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医学论文(收集5篇)
护士医学论文篇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护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在熏陶、感染中对护士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和升华作用,对人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不知不觉影响人的情感、气质、情操。文化自觉在微观的护理层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护士接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医院作为一个特定的医疗组织,其中护士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护士队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如果护士对所在医院文化具有高度的认识,深刻了解医院文化的背景、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方向,那么就能够在深层次上增强护士对医院文化的认同度,使其更加热爱医院,对医院更有归属感,最终在选人、用人和人才发展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具有文化自觉的护士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不仅能够清晰地了解、熟悉医院文化,而且能够帮助其他护士更好地认识和认同医院文化,并将其精髓转化为护士的实际行动,为构筑和谐护患关系及医院全面发展提供正能量。
2临床护士接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性培养的路径
在人类的精神家园里,最有价值的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合一是护士走向人文境界的标志。要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提升护士文化自觉性,需要遵循培养、教育的科学规律,关注护士的持续发展。
2.1护理文化自觉是在充分认识医院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精华部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从文化自觉的高度审视医院护士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护士,即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应具备敬畏生命,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护士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是一个崎岖坎坷、充满挑战的历程,而且这种历程尚无止境。传统医德文化是医疗从业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经过历史的沉淀而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可和接受,并自觉内化为意志和信念,符合医院特定价值尺度的思想意识[3]。在市场经济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引导广大护士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坚持自己的道德责任和职业宗旨,使“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传统医德文化落实到每一次护理服务过程中,开展“爱岗敬业、团结奉献”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出医院护士就职誓言等。所以说传承不仅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递,也只有文化的传递才更有育人的效果,其建构着临床护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临床护士文化自觉性的培养,可发挥其在护理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和培养护士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从而向“病人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迈进。
2.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的培养要突出培养的主体性,引导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进行学习和完善“以人为本”理念是当前护理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也是先进护理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孙咏莉等[3]调查显示: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有医疗风险高、病人期望值高、科研压力大、领导不信任、同事关系紧张等。492名调查对象中,91.3%的人表示压力引发的不良情绪依次有急躁、焦虑、不安、抑郁和自卑等。另外认为工作的未来发展情况“一般”的占49.8%,有12.8%的人对自己工作的未来发展并不看好。由此可见,在目前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医患双方沟通不畅的现状下[4],要培养和造就一支一流的护理团队,需要从护理实践中一点一滴去渗透、引导和培养护士的文化自觉性。护理管理者需定时面对面地把社会的压力、医护人员的处境以及医院的目标传递给每一位护士,积极引导护士与护理管理者之间在医院发展和服务理念等诸多方面达成共识,凝成合力,构建临床护士“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尊重病人权利”的服务理念,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用实际行动逐渐引导临床护士践行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同时要帮助护士释放压力,把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吸收,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护士对“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认同感的形成,体现到护士身上,即每一位护士认同自己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的一员,病人好,我就好,院荣我荣,院耻我耻。
护士医学论文篇2
摘要目的:探讨实训教学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护理文件书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进院的95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集中理论授课方法培训;2013年8月进院的98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观察组,采用集中理论授课,8~10人分为1组,以案例为依据,组长牵头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各自完成护理文件的书写,老师集中点评实训教学法培训。结果:在两组岗前培训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发放问卷调查,100%的新护士接受实训教学法,认为实训教学法提高了新护士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及护理文件书写能力,增强了沟通和合作能力,有利于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两组新护士临床工作2个月后,观察组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训教学法使新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要求,提高了新护士岗前培训护理文件书写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实训教学法;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6
作者单位:225300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杨静雯: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通信作者:顾巧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Theapplicationofpracticeteachinginpre-servicetrainingnursingdocumentswriting
YANGJing-wen,GUQiao-ping,WANGLong-feng(TaizhouPeople′sHospital,Taizhou225300)
AbstractObjective:Studyingtheapplicationeffectsofpracticalteachingmethodinpre-servicetrainingnursingdocumentswriting.Methods:Pre-servicetrainingdocumentswritingsof95newnursesjoinedourhospitalinAugust2012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andpre-servicetrainingdocumentswritingsof98newnursesjoinedourhospitalinAugust2013astheobservationgroup.Thetraditionaltheoryteachingtrainingmethodwastakenincontrolgroup.Andthepracticeteachingmethodwastakeninobservationgroup:8-10nurseswasagroup,discussedunderthegroupleaderbasedonthecase,completetheirnursingdocumentswritingduringthediscussion,andgathercommentedbytheteacher.Results:Inthenursingdocumentswritingtheoryexamineafterthetwogroupspre-servicetraining,performancein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had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roughthequestionnairesurvey,100%newnursesacceptedpracticeteachingmethod,consideredthatthemethodcanimprovenewnurses′learninginterest,abilityofthinkingandnursingdocumentswriting,strengthenthecommunicationandcooperationabilityandthemethodwasgoodforadaptioninclinicalworkfornewnurses.Twomonthsclinicalworkingofthetwogroupnewnurses,thenursingdocumentswritingqualitydefectrat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lylowerthanthereferencegroup,andthedifferencehad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acticeteachingmethodcanhelpthenewnursestomastertherequirementsofnursingdocumentswritinginashortperiodoftime,improvethetheoryachievementinnursingdocumentswritingpre-servicetrainingandthequalityofclinicalnursingdocumentswriting,andguaranteedthenursingsafety.Thepracticeteachingmethodisaneffectivetrainingmethodandisworthpromoting.
KeywordsPracticeteaching;Newnurses;Nursingdocumentswriting;Pre-servicetraining
护理文书是医疗文书的一部分,是医院和患者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医学护理学科研、教学和有关法律事务上的重要资料之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后,给护理文书的书写赋予了新的法律内容,加之医院对护理文书的重视普遍不足,文书存在的问题较多[1]。新护士虽然通过在校学习以及在医院实习对护理文件的书写有所熟悉,但尚不能够准确、规范、熟练的完成书写,因此对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之前,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已成为护理部对新护士常规性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传统的临床教学受“注入式”的影响,教师“一言堂”,学生不发言,它的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制约[2]。目前各家医院开展护理文件书写培训的方法不尽相同,培训的效果不一,如何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件岗前培训以达到预期效果,是护理管理者、护理教学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护理部2013年采用实训教学法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来我院工作的95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名,女94名;年龄19~25岁,平均(20.80±2.05)岁;学历:本科29名,大专66名。选取2013年8月来我院工作的98名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名,女96名;年龄19~26岁,平均(21.10±2.30)岁;学历:本科31名,大专67名。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学历、学制、在校学习情况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根据护理部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护理文件书写是新护士岗前培训项目之一,内容为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因医嘱为电子医嘱,所以医嘱单不作为培训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培训方法即老师采用多媒体集中理论授课2学时,讲解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观察组则将新护士分成10个小组,每组8~10人,并指定1名组长,采用实训教学法4学时,即:(1)老师多媒体集中理论授课后,提供典型病例,包括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上可能出现的需要绘制与书写的内容,人手一份,由组长牵头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中出现的书写情况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各自完成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2)授课老师收集各组完成的护理文件表单,进行总结,集中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完成比较好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正确书写的方法。(3)老师点评完毕后,师生可互动,学员如有疑问,可以向老师直接提出,老师给予现场解答;对有争议的书写问题,待查阅资料后改日解答,资料以教课书和《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第四版为参考用书。
1.3考核标准及评价(1)培训结束后,护理部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件书写理论知识考核,考核以试卷闭卷的形式,考核内容和形式两组相同,考核成绩为百分制,理论成绩评价标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59分为差。(2)2013年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于培训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表,统计观察组新护士对实训教学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价。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100%。(3)护理部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在新护士入科2个月后,在两组中分别随机抽取由新护士参与书写的在架运行病历100份,进行专题质量检查,对存在的缺陷次数进行汇总包含老师修改的地方。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相应的考核数据,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后护理文件书写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表1)
2.2观察组对实训教学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效果评价(表2)
2.3两组新护士入科2个月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发生情况比较(表3)
3讨论
3.1短期内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能力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3]。护生在校期间均没有受过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相关知识培训,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偏低,存在问题多,大多数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护理文书的记录茫然不知[4],且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大部分没有书写护理文件的实践经历,同时专科知识欠缺,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足,于是,护理文书书写成为她们参加工作后主要的困难之一。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是护生在学习多门理论课程后,对其进行的一个综合性实际技能操作实训[5],通过实训教学法,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病案的护理文件书写中,实现了岗前培训教学与临床护理岗位的零距离,使新护士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内能够具体操作,同学间互相讨论,让新护士们练习基本功,很快能掌握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短时间内提高了新护士的护理文件书写能力。
3.2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的理论知识水平在以往传统的集中授课教学方法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只是听教师讲解,对新护士来说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进行具体的书写,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实训教学法在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中,通过理论授课后,根据授课老师提供具体病例的内容进行实训护理文件的书写,采用分组进行讨论,每位新护士都可以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强化了所学理论知识,使培训内容变得贴近实际,并将理论知识用到实训操作中,脱离了原有单一枯燥的理论授课,表2可见,100%的新护士接受实训教学法,93.88%的新护士认为该种培训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表1显示,观察组岗前培训结束后护理文件书写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3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具有法律效应,让新护士上岗前了解文书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护理文件书写至关重要,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环节[6],护士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各阶段的护理活动,已在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上进行了客观记录,构成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活动过程及结果的实据。通过实训教学法帮助新护士在上岗前基本掌握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依据护理文件的记录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发生医患纠纷时,做到有据可查,保护了护士本身,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因此,在当前医改所带来的竞争机制、医患纠纷日趋增加的情况下,规范新护士护理文件的书写,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3.4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文件书写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病情变化、护理措施落实等的如实记录,它是护理学基本操作中要求护士必须掌握的项目,但对于新护士而言,除了在校上课学习外,一般在学校没有机会书写训练,在临床实习期间老师又很少放手让护生进行操作,导致护理文件书写的能力相对较差,通过实训教学法进行岗前培训,使新护士进入医院临床后,能将岗前培训所掌握的护理文件书写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熟练使用,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表3显示,观察组新护士通过岗前培训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5减轻了临床带教压力传统的教学,新护士进入临床后还需要科室护士长安排老师进行具体书写的带教,改用课内实训教学法在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可以使新护士有机会对护理文件书写的各种问题进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使培训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集中点评,对实训错误加以纠正并形成深刻印象,通过设置的临床案例,新护士可提高对临床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护理文件的书写,从而减轻了临床的带教压力。
3.6提升新护士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7]。实训教学法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在各位小组成员的讨论后由一人完成实训病例的护理文件书写,新护士通过从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获得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拓宽思路;其次,新护士通过课堂发言,勇于表达自我见解,克服胆怯心理,从而使新护士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提高了新护士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表2显示,观察组79.59%的新护士认为此教学方法可培养合作能力,78.57%的新护士认为可提高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
3.7不足之处通过岗前培训,新护士对护理文件书写的格式虽然掌握,但是内涵质量尤其是护理记录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由于新护士对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不够,医学术语运用不规范造成的,这个现象短时间的岗前培训是无法解决的,新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需加强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名新护士不能人人发言,所有新护士的见解不能完全表达;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方法尚未进行科学论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需进一步对课程授课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制订出适用、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方法,并进一步在实践中规范、完善。
4小结
综上所述,加强新护士的培养是提高护理人员高素质的重要保证,而规范培训其目的是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护士的角色、规范护理行为[8]。护理实训是培养护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9]。本研究笔者认为实训教学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通过以临床病例为载体,将护理文件书写的内容设计成与医院实际病例情况相一致的教学情境进行实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新护士的护理文件书写技能,缩短了临床适应期,提高了新护士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保证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防止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课内实训教学法在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岗前培训教学方法,值得在其他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琼.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强化训练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1(3):163-165.
[2]韦丽琴,韦华升.提问式教学法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4):634-635.
[3]陈锦.护理文件书写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C):250-251.
[4]张敏.实习护生表格式护理文书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405-406.
[5]赵亚珍,岳月娟,陈红涛,等.临床实习前护理学基础操作综合性实训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08-109.
[6]汤莉伟,张爱琴,方颖,等.护理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和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5):74-76.
[7]高明爱,曹庆臣.新形势下新护士岗前培训策略与成效[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07-108.
[8]魏凤玲.新护士岗前培训规范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7):1665-1666.
[9]汪玲,段婷,高莹荧,等.巧妙运用综合测评分提高中职护理实训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04-105.
护士医学论文篇3
【关键词】中医医院护士;中医临床知识;需求
随着国家对中医护理的高度重视,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指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1】。所以为了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更好的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医医院护士继续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使中医护理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其调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取黑龙江省三所中医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经验法确定样本量为600人。其中年龄20-25岁99名,25-30岁158名,30-40岁253名,40岁以上65名。平均为34±4.5,已婚450名,未婚125名。文化程度,中专150名,大专及大学以上425名。护士(师)315名,主管护师212名,副主任护师48名,主任护师无。其中黑龙江省中医医院(300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份)、附属第二医院(100份)。入组标准:(1)工作年限超过1年的临床护士;(2)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单向选择题型作为问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一般资料问卷,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调查问卷,此量表共三个维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临床实际应用。调查时间为为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指导护士匿名填写,讲解目的及注意事项。全部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25份,有效问卷575份,有效回收率为95.8%。
1.3调查所收集的资料数据全部经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以及X2检验等统计推断。
2结果
2.1不同职称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
表1不同职称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名)(%)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医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知识的临床实际应用需求比较大,随着职称的增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临床实际应用需求较少。经X2检验,P
2.2不同学历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
表2不同学历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名)(%)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医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知识的临床实际应用需求比较大,随着学历的增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临床实际应用需求较少。经X2检验,P
3讨论
护士医学论文篇4
[关键词]护理工作;护理人员;护理科研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2(c)-110-02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科研更是体现医院护理水平及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尤其是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在繁忙的临床第一线,很多护士抱怨护理工作单调而重复,在医院地位低下,难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搞科研更是很少想过。其实,临床护士工作在第一线,有大量机会与患者接触,只要潜心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护理科研课题有待于探讨和研究。护士之所以觉得护理科研难是因为她们只忙于完成日常大量的治疗和基础护理工作,普遍缺乏护理科研意识。笔者认为如果护士具有了科研意识,而又立足于临床实际,从临床出发选取课题,收集病例资料,再回归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那么护理工作一定会大有起色,护士的抱怨会少些,会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因此,对护士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探讨,也许能为护理科研的开展打开一些思路。
1护士对护理科研认识不足的原因
1.1医院对护理科研不重视
医院对护士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视远不及医生,对护士继续教育学习的要求还基本停留在“三基”方面,比起医生来,护士进修名额少,外出学习机会少。即使学习到新的知识,临床工作的一天天机械重复,也不一定用得上,而不用则退。加上有许多新的理论知识大家重视不够,科研也就无从谈起。
1.2护士自身缺乏科研意识
基层护士大多把搞科研看成是一种负担。而不把它看成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创新能力。大家都觉得日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更深地思考护理工作的意义。觉得科研只有高水平、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能做到,对于大多临床护士来说。从心里把搞科研看成是高不可及的事。平常工作中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但不善于发现问题,不从临床护理的操作技巧,临床用药,手术的观察及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有待解决的及需要改进的问题等人手。即使想做一些科研,也往往是选题不够新颖,范围过大,空洞不切合实际。
1.3信息获取困难
由于基层医院没有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无信息查询软件,护理人员也多数忙于日常工作,无暇阅读浏览护理科研方面的最新信息,加上自身英语方面知识的欠缺,所以,当写科研论文及搞科研项目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以及收集资料,也不知道护理科研的最新信息,更没有业内专家的帮助和指导。这些原因也制约了基层护理人员开展科研的积极性。
1.4多数护士为晋升职称被动搞科研
本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住院床位有800多张,医院护士有386名。但是医院很多高年资护士说到论文和科研时,有的说不知道怎么写,大部分人没有主动进行过科研调查,也无科研意识。只有到了该晋升职称时才被动写文章。但由于工作中疏于思考,不善于发现和总结,不会选择课题,往往文章内容肤浅。想要向中华护理杂志一类的核心期刊投稿,命中率很低。也更因此,在本院很多护士都把搞科研看作一件高不可攀的事。
2引导护士培养科研意识
2.1提高护士素质,重视护士科研意识及能力培训
基层医院的护士其原始学历大多以中专学历为主,即使后续学历不少,但是也以自学为主。所以,对于科研所涉及的知识,如科研设计方法、研究范围、选题、文献检索、统计学、临床资料收集与整理、科研论文撰写方法等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使得护理人员认为科研工作与己无关,高不可攀。从而影响了护理科研的开展。再加上临床护理工作确实繁忙,工作压力也大,使得护理人员缺乏搞科研的主动意识。所以,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培训,把提高护士素质和培养其科研意识相结合,把科研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使她们通过多渠道获取科研知识,了解信息,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其科研意识和工作主动性。
2.2成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
医院护理部应专门成立护理科研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护理科研计划,审查科研设计、护理论文、科研成果、新业务及新技术,将护理科研管理由以往的行政管理变为学术管理,纳入护理管理日程,并请一些资深护理专家及有科研能力的护理人员为护士指点迷津,对护理人员的科研问题进行帮助和督导;还应对护理科研给予经费支持;同时建立护理资料室,订阅期刊杂志,定期举办护理科研或专题讲座,以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和提高护理科研数量和质量。
2.3护理管理者的传、帮、带
护理人员对科研望而生畏的原因在于欠缺科研方法、技巧及科研意识。护理管理者包括科护士长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给护士提要求,大家一块找课题,然后帮助护士修改。为护士营造一个促进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让发表过论文的高年资护士传授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等,争取全员护士人人参与,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4激励机制
为激发护理人员搞科研的兴趣,护理部应将护理科研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护理科研激励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充分调动护士在护理科研中的积极性。将护理科研与科室津贴和晋升评优等挂钩,对撰写科研论文和搞科研项目的护士给予奖励等,也会大大激发护士搞科研的积极性。
护士医学论文篇5
关键词护士培训激励应用
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护理专业的发展,新的工作模式、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都对护理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提高护理从业人员素质的目的,对在职护士进行培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而培训学习的成效与学习主体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必然的联系。如何根据激励理论,完善长效激励机制,激发在职护士的学习热情,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积极性,对提高护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推动护理事业的总体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同事去年受单位指派到南方某大学附属一院进修,学习了一些新技术、新仪器操作方法,回来后单位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由同事就进修所学内容进行培训。但后来在实行新技术的过程中,其他护理人员并不能完全胜任,可以在短期内掌握的工作方法、操作技巧都没有掌握。一段时间内都是由同事独立完成工作,工作量大大增加致使劳累不堪,产生学多了更受苦受累的感觉,学习热情也受到影响。据了解,这种在职护士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实际上还是相当普遍。
在职护士培训的必要性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和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在护士培训中,应当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培训与学习的必要性。不学习就会落后,甚至不能胜任工作的必然性,从而在护理人员内心形成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护理事业总体发展的需要:当前面临医学的进步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护理专业逐步向更高水平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卫生部和广东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中都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护士执业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教育,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市场发展的需要:护理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营销、树立医院新形象、塑造医院新品牌、提升医院知名度及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并成为医院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1]。因此,护士的整体素质一定要高,通过加强和完善护士的教育培训,使护理文化建设,护理专科建设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以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和需求。
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的需要:目前护理工作人力资源的现状:①我国护理人力资源主要存在不足:护理人员数量短缺,分布不均衡;人员编制不合理,临床护士编制严重不足;社区护理人才短缺,学历和职称偏低[2]。②由于社会地位不高、薪酬偏低、工作辛苦、职业压力大、个人发展等各种原因,从基层乡镇到省级医院,从公立医院到私营医院,护理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使本就不足的护理人力资源,更加雪上加霜[3~5]。通过在职护士的培训,根据护理人员职业成长规律,结合护理岗位要求及护士个人的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规划长期专业发展方向,使其成长为专家级护理人才,对稳定护理队伍,防止护理人员流失有重大的意义。
护理人员个人发展的需要: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明确提出,根据护理工作岗位职责、技术要求,建立结构合理的护士专业队伍,实现护士层级管理。并要求在2010年,初步建立我省专科护士准入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专科护士准入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探索与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落实福利待遇[6]。从这发展规划上看,护士发展大方向已经是相当明确,这需要护理人员个人增强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认真学习新知识,积极提高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能力,才能达到护理事业发展的要求。
运用激励理论完善在职护士培训的激励机制
在职护士的培训中适当运用激励理论,从而激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质量,是不可或缺的方法。现就以下激励理论的应用,采用的相应措施分述如下。
强化理论的应用:强化理论是由美国斯金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的反应,是受外部环境刺激所调节和控制的,改变环境刺激就能改变行为。在培训实践中,根据此理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倡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制定平时的培训、学习的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护理工作中涉及的理论,建立必要的集中培训学习制度,严格执行。树立学习典型,强化榜样的力量和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定期进行评比,评比优秀者,根据其取得的成果予以精神或物质嘉奖。对不执行学习制度、不参加培训的人员,根据其情节予以适度的惩戒。
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目标设置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克提出的,认为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动机。重视并尽可能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励动机的重要过程。具体运用到在职护士培训学习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结合护理三基训练、晋升考试、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各种培训学习形式,分层次为护士设立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公示到上级医院和院校的进修机会,并择优选送,让护士有明确学习指向目标。根据护理工作需要,设立若干理论研究题目,鼓励护士进行理论研究相关专业刊物投稿,根据刊登刊物的级别、是否获奖等情况给予不等的物质奖励。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科学技术进步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应用于临床,护士的晋升考试、进修学习和护理继续教育对都护士的培训与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真正是一种终生都要参与培训、学习的职业。新时期的护理人才是一成长性、学习性的人才,边工作边学习,是在职护士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的必然,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保持学习精神,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个在职护士及护理管理者都要面临的问题。由此,运用激励理论,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制度化,建立、完善在职护士培训学习的长效激励机制,是调动在职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使护士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培训、学习,是提高职业素质、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必不少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沈伟,张先庚,苏萍.突出护理特色服务护理工作[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3):71.
2任小红,朱海利.国内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1):49.
3贺明珍,杨萍.护士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4):737.
4章飞雪,王莲月,陈春棉.民营医院护理人员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