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范文

老人生活(收集5篇)

来源: 时间:2024-07-24 手机浏览

人生活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生活空间:需求:设计探索

前言

据人口普查,我国现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6.96%,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1.3%,这就意味着到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生活空间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我国目前对老年人的居住、出行、休憩等生活空间的设计还不够重视和完善,为老年人带来许多困扰,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安度晚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老年人的主要生理和心理需求

从少年,青年,中年,一路走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老年以后,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叫做老化现象。主要表现有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生活结构的变化等。据研究表明,老年人需求的主要有:

(1)健康的需求:对于健康的需求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2)依存的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这时他们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有所依靠。

(3)安静的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4)和睦的需求: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暖和和幸福。

(5)尊重的需求: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低落,假如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仰郁和消沉,埋下疾病的祸根。

二、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设计探索

国内外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现状

针对老年人健康及行为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建设部和民政部1999年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并在此指引下我国的许多城镇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建立了一些救济性、福利性的养老院。如今我们已经处在老年化社会之中,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和观念的改变,社会养老养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养老院已经不仅仅是供孤寡老人使用,许多子女不方便照顾的老人也将家安在了那里。养老院和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成为今后我国老人的主要养老之地。但是在我国,目前老年人居住建筑不是设计成宾馆式独立的形式,就是设备质量环境太差,走向极端,不能普遍为大部分老人使用。

而在国外,养老院和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决不是孤立设置的,它主要的目的是方便老人之间的相互照应和交流。最近几年,国外一些国家为了不断的提高老年人获得更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正在选择“自助而助”的政策,既制定一种鼓励和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国家政策,使老年人既是社会发展的行动者,也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反映了对老年人的正确熟悉和尊重,鼓励老人自立自强。因此,老人理想的“伊甸园”,实际上就是具有社区服务格外医疗设施支持的准家居环境,是真正的“老年人之家”。1996年在德国建成的韦塞尔老年人公寓很好的解决了老年人的部分需求。为了满足老年人的交往需求。建筑设置了宽敞没有顶的走廊,并且在食堂外面设计了一个露台,它既加强了室内室外空间之间的联系,又为老年人饭后的交往提供了一个便提舒适的空间。在建筑材料的使用红色面砖,这是在韦塞尔地区大量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红色面砖的使用,给人暖和亲切的感觉,消除老年人害怕冷漠的心理。红色面砖墙体在转角处被处理成不连续地薄片形式,很轻盈,建筑凹凸有致,部分架空,一切都是为了避免给老年人带来沉重感。

因此在我们在设计老人建筑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目的性、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他们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在建筑单体设计时,应注意老年人建筑的无障碍设计,使老年人建筑做到无障碍性、易达性、舒适性、易识别性、可交往性和安全性。

在外部空间设计时,应考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特色。在老年社区,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动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中心等;有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证老人户外活动的需要。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的绿地则为老人或残疾人行进、散步、晨练提供了场所。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小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给老年人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设计中的老龄化问题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关爱,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韶颖.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J]南方建筑.2003(2)[2]陈挺.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2003(3)

老人生活篇2

1、走进社区养老驿站,与快乐结缘。近年来,老年人纷纷走进社区居家养老驿站。社区居家养老就是把养老事业做到长者的家门口,这样的养老方式,让老年人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少了离家的乡愁之忧,多了亲情。

2、旅居康养,最“潮”的养老方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旅居康养,哪里舒服住哪里。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一起赏花、踏青、看景,与友友们一块去寻找那个未曾走远的充满活力的自己。游走四方,与快乐结缘。感受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和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老年人精神生活过得更有风采。

(来源:文章屋网)

老人生活篇3

人们都尊称老人为“高年公民”,越来越重视老人的福利。由政府给予生活保障,每月可以领到随着物价上涨而增加的生活补助费,即所谓“社会保证金”,不必依靠子女的金钱接济。如果年长的移民拿到定居美国绿卡,3年后可领取社会救济金。“尊老”还表现在乘车、乘船、参观、旅游等方面,票价是优待的。其他如老人理发、去电影院、干洗衣服,都可得到减价优待。

乘旧金山的缆车,对一般成年人来说,票价为1.50美元;5―17岁的少年儿童为0.75美元,而年长者和生理障碍者为0.15美元。在圣荷西,乘公共汽车分黑红两色的票价,黑色为2美元,供普通乘客购用;红色为1美元,供老人用。两种票据,全天乘任何路公共汽车都行。乘飞机,老人票价也受优待,不过要查证,看是不是过了65岁。过了65岁,就取得了“老人资格”。在金山湾,老人可以持证到“霸特”(BART,一种“海湾快捷交通系统”的英文缩写名称)总站办理“优待证”,这样1.60美元的交通卡可抵16美元使用。所有参观时要付费的游览场所,都对老人降价,而且只“目测”,不“验龄”。

我在美国,没有看见过老人同子女在一起住的“四世同堂”现象。美国老人的晚年暮景千差万别,但是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靠近子女,但独自生活。

劳依梦特和金夫妇,住宅与他们的90多岁老母的住宅相距不远,老母有事如外出买东西,可以开车相助。而他们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个在德克萨斯州,两个在加利福利亚州。他们自己还算“身强力壮”,时而去欧洲、日本旅游,时而畅览密西西比河,时而到各处儿子家庭居住,其乐无穷。

――投靠老人院。

到老人院颐养晚年者,需要一定条件。孤寡老人自然容易进去,也有有子女者住进去的,但要付一定的钱。老人院条件各异。我在乐思暮市看到一个老人院,是中等的。它是一个大半圆形的平房建筑,房前是一个大广场,种有花草,也可停车,环境十分安静、整洁、幽美。屋前有好多老人在围桌下国际象棋和打扑克,也有人悠然地躺在椅子上看书读报。老人院有专人负责老人的衣食住行和医疗。

――自租老人院式的房子生活。

一些美国人专做老人的生意,建造只有60岁以上老人能住进去的公寓庭园、山庄或大厦,办理为老人服务的“优哉游哉的旅行”。在气候温和、老人群集的加州,花样特别众多,五花八门,使老人视此为乐园,而“乐不思死”。到这里住,老人要有一定存款。如果无力或不愿自我料理生活,可向某个办理“托老”事业的机构申请租房居住。

老人生活篇4

当你年近5旬之际,还有勇气重返学校再为自己定下你的下一个人生目标吗?还会再次努力学习争取通过大学考试吗?

美国人杰克和山姆在年过50之后打算重修一门专业,再创一个新的人生目标,他们都想成为教书育人的教师。

杰克原先是一个药剂师,曾获得过化学专业的学位。多年来一直在某个公司里就职,由于越来越多地承担了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工作,他的工作重心渐渐地从化学方面转移到了信息技术方面,并在一家公司信息技术部门任负责人,后来他失去了工作。在此之前,他从没有想到过从事教学工作,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建议他去应聘一个教化学的职位。他说,“如果是在25年前,我会对这个建议一笑置之。但是现在让我自己也感到吃惊的是,我真的很喜欢教学工作。”

做出如此大幅度的人生目标调整和决定确属不易。山姆,现年59岁,多年来一直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但那却一直不是他所倾心向往的。后来由于经济原因,他决定将其结束,去追求更有意义的工作。他认为自己早十年有这样的想法就好了。他说,“我真希望那时有人在我耳边大喝一声‘你有能力做到’,也许我会早点考虑这事。”

杰克和山姆在中年以后决定转行,对于他们来说,挣钱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追求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山姆说,“教学工作充满了新的挑战。”,他喜欢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喜欢给他们提供指导。教学工作给他提供了一个不断创新的机会,使他得到了很大的自我满足感。因为要让他的课堂充满趣味而不重复,他就要不断地努力。

虽然山姆和杰克对自己的决定都非常满意,但在这过程中并非没有困难,杰克说,“第一个学期的工作非常艰难,毕竟离开大学已经26年了,我们必须重新学习,调整自己,必须经过一段时日才能进入状态。”山姆也有同感,他说,重新学习一些东西并参加和通过考试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50出头的人与一群20岁左右的学生们坐在一个课堂里学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杰克惊讶地发现,年轻学生很快都接受了他,与他相处得很好。开始的时候,一个学生认为他是老师,但是杰克告诉他说他也是一个来这里学习的学生。

杰克说,“我认为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多想想自己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第二个故事:退休女护士当“聊天室室主”

诺玛・鲍文是加拿大一位退休女护士,过去她甚至不知如何使用计算机,更别说上网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萌发了上网的想法。在学习了如何打字,如何上网“冲浪”后,她开始喜欢上了网络。开始的时候,她在聊天室里只是悄悄躲在一旁,“听”别人聊天,自己并不参与,渐渐地熟悉之后,她便当起聊天室的室主来。

与诺玛共同主持聊天室的另外两名女性一位是美国纽约的,一名是加拿大阿尔伯特的。虽然她们之间从没见过面,但这并没有成为她们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障碍。

她们主持的聊天室都有一些专门的聊天话题,一般提前3个月在网上公布出来,这样大家就能决定是否要参加。

例如,有一次的聊天话题是“希望的力量。”在诺玛发言的中间,有一个先前一直沉默着的女子插了进来,她说,“我想我是进错了聊天室了,因为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原来,最近她的母亲去世了,而她自己也正被白血病困扰着。诺玛鼓励她,最终让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最让诺玛感到刺激的是,不用出门能够与全世界的人交流,诺玛鼓励与她一样的退休朋友也加入进来,她认为退休的人来做这样的自愿者工作是非常合适的。

第三个故事:业余爱好成为退休后的“工作”

杰克从18岁起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55岁时身体仍然很好,他原打算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至少再干5年。然而在那一年当他和妻子去看望在加利福尼亚的孙子时,接到了一个令他们惊讶的电话,就是这个电话打乱了他们原先的计划。

是女儿接的电话,女儿转告他们说,“是你们总公司打来的,公司对部分员工实行提早退休的计划,那不很好吗?爸爸,您正好符合条件,您怎么打算?”

上班的时候,杰克想做许多事情而没有时间去做,比如夏天打打高尔夫,冬天缩在家里与家人团聚等等,退休是个好机会!但是对于五六十岁退休的人来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像杰克这样的人,过去一直非常忙碌,以后整天坐在家中无所事事也会非常无聊,厌倦情绪会渐渐袭来,再加上觉得自己成了“无用之人”的感觉,这些可能会导致情绪压抑等等问题。

杰克和妻子商量,他们不想闲着,得找点事情做做,他开始试着卖保险,他还在当地的五金商店做过一段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为什么不以他的业余爱好来作为工作呢?

杰克爱好园艺,他整治草坪的手艺也是众人皆知。他家中的绿草坪和篱笆,以及他种的花都让邻居们羡慕不已,他对侍弄花草情有独钟,兴趣浓厚,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还专门去大学进修了有关课程。

杰克的业余爱好成了“工作”,这给他带来许多好处和乐趣。杰克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他想多干点或者少干点都随自己心意,园艺劳动让他退休后身体一直保持强健,喜欢的工作也让他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他帮助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将无人照管的草坪整理得焕然一新,他同一位医生家疯长的野草“作斗争”,他帮助朋友学习如何种植花草修整花圃。他做这些收的费用都很少,通常只要够材料成本费就行了。这些工作做起来虽然又脏又累,还要出力流汗,但是因为工作同时也是他的兴趣,所以他不觉累也不觉苦。

老人生活篇5

眼病老人区分颜色难

不少老人视力都大不如前,尤其是患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的老人。以白内障老年患者为例,有研究表明,在我国有60%左右的60岁以上老人患有白内障,这些老人特别容易将白色误看作黄色甚至棕色,对黑色也难以区分。

老人对艳色较敏感

尽管老人对色彩的辨别能力下降,但老人对红色等鲜艳的颜色还是比较敏感的。因此,不妨把老人最常用到的东西换上或者增加一些鲜艳颜色的装饰。比如,给老人的手机增加一个红色或者粉红色的手机套,把老人的杯子换成大红色的陶瓷杯,在老人常用的钥匙上加一些彩色挂件,以方便老人找到。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房间内的开关以及门把手最好也贴上鲜艳颜色的装饰品,以便老人着急寻找时能够尽快找到,而且可减少跌倒等风险。

门、墙需要鲜艳颜色修饰

家中有大面积透明玻璃推拉门的,一定要在玻璃门上张贴颜色醒目的装饰品,以防老人误撞受伤。此外,家中装修时,衔接的地方最好使用两种相差较大的颜色,如果门用的是白色、墙也是白色,易让老人发生碰撞。所以,应尽量选择一些颜色鲜艳的色彩给门框做一些简单的装饰,以便老人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