为什么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花茂村发展模式曾经得到的赞扬,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花繁叶茂靠勤耕耘。扎根土壤才有春天,花红当谢育花之人。党的政策引领花茂村干群齐心、锁定目标、苦干实干,经历了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蜕变,因地制宜驶入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道,从昔日的“荒草地发展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村,在农业、生态、旅游、就业、文化等行业、领域和事业开辟了新天地,实现了组织、人才、文化、产业、生态振兴,写就了“农旅文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观《花繁叶茂》后,给我的感悟和启发很多。花茂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景象和幸福,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成为小康村、让人好羡慕,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人心的团结,得益于实干和创新,立足实际的花茂模式、科学发展的花茂道路、追求特色的花茂经验、干群团结的花茂精神、蓬勃向上的花茂力量都值得学习。剧中的镜头再现了凤凰涅槃的过程、记录了日新月异的变迁、反映丰收百姓的笑容、回味了增收致富的劳动、歌颂了利民富民的政策,花茂村融合式的发展、党支部的服务、合作社的作用、有特色的农业、“农旅文的新路、再就业的回归、陶艺馆的体验、感恩会的表达等等,无一不让播州区甚至全国的观众都感到亲切又真实、幸福又激动、兴奋又振作,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赏到了花开的样子,闻到了花开的香气,走进了花开的世界,读到了花开的文章,受到了花开的鼓舞。
无论是现实中的花茂村,还是剧中的花茂村,因为是实地实景拍摄,庭院花儿多,田野绿色多,乡村旅馆多,百姓笑声多,空气中幸福香甜自豪的味道也多。作为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在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下,在忠诚为民的良好作风下,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下,在马不停蹄的奋力冲刺下,在勇于实践的艰苦奋斗下,我们相信,花茂村环境将会更加美丽、生活将会更加富裕、人民将会更加幸福,以“领头雁“排头兵“好榜样的姿态影响和带动邻村邻镇早日蜕变。正如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组织村干部们在村办公室集中收看了《花繁叶茂》一二集后说的那样,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克勤克俭、务实为民,继续当好“育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