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2-28 手机浏览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篇1

[关键词]二维超声;四维超声;产前胎儿畸形;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4(b)-0188-02

胎儿的先天畸形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质量水平,对孕产妇家庭乃至社会均造成较大负担,如何能够在孕妇产前及早对畸形胎儿进行诊断并及时终止妊娠,以减少畸形儿的娩出对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超声作为产前胎儿畸形临床筛查的常规首选方法,其操作方便简单,对母婴伤害极小,且可重复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1]。二维超声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对于胎儿体表畸形的检测仍有缺陷,该研究2010年4月―2013年2月通过对受检胎儿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比观察其临床诊断效果,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前来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中晚期孕妇2417例,年龄在19~34岁之间,平均为(25.89±5.17)岁,怀孕15~40周。所有孕产妇仅产前检查均为单胎,机体情况与怀孕情况均正常,但既往具有服药史、感冒史、宫内感染史等一定程度的胎儿致畸形高危因素。该次实验中所有孕产妇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该次实验、能接受我院对其进行的随访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首先对所有孕产妇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由同一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而后对所有疑似胎儿畸形的孕产妇再次实施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并由相同医师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再次诊断,对诊断情况予以统计记录;在孕产妇分娩后对其进行随访调查,统计其临床或手术胎儿情况,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单纯二维超声检查:患者呈平卧位,进行横、纵、斜交错标准切面扫查,按照顺序对9个切面实施连续追踪法,使用二维超声对胎儿进行检查,包括其头面部、颈部、胸腹部、脊柱、四肢以及胎盘与羊水等情况,并对相应的胎儿临床参数进行测定,记录出现异常的部位及其所表现出的超声特征[2]。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患者呈平卧位,先实施二维超声常规检查,观察项目如上述检查项目,而后将探头放置到需要探查的异常区域,采样框切换为四维容积采样,通过表明光滑模式配合三、四维模式,对胎儿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将探头来回缓慢移动,从屏幕上观察胎儿的立体动态图像,可疑病变予以记录、拍片,并储存后进行详细分析。

1.3观察指标

通过与临床上以及手术后胎儿畸形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单纯二维超声诊断与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对胎儿体表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水平,并对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方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4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可信区间95%。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417例孕妇所产下胎儿经临床观察与随访,共出现143处畸形,其中二维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包括24处体表畸形,对体表畸形的检出准确率,联合诊断也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超声检查作为产前检查的主要辅措施已经广泛的普及到临床应用中,通常产前检查应用的均为二维超声,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创伤极小,可重复检查等优势,但只能对扫查区域的断面图像进行显示,无法形成三维立体图像直观的显示出来,这使得诊断受到了一定局限性,对胎儿畸形尤其体表畸形的显示不足也导致其诊断准确率受到影响[3]。

四维超声是新型影像学检验技术,能够在妇产科、腹腔、小器官及血管等多个方面开展临床应用,在产前检查尤其胎儿畸形检查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相比只能显示平面图像的二维彩超,四维超声可以提供胎儿的实时三维动态信息,能够直观的观察胎儿动作、体表情况乃至于脸部表情等方面的微小变化[4]。二维彩超只能静态的对某时间点上情况进行观察,而四维彩超则可以动态的对各部分情况予以整体性观察。因此四维超声具有更为理想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对二维超声的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将这两种超声检查方式联合应用可以彼此补充,有效的特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5]。

该实验结果可知,对所选的2417例孕妇所产下胎儿进行临床观察与随访,共出现143处畸形,二维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其中包括24处体表畸形,对体表畸形的检出准确率,联合诊断也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高菊红,杨文辰,屈莉红,等.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1,40(24):2442-2444.

[2]张永祥.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41-444.

[3]张学英.产前检测中的四维超声检查术的应用及缺陷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下旬刊):4131-4132.

[4]段晔.彩色实时四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3,34(18):3638.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篇2

关键词:妇产科急腹症超声检查临床效果

在科学技术的推进下,超声检查技术诞生,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检测过程中,而妇产科急腹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快发病急及其病程发展快速的特点,假如不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具体的诊断,就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基于此,有效的提升该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是当下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思考的课题,而我院经大量的检测和手术病理学证明,采用超声检测手段取得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检出准确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率,促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下面我们将以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检测的成效进行探讨,现报到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诊断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的检测手段均为超声检查,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者的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2.1)岁,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同时部分患者还伴有坠胀晕厥阴道出血发热呕吐和恶心等症状,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在15min~1h,患者的出血量在200~3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235.3±5.3)ml。

2.方法对以上86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在保证患者膀胱充盈的情况下,并设置仪器探头的频率,做腹部检测,对患者的下腹部耻骨联合处全面检查,上下横向扫查耻骨联合位置至脐下常规的多切面纵切横切多角度扫描检查患者的下腹部,对患者的附件和子宫仔细观察,同时对患者的盆腔形态及其炎症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是否发生了肾?胰腺?脾?肝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和盆腔积液,随后要求患者排空膀胱,进行阴道超声检测多角度排查患者的盆腔病变情况,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对所有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对患者的手术及其病理学结果进行随访观察,同时将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对比,对诊断的准确率和误诊率进行统计[1]。

3.统计学处理对调查的86例患者的受检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2]。

二、结果

以上86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在接受超声检查之后,83例患者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同,诊断的准确率可高达95.35%(82/86),其中手术结果显示,异味妊娠患者有25例、宫颈黏连患者有1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19例、急性盆腔炎患者8例、卵巢囊肿合并感染患者11例、黄体破裂患者11例、然而经超声检查有2例异味妊娠患者发生了漏检,1例卵巢囊肿合并感染患者误诊为了急性盆腔炎,1例黄体破裂患者发生了漏诊,诊断的错误率为4.65%(4/86)。

三、结论

临床上采用的超声检测技术检测异位妊娠患者时,必须注意区分紧贴卵巢旁的低回声,进而很好的与其它卵巢囊性病变鉴别,其中有液性暗区存在于盆腔,在合并感染的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升高,且发热是重要的鉴定依据、而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的超声检测为有不规则、边界不清的囊性包块,且伴随着强光点回声、对于卵巢黄体破裂的超声图像显示为内膜线增厚有混合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包块存在于患侧、子宫形态大小不变、卵巢包膜不连续、对于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感染的超声检测显示为有不规则或圆形无回声区存在于子宫后方,且毛糙、囊壁较厚,有少许光点回声存在于囊内、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现象主要为有混合性?囊实性和囊性包块位于附件区,在出血坏死的情况下可见光斑和不规则光团而对于宫颈粘连的显像主要为宫腔内和双侧附件区无回声或回声不明显,有40mm×13mm的液性暗区存在于直肠窝。

只有把握了各类妇产科急腹症超声检查的特征,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进行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测,才能够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功能科,湖北武汉430014

[摘要]目的观察经腹与经会阴两种超声检查前置胎盘的差异。进而探讨两者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经分娩证实为前置胎盘的92例患者,将其按超声检查途径的不同分为两组。经会阴组为经会阴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经腹组为经腹部进行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比较两种超声检查途径临床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经腹超声检查检出77例前置胎盘经分娩证实,经腹超声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3.7%;其中前置胎盘误诊6例,3例低置性误诊为边缘性。2例部分性被误诊为边缘性。1例边缘性被误诊为低置性;经会阴超声检查检出87例前置胎盘经分娩证实。经会阴超声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6%;另外5例前置胎盘经会阴超声检查仍漏诊。其中4例低置性,1例边缘性。因此,经会阴超声检查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6%显著高于经腹超声检查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其对子宫后壁及侧壁,胎先露位置较低者较经腹部超声显示的更清楚,误诊率较低。其对临床进一步诊治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选择。

[

关键词]前置胎盘;经腹部;经会阴;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5(a)-0178-02

[作者简介]闵洁(1983.10-),女,湖北武汉人,本科,研究方向:腹部超声,邮箱:48241892@qq.com。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前置胎盘[1]是指孕28周后,胎盘下缘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诊断或处理不及时可威胁孕妇及胎儿的安全。超声检查是一项有效、简便方法。为观察经腹与经会阴两种超声检查前置胎盘的差异。进而探讨两者在临床应用价值,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该院经分娩证实为前置胎盘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进行经超声检查和分娩证实为前置胎盘的92例患者临床资料。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7.7±3.9)岁;孕28~40周,平均孕(37.34±4.53)周;其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58例;

1.2方法

患者均进行前置胎盘经腹及经会阴途径检查。经腹组为经腹超声检查前置胎盘结果。而经会阴组为患者经腹和经会阴超声检查结果。使用西门子AcusonS2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25~35MHz,由同一超声主任医生诊断。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先对疑为患者经腹超声检查。探头于耻骨联合上作纵、横斜切扫查。观察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清晰度。若显示清楚,则测量两者间距离。对显示不清患者行经会阴超声检查。嘱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检查前探头涂藕和剂,套保护膜。充分暴露会阴部,探头取矢状位。循阴道作矢状位扫查,调整探头角度。观察胎盘下缘与宫内口关系及距离。

1.3诊断标准

将前置胎盘分4种类型[2]:①完全性: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②边缘性:胎盘下缘到达子宫颈内口边缘。③部分性:胎盘下缘部分覆盖并超过宫颈内口而伸至对侧宫壁。④低置性:胎盘下缘距子宫颈内口距离<2cm。

1.4观察项目

记录2种超声检查途径临床诊断准确率的差异;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

2结果

经腹超声检查检出77例前置胎盘经分娩证实,经腹超声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3.7%;其中完全性32例,边缘性18例,部分性15例,低置性12例;其中前置胎盘误诊6例,3例低置性被误诊为边缘性。2例部分性被误诊为边缘性。1例边缘性被误诊为低置性;经会阴超声检查检出87例前置胎盘经分娩证实。经会阴超声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6%;其中完全性32例,边缘性21例,部分性19例,低置性15例。经腹部超声误诊的6例全部得以纠正。另外5例前置胎盘经会阴超声检查仍漏诊。其中4例低置性前置胎盘,1例边缘性前置胎盘。因此,经会阴超声检查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6%显著高于经腹超声检查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前置胎盘是临床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高龄孕产妇、经产史、流产史等与前置胎盘密切相关。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0.4%~0.8%[3]。临床上应准确判断前置胎盘的类型。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严重威胁胎儿及孕妇的安全。对孕妇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对前置胎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具有安全、无创及安全的优点。超声诊断的关键是清晰显示子宫壁、胎头、宫颈和胎盘位置[4]。经腹超声检查对子宫及胎儿的整体观察良好。其能够容易判断前壁胎盘下缘位置。若胎盘位于后壁及侧壁,超声对胎盘下缘及宫颈内口显示常不理想。同时膀胱充盈程度该病的超声诊断也有影响。膀胱过度充盈可使宫体下段受压后移。而后移的宫体被误认为宫颈而产生误诊。充盈不良则难以显示宫颈内口与胎盘下缘而发生漏诊。经会阴超声检查可清楚显示阴道、直肠壁、膀胱、宫颈及子宫体下段[5]。经会阴检查无明显的禁忌症。其也不需要患者充盈膀胱,依从性较好。同时其操作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其还可避免肠道内气体的干扰,对子宫内口处的显示尤其理想。但其常受到两侧耻骨支的影响,检查范围受限。其探测的深度只能达到宫颈内口。因此不能清晰显示子宫体上部而影响诊断判断。

该研究观察经腹与经会阴两种超声检查前置胎盘的差异。其结果显示:经腹超声检查检出77例前置胎盘经分娩证实,经腹超声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3.7%;其中误诊6例,3例低置性被误诊为边缘性前置胎盘。2例部分性被误诊为边缘性前置胎盘。1例边缘性被误诊为低置性前置胎盘;经会阴超声检查检出87例前置胎盘经分娩证实。经会阴超声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6%;另外5例前置胎盘经会阴超声检查仍漏诊。其中4例低置性前置胎盘,1例边缘性前置胎盘。因此,经会阴超声检查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6%显著高于经腹超声检查8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经会阴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其对子宫后壁及侧壁,胎先露位置较低者较经腹部超声显示的更清楚,误诊率较低。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一致[6]。经会阴超声检查前置胎盘的诊断优越性:①临床前置胎盘诊断准确率较高。②患者无需充盈膀胱,减少潴尿带来的不便。同时还可避免充盈膀胱带来的假阳性结果。③操作简便,无创、安全。④避开患者过厚腹壁及腹腔气体的干扰。

综上所述,经会阴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前置胎盘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其对子宫后壁及侧壁,胎先露位置较低者较经腹部超声显示的更清楚,误诊率较低。其对临床进一步诊治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参考文献]

[1]刘燕,胡萍,李洪娥,等.前置胎盘经腹与经会阴超声检查对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19(7):2900-2901.

[2]姚丽萍,鄢曹鑫.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3(5):473-474.

[3]李静,韦德湛,伍丽娟,等.经腹与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17(4):119-121.

[4]BonnieK.Dwyer,MD,etal.PrenatalDiagnosisofPlacentaAccreta:Sonographyo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UltrasoundMed,2008,27(9):1275-1281.

[5]张云姣,刘志聪,蔡洁.经腹及经会阴超声对前置胎盘诊断价值比较[C]//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2006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杭州: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2006:2.

[6]李应玉.经腹及经外阴超声检查在胎盘前置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12,2(3):75-76.

[7]万霞.应用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3595-3596.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篇4

关键词:经腹;经阴道;超声;剖腹产;瘢痕妊娠

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是一种宫内异位妊娠,其是指患者的妊娠物终止于子宫切口的瘢痕处[1],妊娠物完全或者部分位于宫腔外,并被纤维瘢痕组织和子宫肌层所包围。准确的早期临床诊断是提高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基于此,笔者分别采用经腹和经阴道两种超声诊断方法进行了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诊断的相关研究,并比较了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确诊患者4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1.2±3.3)岁,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剖宫产时间3个月~5年,平均时间(2.6±1.4)年,所有患者均出现停经,停经时间42~63d,平均时间(51.2±1.8)d。

1.2方法

1.2.1临床检查方法使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阴道探头为7.5MHz,腹部探头为3.5MHz。①经腹超声诊断:患者与检查前饮用1L水[2],使膀胱充盈,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保证下腹部充分暴露,将耦合剂涂抹于患者腹部的皮肤上,于患者趾骨沿横、纵、切向进行多切面扫查,对患者子宫形态、边缘情况及内部回声进行仔细的检查;②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前患者需排空膀胱,检查时取膀胱截石位,取无菌橡胶套套住探头,将探头置入患者阴道中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瘢痕妊娠物的内部及周围组织的血流情况,并测量阻力指数,检查患者妊娠囊与手术切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妊娠囊与膀胱间肌层的厚度[3],重点观察患者的子宫峡部是否出现异常回声,从而了解妊娠物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及妊娠物与瘢痕位置、宫腔、宫颈管之间的联系,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建立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1.2.2临床观察指标分别以经腹超声检查方法和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作为观察指标。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比较结果进行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经腹超声诊断方法检查结果比较经腹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发现,经腹超声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为75.00%,见表1。

2.2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检查结果比较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发现,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的符合率为90.00%,见表2。

2.3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比较比较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发现,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明显优于经腹超声检查,见表3。

3讨论

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少量无痛性的阴道出血和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该病主要于患者妊娠5~16w被发现[4],早期的临床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主要以影像学检查为主,其中引导彩超是诊断该病的基础检查方法,临床研究显示引导超声在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检查的灵敏度达87%。本次临床研究通过比较经腹和经阴道两种超声诊断方法发现,经腹超声检查的确诊率为75.00%,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90.0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

总之,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较之经腹超声诊断方法准确率较高,是临床上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理想检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启玲,邓波.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6):415-417.

[2]邓立强,蒋幼华.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J].四川医学,2011,32(1):121-123.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1篇5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76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确诊肿块类型,对患者术前超声成像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寻找一种诊断正确率较高的检查方法。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对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检查;弹性成像;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

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有超声及钼靶X线成像,因为超声无放射性,安全、方便、适用性强,在临床上被视为乳腺病检查的常规手段,在诊断乳腺肿块性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可以通过探测肿块硬度的彩色成像获得变应率比值(srainratio,SR),拓展了常规超声诊断的空间[2],为鉴别乳腺肿瘤的性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介绍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76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在25~73岁之间,平均43.5±8.2岁,其中良性病灶60个,恶性病灶16个,肿块直径在4~154mm之间,平均47.7±23.6mm。

1.2方法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活检确诊,对患者术前超声成像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寻找一种诊断正确率较高的检查方法。使用仪器为具有RTE功能的日立EUB9000,探头频率为6~13MHz,患者取仰卧位,暴露双乳进行常规超声检查,首先使用B超模式对双侧乳腺进行扫描,发现肿块后根据病灶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评价肿块的良恶性,确认病灶后切换到RTE模式,使用专用探头进行加压解压操作,采用实时双幅模式分别显示弹性图及灰阶图,弹性取样框调节至病变区域面积2倍以上[3],压力指数在3~4,获得弹性图形后,测量肿块及周围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获得RTE进行探讨。

1.3诊断标准因超声的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临床开展时间不长,尚无系统分级标准。现应用中山大学曾捷提出的5分诊断标准,弹性应变率比较=病灶周围乳腺组织应变率/病灶区应变率,1分:病灶整体或大部分为绿色;2分:病灶中间位蓝色周围为绿色;3分:病灶蓝色、绿色分布范围相近;4分:病灶整体为蓝色,内可有少许绿色;5分:病灶周边为蓝色,内少许绿色。RTE4分以上为恶性,3分以下为良性病变。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和率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结果

2.1RET评分与病理结果对比见表1

表1RET评分与病理结果对比

2.2常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比较见表2

表2常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比较

3讨论

常规超声结果主要包括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及钼靶X线,通过观察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内回声及血流情况对肿块进行分析,一般认为乳腺良性肿块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回升均匀,边界清晰,恶性形态不规则,边界毛糙,内回声可见穿支状血流信号[4],但是上述图像在良恶性病变中存在较大重叠,给常规鉴别诊断带来困难。UE是一种新型成像技术,能反映被测组织硬度方面的信息,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不同,将组织内不同的应变分布进行成像就可产生弹性图。在本组中有1例<10mm的肿块,临床活动度好,常规超声内回声均匀,无明显血流信号,后方无衰减[5],提示小纤维腺瘤,但弹性应变率>4,术后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提示UE对微小肿块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早期诊断乳腺癌,为乳腺癌患者早期治疗增加机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对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骆峰,刘雪玲,成平,等.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0,32(1O):1226―1227.

[2]智慧,肖晓云,杨海云,等.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实性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初探[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7):598-591.

[3]俞清,王文平,李超伦.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分析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5):408-410.

[4]罗葆明,欧冰,智慧,等.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12(5):396-398.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篇6

【关键词】超声医学;规范化培训;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国外已经实行了近90年,培训效果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肯定[1]。2010年,上海率先实施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2014年8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中央7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3]。我国的医疗体制和医学生培养模式不同于西方国家,完全照搬欧美经验进行规范化培训是不适合的。我国的超声医师要求同时兼顾超声检查技能和超声诊断能力,而欧美国家超声检查和超声诊断是由技师和诊断医师分工负责的。在规培教学上,我们必须考虑到自身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医疗体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超声医学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环节,能读懂超声报告是临床医生最基本的要求,临床医生掌握一定的超声知识和检查技巧,可在床旁及时评估患者状态并结合临床做出合理解释[4]。临床规培医生掌握的超声知识越多,日后工作中得到的帮助就越大。然而,我国临床专业的规培人员对超声医学的认识不足,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结合现状及现有的带教经验,我们认为对临床专业规培人员的教学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理论知识培训

认识超声图像是学习超声医学的基础,临床医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不需要书写超声报告,但是一定需要阅读超声报告,因此超声医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理解诸如“强回声”、“高回声”、“低回声”、“无回声”以及“声影”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和在不同部位出现的意义;要指导学生复习并掌握各个脏器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了解正常组织结构的超声图像和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让学生明白超声检查在哪些疾病的诊断价值大,哪些疾病的诊断价值小。比如说,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既方便,又准确,而诊断胰腺占位时则受到腹腔脏器的影响,明显不及CT检查效果好;再比如说因为超声具有无辐射的优点,早孕期检查安全、可重复,对排除宫外孕有重要价值,然而,超声在骨折、骨肿瘤方面目前诊断能力很低,基本可以被临床医生忽略。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规培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可以有目的性的选择超声检查,更加深刻的理解超声报告内容,既有助于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又节省了医疗资源和患者的医疗费用。

2鼓励实践操作,注重疾病的综合分析

超声检查水平的高低受两种因素的影响[5],一是超声图像获取的信息量,它与操作者的手法,设备的清晰度有密切关系。二是临床情况及超声图像综合分析能力。超声科带教老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上机操作是每一位超声医生的必备技能,却往往得不到临床规培人员的重视,主要原因是轮转时间短,可能无法全面掌握和学会操作技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临床专业规培人员上机操作,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操作技巧。在学生上机操作前,带教了老师应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解除学生的顾虑。检查过程中要规范扫查顺序和标准切面,必要时指导学生进行多探头联合扫查,还要让学生锻炼与患者面对面沟通的能力,边问病史,边检查,边思考,必要时进行简单的查体,找出解释患者症状和支持自己诊断的图像,激发学生学习超声的乐趣。对于疾病的诊断而言,超声检查只是其中的一环,超声科带教老师必须强化自身的临床思维,不能过度神话超声检查的作用,也不能过分贬低超声检查的功能,要引导规培人员学习超声检查的同时结合CT、MR等影像学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临床视角综合分析病情,诊断疾病。

3结合规培人员自身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当代医疗正在向着尖端化、专业化的放向发展,越是专业化强的领域越需要能够驾驭多门学科的医学人才,才能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体化。如果呼吸科医生掌握了利用超声检查进行胸水定位的技能,在日后工作中就可以在床旁自行定位进行胸穿,不需要等待超声医生出床旁;如果外科医生能够利用超声检查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就可以在床旁对术后下肢肿胀的患者进行第一时间的检查,及时判断有无血栓并进行有效处理;如果产科医生能够利用超声检查判断胎儿有无脐带绕颈,就可以在孕妇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更自信的推荐分娩方式。总之,不同的临床专业对超声的学习需求不尽相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让医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疾病,更加系统的学习医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日后的工作。多数临床专业规培人员都确定了自己未来工作的专业方向,因此,在超声科轮转期间,超声科带教老师应该有重点的在相应疾病上进行教学,将相关疾病的超声诊断与疾病的临床资料、鉴别诊断及治疗结合起来,既能够提高临床专业规培人员学习兴趣,又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超声医学。比如说,对于产科的规培医生,可以倾向性的多安排到产科检查患者多的诊室进行学习,心内科规培医生可以倾向性的多安排到心血管检查患者多的诊室进行学习。我院超声检查采取预约制度,因此对于哪个诊室出现哪类疾病有清晰的预判,可以安排规培人员在相应的诊室进行学习,让他们在未来工作中可以学以致用。建立责任导师制度对提高规培效果有很大帮助[6]。给每一位规培生安排一位责任导师可以保证规培生的培训和学习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我院超声科以往没有责任导师制度,规培生和科内超声医生之间排班没有对应关系,彼此认识但不熟悉,培训效果不理想。2017年开始,响应辽宁省卫计委的意见,我院开始实行规培生责任教师制度,学生与导师之间很快熟悉起来,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度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临床医生与超声医生间的有效沟通,在二者之间产生的不只是师生关系,还是朋友关系和未来工作的互助伙伴关系,在规培结束后的漫长工作阶段都会对双方带来有利的影响。

4引导临床科室规培轮转人员了解超声新技术

超声检查作为上个世纪后期兴起的检查技术,经历了振幅超声、灰阶超声、彩色超声、三维立体成像以及超声造影等多个阶段,超声检查的范畴逐渐扩大,诊断能力不断提高。近些年来介入超声的开展让超声医学从单纯的诊断学科变成了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临床医生对超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学校教育中超声医学教育的比重仍然很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7]。规培轮转阶段,带教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超声造影适合哪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多大的浅表病变适合细针穿刺,什么样的病变适合射频消融治疗,弹性成像在不同疾病的诊断中意义如何。让临床科室规培人员了解超声检查手段和新技术,有利于弥补超声医学课堂教育的短板,有利于规培生日后开展临床工作,为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了更多选择。总之,对临床规培人员进行各科室轮转是全面了解医学知识的过程,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医疗行业日趋专业化的有效补充。超声科教学应该本着培养全面医学人才的愿望和目标,提高学生超声诊断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时地引导学生学习新技术,开拓新思路,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曾静,陈冠民,孟群,等.美国专科医师制度的发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3,17(6):33-35.

[2]刘战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112-113,115.

[3]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14-08-26)[2017-03-25].

[4]MooreCL,CopelJA.Point-of-careultrasonography[J].NEnglJMed,2011,364(8):749-757.

[5]乞艳华,麻妙艳,魏亚娟,等.浅谈妇产科超声教学中的带教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9):59-60.

[6]霍墨菲,王磊,王晨.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求调查及其改善措施[J].中华医药管理杂志,2015,31(12):917-919.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急腹症;影像;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diagnosticresultsobtainedbythecomprehensiveabdominalultrasoundexaminationmethodusedinthediagnosisofpatientswithacuteabdomen.MethodsThespecificdataanalysiswascarriedouton74patientswithacuteabdomendiagnosedinourhospitalfromJune2018toFebruary2022.Randomgroupsweredrawnforeachgroup,andthenumberofcasesincludedineachgroupwas37inorder.Thetestgroupwasusedacomprehensiveabdominalultrasoundexaminationmethod,andthereferencegroupwasusedatraditionalabdominalultrasoundexaminationmethodtoevaluatethelengthofultrasoundexaminationtime,clinicaldiagnosistime,andclinicaldiagnosisineachgroup.ResultsThedurationofultrasoundexaminationandclinicaldiagnosisinthetestgroupwerereducedcomparedwiththereferencegroup(P<0.05);theclinicaldiagnosisofthetestgroupwasconsistentwiththetotalvaluecomparedwiththereferencegroup(P<0.05).ConclusionThecomprehensiveabdominalultrasoundexaminationmethodinthediagnosisofacuteabdomenpatientshasagoodclinicaldiagnosiseffect.

Keyword:comprehensiveabdominalultrasoundexamination;diagnosis;acuteabdomen;imaging;durationofultrasoundexamination;durationofclinicaldiagnosis;

急腹症为临床较为多见的病症,急腹症患者患病急,病情进展也较快,存在一定死亡风险性,对急腹症患者机体健康情况带来严重危害,并对急腹症患者生命安全形成一定威胁,导致急腹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及干扰[1,2]。所以,需予以急腹症患者尽快诊断,进而提供及时治疗干预[3,4,5]。腹部超声检查方法是针对急腹症患者予以临床诊断的常用方法,近年来,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在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逐渐被使用,获得良好诊断效果。文章对于2018年6月—2022年2月本医院诊断的74例急腹症患者予以指标样本数据研究,探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实施于急腹症患者诊断过程中所得到的临床诊断价值,希望为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急腹症患者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的临床价值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研究资料

将2018年6月—2022年2月本医院诊断的74例急腹症患者实施这次具体数据资料分析,针对各个组别予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不同组别纳入例数依次37例。参照组:年龄(44.26±3.14)岁,男女比例是20:17;试验组:年龄(44.31±3.25)岁,男女相比是21:16。评比各组急腹症患者基础研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各个组别都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予以检测,凸阵探头对应频率是2~5MHz,线阵探头对应频率是3~12MHz。

参照组采用传统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参考疼痛位置等予以对应腹部位置检测,比如盆腔位置检测、腹腔位置检测等。

试验组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针对患者全腹部予以整体全面扫描检测,女性患者增加子宫附件和妇科组织对应检测等。

1.3、有关指标

记录各个组别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

1.4、统计学分析

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表示为(±s),予以t检验,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表示为(n,%),予以χ2检验,指标添加到spss23.0实施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

数值对应计算结果汇总,试验组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相比参照组减小(P<0.05)。

表1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

2.2、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

数值对应计算结果汇总,试验组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与参照组相比加大(P<0.05)。见表2。

3、讨论

急腹症患者具有比较大的患病几率,涉及器官数目比较多,涉及范围相对比较广,急腹症患者发病较急,其病情相对严重,增加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难度[6,7,8,9]。如果急腹症患者被延误诊断或是错误诊断,而没有予以急腹症患者及时提供临床对应治疗,有可能引发急腹症患者最终病死,严重损害急腹症患者生命安全[10,11,12,13,14]。

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比较多,比如X线检测方法、CT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方法等[15,16,17]。其中,X线检测方法的诊断分辨率不高,对复杂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较低。CT检测方法的的花费较大,且对急腹症患者实施CT检测存在辐射,存在推广局限性。腹部超声检测方法则是急腹症患者常用的检测方式之一。不过,传统腹部超声检测方法主要是依据急腹症患者疼痛位置予以检测,尚且存在一定不足的地方[18,19]。比如,传统腹部超声检测方法参考急腹症患者症状表现、病史情况、体征状况等予以腹部检测,一些急腹症患者并不具有明确疼痛位置,故为急腹症患者采取传统腹部超声检测方法予以临床诊断可能引发遗漏诊断及错误诊断情况[20,21]。

表2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存在检测全面性特征,能够针对急腹症患者予以整个腹部充分扫描检测,减少漏诊情况,促使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得以提升。这次涉及对应指标资料显示,针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腹部超声检查方法予以相比,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的急腹症患者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缩短,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增加。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参考急腹症患者病史情况、症状表现、体征状况、实验室检测情况等予以病情综合研究,全面而重点将急腹症有可能的相关疾病予以逐一排查,可减少急腹症患者的遗漏诊断及错误诊断情况,能够增加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度。

综上所述,在急腹症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获得较优临床诊断效果,有利于降低急腹症患者的超声检查和临床诊断的时间消耗状况,促进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准确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征,骆周展,唐梦瑶,等.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4):112-113.

[2]丛红芳.急腹症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2):93-94.

[3]张发理,王玲.全面腹部超声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广西医学,2018,40(4):460-462.

[4]邓素梅.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6):1354-1355.

[5]侯晨星.全面腹部超声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研究,2019,27(4):159-161.

[6]商瑞苗,孔敏刚,徐小伟.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3(28):167-168.

[7]王晓红.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8):46-47.

[8]吴巧连,蓝彩凤.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0):2329-2330.

[9]万春燕.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139-140.

[10]张西亚,马林.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诊断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价值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4):127-128.

[11]秦颖.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8,24(2):89-90.

[12]胡蝶,金曼.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6):70-72.

[13]陆兆游,陈敬霞,陈新丹.妇产科急腹症中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36(27):116-118.

[14]杨林枫.妇产科急腹症中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3):61-63.

[15]黄旭.探讨超声技术在胃肠道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3(18):3080-3081.

[16]宋兵高.探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9,25(22):100-102.

[17]郑艳梅.腹部超声在诊断急腹症检查中的价值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142-143.

[18]丁桂兰,吾丽叶提·阿布都艾尼.全面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9):113-114.

[19]王朝霞.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2,29(27):5142-5144.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篇8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诊断;B超;临床应用;分析

在妇科疾病中,急腹症是一种常见性病症,其中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囊肿破裂、宫内流产、急性盆腔炎、宫外孕等均属于急腹症的范围,我院应用B超对急腹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观察其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对比结果,进而得出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3年2月~12月共收治急腹症患者共计100例,对这些妇科患有急腹症的患者进行B超临床诊断,并分析诊断结果。

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年龄20岁~44岁,平均年龄为(28.55±4.17)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难忍、阴道出血等。通过临床病理诊断可以发现有22例患者为急性盆腔炎,3例患者为黄体囊肿破裂,7例患者为前置胎盘,34例患者为宫内孕流产,6例患者为异位妊娠,6例患者为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患者为输卵管积液,3例患者为葡萄胎。

1.2方法

1.2.1应用仪器我院选择GE-VOLUSON730与GE-LOGIQP6超声诊断仪作为诊断仪器,其中探头频率为2~7MHz。

1.2.2检查方法患者以仰卧位平躺于手术操作台上,对超声诊断的探头予以调解,观察患者膀胱充盈度,在膀胱充盈前提下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此时超声探头的频率为7.5HMz,再将患者膀胱排空,探头经阴道进入,对患者子宫形态以及大小进行观察,并探究患者腹腔以及盆腔内是否存在积液,进而予以疾病的判断[1,2]。

1.3统计学分析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0.05,那么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超诊断符合率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应用B超诊断急腹症患者总符合率为83%,其中宫内孕流产误诊有1例,异位妊娠误诊有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误诊有2例,急性盆腔炎误诊有8例,黄体囊肿破裂有2例,输卵管积液有1例,前置胎盘有1例,葡萄胎有0例。以上为临床诊断结果与B超诊断符合结果。

2.2应用B超检查盆腔积液以及腹腔积液的发生率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我院应用B超诊断发现有85例患者出现腹腔积液以及盆腔积液,发生率为85%。其中有22例患者为宫内孕流产、有41例患者为异位妊娠、有9例患者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有12例患者为急性盆腔炎。

3讨论

3.1B超诊断的实用性从我院临床诊断资料中可以看出,在妇科急腹症B超声像图中存在着很多共性,因此从超声诊断的理论基础上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高诊断正确率[3]。

3.1.1误诊原因对患者病史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患者存在隐瞒情况以及病情不清的现象,这种现象极易造成临床误诊,因此应用B超诊断时发现我院有1例宫外孕患者在临床诊断时误诊为黄体囊肿破裂,有2例异位妊娠者被误诊为附件区炎性包块。

如果妇科患者月经不调或者自身子宫增大却无资料印证时,极易被误诊为黄体破裂,在我院临床诊断中有3例属于此种现象。对超声声像图进行观测,如果出现症状不典型性则极易将右侧流产妊娠破裂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我院有1例流产患者被误诊为宫外孕。由于妇科多疾病存在相似点,因此在进行B超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病史以及实验室、其他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判定,进而提高确诊率。

3.1.2声像图特点急腹症患者病因具有复杂多变性的特点,因此病变部位存在局限性,应用B超进行临床诊断,可以通过声像图"异病同影"以及"同病异影"现象对临床症状进行判断,通过声像图可以看出宫外孕流产患者附件区存在混合型包块,盆腹腔内有积液,而急性盆腔炎患者则可以通过声像图显示其某侧附件区的不均匀包块。联合MRI检测法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可以准确、及时、快速的对患者症状进行判断,提高临床诊断率。

3.2B超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意义与价值B超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作为辅诊断工具能够鉴别出难鉴别的疾病类型,例如通过超声显示可以观察到患者盆腔内子宫下方存在形状为长圆性的囊状液体区域,区域内部没有回声,此时与患者临床月经来潮的资料结合分析便可以明确处于青春期女性的临床症状为处女膜闭锁。又由于超声诊断对腹腔积血的观测,联合尿HCG测定可以减少卵巢黄体破裂的误诊率。

综上所述,应用B超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具有诊断正确率高、判断速度快、图像清晰等众多优点,其与临床病例资料以及其他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误诊率,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朝萍.彩色多普勒及B型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农村卫生,2013,(9):71-71,73.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篇9

[关键词]肝脓肿;超声误诊

[中图分类号]R57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44-01

肝脓肿为临床较常见的严重疾患,诊断困难,病死率高。目前超声在此症液化阶段的定性诊断已得到肯定,但在肝脓肿早期炎症阶段、慢性经过及脓肿超声定位和病因提示则见于文献者较少。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共收治拟诊肝脓肿患者30例。其中24例经超声提示肝脓肿可能性大,介入穿刺治疗证实,与术前超声诊断对比基本吻合,6例误诊,4例超声提示占位不除外,1例肝囊肿可能性大,1例超声提示胃潴留。经回顾分析,认为超声检查对诊断肝脓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有一定的误诊几率,患者因超声误诊,引起临床诊断误诊,从而延误病情,使病情加重。现分析误诊原因及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例肝脓肿患者,男4例,女22例,年龄30-85岁,病程5.5-15天。临床表现为肝区胀痛3例,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者例,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肿大、肝区叩击痛,血液实验室检查出现类白血病反应4例,血生化提示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者3例,其中伴有血糖升高者4例。误诊时间5天-15天。

1.2检查方法患者空腹,平卧位及左侧卧位,采用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常规肝区多个切面检查。

2结果超声误诊肝癌4例,1例肝囊肿可能性大,1例巨大脓肿者超声提示胃潴留。

3讨论回顾性分析误诊原因主要包括5方面因素:1)临床资料采集不够充分临床资料采集不够准确。2)没有多次复查。3)超声检查不全面。4)超声的局限性。5)超声影像分析错误。下面就五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3.1临床资料采集不够充分肝脓肿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右上腹疼痛。发热可达39-40度,常伴盗汗。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呼吸时加重。有时病人主诉右上腹疼痛伴明显触痛。阿米巴肝脓肿常有痢疾史。这些都是肝脓肿的典型症状,而大多数情况,临床医生只描述为腹痛原因待查或发热原因待查等,使超声医生对患者临床症状的真实性产生了偏差。而超声诊断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是源于检查申请单,不是主动地询问和检查患者,以得到真实的临床资料。应加强超声医生亲自对临床病史的采集,做必要的体检,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弥补临床资料不足,避免偏差。

3.2没有随诊多次复查超声检查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可多次复查观察,3例肝癌误诊患者如果复查几次,就会发现数天内结节的大小及内部回声有比较明显的改变,而肝癌结节,及肝囊肿几天内不会有明显改变。

3.3超声检查不全面超声检查尽量多切面扫差,1例误诊为胃潴留者,如果让患者左侧卧位胃体应移到左腹部,大囊性包快仍在右上腹者应基本排除胃潴留。

3.4超声的局限性空气对B超图像有极大的影响,超声检查对肝右叶顶部的脓肿由于肺组织的覆盖影响而不易被发现。本病例由于在脓疡内有大量气体,声波过度反射,缺乏典型肝脓肿的声像特点,影响了正常肝组织与病灶的观察,掩盖了病变,因而造成了漏诊。

3.5图像分析错误肝脓肿的图像特征是多样的,依据病原类型,患者机体的状况和检查时间,同是肝脓肿表现也是不同的,充分的反应出病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面对复杂的疾病,要求超声医生应具有冷静的头脑、总确的判断、细致的思维把病变的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捕捉到,运用形象思维分析病变,结合逻辑思维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的诊断。

下面就常见的思维误区进行讨论:1)对各个时期的肝脓肿病理过程图像的特点认识不全面,肝脓肿的形成、吸收瘢痕化中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脓肿前期特征酷似实质性肝脏病变,肝脓肿早期病变尚外于炎症阶段,超声图像无典型液化脓腔发现,仅表现为肝表面不平,局部肝包膜凸起和肝实质回声减低区,边界模糊不规则。此期超声图像极似肝脏恶性肿瘤和肝结核等,即使应用彩色血液亦可能混淆,应详细了解临床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血清甲胎蛋白的监测。慢性肝脓肿超声图像几乎均呈肝内实质性占位改变,与肝组织间界限较清楚,其内回声低强间杂,以较强回声为主。此期肝脓肿亦常与肝肿瘤超声图像混淆。慢性肝脓肿形成炎性假瘤者更不易与肝癌鉴别。其内无彩色血流是超声鉴别要点。2)对图像分析推理错误:在超声诊断工作中全面细致地从各个不同切面观察图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好多不典型图像,仅仅依靠图像是很难下诊断的,要综合分析各种相关信息,进行类比推理,进行类比推理常见错误是机械类比,既不对事物作本质上的分析仅从其表象上的某些相同或相似出发,得出不可靠的结论。

医生对任何一种疾病的推理过程都是有前提的,既医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及对疾病所表现出的异象的认识程度。如:误诊为胃潴留者,患者85岁高龄前期查过胃镜,未发现明显病变,而且,近几天内未进食,所以胃潴留可能性不大。

本文通过6例肝脓肿误诊分析,以逻辑理论为指导,与具体诊断思维相结合,讨论了误诊的原因及思维错误,对超声诊断医生完善思维过程,提高诊断准确率,有效防止误诊、漏诊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51-53.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社,2003:798.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宫外孕;彩超;诊断价值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而危险性较高的急腹症[1],常伴有下腹疼痛、停经、阴道流血、休克等症状,并可导致腹腔内大量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必须以有效手段对其进行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减少宫外孕误诊率与病死率。近年来,彩超诊断在宫外孕中应用,且诊断效果确定[2];本研究中,我院采用彩超对7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检查,并将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彩超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情况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宫外孕患者70例,年龄19~40岁,平均(28.62.5)岁。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为30~58d,平均(46.53.8)d;下腹部疼痛28例,阴道少量出血16例。

1.2方法

1.2.1检查设备采用MYLab-20、GE-LOGIQP-5型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阴道探头频率为8MHz。

1.2.2检查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取患者仰卧平卧位,在膀胱尿液充盈的情况下,经腹部检查子宫、卵巢的结构、大小,孕囊存在情况,盆腔内包块存在情况。经阴道检查:检查前嘱咐患者排尿,之后取膀胱截石位,将耦合剂涂抹于阴道探头,在探头上套上安全套;探头要贴紧阴道穹窿,取横、纵、斜等切面位置进行探查,重点观察宫腔内、双侧附件范围内孕囊、包块、盆腔积液的存在情况,记录包块彩色血流情况及二维图像特征。

1.3统计学方法以统计软件SPSS14.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

2结果

2.1宫外孕患者超声检查结果70例宫外孕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异位妊娠52例,卵巢肿瘤蒂扭转9例,急性盆腔炎3例、黄体破裂6例。其中经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55例,诊断符合率为78.57%;55例宫外孕患者后经阴道超声检查,确定为宫外孕,剩余1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10例,其诊断符合率为经彩超确诊67例,3例患者临床疼痛症状不明显,误诊为假阴性,彩超诊断符合率为95.71%;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

2.2宫外孕患者超声图像经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增大42例,正常大小28例。子宫内膜增厚30例,厚度在5~8mm,多为均匀中低回声;子宫内膜厚度不均匀40例,有2~5mm的无回声区。经阴道超声检查,左侧附件包块22例,右侧附件包块26例,且包块大小不一、似环状回声,边界模糊、回声杂乱。

3结论

宫外孕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其发生率约为0.5%~1.0%[3],且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由于输卵管管壁较薄,在孕卵发育、妊娠囊不断增大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输卵管破裂,造成大量出血,引发休克等危险症状。急性宫外孕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间歇性或是连续性疼痛、阴道出血,若出血量过大,则病情较为严重,需立即进行诊断,而在临床症状不突出、休征诊断困难时,则可借助彩超进行诊断[4]。

彩超是诊断宫外孕的重要途径[5],宫外孕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子宫内部未见妊娠囊声像;子宫内膜回声分布紊乱、回声增强,出现呈单环状无回声区的假妊娠囊;附件区域内可见混合性包块,其形态不规整、质地不均匀、边界模糊、肿块大小不一、回声强弱不一致,部分包块中心部位肠线圆形无回声区,且有强回声所包绕的近似胎囊样的回声,部分包块中有胎芽及胎心波动;包块内可见动静脉血流信号;出血较多或子宫漂浮于液性暗区的患者,腹腔内有不规则、片状液性暗区。

对宫外孕彩超诊断分为经腹部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腹部超声诊断操作简单,但诊断准确率较低,尤其在出现异位妊娠破裂后急腹症时,要与相关急腹症进行鉴别,如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等。一般来说,根据宫外孕肿块的内部回声,可将早期未破裂宫外孕肿块分为孕囊型、等回声型及强回声型。在进行孕囊型肿块诊断中,由于其与黄体囊肿均具有较强的环状回声,回声规则,为低回声区或是液性暗区,往往造成误诊,但是,孕囊型肿块多见于卵巢外,彩超能够探查到滋养层血流频谱,而黄体囊肿多见于卵巢内部,彩超能探查到较为丰富的彩色血流环,因此,可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来提升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也就是说,经阴道彩超探查的图像分辨率较高,子宫、附件及周围组织情况能够较为清晰展示出来,可有效辨别宫内假性妊娠囊[6]。炎性包块具有炎症症状,其包块触痛感明显,这可与宫外孕进行鉴别,而对包块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进一步断定宫外孕发生情况。本研究中,经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8.57%,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86%,也说明经阴道超声诊断效果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

综上所述,彩超检查操作便捷、用时较短、诊断率较高,其临床价值已经肯定;近年来,经阴道超声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超声检查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因此,在宫外孕诊断中,尤其对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彩超检查。

参考文献

[1]任秀玉,胡美荣.输卵管妊娠240例临床分析及随访[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1818-1819

[2]赵淑芳.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56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6(01):132-132

[3]周毛婴.早期宫内妊娠误诊为宫外孕9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8(06):526-527

[4]李华斌,叶美英,李玉友,王东,何俊.彩超在妇产科急症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9(04):289-290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1篇1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29.6±5.3)岁,110例患者均突发急性腹痛而就诊,发病时间40分钟~30小时,平均时间(5.32±3.67)小时。其中,91例患者伴有持续性下腹痛及恶心、呕吐,82例患者有明确停经史,85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平均流血时间(4.15±3.56)小时,73例患者出现盆腔肿块,81例患者出现盆腔或腹腔积液,61例患者经HCG(尿妊娠试验)检测呈阳性,13例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11例患者出现白带增多或脓性白带。110例患者均通过临床及手术病理结果证实。

1.2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适度充盈患者膀胱,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者耻骨联合上及脐下进行上下横向扫查,对患者下腹部进行多角度、多切面的扫描。对于腹部检查不理想的已婚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测,患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通过二维图像观察患者子宫的形态、大小及宫腔内情况,观察患者宫腔内及附件区是否出现积液或者孕囊,双侧附件区是否出现盆块[2]。必要时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叠加彩色血流显像,检测病变区域及其周围的血流分布[3]。本次研究中,110例患者均通过临床观察或手术治疗确诊,对比超声诊断与确诊情况。

2.结果

11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及手术治疗确诊异位妊娠66例,盆腔炎症疾病2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3例,黄体破裂7例,其他2例;经过超声诊断,确诊105例,误诊5例,其中:诊异位妊娠1例,流产1例,盆腔炎症疾病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黄体破裂1例。与临床及手术诊断结果对比,确诊率为95.45%。

3.讨论

妇科急腹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急症,主要症状表现为急性腹痛。临床医生诊断急腹症除了详细询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外,超声诊断能进一步了解盆腔情况,提供有效信息,有着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各种妇科急腹症疾病征性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

3.1超声表现

异位妊娠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可见完整孕囊,内为小液性暗区。胚胎存活时,可见到胎心搏动,囊状结构周围有环状或半环状彩色血流显示。宫外孕破裂或流产,表现为混合性或实质性杂乱分布不规则的包块,边界多模糊不清,腹腔、盆腔伴有积液,有时仍可见Dount征。经过超声诊断,可以辨认出位于子宫旁、卵巢以外的妊娠囊,观察周围包绕不等量暗区,呈管道结构,从而判断输卵管妊娠。

盆腔炎症形成输卵管积脓以及输卵管、卵巢脓肿后,主要表现为附件区可以探及到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增厚、迂曲以及连续管状回声,边缘发生增厚、不规则或模糊,在患者盆腔内可见椭圆形无回声区。

卵巢囊肿蒂扭转在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到附件区囊性肿块,一定时间后可发现囊壁增厚,发生渗出时囊周边可见液性暗区。囊内出血时可见囊内透声差,回声杂乱。

黄体囊肿破裂可表现为附件区或子宫周围不均质包块,形态不规则,常伴腹腔积液。

3.2鉴别诊断

对于超声表现不典型的病例需结合临床,对其做出鉴别诊断。异位妊娠与黄体囊肿破裂:两种疾病的声像图均表现为附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出现不均质混合性包块,并伴有腹、盆腔积液时,误诊率较高。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其中,尿HCG和血β-HCG阴性检测为主要鉴别点。盆腔炎性包块与卵巢囊肿蒂扭转以及黄体破裂:鉴别时需结合各自发病特点及声像图表现进行仔细分析。盆腔炎与异位妊娠:临床中对于陈旧性异位妊娠包块一般缺乏典型的早孕临床表现及相应的化验指标,因此容易与盆腔炎性包块混淆,需结合抗生素治疗试验进行鉴别,一般性盆腔炎包块吸收快,陈旧性异位妊娠包块往往吸收缓慢。

在本次研究中,11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过超声诊断,确诊105例,误诊5例,确诊率为95.45%,确诊率较高。由此可见,超声能够比较准确、快速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鉴别和诊断,且方便、快捷,患者无痛苦,能够及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缪星毅,夏国兵.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疑难病杂志,2011,v.1010:786-787.

临床超声诊断学范文篇12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胸腔积液;临床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33-01

胸膜腔在胸膜脏层与壁层之间,通常有少量液,可被吸收,一旦因局部/全身淋巴系统或毛细血管导致吸收障碍,就会导致胸腔积液的发生[1]。少量积液不易察觉,X线易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检测到少量胸腔积液,做出定性诊断,在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现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73例,分析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胸腔积液诊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73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高度怀疑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25-67岁,中位年龄42.7岁。入院询问病史得知,病程6~24个月不等,平均病程12.7个月。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选用美国GEL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5MHz,扫描角度120°。患者取仰卧位,从肋缘处至肋间斜做横切面、纵向切面检查;患者取坐位,以体表标志线为标志,检查胸腔积液。

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行胸腔穿刺术病理检查。

1.3诊断标准

将胸腔积液检查结果按积液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种,渗出液的诊断标准为患者的胸腔积液蛋白与血清蛋白的比值大于1:2;胸腔积液LDH为血清LDH正常值上限的三分之二;胸腔积液LD印血清切H大于0.6,符合以上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即诊断为胸腔积液渗出性,否则为漏出液。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以P

2结果

根据本次病理检查结果,示有渗出液患者42例,漏出液3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渗出液42例患者中,准确诊断40例,准确率为95.2%。漏出液31例患者中,准确诊断24例,准确率为77.4%。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腔积液准确率较高,与刺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因结核、肝硬化、感染、肺癌等多种原因导致,尤其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威胁广大人民健康[2]。传统采用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方法,为有创操作,一旦积液有癌症引起,则易引发癌细胞的扩散,或加重已感染患者的病情,具有诸多缺点[3-4]。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查技术,通过超声探头的检测获得胸壁皮肤和肺等的声像图,利用回声技术,根据不同液体回声不同的方法,定性诊断胸腔积液。有研究表明,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胸腔积液,准确率>80%,是临床公认的金标准。

本次探究对我院73例疑似胸腔积液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穿刺活检,对比二者检查结果,我们发现,有渗出液患者42例,漏出液3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渗出液42例患者中,准确诊断40例,准确率为95.2%。漏出液31例患者中,准确诊断24例,准确率为77.4%。其中,左侧积液33例,右侧积液29例,双侧积液11例。经病理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例(24.7%),特发性血胸5例(6.8%),低蛋白血症11例(15.1%),肝硬化20例(23.4%),肺炎5例(6.8%),肺癌4例(5.5%),心力衰竭6例(8.2%),肺囊肿4例(5.5%)。

漏出液患者一般胸膜无显著性病变,超声检查示清亮无回声区,而渗出液患者胸膜病变明显,超声检查示,无回声区内有散在的弥漫性点状回声,多伴胸膜增厚[5]。因此,临床上可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所显示的不同声像图特征,对胸腔积液性质作出判断。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胸腔积液定性诊断,具有准确、灵敏、无创伤、痛苦小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尚晓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M]临床医学,2014,334(3):100-102.

[2]邓晓林,梁萍,叶尔肯・胸腔积液彩超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92-93.

[3]于平,宋长滨,刘滨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02,22(3):46.

[4]M.Laban,H.Metawee,A.Elyan,M.Kamal,M.Kamel,G.Mansour.Three-dimensionalultrasoundandthree-dimensionalpowerDopplerintheassessmentofovariantumo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2007,99(3):201-5.

[5]孙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胸腔积液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3(28):81-8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