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分析论文范例(3篇)
盈利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松机器人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5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运用杜邦模型分析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3日
一、公司简介
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在高端智能装备方面已形成智能物流、自动化成套装备、洁净装备、激光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装备、能源装备、特种装备产业群组化发展。公司以近150亿元的市值成为沈阳最大的企业,是国际上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也是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领导企业。
二、运用杜邦分析法分析新松公司盈利能力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杜邦财务分析系统是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出发,层层分解至企业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从而满足经营者、投资者、财务分析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通过财务分析进行绩效评价,了解企业主要效益指标发生变动原因的需要,更能准确地反映和理解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本质。(图1)
在杜邦分析体系中,权益净利率是杜邦系统的核心,反映了公司所有者对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资产净利率反映公司全部投资的获利能力,该指标受公司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两个因素的影响。权益乘数反映公司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关系。该指标表明公司对负债经营的利用程度。权益乘数大,公司的负债程度高,公司可能获得更多的杠杆收益。(表1)
2、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新松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1~2013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12年的增幅为10.9%,2013年的增幅为3.8%,增长幅度有所减少,但是依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
3、对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分析。(表2)通过分析可以发现,2012年总资产收益率比2011年上升是因为资产周转率增长速度大于销售净利率减少速度。2013年总资产收益率比2012年有所下降是因为总资产周转率上升幅度小于销售净利率下降幅度。总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促进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实际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率对其的影响。(表3)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新松的资产负债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通过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权益乘数的增加促进了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
4、对销售净利率的分析。销售净利率反映的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净额之间的关系,等于净利润除以销售净额。
新松公司2011~2013年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小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新松公司销售净利率2011~2012年的下降并未影响总资产净利率的上升趋势,2012~2013年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引起总资产收益率的下降。
5、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是用以衡量企业总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比率。(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新松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在2011~2013年的上升说明企业总资产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虽然总资产周转率在2012~2013年依然保持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小于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幅度,因而导致总资产净利率的下降。
6、对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分析。(表5)通过上面图表可以得出企业2011~2012年净利润的增长率为27.2%,2012~2013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6.374%。销售收入2011~2012年的增长率为33.291%,2012~2013年的增长率为26.298%。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净利润在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的增长率均低于销售收入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的增长率,因此使销售净利率在2011~2013年呈逐年下降态势。
7、对资产总额及销售收入的分析。(表6)。从上面资料可得出企业销售收入2011~2012年的增长率为33.292%,2012~2013年的增长率为26.298%。企业资产总额2011~2012年的增长率为19.475%,2012~2013年的增长率为25.182%。因为销售收入的增长率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均大于资产总额的增长率,因而使得总资产周转率在2011~2013年呈现上升的状态。
三、新松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结论
通过杜邦分析法对新松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可以较清楚地看出新松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得出如下结论:
1、公司资本实力逐渐增强。公司2011~2013年资产总额逐年上升说明企业资本实力逐渐增强。
2、公司盈利能力较好。公司2011~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逐年增加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
3、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公司2011~2013年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虽然幅度不大但是应该引起公司的注意,因为销售净利率直接影响资产净利率,最终影响净资产收益率。
四、新松公司盈利能力对策建议
1、新松公司应该继续加大品牌规模效应的宣传和销售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注重创新,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2、虽然资产负债率的增加使权益乘数增加最终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但是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因此,新松公司应保持适当的负债水平,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3、新松公司可以通过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及开发新产品等途径增加销售收入,从而提高销售净利率。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晌辉.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3.
[2]曹冈主编.财务报表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中国注开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2012.
[4]倪燕.企业盈利能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0.
[5]张志先.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6]何烛竹.企业营运能力评价指标分析.商业时代,2012.33.
[7]程培先.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商场现代化,2012.21.
[8]田天,徐志坚.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经营盈利能力分析的评价的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6.
[9]施晓俊.我国上市公司成长、盈利能力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2.8.
[10]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11]潘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盈利能力的比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12]张先治.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13]刘锦风,袁强.杜邦分析系统在万科上市公司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1.
[14]熊楚熊.财务报表分析[M].深圳出版社,2010.
[15]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财务成本管理[M].财政经济出版,2010.
[16]郑育淳.房地产类上市公司1999年报述评[J].全景网证券时报,2010.6.
盈利能力分析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盈利能力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Miller等(1958、1963)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企业的经营风险、经营绩效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开启了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著名的MM理论。Karaken等(1978)在MM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企业财务杠杆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国内关于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上。张雪丽(2004)从一般资本结构决定理论出发,得出政府担保措施会对监管银行的最有资本结构理论产生影响。郭文旌和周磊(2012)在Barrios-Blanco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考虑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利率期限结构和无存款保险制度等的最优资本结构选择模型得出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较多是对其影响因素的探讨,探讨的路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从总体上综合多方面的指标来考察影响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一种是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研究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Berger(1995)综合了多方面的指标考察了市场力量和效率结构与盈利之间的关系。Demirgue-Kunt等(1999)也是以多种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得出银行利润与贷款份额、总成本、规模及通胀率呈正相关关系。国内的研究姚勇等(2005)、黄金秋等(2006)主要以GDP和通货膨胀率这两个指标为主研究相较而言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略微明显。王曼舒等(2013)使用资产规模和GDP作为控制变量来分析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影响,得出了资产规模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负相关,GDP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的结论。
二、研究样本、变量选取及研究假设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取了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除光大银行之外的15家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证券财务年报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中国统计局网站以及各上市银行在官网公布的年报等。
(二)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采用的是综合绩效指标。本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成本收入比、成本费用率、销售毛利率这5个指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为获取一个反映商业银行综合绩效的综合指标,本文利用SPSS19.0中的因子分析对这5个指标进行处理。
由分析可知在第一主成份中,成本收入比、成本费用利润率和销售毛利率的载荷比较大,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运营和内部控制的信息;第二主成份中,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的载荷比较大,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利用信息。从而3个主成份的线性表达式为:
(2)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第一大股东性质(H)、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TOP5)和资本充足率(CAR)这4个指标。其中TOP1和TOP5反映了公司的股权集中度;H反映的是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是否为国有的性质,把它设为虚拟变量,即第一大股为国有股时,H=1;第一大股东为非国有股时,H=0;本文还选取资本充足率作为解释变量之一以反映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能力。
(3)控制变量
本文选择了银行规模(ASSET)以及宏观经济增长率(GDP)作为控制变量,银行的资产规模一般会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而银行利润的增长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有密切的关系。
(三)理论假设
综合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本文提出以下三条理论假设:
假设一(H1):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国家在商业银行中控股意味着银行的经营是以国家信用的担保为前提的,因而可以让大部分投资者感觉更安全,银行的绩效会因此而提高,盈利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
假设二(H2):股权集中度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商业银行的股权越集中,意味着银行的经营越符合银行的整体利益,不仅可以解决小股东“搭便车”的问题,从而较好地降低银行由成本产生的各项费用,还能利用其它股东的强劲力量制衡第一大股东的行为,降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提高银行整体的盈利能力及绩效。
假设三(H3):资本充足率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国家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使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可以保证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本比率。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为了探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的关系,下面以1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3年半年度的截面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文的模型如下:
(1)
在此模型中采用盈利能力综合指标作为模型的因变量(Y)。自变量分别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第一大股东性质(H)、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TOP5)以及资本充足率(CAR)。控制变量为资产规模取对数(ASSET)和GDP增长率。
(二)模型的回归结果
本文主要使用了Eviews6.0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分别使用国有控股银行样本组、股份制银行样本组以及城市银行样本组这3个样本组来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如表1所示:
(三)回归结果分析
(1)解释变量
商业银行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性质、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资本充足率的回归系数都很显著,都在0.05以下。而且除了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为负相关以外,其余的解释变量对银行盈利都为正相关的,这说明银行的盈利能力的显著度主要是受这些变量的显著影响。
(2)控制变量
资产规模对所有类型的商业银行来说都是正向的影响,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所有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都是负相关的。这说明目前商业银行的绩效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呈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以上数据说明对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规模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很重要的控制变量。
(3)三类不同性质银行的回归结果分析
在所有的解释变量中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盈利能力呈现负效应,其余的均为正效应。在控制变量中,GDP对盈利能力呈现负效应,资产规模呈现正效应。国有控股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盈利能力呈现正效应,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性质、资本充足率均与盈利能力呈负效应,其中国有控股银行中的控制变量GDP的回归系数不是特别明显,但模型总体拟合度很好。
四、研究结论
1.总体而言,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比较小,但二者呈现的逐年趋势以及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趋势不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趋势是反向的。资本充足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是正向的。这说明银行一直有集权和增强流动性的需求,也说明在现在经济放缓的现实条件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呈现下降趋势。
2.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最大的是第一大股东的性质,而且它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是正向的。这说明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对商业盈利的盈利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商业银行上市后,第一大股东为国家的商业银行,并不像以前研究表明的那样必然会降低银行绩效,相反,随着其公司治理的完善,国有性质却能够促进其综合绩效提高。这和中国的国情也具有某种相关性,中国的国情下国家持股比例越高,公众对其可信度就越高,而且各种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比较好,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银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
3、商业银行应制定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相适宜的发展经营战略。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和GDP增长率呈现负相关,这说明目前的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并没有很好的适用于中国宏观经济条件,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现已进入了调整期,但是商业银行的战略还没有快速的跟上宏观经济发展的脚步,从而出现了二者负相关的现象。所以银行需要重新调整战略来适应如今的宏观经济发展条件,以保证与现如今的宏观经济相适宜。
参考文献
[1]ModiglianiF,MillerMH.Thecostofcapital,corporationfinanceandthetheoryofinvestment[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58,48(3):261-297.
[2]Lhacer,A.,andNakane,M.TheDeterminantsofBankInterestSpreadsinBrazil[J].BancoCentraildiBrazil,WorkingPapers,2002.
[3]张雪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1):33-36.
[4]郭文旌,周磊.商业银行最优资本结构选择的模型与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2,(2):78-86.
[5]黄金秋,屈新,张桥云.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的主要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6,(5):118-119.
盈利能力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器制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聚类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变化,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市场中各个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也不断地向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方向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挑战。同时,不断追求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收益也成为了众多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背景之下也逐渐成为在市场中的企业高度重视的能力之一。企业的盈利能力(earningpower),也就是一家企业获取自身利润的能力,以及自身的资金和资本的增值能力。其通常由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收益水平来体现。此外,可以说上市公司的财务运营状况往往也是牵动着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多个集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政府、股东、员工以及公众等多方面的密切关注。其中,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其重要地位更受到众人瞩目。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并得出科学结论,对于指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和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很必要。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最新的部分电器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层次聚类法中的Q型聚类分析法对这些电器类上市公司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不同盈利能力级别的上市公司类型,以实现对于电器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正确评价,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有相关的学者采用不同手段和角度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例如,宋献中、高志文(2001)就以每股净资产的波动情况来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并通过分析得出的企业资产质量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员晓兰(2005)则重点针对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内涵以及提高措施进行研究,并将企业盈利能力总结为营销盈利能力、管理盈利能力以及财务盈利能力等三个方面。李静波(2009)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一文中则从6项财务指标和5项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对策。关勇军、梁莱歆(2010)则以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冰山理论,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评价模型。此外,宋吟秋、董慧君和吕萍等(2015)则基于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多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行横向比较得出相应结论。孟贵珍(2009)则选取了9个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多个上市公司进行了综合盈利能力的统计研究。而在本研究中,将选取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率等3项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15家电器类上市公司进行聚类研究和评价。
三、研究样本与指标选取
在本研究中,选取了15家上市的电器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中所有具体的数据来源于证券之星网站()的各家上市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资料。
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有多种,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考虑我国上市企业的具体财务特征,选取了以下3个财务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分别是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率。其中,营业利润率(英文全称:operationprofitratio,简称OPR),是一家企业的营业利润与其营业收入之比,它可以反映上市公司通过经营来获得利润的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英文全称:rateofreturnoncommonstockholders'equity,简称ROE),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率,它可以反映上市公司通过自身资产来获取收益的能力。而净利率(英文全称:netprofitmargin,简称NPM),其计算公式为: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它可以直接反映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表1为15家电器类上市公司的三项指标的情况。
四、Q型聚类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是层次聚类分析方法中的Q型聚类。聚类分析方法有多种,例如层次聚类、快速聚类、模糊聚类等。其中,层次聚类分析即系统聚类分析,即通过一定的层次进行聚类过程的方法。层次聚类主要包括两种类型:Q型聚类和R型聚类。所谓Q型聚类,是以相似的特征为判别基础,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样本进行聚集,而将存在明显差异的样本进行分离。而R型聚类则是针对变量来进行分类,它可以让具有相似性的变量进行聚集,而将存在明显差异的变量进行分离。通常情况下,R型聚类可以用来实现减少变量数目,并使变量降维。而层次聚类的聚类方法有两种:凝聚方式聚类和分解方式聚类。对于凝聚方式聚类,随着聚类的进行,会使得类内的亲密度逐渐下降。而相反,对于分解方式聚类,随着聚类的进行,会使得类内的亲密度逐渐上升。
在本研究中,由于是对电器类上市公司(即样本)进行聚类分析,所以采用的是层次聚类中的Q型聚类方法。具体而言,本研究通过以我国的15家电器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营业利润率(OPR)、净资产收益率(ROM)和净利率(NPM)等3项评价指标,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上述的15家电器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关数据进行Q型聚类分析,其中对于个体距离,采用的是平方欧式距离。对于类间距离,采用的是平均链锁距离。图1为本次聚类分析的树形图。
根据图1中聚类的结果,本研究将15家电器类上市公司划分为三个类别(如表2所示)。类别Ⅰ包括了正泰电器和老板电器两家上市公司。类别Ⅱ包括了青岛海尔,小天鹅A、创维数字、格力电器、良信电器、美的电器、飞乐音响和东源电器等8家上市公司。类别Ⅲ包括了深康佳A、美菱电器、鑫龙电器、奥马电器和TCL集团等5家上市公司。下边将对各个类别的上市公司的特征进行具体阐述。
类别Ⅰ包括了正泰电器和老板电器两家电器类上市公司。根据表格2的数据显示,该类别的电器类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率(OPR)、净资产利润率(ROM)和净利率(NPM)的均值都是三个类别中最高的,分别为17.34%,8.07%和14.80%。这也说明,该类别的电器类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最强。
类别Ⅱ包括了青岛海尔、小天鹅A、创维数字、格力电器、良信电器、美的电器、飞乐音响和东源电器等8家上市公司。该类别的电器类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率(OPR),净资产利润率(ROM)和净利率(NPM)的均值都居于三个类别中的第二位,分别为8.65%,4.02%和8.66%。这也说明,该类别的电器类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但仍与类别Ⅰ的公司有所差距。
类别Ⅲ包括了深康佳A、美菱电器、鑫龙电器、奥马电器和TCL集团等5家上市公司。该类别的电器类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率(OPR)、净资产利润率(ROM)和净利率(NPM)的均值都最低,分别为1.92%、1.40%和2.15%。这也说明,该类别的电器类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较弱,与前两类存在明显的差距。
五、结论
在本研究中,通过以我国的15家电器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并选取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营业利润率(OPR)、净资产收益率(ROM)和净利率(NPM)等3项评价指标,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15家公司进行Q型聚类分析,从而得到了3个不同盈利能力级别的我国电器类上市公司分类,并分别对这三个类别的电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均值进行了具体描述。从而发现,这三类公司之间的盈利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于处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的电器上市公司而言,要不断提高企业通过业务经营和自身资产来获取利润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盈利能力,从而缩小与领先水平的上市公司(第一类)的差距,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献中,高志文.资产质量反映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1(4):78―80
[2]员晓兰.谈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盈利能力[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3―34
[3]李静波.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09(4):57―58
[4]关勇军,梁莱歆.基于冰山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模型及评价――以浙江省为例[J].软科学,2010(5):78―81
[5]宋吟秋,董慧君,吕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5(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