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分析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4-04-26 手机浏览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快递包装;逆向物流;回收物流

在社会发展的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得到了快速性的发展,所以在整个环境下,快递业务量也呈现出迅速生长的发展。通过对近几年快递企业运行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截止到2015年12月,快递包裹量突破了206亿件,实现了快递行业的高效性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做到谁生产、谁负责回收的工作模式,有效实现资源生产消费再利用的循环目的,所以可以发现,在包装物流逆向回收模式构建的状态下,只有将物流、废纸处理机构以及社会大众进行有效的融合,才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一种闭合性的物流产业价值链,为低碳经济状态下,快递包装逆向物流的回收提供稳定的支持。

一、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种类

1.以垃圾回收站作为主导的回收模式

对于垃圾回收站的模式而言,主要是指从事废品回收的回收中心对物流包装物所进行的有偿性回收,并通过对包装物的循环加工及特殊处理,形成包装再生产原材料的方式。在垃圾回收站运行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垃圾回收站点作为垃圾处理的上游环节,在垃圾处理中应该进行工作项目的分类,其具体的工作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对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物,通过溶解作业实现原材料的再生产,从而产生全新的包装物或是其他资源。第二,对于一些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包装物,应该通过填埋或焚烧处理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在最终意义上实现低碳经济的稳定运行。

2.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的回收模式

在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回收模式中,快递包裹运输企业在整个快递包装物回收物流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作为快递包装物的使用者,另一方面作为快递包装物的回收者,利用各物流网点、物流集散地、分拨中心等物流节点对消费者废弃的快递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能加快快递包装逆向物流的流转,同时还能通过对快递包装物的循环再利用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其快递包装回收运作模式主要针对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的包装物。因此,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行的环境下,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第三方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快递员以及配送站点,在消费者签收确认包裹后,建议消费者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承装快递物品,同时将快递包装物交由快递员回收利用。第二,消费者可以将累积的包装物定期送到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网点或联系快递员上门回收。这样不仅能减少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流程,还能有效节省企业包装物的购置费用,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快递包装逆向物流回收现状分析

1.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体系不完善

通过对我国快递包装回收市场运行现状的分析发现,现有的回收主体主要包括废品回收人员、回收站以及分拣中心,同时也是一种纯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而且,在现阶段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的过程中,整体运行呈现出小、杂、乱的现象,从而导致回收利用体系发挥不出期望效用。虽然一些快递企业尝试着设计完善逆向物流活动,但是,其整体的运行结构仍然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甚至对快递包装回收企业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制约。

2.消费者的回收意识较为薄弱

在对快递包装物的回收资源再利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其运作效果受消费者意识的影响。在统计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网购群体中,有80%的群体是年龄在33岁以下,其中43%的群体是大学生和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小青年,其平均年龄在18岁-24岁,因此我国的网购群体整体趋于年轻化。但是由于年轻的网购者其本身存在着对资源认识匮乏以及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的情况,因此,也就没有对快递包装物的回收引起过多的关注,更为严重的现象会为低碳经济环境的构建造成影响。

3.快递包装材料未完全实现绿色化

对于快递包装而言,材料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包装箱、塑料袋、气泡膜、编织袋、以及快递单等包装物上,快递包装除了包装用纸箱纸盒外其他废弃材料都不能进行全部的回收。但是,在实际快递包装材料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纸质包装物成本相对较高,会大量使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进行快递袋的制作,而且一些商家为了减小被包装产品的损害及破坏,会运用气泡膜以及泡沫块等进行填充和加固。然而这些塑料材料并不能被自然降解,通常进行焚烧处理,燃烧时气味难闻,会释放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绿色环保要求相悖。

三、低碳经济下快递包装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建立

1.构建良性循环下的共生性经济政策

在现阶段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低碳经济作为基础,构建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管理模式。首先,全面推进循环型包装物的生产利用,构建清洁生产资源优化的生产模式,从而实现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及行业的共生性发展,为良性循环包装物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构建提供稳定支持。其次,应该通过对资源利用节约化、废弃物处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设计,提高包装物主体绿色化,加强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稳定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系统的经济化建设。在循环共生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设计的过程中,具体的设计模式如表所示。

2.企业需进行适合性包装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在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树立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积极鼓励各相关部门参与建设、改造回收站点、网点的优化设计,从而为环保服务中心的专业分拣作业提供充分性的保证。而且,在健全生活垃圾及分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包装物逆向物流流程的合理设计。同时,在物流企业运行中,降低泡沫塑料、气泡膜等塑料填充物的使用量,因此,在企业传统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应该研发科学化的可回收利用包装新材料、新设计以及新产品的工程设计理念,从而减少包装物逆向物流流程,通过对包装材料的再利用,减少包装材料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3.实现物流企业业务拓展的有效创新

在企业有效运行的前提下,企业应该构建废弃物或废旧物品逆向回收的管理体系,可以支持建立废弃物或废旧物品逆向物流集散中心。而且,在物流企业业务拓展及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开展消费者废弃物或废旧物品置换工作,抓好对废旧废弃物的有效再利用,全面推动企业建设规范性的物流业务拓展,构建高效的质量保障及服务机制,全面实现一体化的服务业务拓展模式,为废旧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逆向物流的可靠性运作提供系统支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快递包装企业标准化制度构建及快递物流包装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快递流通产品的包装效率,并使包装成本呈现出低廉性、绿色化的发展理念。因此,对于包装企业而言,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物流行业环境的分析,优化包装体系的设计,建议包装企业发挥行业协会的基本作用,通过对产品特点、制度体系的优化,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商品包装标准,有效减少包装不足以及包装处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及污染问题,从而实现产品包装中资源的有效运用,降低包装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企业也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打破企业界限的限制,通过行业资源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产品的统一包装,从而为快递包装回收逆向物流体系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氛围。

作者:汪苗苗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1]安美清,向万里.低碳经济下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分析[J].综合运输,2012,09:43-45.

[2]董夏丹.快递包装回收的逆向物流网络布局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3]金菁,周根贵.基于新型包装绿色整体快递流程的快递物流发展策略[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8:171-173.

[4]乐雄平.电商企业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4:73-74.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分析范文

摘要从2001年开始至2008年年底,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销售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但是从2009年起取消增值税免征政策,使回收企业的综合税负由2008年的零税负上升到2009年的7.255%,2010年将达到10.655%。基于此背景,本课题通过实地调查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发现此类企业生存艰难甚至大量转行,究其原因主要与废旧物资增值税政策调整。为此,本文提出了解决该类企业生存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增值税可持续发展

一、序言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主旋律,2010年2月9日,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布了全国固体废物: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38.52亿吨,综合利用量18.04亿吨,处置量4.41亿吨,本年贮存量15.99亿吨,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同时根据08年统计年报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排放及利用情况得知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23482万吨,比上年增加11.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1883万吨,比上年减少9.3%。其中危险废物贮存量196万吨,比上年增加27.3%;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48291万吨,比上年增加16.8%,其中危险废物处置量389万吨,比上年增加12.4%,见图1。

对于解决上述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和发展循环经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再生资源企业对可再生资源加以利用,能有效减少固体废物丢弃,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第二,再生资源的利用有助于解决资源短缺的难题,发展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企业拓展了就业领域,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回收加工处理工厂3000多家。但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监管措施,也没有构建起再生资源充分回收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同时,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模式单一,没有形成规范高效的产业化流程,且加工处理工艺落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除废钢铁回收率达到50%左右,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和废玻璃的回收率分别只有25%、32%、35%和13%,废旧家电、电脑等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还没有完全有效开展起来,因此,大量的再生资源有待于我们去充分地回收和利用,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然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论。

二、调查过程及数据分析

调查时间:2010年8月。

调查方式:实地访谈调查。

调查对象:台州市路桥区峰江金属再生产业基地。

调查目的:通过实地调查了解2008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相关政策的调整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产生的影响,发现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改革的利弊。

为了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税收公平和税制规范,2008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将2001年开始的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销售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的政策,调整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带着“再生资源的增值税政策调整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台州市相关部门。通过走访台州市市经委能源监测科,我们了解到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基地是国家第六部委批准的全国七大废旧金属再生基地之一,基地坐落于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整个基地共有各类拆解企业32家,年可拆解各类废旧金属150万吨。但通过走访台州市路桥区国税局综合业务科,他为我们分析指出国家鼓励的是对个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回收,而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基地几乎都是进口国外的洋垃圾,而非传统的回收个人使用过的物品。同时在交谈中了解到现存的符合国家鼓励要求的这类型企业几乎没了,原本有13家。暑假期间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基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5家企业,其中只有6.7%企业的原材料主要是通过收购国内,其余93.3%企业的原材料主要通过进口。比例如下图所示:

在93.3%企业中,78.6%企业的原材料主要从日本进口,其中废电机占36.4%,废五金36.4%,废电器27.3%;21.4%企业主要从美国进口,其中废电机占33.3%,废五金33.3%,废电器33.3%。因此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的企业原材料主要从日本和美国进口。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些企业通过拆解废电机和废五金后的主要产品是较纯的钢铁铝等金属及一部分塑料,一般情况下,每拆解100吨废电器,可回收5吨铝、15吨铜、近50吨铁等金属及一部分塑料。

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中有两大类企业,一类是对国内的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的企业(下文简称A类企业),另一类是对国外的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的企业(下文简称B类企业)。A、B两大类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同。A类企业回收利用的是国内的再生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而B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相比于A类企业,处理的是“洋垃圾”,对本国的生态效益方面却有待商榷。因此,从国家税收政策鼓励产业发展角度看,优先发展A企业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却发现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一)行业内部出现“逆向”的税收不公现象

从2001年开始至2008年年底,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销售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但是从2009年起取消增值税免征政策,使回收企业的综合税负由2008年的零税负上升到2009年的7.255%,2010年将达到10.655%。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对B类企业基本无影响,而对A类企业影响很大。从之前的免税到新政策的先征后退,A类企业的税收负担至少增加了5.1%。这使得A类企业原本较之B类企业优惠的税收负担消失了,A类企业的竞争力更加不及B类企业。

(二)A、B两类企业发展状况截然不同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中的A、B两大类企业,发展状况截然不同。在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调整之前,A类企业数量就远小于B类企业,发展状况也远不如B类企业。在政策调整之后,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以台州市为例,A类企业的数量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峰江、椒江、路桥),一般纳税人性质的A类企业基本上很难找到了。我们在对路桥峰江废金属工业园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一家一般纳税人性质的A类企业也正在考虑转向B类企业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中A、B两类企业发展状况截然不同。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成本不同。B类企业所需的再生资源都是国外进口,即所谓的“洋垃圾”。原材料“洋垃圾”的供应市场大,成本相对较低,B类企业的需求易满足。而A类企业所需的原材料是国内的再生资源。国内再生资源市场发展相对弱小,对A类企业的供应不足,且成本较高。(2)税收政策的调整。这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导火线。之前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实施的是销售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的政策,这一政策只适用于A类企业,使得A类企业能够享受到优于B类企业的税收保护,从而相对提高A类企业的竞争力。但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一经调整,A类企业的税收优势消失了,税收负担明显加重,这使得原本已发展不顺的A类企业更加举步维艰。于是A类企业的数量明显减少,而B类企业却基本不受影响。

四、建议

(一)整顿和规范废弃物的分类处理

针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中,A类企业可以回收利用的国内再生资源市场发展弱小,国家要整顿和规范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再生资源种类繁多,品种复杂,有失去其现有使用价值的,如:废纸、废塑料、可乐罐等,也有保留现有使用价值的,如:淘汰更换下来的废旧家电、电器、办公用品等,还有部分使用价值的,如:工矿企业生产中切割下来,不能再生产同一产品的圆钢切头、钢板余料等。为此,如何充分利用其保留下来的部分使用价值,通过整理、维修、包装、加工再生产使得再生资源的利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当在延伸领域中进行突破。为A类企业回收利用国内再生资源提供充足原材料,创造良好的原材料供应市场,从而降低A类企业的部分成本。

(二)区别对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中A、B两类企业

针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中A、B两类企业各自的发展状况和对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国家应该区别对待。对于A类企业,应采取积极鼓励扶持的政策,帮助其蓬勃发展,充分发挥A类企业对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贡献;而对于B类企业,则应该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引导其合理地进口“洋垃圾”,科学地进行处理利用,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限度避免造成环境问题,使B类企业发展成为一类真正的绿色经济企业。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对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作必要的调整,不能因为部分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利用免征增值税的优惠而大肆虚开发票就将原来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销售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彻底废除,这无疑是“因噎废食”的做法,其后果将是进口“洋垃圾”通畅无阻,而国内废旧物资难以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学生科研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

[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2010年2月9日联合.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层次分析评价方法;现状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循环过程,强调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次物高效回收。同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流向的线性经济有着本质区别,能从根本上消除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目前,我国铜冶炼可利用的资源比较有限,为保证精铜冶炼,再生铜冶炼企业必须做好废铜、再生铜等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工作,实施循环经济,这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予以支持,以便客观而全面的反映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进行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评价研究是重要的,现实意义巨大。

1再生铜冶炼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再生铜冶炼实现了长足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能源消耗大、资源利用率低、工业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再生铜冶炼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经济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加之,国内铜价低于国际铜价,再生铜冶炼加工利润薄弱,使国内再生铜冶炼企业发展严重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再生铜冶炼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是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再生铜冶炼企业来说,实施循环经济可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方向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再生铜冶炼企业经济循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循环经济基本框架

在铜矿资源有限及加工费用持续低迷的当下,某再生铜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通过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环境质量一体化管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式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当然,实际上各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各不相同,但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基本围绕这三个原则来建设循环经济及其相关的技术措施。在循环经济下,某再生铜企业实行清洁生产,采用动力波洗涤、闪速熔炼、双转双吸、喷氮还原等技术工艺,选用清洁的原料,而且,注重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制定污水、废渣等处理方案与环境管理方案,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对自身发展及国民经济、环境等都产生了积极效应。

2.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看出,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环境质量一体化管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四个基本环节,这其实是从资源输入到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利用,再到资源输出的一个流程,是再生铜加工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情况的真实体现。为有效评价某再生铜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基于这样的一个资源利用过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下面按照可比性、可量化、可行性、科学性、系统性、政策相关性等原则,结合资源输入、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资源输出三个环节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的评价指标。基于以上分析与考虑,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一级指标)、准则层(二级指标)、指标层(三级指标)。目标层: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准则层:资源输入指标、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指标、资源输出指标;指标层:是资源输入、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资源输出各环节的具体评价指标。在资源输入上,评价指标具体有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单位产值新水消耗、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综合利用效益、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总利润、废焦粉回用效益。在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上,评价指标具体有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污水处理率、再生铜冶炼回收率、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废渣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率、废焦粉回用量。在资源输出上,评价指标具体有废渣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外部损害价值。

2.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想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其评价指标的建立与筛选都要讲究科学的方法,避免过于庞杂,又不可过少而遗漏重要内容,讲究总体最优或满意。为了做到这一点,建立并确定评价指标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在整个评价指标建立过程中,理论分析、专家咨询、主成分分析、独立性分析是尤为关键的环节。通过理论分析,对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特征、基本要素、主要问题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确定能体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一般评级指标;通过专家咨询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是评价指标完善与最终确立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明确与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目标,确定主成分指标,如上文提及的准则层中的二次评价指标;通过独立性分析,可以避免评价指标之间出现信息、内涵等方面的重叠,使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具有独立的意义。按照所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必须应具备完备性、针对性、主成分性等特点,应客观而全面的反映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循环经济下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评价指标去科学、正确、客观的评价循环经济。

3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的评价实例

3.1原始数据处理

对某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前,要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对各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个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值,确定各个指标分属正向指标还是逆向指标。之后,按照公式计算得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Z)由资源输入、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资源输出的指数计算公式得来,具体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Zki=nj=1ΣWij×LXijΣΣ(1)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C),由公式(2)计算得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评价期内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和水平的数据,是评价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不可获取的数据。计算出来的发展系数应在0~1之间,当在0≤C<0.5时,表示循环程度弱;当在0.5≤C<0.8时,表示循环程度一般;当在0.8≤C≤1.0时,表示循环程度强。Cki=3k=1ΣWk×Zki(2)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H),由计算公式(3)得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是用来反映经济、资源、能源、环境和循环经济发展潜力五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程度的系数。计算出来的协调系数应在0-1之间,当在0≤H<0.5之间,表示协调程度弱,当在0.5≤H<0.8之间,表示协调程度一般;当在0.8≤H≤1.0时之间,表示协调程度高。Hi=1-Si/F軈i(3)

3.2评价指数计算与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三个公式,收集某再生铜冶炼企业2013年间业务数据,从中提取出公式计算需要的相关数据,然后代入公式中计算,得到需要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循环经济发展系数和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然后,再结合计算出来的具体数据,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及以上分析,对企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计算结果分析:2013年,某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C是0.53256,根据前文分析,说明2013年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处于一般循环状态;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H是0.71932,说明2013年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处于强协调状态;资源输入指数是0.45721,资源生产消耗与利用指数是0.71253,资源输出指数是0.81342。从资源输入指数可以知道,某再生铜冶炼企业在2013年间的资源输入的评价得分偏低,间接的能够看出该再生铜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偏低,特别是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手段不够理想,存在一些资源浪费、能能消耗大等情况,应加快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与研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率,有效的把生产力、生产资源转化成为经济效益增长的驱动力,更好的施行循环经济。此外,企业循环经济处于一般循环状态也表示出资源回收与利用水平不高,所以这一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要想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低耗能、高产出,唯有加大经济投入与科学技术研发,不间断的提高生产技术,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降低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从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到:某再生铜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绿色生产与环境治理方面缺乏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由于没有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造成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偏低,根本满足不了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改善这样不利的现状,提高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采取一些手段:①加强生产设备等方面技术研发;②增加资金投入,夯实科研的经济基础,使各项研发工作有序开展;③不断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使评价指标更细化,评价结果更全面,为循环经济模式的调整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再生铜冶炼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再生铜冶炼企业要想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注重污染治理与废弃物回收利用,走节约型、精益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而全面反映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加以调整,以促进循环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傅滔涛,曹裕.企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以某大型冶炼企业为例[J].科研管理,2012,01:47~55.

[2]黄江波,顾湛琪,韦韩,罗栋源,张静.广西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大众科技,2014,05:203~205.

[3]周俊.废再生铜冶炼工艺及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冶金,2010,04:20~26.[4]赵允良.铅锌冶炼业循环经济的资源价值流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2.

[5]李晓霞.中低品位废再生铜冶炼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冶金,2015,02:26~29.

[6]莫天宇.循环经济条件下再生铜产业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

[7]柴祯.废再生铜冶炼过程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